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特殊税务重组下报表合并双方合并前的相互内部购销交易要抵销吗
一、首先明确吸收合并的意思是指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并将有关资产、负债并入合并方自身的账簿和报表进行核算。企业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的法人资格,由合并方持有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继续经营,该类合并为吸收合并。
由于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B做分录时就根据A公司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做账,即:
借:相关资产(A公司账面价)
贷:相关负债(A公司账面价)
B公司付出的对价
借或贷:资本公积(差额)
合并之后公司A不再存在,当然在合并前A、B、S公司各自都是核算的主体,对各自的经济业务核算。合并时,S公司获得B公司支付对价的相应部分,并同时注销账面对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后的合并报表就是仅仅是S公司对B公司66.67%部分的合并报表
二、会计上的计税基础是母公司原取得对该子公司控制权的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持续计算的金额,并且确认商誉,理论基础是,母子公司本身就是处于合并的状态,从会计报表的角度,合并报表不会由于母子公司的这次法律上的合并行为导致合并报表的重大差异,
所以法律上的合并应该按子公司资产与负债原在合并报表的金额列报。现在的差别是,其他差额到底是投资收益还是资本公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而税收上一般重组是按清算日的公允价值,特殊重组是按历史成本。
而税收上分一般与特殊,一般重组就是子公司公司层面的清算与注销。特殊重组,公司的资产计税基础沿续处理。(母公司吸收合并子公司(或清算子公司并接收其全部资产和负债)在个别报表层面和合并报表层面的一般处理原则)。
1、母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上市公司注销
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由于母子公司发展的需要,便于股权的集中管理,提高公司资产运营效率,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母公司将实现在证券交易所整体上市,同时注销原上市公司。
如2008年10月,上海电气集团股份公司吸收合并上海输配电股份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在这次换股吸收合并中,母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与吸收合并上电股份同时进行,母公司发行的A股全部用于换股合并上电股份,不另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吸收合并完成后,上电股份公司的股份(母公司持有的股份除外)全部转换为母公司发行的A股,其终止上市,法人资格因合并注销,全部资产、负债及权益并入母公司。
2、上市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
集团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随着集团公司的业务发展,为了避免潜在的同业竞争,提高集团整体运作效益,上市公司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其控股股东,上市公司作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法人地位。
如2008年1月,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东软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这次换股吸收合并,东软股份作为合法存续公司,东软集团法人注销,股东对集团公司的出资按照一定比例全部转换为东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集团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全部并入东软股份。
这种吸收合并是以上市公司存续,通过换股改变上市公司股东的过程,集团公司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相对前一种吸收合并,这种方式程序略简单、时间更快、成功率更高。
② 什么是吸收合并
吸收合抄并是指在两个袭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中,其中一个公司因吸收了其他公司而成为存续公司的合并形式(A+B=A)。在这类合并中,存续公司仍然保持原有公司的名称,而且有权获得其他被吸收公司的财产和债权,同时承担它们的债务,被吸收公司的法人地位不再存在。
吸收合并的主要形式:
1.母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上市公司注销
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由于母子公司发展的需要,便于股权的集中管理,提高公司资产运营效率,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母公司将实现在证券交易所整体上市,同时注销原上市公司。如2008年10月,上海电气集团股*公司吸收合并上海输配电股*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在这次换股吸收合并中,母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与吸收合并上*股份同时进行,母公司发行的A股全部用于换股合并上*股份,不另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吸收合并完成后,上*股份公司的股份(母公司持有的股份除外)全部转换为母公司发行的A股,其终止上市,法人资格因合并注销,全部资产、负债及权益并入母公司。
③ 母子公司吸收合并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一、首先明确吸收合并的意思是指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并将有关资产、负债并入合并方自身的账簿和报表进行核算。企业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的法人资格,由合并方持有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继续经营,该类合并为吸收合并。
由于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B做分录时就根据A公司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做账,即:
借:相关资产(A公司账面价)
贷:相关负债(A公司账面价)
B公司付出的对价
借或贷:资本公积(差额)
合并之后公司A不再存在,当然在合并前A、B、S公司各自都是核算的主体,对各自的经济业务核算。合并时,S公司获得B公司支付对价的相应部分,并同时注销账面对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后的合并报表就是仅仅是S公司对B公司66.67%部分的合并报表
二、会计上的计税基础是母公司原取得对该子公司控制权的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持续计算的金额,并且确认商誉,理论基础是,母子公司本身就是处于合并的状态,从会计报表的角度,合并报表不会由于母子公司的这次法律上的合并行为导致合并报表的重大差异,
所以法律上的合并应该按子公司资产与负债原在合并报表的金额列报。现在的差别是,其他差额到底是投资收益还是资本公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而税收上一般重组是按清算日的公允价值,特殊重组是按历史成本。
而税收上分一般与特殊,一般重组就是子公司公司层面的清算与注销。特殊重组,公司的资产计税基础沿续处理。(母公司吸收合并子公司(或清算子公司并接收其全部资产和负债)在个别报表层面和合并报表层面的一般处理原则)。
(3)上海电气吸收合并股东大会公告扩展阅读:
1、母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上市公司注销
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由于母子公司发展的需要,便于股权的集中管理,提高公司资产运营效率,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母公司将实现在证券交易所整体上市,同时注销原上市公司。
如2008年10月,上海电气集团股份公司吸收合并上海输配电股份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在这次换股吸收合并中,母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与吸收合并上电股份同时进行,母公司发行的A股全部用于换股合并上电股份,不另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吸收合并完成后,上电股份公司的股份(母公司持有的股份除外)全部转换为母公司发行的A股,其终止上市,法人资格因合并注销,全部资产、负债及权益并入母公司。
2、上市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
集团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随着集团公司的业务发展,为了避免潜在的同业竞争,提高集团整体运作效益,上市公司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其控股股东,上市公司作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法人地位。
如2008年1月,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东软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这次换股吸收合并,东软股份作为合法存续公司,东软集团法人注销,股东对集团公司的出资按照一定比例全部转换为东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集团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全部并入东软股份。
这种吸收合并是以上市公司存续,通过换股改变上市公司股东的过程,集团公司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相对前一种吸收合并,这种方式程序略简单、时间更快、成功率更高。
④ 吸收合并企业的账务处理
吸收合并,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并将有关债务,资产并入合并方自身的报表进行核算,原被合并方注销法人。
就是把他们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加入到你们原有科目中去,增加或减少资金。
借:固定资产/存货//原材料资产类科目
贷:应付帐款/短期借款等负债类科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权益类科目
(4)上海电气吸收合并股东大会公告扩展阅读:
吸收合并企业的主要形式
1、母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上市公司注销
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由于母子公司发展的需要,便于股权的集中管理,提高公司资产运营效率,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母公司将实现在证券交易所整体上市,同时注销原上市公司。如2008年10月,上海电气集团股份公司吸收合并上海输配电股份公司实现整体上市。
在这次换股吸收合并中,母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与吸收合并上电股份同时进行,母公司发行的A股全部用于换股合并上电股份,不另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吸收合并完成后,上电股份公司的股份(母公司持有的股份除外)全部转换为母公司发行的A股,其终止上市,法人资格因合并注销,全部资产、负债及权益并入母公司。
2、上市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
集团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随着集团公司的业务发展,为了避免潜在的同业竞争,提高集团整体运作效益,上市公司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其控股股东,上市公司作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法人地位。
如2008年1月,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东软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这次换股吸收合并,东软股份作为合法存续公司,东软集团法人注销,股东对集团公司的出资按照一定比例全部转换为东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集团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全部并入东软股份。
这种吸收合并是以上市公司存续,通过换股改变上市公司股东的过程,集团公司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相对前一种吸收合并,这种方式程序略简单、时间更快、成功率更高。
3、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
企业上市前为了整合内部资源、加快公司的发展,对从事相同或相近行业的企业进行吸收合并。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是以某一天为基准日,经过审计确定各个公司的净资产,根据各出资方所占的股权比例,计算出其拥有的净资产值,以此再确定各出资方在存续公司中所占的股权比例。
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存续公司在工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在下面的案例中,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是典型的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
⑤ 求600627股票退市原因
600627(上电股份)股票是因为与601727(上海电气)换股吸收合并(存续公司为上海电气)而退市。
股票公式专家团为你解答,希望能帮到你,祝投资顺利。
⑥ 上电股份换股吸收合并的问题
应该没有那么简单的!会有些动作的!
⑦ 原上海电器股票现称什么
是上海电气还是上菱电器?600835原名上菱电器,后来改名为上海电气,现在已经改名为上海机电。
此外,目前还有一只叫上海电气的股票601727,是吸收合并上电股份(600627)后上市
⑧ 吸收合并的吸收合并的主要形式
1.母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上市公司注销
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由于母子公司发展的需要,便于股权的集中管理,提高公司资产运营效率,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母公司将实现在证券交易所整体上市,同时注销原上市公司。如2008年10月,上海电气集团股份公司吸收合并上海输配电股份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在这次换股吸收合并中,母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与吸收合并上电股份同时进行,母公司发行的A股全部用于换股合并上电股份,不另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吸收合并完成后,上电股份公司的股份(母公司持有的股份除外)全部转换为母公司发行的A股,其终止上市,法人资格因合并注销,全部资产、负债及权益并入母公司。
2.上市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
集团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随着集团公司的业务发展,为了避免潜在的同业竞争,提高集团整体运作效益,上市公司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其控股股东,上市公司作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法人地位。如2008年1月,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东软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这次换股吸收合并,东软股份作为合法存续公司,东软集团法人注销,股东对集团公司的出资按照一定比例全部转换为东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集团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全部并入东软股份。这种吸收合并是以上市公司存续,通过换股改变上市公司股东的过程,集团公司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相对前一种吸收合并,这种方式程序略简单、时间更快、成功率更高。
3.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
企业上市前为了整合内部资源、加快公司的发展,对从事相同或相近行业的企业进行吸收合并。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是以某一天为基准日,经过审计确定各个公司的净资产,根据各出资方所占的股权比例,计算出其拥有的净资产值,以此再确定各出资方在存续公司中所占的股权比例。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存续公司在工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在下面的案例中,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是典型的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
⑨ 原来的电器股份现在叫什么
现在更名为上电股份了,目前还是处于停牌的一个过程这块的啊,你要是做这样的票的话,我建议你还是不要轻易去碰,不然一个跌停就没了啊
⑩ 国投新集何时开盘
国投新集:2008年报预约披露时间: 2009-03-31
猜测,复牌时间就在3月31日前后
【最新公告】
2009-01-19刊登重大无先例资产重组事项进展公告,继续停牌
国投新集重大无先例资产重组事项进展公告
因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正在筹划重大无先例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已按有关规定停牌,目前相关程序正在进行中,公司股票继续停牌。待有关事项确定后,公司将及时公告并复牌。
【最新报道】
2008-12-15追踪"国投系"整合:先合并 再注资实现煤电业务整体上市
追踪"国投系"整合:先合并 再注资 两步走 实现煤电业务整体上市
“国家投资公司(国投集团)整合计划”有了最新进展。对于“国投系”两家上市公司的整合方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以电力为主合并煤炭公司的可能性较大。重组完成后,再注入其他煤电资产,最终实现两大业务整体上市。
“电力为主”可能性大
分析人士认为,整合方案可能以国投新集和国投电力中的一家为主,由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增发,以及换股吸收合并这样两种具体操作方式。
据业内人士分析,两公司合并必然以其中一个公司为主。就国投集团与两公司的股权关系来看,国投集团直接持有国投电力44.26%的股权,对国投新集则是通过全资子公司国投煤炭公司间接持有43.38%的股权,并且国投新集的两个并列第二大股东——安徽新集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和国华能源有限公司均持有其18.8%的股权。因此,分析人士认为,最终方案由国投电力吸收合并国投新集的可能性较大。从行业特性来看,通过电力企业合并煤炭企业,将煤炭开采融入业务链条的整合更有利于整合后的管理。
参照两家公司停牌的价格,分析人士表示国投新集和国投电力的换股比例可能为1:0.83。但最终的方案还有待披露。
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师表示,如果是增发的方式,中小股东将不参与整合过程,只在重组后可能会享受到由于公司实力增强带来的股价上涨收益;而如果方案是吸收合并,则有可能提供现金选择权,中小股东可以通过现金选择权的行使获得收益。从近期上海电气的案例来看,确实有部分中小股东从中受益匪浅。
成立国投能源公司?
据悉,早在今年3月两会期间,国投集团总裁王会生就公开表示,国投公司介入资本市场的进程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所投资的电力、煤炭、港口、化肥和高科技每个板块进行整合资产,推进上市;第二步是关联企业,例如煤电作为一个整体能源板块,再次进入资本市场;最后一步是国投整体上市。
因此,此次国投电力和国投新集同时停牌让市场产生了国投集团将合并两大业务板块,成立“国投能源公司”的猜想。
“如果国投集团新成立一个专门的能源公司,就有可能采取类似中国铝业整合铝业公司的方式。”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也就是说,新的国投能源公司通过发行新股上市,并对上述两家公司“私有化”,或者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
但该种方案被业内人士认为成本太高。且不说IPO的方式费时费力,如果按照目前国投电力和国投新集的总股本分别为1054628336股和1850387000股,非“国投系”的持股数分别为587820033股和1041776200股,采取现金收购的方式进行私有化,参照两家公司停牌前分别为9.13元和7.55元的价格,合计将需要约132.3亿元,这笔庞大的支出几乎否决了这一方案。
后续还将注入资产
不论采取何种方案,如果仅仅是上市公司资产的整合,就目前两个公司的地域分布看,并不能对合并后的经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资料显示,国投电力旗下火电厂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福建三省,而国投新集的煤矿集中在安徽省,销售范围主要覆盖安徽、上海、江浙等地。
不过,国投集团旗下还有庞大的煤、电资产尚未注入上市公司。国投集团通过国投煤炭公司已经投资建设了13个煤矿项目,在建和在产的产能合计超过2800万吨;电力方面,截至2007年底,国投集团全资控股的国投电力公司已投资建设20个发电项目,分布在全国10个省(区),投产装机容量1359万千瓦。
分析人士认为,要在此次重组中将集团资产也一并注入,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国投集团或分两步,采取先合并再注资的策略,最终实现煤、电两大业务的整体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