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酒鬼酒的财务分析
(四)盈利质量分析
1、盈利现金比率
盈利现金比率
项目 09年 08年 07年 06年 05年
盈利现金比率 -0.16% 53.68% 275.61% -72.50% 128.88%
五粮液盈利现金比率 174.63% 107.81% 113.09% 113.57% 158.30%
沱牌曲酒盈利现金比率 189.89% 655.68% -535.23% 11.22% 795.38%
该比率为越大越好,通过表格,使我们看出,本公司本年度的盈利质量并不是很好,跟同行业比起来,也是比较落后的,主要原因还是净利润为负数,公司在下年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大力提高净利润。但公司的总体发展趋势为平稳。
2、销售获现比率分析
销售获现比率
项目 09年 08年 07年 06年 05年
销售获现比率 119.70% 96.14% 82.24% 67.89% 95.94%
五粮液销售获现比率 135.86% 119.93% 123.87% 112.32% 119.15%
沱牌曲酒销售获现比率 140.45% 138.48% 118.03% 85.76% 93.54%
通过表格看出,本年的销售获现比率超过了1,但是,在观察折线图以后发展其在行业中仍旧处于落后的状态中。本公司的本比率的发展趋势是保持平稳且可以小幅上升。本公司的获现比率也能说明本公司的收账能力比较强。
(五)总结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本公司在盈利能力上来讲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企业,并且,长期发展平稳。如果本公司想要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的话,需要在利润率等方面加大控制提高,同时对行业发展前景进行重新调研和定位,找到更适合本公司的发展方向。使公司的竞争力提高,在白酒行业中继续前行。
㈡ 五粮液股票后事如何
五粮液这些白酒类股票基本面优异,盈利能力超强,是长期持有的绝佳品种。现在33元的价格处于较低位价格。我手头只有3000元,一只想等它到30元以下给买下来100股,可是它一直都没给我这个机会啊。不过呢,大家都知道现在的银行业实在低廉得可笑,而且无论怎么说,没有一只股票会永远处于低位的,现在被压得重,日后就会涨得高;按照现在银行业的价格,如果整体行情向好的话,很有可能资金会流向周期性高增长低估值的银行业,煤炭业等,如果这样的话,五粮液等消费类股票势必会受到卖空影响。但是现在五粮液的估值也不高,长期持有是绝佳。
㈢ 五粮液这个股票可以长线持有吗
五粮液的基本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未来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公司06、07和08年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为0.43、0.56和0.77元,对应动态市盈率为29倍、22倍、16倍。当前共有15位分析师跟踪,其中建议强烈买入、买入、观望的分别为4、10和1人,评级系数1.80。12个月目标价16.7元。其中天相投顾分析师认为五粮液合理价位应该在18.3元至21.35元之间,为2007年每股收益的30倍至35倍市盈率。
1、虚假财务报表的常见表现形式
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人为编造财务报表数据,二是利用会计方法的选择调整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
人为编造的财务报表,往往是根据所报送对象的要求,人为编造有利于企业本身的财务数据形成报表。这种形式手段较为低级,或虚减、虚增资产,或虚减、虚增费用,或虚减、虚增利润等,但往往报表不平衡(子项之和不等于总数)、帐表不相符、报表与报表之间勾稽关系不符、前后期报表数据不衔接等。
利用会计方法的选择形成的虚假财务报表,手段较为隐蔽,技术更为高级,更难以识别,常见的手段有:
(1)调整收入确认方式,使利润虚增或虚减。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可以采取三种收入确定方式:A、销售行为完成(商品已销售,商品发出,取得权利;劳务已提供),无论货款是否收到,即可视为收入实现;B、按生产进度确认(完工程度或工程进度);C、按合同约定确认,主要指分期付款销售方式。同时规定,在确认营业收入时,还应扣除折扣、折让、销售退回。造假时,企业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收入确认方式,或调整扣除项目。
(2)调整存货等计价方法,从而虚增、虚减资产和费用。如通过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使帐面资产或产品成本费用虚增、虚减。
(3)调整折旧计提方法,延长或缩短折旧年限,虚增、虚减成本费用,从而调整利润的高低。
(4)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现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但目前资产重组被利用来做假帐,典型做法有:A、借助关联交易,由非上市的企业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B、由非上市的企业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廉价出售给上市公司;C、由上市公司将一些闲置资产高价出售给非上市公司的企业。
这些做法的特点一是利用时间差,如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前进行重大资产买卖,确认暴利;一是不等价交换,即借助关联交易,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母公司之间进行“以垃圾换黄金”的利润转移。
(5)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主要方式有:A、虚构经济业务,人为抬高上市公司业务和效益;B、利用远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购销活动、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C、以旱涝保收的方式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抬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D、以低息或高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E、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费、或分摊共同费用调节利润。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最大特点:一是亏损大户可在一夜之间变成盈利大户,且关联交易的利润大都体现为“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入”,但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赚取的“横财”,往往带有间发性;另一个特点是非上市公司企业的利润大量转移到上市公司,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6)利用资产评估消除潜亏。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和谨慎原则,企业的潜亏应当依照法定程序,通过利润表予以体现。然而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往往在股份制改组、对外投资、租赁、抵押时,通过资产评估,将坏帐、滞销和毁损存货、长期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以及递延资产等潜亏确认为评估减值,冲抵“资本公积”,从而达到粉饰会计报表,虚增利润的目的。
(7)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根据国际惯例,资产是指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即使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列入了资产负债表,严格的说,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由此产生了虚拟资产的概念。所谓虚拟资产,是指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但由于企业缺乏承受能力而暂时挂列为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资产项目。
企业通过不及时确认、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从而达到减少费用,虚增利润的目的。
(8)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而支付的利息费用,在这些长期资产投入使用前,可予以资本化,计入这些长期资产的成本。投入使用后则必须将利息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但有些企业在长期资产投入使用后仍将利息费用予以资本化,明显滥用配比原则和区分资本性支出与经营性支出原则,虚增了利润。
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的更隐秘的做法是,利用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难以界定的事实,通过人为划定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将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的利息资本化。
(9)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
主要做法是在对外投资中,企业根据需要通过选择权益法或成本法来进行对外投资核算,从而增大投资收益,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如:对于盈利的被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于亏损的被投资企业,即使股权比例超过20%,仍采用成本法核算。
另外,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如果上市公司以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并将评估增值部分计入资本公积,但规定公司将对外投资转让时,必须借记与这项投资的资本公积,同时贷记营业外收入。这一规定无疑给企业虚增利润提供了借口。如公司通过与其他企业协议相互以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投资,评估资产时彼此将对方资产价值高估,再将所持股权转让给对方的关联企业,从而将高估的资产价值作为营业外收入虚增彼此的利润。这是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的又一方法。
此外还有利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调节利润、虚增资本金等。
2、虚假财务报表的识别方法
(1)对人为编造财务报表数据的识别方法:
主要采取掌握证据,对比分析,查帐核实等手段进行,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
①尽可能多的通过不同渠道搜集同一时点的财务报表,对比异同点,对差异的数据提出质疑。
②连续向企业要同一时点的财务报表,对有差异的数据进行质疑。
③核对各财务报表内部的平衡关系和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找出疑点。
④与平时观察掌握的经营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关键或重要财务项目的漏洞、疑点。
⑤现场调查,进行帐表、帐帐、帐证和帐实核对。
(2)对会计方法选择形成的虚假报表的识别方法:
此类情况的会计较为高明,往往做到了报表平衡及帐表、帐帐、帐证等相符,因此在识别方法上宜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①不良资产剔除法
这里所说的不良资产,除包括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项目外,还包括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高龄应收款项、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其方法的运用,一是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进行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既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形成“资产泡沫”;一是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和增减幅度与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利润增加幅度相比较,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超过利润总额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说明企业当期的损益表含有“水分”。
②关联交易剔除法
关联交易剔除法是指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判断该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源主要来自关联企业,就应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存在以不等价交换方式与关联企业交易从而虚增或虚减利润的现象。
关联交易剔除法的延伸运用是,将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与其母公司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如果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利润总额(应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大大低于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就意味母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转移到上市公司。
③异常利润剔除法
异常利润剔除法是指将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从企业的利润总额中剔除,以分析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当企业利用资产重组或股权投资等方式调节利润时,主要在这些科目中反映,因而对此类情况该方法特别有效。
④现金流量分析法
现金流量分析法是指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净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如果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将意味着与已经确认为利润想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表明企业可能存在虚增利润的情况。
3、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分析和调整
(1)对损益表的分析与调整
一般情况下,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调整:
①了解收入确认方法是否前后期一致,如不一致,应按会计的一致性原则予以重新计算调整。如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较小,应分析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项目的来源是否真实、合理。
②了解费用支出的确认方法是否前后期一致,如不一致,应按会计的一致性原则予以重新计算调整。如果费用成本过高或过低,则应分析存货的计价方法、折旧计提方法以及折旧年限是否合理,有无关联交易形成不等价交换等。
③如果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项目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过大或绝对量较大,或通过前后期报表对比有较大的变动,则应分析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是否合理,有无通过关联交易形成虚增、虚减利润的情况。
④将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与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和现金净流量等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差异的大小,判断分析营业收入是否正常、利润是否真实可靠。如果损益表中利润总额较大且主要由营业利润构成,而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净流量较小,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帐款等)较大且出现不正常增长,则虚假利润的可能性较大,应进一步摸清情况并作相应调整。
(2)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与调整
①流动资产项目的分析与调整:
A、短期投资:关键是落实投资的合法有效性。
— 种类有哪些?
— 是否合法合规?
— 投资来源是否真的为闲置资金?如不是,有可能占用经营资金,来源可能是银行借款,导致营运资金缺口,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
— 是否做过抵押、质押?已抵押、质押的短期投资不能作为偿债资金来源,应从资产项中予以扣除。
— 价值如何?市场价格是否高于历史成本?
B应收票据
— 数量多少?是否真实?如过多,应了解是否属于正常的商品交易。与前后期报表对比,分析是否与正常经营情况下的发生规律一致等。
— 承兑人是谁?
— 可贴现性如何?
— 期限是否超过所定期限?
— 是否合法?有无拒付事项?
C、应收帐款
— 数量多少?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多大?是否真实?
— 帐龄长短?对呆帐形成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在金融形式较紧张的情况下,购货单位会以赊购方式作为筹资手段,易导致发生呆帐。分析后对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应从应收帐款中予以剔除。
— 帐款分布情况?(客户的分布情况、区域的分布情况)
— 企业坏帐损失和回收政策是什么?
— 坏帐准备能否弥补损失?
D、存货
存货指企业占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协作件以及商品等。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计价方法如何?如在通货膨胀时,采用后进先出法,高估存货成本,可减少利润;采用先进先出法,可低估费用,增加利润。关键要比较前后期采用的会计方法是否一致,如不一致,一贯根据会计的一致性原则予以调整。
— 存货量在流动资产和总资产中的比重高低?与合理的存货差别多大?其原因是什么?
— 存货周转速度是否正常?
— 存货结构如何?
材料:过多,是否有不合理超储积压
存货构成内容 在产品:过少,是否生产在萎缩;过
多,是否生产效率低?
产成品:过多,是否销售受阻?
生产用
生产适应性结构 管理部门用
非生产用
非经营范围用
质量完好
质量结构 霉烂变质、毁损
冷背呆滞,变现能力差
— 是否作了抵押、质押?
— 变现能力如何?
— 市场价值如何?
E、其他应收款
如数额长期居高不下,应特别关注有如下情况:
— 是否有较多长期未还的个人借款(挪用公款?)
— 对外借款?
— 是否有当地党政部门平调资金?
— 是否有注册资本的虚拟处理?
F、其他
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一般不是主要分析项目,但如果数额过大,且时间较长,则要关注其真实性、原因和管理的有效性。
②非流动资产
A、长期投资
经济过热?
— 投资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正常环境?
生产经营扩张需要?
— 流动性如何?(是否有较强的变现能力?)
— 变现价值有多大?
— 盈利能力如何?
B、固定资产
— 原值、净值占总资产中的比重是否恰当?一般说来,技术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价值比重较高,如果过低,有可能缺乏竞争力;劳动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价值比重较低,如果过高,有可能出现设备闲置。
— 原值与净值比较的情况。主要据此分析企业生产技术含量的先进性。
— 折旧方法是否合理?
— 固定资产结构是否合理?
生产用。应分析主要关键设备配置与经营规模是否
适应?
非生产用。
— 是否已作了抵押?
C、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
— 真实价值如何?
— 数额大小?
③负债
数量多少?
A、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 拖欠情况?还款意愿判定。
是否全面反映?
B、应付帐款
— 是否全面反映?
— 帐龄如何?
— 是否经常拖欠?
— 内容是否是贸易负债?
C、应付票据
— 数额大小?
— 付款对象?
— 期限、利率、到期日怎样?是否与借款期限项冲突?
D、应交税金
— 数量多少?
— 与交税期限比较。主要分析是否用借款交税的可能性。
E、或有负债
或有负债是企业财务报表以外反映的业务,主要指对外担保、未决诉讼、已贴现未到期票据和质量事故赔偿纠纷等。信贷人员一般可通过报表附注、日常调查等渠道掌握情况。主要应分析以下一些内容:
— 数量多少?
— 付给谁?
— 什么条件下转化为真实负债?
— 对外担保是以什么资产作担保?
④所有者权益
主要分析实收资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无进帐单和验资证明,在帐表上直接虚拟登记形成虚假资本。这种情况主要通过了解企业的现金(含存款)资金进出情况即可分析出真假并据此予以调整。一般说来此类企业的信贷风险非常高,一经发现,无论是评级还是贷款决策均应予以否定。
— 借款形成资本。企业往往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借款时:
借: 银行存款
贷:资本金
还款时:
借: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贷:银行存款
对于一个成立不久的企业,如果企业的流动资产构成主要是应收帐款或其他应收款,且一直保持高比例的金额,或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出现与实收资本相当的借方发生额甚至出现借方余额,则上述情况的可能性较大,应进一步通过查帐弄清事实真相,并对虚假数据进行调整。
在实际工作中,并非对每个企业以及财务报表的每一个项目都要进行详细的分析调整。一般说来,对重点企业(包括将评为A级以上的企业,或拟决定信贷准入将进行较大额度信贷投入的企业等)应重点分析调整;对某一具体企业,又应对财务报表中的重要项目(包括对银行债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经分析可能有较大出入的项目等)进行重点分析调整。总的原则是“突出重点,抓大放小”。
㈤ 毕业论文写盈利能力选五粮液好还是泸州老窖好
泸州老窖比较好
㈥ 五粮液公司的“1+9+8”品牌战略是指什么
搞工业出身的唐桥似乎更擅长营销酒水。上任五粮液股份(000858.SZ)董事长刚好一年,五粮液的利润便大幅上升;然而在资本层面,治理极不完善的五粮液法人治理结构和解决大量关联交易的沉疴面前,唐桥并没有太多建树。
因此,业界人士纷纷看好唐桥担纲五粮液的第二年。据五粮液董事会发布公告称,公司今年将拿出19亿元来解决集团酒类资产整合到上市公司的问题。
这是五粮液确定2010年整体上市的首次发力。
酒水新政
去年3月21日,新接班人唐桥在经销商大会上表示,五粮液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到来,就改变对经销商原有的政策,将一如既往贯彻王国春的运作思路。
去年以来,五粮液实行逐渐减少低价位产品的生产、销售,提高中高价位品牌的营销战略,强势推行“1+9+8”品牌战略(即1个世界性品牌,9个全国性品牌,8个区域性品牌。)
此外,五粮液在营销上终于突破了团购瓶颈,主攻党政军和团队市场,为五粮液净利润的大幅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7年,五粮液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29亿元,同比减少0.93%,而净利润达14.73亿元,同比增长25.83%。五粮液高价位酒的毛利率达70%以上,而逐渐萎缩的中低价位酒毛利率才不到17%。其主品牌52度普通装的五粮液,2006年底零售价为388元,经过多次提价后,去年底终端价已涨到538元。
因此,唐桥上任第二年,启动了一系列“酒水新政”。
五粮液品牌事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五粮液将拿出8亿元来在全国构建五大配送中心,分别位于上海、南京、广州、成都、郑州。“这实际就是物流中转站,五粮液要自己来做配送,集产品仓储、区域性销售指挥中心、办公等功能于一身,以完善酒水产业链。”该人士说。
根据五粮液董事会决定,今年将进一步推进“1+9+8”品牌战略,重点打造经过系列酒产品销售收入达到5亿-10亿元以上的品牌,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均将保持10%以上增长。
与此同时,五粮液将继续提高白酒产能,开发新产品。预计将投资资金7亿元改造技术,建设五粮液生态园区隔离带。
整体上市未提速
除了卖酒以外,如何解决关联交易,是唐桥上任后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
长期以来,五粮液集团和五粮液法人治理结构没有理顺,大量的关联交易以及多元化战略上的失误,长期被业界诟病。这一切,只有靠整体上市才能“刮骨疗伤”,这也正是五粮液控股股东宜宾市国资委的愿望。
普什集团就是最大的心病。普什集团由五粮液集团持股99%,包括普什塑胶公司、普什模具公司和合资公司群三大部分,是五粮液集团盈利能力最强的下属企业之一。
早在2006年5月,五粮液就称“公司正在收购普什集团,如果股东赞成,该收购估计两个月内就可以完成。第一步收购普什集团49%的股权,最终目标是控股。”
按照计划,收购普什集团只是第一步。五粮液集团最终将实现整体上市,以更好的融资,保住集团的龙头老大地位。
然而,一年过去了,普什集团依然未纳入五粮液旗下,有证券分析师认为,收购普什集团的股权,会导致上市公司多元化。普什集团经营业务较多,其中涉及非酒类资产,收购股权会导致公司利润摊薄,导致公司估值较低;此外,该收购仅涉及普什集团酒类资产,如何作价的分歧导致收购停滞不前.
再说多元化,王国春任五粮液董事长期间,把普什集团作为了其实现“多元化帝国”梦想的平台。但结果是,除和五粮液发生关联交易的企业盈利最好,如模具、塑胶等,其余如洗发水、药品生产线等大笔投资都连连亏损。
记者网络了一下(.com)从2007年年报看到,五粮液集团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依然亏损,去年净利润为-166万元,同样亏损的还有从事包装材料销售的五粮液大世界(北京)商贸公司等。
很显然,唐桥还面临着五粮液集团的多元化道路如何走的问题。
至于法人治理结构中,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控股五粮液,而五粮液集团代管五粮液的曲折关系,也只有靠整体上市来理顺。
早在去年3月23日,五粮液发公告定了一个方向:将积极与五粮液集团协商,逐步将五粮液集团中与上市公司酒类生产相关度较高的资产收购到上市公司中来。
一年后五粮液才排出了具体的时间表,2008年将拿出19亿元来解决集团酒类资产整合到上市公司的问题。三年内,逐步将五粮液集团公司中与上市公司酒类生产相关度较高的资产收购到上市公司中来,预计2010年底内整合完成,约需资金60余亿元。
㈦ 茅五洋(茅台,五粮液,洋河)区别是什么
高端白酒向来有所谓“茅五泸”(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和“茅五洋”(茅台、五粮液,洋河)两种组合,在2018年中报中洋河净利润涨幅接近30%,曾令业内发出“茅五洋独大”的声音,但在最近几个期间的表现中,我们又觉得以上评价有点为时过早,洋河或将就此推出“茅五洋”组合。
市盈率最低 资本市场为何期待最低
我们先整理了四家酒企2019年中的销售额以及市盈率等基本信息,见下图
以上整理自各公司财报
在以上几大企业中,唯有洋河毛利率最低且同比成衰减趋势,这意味着洋河品牌溢价能力遭受明显挫折,且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洋河又正在进行高端化进程,推出“梦之蓝”“天之蓝”“海之蓝”为代表的“蓝”系列产品,在各大主流媒体连续投放广告现在看来,高端化的转型并不成功,“蓝”系列的全力打造并未有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洋河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6.8%,明显高于营收增速,在高端化进程遭遇挫折之后,一方面洋河加大了广告投放,由于在春节期间在多家卫视加大头发干,提高销售费用;而另一方面,在对待经销商的问题上洋河又存在一定让步,返点销售、折扣销售又加大销售费用支出负担。
以上两项都造成了洋河销售费用的居高不下,总体说来洋河自身缺乏品牌成长惯性,广告和销售激励占比较大。
㈧ 五粮液什么时候上市的
五粮液什么时候上市-五粮液整体上市拉开序幕收购战车启动 五粮液(000858行情,爱股,资讯)终于迈出了整体上市实质性的第一步:先把集团和酒业的相关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五粮液(000858.SZ)。7月21日,五粮液自开市起停牌:因公司正筹划整合集团酒类相关资产事宜,待公司发公告时复牌。这是五粮液董事长唐桥在兑现其在2007年报中的承诺:三年内,逐步将集团中与上市公司酒类生产相关度较高的资产收购到上市公司中来,预计到2010年底整合完成上港集团整体上市,约需资金60亿元。而今年启动的整合,需资金19亿元。“在方案正式出台之前,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对今年拟收购的集团资产内容,五粮液董秘彭智辅表示。但业内人士均认为,收购集团酒类相关资产,将极大解决关联交易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整体上市,提高上市公司利润,以缩小五粮液和国酒茅台之间的利润差距。注资方案预测“今年的资产注入具体方案一旦出台,上市公司会发公告,最长不会超过30天。”五粮液证券事务代表肖祥发说。事实上,关于资产注入内容已无太大悬念。其中拉开了序幕,普什集团首当其冲。上海证券分析师彭文飞认为,整个收购会分三步走:先是将五粮液集团旗下普什集团的酒类相关资产整合进上市公司,比如瓶盖和包装资产;其次是整合五粮液集团下属的宜宾五粮液进出口有限公司;最后是由上市公司来收购集团下属的其他和酒类相关的公司。早在3月31日,中金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也透露了五粮液的资产注入方案。尽管和上述分析师的分析有一定出入,但普什集团也是率先被提及。报告称,3月28日股东大会,五粮液高管与20多名机构投资者代表见面交流,沟通会相关信息表明:酒类相关资产注入于今年下半年启动,总计60亿元资金需求将由公司自筹,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担忧可以打消。资产收购对象的重点是酒类包装企业,具体包括普什、环球、丽彩和酒瓶等厂。但不同的是,中金公司认为,宜宾五粮液进出口公司不在收购之列广弘控股整体上市五粮液整体上市,但会提高其从上市公司的五粮液酒进价,以缩小和市场进价的差距,把合理的经营利润还给上市公司。对包装类资产收购也仅限于与上市公司有关部分整体上市是什么意思,其对外销售部分将不会进入上市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上述两方案预测有所差别,但关于上市公司对普什集团的收购均明显发生变化:只收购普什集团和酒业相关的资产。普什模具公司一员工告诉记者,由于模具和酒业无关,在公司内部没有听到任何要被收购的说法。事实上,关于收购普什集团的说法早在两年前,就屡次被五粮液提及。2006年5月23日,股改后的五粮液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收购普什集团,如果股东赞成五粮液上市时间,该收购估计两个月内就可以完成。第一步收购普什集团49%的股权,最终目标是控股。到当年的8月26日,五粮液却发公告称,“公司收购普什集团,是收购部分股权还是收购部分资产尚在论证过程中。”2007年1月23日,五粮液宣布,由上市公司收购普什集团的事情尚无进展,下一步将积极与五粮液集团协商,逐步将五粮液集团中与上市公司酒类生产相关度较高的资产收购到上市公司中来。放弃整体收购普什集团,五粮液大有原因。有证券分析师认为,这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对普什集团的收购问题有很大意见。普什集团经营业务较多,其中涉及非酒类资产,收购股权会导致公司利润摊薄,公司估值较低。然而,仅收购普什集团的酒类相关资产,也并非一蹴而就。因为涉及到资产的作价问题,方案分歧一度导致收购停滞。关联交易之患普什集团全称为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五粮液集团持股99%,五粮液集团安吉物流公司持股1%。普什集团是五粮液从事多元化的载体,包括普什塑胶公司、普什模具公司和合资公司群(普什3D公司、普什互美日化公司、普光科技公司)三大部分。它是五粮液集团盈利能力最强的下属企业之一。事实上,普什集团旗下并非所有企业都盈利。盈利最好的是和上市公司五粮液发生关联交易的企业,如瓶盖、塑胶等。据五粮液高管透露,在旺季时,五粮液及系列酒的产量每天高达两三千吨,一吨就需要瓶盖几千个,其他厂根本无法满足。据五粮液2007年报,2007年公司销售货物等关联交易金额41.71亿元,同比上升了17%五粮液上市,占收入比例达到56.92%,采购货物等关联交易金额达到23.4亿元,同比略微下降4%,占成本的69.27%。公司关联交易量巨大,和普什集团、五粮液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关联交易量最为突出。有资料表明,去年,五粮液进出口公司代理销售的成品酒收入为41.3亿元,相当于当年五粮液全部营业收入的56%。中金公司的报告透露,五粮液进出口公司今年五粮液酒销售单价曾为418元/瓶,公司供货单价约为226元/瓶,中间价差高达192元/瓶。由于五粮液酒大量通过进出口公司销售,因此,五粮液对产品的提价收益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上市公司。彭文飞认为,身为五粮液集团下属的进出口公司,对产品的进价远低于市场价,有将上市公司利润输送到集团之嫌。事实上,多年的关联交易源于五粮液集团和五粮液之间的委托经营关系。在去年上市公司的专项治理整改报告中,五粮液就指出,由于公司由宜宾五粮液酒厂部分优质资产改制设立,改制时受上市发行额度限制,酒厂完整的生产经营体系一分为二,公司与五粮液集团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方面实现了五分开。宜宾国资公司虽为五粮液的第一大股东,但不能左右公司重大决策,由五粮液集团委托经营五粮液。然而,由于经营方五粮液集团不能作为股东获得收益,五粮液集团和五粮液之间漏出利润的畸形关联交易一直不绝。
㈨ 五粮液市值不断上涨,还有什么品牌能与之媲美呢
近日,酒业名企五粮液的市值成功突破万亿大关,成为仅次于贵州茅台的第二家市值万亿级酒业公司。五粮液市值的不断上涨,特别是近两年的股价表现,简直秀得飞起,自从2017年以来,出现了很大涨幅。五粮液的股价大幅度上涨甚至市值创新高,其实也主要是因为有其业绩面良好的支撑,以及五粮液盈利能力的提升,很多投资者对于五粮液的发展信心很足,其在资本市场也自然受到众多追捧。如今,在高端白酒领域能与五粮液媲美的也就泸州老窖、贵州茅台、洋河股份等酒企,泸州老窖和洋河股份都是两千多亿的市值,而茅台则是以2万多亿市值傲视群雄。五粮液作为传统有名酒企,曾经在以前推出过像五粮春、金六福、浏阳河、五粮醇、五粮特曲、等这样的子品牌,业务线广而多,也曾经因为这样较大的业务规模而获益匪浅。不过后来也因为业务繁杂而造成很大压力,业务的分散消耗了不少运营和销售精力,以至于业绩增长承压。而从2017年开始,五粮液开始做出相应转变,集中精力于中高端以上白酒战略,在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方面均有布局,并开启量价齐升阶段,发挥出自身价值品牌该有的优势。可以看出,五粮液这家传统国企酒企在创新经营之后,面貌焕然一新,业绩不断实现突破,股价也跟着不断创新高,成为万亿市值公司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