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信泰富的发展历史
中信泰富的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由香港“炒股大王”香植球成立于1985年。1986年通过新景丰公司而获得上市地位,同年2月,泰富发行2.7亿股新股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使中信(香港集团)持有泰富64.7%股权。自此,泰富成为中信子公司。而后,中信(香港集团)通过百富勤把部分泰富股份配售出,使中信(香港集团)对泰富的持股量下降至49%,已降至41.92%。1991年泰富正式易名为中信泰富。中信(香港集团)收购泰富发展有限公司,不是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泰富发展向中信(香港集团)定向发行2.7亿股新股来实现的。1991年9月,中信泰富与李嘉诚、郭鹤年等合组财团收购恒昌企业(大昌贸易行),其中中信泰富占恒昌企业36%权益。第二步,1992年1月,中信泰富向其余股东收购剩余的64%恒昌企业股份,实现全面收购。
Ⅱ 中信泰富和中信集团什么关系
中信泰富是中信集团的下属子公司。中信集团是我国中资混业第一例
Ⅲ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的上市情况
截止2011年底,中信集团旗下拥有境内A股上市公司中信国安、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海直、中信重工,600084ST中葡等六家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则包括中信泰富、中信资源、中信21世纪、中信1616集团,以及中信银行H股、中信证券H股。
中信泰富晚间在港交所公告称,正式宣布公司正在与中信集团等有关方面就收购中信股份100%股权之潜在收购进行协商。按照已签订的框架协议,股份转让对价将包含现金和中信泰富发行的新股,收购完成后,包含中信集团绝大部分净资产以及股东权益高达2250亿元人民币的中信股份将注入中信泰富,实现在港整体上市。
此外,还有消息透露,收购完成后,中信集团将在根本上转变为一个香港本地公司,而不是只借用香港进行上市,其总部也将由北京迁往香港,成为第一个香港注册并控股中国内地大型金融集团的中央控股国有企业,其所涵盖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一系列包括钢铁,大型机械制造的实业的全平台,都将变身为外资控股,这是中国国有大型企业,在金融、实业等核心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有业内人士评价,中信集团整体上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交易已经获得国务院的批准。而中信集团的最新举措展现了中国政府进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决心,更重要的是彰显了香港再一次在内地的改革开放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而采取母公司100%资产注入的方式实现集团整体海外上市意图,对集团和子公司而言,都将是一种双赢选择。
不过,此桩收购的整体作价、发行和配售股份数量仍有待财务顾问向中信泰富董事会提交报告并获得批准,然后再通过召开特别股东大会获得独立股东通过作实。同时,该交易仍需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同意,包括国资委、财政部和商务部等。
Ⅳ 中信集团是国企还是私营
摘要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在邓小平同志支持下,由荣毅仁同志于1979年创办的。成立以来,公司充分发挥经济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在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成功开辟出一条通过吸收和运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创新发展之路。
Ⅳ 中信香港整体上市后中信泰富还存在吗
三分钟进度 五天下卡 qq353550935
Ⅵ 谁知道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何时在香港上市的
荣先加入香港的 不过因为荣智健已经因为去年亏损数百亿元红色资本,前两天已经卸任了,而且抛售股票套现七亿元,这标志着荣氏家族淡出江湖了,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Ⅶ 请问中信泰富1901室什麽公司
中信泰富的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1986年通过新景丰公司而获得上市地位,同年2月,泰富发行2.7亿股新股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使中信(香港集团)持有泰富64.7%股权。自此,泰富成为中信子公司。而后,中信(香港集团)通过百富勤把部分泰富股份配售出,使中信(香港集团)对泰富的持股量下降至49%,目前已降至41.92%。1991年泰富正式易名为中信泰富。中信(香港集团)收购泰富发展有限公司,不是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泰富发展向中信(香港集团)定向发行2.7亿股新股来实现的。1991年9月,中信泰富与李嘉诚、郭鹤年等合组财团收购恒昌企业(大昌贸易行),其中中信泰富占恒昌企业36%权益。第二步,1992年1月,中信泰富向其余股东收购剩余的64%恒昌企业股份,实现全面收购。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中信泰富”)的业务集中在香港及广大的内地市场,业务重点以基建为主,包括投资物业、基础设施(如桥、路和隧道)、能源项目、环保项目、航空以及电讯业务。另外,透过其全资附属机构大昌贸易行有限公司及慎昌有限公司进行贸易及分销业务。 集团在港拥有多项物业项目,包括大型住宅及优质商用物业。于一九九七年,公司的总部大楼“中信大厦”更于中区海旁落成,为香港海滨的重要标志。
中信泰富於香港注册成立,现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并为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中信泰富之最大股东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
2008年10月21日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Citic Pacific Ltd., 简称:中信泰富)的股价暴跌55%,该公司此前承认其手中的杠杆货币头寸有可能导致近20亿美元的损失。
这家颇具声誉的公司在两个交易日中市值蒸发掉了三分之二,成了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首批中箭落马的中国企业。
Ⅷ 中信股份在香港整体上市的动因
这个中信股份在香港整体上市的动因主要还是资本的推动,因为要想发展,就必须有足够的资金,那么没有资金的时候候就会想办法融资融资最好的方法呢,就是上市
Ⅸ 谁能帮我解读一下中信泰富的股权结构,前三大股东占股比例就已经超过100%,是这几家公司有隶属关系吗
这是权益重叠的问题,有点绕,慢慢看:
中信集团为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之控股公司。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为CITIC Investment (HK) Limited及中信香港之控股公司。CITIC Investment (HK) Limited为富机投资有限公司、新怡投资有限公司及天惠控股有限公司之直接控股公司。中信香港为Heedon Corporation、Hainsworth Limited、Affluence Limited及Barnsley Investments Limited之 直 接 控 股 公 司。Heedon Corporation为Winton Corp.、Westminster Investment Inc.、Jetway Corp.、Kotron Company Ltd.及Honpville Corporation之直接控股公司。Kotron Company Ltd.为Cordia Corporation之直接控股公司。Affluence Limited为Man Yick Corporation之直接控股公司,而Man Yick Corporation则为Raymondford Company Limited之直接控股公司。Barnsley Investments Limited为Southpoint Enterprises Inc.之直接控股公司。
因此,
(i) 中信集团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ii) 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CITIC Investment (HK) Limited及中信香港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iii) CITIC Investment (HK) Limited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富机投资有限公司、新怡投资有限公司及天惠控股有限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iv) 中信香港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上述全部由其直接及间接拥有之附属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v) Heedon Corporation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上述全部由其直接及间接拥有之附属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vi) Kotron Company Ltd.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Cordia Corporation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vii) Affluence Limited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上述由其直接及间接拥有之附属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viii) Man Yick Corporation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Raymondford Company Limited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及(ix) Barnsley Investments Limited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Southpoint Enterprises Inc.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