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美国3月份进出口数据分析

美国3月份进出口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9 08:23:36

① 近年来美国进出口结构主要有哪些变化

根据《新华网》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9月,按普查口径,美国货物进出口金额为3104.01亿美元,同比下降1.9%。其中,货物出口金额1245.27亿美元,同比下降0.2%;货物进口金额1858.74亿美元,同比下降2.9%;货物逆差金额613.47亿美元,同比收窄8.0%。近年来美国进出口结构主要变化有:

  1. 美国食品、饲料和饮料贸易金额213.42亿美元,同比增长6.9%;

  2. 工业中间品贸易金额723.51亿美元,同比下降0.5%;

  3. 资本品贸易金额928.23亿美元,同比下降2.6%;

  4. 汽车及零部件贸易金额420.91亿美元,同比增长0.9%;

  5. 消费品贸易金额688.47亿美元,同比下降6.8%;

  6. 其他商品贸易金额129.49亿美元,同比增长1.8%。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总结,近年来美国进出口结构主要变化在美国食品、饲料和饮料贸易,工业品、资本品,汽车和消费品等方面。

② 全球汽车市场2020年3月销量速览:世界各国汽车销量大跌

全球汽车市场2020年3月销量速览:世界各国汽车销量大跌,唯有俄罗斯因抢购大幅增长

北美洲

美国新车销量99.2万辆,同比下降27.0%

市场分析机构WardsIntelligence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轻型汽车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27.0%至992,392辆。1-3月美国轻型车销量累计约为3,978,727辆(不包括捷豹路虎),同比下降12.4%。

1-3月,美国三大车企中的通用汽车和菲亚特克莱斯勒(FCA)的销量分别下滑7.1%和10.4%,降幅均高于预期。尽管两家公司都没有提供3月的具体销量,但需求明显在3月中旬大幅下滑。根据大众、本田、现代以及马自达等多个汽车品牌3月销量下滑幅度均超过了40.0%的表现,也已经凸显出整个美国的市场。

密歇根大学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即便是美国政府的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和汽车制造商的慷慨激励措施,也无助于改变市场悲观情绪。

加拿大新车销量9.6万辆,同比下降47.1%

根据调查公司desrosiers发布3月加拿大新车销量(推测值)同比下降47.1%至96,117辆。其中,乘用车市场下降60.7%至19,053辆。

据Scotiabank分析加拿大汽车销量走势时表示,尽管加拿大当前社会仍处于水平良好,但是消费力度依然疲软,再加上疫情促使市场进一步波动,至少会暂时影响汽车销售。

亚洲

中国新车销量143.0万辆,同比下降43.3%

中汽协发布3月中国汽车产销量数据。2020年3月,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的控制,企业生产经营逐渐恢复。伴随生产经营有序恢复,汽车产销降幅收窄。

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2.2万辆和143.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4.5%和43.3%。1-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7.4万辆和367.2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2%和42.4%。

3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04.9万辆和104.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9.9%和48.4%。1-3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8.4万辆和287.7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8.7%和45.4%。

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7.3万辆和38.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0.3%和22.6%。1-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9.0万辆和79.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8.7%和28.4%。

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含特斯拉)分别完成5.0万辆和5.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9%和53.2%。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0.2%和56.4%。

韩国新车销量59.8万辆,同比下降15.0%

韩国五大汽车制造商,包括现代汽车、起亚汽车、通用汽车韩国公司、雷诺三星汽车公司和双龙汽车公司,3月一共售出597,826辆汽车,同比下降15.0%。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和起亚汽车的主要海外工厂停产,以及另外三家汽车制造商的减产。

1-3月,这五家汽车制造商共售出1,687,905辆汽车,同比下降9.2%。

分企业来看,双龙汽车表现最差,3月共售出9,345辆汽车,同比下降29.0%。韩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销量同比下跌12%至37,918辆。得益于旗下SUV车型的强劲销量,雷诺三星汽车公司的销量逆势上涨9.5%至15,100辆。

现代起亚是全球销量第五大汽车制造商,因疫情的蔓延,这两家公司暂停了在美国、欧洲、俄罗斯和印度的大部分工厂。因此,现代汽车3月销量大跌21.0%至308,503辆;起亚汽车3月销量也同比下降6.4%至226,960辆。两家公司计划增加国内市场销量,以抵消海外市场销量下降的影响。

日本新车销量58.1万辆,同比下降9.3%

行业机构数据显示,3月份日本新车销量(包括卡车、公共汽车和微型车)较去年同期下降9.3%至581,438辆,已经连续第六个月出现下滑。

疫情导致的零部件中断和汽车需求下降等问题,使得包括丰田、本田和日产在内的日本所有主要汽车制造商纷纷关闭工厂。

据外媒报道,总体上来说,日本七家汽车制造商的全球产量目前预计将较2019年下降50.0%。2019年,日本七大汽车制造商在全球共生产了2,607万辆汽车。

印度新车销量14.3万辆,同比下降51.0%

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近日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印度2020年3月份的汽车销售量仅为143,014辆,同比下降51.0%。

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指出,受疫情影响,印度汽车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以及零部件进口受到很大影响,这也导致印度汽车行业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不过,根据印度最新管控,该国从3月25日才开始为期三周的全国封锁,因此使得销量大幅下滑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当地政策原因,随着离月底越近,优惠可能性也越大,使得不少消费者处于观望,但与此同时疫情的冲击,使得市场表现再次延后。

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截止3月31日印度所有的汽车工厂都已停止生产。4月中旬解除封锁之前,印度汽车行业的生产、运输和销售都将继续处于停滞状态。

欧洲

英国新车销量25.5万辆,同比下降44.4%

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英国新车注册量为254,684辆,同比下降44.4%,创下1999年(英国引入两年一次的号牌变更政策)以来的最差记录。而通常情况下,3月份是英国汽车销量最高的两个月之一,例如2019年3月的新车登记数量占全年总销量的20.0%。

1-3月,英国的汽车累计销量为483,557辆,同比下降了31.0%。

2016年,英国汽车销量曾创下新高,自此之后,该国的汽车销量一路下滑。受疫情影响,SMMT将英国今年的汽车销量预测下降了23.0%,至173.0万辆,这意味着今年销量较去年同期或下降25.0%。

德国新车销量21.5万辆,同比下降38.0%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德国新乘用车注册量为215,119辆,同比下降38.0%,这是有史以来德国最大的月度降幅。1-3月,德国汽车累计销量为701,300万辆,同比下降20.0%。

品牌方面,德国汽车市场的领导者大众品牌3月销量同比下降了35.0%,梅赛德斯同比下跌28.0%,宝马同比下降了21.0%,奥迪同比下降了37.0%,福特同比下降了50.0%。特斯拉和雷克萨斯的表现都相对不错。其中,雷克萨斯的销量同比下降了2.8%,特斯拉的销量下降了4.4%。

出口量方面,德国3月共出口23.5万辆汽车,同比下降32.0%.

德国机动车协会表示,3月的这个数据并不意外,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德国几乎所有汽车经销商被迫关门,多个新车注册办公室关闭,德国消费者在疫情期间并不考虑购车。德国Ifo研究中心预计,德国汽车产业将严重受到疫情影响,车业业绩将严重下滑,预计回落到2009年水平。

俄罗斯新车销量16.1万辆,同比增长23.0%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3月OPEC石油产量协议破裂导致的油价暴跌,使卢布成为了今年兑美元汇率表现最差的货币之一,贬值幅度大约达到了20.0%。

分析机构Autostat表示,由于卢布大跌,俄罗斯消费者争先在价格上涨之前购买新车。今年3月份,俄罗斯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3.0%至160,640辆,1-3月,俄罗斯乘用车累计销量为375,649辆,同比增长16.0%。

然而,由于经销商为对抗疫情传播而在全国范围内关闭门店,并且只接受网络订车,今年4月俄罗斯的汽车销量预计将大幅下跌。

Autostat执行董事SergeiUdalov表示,销量的上涨主要是因为卢布贬值,导致汽车价格很可能会上涨,因此大量消费者争先在涨价之前购买汽车。Udalov表示:“汽车销量将会回落,而且降幅会非常明显。”他预计,今年4月俄罗斯乘用车销量的降幅有可能达到80.0%至90.0%。

法国新车销量6.3万辆,同比下降72.0%

根据法国汽车工业协会CCFA的数据,3月份,法国汽车销量大跌72.0%至62,688辆。1-3月,法国汽车累计销量为364,679万辆,同比下降34.1%。

3月份,在法国销售的汽车品牌几乎全军覆没,销量全都出现了大幅下滑。唯一销量跌幅低于50.0%的汽车品牌为PSA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DS,其3月销量同比下降38.0%。其他表现相对较好的品牌,例如Mini销量同比下降50.0%,起亚销量同比下降53.0%,丰田和现代分别出现57.0%的同比跌幅。

而销量损失较为惨重的品牌包括PSA集团旗下的欧宝,同比跌幅达89.0%,FCA集团旗下的Jeep同比跌幅达85.0%,菲亚特、西雅特和铃木的销量则分别下降了82.0%。

西班牙新车销量3.8万辆,同比下降69.0%

西班牙3月汽车销量同比大跌69.0%至37,644辆。1-3月,西班牙汽车累计注册量达218,705辆,同比下跌31.0%。

据西班牙汽车工业协会(ANFAC)的数据,3月,来自租赁公司的汽车注册量下降了75.0%,来自私人客户的需求量下降了68.0%,面向公司的批量销售下降了67.0%。

电动汽车的销量情况好于市场平均水平,尽管其销量也出现了两位数跌幅。其中电动汽车的销量下降了44.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注册量下降了22.0%,混动汽车的注册量同比下跌26.0%。

汽油车的销量下降了74.0%,占据55.2%的市场份额;柴油车的注册量下降了68.0%,占据24.8%的市场份额;所有替代燃料汽车,包括纯电动、混动以及由液化石油气和压缩天然气驱动的汽车,销量下降了38.0%,但市场份额却上升到创纪录的20.0%。

品牌方面,特斯拉是表现最好的品牌,销量下降了37.0%。大众集团旗下大众和斯柯达品牌出现68.0%的跌幅,西雅特的销量下降了46.0%。现代的注册量下降了47.0%,起亚的注册量下降了60.0%。丰田的销量下降了48.0%。

豪华品牌中,宝马销量同比下降80.0%,奥迪销量同比下降76.0%,梅赛德斯-奔驰和保时捷的注册量下降了52.0%。而PSA集团下的欧宝、标致、雪铁龙,FCA集团下的菲亚特、JEEP、阿尔法罗密欧,以及福特品牌销量同比下跌都超过了70.0%。

意大利新车销量2.8万辆,同比下降85.4%

意大利运输部日前公布,3月汽车销量为28,326辆,同比大跌85.4%。

3月份,几乎所有汽车品牌在意大利的销量都出现了大幅下滑,特斯拉是唯一一个销量实现增长的汽车品牌,该公司3月在意大利共交付424辆汽车,同比上升58.0%。

根据意大利外国汽车制造商协会UNRAE的数据,如果意大利在4月底或5月初能够解封,商业活动全面恢复,那么该国今年汽车总销量将下跌32.0%至131.0万辆;而如果封锁令持续更长的时间,到8月底汽车销量仍然接近于0,那么意大利今年的汽车销量将仅高于100.0万辆。

南美洲

巴西新车销量16.4万辆,同比下降21.8%

巴西汽车销售商联合会(Fenabrave)发布的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3月巴西汽车销售量为16.4万辆,同比下降21.8%。1-3月,巴西汽车销售量为55.8万辆,同比下降8.2%。其中,巴西轿车和轻型商用车销售量为45.1万辆,同比下降9.2%。

3月,巴西轿车和轻型商用车销售量为15.6万辆,同比下降21.9%。卡车销售量为6,483辆,同比下降15.0%。大客车销售量为1,295辆,同比下降35.4%。

从品牌看,3月,雪佛兰Onix销售量居首,销售量为1.2万辆。福特Ka居次,销售量为7,103辆。现代HB20位居第三,销售量为7,042辆。目前,雪佛兰拥有巴西16.4%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是福特9.2%、现代8.5%。

巴西汽车销售商联合会称,3月份因防控新冠病毒扩散而实行的隔离措施对巴西汽车销售影响很大,许多汽车经销商关门停业,实体车店几乎瘫痪了,只能在网上销售,销量大幅减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美股暴跌拜登发声原因

彻底失控了,拜登连夜发声,美国5月通胀数据披露,再次引爆市场,消费者信心崩了!受此影响,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跌880多点,欧洲股市也出现大跌,就算是多日连续上涨的国内A股,也不得不担心,会不会被美国带下水,究竟5月份美国通胀情况如何呢?为什么会引发股市出现暴跌呢?对中国股市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周五下午,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一举击碎了市场对于美国通胀指数已经见顶的预期,5月美国CPI达到了8.6%,高于市场预期的8.3%,同比和环比都仍在上涨通道中,更是刷新了从1982年以来的通胀记录,在通胀数据的组成中,能源、食品和住房价格的涨幅最大,5月份,美国食品价格单月上涨超过10%,一加仑的汽油价格涨到了4.99美元,较一年前翻了倍,要知道,美国人是人均一部车的配置标准,这么高的油价,一般家庭真的承担不起。

美国政府对通胀的控制不及预期,引发了股票市场的恐慌,当日,美国三大指数再次遭受暴跌,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幅2.7%,纳斯达克指数收跌3.52%,标普指数跌幅达2.91%,就连拜登也不得不出来打包票,表示将尽一切办法来压低美国物价。我们都知道,消费者价格指数就是通胀水平,这个指数越高,意味着一个国家内部的物价上涨越严重,那么,为什么在市场看来,通胀水平这个指标,威力会这么大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美国的这一轮通胀是怎么形成的。我们都知道,在特朗普还是美国总统的时候,为了应对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美国采取的是无底线的放水政策,所谓放水,就是通过改变国家的货币政策向市场释放流动性,让因为疫情影响出现困难的企业和老百姓得到银行和政府的资金,来度过危机。

简单来说,美国为了放水,干了三件事情:首先,大量发行美国国债,向其他国家借入美元。到今年3月底,美国发行的国债规模超过30万亿,就算是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对比,规模都多出了好几倍;第二,降低国内的银行基准利率,让老百姓几乎可以没有成本地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拿到现金。从2020年3月16日开始,美国联邦基础利率就已经降到了0%到0.25%,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几乎没有利息,但是从银行贷款又几乎没有成本,这种情况之下,谁还会把钱存起来呢?这些还不够,美国还通过派发现金支票的形式,把现金送到了老百姓的手里。仅仅是2020年3月份,美国派发的现金就达到了5000亿美元,按照美国的人口数量来计算,每一个成年人差不多可以拿到2000美元的补贴。


如果你觉得放水政策是给老百姓的福利,那你就太天真了,在一波操作之后,无底线放水政策的后遗症就开始出现了,而最后买单的人恰好又是美国人民。美国的老百姓很快发现,自己手头的钱虽然多了,但是每个月反而更加不够花了,商店里的食品、日用品,乃至房子都在不断涨价。

我们都知道,市场当中的商品如果没有明确的增长,市场上的货币增加了之后,很快就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放水之后的美国,市场流动性泛滥,但市场上的商品供应并没有增加,还因为俄乌战争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能源、粮食的供应甚至比之前更加紧张,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美国的物价就好像坐上了电梯,蹭蹭蹭直往上走。根据美国国内的调研数据显示,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居民当中,六成以上的人是月光族,什么概念,月入十万人民币仍然不够花。作为所谓的民主国家,老百姓被物价上涨折磨,当然对拜登政府很有意见,而这些意见都会反映在美国老百姓的选票里。


今年11月,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拜登政府能不能在这次选举当中赢得多数选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拜登能不能在11月份之前,把美国国内的通胀数据给压下去。实际上,拜登本人在今年初就已经明确了,他现在最大的任务,既不是恢复和发展美国的经济,也不是制裁俄罗斯,而是压住美国国内的通胀水平。与其说投资者是担心通胀越演越烈,不如说,他们真正担心的是,美国政府为了压制物价上涨,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而这些措施,可能对股票市场和国内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

那么,为了应对通胀,美国会怎么做呢?这个问题得分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讲。内部相对来说很明确,扩大供应量,回收市场的流动性。经济学领域对全世界所有国家曾经做过一个分类,大致可以分为资源型国家、制造业国家和消费型国家三种类型,我们国家是典型的制造业国家,美国就是最大的消费型国家。


什么意思,美国国内以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大量的消费品要从中国、东南亚、印度等制造业国家进口,而俄罗斯、巴西等资源禀赋比较好的国家,又为制造业国家和消费型国家提供了能源。因此,要扩大供应量,美国人首先要确保他从国外进口工业产品和能源的路径是畅通的,并且,最好能把进口产品的价格给压下来。这也是最近为什么频频传出要取消我国进口产品关税的原因了,你以为他们是为了我们好吗?他们是为了拯救自己。

除了保障进口,拜登还将矛头对准了全球的大型石油公司。在俄乌战争之后,全球的能源和粮食价格涨了好几波,美国人也深受其害,甚至有不少美国人已经向自己的公司申请居家办公,理由不是因为新冠疫情,而是因为油价太高,开车到公司上班的油费成本太高了,无力支付。本周五通胀数据一发布,美国总统就将矛头指向了美国国内的石油公司,他批评埃克森美孚等巨头利用供应短缺获取巨额利润,要求这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石油价格。


除了要确保国内的进口产品和能源的供应,美联储的加息,又像开了一台抽水机,把之前放的水,不断地往回抽。今年3月份,美联储宣布将美国联邦基础利率上调25个基点,5月的CPI数据公布后,市场普遍担心的是,美联储将采取更加激进的加息策略,6月中旬,也就是下周,美联储即将再次召开议息会议,市场预期,6月的加息幅度可能将达到50个基点甚至75个基点。超预期的加息,使市场上大量热钱都进入了美国金融机构,美国的企业和老百姓看到市场利率上去了,会降低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同时更加愿意把钱存到银行,这样一来市场的流动性就降下来了。

可是,要知道两年前,特朗普放水是为了保经济,保民生,这一波加息之后,企业不想去扩大再生产,老百姓不想消费了,说白了,美国的经济还没有从新冠疫情的影响当中回过神来,又被泼了一盆冷水,拜登政府要给经济降温,影响最大的,自然是美国的股市。说到这里,大家大概就知道了,为什么美国通胀居高不下,美国的股市就会跌跌不休了,简单来说,只要有通胀,加息就停不下来,一加息,美国股市的流动性就会被抽掉一大波,经济也要跟着降温,股市不跌才怪了。


不过,市场的担心到这里并没有结束,除了美国国内会有动作之外,同样地,美国在国际上也不会消停。既然美国国内老百姓已经民怨沸腾了,美国政府当然会想,怎么着也得在国际舞台上整出点事情来,把国内尖锐的矛盾转嫁出去。因此,大家只要去看美国的历史就知道了,只要是美国国内不太平的时候,必然要在国际舞台上搞点动作,就最近来说,美国一方面拉着欧洲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制裁,一方面拜登积极出访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就是最好的证明,说白了,美国一家乱不合适,全世界跟着一起紧张才正常。

一方面是国内通胀居高不下,美国经济面临着降温与衰退,另一方面国际形势也更加动荡,到处都可能飞出黑天鹅,投资者自然有了避险情绪,因此,除了美国股市之外,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股市也出现了大幅的下跌。说到这里,大家恐怕会担心,6月13日国内股市开盘,是不是也会被拉下水呢?


这个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过去的这一周,国内股市走出了独立行情,就在周五美股暴跌之前,A股股市出现大涨行情,上证指数上涨1.42%,深证成指收涨1.90%,创业板指的涨幅更是达到了2.25%。以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一些板块出现强势反弹,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今年3月份宣布停产燃油车之后,国内新能源龙头企业比亚迪,股价出现强势反弹,到6月10日收盘,比亚迪公司的市值已经突破了1万亿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成为全世界市值规模第三大汽车企业,排在比亚迪前面的分别是美国的特斯拉和日本的丰田,连大众、福特等老牌汽车企业,也都被比亚迪给赶超了。

国外股市阴雨绵绵,A股却风景独好,下周又遇到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不得不承认,A股也面临着不小的回调压力,毕竟这一个月,很多资金在国内的股票市场当中都有了一定的涨幅,面临着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很多机构很有可能选择短暂出逃进行避险。


不过,大家不用太过于担心,短期的波动不改变长期向好的趋势。因为美国和中国的经济目前处于不同的周期当中,美国在加息,我们国家在降息,就是最好的说明。综合来看,在A股4月出现大跌,风险获得一定程度的释放之后,市场底或许已经出现,美股加息是个重要的外部因素,但无法决定A股的走势,我们更加应该注意的是,今年3月份以来,国家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是否已经出现了预期的效果,这或许才是影响下一个阶段A股走势最根本的因素。

④ 美国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5%,这与物价上涨有哪些关联

消费者价格指数指的是居民生活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是属于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关键指标,影响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或下降的主要关键因素就在于两点,第一点就是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第二点就是商品和服务零售价格变动系数,结合以上两点其指数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现状,例如当物价大面积、持续性的上涨就被称为发生了”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

⑤ 美国3月CPI同比上涨8.5%,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美国正在面临食品通胀的问题。受能源和食品价格飞涨、供应紧张以及消费者需求强劲影响,美国3月份通胀率同比涨幅创下了40年新高,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创下1981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飙升至8.5%,高于2月份的7.9%。相关数据也侧面反映出美国国内物价一直在上涨,通胀率已连续6个月超过6%,远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的平均目标。

⑥ 美国经济数据到底在哪里能找到啊

1、联邦基金利率(Fed Fund Rate%)
加息利好美圆,利空黄金。降息利空美圆,利好黄金。
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h15/update(联邦储备局)
发布时间:每六周的周二及周三联邦储备局议息会议
具体介绍:利率是影响美圆走势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打击通胀方面显得不遗余力。
利率政策,操控了美国短期债券孳息率。普遍认为在加息初期,会推动美圆上涨,降息则会引发美圆下滑。猜测联邦基金利率,差不多是市场每个月的指定动作。所有经济数据的公布,都会影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或减息的预期,从而导致美圆的短期波动。
需要留意:联储局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由19位成员组成,包括7位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和12位地区联邦储备银行主席。FOMC只有12位人士具有投票权,7位委员和纽约联储银行主席具有永久投票权,剩下4个投票席位由其余成员轮任。

2、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CPI过高,将会加息利好美圆,利空黄金。CPI过低,就有降息空间,利空美圆,利好黄金。
Stats.bls.gov/news.release/cpi.toc.htm(劳工部劳动统计局)
发布时间:每月第二或第三个星期,公布上月数字。
具体介绍:CPI包含了七大类产品364个项目的物价指数。央行厘定利率的重要指标,因为食品和能源价格较为波动,因此市场一般较关注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物价指数。当CPI年率超过2%时,美联储便会考虑加息的必要。

3、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PPI过高,将会加息利好美圆,利空黄金。PPI过低,就有降息空间,利空美圆,利好黄金。
Stats.bls.gov/news.release/ppi.toc.htm(劳工部劳动统计局)
发布时间:每月月尾的两周后公布,通常比CPI 早1至2日。
具体介绍:包含了约2300种商品价格。会影响CPI 有着密切关系。跟CPI 同样,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PI,也是受市场关注的。

4、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高利好美圆利空黄金。GDP低利空美圆利好黄金
www.bea.gov/bea/dn/home/gdp.htm (美国商业部经济分析局)
发表时间:预先估计的数据会分别在1月,4月 ,7 月,10月最后一个星期公布,之后有两次修正,一次是修正值,一次是最终值,每次相隔一个月。
具体介绍:是全面反映经济实力的指标。GDP主要包括个人消费,私人投资,净出口,政府开支4部分来量度经济增长。
在美国,个人消费占GDP高达70%,私人投资及政府开支的10-20%。我们一般会通过个人开支,耐用品定单,零售额,建造支出等预沽GDP数值。

5、ISM指数
指数低于50%则经济陷入衰退,利空美圆,利好黄金。当指数高于50%时,是经济扩张的讯号。接近60%时,则通胀的威胁渐高,联储可能会考虑提高利率。这都利好美圆,利空黄金。
(Institute of Supply Management Manufacturing Index)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the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ISM)是全球最大、最权威的采购管理、供应管理、物流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组织。该组织立于1915年,其前身是美国采购管理协会。数据由供应管理协会(ISM)每月初某日23:00公布。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指数由一系列分项指数组成,其中以“采购经理人指数”最具有代表性。
供应管理协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www.ism.ws/ISMReport/index.cfm (供应管理协会)
发布时间:每个月结束后第一个工作日
具体介绍:它是由非官方的供应管理协会(ISM),透过访问21种产品,300多家公司的采购经理,调查制造业的生产,新定单,商品价格,存货,雇员,定单交货,新出口定单和进口等八大制造成本。当指数高于50%时,是经济扩张的讯号。接近60%时,则通胀的威胁渐高,联储可能会考虑提高利率。指数低于50%,则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增加。43―50之间表明生产活动收缩;持续低于43表明生产和经济可能在衰退。

6、房地产数据
这些数据都和美圆是正比关系,和黄金是反比。
现有房屋销售 (Existing Home Sales) 和 新房屋销售(New Home Sales)
房屋销售是分为两种的;第一种是现有房屋销售 (Existing Home Sales),另一种是 (New Home Sales) 新房屋销售。如果这两个数据同时上升的话,反映出房地产的逢勃,大家都有能力去买房屋,这是反映出国家经济是好的。而这些数据通常也会关注到利率的问题,因为人们买卖房屋一般都会向银行借钱的,所以如果银行利率是高的话,便会影响到房屋销售,所以一个国家觉得房屋销售量是减低的话,他是有可能将利率调低。相反地如果房屋销售是过剧的话,是有可能将利率提升的,这些数据都会令到国家经济的看法和利率变动,会有少许反映的。
www.census.gov/const/www/newresconstindex.html (商务部统计局)
发布时间:每月的第三个星期(16日至19日间)
具体介绍:最近美国方面爆发次贷经济危机以后,市场十分关注美国的房地产数据。
相关数据:新屋开工(housing starts);营建许可证;房屋价格

7、国际贸易开支(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开支和美圆是正比关系,和黄金是反比。
www.bea.gov/bea/newsrel/tradnewsrelease.htm (商务部统计局和经济分析局)
发布时间:每月第二周,参照两个月前的贸易额。
具体介绍:它是美国进出口商品及服务的月报。显示了美国国际竞争力。贸易报告往往能预示GDP 的走向。大家都会以外资净流入和其比较,来平衡美圆的外流,填补贸易逆差亏空。

8、个人收入和支出(personal income and consumption )
个人收入和支出与美圆是正比关系,和黄金是反比。
www.bea.gov/bea/newsrel/pinewsrelease.htm 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发布时间:每月的第四个星期。
具体介绍:这一数据会影响美国的GDP,因为美国的个人支出对美国GDP的贡献占到70%。

9、零售额(retail sales)
零售额和美圆是正比关系,和黄金是反比。
www.census.gov/svsd/www/advtable.html 商业部普查局
发布时间:每月的11日至14日公布前一个月的数据。
具体介绍:零售额包括耐用及非耐用商品消费金额,并不包括服务业,两者加起来,约占个人支出的40%。耐用品通常是可以使用3年或以上的产品;非耐用品则例如食物,衣服,文具等。要关注剔除汽车的零售数字。
需要留意:零售额第一次公布的数据都是不太稳定,经常要作出较大幅度的修正。要关注能源于食品的零售额,因其能反映通胀的情况。

10、耐用品定单(rable goods order)
耐用品定单和美圆是正比关系,和黄金是反比。
www.census.gov/indicator/www/m3/adv/ 商务部普查局
发布时间:相关月份结束后3至4周。
具体介绍:它记录了工厂产品的新增定货量,出货量,未完成定单量和总存货量4部分。耐用品是企业投资的重要部分,也是价格最昂贵的消费品。这反映了消费者信心。市场关注剔除了飞机,国防的耐用品定单数字。
需要留意:最大的缺点是数字起伏大,所以参考时要考虑剔除国防和交通飞机这些大单的影响。
相关数据:扣除交通工具的耐用品定单,扣除军事用品的耐用品定单,可以更精确的反映经济的基本面。

11、就业报告
非农就业人口减少利空美圆利好黄金,非农就业人口增加利好美圆利空黄金。
Stats.bls.gov/news.release/empsit.toc.htm 劳工部劳动统计局
发布时间:每月第一个星期五,公布前一个月的统计结果。
具体介绍:就业报告的内容,来自于6万户家庭及38万个机构的调查。这个数据主要提供失业率,非农就业人口,平均工时,平均时薪等数据。市场较为关注机构的调查数据。非农业就业人口的升跌,是预测经济周期的重要指标。平均时薪能预示通胀情况,帮助联储局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周期的时间为1-5年,调查结果分为初值和终值。
相关数据:ADP,一家私营财会公司,主要帮助美国个大公司统计财务报告,因此掌握人员变化情况(不包括政府部门的人员变化)

12、每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每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和美圆是正比关系,和黄金是反比。
www.ows.doleta.gov/unemploy/claims_arch 劳工部就业培训管理局
发布时间:每周四,内容截止到上周六的一周。
具体介绍:越多人申请救济金,表示越多人失掉工作,美国消费信心便会下降。还会显示四周平均的失业救济人数。
需要留意:这里要注意的是申请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首次申请,第二类是持续申请。同时由于数据每周公布,有时候受到一些特殊的因素影响,如该周的工作日不足五天等等。所以除了每周数字外,还会公布的是四周的移动平均数,以减少数字的波动性。

13、工业生产指数(instrial proction) 美国联邦储备局
工业生产指数和美圆是正比关系,和黄金是反比。
发布时间:每月15日左右,公布上月指数。
需要留意:这是联储局两个非常重要的两个经济指标,于同时公布且相关性强。工业产值尽管只占美国总体经济的20%,但是工业产值对经济周期却非常敏感,所以这是测试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之一。设备利用率反映的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对通货膨胀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如果设备利用率高于85%的话,通胀压力就开始形成,而联储局将紧盯这个指标作为利率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
工业生产值测量的是产品数量的变化,不考虑产品价格。

14、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confidence)
消费者信心指数和美圆是正比关系,和黄金是反比。
www.conference-board .org 美国经济咨商局
发布时间: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二
具体介绍:此指数是调查5000个家庭,对经济前景及经济现况的信心,前后两者分别各占指数的60%及40%。此指数对个人支出往往有前瞻性启示。它比密歇根大学消费情绪指数作比较,但由于后者的调查只有500人,因此消费者信心指数代表性相对较高。
需要留意:关于消费者信心调查的指数主要有三个,而每个调查都有其局限性和可取性,相对于以下消费者情绪调查,本指数更注重的是家庭对劳动市场的反应。

15、褐皮书(beige book) 联邦储备委员会
褐皮书反映出的内容对经济比较乐观,那么利好美圆,利空黄金,如反映出的内容比较悲观,那么利空美圆,利多黄金。
发布时间:每次联储局议息会议前两个星期公布
具体介绍:是美国12个地区联储局,在议息前两周,对当前经济形式的评论概述。美联储每年有8次会议。会议前,美联储会发布三份文件,以给联储官员作讨论的准备。
1. 公开的黄皮书,讲述当前经济状况:
2. 开会前周四发放绿皮书,讲述联储首席经济专家对经济形式的观点:
3. 高度机密的蓝皮书,讲述可供联储官员选择的利率政策,这只会在开会前周五,亲自送到联储官员家中。

⑦ 美国外贸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

如把进口与出口分别来统计,上半年美国从水路进口的外贸货物为4.762亿吨,较2006年同期下降4.4%,进口贸易额为4 812亿美元,较2006年同期的4 672亿美元增长3.0%。上半年从水路出口的外贸货物为1.961亿吨, 较2006年同期下降7.2%,出口贸易额为1 735亿美元,较2006年同期的1 467亿美元增长18.3%。这主要是美国为了使上半年中从欧洲进口的贸易金额保持在20年同时期的同一水平上,而大举向欧洲出口,出口的贸易金额增长了20%以上。这也是跨大西洋的欧洲/美东集装箱班轮线将由小型船改换为中型船的原因。 采取美元贬值的政策以及其他的保护措施 美国政府把降低外贸逆差作为它施政的一项重要目标, 目前它已使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从2006年上半年的3.18∶1 减至2007年上半年的2.77∶1, 即进出口贸易额比率有了好转,但仍然是2.77∶1的逆差。从进出口贸易额的绝对值来讲,数据显示进出口贸易逆差已从2006年上半年的3 205亿美元,降至2007年上半年的3 077亿美元,即贸易逆差减少了128亿美元,相当于减少4.2%,这对于美国来讲已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亚洲地区是美国第一贸易大户 在地理上,亚洲地区离美国有万里之远,但仍是美国的第一贸易大户,即占美国全部贸易量的21.4 %,比美国北邻北美洲或南邻南美洲要多得多。在2007年上半年为1.438亿吨,与2006年同期持平。其中的中(含台湾地区)、韩、南亚(以印度为主)都有所增加,而与日本、东盟则有所减少。除了亚洲地区的贸易量在与2006年同期持平外,其他地区如欧、中东贸易量都有所减少。在贸易额上,亚洲地区更是美国的当然贸易大户,占美国全部贸易额的近一半,约44.2%。在2007年上半年美国与亚洲的贸易金额为2 893亿美元,与2006年的2 631亿美元相比,增长了10%。其中中国增长了17%,为亚洲之首,其次是以印度为主的南亚增长了13.5%,再依次为东盟(8.7%)、韩国(7.3%)、中国台湾地区(6.7%),日本仅增长了0.3%。 美中贸易逆差持续坚挺 在美国与中国的贸易上,2007年上半年的贸易额为1 272亿美元,较2006年同期1 087亿美元增长了17%,增幅之大为全球之首。从进出口贸易额之比来分析,无论美国采取一系列强力措施,甚至中国政府机构也在鼓励进口美国货物,采取措施以减少顺差,但是美国从中国进口与出口至中国的贸易金额之比,从2006年上半年的6.31∶1 还在微增至2007年上半年的6.39∶1,并且美对华贸易的逆差由2006年上半年的790亿美元增加至2007年上半年的928亿美元,即2007年上半年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较去年同比又增加了138亿美元,相当于增长了17.4%。可见美国采取了美元贬值与一系列保护政策,在全球范围内确见成效,但在美中贸易上却未掀起浪花几许。当然一项政策的效应不会立即显示出来,需要有一定时间才能有所定论,是否会在2008年有大的转变还需继续观察。 另一方面我们应注意到,美方统计出来的这些数字可能与中国官方发布的有所差异,其中至少有两点不同:一是这些数据是排除了空运与陆运的,中美之间几乎无陆运可言,但空运是有的,空运货物重量虽小

阅读全文

与美国3月份进出口数据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5年10年指数基金 浏览:733
能反映主流资金的指标公式 浏览:734
10年期国债期货价格在哪看 浏览:912
混合股股票 浏览:589
众生药业定向增发价格 浏览:76
股票就像小三 浏览:144
外汇战法排行 浏览:639
南京什么宝理财 浏览:997
黄金的未来走势 浏览:616
cpa融资租赁 浏览:744
深股通流入资金周排名 浏览:759
通达信普及版带交易吗 浏览:911
至尊外汇 浏览:123
2019投资界大健康投资峰会 浏览:683
恒指期货一个交易日是几点到几点 浏览:606
个人质押贷款期限一般为 浏览:862
欧元汇率人民币即期 浏览:328
25日人民币兑换澳元汇率 浏览:497
紫金银行理财 浏览:55
中泽股票 浏览: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