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网上认识一个女的说自己是光线传媒的让我投资电影是假的嘛
你小心被骗,明显是假的
理由有下面的:
光线传媒目前经营状况还行,出了好几部高票房的片子,人家不差钱。
个人代表不了公司
有可能对面是个男的,在和你聊天,你小心点吧
⑵ 光线传媒、万达电影、华谊兄弟业绩超疫情前,影视行业是全面回暖了吗
多家上市影视公司披露了中报。其中,光线传媒、万达电影、华谊兄弟等多家影视公司业绩表现亮眼,不仅相比去年大幅增长,甚至超过了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同期。这是否意味着电影行业已全面回暖?我认为鉴于目前的市场表现,电影市场回春仍需时间。
虽然电影市场整体有趋良的态势,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在这种大环境下,许多电影对于档期也处于观望状态,这便导致部分档期内的电影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安排,各档期的价值因此也没有实现利益最大化。此外,因国外疫情较为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好莱坞大片院线上映计划,进而影响到票房收入。
由于相关部门对于劣迹艺人的管控进一步加严,影视项目在主创班底选择、题材审核等方面也会更加慎重。鉴于目前的市场表现,电影市场回春仍需时间。
⑶ 光线传媒拍过哪些电影和电视剧
光线影业2006年底推出第一部作品《伤城》就取得了超高票房,之后上映的《导火线》和《铁三角》均荣登上映期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宝座。光线影业2008年投资和发行的电影超过6部,其中包括徐克《深海寻人》、杜琪峰《蝴蝶飞》、刘镇伟《出水芙蓉》、麦兆辉《大搜查》、林超贤《证人》等作品。2009至2011年,光线影业每年投资和发行15部以上的主流电影。2011年光线影业跻身全国前三名,2012、13年投资制作发行影片20部,总票房超过40亿,稳居华语电影前两位。
2012年贺岁档里,光线影业投资的小成本喜剧《人再囧途之泰囧》(简称“泰囧”)成为最大的“黑马”,根据新浪微博里“@电影票房贴吧”的数据显示:“泰囧”自2012年12月12日上映以来,不断刷新国产电影的各项纪录,截至2013年1月1日,票房已成功过10亿元,观影人次达3000万,令业界人士为之瞠目。[6]在电影投资方面,光线影业坚持三个原则:只做商业类型片、参与国际合作、介入推广发行,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原创电影公司”。
2014年,光线影业以《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同桌的你》开局,票房近12亿,接下来《分手大师》《秦时明月》《四大名捕大结局》《我就是我》《亲爱的》《我的情敌是超人》《我叫MT》即将上映。
同时,新项目《港囧》《钟馗伏魔》《鬼吹灯寻龙诀》《左耳》《古剑奇谭》《改头换面》《全民危机》《大鱼海棠》《水果大逃亡》《谁的青春不迷茫》《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致我们突如其来的爱情》等影片即将开机或已进入后期阶段。
发行的电影《泰囧》[1](12.66亿)《致青春》(7.26亿)成为现象级影片,2012、2013年投资制作发行影片20部,总票房超过40亿。自有品牌手游《分手大师》已于2014年6月上线。《美人鱼》影片票房突破30亿刷新华语电影票房纪录。
2006年以来,光线传媒投资的电视剧近20部。作为首都广播电视制作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光线传媒推出了包括《暴雨梨花》、《房前屋后》、《新上海滩》、《中国兄弟连》、《落地请开手机》、《鹰与枭》、《A 计划》、《张礼红的现代生活》、《都是爱情惹的祸》、《好好过日子》、《福祸相依》等一批热播电视剧,总数已达600多集,成功跻身中国电视剧制作业前十强之列。
光线传媒旗下的《630剧场》拥有1500集情景剧版权,2007年成功推出中国最长的系列情景喜剧《闲人马大姐》的续集《新马大姐》100集;2008年,光线传媒将继续推出《新马大姐》100集,同时还将推出另一部情景喜剧《桂花打工记》100集。
⑷ 如何评价光线传媒以 6% 股份入股猫眼电影
建议感兴趣的人,好好看看光线的公告:光线传媒:关于本公司与控股股东共同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可以了解到很多没上市的O2O公司细节。
摘几点感兴趣的:
1、2015年,三快科技营业收入为35,848万元,净利润为-131,488万元。
烧钱13亿的这个三快科技,肯定不包括外卖,有可能只是猫眼的经营主体。但与最能烧的上市公司之一:去哪儿,的一块亏损换一块营收相比,这可是四块亏损换一块营收。
2、 (五)标的公司股权后续出售 在本次交易完成交割满2年后的90日内,光线控股有权收购上海三快及其关联方(不包括光线传媒)届时持有的剩余标的公司股权,上海三快及其关联方(不包括光线传媒)也有权将其届时持有的剩余标的公司股权出售给光线控股。
这不是入股,这是甩卖。
3、2015年,猫眼电影的在线电影票销售市场份额超过30%,根据易观智库公开数据,2015年猫眼电影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一位。
此前猫眼的PR稿喜欢引用的数据渠道是:比达咨询:美团猫眼电影在线出票量市占超50%_TOM娱乐
4、 (五)根据三快科技与标的公司已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标的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双方仍将在电影等相关文化娱乐领域保持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标的公司控制权变更之日起5年内,三快科技及其他相关方仍将继续以原有力度支持猫眼业务的发展。在业务合作期内,标的公司为三快科技及其他相关方在多种票务领域的独家合作方;标的公司将无偿享有三快科技及其他相关方在多种票务领域的流量入口运营资源、客户、订单等独家资源。
美团承诺还给5年流量入口,之后,不知道。
5、未来,标的公司将以电影市场为基础,进而进入音乐、演出等综合娱乐领域,打造领先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入口。
猫眼一直有做演出,但这是第一次提到「音乐」。
结论:这不是入股,这是光线收购了一个,互联网营销发行平台。
⑸ 刘诗诗不是上海唐人电影的吗怎么新闻说她是光线传媒的当家花旦
新闻有点出错了,刘诗诗的确是上海唐人电影的,不过最近与光线合作了《伤心童话》和《不二神探》两部电影,所以媒体可能是没有搞清楚
不过刘诗诗与唐人的签约马上就要到期了,也有可能不会续约,所以媒体提前透露一点,这些也只是推测而已
⑹ 光线传媒近几年除了泰囧,爸爸去哪儿,还投资了哪些电影
《蝴蝶飞》 《深海寻人》 《亲密》 《家有喜事》 《东邪西毒—终极版》《证人》《夺标》《画壁》《出水芙蓉》 《导火线》《铁三角》《伤城》
⑺ 谁知道光线传媒在浦江镇投资的中国电影世界项目的具体地址
在郊野公园处哟~就是杜行那茬~
⑻ 最近光线传媒有什么电影要上么
《不二神探》
⑼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现在的状况如何
我感觉九十年代是传统电影制片厂最艰难的岁月,美术电影的不景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而那个时代美术电影和其它电影相比情况则更糟。
首先正如电影制片厂这个名称所暗示的,他们当时的经营方式还没有从计划经济的国家拨款模式过渡到市场化的投资——电影——周边的资金循环。除了极少数比如《大决战》那种面子工程之外,大部分自谋出路的电影人都面临揭不开锅的境地。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九十年代以后的《魔方大厦》和80年代后半的《邋遢大王奇遇记》,相比之下《魔方大厦》大片大片的空白背景让人觉得就是个半成品。
在这个框架下,战斗和死亡被禁止了(《黑猫警长》1985、《邋遢大王奇遇记》1987)、欺骗和背叛消失了(《葫芦兄弟》1986),甚至稍尖锐点的想象最终都不被允许(《魔方大厦》1994)。当整个世界被圈养在一个温室里的花园里时,这个世界离死亡就不远了。九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变化,基本上也就是这个规律一个现实的证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