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打新盛宴开启,科创板过会企业呈现“小而精”
31家科创板过会企业“小而精”
截至7月3日,共有141家企业申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24家“已受理”,85家“已问询”,16家提交注册,15家已确认“注册结果”,中止审核企业1家(九号智能)。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公告,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Wind统计显示,从主题行业来看,在141家受理企业中,从占比最多的行业来看,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最多,有21家企业;电子核心产业,有20企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占有19家,生物医药产业占有18家,另外,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和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各占有10家,再者,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也占有8家。可见,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占了主流。
截至目前,累计有31家科创企业过会。其中有18家企业完成证监会注册程序,处于注册生效状态。另有13家处于提交注册状态。在发审委审核通过的31家科创企业中,上海企业最多,有7家;其次是北京有6家,广东省有5家,江苏省和浙江省各4家,陕西省2家,福建省、黑龙江省和山东省各1家。
从目前过会的31家科创板公司来看,这些招股企业不仅都有着精准的科创属性定位,从数据上看多数显得体量“小巧”。若不将中国通号(预计发行股数21.97亿股,拟募资105亿元)计入平均值计算中,其余30家科创企业,平均发行股数为3959.34万股,平均拟募集资金8.68亿元。安集微电子 科技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仅预计发行1327.71万股,拟募资仅3.03亿元。
据业内人士分析:“预计首批科创板企业将在7月份上市,科创板的推出和注册制的试行,将推动2019年下半年A股IPO市场的活跃。”
科创股打新盛宴开启
目前已经有14家科创板公司进入了招股阶段。除过华兴源创、睿创微纳和天准 科技 3家公司已经招股完毕,还将有包括中国通号等11家科创公司开始招股。
据wind资讯统计:从资产来看,14家科创公司2018年平均资产72.96亿元。其中,中国通号资产最大为796.79亿元,乐鑫 科技 资产最小为3.77亿元。2017年平均资产53.38亿元。其中,中国通号资产最大为612.45亿元,乐鑫 科技 资产最小为2.46亿元。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14家科创公司2018年平均净利润4.1亿元。其中,中国通号净利润最大为34.09亿元,安集 科技 净利润最小为0.45亿元。2017年平均净利润3.2亿元。其中,中国通号净利润最大为32.22亿元,乐鑫 科技 净利润最小为0.29亿元。
从研发费用来看,14家科创公司2018年平均研发费用2.05亿元。其中,中国通号研发费用最大为13.8亿元,新光光电研发费用最小为0.12亿元。平均研发费用占比12.1%。其中,中微公司占比最高为24.65%,中国通号占比最小为3.45%。
打新盛宴开启,从已经招股完毕的三家公司来看,呈现“全体总参与”的热情。其中华兴源创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4010万股,参与申购的户数达到275.63万户,网上中签率为0.05985345%。
7月2日,睿创微纳和天准 科技 也进行了招股,顶格申购分别为 10.5 万元和 13.5 万元。其中,睿创微纳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1626万股,参与申购的户数达到286.05万户,网上中签率为0.06025353%。天准 科技 ,网上最终发行数量1844.05万股,参与申购的户数达到285.92万户,网上中签率为0.05496516%。
华兴源创、睿创微纳、天准 科技 这三只科创公司的发行股本在4000万股~6000万股之间,平均中签率为0.05793%。而据统计,2019年以来,发行股本在4000万股~6000万股之间,沪深主板、中小创的新股共有29只,这29只新股的平均中签率为0.0385%。按照平均中签率计算,科创板前三股是沪深主板、中小创同等发行规模新股的1.5倍。
除此之外,7月3日有杭可 科技 继续申购。杭可 科技 ,股票代码688006,它是浙江杭州市一家以锂离子电池的后处理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企业。发行股份41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779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7.5万元,申购上限为0.75万股,发行价格为27.43元,发行市盈率为38.43倍,拟募集资金为11.25亿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7月8日将有澜起 科技 招股,7月10日起,更有包括中国通号、光峰 科技 、容百 科技 等9家科创公司将纷至沓来。
其中7月8日招股的澜起 科技 是上海徐汇区一家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以芯片为基础的解决方案的企业。发行股份11298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1582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15.50万元,申购上限为1.55万股,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7月10日将有9家科创企业招股。其中中国通号,可谓“体量最大”。是北京市丰台区一家以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技术的研究与 探索 的企业。发行股份1800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25200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252万元,申购上限为25.20万股,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光峰 科技 ,是深圳市南山区一家激光显示核心器件企业。发行股份68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1156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11.50万元,申购上限为1.15万股,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容百 科技 ,是浙江余姚市一家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发行股份45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855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8.50万元,申购上限为0.85万股,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福光股份,是福建省福州市一家军用特种光学镜头及光电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发行股份388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1096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10.50万元,申购上限为1.05万股,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
新光光电,是哈尔滨市一家服务国防 科技 工业先进武器系统研制等领域,从事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发行股份25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713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7.00万元,申购上限为0.70万股,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
中微公司,是上海一家半导体设备的企业。发行股份5349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1016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10万元,申购上限为1万股,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
乐鑫 科技 ,是上海一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发行股份20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510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5万元,申购上限为0.50万股,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
安集 科技 ,是上海一家关键半导体材料企业。发行股份1328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366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3.50万元,申购上限为0.35万股,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
铂力特,是陕西西安一家专注于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行股份20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380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3.50万元,申购上限为0.35万股,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
总体来看,科创板新股申购的火爆将延续,大幅超募现象或将成常态。
Ⅱ 透视科创板信息技术企业:从芯片设计“隐形冠军”说起
在科创板的拟上市公司当中,信息技术领域企业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计算机、通信和其他设备制造业”是比例很高的一个行业。在芯片设计方面,包括聚辰股份、晶晨股份、澜起 科技 等企业,都在各自领域当中是市场份额的“隐形冠军”。
随着华为事件的推进,半导体的自主研发生产变得愈发重要,在这一批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当中,整个产业链就是围绕着半导体制造巨头中芯国际(00981.HK)而建立起来的一个集成电路产业群,从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到封装测试以及其他相关产业链附属等。
芯片设计企业中的“隐形冠军”
5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提出依法成立且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
聚辰股份、澜起 科技 、晶晨股份等多家知名半导体设计企业,都加入到冲刺科创板上市的名单当中。这批企业的产品,已占据细分行业市场份额的头把交椅,比如聚辰股份的手机摄像头相关产品、晶晨股份的机顶盒芯片、澜起 科技 的内存接口芯片等,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拟登陆科创板,有望让这些企业进一步巩固“隐形冠军”的地位。
聚辰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聚辰股份”)是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采用Fabless(没有制造业务、只专注于设计)经营模式,目前拥有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的缩写,即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音圈马达驱动芯片和智能卡芯片三条主要产品线。2018年实现收入4.32亿元,EEPROM、智能卡芯片和音圈马达驱动芯片的占比分别为89.20%、8.93%和1.37%。
招股书称,“根据赛迪顾问统计,2018 年公司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机摄像头EEPROM 产品供应商,占有全球约42.72%的市场份额,在该细分领域奠定了领先地位。公司已与舜宇、欧菲、丘钛、信利、立景、富士康等行业领先的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厂商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应用于三星、华为、vivo、OPPO、小米、联想、中兴等多家市场主流手机厂商的消费终端产品”。
万联证券分析师宋江波表示,上市融资后,募投项目实施有利于巩固聚辰股份在自身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丰富在驱动芯片等领域的产品布局,进一步提升聚辰股份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晨股份”)招股书披露的格兰研究显示,晶晨股份在OTT(可以通过公共互联网向电视传输视频和互联网应用融合的机顶盒)机顶盒芯片市场的市场份额是63.25%,二到四名分别是联发科(MTK),瑞芯微电子、全志 科技 (300458.SZ),份额分别为11.86%、10.03%和7.3%;“其他”公司合计共占7.57%。
晶晨股份此次拟募资15.1亿元,用于包括AI超清音视频处理芯片及应用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等。宋江波认为,这些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实现发展目标。未来公司将积极布局IPC等消费类安防市场及车载 娱乐 、辅助驾驶等 汽车 电子市场,推动AI音视频系统终端的纵深发展。
澜起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澜起 科技 ”)的主营业务是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以芯片为基础的解决方案,目前主要产品包括内存接口芯片等。公司在给上交所提出问题的回复中称,“内存接口芯片市场规模及占有率目前没有权威的行业统计数据。根据IDT和Rambus定期报告公开披露数据和公司相关收入推算,报告期内(2016年到2018年)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从25%-30%提升至40%-50%之间。”
围绕中芯国际形成半导体产业链
从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来看,晶圆代工是其中的重心;另一方面则是国内半导体领域较有竞争力的封装测试。从目前大部分的科创板拟上市半导体企业来看,都是中芯国际的上下游企业;封装测试方面供应商则主要是长电 科技 (600584.SH)。
比如晶晨股份中的晶圆代工供应商,除了超过六成来自台积电以外,中芯国际也有一席之地;封装测试的主要供应商则是长电 科技 。供应商主要来自中芯国际和长电 科技 ,这在科创板这一批芯片设计的企业来看,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聚辰 科技 在招股书中表示,“目前公司合作的晶圆制造厂主要为中芯国际,合作的封装测试厂主要为江阴长电、日月光半导体等。”“其中,晶圆主要向中芯国际采购,报告期内采购金额分别为8,518.30万元、8,857.64万元和12,606.05万元,占同期晶圆采购比例分别为 98.17%、99.84%和100.00%。”而聚辰 科技 的第二大供应商,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则是长电 科技 子公司。
中芯国际的上游供应商来看,拟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则主要是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微公司”)。中微公司招股书称,2016年到2018年,公司每年前五名客户包括台积电、中芯国际、海力士、华力微电子、联华电子、长江存储、三安光电(600703.SH)、华灿光电(300323.SZ)、乾照光电(300102.SZ)、璨扬光电等,以及前述客户同一控制下的关联企业。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向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占当期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5.74%、74.52%和60.55%。
另外,6月5日首批上会的科创板企业当中,安集微电子 科技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集 科技 ”)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成功打破了海外厂商对集成电路领域化学机械抛光液的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使中国在该领域拥有了自主供应能力。”招股书如是说。
2018年,安集 科技 来自中芯国际的收入达到1.48亿元,来自台积电的收入则为2020万元。2016年到2018年,安集 科技 向中芯国际下属子公司的销售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6.37%、66.23%和59.70%。
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忆东表示,背靠国内半导体产业需求,看好中芯国际坚定发展先进制程的战略,未来有望成为国际市场上仅次于台积电和三星的晶圆代工大厂。5月24日中芯国际公告称,因为行政成本等原因,申请公司的美国存托股在纽约退市。
Ⅲ 科创板首批过会3家!上市委都关注什么
今晚,首批进入科创板上市审议环节的3家公司传来好消息:全过!
据上交所官网6月5日消息,科创板上市委发布公告,首次上市委审议会议审议的天准 科技 、安集 科技 和微芯生物3家企业全部过会。按照科创板上市流程,上交所接下来将向证监会报送审核意见。3家公司离最终成功发行上市只有咫尺之遥。
此次过会的3家公司分别来自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生物医药行业。伴随着审核结果一同披露的,还有上市委提出的审核意见及问询主要问题,主要包括未来是否存在亏损的较大可能性、研发费用计算的合理性、公司大客户依赖情况等。
在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2019年第1次审议会议上,上交所的审核意见为2个:
1、报告期内,发行人2016年至201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02.60万元、1130.00万元、1897.61万元。请发行人结合2019年生产经营情况以及未来产品开发和销售预计情况、研发项目和在建工程预计完成情况、深圳坪山生产基地用房土地使用权取得成本、代建成本预计情况等,补充披露未来是否存在亏损的较大可能性,如存在,相关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是否充分。请保荐机构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这同时也是上市委会议对其提出问询的主要问题。
2、请发行人补充披露《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微芯生物制药厂区的情况说明》的相关内容。
专注抗肿瘤创新药领域
“公司已有自主研发的新药上市销售,并实现盈利,这点难能可贵。”一家早期参投微芯生物的创投机构人士表示。
招股书显示,贝达药业、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华领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基石药业7家公司作为国内创新药企业,业务特点与微芯生物较为相似。这7家可比公司最新营业收入中位数为5450万元,而微芯生物为1.48亿元;7家公司最新归母净利润中位数为-17.45亿元,微芯生物为3128万元。
从财务状况看,2016年-2018年,微芯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8536.44万元、1.11亿元、1.4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9.92万元、2590.54万元、3127.62万元。
对于营收快速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在于西达本胺片自2015年上市以来销量快速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西达本胺研发历经12年,其上市创出了多项纪录。招股书显示,西达本胺是微芯生物独家发现的新分子实体药物,是目前国内唯一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药物,海外首个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也是中国首个以II期临床试验结果获批上市的药物。
在有先发优势的基础上,公司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微芯生物指出,一贯将创新与研发视为公司核心竞争力。2016年-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52%、62.01%和55.85%。该数据在目前7家申请科创板上市的医药制造类企业中居前。
此次,微芯生物拟募集资金8.04亿元,投向创新药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项目等6个项目。
安集 科技 自受理到上会用时68天,此次会议,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对安集 科技 无审核意见,上市委会议提出问询的主要问题为:
1、报告期内,发行人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288万元、5060万元及536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均超过20%,主要由人力成本、物料消耗、折旧与摊销等构成,其中,在研发费用中的折旧和摊销占到发行人总折旧摊销的70%左右。截至2018年12月31日,发行人及其子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90项,但均为2014年及之前取得。
请发行人代表进一步说明:
(1)研发费用中的折旧摊销占公司总折旧摊销金额比较高的合理性?是否存在将实际生产用设备折旧计入研发费用,从而导致毛利率虚高的情形?
(2)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数与实际归集的研发费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明确意见。
2、请发行人说明光刻胶去除剂和CMP抛光液产品的相关性,是否有副产品,如有,在发行人财务报表中的反映情况,发行人现有项目是否取得相关环保部门的批准。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明确意见。
半导体材料行业潜力股
安集 科技 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其中,集成电路领域的化学机械抛光液2016年-2018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42%、2.57%和2.44%。
2016年-2018年,安集 科技 营业收入分别为1.97亿元、2.32亿元和2.4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709.85万元、3973.91万元和4496.24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81%、21.77%和21.64%。
其中,安集 科技 2018年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及其他地区分别实现收入比例为88.77%、10.34%和0.89%,化学机械抛光液、光刻胶去除剂和其他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05亿元、4205万元和25.79万元,占比分别为82.78%、16.97%和0.10%,该三项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占比99.85%。
研发投入方面,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安集 科技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90项,覆盖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于拟募资金及投向,安集 科技 此次拟募集资金3.03亿元,投向安集微电子 科技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CMP 抛光液生产线扩建项目、安集集成电路材料基地项目、安集微电子集成电路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安集微电子 科技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升级项目4个项目。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投资金额未披露。
天准 科技 自受理到上会用时64天,在3家公司中用时最短。对于苹果公司的依赖成为科创板上市委问询的重点内容,上市委在审核会议上要求天准 科技 表说明获得苹果公司及其供应商订单的稳定性,是否存在对发行人产品的需求上限,发行人玻璃及其他结构检测装备是否存在其他供应商,发行人的产品是否存在被替代的风险,上述产品的后续研发能力。
上市委还要求天准 科技 说明:公司自主研发的视觉传感器产业化生产存在哪些困难和不利因素,未来是否仍将采用外购核心零部件的经营模式;行业分类和产业链定位的准确性,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公司提供的产品、技术基础与可比公司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发力机器视觉工业应用
天准 科技 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苏州。公司以机器视觉为核心技术,专注服务于工业领域客户并为其提供领先的工业视觉装备产品,主要产品包括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装备、智能制造系统、无人物流车等。2015年8月公司曾挂牌新三板,此后于2018年1月摘牌。
4月2日,天准 科技 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公司计划募资10亿元,主要用于机器视觉与智能制造装备建设项目、研发基地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5月5日、5月20日,公司分别披露了两轮问询及回复。
从研发投入看,2016年至2018年,天准 科技 投入研发费用分别为4742.16万元、5956.22万元、7959.89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分别为26.22%、18.66%、15.66%。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获得63项专利授权。其中,33项发明专利、68项软件著作权。
从业绩来看,2016年至2018年,天准 科技 营业收入分别为1.81亿元、3.19亿元、5.0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6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163.59万元、5158.07万元、9447.33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2.81%。
不过,天准 科技 也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主要是对苹果公司。2016年至2018年,公司来源于苹果公司及其供应商的收入合计占比分别为41.99%、58.49%、68.55%。
推荐阅读
➤都过了,微芯生物、安集微电子、天准 科技 !科创板近在眼前!
➤大放权!央企审批混改方案、股权激励方案纳入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央企:很解渴!
➤外资正在大举买入这类资产!三大缘由透露中国经济密码
➤高净值人群大揭秘!不到千分之二人群坐拥三分之一财富,资产超千万富豪197万人
戳!
Ⅳ 国内芯片行业前景怎么样国产芯片市场怎么样啊
集成电路制造行业主要企业:目前国内集成电路制造行业的主要企业有中芯国际(688981(科创板),HK.00981(港股),SMICY(中概股))、和舰芯片、上海先进半导体等。
本文核心数据:集成制造电路行业市场规模、集成电路产量
1、集成电路制造是推动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关键
集成电路制造属于集成行业产业链的中游环节,是目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集成电路制造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发展走向。由此可见,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对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Ⅳ 未来半导体 - 7月22日重要芯闻
# 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预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量达526.7万辆 同比增71.7%
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预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产量规模预测合计将达到562.7万辆,同比增长约71.7%;新能源乘用车约535.7万辆(纯电乘用车429.44万辆、插电混动乘用车106.26万辆),同比增长约75.3%;商用车产量为26.98万辆,同比增长约21.5%。
# MIT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性能比硅更好的半导体材料
硅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其纯净形式已成为许多现代技术的基础,从太阳能电池到计算机芯片,但硅作为半导体的特性远非理想。现在,来自 MIT、休斯顿大学和其他机构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称为立方砷化硼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克服硅的上述两个限制。其为电子和电洞提供了高迁移率,并具有优良的热导率。研究人员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好的半导体材料,在将来也可能说是最好的材料。
# 应对模拟混合信号市场,西门子推出 Symphony Pro验证平台
在日前的第59届设计自动化会议 (DAC) 上,西门子 EDA 推出了其下一代混合信号 IC 验证工具 Symphony Pro。Siemens EDA 混合信号业务部门首席产品经理 Sumit Vishwakarma 接受了一些媒体的采访,并解读关于验证及其他一些内容。
# 三星斥资2000亿美元新建11家芯片厂
据媒体报道,韩国半导体巨头三星电子提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大规模建设半导体制造设施的计划。三星在向得州提交的一系列文件中,提出了投资近2000亿美元建设11家工厂的潜在计划。其中,两个工厂将建在得州首府奥斯汀,九个将在泰勒。此前,三星已经公布了在泰勒投资170亿美元建立一个先进半导体生产基地的计划。不过,三星并没有承诺一定会建造这些新生产基地,而是强调,这一“假设性提案”可能会在各种情况下出现变动。而且,即使三星确定投资并推进这一计划,首个新建的工厂也要到2034年左右才会开始运营。
# IQE控诉高塔半导体盗用商业机密及技术专利
# 三星电子寻求得州潜在芯片工厂税收优惠
据路透社报道,三星电子向美国得州当局提交的文件显示,该公司已开始为其在得州的11家潜在芯片工厂申请税收减免,投资总额约为1920亿美元。三星电子已在得州拥有一座芯片工厂,并正在建造一座新工厂。上述文件首次公开估计了拟议中的新投资的潜在价值,显示每家工厂将耗资120亿至230亿美元,并创造900个或更多就业机会。
# 摩根士丹利:需求疲软,预计联发科第三季度营收下降超 8%
7 月 22 日消息,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报告称,由于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萎缩,联发科第三季度需求疲软,预计其营收将会下降。摩根士丹利表示,虽然中国工信部 6 月份数据显示手机出货年增率转正,但预计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全年出货量仍将下滑 10%-15%。由于 618 期间手机销售量不如预期,因此下半年智能手机供应链将减少库存。在此情况下,预计联发科今年第三季度营收将减少 8%-12%,毛利率降低为 48%-50%。
# 消息称英特尔部分 FPGA 芯片产品涨价,最高达 20%
近日,一份英特尔 PSG 业务线产品致客户函件在业界流传。该份通知函显示,因供应链成本压力和持续的旺盛需求,英特尔拟调涨部分 FPGA 产品价格,涉及 Arria 、MAX 、Stratix 、Cyclone 等产品线,其中较旧料号涨价幅度为 20%,较新料号涨价 10%。
# SK 海力士否认无限期推迟韩国工厂扩建:还没有作出决定
据韩联社报道,有消息人士称,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越来越严重,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制造商 SK 海力士暂停了韩国工厂扩建计划。消息人士表示,在 SK 海力士上个月 29 日召开的董事会上,决定无限期推迟扩建计划。SK 海力士作出该决定主要是因为在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公司将对大规模投资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
# 长沙盈芯半导体 科技 公司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近日,长沙盈芯半导体 科技 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圳速源控股、长沙麓谷投资、民航股权投资基金、蒲公英私募基金、国融大量私募基金共同完成。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芯片研发、人才建设、市场推广、产业布局等体系完善。
# 川环 科技 :拟参与设立合资公司 涉足储能及半导体行业等领域新材料产品
川环 科技 7月22日晚公告称,公司拟与文琦超、文建树、唐宏3名自然人股东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川环德尚,旨在为新能源(储能)及半导体行业等领域提供新材料解决方案及终端产品与服务,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盈利能力。文琦超及文建树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本次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的事项构成关联交易。
# 韦尔股份投资成立半导体 科技 公司 注册资本1亿元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天津极创豪芯半导体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可卿,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销售;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韦尔股份等间接共同持股。
# 浙江大学发布“天目 1 号”超导量子芯片系列应用成果
# 射频芯片厂商国博电子成功登陆科创板
7 月 22 日,国博电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据了解,国博电子建立了以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和系列化产品布局,产品覆盖射频芯片、模块、组件。在高密度集成领域,公司基于设计、工艺和测试三大平台,开发了 T / R 组件、射频模块等产品;在射频芯片领域,公司基于核心技术开发了射频放大类芯片、射频控制类芯片等产品。
# 近 5 年全球元宇宙专利申请超过 2000 件,微软三星均已过百
西班牙一家咨询公司的数据就显示,在过去的 5 年里,全球所申请的元宇宙相关专利翻番,超过了 2000 件,微软和三星目前所拥有的元宇宙相关的专利,分别已有 158 件、122 件,是元宇宙相关技术专利第 1 和第 2 多的公司。宇宙相关专利在数量上仅次于微软和三星的,是在 2015 年凭借一段“鲸鱼跃出篮球场地面”的视频而大火的 Magic Leap,之后的则分别是 IBM、迪士尼、Meta、Adobe、Verizon、英特尔和 Snap。
# 宁德时代 M3P 电池明年将推向市场,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铁锂、成本优于三元电池
据财联社报道,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今日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公司 M3P 电池已经量产,明年将推向市场运用。M3P 电池是宁德时代基于新型材料体系研发的电池,其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铁锂,成本优于三元电池。
# 初创公司与 SpaceX“抢饭碗”,将于 2024 年发射火星探测器
7 月 22 日上午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太空初创企业 Relativity Space 从未发射过火箭,太空运输企业 Impulse Space 也从未在太空中测试过任何推进器,尽管如此,7 月 19 日,这两家位于美国加州的太空公司宣称,将联手启动一项雄心勃勃的太空任务,预计不到 3 年的时间内登陆火星表面。
# 福特:将从宁德时代采购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来追赶特斯拉
福特 汽车 周四表示,将从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CATL)进口成本较低的锂铁电池,用于其北美电动皮卡和 SUV。目前福特正在与 CATL 建立更进一步的联盟,并达成一系列单独协议,以确保未来 10 年的电池和电池材料安全。对此,宁德时代证券事务代表表示,宁德为福特全球供应电池,宁德时代并不造车,而双方的合作锁定的电池体系是磷酸铁锂。
# NASA 将于 9 月下旬借 SpaceX 龙飞船去往国际空间站,包括日本、俄罗斯宇航员
Ⅵ 揭秘首批科创板上会企业 平均排队58天
6月5日,科创板上市委正式“开工”,首批上会企业深圳微芯生物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芯生物”)等3公司正式迎来大考。记者注意到,作为首批“赶考生”,由于企业规范性比较好等因素,科创板上市申请快速推进,3家企业平均排队时间为58天,且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15%的标准。
截图来自上交所官网
三大领域拔头筹
根据安排,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6月5日将审议微芯生物、安集微电子 科技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集 科技 ”)、苏州天准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准 科技 ”)3家企业发行上市申请,这意味着3家企业正式迎来科创板的上市大考。
而安集 科技 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企业,安集 科技 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天准 科技 属于专业设备制造企业,该公司主要产品为工业视觉装备,包括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装备。
按照上市标准来看,微芯生物、安集 科技 均选择标准一,而天准 科技 选择标准三,目前天准 科技 也是唯一一家申报科创板企业中选择第三套上市标准的企业。保荐机构来看,微芯生物、安集 科技 、天准 科技 分别由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和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
企业规模均较小
首批上会的3家企业,规模较小成为共性。
数据显示,天准 科技 在2016年—2018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084.96万元、31920.12万元以及50828万元,对应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163.59万元、5158.07万元以及9447.33万元。
此外,安集 科技 、微芯生物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也均保持增长态势。微芯生物2016年—2018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536.44万元、11050.34万元、14768.9万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539.92万元、2590.54万元、3127.62万元。安集 科技 2016年—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663.92万元、23242.71万元、24784.87万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709.85万元、3973.91万元、4496.24万元。
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6月4日申报科创板的117家公司中,中国通号、天合光能、传音控股在2016年—2018年的营业收入均在百亿元以上,中国通号在2018年实现的营业收入更是超过400亿元,暂列目前申报科创板企业的榜首。天准 科技 2018年的营业收入在申报科创板的企业中位列第53名,安集 科技 、微芯生物两公司2018年的营业收入则分别位列申报企业的96名、113名。
分析指出,规模越小,公司存在的问题一般越少,审核起来反而相对较快。不过,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推进速度快是因为公司的规范性比较好,包括持续经营能力、科创属性并不存在非常多的疑问。规模较小的企业,它的业务比较清晰,整个问询和回答的效率比较高。在之前交易所的审核中,这些企业的问题已经比较明确,因此科创板上市申请在快速推进。
天准 科技 排队时间最短
首批上会的3家企业,从排队时间上看,
4月2日,天准 科技 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5月27日该公司具体上会时间出炉,也就是说天准 科技 科创板上市申请从获得受理到获准上会共用了55天的时间。相比之下,微芯生物的时间稍长一点。微芯生物自3月27日拿到“准考证”到获准上会的时间间隔期为61天,安集 科技 则用了59天的时间。经前述数据计算,这3家企业平均排队时间为58天。
除了审核效率高,交易所也严格把关。首批上会的微芯生物,经过3轮问询后才获得上会的机会。在首轮问询中,上交所针对微芯生物提出41问,包括核心技术等问题。研发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实控人认定与控制权稳定、市场推广费等14个问题为第二轮问询的重点。到了第三轮问询环节,微芯生物的问题缩减至3个,上交所主要聚焦“实控人的认定”、“风险因素”以及“其他信披问题”。
天准 科技 也是在经过三轮问询后才获得上会资格。上交所在首轮问询中,给天准 科技 出了44道考题,包括发行人核心业务、公司治理与独立性等问题。二轮问询中,上交所还设置一些“定制化”考题,对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对手、数据勾稽关系进行“刨根问底”式问询。而核心技术先进性问题在“三试”中仍被重点关注。
虽说安集 科技 仅获得两轮问询,不过问题的数量并不少,上交所对安集 科技 总共问询问题为60个。经计算,这三家企业被问询问题平均数量为60个。
研发占比均“达标”
科创板更加注重科创属性,研发投入等问题成为问询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单从研发指标来看,首批上会接受审核的3家企业均“达标”。
经统计计算,这3家企业研发占比最高的为微芯生物。数据显示,微芯生物在2016年—2018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5166万元、6852.75万元、8248.2万元,分别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0.52%、62.01%以及55.85%,微芯生物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合计约2.03亿元。微芯生物的研发费用率也远高于同行业水平,“公司目前有多项在研发项目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及临床早期阶段,导致报告期内研发费用金额较大”,微芯生物在招股书中写道。
此外,天准 科技 在2016年—2018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6.22%、18.66%、15.66%,安集 科技 2016年—2018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1.88%、21.77%、21.64%。
冲击科创板的企业6月5日将迎来上市大考,能否获通过答案也将揭晓。根据安排,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将于6月11日审议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华兴源创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3家公司的首发申请,6月3日晚间,澜起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的上会日期也正式敲定,定于6月13日。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有望从中诞生。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曾致电天准 科技 等三家公司进行采访,但未有人接听。
Ⅶ 细数2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核心技术 超三成指向电子和半导体领域
对于科创板上市公司而言,“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 科技 创新企业”的定位使其自带高 科技 光环。因此,科创板上市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就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和券商等研究机构研究的重点。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目前已经上市的2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核心技术涉及电子领域的最多,有6家;其次是计算机应用和半导体,分别涉及5家和4家。此外,南微医学、心脉医疗等核心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公司和杭可 科技 、瀚川智能等核心技术涉及专用设备的公司受市场关注度也普遍较高。
昨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均小幅下跌。相形之下,科创板则表现抢眼,29只个股中有24只上涨,其中核心技术涉及计算机、半导体和电子的公司涨幅居前。
按照申万分类,2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核心技术涉及电子行业的公司最多,达6家,分别是容百 科技 、睿创微纳、福光股份、光峰 科技 、新光光电和方邦股份。
其中,容百 科技 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首家实现高镍产品量产的正极材料生产企业,NCM811产品的技术成熟度与生产规模均处于全球领先。
睿创微纳则是从事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与MEMS传感技术开发的集成电路芯片企业,致力于专用集成电路、MEMS传感器及红外成像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公司的优势在于产品全产业链覆盖,红外军民两用产品市场空间大,部分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
福光股份和光峰 科技 则属于光学光电子的细分领域。
其中,福光股份的产品包括激光、紫外、可见光、红外系列全光谱镜头及光电系统,公司凭借在光学领域深厚的技术沉淀,推动光学镜头的技术革新,率先打破了国外在安防镜头领域的垄断地位。福光股份表示,公司四大核心技术分别是“大口径透射式天文观测镜头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复杂变焦光学系统设计技术”“多光谱共口径镜头的研制生产技术”“小型化定变焦非球面镜头的设计及自动化生产技术”。
另外两家核心技术涉及电子领域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分别是新光光电和方邦股份。新光光电是国内光电技术装备领域领先企业,专注于提供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光学制导、光电专用测试和激光对抗等方向的高精尖组件、装置、系统和解决方案;方邦股份则是FPC上游材料国产替代先锋,是高端电子材料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电磁屏蔽膜、导电胶膜、极薄挠性覆铜板及超薄铜箔等,均属于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北京某大型上市券商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子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与电子行业关系比较密切的就是半导体行业,它们的业绩相关性较强。目前在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行业公司有4家,分别是晶晨股份、中微公司、澜起 科技 和安集 科技 ,都是各自所在细分领域的明星,业绩处于快速增长期。”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晶晨股份为多媒体智能终端SoC的领军企业,公司多年深耕音视频解决方案,并基于12nm制程,推出了4K/8K等超高清解决方案;半导体刻蚀+MOCVD 设备龙头,公司各类型的刻蚀设备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MOCVD设备则打破国际垄断,销售持续放量;澜起 科技 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深耕十多年,成为全球可提供从DDR2到DDR4内存全缓冲/半缓冲完整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澜起 科技 发明的DDR4全缓冲“1+9”架构被JEDEC(全球微电子产业的领导标准机构)采纳为国际标准,其相关产品已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内存、服务器和云计算领域,并占据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安集 科技 的核心技术在于湿法化学品研发,公司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CMP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Ⅷ 功率半导体十大龙头
韦尔股份、中芯国际、卓胜微、北方华创、兆易创新、华润微、紫光国微、鹏鼎控股、沪硅产业、三环集团在半导体企业中排名前十。
1、新能源领域的宁德时代已经率先站上万亿市值,那么,代表着人类最先进的半导体科技也应该有万亿市值的龙头。那么,我们来简单说说这十大半导体龙头,其实,这十大龙头和半导体ETF(512480)中的十大重仓股基本一致,韦尔股份、卓胜微、北方华创、兆易创新、紫光国微等在列,这里面没有科创板的中芯国际、沪硅产业、华润微等,但是多了长电科技、汇顶科技、澜起科技、华天科技、中微公司,那么,我们就来说说这些个龙头。
2、韦尔股份 603501:2422.09亿,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源管理IC等产品的研发设计。以CIS业务为核心,多产品线协同发展开启韦尔新征程。2019年收购全球第三大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豪威科技,除豪威外,韦尔股份近两年对外先后收购思比科、Synaptics 等优质资产,对内加大在分立器件、 射频 IC、模拟 IC 等领域研发力度,形成了以 CIS 业务为核心,多产品线协同发展的业务布局。2020年上市公司实现营收198.24 亿元,同比增长45.43%;实现归母净利润 27.06 亿元,同比增长481.17%,在疫情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下 依旧保持了较高的增速。2021 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和利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创下单季历史新高,体现了公司主业横向拓展后良好的成长性。预计公司业绩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长。
3、中芯国际688981:2263.81亿,大陆晶圆代工龙头,被给予厚望,目前全球最领先的芯片制造商是台积电,占了全球芯片加工5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芯国际却只有6%的市场份额,上市即巅峰,后面股价持续低迷,主要还是我们依然被卡脖子,而中芯被给予的希望太大了,最后大家失望了,中芯国际目前的先进工艺主要是14nm和28nm制程,大家都在等中芯国际量产出7nm制程的芯片,而台积电7nm和5nm制程的芯片早就量产了,现在人家已经大力投资建厂在研发3nm制程的芯片了,而现在高端手机都是5nm,所以,这是中芯国际的软肋。业绩方面,20年及一季度都不错,目前半导体景气度在提升,股价还是有希望的
Ⅸ 哪些港股上市的内地企业有退市可能
入2019年,企业赴港上市热情不减,截至1月30日,已递交申请等待登陆港股的公司超过150家。但是,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有2家公司完成私有化主动从港股退市。
这并非个案。据上证报资讯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至少有18家公司通过私有化的方式,主动撤销了港股上市地位。当初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取得的上市地位,为啥说不要就不要了呢?
梳理发现,“股份流通量较低”“股价大幅低于净值”“筹资困难”“远离资本市场喧嚣”“回A”等,成为主动离场上市公司提及的高频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积极筹备科创板的当下,也有企业主动从港股退市,筹划登陆科创板。
打包登陆科创板?
2019年1月17日,先进半导体完成了在港股市场最后一天的交易,报收1.49港元/股,结束了其在港股的13年历程。1月25日,该股正式撤销了其在港股的上市地位,并发布了在港股市场的最后一条公告:注销款项将于2019年2月8日或之前寄发给股东。先进半导体是中国内地大型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商,主营业务为制造及销售5寸、6寸及8寸半导体晶圆,同时还是较早从事汽车电子芯片、IGBT芯片制造的企业。
先进半导体的私有化发起方是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积塔”),但上海积塔之前并非先进半导体的股东。但是,上海积塔的控股股东华大半导体拥有先进半导体3.02亿股内资股,相当于其已发行总股本的约19.65%。同时,华大半导体持有的A股上市公司上海贝岭,亦持有先进半导体约5.78%的内资股及约2.45%的H股。
本次私有化先由上海积塔将先进半导体私有化,然后由上海积塔换股吸收合并先进半导体,先进半导体退市后注销并入上海积塔。从2018年10月30日提出私有化,到2019年1月25日摘牌,先进半导体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走完了复杂的退市流程,速度之快,被市场解读为“争分夺秒为上海积塔首批登陆科创板做准备”。
资料显示,上海积塔由华大半导体全资拥有,而华大半导体是央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整合旗下集成电路企业而组建的专业子集团。2018年11月,在上海设立科创板的消息宣布后,上海市相关领导对一批创新创业企业进行了调研,上海积塔就是被调研的对象之一。
筹资难上市地位如同鸡肋?
1月份另一家主动退市的公司为中外运航运。1月16日,中外运航运撤销了其在港股的上市地位,其退市的理由之一,是股份流通量较低,未能实现公开上市的初期目标,包括但不限于吸引资金以供未来发展。“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任何重大改善,故而没有理由为维持公司上市地位而投入行政成本及管理资源”。
当然,目前招商局集团和中外运长航集团的重组已经完成,中外运航运的业务与招商局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附属公司存在同业竞争问题,也是中外运航运选择退市的理由之一。
中外运航运并非第一家因股份流通量较低、筹资困难而私有化退市的公司。2018年11月29日,有着53年上市历史的香港飞机工程,也因同样的理由撤销了港股上市地位。此外,新世界中国2014年首次提出私有化时曾表示,新世界中国未来有庞大的资金需求,但股份的流通量低,且在港交所的成交价较每股资产净值存在大幅折让,而且筹集资金的能力有限。不过,其首次私有化方案遭到中小股东否决。2016年,新世界中国再度提起私有化,并于2016年8月4日正式摘牌。
有分析人士认为,港股市场的成交分布非常不均衡,市场成交主要集中于蓝筹股、头部企业,大部分中小市值公司长期不被市场所关注,成交量稀少,估值低迷,流通性差的企业筹资困难,上市地位如同鸡肋。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2018年,在港上市的1100多家内地企业中,日均成交额不到100万港元的超过三成,日均成交额在1000万港元以下的接近七成,日均成交额不到1亿港元的超过八成。
远离资本市场喧嚣?
当然,除了以上原因,还有一部分公司从港股退市,是为了远离资本市场喧嚣,潜心改革,比如2012年退市的阿里巴巴B2B公司和2017年7月27日挥别港交所的百丽国际等。
在阿里巴巴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之前,阿里巴巴旗下的B2B公司曾在港股市场短暂停留。2012年2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向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提出私有化要约,以与2007年底上市招股价持平的每股13.5港元,把小股东手里的股份全部买了回来,并于该年6月20日正式撤销了港股上市地位。
对于阿里巴巴B2B公司的退市,马云的解释为:“将其私有化,可让我们免于承受拥有上市子公司所需面临的压力,能够制定对客户最有利的长远规划。”2014年9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纽交所挂牌,实现了整体上市。
昔日“女鞋大王”百丽国际于2017年退市时,也在公告中坦言,私有化是因为转型将不乏风险,这些战略只有在不受公开股票市场的短期纷扰影响的情况下,才能够得以更有效地实施。
银泰商业2017年5月19日退市,其理由之一是:在零售业转型环境下,阿里巴巴计划与银泰展开更深入的合作、探索新的发展机会及实施一系列长期发展策略。相关举措可能影响公司的短期发展势头,私有化实施后,公司可专注长期利益,避免公开上市公司身份相关的市场预期及股价波动的压力。
Ⅹ 半导体芯片龙头股排名前十
中国半导体芯片龙头股排名前十的有:1、北方华创;2、中芯国际;3、兆易创新;4、卓胜微;5、紫光国微;6、韦尔股份;7、北京君正;8、华润微;9、扬杰科技;10、长电科技。
1、 北方华创。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方华创,股票代码002371,是由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战略重组而成,是目前国内集成电路高端工艺装备的先进企业。北方华创主营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及精密元器件业务,为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公司现有四大产业制造基地,营销服务体系覆盖欧、美、亚等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
2、 中芯国际。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芹圆限公司,港交所股票代码00981,上交所科创板证券代码688981。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技术最先进、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跨国经营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集团。
3、 兆易创新。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领先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存储器技术和IC解决方案。2016年8月,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03986。在中国市场,兆易创新的SPINORFLASH市庆敬场占有率为第一,同时也是全球排名前三的供应商之一。兆易创新的触控和指纹识别芯片广泛应用在国内外知名移动终端厂商,是国内仅有的两家的可量产供货的光学指纹芯片供应商。
4、 卓胜微。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10日,于2019年6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嫌差塌票简称卓胜微,股票代码300782。公司专注于射频集成电路领域的研究、开发与销售,主要向市场提供射频开关、射频低噪声放大器、射频滤波器、射频功率放大器等射频前端分立器件及各类模组产品,同时公司还对外提供低功耗蓝牙微控制器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