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13年10月11月主流热点股市

13年10月11月主流热点股市

发布时间:2022-03-10 12:17:30

1. 最近(10-11月)股市发生了哪些事

次级债疑案 评近期全球股市持续下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 15:26 安信证券
安信证券 程定华

次级债分为原始次级债和衍生次级债,前者反应的是实体经济的变化,后者主要体现金融市场的波动。

我们判断次级债的实际违约率仍处于可控状态,危机的诱发因素并非来自实体经济的恶化,而是风险溢价的过度下降导致衍生次级债处于亏损状态,并引发短期流动性的剧烈缺失。

注资和减持海外高β资产成为应对流动性缺失的主要手段,后者导致欧美投资者对全球资产的重新配置。从估值和流动性角度,我们判断国际资本市场有能力应对此次流动性风险,不会遭到致命打击。

我们估算美国道琼斯指数有能力支持12000点的水平,预期美国股市将在下周结束调整。一旦美国的流动性问题得到解决,欧洲、亚太的压力将大减,并于随后相继完成调整。

A股重估的基础仍然健康,但国外风险溢价上升导致估值的系统性下降,仍将通过H股这一桥梁对国内形成牵制,短期内大盘蓝筹股的上涨将受到制约,并影响指数的表现,重估将更多地通过结构调整的方式展开。

近期,美国次级债问题导致国际市场股市持续大幅下挫,造成投资者谈“次”变色,A股市场也间接受到影响。次级债到底是什么洪水猛兽,以至于有如此大的威力?

1.何为次级债?

简单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即可获悉,次级债本义指次优级抵押贷款证券,是相对优先级抵押贷款证券而言的,其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申请者主要是那些因信用纪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贷款利率也相应比一般抵押贷款高。

但是,只了解上述书本定义是不够的,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为规避风险,银行放出的次级债往往会通过住房贷款公司,以MBS、CDO等形式转让掉,而且可以多次转让,由此产生的衍生金融市场规模远大于“原始”的次级债,两者之和才是次级债准确的定义。

2.什么导致了次级债危机?

了解上述定义对于我们分析次级债危机具有重大意义,谈到次级债,相信投资者会很快联系到经济增速放缓、房价回落、利率重置等关键词,并认为其是导致次级债危机的原因,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们知道,美国经济的放缓始于2006年,房价回落更早,2005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利率重置则每年都有,从2006年二季度开始美联储就开始关注次级债的违约风险,如果上述因素是导致次级债危机的原因,为什么直到至少一年后的2007年7月才爆发?难道成熟的美国市场敏感度竟然如此之差?

其实不然,因为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的是原始次级债市场,比如违约率上升等,但这并不足以导致危机的发生,首先次级债在银行抵押贷款中的比重并不高(大约8%),占银行总资产的比重就更低。而且,自2Q2006开始,商业银行明显放慢了抵押贷款的投放速度,其占总资产的比重出现缓慢下降(图1),结合实体经济的表现,我们判断银行体系的原始次级债总体处于可控的状态。因此,次级债危机来自衍生次级债市场。

图1、美国商业银行抵押贷款占总资产比重(%)

观察图2,答案是比较清楚的。虽然自2006年以来美国抵押贷款违约率逐步攀升,但危机的产生与其说是违约率的失控,不如说是金融领域的投资者忽视了基本面的变化,在违约率上升的同时(而且这种上升趋势是可预见的),市场的风险溢价持续下降,并在今年一季度晚些时候降至接近违约率的水平(意味着投资抵押贷款的收益率是0),并导致2.27的发生。在经历短暂的调整后,风险溢价继续大幅下降,考虑次级债违约率的上升趋势,2007年6月底时,风险溢价已经明显低于抵押贷款的违约率,投资抵押贷款成为赔钱的买卖,终于导致7月份的危机。

3.次债危机的传导机制正因为次债危机来自衍生品市场,所以首先趴下的是房屋贷款公司,其次是对冲基金,其结果有两个:一是风险溢价大幅反弹(图3),二是市场流动性缺失。流动性缺失的解决途径有二——市场拆借和资产结构调整,所以我们看到欧美各大央行的注资行为,也看到了国际股市等高风险资产价格的下跌,结合同期美元汇率的升值,可以肯定地是,投资者为弥补缺失的流动性,正在大规模减持海外资产以美元的形式调回国内。

观察风险溢价的变化(图3)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已反弹到5%,接近2005年的水平,对此,我们需要判断的是,国际资本市场是否有能力承受这种风险?是否会扩散到实体经济?图4显示,全球股市PE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在20以下,尤其欧美股市的估值甚至低于2005年的水平,再加上全球流动性远好于1997年的时候,我们判断国际资本市场有能力应对此次流动性风险,不会遭到致命的打击。

我们预期此次危机的连锁反应起于美国,最后也将在美国终结。我们估算,由于业绩的增长,考虑估值的变化,美国道琼斯指数有能力支持12000点的水平,加上海外资产的持续回流,我们预期美国股市将在下周结束调整。一旦美国的流动性问题得到解决,欧洲、亚太的压力将大减,但是由于其风险偏高(尤其亚太地区),此次资产配置调整的结束要稍晚一些,但最晚也会在两周内结束。

4.对A股的影响回到国内市场,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相对封闭,我们认为欧美次级债危机并不对中国构成直接影响,但它是否会间接影响到国内市场的重估?如图5所示,国际市场的变化大约从两个方面影响A股市市场:一是实体经济,二是市场流动性和估值。由于我们判断次级债并非真实的坏账损失,欧美实体经济并没有失控或出于意料地恶化,OECD领先指标也显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先后见底回升(图6)。

它并不会影响到国内顺差的持续流入,重估的基础仍然健康,但国外风险溢价上升导致估值的系统性下降,仍将通过H股这一桥梁对国内形成牵制,随着A股相对H股溢价的攀升(图7),短期内大盘蓝筹股的上涨将受到制约,并影响指数的表现,A股的重估将更多地通过结构调整的方式展开。

2. 从2005到2013年,中国股市的重大事件,深股和沪股. 高分悬赏`

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涨幅达284%。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第三轮暴涨暴跌:333点——1053点——512点。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第四轮暴涨暴跌:512点——1510点——1047点。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1997年5月12日达1510点。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1000点,上证指数上涨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调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点。

第五轮暴涨暴跌:1047点——1756点——1361点。1999年“519”行情井喷,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股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它第一次将历史的“箱顶”(1500点)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脚下。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直抵1361点。

第六轮暴涨暴跌:1361点——2245点——1000点。由于继续受欧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国股市最后奋力一搏,终于冲上了本轮行情的“至高点”。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本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2001年10月22日,上证指数快速跌至1515点这一敏感点位。1500点究竟是中国股市的“箱底”,还是“箱顶”?历史似乎跟我们股民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来1500点仍是中国股市的“箱顶”,曾经的“箱底”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不是吗?就在中国股市在1500点的上方稍作停留后,她依然还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点的历史“箱顶”下方,这样的指数点位似乎让人感觉更真实、更安全、更踏实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1339.2点;2004年9月13日,上证指数跌至1259.43点;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去1247点,这与此前专家预言“推倒重来”的1000点预测是十分巧合的。这便是一种技术性的报复,更是上一轮疯狂的大牛市自制的“苦果”。

第七轮暴涨暴跌:1000点——3300点——1500点?2005年6月,上证综指破1000点,2006年1月从1200点启动,截止2007年4月6日收于3300点之上,过去的历史高点已被远抛脑后,一年多时间大盘累计涨幅超过了230%。这一轮行情的上涨应该算是历史上最为猛烈的。50倍的市盈率还能伴随这一波行情走多远?我们将拭目以待。当然,这一轮大的行情结束后,将回调至何处,我们仍将拭目以待。我认为目前4300是阶段性高点

创业板上市

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推出

2010年债务危机阴云笼罩欧洲

中国股市七次牛市熊市盘点

1 特点:波动极大

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

上交所正式开业以后,历时两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高位。

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

2 特点:上涨极快

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386点到1558点,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

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上海老八股宣布扩容,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股指回到325点。

3 特点:出台利好救市

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

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1.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2.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3.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一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达200%,最高达1052点。

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4 特点:牛市极短

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

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轮行情条件具备。

5 特点:绩优股带头

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在深发展等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从1996年4月1日算起,至12月12日,上证综指涨幅达124%,深成指涨幅达346%,涨幅达5倍以上的股票超过百种。两只领头羊深发展从6元到20.50元,四川长虹(5.21,0.07,1.36%,吧)从7元至27.45元。

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最知名的当属《人民日报》发表《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对于证券市场的严重过度投机和可能造成的风险,要予以高度警惕。文章发表当天,配合涨跌停板制度的出台,市场暴跌。

6 特点:一度历史最高

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了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5·19”行情直接的爆发点是上海证券报记者李威的《网络股能否成为领头羊——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进军网络产业的思考》,一开市领头的是东方明珠(10.59,-0.27,-2.49%,吧)、广电股份、深桑达等网络股。
这一次,《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重申股市是恢复性上涨,要求各方面坚定信心。就是在这轮行情中亿安科技破了百元大关,但最终成为一桩丑闻。

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问题。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四年时间股指下跌超过50%。

7 特点:调整时间历史最长

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

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这一轮牛熊市目前波澜起伏,从998点到6124点的新高,让无数新股民做了一场一夜暴富的黄粱美梦,而梦醒时分,却在三千点的沼泽地里痛苦挣扎。这一次牛熊市我们经历了上半场,下半场的走势又将会如何呢?

2009牛市 今年是我国经济复苏阶段,人们对股市充满希望
推荐一本书给你《财富与梦想:中国股市1990-2010》一书,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周道炯为《财富与梦想:中国股市1990-2010》一书作序称,中国资本市场20年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缩影,该书“对中国资本市场20年的重大事件进行梳理和思考,并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命运做出了展望,非常有意义”。

3. 2020年10月11号股市开市吗

2020年10月11号股市开市了;

股票流通市场包含了股票流通的一切活动。股票流通市场的存版在和发权展为股票发行者创造了有利的筹资环境,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计划和市场变动情况,随时买卖股票。由于解除了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参加股票发行市场的认购活动,有利于公司筹措长期资金、股票流通的顺畅也为股票发行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投资者来说,通过股票流通市场的活动,可以使长期投资短期化,在股票和现金之间随时转换,增强了股票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3)13年10月11月主流热点股市扩展阅读:

股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是反映经济动向的晴雨表,它能灵敏地反映出资金供求状况、市场供求,行业前景和政治形势的变化,是进行预测和分析的重要指标,对于企业来说,股权的转移和股票行市的涨落是其经营状况的指示器,还能为企业及时提供大量信息,有助于它们的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股票流通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

股票市场作为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场所,包括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两部分。股份公司通过面向社会发行股票,迅速集中大量资金,实现生产的规模经营;而社会上分散的资金盈余者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投资股份公司,谋求财富的增值。

4. 每年10至明年1年股市下跌吗

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证券日报》记者回应,A股在近两年先后重新加入MSCI、丰时罗素国际指数等世界上仅次于的国际指数体系,很多外资对冲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就是这些国际指数,因此在A股划入这些国际指数之后,外资对A股的配备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减少。现在外资持有人A股的规模大概是1.6万亿元,和A股50多万亿元的市值比起,占到比将近3%,将来外资对于A股的配备还不会进一步减少。随着A股月划入丰时罗斯国际指数,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划入因子从5%提及10%,预计下半年外资还将加快流向A股市场,成为A股市场声浪动力。

今年以来,波动与横盘是A股的常态,但总体展现出来说,A股市场为投资者获取了很多机会,各主要指数均有比较显著的涨幅。截至目前,沪深300指数年内涨幅已近30%,这是最近10年来仅次于2009年与2014年全年的涨幅;同时,作为成长股的代表,创业板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也低约将近35%,这个成绩是创业板开板10年来仅次于2015年和2013年的展现出。此外,同期展现出的港股不尽如人意,恒生指数年内涨幅仅有1.86%。10年股市大盘指数

10年股市大盘指数10年股市大盘指数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回应,2020年国际指数对A股的扩容步伐将持续,不会有更多“活水”流向A股市场。目前外资在A股总市值中占到比仅为3%,如未来提高至10%,将不会在相当大程度上转变A股的投资者结构。

10年股市大盘指数
证券市场的市调机制涵括股票范围,不断扩大至只包括所有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鉴于目前的市调机制从未被启动时,对市场参与者来说冷静期仍较为陌生,故港交所建议保持原先建议,将证券市场的市调机制涵括的股票范围不断扩大至只还包括所有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并将恒生综合大型股、中型股及小型股指数成份股的启动时门坎分别定于±10

5. 中国哪一年的股市比较好

中国股市一共来了十一次牛市,分别为:


第一次牛市:1990年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后,1380%);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


(5)13年10月11月主流热点股市扩展阅读

在股市运行的不同阶段,牛市尤其是牛市初期无疑是股票投资的最佳时期。但仍有不少投资者鉴于数已大幅下跌且持续较长时间,绝大多数个股股价已大幅缩水,几乎所有投资者持有的筹码都不同程度地处于被套之中,而对股市的未来缺乏信心,事实上股市正处于的牛市期间,所以把握这一阶段的投资机会对于在股市取胜显得尤为重要。

6. 当前股市的主流热点板块是那些

能源股、高科技股、环保。矿产

7. 中国最近哪几年的股市是牛市

第一次牛市

指数涨幅
沪 指: 95.79-1429.01点 涨幅: 1391.8%
深成指: 396.52点 涨幅:635.9%
行情特点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内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而当时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能买到股票等于中了头彩,因为没人愿意抛出。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第二次牛市

指数涨幅
沪 指:386.85-1558.95点 涨幅: 301%
深成指:1529.21-3422.22点 涨幅: 123.8%
行情特点
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坎上,资本市场既有5 21的暴涨又有8 10暴动,但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邓小平南巡。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地试”这四个字。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轮牛市启动。三个月内快速上涨,301%的涨幅至今为股民津津乐道。

第三次牛市

指数涨幅
沪 指: 325.89-1052.94点 涨幅: 224.4%
深成指: 944.02-2162.75点 涨幅: 129.1%
行情特点
1993年至1994年间,我国宏观经济偏热并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同时A股实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容,使得大盘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证券市场一片萧条,94年7月29日大盘创下325.89的最低点。7月30日(周六)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沪指跳空高开,第三次牛市启动。井喷行情随即展开,市场在不到30个交易日的时间上涨至1052.94点。

第四次牛市

指数涨幅
沪 指:582.89-926.41点 涨幅: 60.5%
深成指: 1042.71-1473.29点 涨幅: 42.7%
行情特点
1993-1995年,我国为了推进与大力发展国债市场,开设了国债期货市场,立即吸引了几乎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1995年2月,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资金短线大规模杀入股票市场,掀起了一次短线暴涨。第四次牛市仅3个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却从582.89涨到926.41。

第五次牛市

指数涨幅
沪 指:512.03-1510.18点 涨幅: 194.5%
深成指:924.33-6103.62点 涨幅: 560.3%
行情特点
经过连续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终于开始走稳,最低点已经探明512点,新股再次发行困难,管理层被迫停发了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扬,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上调至5‰。

第六次牛市

指数涨幅
沪 指:1047.83-2245.44点 涨幅: 114.3%
深成指:2521.08-5091.46点 涨幅: 102%
行情特点
第六次牛市俗称5 19行情。由于管理层容许三类企业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筹码已经相当多了,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报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2000年2月13日,证监会决定试行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空前增加,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推动沪指创下2245的历史最高点。

第七次牛市

指数涨幅
沪 指:998.23-6124.04点 涨幅: 513.5%
深成指:2590.53-19600.03点 涨幅: 656.6%
行情特点
第七次牛市起点来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杀入市场。而之后伴随着基金的疯狂发行和市场乐观情绪,在5 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此轮牛市曾被媒体称为全民炒股的时代。

第八次牛市

指数涨幅
沪 指:1664.93-3478.01点 涨幅: 108.9%
深成指:5577.23-13943.44点 涨幅: 150%
行情特点
件随着四万亿投资政策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A股市场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股价从1664点涨至3478点,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股价大涨109%。3月3日后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只大盘股上市和紧缩的宏观政策才阶段性结束了第八轮牛市。

8. 10月份的股市机会与风险,哪个会更大

股市风险与机会并存。10月股市不会出现系统性的指数个股齐涨机会,仍然是结构性的揉搓行情,指数震荡,板块轮动,个股分化。

股市永远都是机会与风险共存的,如果一定要对比机会与风险哪个更大,只能从指数系统性上涨下跌的概率分析,从指数大的方向看,目前仍然处于上涨趋势,中长线无忧,短线量能萎缩,上攻前期高点动能不足,中长期均线技术指标需要进一步修复。

近期海外的不少zhan争冲突,都预示着全球军事进入新的发展趋势,无人机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相关个股在于后期的优势地位将不断显现,从市场逻辑来看,如果后期危机升级,相关板块个股在市场中的地位将类似于上半年的医药、疫苗板块,7月初我重点提示过军工、航空发动机补短板,那么现如今,经过第一阶段的初步休整,提示大家继续关注相关板块和个股,尤其无人机方向。

9. 如何寻找股市热点

在个股越来越多的今天,普涨或普跌已经成为了少数情 况,在多数的时间里,都是回局部热点、板块轮动答的,这就体 现了速度的重要性。找到热点股,除了 翻看涨幅榜前面的股票的盘口以外,可以选择5分钟涨速排名,就是指上涨的速度在5分钟里的排名。有很多个股分时线的起 涨,当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涨得很高了,所以经常看一 下综合排名,尤其是涨速排名,对于及时地发现热点。
在综合排名里,5分钟涨速排名是最重要的.但它有个 缺点,就是显示的股票数太少了,还有很 多异动的股票并没有直接发现.就要注意今日涨幅排名、5分钟涨幅排名、今日委比前排名、今日跌幅排名、5分钟跌幅排名、今日委 比前排名、今日振幅排名、今日量比排名、今日总金额排名。 由于要显示的内容分类太多,所以每个内容只能显示6只靠 前的个股。而选择1行4列,则只剩下4项:今日涨幅排名、 今日跌幅排名、5分钟涨速排名、今日量比排名。由于显示 的内容分类少了,所以每项分类可以显示20只排名靠前的个 股,这相对比起来讲更加全面.尤其是自选股比较多的情 况下,由于自选股会在里面变颜色,一目了然地知道自 己的哪只股票正在启动。

10. 中国股市一共来了几次牛市,分别年份是谢谢

中国股市一共来了十一次牛市,分别为: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后,1380%);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

(10)13年10月11月主流热点股市扩展阅读:

特征介绍

1、小型股先发动涨势,不断出现新的高价。

2、不利股市的消息频传,但是股价却跌不下去时,为多头买进时机。

3、利多消息在报章杂志上宣布时,股价即上涨。

4、股价不断地以大幅上扬,小幅回档再大幅上扬的方式波段推高。

5、个股不断以板块轮涨的方式将指数节节推高。

6、人气不断地汇集,投资人追高的意愿强烈。

7、新开户的人数不断增加,新资金源源不断涌入。

8、法人机构、大户进场买进。

9、除息、除权的股票很快地就能填息或填权。

10、移动平均线均呈多头排列,日、周、月、季线呈平行向上排列。

11、6日RSI介入50~90之间。

12、整个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政府公布的利好消息频传。

13、本地股市和周边股市同步不断上扬,区域间经济呈活跃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牛市

阅读全文

与13年10月11月主流热点股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银行理财经理工资高吗 浏览:769
房企融资多个渠道收紧 浏览:398
四通股份还投资了哪些公司 浏览:649
科创板投资者可以有几种交易方式 浏览:780
基金风险准备金的计提会计处理 浏览:321
天津纳川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692
景顺长城财富号基金好吗 浏览:586
马来西亚mfc理财平台 浏览:596
a轮融资占股 浏览:349
理财经济 浏览:486
儿童理财书 浏览:530
罗普斯金3600价格 浏览:817
邮政银行贷款月利息是多少钱 浏览:457
信托理财收益率 浏览:79
安徽国厚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698
豆蔓理财招聘 浏览:11
天地茶业股票 浏览:752
融资per 浏览:703
北京博瑞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946
买基金什么时候上车 浏览: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