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对中东局势的分析

对中东局势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10 17:11:38

❶ 中东局势走向及对策

1、局势说明
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

目前北非中东动荡已经持续数月,美国拒绝牵头利比亚军事干预,而且明确拒绝派出地面部队,一方面是不愿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之外再加一个烂摊子,另一方面奥巴马还面临着巨大的预算压力。北约内部至今存在着强烈的主和争吵,很多国家明显不想卷入利比亚内乱,大多时候是法国在唱独角戏。而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法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2、中东北非问题的根本原因
经济困境不会因政治动荡而消失,反而会因此而加剧。相反,经济结构转型或经济质量提升需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东北非国家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而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静水深流,使得潜在的冲突易燃突发,且难以控制地播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一些国际动乱并非由国家间冲突引发,却可能从国家内部冲突催化外溢为地区冲突。这是当前北非中东动乱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3、中东北非局势震荡对中国的政治影响
政治动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一些国家的国内政治斗争激化,政府职能弱化,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基本保障。突尼斯、埃及政变后,新政府迟迟未能建立,街头政治还在延续,政治势力正在重新分化组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政府。以埃及为例,“穆斯林兄弟会”是一个带有深厚伊斯兰色彩的政党,代表要求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宗教势力,目前临时掌握国家权力的军方是国家权力中的实力派,还有目前正分化组合的数十个世俗政党。这三派力量均在埃及政治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派都不可能被排除在政府之外,三股力量的实力基础、权力来源、执政理念和行为模式大不一样。当下,埃及正在军方的主导下制定新宪法,但是任何一部新宪法都必须满足这三股力量的需求。历史上,这三股力量从来没有密切合作过,未来要形成一个稳定的合作框架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利比亚、也门的政局更是令人担忧,因为部族势力的存在,长期陷入内政的可能性不可排除,人民将因此而被抛入绝望的深渊。美国的中东问题观察家因此而断言,中东政治动荡仅仅开了个头。

西北亚局势给我们的启示:

一是国不能弱,落后就要挨打。

二是独裁不得人心,必须搞好适合自己国家的民主,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

三是国家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宁。必须代表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国民应当为了自己的国家富强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四是西方列强国家都是无耻国家。尤其对待其他国家的人民。像对待中东北非的阿富汗、伊朗、利比亚、也门等都 是这样。必欲置之而后快。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否仍将持续,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是否将成为美国考虑的下一目标,还有待密切关注。但不久前我国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互联网煽动国内居民非法聚集,妄图引发“街头政治”,不能不说是个别人企图把乱局引向中国的一种尝试,对此我们应十分清醒、高度警惕。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证明,西方列强总想把地大物博的中国置于他们的掌控之中,一个自主、强大的中国永远是历朝历代各族人民的企盼。经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正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与发展,正朝着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奋进,对此我们应十分珍惜,自觉维护来之不易的和谐与稳定

政治地震和地理地震让利比亚和日本都一时成为不宜进入和不可居住的危乱之邦,各国发出警告,建议本国国民不要前往旅游,正好印证了孔子的观点。和过去相比,不要说和孔子时代比,就是和这轮全球化之前的世界比,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在全球化世界生存的国家、公司、团体和个人来说,如果要从利比亚和日本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的话,那么就要认真地研究到底怎样降低全球化的风险,以及一旦危机发生,到底如何规避,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生命财富的损失?

面对利比亚危机,中国政府果断决定,大举、成功撤出在利比亚工作的3万多同胞,世界为之侧目。但是,当利比亚内战和西方盟军军事干涉利比亚之际,中国也开始计算在利比亚的损失。如果损失仅限于商业利益,不管数额多高,总是不要紧。问题在于,利比亚事件的中国撤退,具有严重的警醒之指标意义。不顾或者欠考虑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重大潜在政治、安全危险和危机,而有点鲁莽地大举商业进入,包括长期巨额投资,看来是要欠战略考虑的。

西方关于中国在非洲的评论也不是全部是尖酸刻薄,其中有一些经验之谈和劝诫之语。比如,一些西方研究中非关系的专家多次指出,中国并不会因为来自发展中世界,奉行不同于西方的外交政策,就在非洲有安全免疫力。西方公司和国家在非洲遇到的挫折和打击,中国也将遇到。外来势力要在非洲大陆站住脚,不是那么容易的。中国真正与非洲接触的大规模历史,尤其是政治上相互支持、经济上相互依存,是最近50年,更确切说是过去十多年的故事。而欧洲人和西方人则不同,从罪恶的奴隶贸易开始,经过对非洲各方面的殖民,再到“非殖民化”和新的援助关系确立,却经历了500年的历史。

一个是500年,一个则是50年,不管中国外交政策和对非政策如何站立在道义的高点(支持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发展、支持他们走自己选择的而非外来势力强加的道路),只有50年的接触,中国对非洲的体验、知识,还是欠缺的、稚嫩的。在有些方面,有必要向欧美人学习关于非洲的知识,以及如何与非洲更好地打交道。

中国需要牢记我们的古老哲学“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更需要从当下的国际挫折中总结教训,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走出去”。

4、中东北非局势震荡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利比亚动乱推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飙升
由于暴乱,目前估计减产幅度在100万桶/日。利比亚的内部动乱,一方面使得国外石油公司停产,欧美等国石油公司人员从利比亚撤出而造成减产;另一方面由于交通受阻,且可能有部分管道或者设施受损,致即使平乱,其产能无法短期内得到恢复。从另外角度分析,即使卡扎菲被推翻,造成利比亚陷入无政府状态,由于各方势力存在矛盾,动乱无法中止,也将成为利比亚原油产量无法短期内恢复的关键因素。

3月3日沙特和美国均称,将动用剩余产能和战略储备来弥补利比亚的缺口。因为沙特的原油品质无法完全替代利比亚主要生产的轻质低硫原油,所以初步估计利比亚减产幅度在125万桶左右,将动用沙特30%的剩余产能。

中东北非紧张局势继续扩散,推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飙升。纽约原油逼近每桶100美元,布伦特原油逼近110美元,并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毕竟当一个月前埃及爆发动乱时,市场并未预期到利比亚的局势会变得如此严重。

4.2 高油价下推进我国采掘业以及新能源发展
尽管我国石油及其产品的价格目前受到严格管制,但油价调高对于相关企业的业绩产生影响,原油价格上涨对其相当有利。

在传统能源不断涨价的情况下,很多公司加大投入转向新能源的研发和生产,包括太阳能、风能、乙醇汽油等。在早期这些行业或许还需要政策扶植,但是"百元油价"时代已经给它们带来了商业上的需求,原先的概念在经过油价上涨之后变成了真实的价值。

4.3 油价走高对于经济指标的影响不可小觑

我国是世界石油消费大国之一,经济发展对石油能源的依赖性比较强。我国的石油储量和开采量远远不够自身需要,大量进口石油就成为必然的选择。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也在加强。

对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至120美圆桶,或可导致国内基础产品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直接影响农产品、铁路及运输行业。

结语:

什么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大发展,在中东地区没有发生?我思考了很久,还是邓小平讲得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过去30多年,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心一意谋发展,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提交本次人代会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看,我们国家在继续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同时,会更加重视民生,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民。

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是正确的选择。中国持续、稳定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❷ 为什么中东局势那么错综复杂

如何把握错综复杂的中东和平进程

每当人们谈到"中东",脑际中浮现的总是"战乱与流血"。的
确,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安,且复杂多变。国外一些学者把复杂
的中东局势喻为捉摸不定的"政治流沙",就是来自中东地区的资
深学者和分析家也认为,没有人能预料到中东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例如,去年底叙利亚、以色列恢复了中断多年的谈判后,国内
外媒体都作了重头报导,有的报刊称其为"拉开了实现中东全面和
平的大幕",也有的甚至称"中东和平正在迈过最后的一坎","20
00年是实现全面中东和平的一年",在媒体看来实现全面和平似乎
已经指日可待了。然而叙以只进行了两轮"程序性"谈判,第三轮
谈判被无限期推迟。1月底开始的巴以关于"最终地位"的谈判尽管
有美国的介入也同样无果而终。而2月初因以色列军人在黎巴嫩南
部受到袭击,以军对黎巴嫩的贝鲁特等城市的电厂和民用设施进
行轰炸,此后又对真主党在贝卡谷地的基地进行了空袭。中东局
势出现近乎"戏剧性的变化"。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中东问题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均有其
客观发展规律。由于中东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其非
理性成份和多变性,但并非完全无规律可循。那么,以下几个方
面则是认识、了解、把握当前中东和平进程发展态势的主要因素


关于阿以冲突的分期问题

虽然阿以冲突是一个尚未完结的矛盾冲突进程,但对延续长
达半个多世纪的阿以冲突进行整体考察和分期研究将有助于把握
阿以冲突的发展态势,使我们对阿以冲突发展动向的分析更客观
、更贴近事实。

根据阿以冲突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其发展进程大致可
以分为三个阶段(时期):即全面对抗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政
治解决阶段。

一、阿以冲突全面对抗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
。1947年联合国通过的"分治决议"、1948年以色列国的成立和随
即爆发的巴勒斯坦战争揭开了阿以全面对抗的序幕。这一时期的
特点是阿以双方在政治、经济方面针锋相对的斗争:在1950年召
开的阿拉伯联盟理事会上通过了共同防御条约,明确规定了阿拉
伯对以共同立场,在1967年召开的第四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
进一步确定了对以色列的"三不政策"(不承认,不和解,不谈判
)。 在军事方面的激烈对抗,包括著名的四次中东战争:1948年
的巴勒斯坦战争,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1967年的"六·五"
战争,1973年的"十月战争"。

在这一阶段阿拉伯国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阿以冲突发展
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二、阿以冲突战略相持阶段(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埃及
前总统萨达特1977年底的耶路撒冷之行,打破了阿以双方长期全
面对抗的格局,开始了部分直接谈判。阿拉伯国家对"埃以媾和"
先是采取抵制和制裁措施,进入80年代后逐步放弃了长期坚持的
对以"三不政策",实际上就是默认了以色列的存在及其在1948年
战争期间占领的土地。阿拉伯国家在对以立场上的现实主义历史
性转变,对冲突发展进程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以色列仍然采取强
硬立场,甚至在1982 年发动侵略黎巴嫩战争(又称第五次中东战
争)。阿以冲突也由此进入一个冲突与谈判交织、斗争波澜起伏
的战略相持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初期,阿拉伯国家仍处于阿以冲
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后期产生角色易位,以色列逐步成为矛盾
的主要方面,主导着冲突的发展进程。

三、阿以冲突的政治解决阶段(90年代初至今)。以1991年
10月在马德里召开的中东和平会议为标志,阿以冲突进入了政治
解决阶段。阿以双方都认识到战争和对抗无法解决阿以冲突,从
而使双方对冲突的立场均有程度不同的变化:阿拉伯国家进一步
表明愿在联合国决议的基础上、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解决冲突,
以色列也愿意"有条件"的谈判。虽然阿以之间小的冲突至今不断
,但酿成大规模战争的因素已明显减少,特别是作为阿以冲突矛
盾的主要方面--以色列对阿战略的转变,使政治解决冲突成为这
个阶段的"主旋律"。马德里中东和会开始的中东和平进程不是阿
以双方的应急策略调整,而是阿以冲突进入第三阶段后的逻辑发
展。因此,就其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有着不可逆转性。

以色列对阿总体战略

在长期的冲突、斗争中,以色列由西亚一隅的小国发展成为
中东地区的强国,特别是它同美国结盟的外交战略使其综合国力
得到"扩展",一改过去被动挨打的局面,成为阿以冲突矛盾的主
要方面,在中东和平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分析以色列对
阿拉伯总体战略对把握中东和平进程走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阿以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阿拉伯国家(就整体而言)远
远超过了以色列,即以色列处于劣势。但是如果就每一个阿拉伯
国家同以色列进行比较的话,以色列则处于优势地位。以色列深
知在力量对比上的这种微妙关系,特别是阿拉伯各国在自身国家
利益上的"差异性",所以在对阿总体战略上,无论在处于全面对
抗的战争环境中还是在复杂的和平谈判中,始终坚持对阿拉伯国
家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曾几何时,以色列"各个击破"的战略
在阿以冲突的战场上屡试不爽,在和平谈判中也已经多次尝到了
甜头。马德里中东和平会议的开始阶段(即确定阿以和谈的程序
阶段)以色列一直坚持同有关阿拉伯国家进行"分组双边谈判",
反对阿拉伯国家提出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以此来消弭阿拉伯国
家的整体优势,并使自身在"整体"力量对比中的劣势转化成在分
组双边谈判中的"优势"。此后在同阿拉伯国家的具体谈判中,以
色列为了自身国家利益始终坚持强硬立场,当同某一对手的谈判
受阻或陷入僵局时,便寻求在同另一对手的谈判中实现某种进展
或突破,从而形成对其他对手的影响和压力。去年底叙以恢复谈
判便是"故伎重演" ,而今年1月底启动的巴以关于最终地位的谈
判也恰恰是在叙以第三轮谈判无限期延期的背景下开始的。

阿拉伯国家虽然清楚得看到了其中利害关系,但终因阿拉伯
世界是由20多个独立主权国家组成的,其对以政策和立场也因自
身国家利益的差异而不尽相同。如果说在阿以全面对抗时期阿拉
伯国家还能够保持相对一致的"统一阵营"的话,1978年埃以签定
的"戴维营协议"则造成了阿拉伯世界的严重分裂。90年代阿以冲
突进入政治解决阶段后,尽管阿拉伯国家之间也常有协调,但再
也无法组成对以"统一阵线",整体优势自然也就消失殆尽。

自马德里中东和平会议以来阿以和谈已经进行了9年,约旦与
以色列签定和平协议、实现关系正常化之后,阿以和谈还剩下3组
双边谈判(即巴以,叙以,黎以)。在3组谈判中,以色列对任何
谈判对手都处于优势地位;在阿拉伯方面,叙利亚是最强的,黎
巴嫩由于同叙利亚保持着"特殊关系", 其对以政策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叙利亚,巴勒斯坦则是比较弱小的。就此意义而言,任何
其他分组双边会谈的进展都将在客观上影响巴以谈判,使巴勒斯
坦方面承受更大的压力。

目前影响和平进程的主要问题

以下几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影响着阿以和谈进展,是分析中东
和平进程发展态势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阿以和谈面临的棘手问题。马德里中东和平会议以来阿
以和谈也曾实现了一系列的突破、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包括巴
以相互承认并签署了《巴勒斯坦临时自治原则宣言》(1993年)
、《开罗协议》(1994年)、《奥斯陆宣言》(1994年)、《塔
巴协议》(1995年)、《希伯伦重新部署协议》(1997年)、《
怀依备忘录》(1998年)、《沙姆沙伊赫协议》(1999年)等一
系列重要协议,以及1995年以约签定和平条约、实现关系正常化
等。但从总体来看,已解决的基本上属于相对次要的"外围"问题
,而遗留下来的问题则是更棘手的核心问题。例如巴勒斯坦在本
土建国与其疆域划定问题、耶路撒冷问题、戈兰高地问题、水资
源问题、巴勒斯坦难民以及犹太移民定居点等都是十分敏感的问
题,涉及到阿以各方自身国家利益,必然是锱铢必较,本身就增
加了谈判的难度。有的问题(例如耶路撒冷问题,它不仅是犹太
民族的精神象征,也是伊斯兰圣地,涉及到世界穆斯林的情感问
题,阿拉伯国家还专门成立了耶路撒冷委员会)恐怕还不完全是
双边谈判可以解决的。

——双方在力量对比上悬殊造成的困难。弱者在谈判中没有
讨价还价的筹码、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强者同样很难心甘情愿
地交还曾经用武力、甚至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夺取的土地等既得
利益。尽管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事业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支持,
1988年在阿尔及尔宣布建国后已经得到100多个国家的正式承认,
但却苦于没有实力:迄今为止尚未明确其疆域、没有正式定都,
也没有正规的军队,甚至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主权国家"。
也正因为如此,阿拉法特多次宣布要在巴勒斯坦本土建国。而巴
勒斯坦问题恰恰是阿以冲突的核心问题,巴以谈判中将涉及诸多
敏感、棘手的问题。这种"理与力的背离"状况,使巴勒斯坦在这
场旷日持久的谈判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法律程序上的障碍。1980年以色列议会曾通过立法宣布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恒的不可分割的首都,一年后又通过了在戈
兰高地实施以色列法律的法案,从立法上完成了对两地的"吞并"
。1999年1月,以色列议会又三读通过"戈兰高地法案"。该法案规
定,以色列从戈兰高地的任何撤军行动都必须得到议会批准并经
过全民公决通过后方可实施。以色列是实行议会民主制国家,也
是中东地区法律体系比较健全、民主程度比较高的国家。那么在
阿以和谈中所涉及的耶路撒冷问题和戈兰高地问题就必须面对以
色列业已存在的立法和法案。这就意味着以色列如果不通过新的
立法(至少是立法修正案)或全民公决,任何一届政府也无法解
决耶路撒冷和戈兰高地问题。而在目前以色列国内右翼势力仍很
强大的情况下,恐怕很难顺利清除法律程序上的障碍。

——以色列执政联盟面临司法调查的麻烦。今年1月27日以色
列总检查长宣布,就以色列执政联盟"只有一个以色列"涉嫌在去
年大选中非法收取巨额捐款一事展开司法调查。自然也使人们想
起当年右翼势力为了牵制拉宾,对其夫人在国外存款(据说只有
2万多美元)问题进行调查。此前,以色列国家审计总长向议会提
交了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巴拉克和他的助手利用某些"非赢利组织
"筹集竞选经费,严重违反以色列有关法律。并据此要求对"只有
一个以色列"联盟处以1370万以色列谢克(约350万美元)的重罚
。有报导说,实际上以色列各政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非法筹集竞
选经费"问题。但在中东和平进程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时刻,对以
色列执政联盟进行司法调查,就很难排除"党派斗争的色彩"对和
平进程产生的不利影响,当然它也反映出以右翼在国内仍有相当
大的势力。

此外,还应该看到,尽管美国是推动和平进程的主要外部力
量,但它既无法做到"大包大揽",从自身利益出发也无意如此。
更何况克林顿总统任期已近尾声,美国国内通常称此类总统为"瘸
鸭",不仅指政治路程不会走太远,其政治影响也要"打折扣"。

**********

综上所述,去年叙以谈判在中断多年后再次恢复、今年巴以
关于最终地位的谈判再次启动,使陷入僵局的和谈走出"死胡同"
、"和平列车"继续前进,当然是好事。但是,由于目前面临的问
题个个都十分棘手,所以叙以谈判因安全安排和戈兰高地撤军承
诺等方面的分歧严重而中断,巴以双方先后进行了约20次关于最
终地位的公开或秘密谈判也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客观地讲
,中东实现全面和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叙以谈判、还是
巴以谈判都有许多十分棘手的问题有待双方通过谈判、讨价还价
、妥协才能解决,期间的艰辛、曲折、甚至反复在所难免。而现
有时间表期限内恐怕很难全部解决文中提及的所有棘手问题,如
果能达成某种框架或原则协议就已经是十分可观的成果了。

❸ 中东局势对中国哪些的影响

深远的影响

❹ 中东局势分析

中东局势已经很明显复是美俄博弈的地制区,虽然近几个月来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但依然成为随时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地区之一(乌克兰危机,朝鲜核危机,叙利亚内战都是目前最有可能引发三战的重要事件)。
外界虽然流传着三战的话题,但小编不这样认为,毕竟中东局势已经不仅仅限制与中东,很显然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问题。
美国想要花最小的代价,维护中东最大的权益,而俄罗斯则需要保住自己在中东的最后一块利益。(俄罗斯在苏联时期,在叙利亚有一处军事基地)。
美俄的博弈,也使得ISIS更加猖狂,加上叙利亚已经不限制与内战,已经牵扯到了伊斯兰中的逊尼派与什叶派的争斗。穆斯林的内斗,已经国际社会的明争暗斗,都已经聚集在了叙利亚,中东的局势非常乱,一边是由俄罗斯,伊朗支持的阿萨德政府,一边是由美国和沙特支持的反政府武装,还有ISIS以及各别支持ISIS的国家(如土耳其),因为ISIS控制的油田中,许多都卖给土耳其,而且价格极低。

❺ 中东局势动荡的原因分析

这、、、、、这原因要追溯的啊,要追溯到古代阿拉伯帝国两派的分裂,千年以来的宗教派别对立是现在穆斯林国家动荡的根本内因,外部原因是美国,呵呵

❻ 中东北非局势分析

人民反对暴证,渴望民主自由公平普世价值!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民要自由民主人回权!利比亚等中东北答非政府实行独裁的强权统治,侵害人民利益,穷富差距加大,类似南斯拉夫、北朝鲜和古巴一样的邪恶国家。近段时间来受国际上MLH革命影响,人民举行反政府散步。并成立的反政府政权及武装。独裁者拒绝下台,并对人民实施了严厉粗暴的武力镇压,美国等西方国家根据联合国保护人权、民主、自由、公平 正义的联合国决议,武力制止滥杀无辜。其实没有民主 公平 自由的政府迟早必然会倒台,靠大量军队武警等镇压手段维稳保命的作用是扬汤止沸,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现在利比亚人民已经有希望了!人民唾弃了无可救药的读裁政附!防御离不开人民,一个长期暴虐独 裁统治的政府有合法性吗?人民不得已都已经选择了反抗,何况卡扎菲之流如何可以代表一个国家?!

中国政府毅然决然拒绝和大独裁者卡扎菲为伍是明智的! !!
中国政府这次深明大义,毅然与西方民主国家一道,抛弃了卡扎菲这个败类!!!!

❼ 中东局势对世界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经济上,然后由于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上升至政治上站队的影响。

❽ 中东动荡局势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中东动荡的原因无外乎:外部势力插手,内部宗教纷争,经济严重落后,缺乏大一版统的传统。权

对策没有。

否则中东几亿人,世界那么多优秀政治家早就想出来了。

发展经济,建立教派之间的信任,和平对话解决矛盾,这些话说说容易,实行起来基本无效。杜绝外部干扰更不可能。

所以,没啥对策,除非出现奇迹。

❾ 中东局势动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东,最出名的是什么?是石油和宗教,现在是处于混乱状态,不过似乎过去也不和平内。伊朗核问题,巴以问容题、耶路撒冷领土问题等,都是老生常谈了。现在老美颠覆了埃及政权,颠覆了利比亚政权,还企图搞叙利亚(如果不是中俄干涉,早就完蛋了!)下一个就是沙特了,老美又在沙特推行民主。石油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所谓中国被夹在南苏丹与北苏丹之间不也是因为几个石油项目吗?中东,只要有石油的存在就不会安宁,而且染指的国家会越来越多,即使将来石油没了,他们还有宗教冲突,要知道以色列几乎与所有的中东国家敌对的

❿ 关于中东局势的问题

额,那些派都是为了抄一个目标,把美国打出去,但是,你要知道,中东的经济说白了就是石油。石油一旦有威胁,美国就断了命根···并且,恐怖组织有点像中国的抗日游击队···他们认为中东局势发展到今天都是美国从中作梗,便以各种理由打击美国。当然,美国之所以这么叼总是管这个管那个,是因为有经济问题牵扯着,如果局势有问题,美国就没法称霸全宇宙了···别说这话是我说的··· 逊尼派,其实是个伊斯兰教的一个宣传和升级的无武装部门··· 什叶派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们因为是伊斯兰教所以一旦把他们惹毛了,你就会学到一个非常可怕的词:“圣战”

阅读全文

与对中东局势的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880表价格 浏览:232
中林集团信托 浏览:193
在陆金所里投资安全吗 浏览:315
期货大行情特点 浏览:239
买基金用什么账户 浏览:903
英镑对人民币汇率建行 浏览:185
股票简单解释 浏览:34
pe股票ttm是什么意思 浏览:825
海航投资值得长线吗 浏览:358
什么股票赚钱最快 浏览:295
东亚银行信托 浏览:890
电子账户交易密码忘了 浏览:241
专利权金融资产 浏览:81
工商银行2017年投资 浏览:260
股票为什么要每日做t 浏览:987
锌价格西藏矿业 浏览:504
扬州股票开户 浏览:437
智鑫药业股票 浏览:52
九泰基金中证基金 浏览:385
身份证掉了怎么贷款啊 浏览: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