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联网相关
北京市经信委在2010年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上透露,物联网技术将在医疗领域开展试点应用。届时,献血后血样将贴上电子标签,医疗废物运输过程中如果车门异常开启将会被监测到。不仅如此,未来2-3年里,北京市东城区将利用物联技术,在一些示范社区对居家老人进行远程护理。
另外,物联网的发展将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在工信部科技司、北京市经信委等召开的2009“信息城市”高层论坛上,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表示,北京已着手将物联技术应用到食品安全领域。将来,公众可以通过物联网获知所要购买食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原料采集、化肥及农药的施用、加工制作过程等。
物联网不仅能让我们吃的放心,还能让我们住的安心。据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刘海涛介绍,若在家中布置一些传感网节点,未来可以实现远程家居感知监控。若刮风下雨,在办公室中就可以关闭家中窗户;若天气闷热,回家前便可打开空调。另外,户主还可以通过物联网随时了解屋内情况,避免被盗。
不仅如此,智能化交通也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如现在广泛应用的汽车导航系统。另外,物联技术还可以随时告知车主汽车各部件是否正常,有否隐患,保障行车安全。
城市堵车是经常现象,这会产生巨大的能源浪费和尾气排放。而不久前,深圳市民已经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实时路况,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感知能力,交通信息服务每5分钟便能刷新路况信息,使司机选择最快捷有效的路线。
通过物联网技术,供电部门可以随时了解用户使用电力的情况,电网也具备智能。江西省电网对分布在全省范围内的2万台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用电检查、电能质量监测、负荷管理等一体化管理,一年来有效降低电损1.2亿千瓦时。
由于常规输电系统故障发生率较高,修复时间较慢,造成能源浪费,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使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的概率以及故障发生后修复的时间均降低30%,有效地节约能源。
物联网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还不止于此。业内专家表示,物联网将催生标准的规范和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设施闲置和重复建设,同时方便有关部门进行监管。
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被广泛称为“第三次信息化产业浪潮”、“下一个万亿级的新兴产业”。在2009年召开的“IBM论坛”上,一些经济学家、企业家、IT专家和政界人士认为,建设庞大的物联网,不仅可拉动新的投资,而且能提高原有经济运行效率。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全球经济的腾飞,物联技术的进步将成为下一轮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目前,物联网还处于研究和示范应用阶段,且局限于中国和美国等少数国家。中国抓住了物联网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技术研发方面与世界同步,甚至领先于世界。在去年召开的第四届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博览会上,西安优势微电子公司宣布:中国的第一颗物联网的中国芯——“唐芯一号”芯片研制成功,中国已经攻克了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刘海涛说:“在标准化方面以及其它一些技术领域,我国是相对领先的,中国在‘物联网’领域享有国际话语权!”
中国物联网技术未来可形成上千亿的产业规模,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巡视员綦成元表示,大力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广阔,而且中国政府正在以巨大的控制能力、实施决心和配套资金对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以物联网的应用为基础的“智慧地球”将产生巨大效益
㈡ 有没有人知道国内有哪几家公司是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还有待遇怎么样呢
编号 单位名称
001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002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003 重庆邮电大学
004 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005 杭州家和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006 山东省计算中心
007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008 安徽大学
009 上海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
010 清华大学
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012 东南大学
013 中国科学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
01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015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016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017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018 上海大学
019 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020 苏州博联科技有限公司
021 西北工业大学
022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023 北京邮电大学
024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025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26 北京交通大学
027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DSC)
0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0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030 北京天地互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31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032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033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034 南京邮电大学
035 北京清远华程科技有限公司
03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
037 中国海洋大学
038 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
039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040 西安优势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041 广州市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
042 上海城基中控技术有限公司
04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044 浙江大学
045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046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047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048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049 富士通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050 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
051 上海华魏光纤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05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053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054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05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056 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
05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058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05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060 思科系统(中国)研发有限公司
061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06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063 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
064 广州国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65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066 四川久远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067 郑州轻工业学院
068 大连理工大学
069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070 杭州物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071 爱思开电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07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073 华南理工大学
074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075 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076 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
077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07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79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080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081 重庆大学
082 中兴软件技术(南昌)有限公司
08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084 苏州华天亚迅科技有限公司
085 昆山双桥传感器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086 晨讯科技集团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087 成都伦力表具有限公司
088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89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090 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威讯紫晶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
常州视觉龙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艾默生过程管理
霍尼韦尔工业
西门子
邦纳
ABB
㈢ 中国有哪些大型软件外包公司
中国三大软件外包公司出口企业:
1、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是一家面向全球提供IT解决方案与服务的公司,致力于通过创新的信息化技术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为个人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为社会创造价值。
东软创立于1991年,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一直以来致力于以信息技术的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创造美好生活。
2、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5月,是一家中外合资的民营企业。公司面向全球客户提供应用软件产品、信息服务及行业解决方案,在日本东京、北京、济南、天津、昆山、深圳、沈阳、长春、成都、广州、苏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3、NTTDATA(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无锡为NTTDATA集团在中国的软件及服务外包的研发总部,下辖北京、天津、长春、西安、东京5个分支机构,集团成员近2,000名,注册资本820万美元。
公司主要从事面向日本和东南亚的软件外包开发(ADM)、面向日本市场的高端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面向日本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系统后期维护和应用外包服务(AMO)、以及面向国内市场的包括云计算、物联网服务在内的服务平台。
软件外包的意义:
1、节省成本。外包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减少员工的工作量。外包劳动力的成本可能比西欧或北美的内部劳动力低90%,尤其是低水平的工作。您不需要进行任何前期投资,这使得开发项目更具吸引力。
2、节省时间。当人们全天候处理您的应用程序时,软件开发花费的时间更少,因此您可以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
3、解决缺乏内部经验的问题。当公司的内部资源不足以使公司的业务全球化时,外包软件开发将为管理全球业务带来新的方面。业务应用程序将更加健全和系统化,以实现整体性能。
4、灵活性:外包时,您不必花时间招聘,雇用,培训和雇用员工进行短期项目。
㈣ 西安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中国系统也参与了吗
中国系统是依托互联网和物联网,并结合西安市各个交通部门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推出的西安市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比如大屏分区布局,多屏联动等。
中国系统利用自身科技公司的优势,利用科技与互联网为西安打造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应答时间:2021-11-0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㈤ 西安优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西安优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专业致力于物联网末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行业整体物联网解决方案与实施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提供芯片级物联网核心技术和产品的服务商。优势科技立足于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终遵循自主创新理念,承担科技兴国的历史使命,十年磨一剑,拥有了“唐芯”系列物联网的中国芯,是多项物联网相关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的起草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的物联网产业领军企业。经过近十年的潜心研发和积累,优势科技拥有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是国家射频识别开放实验室发起人之一,无线传感网(WSN)国家标准组、电子标签(RFID)国家标准组、实时定位(RTLS)国家标准组成员,参与了国军标2.45GHz有源射频识别空口协议(GJB7377.2-2011)、国标2.45GHz有源射频识别空口协议(GB/T28925-2012)等多个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优势科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产品创新,以产品研发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为保障。目前,优势科技已经通过国防武器装备企业保密企业认证,凭借国内唯一完全自主可控的物联网核心芯片,完整的物联网末端智能感知产品线,成熟的军事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已经成功参与总后、总装等重大国防军事物联网项目建设,成为军事物联网智能感知层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单位。公司先后与延长石油、神华集团、广西渔政等单位合作,完成了多项智慧油田、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项目的实施,树立了多项行业示范。目前,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照明产品已经进入市场规模化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指导下,优势科技正积极推进一期产业化基地建设,全力推动智慧国防、物联网通用产品以及物联网智能照明产品的产业化工程,并与行业合作伙伴携手,打造完善的自主创新、中国制造、现代服务产业链,为我国的低碳绿色照明和智慧城市建设、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支持和服务。
法定代表人:孙长征
成立时间:2010-11-17
注册资本:3375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1013110004965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77号西安光电园5层501室
㈥ 物联网APP开发公司都有哪些
物联网APP开发公司都有哪些
极其流行,同样也是竞争力极其大的一种商业模式。虽然国内软件开发公司都发展壮大起来了,但是各地软件开发公司的实力及资质仍然参差不齐。下面为大家介绍下近期国内软件开发公司的排名汇总。
1:华盛恒辉科技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华盛恒辉是一家专注于高端软件定制开发服务和高端建设的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开发制作方案。在开发、建设到运营推广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我们通过建立对目标客户和用户行为的分析,整合高质量设计和极其新技术,为您打造创意十足、有价值的企业品牌。
在军工领域,合作客户包括:中央军委联合参谋(原总参)、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原总后)、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原总装)、装备研究所、战略支援、军事科学院、研究所、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一研究所、训练器材所、装备技术研究所等单位。
在民用领域,公司大力拓展民用市场,目前合作的客户包括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济南机务段、东莞轨道交通公司、京港地铁、中国国电集团、电力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国家发改委、中信银行、华为公司等大型客户。
2:五木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五木恒润拥有员工300多人,技术人员占90%以上,是一家专业的军工信息化建设服务单位,为军工单位提供完整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公司设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工会等上层机构,同时设置总经理职位,由总经理管理公司的具体事务。公司下设有研发部、质量部、市场部、财务部、人事部等机构。公司下辖成都研发中心、西安研发中心、沈阳办事处、天津办事处等分支机构。
3、浪潮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首批认定的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中国著名的企业管理软件、分行业ERP及服务供应商,在咨询服务、IT规划、软件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形成了以浪潮ERP系列产品PS、GS、GSP三大主要产品。是目前中国高端企业管理软件领跑者、中国企业管理软件技术领先者、中国最大的行业ERP与集团管理软件供应商、国内服务满意度最高的管理软件企业。
4、德格Dagle
德格智能SaaS软件管理系统自德国工业4.0,并且结合国内工厂行业现状而打造的一款工厂智能化信息平台管理软件,具备工厂ERP管理、SCRM客户关系管理、BPM业务流程管理、
OMS订单管理等四大企业业务信息系统,不仅满足企业对生产进行简易管理的需求,并突破局域网应用的局限性,同时使数据管理延伸到互联网与移动商务,不论是内部的管理应用还是外部的移动应用,都可以在智能SaaS软件管理系统中进行业务流程的管控。
5、Manage
高亚的产品 (8Manage) 是美国经验中国研发的企业管理软件,整个系统架构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一体化管理设计而成,其源代码编写采用的是最为广泛应用的
Java / J2EE 开发语言,这样的技术优势使 8Manage
可灵活地按需进行客制化,并且非常适用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直通式处理,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s进行实时沟通与交易。
㈦ 问一下物联网是干嘛的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基本信息
中文名:物联网
英文名:Internet of Things
首次提出:Kevin Ashton教授
核心:物物相联领域
权威媒体:物媒体 iwumeiti
缩写:IOT
起源
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也曾提及物联网,但未引起广泛重视。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
2004年日本总务省(MIC)提出u-Japan计划,该战略力求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连接,希望将日本建设成一个随时、随地、任何物体、任何人均可连接的泛在网络社会。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2006年韩国于确立了u-Korea计划,该计划旨在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ubiquitous society),在民众的生活环境里建设智能型网络(如IPv6、BcN、USN)和各种新型应用(如DMB、Telematics、RFID),让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享有科技智慧服务。2009年韩国通信委员会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联网确定为新增长动力,提出到2012年实现“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实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信息通信技术强国”的目标。
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描绘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欧盟政府要加强对物联网的管理,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2009年1月28日,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感知中国”,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
定义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
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1999年,美国Auto-ID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称物联网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
2005年,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综合二者内容,正式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包括了所有物品的联网和应用。目前较为公认的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那么它和互联网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实际上,物联网的概念来自于对互联网的类比,根据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分类,不同专家学者对物联网给出了各自的定义,可归纳为如下四种类型:
1、物联网是传感网,不接入互联网
有专家认为,物联网就是传感网,只是给人们生活环境中的物体安装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环境,这个传感器网不接入互联网络,例如上海浦东机场的传感器网络,其本身并不接入互联网,却号称是中国第一个物联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两张网。
2、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一部分
物联网并不是一张全新的网,实际上早就存在了,它是互联网发展的自然延伸和扩张,是互联网的一部分。互联网是可包容一切的网络,将会有更多的物品加入到这张网中。也就是说,物联网包含于互联网之内。
3、物联网是互联网的补充网络
我们通常所说的互联网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计算机结成的全球性的网络,服务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而物联网的主体则是各种各样的物品,通过物品间传递信息从而达到最终服务于人的目的,两张网的主体不同。所以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扩展和补充,物联网与互联网是相对平等的两张网。如果把互联网比作是人类信息交换的动脉,那么物联网就是毛细血管,两者相互连通,是互联网的有益补充。
4、物联网是未来的互联网
从宏观概念上讲,未来的物联网将使人置身于无所不在的网络之中,在不知不觉中,人可以随时随地与周围的人或物进行信息的交换,这时,物联网也就等同于泛在网络,或者说未来的互联网。物联网、泛在网络、未来的互联网,他们的名字虽然不同,但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愿景,那就是人类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任何网络、联系任何人或物,以达到信息交换的自由。
四种概念的界定都有其可取之处,也有不足之处。从狭义的角度看,只要是物品之间通过传感网络连接而成的网络,不论是否接入互联网,都应算是物联网的范畴。从广义角度看,物联网不仅局限于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还将和现有的电信网络实现无缝融合,最终形成人与物无所不在的信息交换,形成泛在网络。
事实上,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两张网,只不过两者在数据传输技术上有一定的共性而已。在电话网和互联网应用中,我们希望所有的人、计算机等是互联互通的。然而物联网则不同,一个太湖水质监测系统和中石油的物流系统可以毫无关系。这就是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时,强调其垂直行业应用的原因。所以,物联网是基于对物可控、可管理技术的一个个互不相连的专用网络的统称。目前,国际上习惯将其称为“泛在网络”,实际上就是要与互联网有所区别。
组成部分
物联网很早就被用于生产与生活之中,但是应用范围十分有限,再有就是单一应用较多,综合应用较少,直接使用较多计算优化较少。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就是要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建设和利用物联网。物联网本质上是一个信号采集和处理的网络。物联网利用各种传感器或人为设置的各种身份识别码,把物质世界中的各种信息变为电信号,电信号通过电信网络传送到计算机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备查,在必要时计算机将发出报警信号或者控制信号,报警信号或者控制信号由通信网络送到指定的地方报警,或由指定预设装置执行控制。
1、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
传感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很常见,它可以把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变为电信号的变化。例如话筒和喇叭就是一对语音传感器。除日常会用到的传感器之外,传感器还有很多种类。这些传感器很少被用到,因而它们的价格很高,正是这个原因阻碍了物联网络的发展。传感器可以是声、光、压力、震动、速度、重量、密度、硬度、湿度、温度、图像、语音、电波、化学;或者是气体的流速、流量、气压、成分;或是液体的流速、流量、成分;或是固体的数量、重量、硬度等。
2、电子标签(ID)
电子标签是上个世纪新发展起来的技术,已经获得了很多应用,例如超市用于标识商品的条形码。现有的电子标签有条形码、二维码、磁卡、接触式IC卡、非接触卡、射频识别(RFID)。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3、电信网络
电信网络是电信系统的公共设施,是指在两个和多个规定的点间提供连接,以便在这些点间建立电信业务和信息的节点与链路的集合。
电信网络早已为人类所使用,现在使用最多的有语音、文字、音乐、图片、图像等各种信息传输。物联网的信息传送有其独特的地方,与日常使用的语音、文字、音乐、图片、图像传输相比,物联网的信息传输更多的是小数据量的传输和特大数据量的传输。小到每月只发送几个bit,如煤气抄表;大到连续不间断的发送大幅图像,如交通监视,而中等数据量的信息传送却比较少见。这对通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实现高效率物联网通信,需要通信行业做出新的标准和新型接入设备,以适应物联网各种通信的需要。现有的通信网络有电缆、光缆、微波、蓝牙、红外、WiFi、WINMX、移动通信(2G、3G、4G)、卫星。
4、数据处理
物联网采集到的数据是为了各种不同的目的,为满足不同需求这些数据需要经过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这些处理常常包括汇总求和、统计分析、阀值判断、专业计算、数据挖掘。
5、显示系统
物联网采集到的图像和信息常常需要直接显示或是经过计算后显示到计算机或者大屏幕上,常见的显示状况有图像、图表、曲线。
6、报警系统
物联网采集到的信息常常需要直接报警或是经过计算机处理后报警,常见的报警形式有声、光、电(电话、短信)。当所选参数偏离预先设定的限度值时能进行报警的系统。
7、控制执行系统
有一些物联网不仅被要求采集信号、处理信号、存储信号,还被要求发出控制指令,经过网络指挥指定的预设执行装置,通过指定预设执行装置的指令执行行动以达到控制目的。
产业链
一、设备制造商
二、系统集成商
三、网络运营商
四、平台供应商
应用领域
物联网应用涉及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时代,物联网无处不在。由于物联网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因此,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如下 。
1、城市管理
(1)智能交通(公路、桥梁、公交、停车场等)
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并报告公路、桥梁的“健康状况”,还可以避免过载的车辆经过桥梁,也能够根据光线强度对路灯进行自动开关控制。在交通控制方面,可以通过检测设备,在道路拥堵或特殊情况时,系统自动调配红绿灯,并可以向车主预告拥堵路段、推荐行驶最佳路线。在公交方面,物联网技术构建的智能公交系统通过综合运用网络通信、GIS地理信息、GPs定位及电子控制等手段,集智能运营调度、电子站牌发布、IC卡收费、ERP(快速公交系统)管理等于一体。通过该系统可以详细掌握每辆公交车每天的运行状况。另外,在公交候车站台上通过定位系统可以准确显示下一趟公交车需要等候的时间;还可以通过公交查询系统,查询最佳的公交换乘方案。
停车难的问题在现代城市中已经引发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找到车位。智能化的停车场通过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摄像感应、地感性传感器、太阳能供电等技术,第一时间感应到车辆停入,然后立即反馈到公共停车智能管理平台,显示当前的停车位数量。同时将周边地段的停车场信息整合在一起,作为市民的停车向导,这样能够大大缩短找车位的时间。
(2)智能建筑(绿色照明、安全检测等)
通过感应技术,建筑物内照明灯能自动调节光亮度,实现节能环保,建筑物的运作状况也能通过物联网及时发送给管理者。同时,建筑物与GPs系统实时相连接,在电子地图上准确、及时反映出建筑物空间地理位置、安全状况、人流量等信息。
(3)文物保护和数字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采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对文物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降尘和有害气体等进行长期监测和控制,建立长期的藏品环境参数数据库,研究文物藏品与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创造最佳的文物保存环境,实现对文物蜕变损坏的有效控制。
(4)古迹、古树实时监测
通过物联网采集古迹、古树的年龄、气候、损毁等状态信息。及时作出数据分析和保护措施。在古迹保护上实时监测能有选择地将有代表性的景点图像传递到互联网上,让景区对全世界做现场直播,达到扩大知名度和广泛吸引游客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实时建立景区内部的电子导游系统。
(5)数字图书馆和数字档案馆
使用RFID设备的图书馆/档案馆,从文献的采访、分编、加工到流通、典藏和读者证卡,RFD标签和阅读器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有的条码、磁条等传统设备。将RFID技术与图书馆数字化系统相结合,实现架位标识、文献定位导航、智能分拣等。应用物联网技术的自助图书馆,借书和还书都是自助的。借书时只要把身份证或借书卡插进渎卡器里,再把要借的书在扫描器上放一下就可以了。还书过程更简单,只要把书投进还书口,传送设备就自动把书送到书库。同样通过扫描装置,工作人员也能迅速知遭书的类别和位置以进行分拣。
2、数字家庭
如果简单地将家庭里的消费电子产品连接起来,那么只是—个多功能遥控器控制所有终端,仅仅实现了电视与电脑、手机的连接,这不是发展数字家庭产业的初衷。只有在连接家庭设备的同时,通过物联网与外部的服务连接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服务与设备互动。有了物联网,就可以在办公室指挥家庭电器的操作运行,在下班回家的途中,家里的饭菜已经煮熟,洗澡的热水已经烧好,个性化电视节目将会准点播放;家庭设施能够自动报修;冰箱里的食物能够自动补货。
3、定位导航
物联网与卫星定位技术、GSM/GPRS/CDMA移动通讯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能够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内使用GPs技术,使用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并能实现端到端的多向互动。
4、现代物流管理
通过在物流商品中植入传感芯片(节点),供应链上的购买、生产制造、包装/装卸、堆栈、运输、配送/分销、出售、服务每—个环节都能无误地被感知和掌握。这些感知信息与后台的GIS/GPS数据库无缝结合,成为强大的物流信息嘲络。
5、食品安全控制
食品安全是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通过标签识别和物联网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食品质量进行联动跟踪,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有效预防,极大地提高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
6、零售
RFID取代零售业的传统条码系统(Barcode),使物品识别的穿透性(主要指穿透金属和液体)、远距离以及商品的防盗和跟踪有了极大改进。
7、数字医疗
以RFID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帮助医院实现对病人不问断地监控、会诊和共享医疗记录,以及对医疗器械的追踪等。而物联网将这种服务扩展至全世界范围。RFID技术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及药品物流系统的融合,是医疗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8、防入侵系统
通过成千上万个覆盖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的传感节点,防止入侵者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上海机场和上海世界博览会已成功采用了该技术。
据预测,到2035年前后。中国的物联网终端将达到数千亿个。随着物联网的应用普及,形成我国的物联网标准规范和核心技术,成为业界发展的重要举措。解决好信息安全技术,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
中国发展
基本介绍
物联网在中国迅速崛起得益于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几大优势。
第一,我国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网技术研究,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第二,在世界传感网领域,我国是标准主导国之一,专利拥有量高;
第三,我国是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
第四,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复盖率高,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
第五,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物联网发展。
感知中国
2009年8月上旬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指出,“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为认真贯彻落实总理讲话精神,加快建设国家“感知中国”示范区(中心),推动我国传感网产业健康发展,引领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无锡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起来,专门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全面部署,精心组织力量,落实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建设国家“感知中国”示范区(中心)的相关工作。
高校研究
物联网在中国高校的研究,当前的聚焦点在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年9月与北京邮电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协议声明,无锡市将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建设研究院,内容主要围绕传感网,涉及光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控制、多媒体、网络、软件、电子、自动化等技术领域,此外,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工作也同时纳入议程。
为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中心及物联网建设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保持、扩大学校在物联网研究领域的优势。南京邮电大学召开物联网建设专题研讨会,及时调整科研机构和专业设置,新成立了物联网与传感网研究院、物联网学院。2009年9月10日,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研究院在南京邮电大学正式成立。新华日报记者探访了南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心”,这里的研究者与“物联网”打交道已有五六年。在实验室,一些“物联网”产品已经初见雏形。此外,南邮还有系列举措推进物联网建设的研究:设立物联网专项科研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物联网建设的研究;启动“智慧南邮”平台建设,在校园内建设物联网示范区等。
世界第一块工业物联网芯片
2012年由重庆邮电大学研发的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国际工业无线标准的物联网核心芯片——渝“芯”一号(uz/cy2420)在渝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工业物联网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国际竞争话语权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第一家高校物联网工程学院
2010年6月10日,江南大学为进一步整合相关学科资源,推动相关学科跨越式发展,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物联网产业发展,江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和江南大学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成立“物联网工程学院”,也是全国第一个物联网工程学院。
2012年6月,教育权威数据在物联网爱好者论坛建立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物联网学校查询系统,专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服务,方便大家查询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院校。
科技园
2011年4月,长安大学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推动陕西省(国家物联网中心)相关学科跨越式发展,推动地方经济,服务物联网产业发展,长安大学和西安浐灞生态区共建长安大学科技园”,也是全国第一个拥有直接服务于物联网板块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项目描述: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130000平方米,长安大学联合具有较强技术转化实力的企业打造物联网产业园区,依托西安地区科研综合实力和人才优势,重点发展超高频RFID、高端传感器的研发及技术转换转让,打造物联网器件集散、物联网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集聚、物联网产品展示以及研发办公、商业配套。
目标招商企业(项目):项目主要吸引物联网集成技术、软件开发及产品销售企业入区经营;吸引智能物流、环保、交通、电网、安防、家居等六个主要门类的研发服务类企业和项目入园。
开源项目
开源软件无线电技术对无线电的行行业业影响颇深,对物联网的研究也不例外。GNU Radio 是免费的软件开发工具套件。它提供信号运行和处理模块,用它可以在易制作的低成本的射频(RF)硬件和通用微处理器上实现软件定义无线电。这套套件广泛用于业余爱好者,学术机构和商业机构用来研究和构建无线通信系统。GNU Radio的应用主要是用 Python 编程语言来编写的。但是其核心信号处理模块是C++在带浮点运算的微处理器上构建的。因此,开发者能够简单快速的构建一个实时、高容量的无线通信系统。尽管其主要功用不是仿真器,GNU Radio 在没有射频 RF 硬件部件的境况下支持对预先存储和(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数据进行信号处理的算法的研究。
政府措施
中国将采取四大措施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开展物联网技术创新与应用。这些措施包括:
突破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创新。同时结合物联网特点,在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时,研发和推广应用技术,加强行业和领域物联网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应用技术为支撑突破应用创新。
制订中国物联网发展规划,全面布局。重点发展高端传感器、MEMS、智能传感器和传感器网节点、传感器网关;超高频RFID、有源RFID和RFID中间件产业等,重点发展物联网相关终端和设备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
推动典型物联网应用示范,带动发展。通过应用引导和技术研发的互动式发展,带动物联网的产业发展。重点建设传感网在公众服务与重点行业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确立以应用带动产业的发展模式,消除制约传感网规模发展的瓶颈。深度开发物联网采集来的信息资源,提升物联网的应用过程产业链的整体价值。
加强物联网国际国内标准,保障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满足产业需要,形成技术创新、标准和知识产权协调互动机制。面向重点业务应用,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建设标准验证、测试和仿真等标准服务平台,加快关键标准的制定、实施和应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整合国内研究力量形成合力,推动国内自主创新研究成果推向国际。
专项资金
权威人士日前向记者表示,首批5亿元物联网专项基金申报工作已启动,共有600多家企业申报。工信部已筛选出100多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物联网专项基金总计50亿元,预计5年内发放完毕。
工信部、财政部4月联合出台物联网专项基金相关管理办法。该基金将重点支持技术研发类、产业化类、应用示范与推广类和标准研制与公共服务类四大项目。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但传感器、RFID (无线射频技术)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与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我国大陆共有450余家从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生产厂家,但外资企业占67%。 据透露,申请首批物联网专项基金企业多为中资企业。通过物联网专项基金引导,有关部门希望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加快产业培育和发展。
三角平台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基于自身拥有的庞大行业及高校资源,打造出中国物联网共赢圈--三角平台。在这里有三种角色:学生/待业、教师/高校、企业/猎头。任何想要了解或者涉足物联网的人员,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定位和需求。利用先进的物联网理念和让大家都可以获利的目标,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希望可以在中国营造一个良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物联网氛围。
从业证书
物联网工程师证书是根据国家工信部门要求颁发的一类物联网专业领域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急需紧缺人才证书。
该证书被划分为5个方向:
物联网工程师、节能环保工程师、物联网系统工程师、智能电网工程师、智能物流工程师。
用途和问题
用途范围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㈧ 西安优势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发展空间和待遇如何
每个人看法不同,我发表下我的建议。
这个公司太偏向于形式主义,不重视实业,在物联网没有形成真正商品的时候,这个行业往往是概念,当然国内一些巨头已经出相应的终端产品可以适当关注(中兴、华为、大唐等企业)。
如果在西安发展的话,在几个大的公司都看看。
㈨ 西安优势物联网与优势微电子什么关系
一个老板两个公司,骗骗国家资金
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985院校吗
它不是985大学,仅仅只是211大学,但是呢,它储备了一批尖端人才的教授丶专业的团队,发展空间大,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