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发电机使用说明书
发电机结构介绍
一、概述
5号发电机为 QFSN 型额定容量 600MW的优化型水氢氢汽轮发电机,是上海电机厂对引进型 600MW 发电机机组进行优化设计后的产品。
发电机型号 QFSN 一 X 一 2 所代表的意义是:
QF 一一代表汽轮发电机, x ― 代表兆瓦额定容量, S ― 代表定子水内冷,
2 ― 代表二极, N ― 代表氢内冷,
例如: QFSN 一 600一 2 代表 600 兆瓦、二极水氢氢汽轮发电机,
QFSN 一 650一 2 代表 650 兆瓦、二极水氢氢汽轮发电机。
发电机组采用了引进的高起始响应的励磁系统,能在电力系统故障时 0 . 1 秒内达到顶值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的 95 %。
主要结构均保留引进型机组原有的结构,如穿心螺杆、磁屏蔽、分块压板固定的定子铁心、上下层不同截面的定子线圈、刚一柔结构的定子端部固定、端盖式轴承、可倾瓦式轴瓦、双流双环式密封瓦等;转子采用气隙取气冷却方式,改进了转子阻尼结构,提高电机负序电流承载能力。
氢冷发电机机座设计成“耐爆”型压力容器,就是指机座应能承受氢气和空气混合体的最强烈的爆炸。这类爆炸不得损伤电机外部的人员、器材和厂房。这种事故只有在气体置换过程中,出现误操作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正常运行时氢压远大于大气压,空气是不可能直接进入机座的,故只要维持必要的氢气纯度,充氢运行时发电机是很安全的。
二、发电机结构
1、定子
1.1 定子机座和隔振结构
发电机采用焊接的机座结构,用优质中厚钢板及锅炉钢板冷作拼焊而成,两端焊接式端盖支撑着对地绝缘的可倾式分块轴承。机座底脚与底板(台板)之间设置阶梯形垫片使机座的负荷集中作用在基础的两端,对称分布在两侧,很快向中间衰减,并在现场测试发电机底脚应力分布加以复核调整,确保定子机座两端的载荷分布,以改善与定子机座相联接的端盖轴承的支承刚度来降低机组的振动。
铁芯是通过高强度弹簧钢板组成的高效隔振装置固定在机座内的。当发电机运行时,转子和定子铁芯之间的磁拉力在定子铁芯中产生倍频振动,为此在本发电机的定子铁芯装配和发电机机座部件之间采用隔振性能较好的弹簧板弹性支撑结构,就使铁芯传到机座和基础上的倍频振动减少到很小。
在机座的顶部,汽、励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冷却器外罩用的长周边矩形法兰结合面,在结合面上开有矩形密封槽,内充满密封胶以防氢气泄漏之用;在励端底部另设有一个长周边法兰结合面用以联接出线盒。
机座的顶部还设有人孔、检查孔,都由盖板密封:在底部则设有清理孔法兰、用于气体置换的管道接口法兰,以及测量气体纯度的、气体分析取样的、浮子式液位控制器(检漏器)和氢气干燥器等的管道接口,还有两端的定子水系统排污法兰。
1.2 定子铁芯
铁芯采用 0 . 5 毫米厚扇形高导磁率、低损耗的无取同冷轧硅钢片迭装而成。在扇形硅钢片的两侧表面涂有 F 级环氧绝缘漆。定子铁芯轴同用反磁支持筋螺杆和对地绝缘的高强度反磁钢穿心螺杆,通过两端的压指、压圈及分块压板用螺母拧紧成为整体,经过数次冷态和热态加压、并紧固螺母而成为一个结实的铁芯整体。在铁芯的两边端齿上开有分隔槽,并用粘结胶将边端粘结形成整体。在两端压圈与反磁险分块压板之间设有用硅钢片迭压并加以
粘结起来形成内圆为阶梯形看台式的磁屏蔽,减少了端部漏磁引起的附加损耗,降低端部温升,使发电机具有良好的进相运行的能力.
铁芯内设有许多径向通风道组成氢气表面冷却、多路并联通冈.、对应转子进风和出风相互间隔的十多个风区。还在铁芯内圆上进风和出风风区之间、环绕气隙上部六分之五的圆周上镶装风区隔环以减少串风,提高通风散热的效能.
1.3 定子线圈及定子绕组
水内冷的定子线圈是由实心股线和空心导线交叉组成,空实了白铜线之比为 1 : 2 ,均包有玻璃丝绝缘层。上层线棒的导电截面积要比下层的大;上层由 4 排、每排 5 组空实股线组成,下层为 4 排 4 组。这种设计可明显地降低线棒附加损耗。槽内股线间进行了 540 度罗贝尔空换位,也起到减少绕组附加损耗的作用。定子线棒端部为渐开线式,采用鼻端不等距的结构,缩小同相距离,扩大异相鼻端的放电距离,故上、下层线棒端部节距不同,共有 7 种规格。
线棒的空实心股线均用中频加热钎焊在两端的接头水盒内,而钎焊在水盒上的水盒盖则焊有反磁不锈钢水接头,用作冷却水进出线棒内水支路的接口:套在线棒上或汇流管上水接头的四氟乙烯绝缘引水管,都用引进型卡箍将水管箍紧。卡箍结构详见附图 17 。上下层线棒的电联接由上下水盒盖夹紧多股实心铜线,用中频加热软钎焊而成,并逐只进行超声波焊透程度的检查,这样就形成上下层线棒水电的联接结构。采用中频加热钎焊接头水盒的工艺和卡箍箍紧水管的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定子绕组水路的气密性。水电接头的绝缘采用绝缘盒作外套,盒内塞满绝缘填料,并采用电位外移法逐一检验绝缘盒外的表面电压,使保证水电接头的绝缘强度。
定子绕组为 60 度相带、三相、双层绕组,双支路并联、 Y 连接。定子线圈的空心导线内通过冷却水以冷却铜线,因此线圈温升很低,但定子线圈对地绝缘仍采用 F 级环氧云母带连续绝缘,确保使用寿命。在线圈的槽内直线段和出槽口、端部均进行了表面防电晕处理。
定子线圈在槽内固定于高强度玻璃布卷包模压槽楔下,在铁芯两端用割有倒齿的关门槽楔就地锁紧,防止运行中因振动而产生的轴同位移。楔下没有高强度弹胜绝缘波纹板,在径向压紧线棒二在部分槽楔上开有小孔,以便检修时可测量波纹板的压缩度(有随机测量工具)以控制槽楔松紧度。在槽底和上、下层线棒之间都垫以热固性适形材料,口槽楔松紧、使不百互间保持良好接又采用了涨管热压工艺,使线棒能在槽内紧固可靠地就位;为了线棒表面度触能良好接地,防止槽内电腐蚀,在侧面用半导体板紧塞线棒。见附图 2 “定子绕组在槽内固定及定子槽楔布置示意图”。在每个槽上、下层线棒层间埋置一支电阻测温元件,每一根上层或下层线棒绝缘引水管的出口水接头上,也各埋有一支热电偶测温元件,用来检测相应部分的温度。
定子绕组的端部全部采用美国西屋公司刚 一柔绑扎固定结构。它由充胶的层间支撑软管、可调节绑环、径向支撑环、绝缘楔块和绝缘螺杆等结构件以及绑带、适形材料等将伸出铁芯槽口的绕组端部固定在绝缘大锥环内、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绝缘大锥环的小直径端搁在铁芯端部出槽口下的覆盖着滑移层的绝缘环上,而绝缘大锥环的环体则固定在绝缘支架上,支架的下部又通过弹簧板固定在铁芯端部的分块压板上、形成沿轴同的弹性结构,使绕组在径向、切向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刚性,而沿轴向却具有目由伸缩的能力,从而有效地缓解了由于运行中温度变化而因铜铁膨胀量不同在绝缘中所产生的机械应力,故能充分地适应机组的调峰方式和非正常运行工况。水冷的定子绕组连接线也固定在大锥环和绝缘支架上。为了运行安全,绕组端部上的紧固零件全部为高强度绝缘材料所制成。
在绕组端部靠近铁芯出槽口的可调节绑环上,汽、励两端各设有一道气隙挡风环(板),用以限制进入气隙的风量。
1.4 定子出线和发电机出线盒
定子出线导电杆是装配在出线瓷套管内的,组成了出线瓷套端子。结构设计使定子出线穿过装在出线盒上的绝缘瓷套管,将定子绕组出线端子引出机座外,并保证不漏氢又不漏水。出线瓷套端子共有 6 个,其中 3 个主出线端子通过金具引出;另外三个斜装的为中胜出线端子,由中性点母板及编织铜排连接起来形成中性点;出线瓷套端子和中性点母板均为水内冷。出线瓷套端子对机座和对水路都是气密的。
以每个出线瓷套端子为中心,从出线盒向下吊装着 4 个同白的电流互感器提供给仪表测量或继电保护用。
出线盒外形像长筒形压力容器由不锈钢板拼焊而成,既“耐爆”又有足够的刚度,可安全地支撑着定子出线瓷套端子及套装在瓷套管外的电流互感器。每个出线盒亦要通过与机座相同等级的水压及气密试验的严格考核,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气密性能。不锈钢饭为反磁性,故大大减少了主出线导电杆上大电流在其周围的钢板上所产生的涡流损耗。在出线盒上与机座结合的大平面上开有 T 型密封槽,用以加压注入液态密封胶,杜绝氢从结合面上的缝隙中渗漏出来的可能性。
1. 5 定子水路
1.5.1 总进出水汇流管
总进、出水汇流管分别装在励端和汽端的机座内,对地设有绝缘,运行时需接地。它们的进、出水口及排气管分别放在汇流管上方,这是为了防止绕组在断水情况下失水的措施。但它们的法兰设在机座的上侧面,便于和机座外部总进出水管相联接。排放水管口分别放在机座两端的下方,具有特殊设计的结构;它对机座是密封的但能适应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变形,对机座和相连接的外部管道都是可靠地绝缘的。在外部总进、出水管上装有测温及报警元件。在用水冷专用摇表测量定子绕组绝缘电阻时,要求总进、出水汇流管对地有一定的绝缘电阻,而在做绕组耐电压试验时又要求把它们接地;为了试验时方便,在接线端子板上各设有接地接线柱,专为变更总进、出水汇流管及出线盒内出水小汇流管对地绝缘或接地之用。
1.5.2定子绕组水路
冷却水从励端或集电环端的总进水汇流管通过连接的聚四氟乙烯绝缘引水管流入定子线棒,再从线棒出水接头通过绝缘引水管流入总出水汇流管。每根上层或下层线棒各自形成一个独立的水支路,共有 84 个并联的线棒水支路。请参阅出厂文件“定子线圈水电连接图”。
如上图,另有六路冷却水从励磁机端或集电环端的总进水汇流管进入,也通过绝缘引水管流经绕组引线,即线圈端部连接线,主引线及出线瓷套端子或中性点母线后,进入出线盒中的小汇流管,再从外部管道流入汽端总出水汇流管,然后一起引出到外部总出水管,流回定子水箱。
1.5.3氢气漏入定子水路问题
由于氢压大于水压,在管道 、 绝缘引水管 、 水接头或空心铜线内如存在微、细裂纹或毛细小孔,一般情况下定子水路不会漏水,但氢气会从小孔细纹处漏入定子水系统。漏入水系统的氢气积蓄在储水箱的顶部,通过安全阀设定在0.035 兆帕压力下释放,排入大气。在储水箱的排气管上装有一只氢气流量表,可以测定氢气漏量。请
1.6 氢冷却器及其外罩
发电机的氢冷却器卧放在机座顶部的氢冷却器外罩内。在汽、励两端的氢冷却器外罩内各有一组氢冷却器,每组分成二个独立的水支路。当停运一个水支路时,冷却器能带 80 %的负荷运行。
氢冷却器外罩为钢板焊接的圆拱形结构,横向对称布置安装在发电机机座的两端顶部。这样既可减少发电机轴向长度,运输时另行包装,又可减少足子运输尺寸和重量。
外罩是用螺钉把合在机座上,并在结合面的密封槽内充胶密封,连接成为整体。外罩热
风侧的进风口跨接在铁芯边端的热风出风区的机座顶部,其冷风侧的出风口座落于机座边端冷风进风区的上部,由机座边端第一隔板和与其结合在一起的内端盖和导风环构成设在转子上的风扇前后的低、高压冷风区:外罩的顶部处于发电机的最高位置,故在该处内部设置了充、排氢管道,在励端外罩顶部内还设有氢气纯度风扇的两根取样管,在汽端则有一根气体分祈取样管,这些管道的进出口都设在发电机机座的底部。
冷却器的前水室端是用螺栓刚性地固定在(发电机机座顶部的)氢冷却器外罩右侧边框上,进出水管都连接在前水室前部的进出水管口上。在前水室顶部设有四个排气孔,底部设有两个排水孔。在冷却器后端的后水室则用不锈钢垫片支撑在氢冷却器外罩左侧边框上,该垫片使冷却器能随温度变化而目由胀缩。后水室的外端用框形隔板及钢板顶盖密封,在这个空间设有一个放气阀。为了确保安全,在拆顶盖之前必须先打开放气阀,释放盖内压力。在拆卸了顶盖和后水室的盖板之后,才能检查冷却器内的翅片管。此外在冷却器后水室端面的外罩框口上侧,有一个通孔接有一个旁路阀通往后水室顶盖内的空间,在正常运行时用以平衡不锈钢薄垫片两侧氢气压力。当发电机充氢升高压力时,应打开平衡阀,关闭排气阀使不锈钢垫片的两侧压力均等。在气密盖板上有一专用的注意事项标牌,在铭牌上刻有安全操作的说明。
为了防止冷却水直接漏入机内,在冷却器与机座之间采用迷宫式挡水隔板,并在前、后水室二端的冷却器外罩底部设有 ZG1 /2螺孔,可接出浮子式液位控制器(检漏报警仪)的排放管道供检测冷却器有无漏水情况。
2 转子
转子由转轴、转子绕组、转子绕组的电气连接件、护环、中心环、风扇、联轴器和阻尼系统等部件构成
2. 1 转轴发电机转轴由高机械性能和导磁性能良好的 26CrZNi4Mov 合金钢锻件加工而成。在转轴本体大齿中心沿轴向均布地开了多个横向月形槽,又在励端轴柄的小齿中心线上开有两条均衡槽,以均衡磁极中心线位置的两条磁极引线槽。这些都是为了均匀转轴上正交两轴线的刚度,从而降低倍频振动。在大齿上开有阻尼槽,使发电机在不平衡负载时可以减少在横向槽边缘处的阻尼电流和由此引起的在尖角处的温度急剧升高,有效地提高了发电机承受负序的能力。为削弱运行时在近磁极中心的气隙磁通和转子辆部磁通局部饱和,改善绝场波形,在靠近大齿的两个嵌线槽分别采用了不等间距分布,而 l 号线圈 4 个嵌线槽还同时采用了浅槽 , 为尽量增加铜线截面,嵌线槽采用开口半梯形槽;还开有小齿导风槽、供探伤用的半圆弧槽、供亚衡用的平衡螺钉孔等:此抓在探洗槽的两端的大齿端头,还开了两个洪绕组端部轴同徘风用的月牙形槽。
2. 2 转子绕组
转子线圈由冷拉含银无氧铜线加工而成,因此既抗蠕变,又防氢脆:每一磁极有 8 组转子线圈,每匝线圈由上下二根铜线组成,其中# 1 线圈 6 匝. # 2 一# 8 各为 8 匝。每圈导线由直线、弯角和端部圆弧所组成。直线部分有 8 种规格,端部有 12 种规格总共有 20 种规格。这些另件都是采用精密加工成形的舌樵接头用中频钎焊拼接而成形,在出厂前还要测转子绕组在不同转速下的交流阻抗以检查转子有无匝间短路,以保证质量。
转子本体采用了气隙取气斜流通风方式。线圈在槽内的直线部分沿轴向分成+多个进、出风区相间的区段,在宽度方向各为二排反方向斜流的径向风孔。在转子线圈的槽楔上加工形成风斗,风斗有两种形式:放在进风区的为吸风风斗,在出风区的为甩风风斗。来自定子铁芯径向风道的氢气,被转子进风区的吸风风斗从气隙吸入转子线圈中两条反向的斜流风道(称为一斗两路),再从线圈底部进入左右两侧反问的斜流风道,进入出风区,热风贝} J 从左右两条对称的斜流风路出来,相遇于一个甩风风斗后被甩出槽楔,排入气隙的转子出风区,再进入定子铁芯的径向风道;这样就形成了与定子相对应的进、出风区相间的气隙取气斜流
通风系统。
2.3转子端部线圈为轴向氢内冷,由二根冷拉成形的 n 形铜线上下对叠而成,中间形成冷却风道,迎风侧开有进风孔,为了降低端部绕组的最高温度采用缩短风路的办法,将冷氢从迎风侧吸入风道后分成两路;其中一路沿轴问流同槽、部的斜向出风道,再从槽楔经过甩风风斗排入边端出风区气隙:另一路沿端部横向弧形风道流问磁极中心,从极心圆弧段上侧面的出风孔排入端部的低压热风区,然后从大齿两端的月牙形通风槽甩入边端出风区的气隙。这种端部两路通风结构有效地降低了端部大号线圈的最高温度,使整个转子绕组温差较小而且温度较低。
2.4 转子绕组在槽内的对地绝缘为高强度复合箔热压成形槽衬,匝间绝缘为带状玻璃布板,粘贴在每匝导线的底部。护环下的绝缘由绝缘漆浸渍的玻璃布卷成的绝缘玻璃布筒加工而成。在转子铜线与槽绝缘、护环绝缘和楔下垫条间均各压粘有聚四氟乙烯滑移层,使铜线在离心力高压下能自由热涨冷缩,避免永久性残余变形,以适应调峰运行工况的需要。
2.5 转子绕组的极间连接线由弯成两半圆的对扣凹型导线构成。两半圆之间的联结由高强度含银铜箔构成柔性联接,这种结构有利于转子两极的重量均衡,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从而减少应力。
转子磁极引线由开有凹槽的两半 J 型导线和贝型的柔性连接线组成。引线的一端通过含银铜片组成贝型柔性连接线与转子励端一号线圈底匝相连接,另一端与径向导电螺杆相连接。引线放置在线圈端部下的引线槽内,用槽楔和压板加以固定。引线采用柔性连接,使其具有良好的热变形能力和抗弯能力。
轴向导电杆,径向导电螺杆采用了高强度的锆铜合金等材料,使其能承受结构件离心力所产生的高应力。导电螺钉外表面热滚包环氧玻璃布绝缘,导电螺钉与转轴之间的密封采用人字型特制橡胶密封圈的压紧螺帽结构,密封效果良好,可经受 1 . 4 兆帕气密试验。轴向导电杆在励端轴端处形成 L 型由含银铜片钎焊接成的柔性连接板,与无刷励磁机转子 L 型引线构成电气联结。在导尾杆中部分段处也采用柔性联接结构,以吸收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保护密封,在其 L 型端面联结螺孔内设置不锈钢衬圈,以防止损伤基本金属。
2.6 转子槽楔、护环、中心环、风扇环、联轴器、风扇叶片
转子槽楔由铝合金制成,在径同开通风道,具有气隙取气进、出风斗的作用,槽楔上的风斗结合楔下垫条中特殊风孔型式形成一斗二路,并具有两路流量均匀分配的通风方式。护环下端头槽楔则由铍钴锆铜合金制成。
转子线圈端部由具有良好的耐应力腐蚀能力的 18Mnl SCr 整体锻制的高强度反磁合金钢护环来支撑,护环热套在转子本体端部的配合面上为悬挂式结构。
中心环、风扇环、联轴器均为合金钢锻件,风扇叶片为铝合金锻件。单级螺浆式风扇对称布置在转子两端向定子铁芯背部及转子护环内部送风。
2.7 转子的阻尼系统
转子本体大齿上月牙槽边缘处的负序涡流发热的温度最高,而发电机负序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个部位的温升。在发电机转子本体大齿部分每极开了三个阻尼槽。槽内放置高导电率、高强度的铍钴锆铜槽楔,可以分流较多的负序电流,但如各段槽楔间连接不好,电流势必从一根槽楔经过齿部流向另一根,导致在槽楔连结处的齿部电流集中而局部过热。因此还要在两根阻尼槽楔的连接处设置一个镀银的铍钴锆铜搭接块,并在搭接块底部的凹槽内放入两个弹簧以顶住槽楔,保证搭接块和两根槽楔之间有良好的电连接。
发电机转子嵌线槽的槽楔材料为 LY 12高强度铝合金(除大齿旁的槽楔材料为铍钴锆铜外)。在每两很槽楔的连接处也设置镀银的搭接块,以保证槽楔之间有良好的电连接。
3 端盖、轴承、油密封
3.1 端盖轴承
发电机的轴承与密封支座都装在端盖上。这样可以缩短转轴长度并具有良好的支承刚度,由于轴承中心线距机座端面较近,使端盖在支承重量和承受机内氢压时变形最小,以保证可靠的气密性。
端盖与机座、出线盒和氢冷却器外罩一起组成“耐爆”压力容器。端盖为厚钢板拼焊而成,为气密性焊缝,焊后进行焊缝的气密试验和退火处理;并要承受水压试验的考验。上、下半端盖的合缝面的密封及端盖与机座把合面的密封均采用密封槽填充密封胶的结构。为提高端盖合缝面连接刚度,端盖合缝面采用双排连接螺钉。
发电机的轴承为分块式可倾瓦轴承,其上半部为圆柱瓦,下半部轴瓦则为二块纯铜瓦基体的可倾瓦,其抗油膜扰动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运行稳定性。轴瓦与其定位销均与下半轴承座绝缘;上半轴瓦与端盖之间亦加设轴承绝缘顶块。在冷态时上半轴瓦与绝缘顶块间留有 0 . 125 一 0 . 38 毫米间隙,为轴瓦热态膨胀留有余地。下瓦的两块可倾瓦均设有供启动用的对地绝缘的高压进油管及顶轴油楔,以降低盘车启动功率和防止在低速盘车启动时在轴颈处造成条状痕迹。为防止轴电流,除轴瓦对端盖绝缘外,密封支座和端盖之间,端盖与轴承外挡油盖之间都设有绝缘;外挡油盖上的油封环用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可避免在轴上磨出沟槽,同时亦具有绝缘性能。发电机的励端端盖轴承、油密封及外挡油盖均为双重绝缘,即上半轴瓦顶部绝缘轴承顶块及下半轴承座的绝缘轴承座块和轴承外挡油盖均为双层式绝缘结构,并在密封支座与端盖之间增设一个对地绝缘的中间环,这样就加强了励端转轴对机座端盖的绝缘,又便于在运行过程中对转轴和轴承与油密封的绝缘电阻进行监测,有利于防止轴电流损伤转轴、轴承和密封瓦等。
在各轴承的外挡油盖上均设有可测轴振的传感器。在轴瓦上离钨金表面 3 毫米处埋有 E 分度镍铬一康铜热电偶,可测钨金温度。
3.2 油密封装配及密封供油装置
本发电机采用西屋引进技术双环双流环式油密封系统的先进设计。其作用是通过轴颈与环式密封瓦氢气侧与空气侧之间的油流阻止了氢气外逸。双流即密封瓦的氢气侧与空气侧各有独立的油路。当两路密封油经过密封支座上各自的油道、进入双流密封瓦中各自的油槽时,平衡阀控制着氢侧进油系统使氢侧油压与空侧油压维持均衡,于是两路密封油就互不相让,各自从轴颈表面分别流问氢侧与空侧,充分发挥了密封氢气的作用。平衡阀的精密度严格控制了两路密封油的互相串流,从而大大减少了氢气的流失和空气对机内氢气的污染,使氢气的消耗量少于单流环式。
在密封瓦的空侧进油系统中差压阀跟踪机内氢压,从而控制着空侧油压,保证油压大于氢压,严格地维持着 0 . 084 兆帕的油氢压差。如前所述,在氢侧进油系统中是由平衡阀跟踪空侧油压,控制着氢侧油压,使两者保持平衡。从密封瓦流出的氢气侧回油汇集在密封支座下方,位于下半端盖外侧的消泡箱内。流入消泡箱内的油中释放出来的氢气泡沫被隔离在箱内、而氢气则回到机内,氢侧油则流回密封油供油装置上的氢气侧回油箱,通过氢侧油泵及冷油器或加热器和过滤器再进入氢气侧油路中循环。而从轴上流出的空气侧回油则流入轴承座与轴承回油一起流回主油箱、在途中先流经空气侧回油箱,油中带有的微量氢气在此被 U型油封管堵住,而被抽油烟风机排出回油箱,使回到主油箱的轴承油不含氢气,保证了主油箱的运行安全。空侧油泵则将一部分回油从空侧回油箱抽出,通过冷油器或加热器及过滤器送回密封瓦。密封油系统为空侧油泵设有三个备用油源,用来保证密封油的供应,确保运行安全。
密封瓦跨着轴颈,座落在密封支座的瓦槽中,而支座是安装在端盖上的,但与端盖既是绝缘的又是密封的:在励端密封支座与端盖之间加装了一个绝缘的中间环,使之成为双重绝缘,能在运行中连续监测它的对地绝缘电阻。
『贰』 如何解决钛液浓缩过程中的换热器结垢问题
1 热回收系统节能的重要性
1. 1 热回收系统的节能
在中高档标准客房中,新风量取值应在30~50 m3/(人.h) 之间,新风负荷占空调总负荷的1/4~1/3 .一般来说,当新风量与排风量之比小于1∶1.05 时,才能满足文献[1]要求的"客房内卫生间应保持负压",这样既能排走因被人的呼吸、体臭、烟尘、湿汽等污染了的空气,又能送入经过处理的室外新鲜空气,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但这要消耗空调能量的30 %以上.
就多数宾馆来说,客房卫生间的排气比较集中,聚集的废气量相对较大,其排气量在一定长的时间内较稳定,它潜藏着大量的冷热能,有相当大的利用价值.文献[2 ]已明确提出:"当客房设置有独立的新风、排风系统时,宜选用全热或显热热回收装置",以回收空调客房排气中的热量或冷量,用来预热预冷新风.若选用转轮式全热交换器,其全热回收率可达70 %~85 % ,大大地节省了新风处理的能量,换热机组相应地节约了10 %~20 %的空调总负荷,进而可减小空调主机及配套设备的装机容量.可见,新风与排气组成换热机组热回收系统,是废气利用、节约能源的有效措施.
1. 2 热回收系统设计实例
长沙市某座大厦,曾设计过客房排气的热回收系统.
大厦在24~37 层中,有448 套客房,均按二类宾馆双人标准间设置.每套房间取新风量为80 m3/ h ,总风量为3.6 t104 m3/ h ;每个卫生间的排气量取90 m3/ h ,得出所有客房的总排气量为4t104 m3/ h.从而,确定客房区的新风量与排风量之比为1∶1.11 .这部分建筑还有办公、会议等辅助间及内封闭式走廊,均需送新风,计算出总新风量约为5t104 m3/ h.
根据系统的新风量与排风量之比为1.25∶1 ,参考产品样本,选择转轮组密度12 孔/cm2 、厚度200 mm、最大转速10r/ min 的转轮式全热交换器.以额定风量5t104 m3/ h ,转轮直径为3800 mm 等参数,查设备特性曲线得出:热湿交换率e= 0.72.
以长沙地区的夏季为例,室外干球温度tw = 35.8 ℃,湿球温度t s = 27.7 ℃,相对湿度pw = 55 % ,相应焓值hw =90 kJ/kg ;客房参数确定为:室内温度tn = 26 ℃,相对湿度pn = 60 % ,相应焓值hn = 59 kJ / kg.
根据文献[3 ]中的计算式(9 - 103) ,可求得从排气中回收的全热量:
QT = G( hw - hn)e
式中QT为全热量,kJ/h ; G 为处理的新风量,kg/h ;e为热湿交换效率.
经计算得出,全热回收量约为134 t104 kJ / h.
本大厦采用进口离心式冷水机组.据文献[4 ]提供:此类设计的综合功耗指标(即每h 为制造和输送1 kW 冷量所配备的空调设备安装容量,换热机组 热湿交换率e= 0.72.,kW) 一般为0. 30~0. 34 kW/kW.就是说,在1 h 内,经过热回收系统回收的空调冷负荷,可以减少所有制冷工艺设备的总装机容量112 kW.若按系统全天24 h 运行考虑,仅空调制冷设备,每天就可节电2 688 kWh.很明显,对以电为主的耗能大户,热回收系统回收能量、减少电耗,应力争得到实施.
2 热回收装置的分析
2. 1 热回收装置概况
除了转轮式换热器,还有多种热回收装置.
针对客房排气热回收性质而言,中间热媒式换热器,具有新风与排风不会产生交叉污染、布置方便灵活的优点.但需配置循环水泵,消耗动力以输送中间热媒、传递冷热量,并有水系统处理等问题.另外,其温差损失大,热效率仅有40 %~50 % ,且不能回收潜热;板式换热器,虽然没有传动设备,但换热机组只能回收显热;热管式换热器,需要借助另一种介质的相变进行传递,亦不能回收潜热;空气m空气热回收热泵,节能效率高,可回收大量潜热.然而,需配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一系列设施,其本身的能耗、设备投资及维修管理工作量均大于其它.
2. 2 转轮式换热器
转轮式换热器具有全热交换性质.在换热器旋转体内,设有两侧分隔板,使新风与排风反向逆流.转轮以8~10 r/ min 的速度缓慢旋转,把排风中的冷热量收集在覆盖吸湿性涂层的抗腐蚀的铝合金箔蓄热体里,然后传递给新风.空气以2. 5~3.5 m/ s 的流速通过蓄热体,靠新风与排风的温差和蒸汽分压差来进行热湿交换.所以,换热机组 也不要让清洗冷却塔管道内部充满水,它既能回收显热,又能回收潜热.
转轮式换热器具有自净和净化功能.蓄热体是由平直形和波纹形相间换热机组两种箔片构成,其相互平行轴向通道,使内部气流形成不偏斜的层流,避免了随气流带进粉尘微粒堵塞通道的现象.光滑的转轮表面及交替改变气流方向的层流,确保了蓄热体本身良好的自净作用.轮体外壳上连接了一个净化扇形器,当转轮从排气侧移向新风侧时,强迫少量新风经过扇形器,将暂时残留在蓄热体中的污物又冲入排气侧,防止了臭味、细菌向新风转移,对转轮体起了净化作用.为了保护又薄又软的铝箔芯片不受磨损,必须在设备入口端设置空气过滤器.
转轮式换热器具有自控能力.转轮体附带的自动控制装置可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转速比,保证进入新风处理机前空气温湿度的设定值,使换热器能够全年经济运行.
综上所述,转轮式全热交换器是客房排气热回收装置的最佳选择.但是,它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弱点,换热机组是在设计系统配置时,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①由于送风与排风之间存在压差,无法完全避免气体的交叉污染,有少量气体互相渗漏.对排风中0.1~1mm
的尘粒以及放射性示踪气体的示踪试验表明,在自净扇形器部分工作时,排风泄漏到新风中的比率为0.013 %.
②因受旋转芯体密集结构及旋转变化通道的影响,气流压降较大,一般为125 Pa 左右.
③为了保证蓄热体高效率的性能,充分发挥热湿交换的回收作用,限制了转轮迎风面的流速不能过大.所以,导致单位负荷的转轮断面相对较大,使整体装置占用建筑空间过多.
④转轮式换热器将送风和排风的接管位置固定限死,换热机组 当前的科技使其枕式包装机设备更新期已经开始.,使系统难以灵活布置.
3 热回收系统配置的合理性
对于热回收系统,除了前述的"集中、量大、稳定"3 个可利用的内在因素外,其外界条件是,把新风和排风集合到同一处.这就要求必须对系统划分、风道布置、送回风机、热回收和新风处理等设备的位置统筹考虑.同时,还要保持本身具有的送新风、排废气环保特性,使得系统配置更趋合理与完善.
3. 1 排气应垂直向上集合
客房卫生间在热浴时,有气流上浮现象.一旦停电,换热机组 集团,竖井应能保证热气自排畅通,避免顶部窝集废气,蔓延到其它房间,造成二次污染.新风处理机和热回收器一定要设在客房顶部的设备层内,并要考虑排气系统顶部的总水平干管应有静压箱作用.
3. 2 系统规模要适中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换热机组中间设备层层高小于4.5 m ,除梁外,室内净高只有3.6 m 左右.仅风系统管道就占去大半空间.文献[2]规定, "最大系统的风量不超过4t104m3/ h",而风量3 t104 m3/ h 的转轮式换热器外廓就有3100 mmt3100 mm.很显然,配置热回收系统有相当大的困难.所以,对于大负荷的热回收系统,当风量大于1.5t104 m3/h 时,应组成两个以上的小系统,并有利于各系统支管风量的均匀分布和风压的平衡调节.
3. 3 送风压入、排气吸出
为了发挥自净扇形器的作用,必须使送、排风两侧间压差为200 Pa.所以,当系统为送风压入、排风吸出布置时,
就能保证送风侧压力大于排风侧压力,而不存在排气漏入新风中去的问题.这对于空气品质要求较高的空调系统来说,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安全换热机组方式.见图1 .
4 统一建筑、空调节能措施
实施客房排气热回收系统换热机组关键问题是,建筑专业与空调专业对节能措施要统一.空调专业应及早地提出空调节能措施及可行的布置方案,以便建筑专业有准备地规划建筑设施、合理地配置设备用地、系统竖井,各专业密切配合.真正做到在宾馆中,使客房排气热回收系统技术有的放矢.
客房排气热回收是一项长远的节能措施,换热机组是建筑和空调专业一个需要加强研究的技术领域.但由于设备投资和系统布置困难等问题,目前在我国运用甚少.所以,本文愿为客房排气系统的热回收技术扩大应用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 J GJ 62 - 90 旅游建筑设计规范.
2 GB 50189 - 93 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
3 钱以明. 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换热机组 否则系统将无法承受其重量带来的负荷.这个阶段的清洗工作不包括换热管束,1990 :527 - 550.
4 刘威,秦惠敏. 上海某办公楼夏季空调运行能耗实态调查与分析. 见:秦惠敏. 上海五幢高层建筑夏季空调能耗实态调查与分析. 空调暖通技术,1988 , (2) :16 - 23.
『叁』 赛铁精密空调是哪里的品牌
上海运图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为您提供机房空调精密空调专用空调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房空调维护保养。供应马来西亚赛铁CITEC机房空调 思泰登高
精密空调(孟智:15900968383)
悠久的历史
CITEC(思泰登高)凭借数十年的专业研究、设计、生产精密空调的经验,强大的研发队伍,为广大用户提供着专业的思泰登高产品和服务;在整个亚太地区都有我们的队伍,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中国(含台湾、香港),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欧美等。
领先的技术
CITEC对先进的VRF(可变冷媒流量)节能系统、电子膨胀阀、Genius III控制系统(彩色触摸式屏)、模块化机组等的先后开发应用,使其产品在节能环保、环境控制技术方面始终保持业界领先的地位。
可靠的品质
产品的设计及制造无论在可靠性、效率、灵活性及可维修性均达到最高欧洲工业标准。各系列空调机可提供最精密的温度、湿度控制及对空气尘埃进行洁净的过滤。所有思泰登高精密空调均符合电磁兼容标准,因而能安全可靠地工作于各种关键的环境。产品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并符合CE标准及CCC认证。完善的测试实验室,每一台思泰登高空调产品出厂均经严格的检测。
二、产品特点
2.1高效节能
最先进的电子膨胀阀系统,更精确地控制空调的制冷输出,大幅节约能源,达到最佳的节能制冷效果;
先进的可变冷媒(VRF)系列,非满载时提供业界最高的能效比;
高效能柔性涡漩式压缩机,高能效比;
精心设计的大迎风面积换热器,机组更具有占地面积小,制冷量大(42kw/m2)的特点;
最先进的Genius
III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功能强大且全面的控制管理功能,提供最可靠及最经济的运行模式和综合性智能告警。
2.2电子膨胀阀(EEV)
节约能源,根据实时反馈精确控制制冷剂流量,准确控制过热度,随着房间负荷的变化,可以快速、精确的做出反应,节能效果显著;
更快的响应和更广的调节范围确保环境的稳定,机组运行更稳定;
除湿时,通过EEV调节制冷剂的流量,提高过热度,降低蒸发温度,提高系统除湿效率,实现快速除湿,高效节能;
控制系统对过热度的实时监测和吸气压力的检测,更早的监测到制冷剂的泄漏,及保证制冷剂正确的充注量。
2.3涡漩式压缩机
高效能柔性涡漩式压缩机,高能效比;
高可靠性
2.4智能控制
超级Genius III智能控制系统
最先进的带内置程序-Genius
III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功能超强且全面的控制管理功能。该系统提供了最经济的运行模式和综合性智能告警,并为操作人员及维修工程师提供大量的信息。
内置的自动轮换功能,使得思泰登高空调机组间实现循序启动、轮换工作、主备切换、协调运行及远程监控等功能时变得异常简单。
成熟的监测系统,全天候对温度和湿度及运行状况提供全面监测,从而达到对环境的完善控制。
微处理控制器可与各种通用的串行通讯标准接口卡连接;与楼宇自控系统连接提供Modbus,
Lonworks, BACnet等协议。
2.5图互联网
多种语言选择(含中文);
大型的彩色触摸屏显示器(可选),友好的图形菜单界面使操作人员对机房环境变化一目了然,操作简便,易于管理;可记录显示最近3个月的温度、湿度的变化趋势;
2.6高灵活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最先进的模块组合式机组及分拆式机组,标准化的组件,提供给用户最高的系统灵活性;
先进及高质量的部件,保证了机组的高质量;
最佳的匹配,反复的测试及验证保证了机组的高效与可靠;
高\低压电线分别放入不同线槽,所有连接线均有色标和编码;
先进完善的检测及健康预警系统,保证机组的可靠运行;
思泰登高每一台空调出厂前均经严格的出厂测试及记录,保证每台设备的高可靠性及可追溯性。
2.7真正的模块化设计
高灵活性和可靠性
不同的模块组合,可以准确地满足不同的制冷量需求,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可选双回路或单回路并联;
采用标准的模块化设计,机组方便进行扩展。在制冷量需求增加时,用户可以简单增加模块以满足需求,而不需要重新采购整套的新机组和附件;
基本模块的紧凑设计,从而使单个模块可以通过狭小的空间,方便运输及安装;
2.8最佳的可维护性
所有重要的部件都可以在机组正面拆卸、安装的设计,维修与更换变的异常简便,无需侧面维修空间。
模块化机组的标准化通用内部组件,可以使需储备的备件量降至最低,使得用户更容易配置和管理备件,维修更经济和可靠及时。
采用直联传动型风机,更高效率,更低的噪音;
三、我们的创新
无热通道, 整个数据中心均是冷的;
空调系统将所有热空气均集中回收, 机房没有热斑;
均匀送风至设计机柜. 机房没有冷斑;
机柜内部由上至下温度一致;
通过提高送、回风温度极大提高了空调的制冷量,制冷效率提高,节能显著;
回风更低的回风湿度进一步提高显热比。
『肆』 上海迎风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上海迎风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05月14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压缩机制造、柱塞泵(除特种设备)的制造,机械零部件加工,五金交电、机电设备、金属材料的销售,机械设备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
法定代表人:杨桂明
成立时间:2010-05-14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1011400212289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武乡路1号1幢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