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莱士会计

上海莱士会计

发布时间:2022-02-23 11:30:53

A. 谁有上海上市公司名单

分析如下:

上海共有国企上市公司113家,其中,39家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同比正增长;余下回74家公司中,7家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同比负增长,分别为华虹计通、宝钢股份、*ST新梅、上海能源、三爱富、*ST中企、海立股份。

上海上市公司总览:总共有274家公司,数据为截至2017.10

(1)上海莱士会计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章第五节[1]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公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公司法》、《证券法》修订后,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参考资料:网络:上答市公司)

B. 上海莱士 为什么盘子那么大上海莱士2021年财务报告上海莱士今日股票多少钱

自2016年至2020年,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在市场上就有着快速的增长速度,并一直快于世界医药市场的增长速度,还有规模从13294亿元上升至17919亿元。


既然医药市场在我国增长快速,那我们是否还有机会继续分一杯羹呢?趁此机会,今天就好好为大家讲解一下医药制造行业的上市公司-上海莱士!


趁着这会儿还未开始分析上海莱士,下面有一份我整理好的医药制造行业龙头股名单,这就奉给各位,直接点击领取吧:宝藏资料:医药制造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上海莱士在1988年这一年正式成立,并在2008年,挂牌上市于深交所中小板。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疫苗、诊断试剂及检测技术器具和检测技术并提供检测服务(涉及许可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


到目前为止,上海莱士在全国包括在建的一共有41家血浆站,血浆年生产能力达900吨,总计销售各类血液制品的数量超过了3000万瓶。


大致说明了上海莱士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看下上海莱士公司有什么亮点,是否值得我们对它投入资本?


亮点一:整体规模优势


当前血液制品行业中,上海莱士公司的整体规模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领先的,同时还具有国内同行业中结构合理、产品种类齐全、血浆利用率较高的领先优势。目前已经有4个血液制品生产基地,分别在上海、郑州、合肥、温州。


上海莱士生产出来的的产品不仅仅只是覆盖了白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也覆盖了凝血因子三大类共计11个产品,是国内少数可从血浆中提取六种组分的血液制品和凝血因子类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生产企业之一。


亮点二:品牌效应优势


经过上海莱士多年的筹划营造,公司产品的安全、优质的品牌形象和质量早已获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眼下在国内血液制品的高级市场,公司产品长时间占据着很高的份额,同时公司的规模巨大,在国内出口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中遥遥领先,并且产品已推广到了近20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非常厉害的品牌效应优势,使得公司在该细分领域更具有竞争力。


亮点三:技术优势


对于上海莱士来说,它的关键生产设备、接触产品的容器和管道均采用进口方式,使公司能够实现电脑自动控制管道化生产,同时有在位清洗系统CIP来匹配它,该生产方式领先国际。


公司运用技术的优势成为国内较为少数的,可以从血浆中提取六种组分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成为公司与同行竞争必不可少的手段。


篇幅有限,更多涉及到上海莱士的深度汇报和危机提示,研报中有具体进行解读,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上海莱士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现下我国医疗卫生体制进行了改革,并且人民也更加重视健康方面的问题,人民生活将需要更多的药品,而且还可以持续推动我国医药制造业的整体发展。


整体上来讲,上海莱士在血浆领域的大哥地位,以及出色生产技术,将会使得公司连续地扩充它们的生产经营,让公司未来的日子增加营收供应有利的保证!


不过文章不是实时发布的,假使想更准确掌握上海莱士的未来行情,打开下方链接,有专业的投顾提供诊股服务,看一看上海莱士估值究竟如何,是高估呢,还是低估呢:【免费】测一测上海莱士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11-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C.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成员

陈启宇先生
1972年出生,硕士,民盟盟员,工程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优秀毕业生。历任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董事、副董事长、总裁等职。现兼任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遗传学会理事,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
副董事长、总裁:姚方先生, 梁勇先生
1967年出生,硕士,中国民盟盟员,高级工程师。现任复星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社会职务有: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九届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等。
汪群斌先生
1969年出生,本科,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复星国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并兼任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上海湖州商会会长等社会职务。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2004年度中国医药十佳职业经理人、2006年度上海市光彩之星、上海市第四届优秀青年企业经营者(金鹰奖),第四届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国家科技部第五届“跨世纪人才十大新闻人物”,2008年度“中国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家”个人奖等荣誉。
章国政先生
1965年出生,硕士,中国注册会计师。历任先后担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教师,泰国正大集团易初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多个合资企业财务部经理、副总经理,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总监,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现任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
管一民先生
1950年出生,本科,会计学教授,历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讲师,上海财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2000年9月起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 韩炯先生
1969年出生,硕士。1998年作为创始合伙人参与创办了通力律师事务所, 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曾担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七届、第八届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 2005年6月至2008年4月担任上海市律师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现任通力律师事务所主任、执行合伙人。
姚方先生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范邦翰先生,1953年生,大专,中共党员,经济师。曾先后担任上海市医药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人事部经理、上海市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药品部部长、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李显林先生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制药管理委员会董事长、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955年出生,硕士。2001年起历任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现兼任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等职。
周文岳先生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培训发展中心总经理、企业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1960年出生,硕士。2003年至2006年任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副总监。
傅洁民先生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企业技术中心主任。1952年出生,硕士。1988年起历任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理室主任、副总工程师、副院长、院长。
崔志平先生,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国际部总经理。1963年出生,硕士。2001年至2005年历任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事业部副总监、总经理助理兼国际事业部总经理、副总经理。现兼任Handa Pharmaceuticals,LLC董事。
程阳锋先生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1977年出生,硕士。2004年至2006年任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投资者关系总监;2006年至2007年10月任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2007年10月起任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丁晓军先生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主任。1964年出生,硕士。现兼任上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朱耀毅先生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医学诊断事业部总经理。1962年出生,硕士。现兼任上海复星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雪峰先生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商业管理委员会主任。1970年出生,硕士。1993年就职于辽宁省审计厅;1995年起历任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审计部经理、投资部经理、投资总监、福建同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医药药品分销公司董事长等职;2003年9月至2010年1月任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2010年1月起任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级助理兼商业管理委员会主任。
李东久先生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制药管理委员会主任、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1965年出生,双硕士;1987年7月至2009年12月历任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车间技术员、车间副主任、合资子公司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事业部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职。
徐军
北京金象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北京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1955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主管药师。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西城区商业联合会副会长,西城区西单商会监事长,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连锁经营协会理事。曾荣膺“全国中药系统优秀企业家”、“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中国医药十佳职业经理人”、“美中经济合作组织中国首席企业家”等称号。曾任北京市西城区百货公司党委副书记、组织部副部长,西城区药材公司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副经理,西城医药总公司总经理。
刘强
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1966年出生,高级政工师,1986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长江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
吴以芳
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1969年出生,硕士。
韦飞燕
广西花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1964年出生,EMBA。1998年接手管理和经营柳州中药厂,使一个严重亏损企业焕发出生机,创造了国有小型企业走出困境的奇迹,花红片成为妇科用药全国知名品牌。2002年与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合作,成功改制,成立广西花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虞哲敏
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桂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1954年出生,经济师,历任上海大众制药厂车间主任、计划科科长,副厂长;四川天府药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上海天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关晓晖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财务部总经理。1971年出生,会计学硕士,注册会计师,曾任职于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
吴壹建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上海复星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1970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职业医师,《中国药店》杂志社编委会委员。曾任职深圳三九医药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首席营运官,上海三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柏桓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行政支持部总经理。1959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职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上海博莱科谊信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陶朝晖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市场营销部总经理。1968年出生,本科。曾先后服务于永裕(Zuellig)、诺华(Norvatis),曾任东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东盛集团董事、助理总裁。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副秘书长,2004年医药行业“十大营销案例”得主,2005年“中国医药行业风云人物”。 柳海良
1949年出生,经济师,曾在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强生(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20余年。 监事:王品良先生,1968年出生,硕士,注册会计师,2000年7月至2009年2月历任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副经理、财务部经理、财务副总监、总会计师等职,2009年2月至今任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2009年9月至今兼任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监事:曹根兴先生,1946年出生,大专,1997年至今任大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

D. 上海莱士基本面原因分析上海莱士的财务报表分析上海莱士股票手机诊股

自2016年至2020年,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在市场上的增速就很迅速,并且其增长速度要快于世界医药市场的增长速度,而且规模从13294亿元增加到了17919亿元。


既然医药市场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这么快,那我们还能不能分一杯羹呢?借这个好时机,今天就将上海莱士这家医药制造行业的上市公司详细说一下!


正式开始分析上海莱士之前,我给大家分享一份我自己整理好的医药制造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即可领取:宝藏资料:医药制造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上海莱士在1988年这一年正式成立,并于2008年间,在深交所中小板进行了挂牌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疫苗、诊断试剂及检测技术器具和检测技术并提供检测服务(涉及许可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


上海莱士目前在全国含盖在建的共计有41家血浆站,血浆年生产能力已达成900吨,总计销售各类血液制品的数量超过了3000万瓶。


简易讲解了下上海莱士的公司情况后,我们继续看上海莱士公司在其他方面的一些亮点,值不值得我们把钱投进去?


亮点一:整体规模优势


目前上海莱士整体规模在全国范围内的血液制品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还具有国内同行业中结构合理、产品种类齐全、血浆利用率较高的领先优势。当下的血液制品生产基地已经有4个,分别在上海、郑州、合肥、温州。


上海莱士生产出来的的产品不仅仅只是覆盖了白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也覆盖了凝血因子三大类共计11个产品,是国内少数可从血浆中提取六种组分的血液制品和凝血因子类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生产企业之一。


亮点二:品牌效应优势


经过上海莱士长年的奋斗,公司产品的安全、优质的品牌形象,以及公司产品的质量早就已经获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目前在国内血液制品的顶端市场,公司产品长期占据着很高的市场份额,同时就规模而言,公司在国内出口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中处率先地位,并且在近20个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产品注册。


品牌效应的优势体现很强大,将会为公司在该细分领域的主导地位奠定坚实基础。


亮点三:技术优势


上海莱士的关键生产设备、接触产品的容器和管道均采用进口方式,使公司能够实现电脑自动控制管道化生产,同时有在位清洗系统CIP来匹配它,该生产方式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


公司凭借技术优势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可从血浆中提取六种组分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使公司在同行竞争中显出优势。


篇幅原因,更多关于上海莱士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研报中有具体进行解读,好奇的朋友可以阅读下:【深度研报】上海莱士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当前,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人民对健康的重视每天都在变高,以后人们会越来越需要更多的药品,同时可推动我国医药制造业的整体发展。


总的来说,上海莱士在血浆领域的领头羊地位跟核心生产技术,会使得公司的生产经营继续得到扩张,为公司将来营收的增加提供有利的担保!


然而文章需要一定的编辑时间,若是想进一步认识上海莱士的未来行情,不妨点击下方链接,给你诊股的是专业的投顾,看下上海莱士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上海莱士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10-2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E. 2018年A股市场有多少只股票退市

2018年,A股市场持续非理性下行。“黑天鹅”事件一个接一个,踩雷的风险明显大于过去两年。其中包括*ST长生的假疫苗风波、中弘股份的面值退市事件,而“黑天鹅”事件已让三只个股退市、五只个股也即将退市,给资者带来极大损失。《投资快报》特对今年以来的十大“黑天鹅”事件进行盘点,以飨大家。
TOP1:*ST长生(002680)

7月15日,国家药监局在对*ST长生(002680)进行飞行检查时发现,其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药监局要求其停止狂犬疫苗生产,全面排查风险。7月16日,公司召回有效期内所有批次的冻干狂犬疫苗。除了狂犬疫苗造假,公司的百白破疫苗也存在造假,但是公司却从未进行披露。
事件爆发后,长生生物连续跌停,股价一度从24.55元跌到2.66元,期间出现了36个“一”字跌停板,累计跌幅近九成。其后股价虽有所反抽,但最新一轮停牌价3.94元,较高位仍跌去逾八成。11月17日长生生物发布公告,公司存在退市风险,从11月19日开市起停牌。
从事件爆发到现在,长生生物已被吉林省药监局罚没91亿元罚款,可以说已经罚到倾家荡产,而在退市新规出台之后长生生物被强制退市已经板上钉钉,这样的公司即便退市已经没有任何投资价值,如果投资者坐上末班车仍将会血本无归。而长生生物事件比起一般的黑天鹅事件似乎更危险,它比那些完完全全业务造假的公司更难以分辨,毕竟此前的长生生物从事不错的生意,成长性也很不错。
TOP2:上海莱士(002252)
12月20日,上海莱士(002252)再度跌停,报6.81元。自12月7日复牌以来,上海莱士已连续第十个交易日一字跌停,期间累计跌幅65.15%,市值缩水逾600亿元。但近两日上海莱士成交额有所放大,该股19日成交额约8000万元,20日成交额已近3.44亿元,但跌停板上仍有约165万手封单。
此前停牌近9个月后,上海莱士为了自救,于12月6日推出了国内近年来最大的海外医药资产收购案,即作价约391亿元收购基立福持有的GDS全部或部分股权以及天诚德国股东持有的天诚德国100%股权。不过市场并不买账,上海莱士12月7日复牌后连续9个一字跌停。公司股价暴跌,不仅让持有该股的投资者陷入困局,同时也使得控股股东莱士中国、科瑞天诚所质押的股份存被动减持的风险。
此外,持有上海莱士的基金亦“苦不堪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共有15家公募基金合计持有上海莱士785.68万股股份。比如鹏华基金旗下科瑞莱士资管计划等3只资管计划共计持有上海莱士14637.19万股,市值达33亿元。而随着股价暴跌,上述3只鹏华资管计划合计已浮亏21.5亿元。
TOP3:中兴通讯(000063)
中兴通讯去年财报显示,公司2017年实现营收619.6亿元,归母净利润45.7亿元。今年中兴通讯一度跌至11.85元,不过,目前股价最新收报19.36元,已较低位反弹超过60%。
TOP4:中弘退(000979)
再过3个交易日,中弘退(000979)就将被深交所摘牌,公司也由此成为“面值退市”第一股。今年11月8日,深交所作出中弘股份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11月15日晚间,中弘股份公告,股票已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将在退市整理期届满后被摘牌。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最后交易日期为2018年12月27日。
12月20日,中弘退收报0.23元。而自11月18日,中弘股份改名为“中弘退”复牌起,公司股价跌幅已达71.95%。数据显示,国新健康(000503)股价1996年5月13日报0.4元,创下A股史上最低交易纪录。如今,这一纪录已被中弘退刷新。
2009年借壳上市后,在缺乏业绩支撑的情况下多次通过送转扩张股本摊薄股价,在公司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仍多次以现金收购境外资产等,都是中弘股份一步步走向退市结局的内因。另一方面,股价低于面值(1元)的退市指标是沪深交易所在2012年修订退市相关规则时,借鉴海外市场经验新增的条款。该指标的意义在于,以市场化选择的方式决定公司的上市地位。
TOP5:*ST龙力(002604)
在债务危机爆发之后,*ST龙力(002604)在2017年年报中爆了个大雷。然而时至今日,公司依然说不清楚钱是怎么没的,去了哪里。12月5日晚间,*ST龙力发布深交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中称,公司尚未能对多个会计科目存在的问题、相关前期业务的完整经过及影响形成准确的结论。
2018年5月22日,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向*ST龙力发出关于公司2017年年报的问询函。6月22日,*ST龙力仅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回复并披露。11月27日,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下次《关注函》,要求*ST龙力对前述问询函中涉及到但未回复的多个会计科目问题进行充分核查。
2017年底,*ST龙力债务危机爆发。在之后的2017年度报告中,公司业绩变成了亏损34.83亿元。对于巨变,ST龙力解释,今年1月11日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后,公司配合证监会及审计机构的调查与审计开展了财务自查。今年4月11月复牌后,股价曾一口气收出22个跌停板。最新收盘价2.04元,较复牌前的收盘价跌去了76.66%。
TOP6:*ST百特(002323)
7月4日晚间,*ST百特(002323)公告称其因涉嫌犯罪案被证监会移送公安机关,股票自7月6日起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自7月6日起交易30个交易日,随后将继续停牌,深交所将在停牌后1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暂停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数据显示,*ST百特停牌前的30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72.40%,期间出现27家个“一”字板跌停。
数据显示,*ST百特造假事件发酵于2017年4月,当时其因涉嫌信披违法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仅仅一个月后,证监会就发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查明*ST百特在2015年至2016年9月份,累计虚增营业收入约5.8亿元,虚增利润近2.6亿元。
对*ST百特的违法行为,证监会评价称“涉案金额巨大、手段恶劣,违法情节严重”,言辞犀利。7月5日晚间,深交所宣布已正式启动对雅百特的强制退市机制。若*ST百特因此被强制退市,将成为深交所中小板首例强制退市股。
TOP7:金亚科技(300028)
6月27日凌晨,深交所宣布,因欺诈发行已正式启动对金亚科技(300028)的强制退市机制,金亚科技也由此成为欣泰电气之后,A股第二例因欺诈发行股票被强制退市的企业,公司简称变更为“*金亚”。公司股票6月27日得牌,遭遇连续八个交易日跌停。8月7日收盘价为0.68元,较复牌前跌去了75.48%。
由于30个交易日已满,*金亚已于8月8日起开始停牌,股票简称变为金亚科技,目前正在等待深交所作出公司是否暂停上市的决定。12月18日,金亚科技发布公告提示称,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据了解,为了达到发行上市条件,金亚科技在2008年、2009年通过虚构客户、虚构业务、伪造合同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骗取首次公开发行核准。
历史上,金亚科技也曾有属于自已的高光时刻。2015年2月,金亚科技计划以溢价14.87倍,以22亿元的价格收购天象互动。这条消息却令金亚科技股价快速攀升,区间涨幅最高超过400%。而令人惊奇的是,时任金亚科技董事长周旭辉2015年2月火线入股天象互动。
TOP8:退市吉恩(600432)
退市吉恩(600432),前身是吉恩镍业,由于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亏损,在2016年5月3日便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吉恩”;去年5月26日,因连续三年亏损被实施暂停上市。今年5月15日,由于其2017年度亏损和净资产为负且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退市吉恩被上交所宣布终止上市。
5月22日,上交所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对*ST吉恩作出终止其股票上市的决定,并于5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5月30日复牌后,*ST吉恩连续遭遇18个一字跌停。截至7月11日的收盘价1.38元/股,复牌以来股价区间跌幅高达79.55%。7月12日起,*ST吉恩开始停牌,等候上交所作出公司是否暂停上市的决定,股票简称已变更为退市吉恩。
公司为何会走上这条不归路?悲剧皆因“抄底”。 自涉足海外项目后,公司自身经营业绩持续下滑,2009年至2011年,净利润分别较上年下滑48%、6%、70%;其中,2011年公司年报还被出具带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2012年,公司开始出现亏损。
TOP9:退市昆机(600806)
5月30日,此前被宣告退市的*ST昆机(600806)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证券简称分别变更为退市昆机。值得一提的是,30日当天退市昆机一直到10点05分才出现第一笔成交,成交量仅为1手。加上此后成交的3手和1手,公司全天仅仅成交5手,成交额仅为2900元。
此前,退市昆机因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亏损,已被暂停上市。而暂停上市公司要避免退市结局,面临的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需满足一揽子合规条件。但公司2017年在恢复上市方面全无突破,进入2018年的*ST昆机其实早已立在悬崖边上。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触及多项终止上市条件。
而对于退市昆机来说,今年一季度我国机床进口增速强劲(同比增长58%),然而国内机床生产量疲弱(同比下降43%)。因此通过产业升级,借着中国制造业结构性升级的大趋势,实现高端机床制造,或许才是公司未来实现再度起飞的翅膀。
TOP10:烯碳退(000511)
今年4月28日,烯碳退前身*ST烯碳发布2017年年报,不过年度报告被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当日同时披露了退市风险警示。5月28日,深交所宣布对*ST烯碳作出终止上市决定,这是2018年度深交所首家被强制终止上市的公司,同时也是沪深两市第一例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后退市的上市公司。
7月16日,烯碳退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将在退市整理期届满后被摘牌,7月17日为公司最后一个交易日。数据显示,自从6月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后,烯碳退经历18个跌停,累积下跌了86.5%。而在烯碳退最后的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也成为了上市以来的最低价:0.61元,而从6月5日到7月17日的30个交易日中,累计下跌了88.43%。
公开资料显示,烯碳退早在1993年就以“辽物资A”的名字在深交所上市,之后重组更名为“银基发展”,后又再一次重组,更名为“烯碳新材”。在石墨烯概念的炒作下,股价也曾大涨过。不过之后业绩就持续下跌,连续亏损,被证监会调查。

阅读全文

与上海莱士会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泸州老窖股票最低价是多少 浏览:981
通达信手机版没有国际贵金属 浏览:781
融资性担保的性质 浏览:511
香港的信托基金 浏览:187
基于macd的价格分段研究 浏览:707
基金东方红169101 浏览:273
旺顺阁融资 浏览:785
短线宝投资 浏览:401
北方水业股票 浏览:57
702港币兑换多少人民币 浏览:465
13年再融资 浏览:765
荣丰地产股票 浏览:224
同股份股票 浏览:474
股票的基本面主要指的是什么 浏览:564
银行理财经理工资高吗 浏览:769
房企融资多个渠道收紧 浏览:398
四通股份还投资了哪些公司 浏览:649
科创板投资者可以有几种交易方式 浏览:780
基金风险准备金的计提会计处理 浏览:321
天津纳川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