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上,发生在上海的大事件
古代
东晋末年,江浙沿海一带爆发声势浩大的孙恩农民起义。隆安五年(401),孙恩率军攻占位于今上海市青浦县境内的沪渎垒,杀死守将袁山松,并以此为根据地,向内地发展。不久,东晋大将刘裕举兵反扑,孙恩战败撤走,史称沪渎之战。
近代
1842年6月,英国侵略军沿海路北上进攻吴淞炮台,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部奋力抵抗,击伤英舰多艘。两江总督牛鉴闻报后,排列仪仗前往吴淞,途中遭英军舰船炮击,牛鉴惊慌失措,临阵脱逃,清军阵脚大乱。英军趁机从东炮台登陆,夹击西炮台,陈化成孤军无援,与守台官兵一同壮烈殉国。数日后,上海县城失守,英军继续西进,并攻取南京。8月,《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被定为通商口岸,正式对外开放。此后,上海迅速发展成为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上海在1843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开辟为中国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英国、美国和法国陆续在上海设立了居留地。
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于1855年小刀会的广东人刘丽川占领上海。
1860年6月太平军赖文光占领上海。
1862年初太平军李秀成占领上海的战役。
1854年上海成立了自治机构工部局,事实上演变成独立于清朝地方政府行政与司法管辖权之外的租界。
20世纪初,在上海陆续发生了一系列影响到中国命运的政治事件。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号召开。
1922年7月和1925年1月,又分别召开中共二大和四大。
1925年5月30日,由于日本内外棉纱厂厂主枪杀罢工工人(顾正红),上海学生、市民聚集在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上的老闸捕房门前进行抗议,英国巡捕开枪射击,造成了五卅惨案,从而引发全国性的反英运动。
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闸北发生了四·一二事件。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后,又在上海借口5名日本僧人在位于杨树浦引翔港的三友实业社(今长阳路双阳路口)门前被中国工人殴打,而挑起一·二八事变,中日两国在上海闸北区激烈的军事冲突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以至于南京国民政府也暂时迁移到洛阳。1937年8月13日,蒋介石调动大约70万中国军队(包括他的大部分精锐部队),在上海附近与日军展开长达3个月的淞沪会战,
1943年初美英与重庆国民政府改订了新的条约,放弃了在华租界。
1945年上海光复,此后到1949年5月,上海一直由国民政府接管统治。
1946年,爆发大规模国共内战。
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
2. 近代史上上海过什么重大事件
吴淞之战与上海开埠
【吴淞之战与上海开埠】1842年6月,英国侵略军沿海路回北上进攻吴淞炮台,答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部奋力抵抗,击伤英舰多艘。两江总督牛鉴闻报后,排列仪仗前往吴淞,途中遭英军舰船炮击,牛鉴惊慌失措,临阵脱逃,清军阵脚大乱。英军趁机从东炮台登陆,夹击西炮台,陈化成孤军无援,与守台官兵一同壮烈殉国。数日后,上海县城失守,英军继续西进,并攻取南京。8月,《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被定为通商口岸,正式对外开放。此后,上海迅速发展成为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3. 上海历史上有几大事件
上海地区,吴淞江以南于公元751年(唐天宝十载)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第二年改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辖有华亭、娄、上海、青浦、金山、奉贤、南汇7县和川沙抚民厅。吴淞江以北于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设嘉定县,后又析出宝山县。长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镇,1277年升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为崇明县。上海市区原是吴淞江下游的一个渔村,至唐宋逐渐成为繁荣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建上海镇,镇因黄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经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设上海县,辖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乡,为松江府属县。新近发掘的松江广富林将上海历史极大推前。 1927年设立上海特别市,1930年5月改称上海市。 “申”、“沪”由来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又称申城。 建城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现今的松江区),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 16世纪(明代中叶),上海已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19世纪中叶,上海已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港口。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辟为“通商”口岸。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开始新生。 变革 上海的解放,揭开了上海发展新的历史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人民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使上海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1978年以来,上海不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逐步走出了一条特大型城市发展新路,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并正向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和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
4. 发生在上海的重大历史事件.
1、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2、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屈辱地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
3、1845年11月,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具体规定了上海西人居留地的租地方法、范围、使用界定、市政管理原则等内容。这个章程的颁布,宣告英租界的辟设。而美、法两国也紧随英国之后相继辟设租界。租界的辟设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4、洋务运动期间: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5、1869年,铁匠作坊主方举赞在上海开设的发昌机器厂,率先使用车床进行生产。该厂发展迅速,至80年代已成为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6、二次革命:1913年7月李烈钧在江西宣布独立,举兵讨袁,随后,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等地相继宣布独立。
7、1915年9月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8、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9、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通过最高最低纲领。
10、1927年周恩来在上海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11、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412反革命政变。
12、1932年在中国上海发生一·二八事变(日本称上海事变或第一次上海事变、淞沪战争)
13、1937年淞沪会战抗战是抗战初期初期第一次大规模会战。
应该全了~
5. 上海近代史大事
1、1840年签订《南京条约》,上海划为通商口岸
2、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席卷长回江流域答,李秀成大破“常胜军”于上海。
3、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4、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
5、1927年北伐军攻下上海等,“四一二”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6、1932年初,“一二八”事变,倭贼侵犯上海,十九路军奋起反击;《淞沪协定》签订
7、1937年淞沪战役,上海沦陷
8、国民党上海经济大整顿,蒋经国坐镇
9、1949年、渡江战役,解放军攻克上海、南京等,解放苏浙赣鄂等省。
6. 上海的历史大事件
上海地区,吴淞江以南于公元751年(唐天宝十载)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第二年改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辖有华亭、娄、上海、青浦、金山、奉贤、南汇7县和川沙抚民厅。吴淞江以北于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设嘉定县,后又析出宝山县。长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镇,1277年升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为崇明县。上海市区原是吴淞江下游的一个渔村,至唐宋逐渐成为繁荣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建上海镇,镇因黄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经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设上海县,辖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乡,为松江府属县。新近发掘的松江广富林将上海历史极大推前。
1927年设立上海特别市,1930年5月改称上海市。
“申”、“沪”由来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又称申城。
建城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现今的松江区),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
16世纪(明代中叶),上海已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19世纪中叶,上海已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港口。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辟为“通商”口岸。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开始新生。
变革
上海的解放,揭开了上海发展新的历史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人民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使上海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1978年以来,上海不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逐步走出了一条特大型城市发展新路,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并正向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和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
7. 1921年上海重大历史事件
1,7月23日至抄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纲,通过了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确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
2,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即中国工会办事处)在上海成立。
3,10月25 日,上海英美烟厂工人9000多人,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反对厂方无故开除和欺压工人,举行罢工。
8. 上海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1.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发生于民国14年5月30日,肇因于上海工人反抗日本工厂厂主,学生支持工人,在上海英租界被枪杀,演成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流血斗争史上轰轰烈烈的一页。
民国14年2月,日商内外棉纱厂第八厂推纱间发现一名童工尸首,胸部受重伤十余处,系被纱厂日籍管理员用铁棍殴打死亡,工人们目睹惨状,群情大愤,全体罢工。后经上海总商会出面调停,日厂主答允不打骂工人,同时每两周发放工资一次,工人即恢复工作。5月间日本各纱厂以男工屡起风潮,竟将男工尽行开除,换为女工,这一来引起22家工厂的大罢工。由上海各团体调停,以改良工人待遇,发还储金为条件恢复工作,不料内外棉纱厂第八厂又开除工人数十名,工人不服,推举代表顾正红等八人向厂主交涉,在交涉中发生争执,日人突开枪击毙顾正红,其余七人受伤,受伤工人向公共租界工部局请求援助,工部局不仅不予以公平处理,反而控以扰乱治安罪名,这一来群情更为愤慨。5月22日上海各团体开会追悼顾正红,上海各大学学生均往参加,路经公共租界时有四人被捕。于是上海学生会开会,决议组织演讲队,出发租界宣传。5月30日学生联合会分派多队在租界内游行讲演,当天下午,一部分学生在南京路被捕,其余学生及群众共千余人,徒手随至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者,英捕头爱伏生竟下令开枪向群众射击,当场死学生四人,重伤30人,租界当局更调集军队,宣布戒严,任意枪击,上海的大学校竟遭封闭,这就是“五卅惨案”。
惨案发生后,全国震动,北京学生第二天即响应,全国各大都市学生也先后罢课,风起云涌,进行反帝国主义示威运动,民意沸腾。
自五卅惨案发生后,举国同愤。但英国仍继续援用武力压迫政策。6月11日有汉口惨案之发生,6月13日有九江之冲突,6月23日有沙基惨案之发生,7月2日有重庆惨案之发生,7月31日有南京惨案之发生。其中最严重之冲突,为广州发生之沙基惨案。
五卅运动,严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揭开了大革命高涨的序幕。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政变,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标志着大革命的部分失败,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3.解放上海
9. 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海都发生过哪些大事件
上海近代史:
1.1842年8月《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2.1843年英军驻扎上海,公布《上海租界章程》。
3.1860年,太平天国李秀成,陈玉成打垮江南大营,进攻上海,遭到洋枪队的打击。
4.洋务运动后期,李鸿章在上海开办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
5.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等地兴起,上海发昌机器厂。
6.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孔子改制考》,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7.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上海设立保国会总会。
8.1911年,南方革命军代表伍延芳,北京政府代表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和平谈判。
9.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成立光复会。
10.1905年,孙中山在上海成立同盟会总章程规定的国内支部所在地。
1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最初的是《青年杂志》)。
12.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移动到了上海。
13.1920年夏,中共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陈独秀创办的。
14.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举行。
15.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16.1925年,日英等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五卅惨案,五卅运动。
17.1927年,北伐军进入上海,陈独秀,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
18.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上海进行血腥屠杀。
19.1932年底,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宋庆龄等)。
20.1936年,瓦窑堡会议之后,爱国人士沈钧儒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21.1944年,在上海自来水厂工人,电车司机罢工长达一周。
22.1949年,在上海发生“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物价。
10. 发生在上海的重大历史事件
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在我国近现代历史占有重要地位,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上海,上海目前还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古建筑、古园林和文物古迹,如龙华塔、豫园、松江唐经幢等多处;上海还留下了许多历史人物在本地活动过的遗迹,如中共“一大”会址、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鲁迅故居等90多处。
公元1937年
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淞沪会战开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