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股市下跌缩水钱给谁赚了

股市下跌缩水钱给谁赚了

发布时间:2021-03-06 17:00:39

股市暴跌,市值缩水,那些钱去哪了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② 请问,股票跌的这么多钱,都被谁赚去了啊

一、买股票亏的钱:是被高价卖给你股票的人赚去了。

二、卖股票亏的钱:是被低价从你手里买走股票的人赚去了。

三、中国股市的钱:被外国机构投资者(QFII)赚了之后,拿走了。

③ 股市下跌了,谁赚钱了,谁亏钱了,企业有损失吗这到底怎么算的

股市大跌后果复:
1.买了股票的股民基制本上亏钱,只有少量股票上涨赚钱的很少。
2,融券做空,股指期货做空的挽回了一些损失。
3,上市企业总市值下降,但对企业经营没什么影响。
4,股市不是赌场有人赚就有人亏,所以一旦大跌,称做蒸发,昨天股市总市值跌了4万亿,它是消失了,没有进谁的口袋

④ 股票下跌钱被谁赚走了

一、买股票亏的钱:是被高价卖给你股票的人赚去了。
二、卖股票亏的钱:是被低版价从你手里权买走股票的人赚去了。
三、中国股市的钱:被外国机构投资者(QFII)赚了之后,拿走了。
股票不是零和游戏。
零和游戏就是有人赔,必有人赚。并且赔的与赚的数值相等,例如赌博、期货。
股票是虚拟经济,在股票上涨时,几乎所有人的都赚钱,在股票下跌时,几乎所有人都赔钱。
例如,您有一个古董,有专家称值10万元,过一段时间,有人说值100万元,您的财富(虚拟)增加了,但并没有人赔钱。又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人说只能值50万,您的财富(虚拟)减少了,但也没有人赚钱。

大盘在狂跌之中,没人赚钱,股民们亏的钱,是由于对股票的重新定价。
前几天,大盘涨也没人往里加钱,只是政府的一个政策(印花税收单边),大盘市值就增加了几万亿。

基金、股市暴跌钱被谁赚走了

可以这么理解:
1. 一个国家,刚刚建立股市,这时股市里一支股票都没有。可以看过股市中的资金是0。
2. 第一家公司开始在股市中发行股票。比如公司A发行100股,每股1元。有2个人认购新股,每人认购50股。--股票实际上就是一个持有凭证,没有成本。但是认购股票的人是要付钱的,所以相当于这2个人,每个人白送了公司A 50元钱。
3. 这时可以看作是股市中的资金是100元。
4. 10个公司相继发行股票,每个公司都是发行100股,每股1元。假设也都是每个人认购50股。
5. 这时股市的总资金就是1000元了。这时共有20个人拥有股票。
6. 假设现在没有公司发行新股了,而还有很多人想买股票。这20个人就把股票以每股2元卖给另外20个人。于是前20人每人赚50元。
7. 这时所有股票的单价就是2元,于是股市中的资金量就变成2000元了。凭空增加了1000元。
8. 假设现在突然大部分人又都不想买股票了。于是这20个人只能把股票以每股1元卖给另外20个人。于是这20人每人亏50元。
9. 这时所有股票的单价又是1元,于是股市中的资金量又变成1000元了。凭空蒸发了1000元。
10. 假设这时突然发生经济萧条,这10个公司都破产了,公司所有资产全部赔光。公司只要一破产,公司的股票就会退市。相当于股票这个持有凭证无效了。那么这最后持股的20个人就相当于赔光了。股市现在资金又是0了。
为什么一开始会有人给公司白送钱?是因为公司必须给持股人定期分红,即把公司的利润分一部分给持股人。如果公司很好,分红的收入可能会远超过认购股票的支出。
为什么有时会有很多人想买股票?是因为多数人认为公司会越搞越好,少数人认为公司会越搞越差。反之亦然。
这个理解非常简单,主要是没有把投机思想包含进来,但是对理解股市应该是有帮助的。

⑥ 经济危机发生后股市暴跌,那么钱都到哪去了,谁赚走了怎么赚的

我以前不懂经济的时候,也不清楚这个问题,经常听评论家说股市中的多版少多少的市权值“蒸发”了,以为这些钱莫名其妙就会消失掉。
其实这些钱并没有“蒸发”,只是被“转移”了。比如股市,A持有的一只股票现在的市场价是10元,假设A持有的股数为n股。一个月后涨到15元,A将这些股票以每股15元的价格卖给了B,A就赚了5n元。再一个月后涨到20元,B将股票以每股20元的价格又卖给了C,那么B也赚了5n元。又一个月后,这只股票暴跌到只剩2元,那么C的股票市值就“蒸发”了,他浮亏了18n元。如果这时C再将股票以每股2元的价格卖给D,那么D就只花了2n元就买到了本来市值为10n元的股票。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蒸发”掉的钱都被A、B赚走了,并且最后接手的D也赚了便宜,也就是说,财富是由C“转移”给了A、B和D,即少了的市值并没有“蒸发”。

⑦ 股票一直都在跌,那么钱到底被谁给赚了

其实并非所有的股票都是在跌的,在熊市也有股票长的。所以,就算是在长期熊市里,也版有人赚钱。只权要分析得当,运气够好,熊市之中让自己手中的股票上涨也并非幻想的。一般的,股票下跌到一定程度是要回升,反弹的,我们进行股票投机关键是要判断那个点,什么时候该买进,什么时候该抛出,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额。
股票价格为什么会下跌呢?主要是市场经济形式和公司经营状况。在经济颓废时期,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会太好;股份有限公司自己经营不好对股票的价格也有极大影响。
很多投机着,具有雄厚的资本,操纵股票市场。通过操纵股票市场,低买高卖赚取暴利。
股票价格下跌所造成的损失到底在哪里呢?一般是市场经济大环境的损耗,也就是本身资本的减少,但是转移到了其他行业或者部门。这就是为什么熊市依然有股票价格上涨,一般有原材料,能源等经济部门。从这个角度来说,资本转移到了那些持有相应股票的股民手中。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愿您发大财!

⑧ 股市每天在跌 那赚钱的是谁

股市蒸发24万亿 谁赚走了钱?
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16日的6124点一泻千里,直到昨日上证指数最低点1664.93点,最大跌幅近73%;而伴随着股指节节下滑,两市市值亦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据统计,从去年高点至今市值已经蒸发了近24万亿。哀叹不已的股民不禁疑问,我们的真金白银究竟都去了哪?

蒸发数额惊人:24万亿!

24万亿意味着什么?24万亿比我国2006年全年的GDP还多;相当于建18条京沪高速铁路;相当于近344个巴菲特资产的总和,这么一笔巨大的财富却在无形中灰飞烟灭。

不仅是股市市值,受股市暴跌影响,多家上市公司老总身家也急速“蒸发”。国美老总黄光裕个人的持股市值因股价的暴跌从100亿港元降至50亿港元左右;万科老总王石所获得股票市值已经损失了近1亿元,其余200余名激励对象账户内的股票,市值损失合计超过15.9亿元。

仅几万亿的实际资金投入

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能量守恒,物质不灭。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会平白无故的消失不见,物质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股市虽说号称蒸发了24万亿人民币,但实质上只有几万亿的实际投入资金而已。就是这几万亿资金炒高了整体的A股市值。

长城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勇认为,股市是一个虚拟经济,股价只是一个货币符号,在不同点位下代表着不同的数字。整个股市有2/3处于非流通状态,加上流通价的下跌产生了一定杠杆效应。“事实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万亿撬动着13万亿的资本流动。当时计算的市值也并非代表真正有那么多货币在股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你有三亩地,以1万元的价格卖了一亩给别人,于是市场价就是1万元,你还有2亩,身价就是2万元。后来那个人把地转给另一个人,2万元成交,于是每亩市场价升到了2万元。于是你的资产就要重新计算了,变成4万元。最后那亩地被辗转交易多次了,最后接手的人用了100万元,于是最新的市场价达到了100万元,你资产又要重新计算了,你有200万元了。后来碰到经济萧条,最后接盘的人被迫以1万元卖掉土地,市场价格又回到了1万元。你的资产打回原形,从200万元到起点2万元,中间蒸发了198万元。其实就是一场纸上富贵,并没有真实金钱的损失。

可见,市值蒸发并不等同于真实的财富缩水,这种蒸发的奇观源于“边际撬动”的现象,即某个交易日里仅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价格带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那么其他90%的没参与交易的股票也自动分享了这一“疯狂的荣耀”,于是乎,市值是一个怪物,它有属于自己夸张的“数字杠杆”。

五类“人”赚走了钱

那又有投资者要问了,既然没有蒸发掉那么多钱,那实际蒸发掉的钱呢,有人赚到钱了吗?答案是有的。不过赚钱的当然不是我们散户。

那股市里的钱呢,那钱去哪了呢?分析人士表示,有五类“人”把钱赚走了,一是税收和券商收益;二是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三是掌握市场信息者;四是游资;五是极个别的散户。

第一类

国家税收、券商收益

国家和券商这块不用说,不论股民赚和赔,只要股市还在运转,他们就有钱赚,只是多一点和少一点的问题,每年从几亿到几百亿不等,无疑都是股民作的贡献。今年上半年证券印花税就达836亿。前三季度证券公司实现佣金收入也达799.2亿元。当然,这天经地义,全世界都一样,只能祈求管理层能把税率再调低一点。

第二类

上市公司及“大小非”

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也是赚走钱的一大主力。前者依靠IPO、增发、配股等种种方式从股市圈钱,上半年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方法融资达2244亿。后者依靠投资者用真金白银炒高的价格在高位套现离场。今年以来的前8个月,大小非减持股票套现达334.43亿元。

第三类

内幕消息掌握者

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就是财富。在股市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里,谁掌握了信息,谁就能赚钱。

有一类人就是得到可靠的内幕消息后,凭借关系从银行贷出数千万甚至上亿资金,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快速运作,大赚一把,然后还给银行,退出股市。难怪有人说,中国最富的人群,并不是那些抛头露面的企业家,而是暗地里调动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幕后“资本家”。还有人说,中国私人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国有资产私人化的人;二是证券市场交易内幕化的人。这或许有点夸张,但却实在令人深思。

第四类

快进快出的游资

游资,也就是热钱。是指为追逐高额利润而在各金融市场之间流动的短期资产,它具有投机性强、流动性快,倾向性明显的特征。

游资在股市的特点是快进快出,一般只阻击有7%涨幅左右的股票,迅速拉上涨停板后,挂巨单封死涨停板,如果其在涨停前已经吸够筹码,那么封停只不过是为了明天高开出货而已。第二天,他们会利用资金使股价高开,然后快速拉高诱多,然后迅速卖出。一般追涨的散户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已经全身而退了。

第五类

极个别散户

当然,从我国有证券市场以来,也确实出现过从几万元到上亿资产的投资幸运高手。然而,这只能以数百万分之一来计。比如著名的股神“杨百万”,其实大部分赚钱的散户都是运气好。然而,更多的股民是“下地狱”,最近有媒体报道的那个湖南娄底小股民义武从去年3月13日初涉股海,一年间,24万元的积蓄和借款缩水不足7000元,其月工资仅有千余元。账单显示,这位“股神”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交易次数高达500次、支付了超过3万元的手续费和超过3万元的印花税,他的两个同伴的遭遇和他一样。

散户的资金,在世界证券史中有一个典型的名称叫“笨钱”。英国《经济学人》的主编沃尔特·白芝浩曾对“笨钱”做过经典的描述说,“这些我们称之为‘笨钱’的财富,特别庞大和热切,它们若投怀送抱,便会造就暴发户;它们若碰撞到谁,便有了投机者;它们如果迅速逃离,便留下恐惧和萧条。”

为何多数散户资金“蒸发”快?

据统计,目前的A股市场中,持股市值10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到总数的99.4%,占总市值的50%,业界把这些人统称为“散户”。作为普通投资者,不可能像财政和券商那样旱涝保收,不可能拥有“大小非”的低成本优势,更没有本事从股市里“融资”,因此,要想在股市里成功,低位买入,高位逃顶是散户赚钱的不二法门。

但自我国股市创立以来,媒体报道过从几万元炒到上亿资产的幸运投资高手,然而,这只能以数百万分一来计,出现的概率不比买彩票高多少。更多的情况是,大量股民炒股初期赚了点小钱,最后又全部赔了进去,而且,还亏掉了老本。散户为什么老是成为最后的买单者,而不能成为永远的赢家?答案是,散户终究只是散户,这是“宿命”。

一方面,散户恐惧下跌,而且本金有限。因而在市场真正跌至谷底的时候,要么被吓傻了,不敢进场,要么是因为手里已经没钱,想“抄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散户很难买在低位。

再者,散户喜欢跟风、追高。当股市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上涨,已经积累了不小的升幅之后,多数普通投资者才开始关心股市,这时进场的话,已没有太大的成本优势可言。随着股市进入主升段,“赚快钱”的独特魅力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股民投身股市,疯狂炒作那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热门股,出于“再赚一点就走”的贪欲考虑,高位进场的多数人不再愿意离场。由于舍不得离场,散户最终的下场只能是在随后的熊市中越陷越深,逢低“补仓”,直至打光最后一颗子弹。

⑨ 股市所有股票都跌了 钱被谁赚到了

凡是赚钱了的抄,都是在袭股价低的时候买进,然后再高位卖出的人,凡是亏钱的,都是高位买进,低位被套或卖出的人
所以你大可不必理解为所有股票下跌就是某一部分人把另一部分人的钱赚了,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是不一样的,期货市场本身市场无额外收益,一部分人赚钱就意味着另一部分人赔了相等数量的钱,而股票市场不一样,股价下跌,这些股票所在公司的市值也就下降,整个市场的总市值也在下降,这部分跌下来的价格,是整个市场总市值的亏损,应该说,这个时候,即便大户,庄家进场,一样赔钱
所以建议,在行情好的时候,大家都去入市做股票,有很大机率大家都赚,行情不好的时候都出市,否则可能大家一块赔

⑩ 股票缩水的钱谁赚去了是国家,公司,还是庄家

股票既然缩水来,就意自味着本来没有那么多的钱,价格是人为的哄抬成交价格上去的.
一支股票,最后一次交割价格是100元,这支股的市值100*该股的流通股本.注意,发生交割的可能不是全部流通股本,也就是说,抛售全部股票不一定会有人以100元的单价全盘接受.当该股继续抛售,供给增大,成交价格就会下滑,从而影响市值.
所谓庄家就是具备实力哄抬成交价格的大资金归属.以抬高价位,吸引散户,到高价位后抛售股票赚取中间价格来获取盈利.庄家的中间价大部分是挣钱.而下跌的中间价,是散户割肉损失的钱.

谁挣都不一定,国家也挣,庄家也挣,公司也挣~最后陪的还是小散户~

阅读全文

与股市下跌缩水钱给谁赚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5万5日元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203
中国人民银行5月15日人民币 浏览:340
傻人买什么股票强 浏览:817
2016年1月1日外汇牌价 浏览:724
外卖小哥理财月入五万 浏览:65
模模搭融资 浏览:813
天原管道价格表 浏览:783
适合女生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640
基金募集期会提前结束吗 浏览:557
益盟操盘手分时图资金线指标公式 浏览:556
谢克对人民币汇率多少 浏览:354
看看货币基金 浏览:424
安泰丰贵金属投资公司58同城 浏览:162
股票价格还有负的吗 浏览:825
丹麦对人民币汇率计算器 浏览:867
中国农业银行外汇转帐 浏览:214
今天美元对人民币中间汇率是多少钱 浏览:50
南京商厦古今内衣价格多少钱 浏览:1000
黑角现货交易 浏览:730
乐投天下投资 浏览: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