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广汇能源开采克拉玛依油田的前景分析

广汇能源开采克拉玛依油田的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06 00:03:29

Ⅰ 西部钻塔公司、塔里木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哪个更好一些

当然是塔里木啊,克拉玛依已经快衰落了!塔里木工作辛苦点,但待遇好,而且我认为比较有潜力。

Ⅱ 广汇能源今年有望到什么价位

摘要 您好,价值分析:1、管理层目标远大;2、上游资源储备丰富;3、煤炭分质利用项目技术成熟,风险小利润高;4、净利润分析:13年10亿多点不错了,14年哈密煤化工正常生产是大概率事件,甲醇产量不错,LNG达不到设计要求,原估计年利润15亿,现在看10亿差不多了。天然气方面,吉木乃不错,鄯善差一些,保守估计总共8亿。煤炭价格下跌但产量增长8亿还是有的,大约总净利润25——26亿,铁路股权转让如记入有5亿投资收益,总的30亿出头吧。上半年煤炭分质利用一期可投产,利润应该不多,作为其他项目有可能不及预期的补充吧,就不算进去了。15年煤炭分质利用二期如投产,可增加至少20亿利润,加上与酒刚合作项目部分投产,总的30亿没问题,加上其他项目共55亿。如果取的原油进口资质,哈国的两处油田投产,利润还会更多。16年煤炭分质利用全投产,利润淖毛湖40亿加酒泉20亿共60亿,加其它项目可超100亿。17年要看哈国项目进,煤制气项目,酒泉二期。如取得原油进口资质,个项目都顺利推进,18年利润可达200亿以上,当然这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总体讲来,广汇能源未来有希望做到中石油的一半,市值可到5000亿。到那时就只能给8倍市盈率的估值。散户在市值到3000亿就可离场,保守的2000亿就可离场。

Ⅲ 广汇能源怎么样,帮看这只股票的的前景

近期考验10.5元支撑,支撑成立将反弹第一高度11.5元。一旦打穿将寻求9.5支撑。

Ⅳ 油价下跌,油价便宜了,中国石油,广汇能源是不是成本低了,是利好吗

不是,中国石油以采油为主,油价下跌对它不利。

Ⅳ 关于克拉玛依石油发展史

克拉玛依油田迈向智能化
这是一座为共和国的建设立下过特殊功勋的油田,这是一座开采了半个世纪依然充满活力的油田,这是一座身处戈壁荒漠却能自觉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的油田,这是一座偏处西北却能把数字化做到全国领先的油田。

她就是过去由新疆石油局开发、现在由新疆油田公司开发的克拉玛依油田。

功勋油田

共和国石油工业长子建立三大功绩

1955年10月29日,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黑油山下,克拉玛依1号井喷出了强劲的油流。从此,新中国的第一个大油田诞生了,西方学者言之凿凿的“中国贫油论”破产了。

1913年到1915年,美孚石油公司与北洋政府签订协议,派地质师克拉普和富勒到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东北和内蒙古地区进行石油地质调查,行程12800公里,均未发现有开采价值的石油资源。

1914年至1919年,美孚耗资270万美元,在陕北的不同地质构造上打了7口探井,均未获得工业油气流。

据此,富勒发表了几篇论文。他在《中国东北部的含油远景》一文中写道:“中国东北部的绝大部分地区……没有含油可能性。”在另一篇文章里他认为中国“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石油开发工作……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生产出大量石油。”

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系教授希洛埃1927年在《远东矿业与工业》一书中说:“中国石油的储量充其量也不过美国的1%。”

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经理罗杰斯在1932年出版的《美国实业发展史》一书中断言:“中国大部分及西藏大山脉……都没有储存有开采价值石油的可能。”

从此,“中国贫油论”成了一道令人丧气的魔咒。

因此,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不仅在现实层面为对石油如饥似渴的新生共和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工业血液,而且在精神层面上打破了“中国贫油论”的迷思,为共和国在更广阔的领域开发更多更大的油田扫清了观念障碍。

这是克拉玛依油田毋庸置疑的第一大功绩。

初生的克拉玛依油田自落地之日起就开始奔跑。从发现之日起仅仅4年之后——到1960年,克拉玛依油田年产原油达到161.6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38.5%,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原油生产基地。截至2010年,克拉玛依油田共生产原油近3亿吨、天然气534亿立方米。2010年,克拉玛依生产原油1089万吨,生产天然气38亿立方米。

克拉玛依蕴藏着全国储量最大的环烷基稠油,生产着全国品质最好的环烷基稠油系列产品。目前,克拉玛依所生产的原油中,“环烷基稠油”的产量超过了1/3。“环烷基稠油”可以比喻为石油中的稀土。从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到要承受冬夏达70摄氏度以上温差的塔里木沙漠公路,从远赴南极的“雪龙号”到超过国际最高标准2倍以上的食品级白油,它都不可或缺。

在气候条件极其恶劣的茫茫荒原顽强拼搏,几十年如一日为祖国奉献巨量石油、特种石油,这是克拉玛依油田的第二大功绩。

就在克拉玛依人快马加鞭力促增产的1959年,中国发现了大庆油田。1960年,克拉玛依油田从仅有的几万名石油工作者当中,选派出了包括克拉玛依油田最高行政领导——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长张文彬在内的6000多名骨干支援大庆会战并扎根在黑土地上。在此后三四十年间,在江汉、胜利、华北、塔里木等油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克拉玛依油田都毫无保留地奉献出了人员、技术和一切需要奉献的物资。

可以说,中国陆上的大部分油田,都有克拉玛依油田的血脉传承。

因此,克拉玛依油田不仅是共和国石油工业的长子,而且是共和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石油圣地”的誉称,并非虚至。这是克拉玛依油田的第三大功绩。

百年油田

专家对克拉玛依持续繁荣充满信心

作为新中国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今年已经56岁了。历数全世界的油田,能在勘探开发50年后仍然保持青春活力的,屈指可数。那么,克拉玛依油田是否也垂垂老矣?

从1981年到2010年这29年中,除2009年因国际金融危机降低产量外,克拉玛依油田的油气产量一直保持着逐年增长的态势。2002年,克拉玛依油田原油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

那么,这种上升的态势还能持续吗?

在技术层面上,油气产量持续上升的决定性因素是油气储量。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勘探领域——准噶尔盆地的油气总资源量为107亿吨,其中石油86.8亿吨,天然气2.5万亿立方米。截至2009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19亿吨、天然气储量2175.8亿立方米,油气资源探明率仅仅分别为24.4%和8.7%。

2005年,中国石油地质与构造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地质师的贾承造说:“全国有很多老油田发展到一定的高点之后,产量都在下降,只有克拉玛依油田的产量一直稳步上升……未来的前景十分广阔……中油集团公司和中油股份公司领导与专家对克拉玛依油田率先建成百年繁荣的油田充满了信心!”

绿色油田

环保优先让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绿意蒙蒙

6月25日,新疆测绘局航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时发现:除抽油机所占地基被硬化外,连绵起伏的沙丘基本上被生机勃勃的梭梭、红柳、绿草所覆盖。现在,在这片4.88万平方公里的沙海中,有克拉玛依所属的石西、石南、陆梁、莫北、莫索湾等5座油田的数千口油气井在日夜喷涌。它们年产油气当量近500万吨,占克拉玛依油田总产量的近35%。

截至201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而这个我国第二大沙漠固定沙丘的植被覆盖率达40%至50%,半固定沙丘的植被覆盖率达15%至25%。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能绿意蒙蒙,和克拉玛依油田从上世纪就开始坚持环保优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挺进沙漠腹地的大规模勘探开发,环境保护被列入了全程监督下的油气田开发的技术方案中:凡是人为动过的沙丘作业面,施工完毕后,全部进行固沙处理。在陆梁油田的开发中,曾有一家施工企业的职工不按规定线路在沙漠中开车行驶了约500米的路程,被新疆油田公司处以巨额罚款,并被责令恢复地表植被。

沙漠油田开发20年来,新疆油田公司对沙丘作业面做到了100%固沙处理。仅此一项费用,就占油田开发总投资的5%。

从2007年9月开始,新疆油田公司开展了以“油气田地貌恢复到自然状态,生态环境得以保持,油气田设施统一规范,给员工创造一个绿色、舒心的工作环境”为目标的“创建绿色油气田”活动。目前,这项活动已建立起了长效机制,油田实现了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2007年,地处沙漠腹地的石西油田获得了“国家级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荣誉,陆梁油田也已于近日通过了“国家级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评审。

数字油田

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处于领先水平

克拉玛依油田是名副其实的边陲油田。在一些人心目中,边远就意味着落后。事实果真如此吗?

1993年,当时的克拉玛依油田决策层决定在油田整体上进行“信息化建设”。在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经过两年的摸索,1995年,克拉玛依正式踏上了数字油田的建设征程。

1999年11月,“克拉玛依数字油田信息平台”的第一个版本在北京正式发布。次年5月,这个平台就在中石油集团全国范围内的其他油田推广。2008年,这个平台已经不断完善升级至6.0版。平台上80多套系统一共开发了16000多项功能,并且实现了所有系统的集成。

如今,克拉玛依人这样说:克拉玛依油田有两个,一个在准噶尔盆地38万平方公里的戈壁沙漠中,另一个在虚拟的计算机网络中。也就是说,通过数字化,克拉玛依油田已经被装进了计算机里。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油田中都处于领先水平。现在,只要你坐在装有相关系统的电脑前,轻点鼠标,全油田的任何一口油井的任何情况,一切均可尽收眼底。

一个最近发生的事实说明了数字油田的力量——

勘探风城油田,用了28年。在前24年的时间里,一直采取的是“分层勘探”模式,也就是科研人员以小组的形式,对这个区域中一个个有希望的“点”进行攻关。依靠这种“蚂蚁啃骨头”的方式,24年间,总共才探明6000多万吨原油储量。

这是因为信息化手段的制约,研究处于分立的状态。

2007年,数字油田基本建成,克拉玛依的科研人员开始在一个叫做“勘探协同工作环境”的虚拟空间中上班。他们有了对风城油田进行“整体勘探”——将整个区域作为基本单元来进行研究的条件。于是,仅仅4年的时间,一个拥有4.2亿吨环烷基稠油资源量的、中国最大的整装稠油油田全盘托出。

数字油田不是结束,而是开始。1月15日,“智能油田”建设开始全面实施。

“智能化油田就是能够全面感知的油田,能够自动控制的油田,能够预测趋势的油田,能够优化决策的油田。”克拉玛依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智能化油田的定义。根据项目实施方案,5至10年后,初步建成的智能油田可以根据世界石油天然气市场的情况,自动调整战略战术,做出生产决策。克拉玛依石油人还将可以在网络终端上操控准噶尔盆地的任何一口油井、任何一条管线和任何一个阀门。

代表着现代科技先进水平的“数字油田”已使克拉玛依油田发生了凤凰涅槃式的变化,而“数字油田”的升级版“智能油田”的建设,又将使克拉玛依油田焕发出怎样的活力呢?

Ⅵ 克拉玛依油田是如何发现的

上早已记载过当地的“黑油山”。1951年中苏石油公司开始普查勘探。1955年获工业油气流。1956年投入试采,年产原油1.6万吨。至1960年达163.6万吨,占当年全国天然石油产量的39%。是大庆油田投入开发之前全国最大的油田。以后经全面开发,1985年原油产量达494.5万吨。1998年,以它为核心的新疆石油管理局产原油871万吨,天然气4.71亿立方米,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克拉玛油田克拉玛依油田 克拉玛依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石油工业十分落后,最大的玉门油田年产量不过10余万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虽然经过三年恢复期,但到1953年全国原油年产量也只有43.5万吨,这个产量仅仅能满足社会生产需要量的三分之一。 1954年,以苏联专家乌瓦洛夫为队长,地质师张恺、实习生宋汉良、朱瑞明等十人组成地质调查队,对新疆黑油山——马尔禾地区完成1:10万的地质普查后,明确提出该地区有很好的含油前景,建议进行地球物理详查和探井钻探。 1955年1月,全国石油勘探会议举行,把新疆确定为重点勘探地区之一。经过半年的准备,技师陆铭宝任队长的1219青年钻井队由独山子开赴黑油山。1955年7月6日,南侧1号井开钻; 10月29日完钻,次日喷油。从此,“克拉玛依”这个象征着吉祥富饶的名字传遍了五湖四海。 到1960年,油田初步探明含油面积290平方千米;克拉玛依——马尔禾油田先后发现克拉玛依、白碱滩、百口泉、乌尔禾、红山嘴等多个油田,整个轮廓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今的克拉玛依己经建设成为一个依托石油立体发展的工业城市。 之后改革开放年代,克拉玛依追踪世界石油勘探开发的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和创新,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使探明储量和原油产量连续25年稳步增长。20世纪80至90年代 克拉玛油田陆续探明百口泉、红山嘴、乌尔禾、夏子街、火烧山、北三台、彩南、石西和玛湖等一批油气田,进入新世纪又相继找到陆梁、石南、莫索湾和安集海等油气田,油气勘探连年获得重大突破。 现代迄今为止,克拉玛依累计发现油气田25座,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8.29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66.6亿立方米;2004年生产原油 1111万吨,生产天然气25.5亿立方米,分别比1958年增加30倍和751倍。今天的克拉玛依油田,已不再是原来十几平方公里的黑油山,而是以黑油山为基点,向南、北、东三方辐射的千里油区。 随着油气资源的加快开发,克拉玛依石油炼制及化学工业蓬勃发展。在半个世纪以前只有7万吨炼油能力的基础上,油田建成拥有50多套先进生产装置、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1000多万吨的石化企业,石油化工产品已达220多种,其中一批主导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现在,克拉玛依-独山子石油化工基地,已经成为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工作对象准噶尔盆地,发育着巨厚生油岩层,蕴藏着86亿吨石油资源和2.1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目前探明率分别只有20%和3.4%左右,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Ⅶ 克拉玛依油田发展前景如何

克拉玛依是一座工业城市,是随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勘探开发而形成和建设起来的石油工业城市。从这个城市诞生之日起,她就是一个走在新中国工业现代化道路上的先行者。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克拉玛依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由工业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重大转折——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摆在了她面前。

面对新的时代课题,克拉玛依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崭新的发展战略:打造一个以石油石化经济为主导,现代农业、旅游业、第三产业并举的新兴工业城市。在做大做强做精石油石化产业的同时,依托丰富的水土资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启动农业综合开发和旅游业开发,逐步形成以石油石化经济为主导,现代化农业、旅游业、新兴第三产业等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建设新疆最大的工业城市和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北疆区域中心城市,到20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在新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世纪的“克拉玛依战略”,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神,显示了克拉玛依追求和谐发展的大智慧。

克拉玛依是一个靠资源起家的城市,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克拉玛依已经形成了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石油炼制、石化下游产品加工为一体,上中下游一体化的较为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石化生产基地。可以说,克拉玛依的发展,是我国工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它的历史和现实优势。克拉玛依提出,到2010年力争实现年产油气2000万吨,基本形成现代化大油气田格局;到2015年力争实现年产原油1500万吨以上、天然气100亿立方米,实现大油田向大油气田转变的历史性跨越。这样的发展目标,完全符合克拉玛依的实际。在此基础上,克拉玛依提出要在成为国家大型石化产业基地基础上,整体带动石化下游产业、石化关联产业及与之配套服务业的蓬勃发展的战略目标,超前规划并启动了克拉玛依石油石化工业园区建设,投入巨资,加快石化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入园奠定了重要基础。这就为克拉玛依石油石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这是一座现代化内涵极其丰富的城市。它不仅包括工业现代化,还包括农业、服务业的现代化;不仅包括城市的现代化,还包括农村的现代化;不仅包括各项社会事业的现代化,还包括人的现代化……在发展石油石化主导产业的同时,克拉玛依提出了以改善荒漠生态环境为主,按照资源充分利用、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模式,发展以林草业为主的生态节水农业、种植业、养牛业、特种养殖业和加工业的高科技、现代化农业的思路,通过滚动开发和招商引资,建立了“开发区管委会+专家+农户”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同时,克拉玛依把旅游业确定为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并明确了将克拉玛依市建成以石油文化、干旱区荒漠景观为旅游资源依托,以魔鬼城、石油城、荒漠自然保护区、观光农业等为主导产品,具有新疆西部特色的旅游区的定位。这样一种发展思路,避免了产业格局的单一,有利于各个产业之间的和谐发展,从而为克拉玛依走向全面繁荣创造了条件,丰富了城市的内涵,提升了城市的品质。

资源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今天,资源的内涵已经有了新的拓展。石油、天然气、土地、水等有形资源是宝贵的资源,而文化、品牌、特色、生活方式等无形资源,同样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有形资源总是有限的,而无形资源的潜力却是无穷的。新世纪的“克拉玛依战略”,正是把有形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无形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结合了起来,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落实到发展的内涵之中,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了“油城”人的发展理性与智慧。

新世纪的“克拉玛依战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克拉玛依率先奔向全面现代化的崭新构想,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完成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仅需要克拉玛依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更需要调动和利用各个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需要以非凡的智慧和宽广的胸怀,善于借势、借力,形成合力,推进这一伟大进程。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克拉玛依近年来把招商引资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投入巨大财力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公用服务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在这次 “克拉玛依——2008投资环境与合作项目推介会”上,广大客商踊跃投资的实际行动,正是对克拉玛依发展思路的一种充分肯定,同时也展现了广大客商对克拉玛依未来发展的信心。

这一切,还仅仅是个开始。

Ⅷ 广汇能源两大油气田是什么

哈国斋桑油气区块和南伊玛谢夫油气区块。

Ⅸ 克拉玛依油田的发展历程

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克拉玛依市,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属地级市。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昔日的戈壁荒滩,已建成为一个具有勘探、钻井、采油、输油、炼油、建筑、运输、机修制造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石油工业生产基地和科研、文教卫生、商业贸易、公共事业基本配套的石油工业新城。 上早已记载过当地的“黑油山”。1951年中苏石油公司开始普查勘探。1955年获工业油气流。1956年投入试采,年产原油1.6万吨。至1960年达163.6万吨,占当年全国天然石油产量的39%。是大庆油田投入开发之前全国最大的油田。以后经全面开发,1985年原油产量达494.5万吨。1998年,以它为核心的新疆石油管理局产原油871万吨,天然气4.71亿立方米,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克拉玛依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石油工业十分落后,当时最大的玉门油田年产量不过10余万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虽然经过三年恢复期,但直到1953年全国原油年产量也只仅有43.5万吨,这个产量仅仅能满足社会生产需要量的三分之一。
1954年,以苏联专家乌瓦洛夫为队长,地质师张恺、实习生宋汉良、朱瑞明等十人组成地质调查队,对新疆黑油山——乌尔禾地区完成1:10万的地质普查后,明确提出该地区有很好的含油前景,建议进行地球物理详查和探井钻探。
1955年1月,全国石油勘探会议举行,把新疆确定为重点勘探地区之一。经过半年的准备,技师陆铭宝任队长的1219青年钻井队由独山子开赴黑油山。1955年7月6日,南侧1号井开钻; 10月29日完钻,次日喷油。从此,“克拉玛依”这个象征着吉祥富饶的名字传遍了五湖四海。
到1960年,油田初步探明含油面积290平方千米;克拉玛依——马尔禾油田先后发现克拉玛依、白碱滩、百口泉、乌尔禾、红山嘴等多个油田,整个轮廓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今的克拉玛依已经建设成为一个依托石油立体发展的工业城市。 迄今为止,克拉玛依累计发现油气田25座,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8.29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66.6亿立方米;2004年生产原油 1111万吨,生产天然气25.5亿立方米,分别比1958年增加30倍和751倍。今天的克拉玛依油田,已不再是原来十几平方公里的黑油山,而是以黑油山为基点,向南、北、东三方辐射的千里油区。
随着油气资源的加快开发,克拉玛依石油炼制及化学工业蓬勃发展。在半个世纪以前只有7万吨炼油能力的基础上,建成拥有50多套先进生产装置、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1000多万吨的石化企业,石油化工产品已达220多种,其中一批主导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现在,克拉玛依-独山子石油化工基地,已经成为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工作对象准噶尔盆地,发育着巨厚生油岩层,蕴藏着86亿吨石油资源和2.1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目前探明率分别只有20%和3.4%左右,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

阅读全文

与广汇能源开采克拉玛依油田的前景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603839股票 浏览:804
近期退市股票 浏览:979
股票数据线 浏览:647
力哥说理财第一季 浏览:645
苏州鑫元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21
黄金价格近几年变化 浏览:828
2019个人消费贷款怎么贷 浏览:261
车子贷款网 浏览:448
个人如何开立期货期权账户吗 浏览:251
亮亮视野融资 浏览:190
理财手机银行 浏览:705
米庄理财大吗 浏览:571
信托疫情建议 浏览:348
年年有鱼理财 浏览:745
股指期货当月IC 浏览:870
天天基金开户手机号 浏览:943
融资花没了 浏览:159
a轮融资属于什么融资 浏览:225
河北燕郊银行贷款公司 浏览:587
广西防城港市贷款 浏览: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