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地处东经120度51分至122度12分,北纬30度40分至31度53分之间,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为海拔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趋势是由东向西低微倾斜。以西部淀山湖一带的淀泖洼地为最低,海拔仅2米~3米;在泗泾、亭林、金卫一线以东的黄浦江两岸地区,为碟缘高地,海拔4米左右;浦东钦公塘以东地区为滨海平原,海拔4米~5米。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佘山为上海陆上最高点,海拔高度99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巅"。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乌龟山)、佘山等岩岛。大金山海拔高度103.4米,为上海境内最高点。全市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约10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约120公里。陆海岸线长约172公里。在上海北面的长江入海处,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3个岛屿。崇明岛为中国第三大岛,由长江挟带下来的泥沙冲积而成,面积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长兴岛面积88.54平方公里,横沙岛面积55.74平方公里。
气候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2.1℃ 。本市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06年平均气温18.4℃,日照1638.2小时,降水量1042.6毫米。全年7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
面积
1949年,上海的土地面积仅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市的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几乎是1949年的10倍。2006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3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岛。
水文
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总面积的11%。上海河网大多属黄浦江水系,主要有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扬河、淀浦河等。黄浦江源自太湖,全长113公里,流经市区,江道宽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终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苏州河上海境内段长54公里,河道平均宽度45米。上海的最大湖泊为淀山湖,面积为62平方公里。
地势
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大金山为上海境内最高点,海拔高度103.4米。
② 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对这个地区,这个国家会产生哪些影响建立国际金融中心需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我想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有很大的一个刺激作用,另外对这个城市的肤色也是有回很大的很大的一个效应,另答外上海市国际型大都市他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也是很大的,所以上海建立国际金融城市,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的发展会取得很大的一个发展的一个成就
③ 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什么层次的,本科、硕士?
本科的话我们老师当年给过一个最有意思内的论文题目是:讨论容一地居民金融人格对于当地金融发展尤其是建立金融中心的影响,如果说的能上论文扉页的话应该是:对上海市民金融人格对于上海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影响的研究。另附:这个的难度应该属于比较简单的了。
另外要是实话实说我觉得总体说上海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太大了,你肯定写不了,那都是政府部门和他们的智库调研好久才写的出来的。因此建议你选择一些具体一点的题目来着手,不然就算拼凑的出到时答辩时老师稍微问一问你就难受了。
④ 北京和上海哪个会成为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 为什么
上海,地理优势摆在这里,经济发展比较快速,而且上海现在就已经是我国的金融中心
北京是政治中心,政治中心是不可能成为金融中心的
⑤ 使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上海市金融人士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自身专业胜任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及作为世界人的观念转变咯。个人观点。
⑥ 对比纽约,上海在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还有那些方面需要提高
答:上海在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具体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提高:
第一,大力提高金融市场证券化程度。虽然我国10多年来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使得金融市场证券化程度大大提高,但和国外相比我国的金融市场资产证券化比重仍然很低。 当前,应将信贷资产证券化、融资性票据及企业债券市场的试点作为金融市场资产证券化的突破口,利用上海现有的市场体系,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多层次、面向所有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涵盖全社会投资者的市场。
第二,大力推进金融市场产品高级化的进程。金融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产品的竞争,伴随着新的金融产品出现,金融市场将会不断得到发展。随着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程度提高,市场和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特点较以往有了显著的转变,必须于致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复合型金融产品,并从多方面促使上海从大宗产品定价、保值中心向金融衍生产品中心过渡,使其尽早建成以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为主的综合性金融市场。
第三,加快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步伐。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是指监管原则的统一性、市场发展的均衡性及资金流动的无障碍性,市场效率提高的同时,市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随着金融创新与新型金融产品的出现模糊了金融分业的概念,资金的横向流动在不断打破分割的金融市场,各个市场及市场管制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各金融市场业务与监管政策倾向趋于一体化,其结果是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逐步加强金融市场一体化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四,大力推动金融市场国际化。随着2006年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上海金融市场将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国际金融市场体系,上海金融市场应通过引入各种有效的渐进式金融市场开放工具逐步实现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最后,应该完善金融市场法制建设。法律体系的效率和金融规范管理是发达金融市场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上海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市场的发展对立法的需求也先于全国其他地区。考虑到我国立法周期性较长,建议国家就上海金融中心进行单行的、阶段性专门立法,授权上海市人大或市政府对金融创新制定地方性规范,在法定权限内加强金融相关配套的地方立法,扩大国家驻上海金融管理部门的授权。
⑦ 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的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市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当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和营造环境为重点,将上海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市推进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关工作的领导。
本市设立的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协调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有关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和落实阶段性目标和各项措施。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协作配合,具体落实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金融产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安排上海金融发展资金,用于对金融人才、金融创新的奖励和金融产业发展的扶持。
第七条 本市应当按照国家明确的战略定位和分工,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国内其他中心城市在金融领域的相互协作和支持,增强本市金融业的服务功能,推动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为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加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在金融市场建设、金融产品创新、金融风险防范、金融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战略合作;推动在本市的金融机构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交流,鼓励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教育研究机构等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⑧ 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有什么好处
1.在世界经济中有话语权,
2.香港,新加坡是冒险投资家的乐园,经济发达成熟,法律基础好,投资环境宽松.就像过去的老上海.
⑨ 上海为什么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具有辐射周抄边地区的巨大潜力袭 上海作为历来的内外经济接轨的重要枢纽,其周边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流域经济,它不仅是太湖流域经济,而且是长江流域经济。现代交通的发展,使它既可以辐射到周边的苏州、无锡、常州等长三角地区,也可以一直延伸到中西部的武汉和重庆等地区,把大半个中国带动起来。因此,经过上海为中国发展提供的资本,要比经过中国其他城市的都多。在服务于全国经济特别是长三角及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积极促进作用。从国外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过程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大都先是该国的国内金融中心,然后再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现已是境内最大的金融城市,是内地当之无愧的金融中心。
⑩ 解读|“十四五”期间,上海如何显著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1月30日,上海发布《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纲要》对“十四五”时期上海如何显著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进行了部署。
《纲要》提出,要建设具有较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体包括七点内容: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建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把握机遇加快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人民币可自由使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资产管理中心,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营造与国际接轨的优良金融生态。
“一个视角是效率——服务实体经济,一个视角是安全——防控金融风险。”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奇渊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主体内容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同时也强调了金融风险的防控,其中提及风险17次。”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则认为,立足于全球经济环境,中国经济发展当前有“三张好牌”,而上海在《纲要》中提出的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各类细则,可以看成是用好“三张好牌”的具体内容。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第一张好牌是第二代以高储蓄为特征的人口红利和由此形成的二元结构的消费市场。头部消费需求将促进中国企业技术升级,还有大多数中低收入群体,依靠中国逐渐形成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三流优势,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来做好线上普惠的大众市场的服务,从而激发流量规模带来的消费长尾效应(需求端)。”孙立坚表示。
《纲要》提出,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体包括“充分发挥科创板制度创新作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发展绿色金融”“鼓励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等内容。
孙立坚认为,要把高净值人群的市场与中低收入的市场全面激活,不要用在金融投资上,而是用在消费市场上,创造一个跨境和“内循环”的场景,把金融服务真正和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国际化密切结合。
“只要市场起来了,市场就有需求,我们就可以做大宗商品、期货、创新金融产品,这都是可以复制延伸出来的东西。”他表示。
有效防控风险
孙立坚认为,第二张好牌是政府财政和调配公共资源的能力,除了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之外,还要着力帮助市场解决后顾之忧的民生问题和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所需要的制度建设以及强化监管能力,从而提升市场的活力(供求匹配、内外循环)。
“我们一直在呼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是制度的建设,反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他说。
《纲要》提出,上海要营造与国际接轨的优良金融生态,具体包括加快金融法治规则与国际对接,探索实践证券代表人诉讼、全国性证券期货纠纷调解等制度创新,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地方金融统一监管平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探索金融税收改革,强化金融风险管理等内容。
徐奇渊指出,《纲要》主要从以下角度对金融风险防控进行了阐述:其一,在金融市场风险方面,有事前的金融风险预防、预警,事后的应急预案、稳妥化解。其二,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评估新技术与业务融合的潜在风险,建立完善金融科技风险防范机制。其三,在推动金融开放政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风险的防控和稳步推进原则。
发展数字金融、普惠金融
“第三张好牌,是创新业务上的先发优势(供给端)。”孙立坚说。
他指出,在一些赛道上中国已经有一大批年轻有为的技术骨干,他们把相关业务水平做到了世界第一阵营,如华为中芯代表的信息技术和基站生产的性价比优势,又有像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这样的电商平台的平台服务竞争力,所以,创新驱动的技术能力和风险投资的专业能力今天完全可以在世界舞台上展露头脚,不仅可以匹配内循环的需要,而且还可以满足长期被边缘化的外循环市场的需要。
“国际金融中心核心的业务内容是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孙立坚说。
他认为,供给和需求是同步发展的,对应二元结构,中国赛道最前端的华为、中兴和中国高质量的消费者匹配,例如芯片设计、疫苗。低收入人群则通过数字经济,通过流量消费的平台降低成本,与此同时大量的消费流量养活中低端的企业。
因此,《纲要》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章节里多次提到发展“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等字眼。
根据《纲要》,上海将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发挥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作用,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体系,完善信贷奖补政策,优化风险分担机制。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加强政银企三方信息对接,深化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探索建设区域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信息共享平台。《纲要》还提到,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支持在沪金融基础设施提升能级,构建联通全球的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
《纲要》也提到,要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积极推进大宗商品贸易、对外工程承包、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促进长三角一体化
值得注意的是,《纲要》还提出了不少与长三角一体化相关的内容。
《纲要》指出,要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申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建设长三角区域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加大金融支持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力度,推进长三角支付清算、信用担保等业务同城化。
徐奇渊表示,《纲要》抓住了长三角经济带,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依托腹地,同时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申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长三角区域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推进长三角支付清算、信用担保等业务同城化。研究建立长三角金融科技监管协作机制。支持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实现长三角企业和个人借贷信息全覆盖。
“可以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在绿色金融、科创金融、金融科技监管、征信系统方面对长三角经济带的发展发挥引领作用,并且在支付清算、信用担保等业务的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方面起到推动作用。”徐奇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