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云南景谷盈利能力分析

云南景谷盈利能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20 15:15:30

㈠ 请股票高手分析一下000878云南铜业这支股票后期如何,谢谢。

呵呵,又是你哥们。。。云南铜业有色板块,因为是有色周期性的,业绩就内那样不死不活容的,没必要关注业绩,看看广成有色就知道了,垃圾也能上天。。。如果是我我是不会买的,首先作为股价的生命,30均线已经向下,中期趋势不看好,前期不算爆炒,也算小炒了一下,如果是盈利状态出了吧,换别的历史累计涨幅小的票

㈡ 芳烃类化合物特征

现代沉积中,芳香烃含量很低,尤其缺乏低分子量芳烃化合物,这与活体生物中几乎不含游离芳烃是一致的。

然而,在沉积岩、原油和煤中却检测出了上百种芳烃化合物和环烷芳烃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多以烷基芳香烃为主,其中尤以1~3环的苯、萘、菲系列最为丰富。此外,还含杂环的芳香族化合物如氧芴、硫芴等。

不同结构,不同取代基的芳香烃反映了原始有机质来源和成岩、热演化环境。从丰富的芳香烃化合物中获得更多的地质信息已成为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1.常见的芳香烃类化合物

景谷原油的芳烃化合物主要是以三芳甾烃含量高为其特征。三芳甾烃占芳烃总含量的68%~83%(表3-9)。菲系列含量一般为10.4%~13.7%。仅牛七断块上牛7井原油中,三芳甾烃含量相对低些(68.8%),而菲系列化合物含量达21.5%。萘系列含量一般为2.44%~4.66%,芴含量很微,变化范围在0.04%~0.06%之间,氧芴含量从微量到0.25%,芘系列为1.3%~2%,惹烯含量为1%左右,荧蒽在0.38%~0.69%之间,四环芳烃含量较少(图3-10~12)。

表3-9景谷原油芳烃化合物相对含量

在景谷盆地原油芳烃馏分总离子流色谱图(图3-10~12)上主要显示前后两组谱峰。前者以萘系列化合物为主,后者以三芳甾烷占优势。此外,在特征离子质量色谱图上还检出了低丰度的菲系列、联苯系列、芴系列和硫芴系列等化合物。

图3-17景谷盆地原油芳烃中菲、甲基菲、二甲基菲相对含量棒状图

A组:菲;B组:1—甲基菲;2—甲基菲;3—甲基菲;4—甲基菲;C组:3,5-2,6—二甲基菲;1,3+3,5+2,10—二甲基菲;1,6-2,9+2,5—二甲基菲;1,7—二甲基菲;1,9+4,9+4,10—二甲基菲;1,4—二甲基菲

在景谷原油中,所检测出的萘系列化合物包括萘、甲基萘、二甲基萘、三甲基萘和卡达烯、优达烯。统计结果表明(表3-11),该系列化合物是景谷原油芳烃组成中第三类主要成分。从整体来看,景谷原油萘系列化合物中,三甲基萘>二甲基萘>甲基萘>萘。从表3-11中的MNI、MNI1-4等甲基萘指标就清楚地反映了这一规律。究其原因,是由于低成熟原油的样品,萘系列化合物中脱甲基作用较弱,而造成三甲基萘向二甲基萘、甲基萘的转化过程不强。就是在三甲基萘中,景谷原油芳烃中处于不稳定构型的1,2,4-三甲基萘和1,2,5-三甲基萘,其含量还最高,这种构型的三甲基萘,经甲基重排和脱甲基化作用,还可进一步形成更趋稳定构型的三甲基萘和C0—C2的甲基取代萘。所以,不稳定构型的三甲基萘含量较高的原油,表明其原油成熟度较低。

从总萘菲指数也可看出,景谷原油菲含量远大于萘,其值在0.19~0.44之间。随原油成熟度的增加,芳烃中的菲系列化合物的丰度降低,总菲含量减少,而二环的萘系列化合物丰度相对增高,热力使芳烃化合物向稳定的萘环结构演化。总萘菲指数的低值,反映出原油的低成熟度。

景谷原油中含有一定量的卡达啉。卡达啉是由法呢醇或杜松烯及杜松醇等天然先驱物经氧化及成岩演化而形成的,反映了母质中高等植物输入的特征。

㈢ 景谷林业的市盈率是怎么算的

静态市盈率=股票价格/上年度每股利润(全年)
目前软件上看的市盈率一般都是预测
市盈率=股票价格/4*(当年前若干季度的每股收益)/季度数
假如说某股票现价20元,今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6元,则它的市盈率为 20÷((6÷3)×4)=2.5
它的市盈率就是2.5
往往股票的市盈率越低,它的估值也就越低,同样来说它的安全边际就比较高,但需要综合考虑去所处行业的平均市盈率

㈣ 天然气性质判识

景谷盆地大牛圈油田的7口井中有不同量的天然气产出,其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如表3-13、3-14所示。

表3-13景谷盆地大牛圈油田烃类气体分析结果

表3-14景谷盆地大牛圈油田天然气气体组成及参数表

景谷盆地原油为未—低熟原油,其伴生气具有相当高的温度,烃类气中甲烷相对含量为58%~95%,就组分而言与正常石油伴生气相似。但烃类气碳同位素组成却不同,如表3-13所示。

景谷盆地原油伴生气甲烷碳同位素明显富集12C,4口井中的δ13C值在-57.8‰~-53.8‰,而正常原油的伴生气δ13C1值一般在-40‰~-48‰之间,如测定的辽河盆地43个正常原油伴生气气样δ13C1为-47.9‰~-36.0‰,平均-41.2‰,鄂尔多斯盆地16个样-48.7‰~-40.2‰,平均-46.0‰;准噶尔50个样-48.1‰~-36.7‰,平均-42.9‰;东濮凹陷19个样-45.5‰~-38.6‰,平均-41.1‰。总之,对于正常原油的伴生气,基本未见<-50‰的甲烷同位素值,但东部发现的一些未—低熟油,其伴生气δ13C1在-55‰~-48‰范围,和景谷盆地的情况有良好的吻合,如果用低演化阶段油型气δ13C1与Ro模式计算景谷盆地源岩的成熟度,则相应值约为Ro=0.3%~0.5%,与景谷盆地地质背景和烃源岩Ro为0.5%左右基本一致。表3-13中乙烷的碳同位素值为-29.1‰~-34.6‰,平均值为-32‰。定性地说,乙烷应主要为油型气的特征,但对于景谷盆地未—低熟油的伴生气而言,则乙烷的同位素偏重。同时牛5-1、牛2-6和牛2-1井在方法精度可检测范围内均出现甲烷同系物碳同位素反序列情况,可以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煤型气贡献的多源复合现象,景谷盆地原油储聚于第三系上、下两煤系之间,有煤型气的贡献是可以理解的。

景谷盆地油伴生气地化特征表明,是与该盆地原油同型、同阶的气体,即油为湖相烃源岩形成的未—低熟原油,气为同一演化阶段形成的油型气,其阶段、其特征与天然气的“过渡带”气相当,天然气中可能有一定数量煤型气的复合,但主源则为低演化阶段的油型气,景谷盆地的CO2同位素测定值为-12.2‰~-18.3‰,具有机成因的特点,应属有机质低演化过程相伴形成非烃气体。

景谷盆地原油伴生气具有典型的“过渡带气”的地球化学特征,该盆地油气主体为油型气的低演化阶段同型、同阶的油气组合,可能有煤型油气的复合贡献。

另一方面,景谷天然气的c2/c3值大多在0.53~0.93之间,仅一个样大于1。由未成熟—低成熟的演化中,该比值由大变小,而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又由小变大。显然景谷盆地天然气在有机质演化过程中还处于第一阶段。ic4/nc4值一般为0.43~0.76,此比值也是随成熟度的增加而变小,这与c2/c3的结果完全一致。

㈤ 景谷盆地

一、前言

景谷盆地为迭置于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中部之上的新近系断陷残留型盆地,盆地长轴近南北向,南北长18km,东西宽4~6.5km,面积88km2,地表海拔900~1100m。

景谷盆地的地质研究工作最早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前,1922年西方学者勃郎曾在威远江至普洱一带对三叠系做过路线地质调查,同年CorwperReed也研究了景谷、思茅地区的六射珊瑚并作了报道。

至目前,景谷盆地已在东部断阶带探明大牛圈油田面积0.3km2,获Ⅰ类探明储量41×104t,可采储量12.4×104t,累计产油近1.3×104t。

在盆地的中部斜坡带,勘探程度较低,仅在1971~1972年由地矿部钻了6口井,3口井有油气显示,其中深1井获日产原油0.9t(油层厚0.9m)。

资源评价由中石化承担,掌握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和分布状况,获取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析资源在空间的分布特点;参加国家油气资源评价数据库和评价系统的建立,为今后油气资源的动态评价和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支持;汇总和统计盆地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分析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为盆地下步勘探提供决策依据。

评价出盆地的石油地质资源量0.0132×108t、可采资源量0.0020×104t;评价盆地石油资源量的深度分布;评价盆地石油资源量的地理分布;对盆地进行油气资源潜力综合分析。

二、油气地质条件

(一)地质概况

1.评价单元

景谷盆地可划分为东部断阶、中部斜坡、南部高台阶及北部高台阶四个二级构造单元,盆地面积88km2,盆地勘探程度相对较低,根据资评实施方案中关于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将景谷盆地作为一个评价单元整体进行评价(图8-18-1)。

图8-18-1 景谷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图

2.构造框架

该盆地是新近纪早期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挤压碰撞,使本区基底断裂发生走向滑动,发生引张和沉降而形成的一个小型断陷盆地,其边缘为不断活动的基底断裂所限。盆地的发展演化、盆内的沉积作用及沉积环境主要受南北向和东西向断裂系统所控制。盆地呈西断东超,箕状不对称构造格局,可划分为东部断阶、中部断凹、南部高台阶及北部高台阶四个二级构造单元。

盆地基底及周边为白垩系—古近系红色砂、泥岩,夹膏盐层。盆地盖层为新近系中新统至上新统地层,中新统自下而上分为三号沟组(N1s),回环组(N2h),全盆皆有分布;上新统大红猫村组仅分布于盆地西部。盆地最大埋深2430m。

3.沉积特征

景谷盆地中新世早期沉积相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沉积体系:扇和扇三角洲体系;辫状河三角洲体系;河流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

(二)烃源岩

1.烃源岩展布

盆地主要烃源岩为三号沟组(N1s)深灰—褐灰—灰黑色泥岩夹少量灰质岩、碳质页岩,为湖湾—浅湖相沉积,厚约200~500m,盆地深凹部位最厚可达千余米。

2.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三号沟组三段(N1s3)有机碳含量最高达4.66%,平均1.94%,氯仿沥青“A”平均0.1182%,总烃平均623.7ppm,相应热解烃总量(Sl+S2)平均高达9.36mgHC/g岩石,显示生烃潜力大(表8-18-1)。

表8-18-1 景谷盆地新近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统计表

3.有机质类型

盆地烃源岩样品干酪根元素分析结果,其H/C原子比介于1.17%~1.45%,O/C原子比介于0.10%~0.13%,有机质类型在范氏图上主要位于混合型(尤其是ⅡA型)。岩石热解分析结果,也显示了样品均处于混合型(ⅡA—ⅡB)内。在纵向上,ⅡA型有机质主要发育于N1s2中上部(牛4井167.73~321.27m井段)即三号沟组沉积中晚期,这时,随景谷盆地湖水水域扩大低等水生生物增加,其原始有机质输入相应变好。而在三号沟组早中期,有更多陆植碎片输入是和其边缘沉积环境一致的。

4.有机质成熟度

据大牛圈油田钻井资料,盆地现今地温梯度为5.21℃/100m,属于高温度梯度,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Ro:0.4%~0.84%,岩石热解分析Tmax为430℃~446℃,表明盆地三号沟组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已进入低熟—成熟演化阶段。

在纵向上,大约在300m以内,Ro≤0.4l%,Tmax<435℃,OEP>1.2,具明显未成熟特征;300~550m、Ro>0.5%~0.61%,Tmax>435℃,OEP<1.20,甾烷C29S/S+R约为0.30~0.40,进入低成熟阶段。在埋深约550m以下,Ro增至0.84%,Tmax高达446℃,OEP近于消失,甾烷C29S/S+R接近异构化终点(0.54),表明已进入成熟阶段。在层位上,大致可以认为,N1s3上部属未熟—低熟阶段,中—下部属低熟—成熟阶段,N1s2已进入成熟阶段。

(三)其他成藏条件

1.储层

盆地储集层主要分布在三号沟组(N1s)第二、第三段,主要为浅湖、湖相三角洲砂体,储层砂岩类型主要为中—细粒石英砂岩,次为粉—细粒含杂基石英砂岩。岩石胶结类型以泥质胶结为主,次为方解石和硅质胶结,颗粒接触方式主要为点接触式,岩石颗粒排列较疏松,压实作用较弱,有利于原生空隙的保存。孔隙类型为原生粒间孔、溶蚀孔和充填残余孔。储层孔隙度值在18.8%~34.3%,平均有效孔隙度为26%,渗透率最大值为4047.3×10-3μm2,平均560×10-3μm2,属高孔、高渗型储层,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

2.保存条件

盆地内普遍分布的三号沟组四段及回环组泥岩厚几十米至300多米,是有利的区域性盖层。

3.成藏配套

盆地主要发育断块、断块—岩性及背斜圈闭,其中大牛圈油田位于东部断阶上,属于断块—岩性油藏,受近南北向及东西向两组断层控制,形成牛2、牛4、牛7三个“井”字型西倾单斜断块。

盆地主要烃源岩为三号沟组(N1s)暗色泥岩,已进入低熟—成熟阶段。储集层为三号沟组二、三段浅湖、湖相三角洲砂体,盖层为三号三段及回环组泥岩,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油气运移以侧向运移为主,运移距离短,以自生自储为主。

三、资源评价方法与参数体系

(一)方法体系

本轮评价远景资源量在二次资评的计算结果基础上适当调整参数而得出;地质资源量采用类比法与百色盆地东部坳陷石油刻度区进行类比计算;可采资源量的计算首先通过类比法求取可采系数,然后将可采系数乘地质资源量得出可采资源量。

(二)主要参数的获取

1.类比刻度区的选取

景谷盆地和百色盆地都为南方新生界第三系断陷残留型盆地,两盆地的构造发展史、沉积发育史和烃源岩演化史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本次评价中,景谷盆地石油地质资源量采用类比法与百色盆地东部坳陷石油刻度区进行类比计算。

2.类比相似系数

类比评价结果,景谷盆地与百色盆地东部坳陷刻度区的相似系数为0.2192(表8-18-2)。与百色盆地东部坳陷刻度区相比,景谷盆地在圈闭条件、油气源条件、盖层保存条件等方面相对较差,导致其地质评价分值较低,相似系数亦较低。

3.可采系数的选取

根据全国资评项目办关于可采系数取值标准及计算方法的要求以及《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究与应用》项目的研究成果,景谷盆地属于南方古近系、新近系小型断陷残留型盆地,可采系数取低值15%。

表8-18-2 景谷盆地石油地质风险分析参数取值表

续表

四、资源评价结果

(一)油气资源评价结果

景谷盆地与百色盆地东部坳陷石油刻度区的相似系数为0.2192,评价单元面积88km2。景谷盆地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0.0132×108t,可采资源量为0.0020×108t(表8-18-3,图8-18-2)。

表8-18-3 景谷盆地资源量计算结果表

(二)油气资源分布

景谷盆地属于古近—新近系残留型盆地,烃源岩层位为新近系三号沟组,生储盖组合类型有自生自储、下生上储两种类型。油气资源分布层系主要为新生界新近系(表8-18-4)。

图8-18-2 景谷盆地石油地质资源量、可采资源量概率分布曲线图

表8-18-4 景谷盆地石油资源层系分布表

通过评价计算,全盆地石油地质资源量为0.0132×108t,石油技术及经济可采资源量为0.0020×108t,目前在东部断阶带获石油探明储量0.0041×108t。盆地油气资源深度分布范围小于2000m(表8-18-5)。

表8-18-5 景谷盆地石油资源深度分布表

景谷盆地地处云南西部,盆地内为低矮丘陵地貌,盆地油气地质资源自然地理特征为高原。盆地油气资源品质特征为常规油。

五、勘探建议

(一)资源潜力分析

景谷盆地面积小,烃源岩总体上仍处于低熟—成熟阶段,油源不足,且后期抬升遭受剥蚀,保存条件较差。目前的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盆地东部断阶带,在盆地的中部斜坡及南、北高台阶带钻探程度仍较低。目前仅在东部断阶带探明大牛圈油田,获探明储量41×104t。本轮评价计算的地质资源量为132×104t,资源丰度较低,具有一定的含油气远景。

在盆地的中部斜坡带,由于埋藏较深,烃源岩发育且已达成熟阶段,油源相对较为充沛。构造位置及沉积环境均有利于储层的发育,生、储、盖条件匹配关系较好,是下步勘探最为有利的地区。

(二)勘探方向和建议

继续加强盆地东部地区的勘探力度,在老油区外围进行滚动扩边勘探,扩大油气勘探成果。

在盆地深凹部位,积极寻找紧邻湖湾—半深湖、深湖相的扇三角洲及河流三角洲砂体和浊积砂体等,在进行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加强岩性—地层圈闭的识别,选择有利圈闭目标进行勘探有望获得较好的发现。

推测盆地西侧发育有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其砂体紧邻深凹主要烃源区,也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和油气富集地带之一,在继续寻找东部油气资源时应大力在该区勘探以期获得景谷盆地找油新突破。

六、小结

采用类比法与百色盆地东部坳陷石油刻度区进行类比,计算了盆地石油地质资源量为0.0132×108t,石油可采资源量为0.0020×104t。计算的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景谷盆地的勘探现状和油气资源潜力。

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认为总体上盆地资源丰度较低,具有一定的含油气远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盆地勘探潜力分析,提出了盆地勘探方向的建议。

㈥ 景谷盆地形成发育过程

与其它断陷盆地相似,景谷盆地的形成和发育演化也受到了其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质发展、边界地质条件以及区域应力场等方面条件所控制。经过多年研究,景谷盆地可以大致划分出以下4个主要演化阶段:

1.古近纪

在第一章里已述及,晚白垩世到古近纪是中生代陆内裂谷萎缩阶段,长期发育的景谷盆地在面积上大为缩小且红色粗碎屑岩沉积占相当大的比例。

在地震反射剖面上可以反映出盆地内在古近系与白垩系界面处有一角度不整合面,深度大于1060m。该不整合面可在盆地东部地表观察到,但迄今未在钻井中见到。

在新近纪地层沉积时,盆地基底(指古近系)比较平坦,尚未发现大的深凹和隆起区。古近系发育较强的压性构造形变。

古近系沉积后盆地进一步萎缩,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的内陆沉积区,到新近纪已萎缩成约100km2的小型沉积区。由于目前的油气主要生成和储存于新近系内,加上新近系与其前地层形变程度上有明显差异,所以单独把晚新生代盆地独立划分出来加以讨论,其前地层作为其基底。

2.盆地发展期

这一阶段主要指中新世中期(

)的沉积时期,该时期盆地内部断裂有较大程度的发展,新的断裂生成,并处于发展状态。中心地块不断下降,接受

的沉积。

在此期间,景谷盆地周边的植物更加繁盛,气候更加湿热多雨,盆地四周的沟河及近南北向主河道带来大量陆源碎屑物质及丰富的有机质,湖面积扩大,水体变深(桂宝林、王朝栋等,1987)。探井揭露,

形成了一套厚达700m的滨湖、滨浅湖、浅湖、半深湖、深湖相岩系。富含生物化石。而且,在

的沉积过程中,盆地东部抬升,沉降中心逐渐向西迁移。

盆地东部沉积物在下部为浅色砾岩、细砂岩、粉砂岩夹泥岩及煤层;上部为褐黑色泥岩夹砂岩及煤线;中部为深灰色钙质泥岩夹细砂岩及煤线。盆地西部为灰色、灰黑色钙质泥岩,微细层理发育。此期为盆地发育的全盛时期,形成的烃源岩厚度最大。

景谷盆地内的构造分区在中新世中期便逐渐形成,出现了西部斜坡、中部断凹、东部断阶以及北部高断块区。勘探表明,中部断凹应为盆地内主要烃源岩发育的凹陷区。在其余几个分区与该断凹邻近的结合部位沉积形成的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平原以及深湖相区的密度浊流砂体等,成为良好的储油层(桂宝林,王朝栋等,1987)。

至中新世晚期,盆地内镇沅-景谷大断裂继续活动,使中西部以更大的幅度继续下沉,而盆地东部则相对抬升。在近南北向分支断裂的继续作用下,盆地内各区块的轮廓更为清晰。在中部断凹形成半深湖、深湖相沉积,最大厚度可达1000m。盆地内次级断裂系统十分发育,决定了盆地以断层圈闭为主的断块油藏的性质。

3.盆地萎缩期

晚中新世(

)是景谷盆地的收敛期。由于控制盆地发育的动力学机制从拉张转为挤压,使盆地东部进一步抬升,西部相对更下降,湖水显著地向西退缩,沉积中心向西迁移。此期间形成的沉积物下部为含钙质泥岩夹砂岩、砂质泥岩,厚350m;中部为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细、粉砂岩,厚600~700m,上部为砂质泥岩、石英砂质岩夹砂砾岩,厚200~500m。随着湖盆的不断收缩,湖水逐渐变浅。

到第三纪后期,湖盆内水体进一步变浅,直至湖盆全被灰黄色、紫红色含砾砂岩、砂岩夹粉砂岩所充填,厚约300m,该期的沉积物仅分布于盆地中段西侧。

盆地东部内于抬升的幅度最大,因而所受到的剥蚀程度亦最高,预计剥蚀厚度达800~1000m,在东部地表可见

地层,

地层全部被剥蚀。

从上新世以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抬升剥蚀作用,终于使景谷盆地发展、演化成为现今的构造格局与地貌。

至第三纪末期,景谷湖泊萎缩消亡。

第四系主要分布在威远江沿岸,其次是几条支流沿岸,威远江已进入老年期,河床开阔而弯曲,砂洲多发育,河漫滩面积增大,形成小岛与牛轭湖。全盆地被现代河流切割、破坏,特别是威远江的各条支流,如曼免河、课里河、景谷河等。这些河流对盆地内地形的形成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东部区域由于抬升运动,河流切割形成阶地。

从整个盆地的发展过程来看(图2-4),景谷盆地属于深断裂控制的拉张断陷盆地。后期的断裂活动和抬升运动控制着盆地内部各个时代的沉积。

沉积前;D—现今构造

㈦ 大家帮我看看吉电股份000875,002067景谷纸业, 600333长春燃气

涨不了多少了 潜力到了

阅读全文

与云南景谷盈利能力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泸州老窖股票最低价是多少 浏览:981
通达信手机版没有国际贵金属 浏览:781
融资性担保的性质 浏览:511
香港的信托基金 浏览:187
基于macd的价格分段研究 浏览:707
基金东方红169101 浏览:273
旺顺阁融资 浏览:785
短线宝投资 浏览:401
北方水业股票 浏览:57
702港币兑换多少人民币 浏览:465
13年再融资 浏览:765
荣丰地产股票 浏览:224
同股份股票 浏览:474
股票的基本面主要指的是什么 浏览:564
银行理财经理工资高吗 浏览:769
房企融资多个渠道收紧 浏览:398
四通股份还投资了哪些公司 浏览:649
科创板投资者可以有几种交易方式 浏览:780
基金风险准备金的计提会计处理 浏览:321
天津纳川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