Ⅰ 每股收益那么低为什么股价还那么高
炒股 是一门艺术 需要想象力 逻辑性没那么强
你只看到公司目前的收益 而忽视了这支股是否具专有成长性属
高成长行业自然获得较高的估值
注意 所谓高成长行业 高成长公司 并不一定表示客观上他一定是高成长的
这里的高成长 只是市场的一种预期 是对这个行业或者公司的一种集体YY
传说中的热点 各类概念都是这样来的
在这类热点公司中 有一些被主力吸纳了大量筹码 甚至已经控盘
借着热点 主力狠可能把股价拉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
这个时候 市盈率估值体系已经完全被否定 涨到什么价位 完全看主力的意志
A股 对于散户 参与热点炒作 是最大的魅力所在 也是必须要去学习的
只是在追逐热点的时候 介入的价位不可过高 也就是刚刚开始热的时候
对于一些已经开始爆炒 甚至开始疯狂的股票 切记不可追高 风险巨大
Ⅱ 股价越高,企业收益越好吗
错。股票价格不能体现企业受益好坏。你仔细琢磨,股票本质是企业回利用股东资金达到答集资的目的,作为企业运转。如果股价上涨,很可能是庄家或者企业提高股价,防止企业资金不足,导致企业破产后,自己跟着破产。所以股价上涨,可以看做是庄家或者企业通过集资达到企业自救,庄家自救。当股价达到峰值后,企业集资手段完成,再也没有必要需求股价抬高达到集资的目的,因为企业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资金去维持企业运转了,反而股价会走低。如果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企业股价下跌至低谷时,则毫不犹豫出手大量购入。
Ⅲ 为什么有的股票业绩好,股价却不高
股价的高低,不是说股票的业绩,而是企业本身的价值,
业绩好,股价版上涨,这是庄家进入,权公司业绩好的消息,来拉升股价,
如果一个公司他的业绩非常好,但是股价不动,那就说明里面没有庄家炒作,明白了吗?
这样的股票适合长期持有,等待分红,
Ⅳ 为什么很多很大的公司的股票价格却很低呢
一般很多很大的公司的总股数(俗称盘子大小)较大,所以股票价格却很低。
总股数是指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总数量。
股价=公司总资产/流通总股数
每股收益=盈利总额/总股数
Ⅳ 如何根据收益判断股价过高,过低,还是合理
股价=每股收益*市盈率
通常传统行业上市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通常给予10-20倍左右版较合理。
而对于成长性上权市公司的股票市盈率,在牛市火爆阶段,给它40-50倍左右也可以。
所以,你投资的是传统行业股票,如果我们给它20倍的市盈率的话,而每股收益在1元左右时,我们可以预估这只股票将来的股价可以涨到20元左右。
Ⅵ 目前业绩好股价低的股票有哪些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Ⅶ 上市公司抬高股价和压低股价分别是什么目的
这是主力大户进行股票操纵的必要动作,有几句股市里常见的话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压低吸货,拉高出货。
说白了,庄家想进入某支股票之前必然是要打低这支股价的,从而能以较低价买到该股,在收集足够多的股票后,就会开始拉升股票,将自己的资产迅速放大,而在一定的高位,就会抛出手中的股票达到落袋为安的目的,(散户往往经不住诱惑在高位去接盘,庄家乘机跑路,将利润稳稳的拿在手里。
(7)公司收益高股价低扩展阅读:
股价的影响因素: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讲,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个别因素和一般因素。个别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其所处行业地位、收益、资产价值、收益变动、分红变化、增资、减资、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供求关系、股东构成变化、主力机构(如基金公司、券商参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来三年业绩预测、市盈率、合并与收购等等。
一般因素分:市场外因素和市场内因素。市场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形势;社会大事件;突发性大事件;宏观经济景气动向以及国际的经济景气动向;金融、财政政策;汇率、物价以及预期“消息”甚或是无中生有的“消息”等等。
市场内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供求关系;机构法人、个人投资者的动向;券商、外国投资者的动向;证券行政权的行使;股价政策;税金等等。
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个别因素而言,通过该上市公司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大抵可以判断是否值得投资该股以及获利预期。
对于缺乏一般财务知识的投资者来说,有几个数据有必要了解,它们是: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来三年的预测、历年的分红和增资扩股情况、大股东情况等等。这些是选股时应该考虑的要素。
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对个股股价变动有影响,主要可以用作对市场方向的判断,而且市场对场外的一般因素的反应更为积极和敏感。
这是因为场外的任何因素要么利好市场,要么利空市场,这就意味着股价的涨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头市场还是多头市场的判断来自于影响整个市场的诸多因素。
Ⅷ 我就搞不懂了,为什么每股收益高的股票,市盈率却反而低,股价估的低呢
简单的讲:市盈率越低,你就能越快的收回成本.
比如10倍市盈率,就意味着你等着上市公司给你分红内,需要容10年的时间才能获得相当于股本的红利.
但是中国绝大多数是不分红的.而且由于中国股票市场规模有限,而可进入股市的资金却很庞大.所以中国的市盈率普遍偏高.再加上财务造假,监管不力..这个数据基本可以忽略.仅在同行业之间作比较还有点价值.
市盈率(静态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假设某股票的市价为24元,而过去12个月的每股盈利为3元,则市盈率为24/3=8。该股票被视为有8倍的市盈率,即每付出8元可分享1元的盈利。 投资者计算市盈率,主要用来比较不同股票的价值。理论上,股票的市盈率愈低,愈值得投资。比较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时段的市盈率是不大可靠的。比较同类股票的市盈率较有实用价值。
Ⅸ 公司的收益越高,股票的价格就越高吗
不是的,股票价格与公司的收益没有决定关系,股票价格只与供求关系有回关。收益大幅增长往往答是实力资金借题炒作的借口或理由。
每股收益=税后利润÷股本总数
(是的)。
那么公司多久提升一次股票价格?每年算一次?然后提升价格?(不存在公司提升股价的情况。股票的市盈率一般每季度末会有所变动,去年的静态市盈率则不会变。)
Ⅹ 市盈率高股价低说明什么
市盈率又称股份收益比率或本益比,是股票市价与其每股收益的比值。它是衡量股价高低和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高市盈率指某只股票的市盈率相对较高。
在股票市场中,当人们完全套用市盈率指标去衡量股票价格的时候,会发现市场变得无法理喻:股票的市盈率相差悬殊,并没有向银行利率看齐;市盈率越高的股票,其市场表现越好。是市盈率没有实际应用意义吗?其实不然,这只是投资者没能正确把握对市盈率的理解和应用而已。
1.市盈率指标对市场具有整体性的指导意义
2.衡量市盈率指标要考虑股票市场的特性
3.以动态眼光看待市盈率
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资者能够以较低价格购入股票以取得回报。每股盈利的计算方法,是该企业在过去12个月的净收入除以总发行已售出股数。假设某股票的市价为24元,而过去12个月的每股盈利为3元,则市盈率为24/3=8。该股票被视为有8倍的市盈率,即每付出8元可分享1元的盈利。
投资者计算市盈率,主要用来比较不同股票的价值。理论上,股票的市盈率愈低,愈值得投资。比较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时段的市盈率是不大可靠的。比较同类股票的市盈率较有实用价值。
市盈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增长潜力的认同,不仅在中国股市如此,在欧美、香港成熟的投票市场上同样如此。从这个角度去看,投资者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科技板块的股票市盈率接近或超过100倍,而摩托车制造、钢铁行业的股票市盈率只有20倍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股票的市盈率越高就越好,我国股市尚处于初级阶段,庄家肆意拉抬股价,造成市盈率奇高,市场风险巨大的现象时有发生,投资者应该从公司背景、基本素质等方面多加分析,对市盈率水平进行合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