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重汽发动机怎么样
中国重汽是自主产权企业生产的一种机型,总体上来说不错,但是有许多小问题的存在,如气泵,缸体上面的水阻我感觉都有些小问题。不过总体上来说中国重汽发动机还是不错的。
❷ 中国重汽HOWO国3发动机.336电喷的/..高手帮我分析一下
就目前国内重卡发动机,当首推东风天龙配装的雷诺Dci11发动机,技术先进,性能优良,油耗低,国内其它机型难以匹敌。且天龙自重轻,技术先进,售后完善。至于所谓的国3,说白了就是油泵式+废气再循环系统,一般称之为<EGR>的,算是假国3吧,高压共轨直喷的可以达到国3标准。动力性不差,如果你做工地用,还是买油泵式的吧,相对来说要皮实一些,维修费用相对低一些,而且对环境的要求相对也要低一些。油耗则比电喷发动机理论值要高一些;毕竟耗油量跟个人操作也有很大关系的。另外,单纯只对比发动机很片面,变速箱也很重要,以及后桥速比,在这些参数的选择上,应根据你的需求来进行选择。
❸ 熟悉重卡方面的人,谁能帮忙分析一下重汽HOWO陕汽德隆一汽解放东风欧曼的优缺点
欧曼的变速箱要不国产东风解放好的多,解放购车前两年变速箱不回出大问提,用几年变速箱会接而连三的出现问题
❹ 中国重汽底盘解析
底盘号码:在发动机室的横隔板上或右边避震器支架上。 从1981车型年起, 所有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汽车底盘号码均由有17位数字组成,国际统一。 底盘号: WVW ZZZ 33 Z V W 123456 各位数的含义: 1---3 世界制造商商标 WVW---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轿车--各类车型 WVZ---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运输车(2型车,LT) WAU---奥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VW---美国大众公司/各种类型轿车 IVI---美国大众公司/微型汽车 4---6 填充符号,始终为三个Z(美国,加拿大除外) 7---8 取正式型号标记前两位数组成二位数型号标志 9 填充符号,始终为 Z (美国,加拿大除外) 10 制造型号年标志,从 1980年起型号, A=1980,B=1981,C=1982以次类推 11 康采恩内部各生产厂家标志: A---英格城 B---布鲁塞尔 E---埃姆登 G---奥地利 H---汉诺威 K---奥斯纳布鲁克 M---培不拉/墨西哥 N---内卡鲁姆斯 V---威斯特默尔登/美国 W---狼堡 Y---西班牙 12---17序号,每一新的型号年都从“000001”开始
❺ 中国重汽市场前景能否分析一下
近两年可能只会保持现在状态,或者略有小升。之后可能市场每年的额度会固定,以后发展只能靠出口了。
❻ 哪位高手帮我分析下中国重汽000951,还能涨吗
中国重汽的毛利率有望企稳。重卡行业2008年增速将低于2007年。预计中国重汽2007年每股收益2元,相对于目前54元左右的价格,市盈率不到30倍。相对于今年中国重汽的净利润增速以及重卡业景气周期还将持续的预期,我们认为还可以给予其更高的市盈率,合理股价在85—90元之间
❼ 股票,请高手分析一下中国重汽的走势
庄家在减磅,现在有一半股票都是这种形态.
❽ 宇通 奇瑞 长城 中国重汽 这四家企业,请汽车界的过来人分析下该去哪一家
你的工作类型吧!先说说!如果是搞研发去 奇瑞这个是目前民族品牌里唯一一家有真正的研发机制的别的品牌别看他吹的天花乱坠!他们不做研发的!你看看国产发动机真的作出样子的是谁把!研发去奇瑞!长城也行不过长城做完善更多!重汽不了解!宇通的话!宇通在金属力学的方面还行的别的方面没什么意思!毕竟发动机变速箱都不是自己做!
如果去做人事方面的或者基础技术都差不多!不过卡车 客车属于富重工业!自动化低!奇瑞长城自动化更强些! 我在奇瑞干过!宇通干过!东南干过!
宇通最麻烦!因为客车的缘故!兼固性太多!要考虑的东西太多!想要待遇的话去宇通或者长城吧!但是宇通压力比较大!不过报酬方便的确不错!而且领导方面好沟通!要什么支持也方便!奇瑞自由性差点!不过一直有研发课题!比较有意思!重汽不了解!没接触过重汽!以前在一汽解放的时候是实习生!说白了打杂的不了解卡车到底怎么安排!
❾ 上半年或销84万辆!解放重汽陕汽福田等如何预测2021中重卡市场
第一商用车网?张绪强
2020年,我国重卡市场的表现可谓“前无古人”,前11月销量已经创纪录的达到150万辆,在还剩一个月时间的情况下,总销量就已经超出去年全年销量(117万辆)30多万辆。如此火爆的表现,也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2020年会不会在透支2021年呢?
2021年的重卡市场走势究竟会怎么发展呢?
随着年会季的到来,不少主流重卡企业已经纷纷给出了对2021年市场的看法,部分企业还规划了明年的全年销量目标。在他们看来,2021年重卡市场究竟会怎么发展呢?
一汽解放:2021年中重卡容量140万辆?要做好“三个务必”
2020年,一汽解放所取得的成绩无比辉煌,截止11月份,解放创下了“十个第一十项纪录”的辉煌业绩,年度目标早已超额完成。不出意外,2020年全年解放销量将实现中重卡连续四年行业第一,重卡连续五年行业第一,牵引车连续十五年行业第一。
2021年7月1日起重型车切换国六a排放标准,还会产生另外一个影响:柴油车升级国六排放要加价不少,因此天然气重卡的成本优势就显得更具性价比了,2021年乃至更长远来看,天然气重卡市场都有很大可能会一直延续火爆表现。因此各家企业对天然气重卡市场都很重视,对这一市场的争夺,也是2021年重卡市场的关键点之一。
2021年,重卡总销量将出现下滑是各家企业的共识,面对这样的行情,重卡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再加上年中还有国六a排放实施……2021年还未到来,但重卡市场中“腥风血雨”的味道已经飘来。谁能抓住市场机遇,从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❿ 重型载货汽车的发展分析
1 国产重型载货汽车市场状况
1.1
随着重型车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参与竞争者不断增加,而且这些企业者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技术实力,推出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竞争力。这迫使业内主力生产企业不断推出新款车型以适应市场竞争和用户需求。
从发展趋势上看,重型车向大吨位方向发展。载重10t以上重型车市场份额迅速扩大,载重10t以下重型车市场份额明显缩小。市场上最受青睐的15t以上重型车市场争夺战主要集在中国重汽、重庆重汽和陕汽3家之间。大吨位重型车和自卸、牵引车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在行业中所占比例继续进一步提高。
中、高档重型车开始受到市场追棒。如东风配置大功率康明斯发动机、襄樊车桥及变速箱、日产驾驶室的20t重卡备受市场青睐。重型车市场对高档车的需求趋势走强。承载能力强、大功率和驾驶舒适的重型汽车已逐渐成为业内主力企业新产品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级公路的快速修建,运输市场对重型车的档次要求越来越高。高效率、高可靠性、低成本、快速安全的先进车型的需求量将大幅增长,原技术相对落后的国产运输车已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现代化物流运输的需要。与其它车种相比,国家基础建设、重点行业和部门对重型车需求量很大,要求很高。
1.2
近几年来,重型车已成为汽车特别是载货车产销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供求关系变化的市场刺激下,在重型汽车旺销的市场利益驱动下,特别是随着国有资产从传统运输产业中的逐步退出,使得重型汽车市场从较为集中走向分化散发--原有一汽、东风和重汽三分天下的格局被打破,一大批原非重型汽车生产企业的中小主机厂甚至跨行业企业纷纷看好重型车市场发展前景,相继加盟重型汽车市场竞争行列,形成群雄四起、各据一方的发展局面。目前,国产重型车市场集中度主要在一汽和东风的产品上。
加入WTO后,国内重型车市场已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一部分,成为国际市场的竞争热区。面对国内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和竞争的加剧,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国内几家主要的重型车生产企业今年加快了与国外汽车制造商合资合作的步伐,加快技术引进。随着国内重型车市场持续高速增长,2003年会有更多企业与资本进入重型车行业。
然而,毕竟总体重型车市场供大于求,眼下俏销的品种正被强大的产能所弥补。有关专家提醒,重型车项目的发展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则将造成巨大损失。
2 国内重型卡车技术发展
2.1 向高科技化方向发展
在15t以上的重卡市场中,预计2003年全国会有4~5万辆的市场。对高科技重卡,国内的企业更多的是跟踪市场需求,与市场需求结合得更紧密一些。当然,也表现出在某些地方的超前量要小一些。国外一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这方面投入很大,与之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我国重卡市场的日趋成熟和国家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国内重型卡车企业很快会缩短这种差距。
在这块市场上,中国重汽集团的销量最大,2003年中国重汽预计销量可达到2.5万辆。为了始终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重汽正在加大技术进步的步伐,加快新产品的开发步伐。2002年底,重汽推出了斯太尔王,率先拉开了用当代重卡设计理念提升斯太尔形象的序幕。2003年重汽又推出了斯太尔王系列的细化产品6×2牵引车。
陕西重汽也在加大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力度。德龙F2000新品是陕重汽2003年推出的一款豪华重型汽车,是陕重汽与德国MAN公司研制开发的,代表着目前国内重卡的最高境界。该车加装的人体工程座椅和280~420马力宽系列发动机。陕重汽在产品的发展上提出了三最、四个平台策略。三最即向社会奉献最有价值产品,为经销商创造最大商机,为用户提供最大利润;四个平台即通过合资合作,形成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档重型汽车平台;在原斯太尔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提升后的斯太尔改进型产品平台;斯太尔的标准型平台;陕汽的下延型平台。陕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方红卫认为:5年也许用不到5年,国内重型卡车企业就会在此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总之,这两年我国商用车中的重卡车型的技术含量飞快提高,虽然距真正意义上同时达到高速、高完好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科技5项指标还有很大差距,还有一段路要走,但这种发展趋势国内已经出现。因此,未来5年,在中国市场上重卡的竞争也会像轿车一样白热化。
2.2众企业的产品攻略
虽然近两年国内重卡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产销连年翻番,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产品的差距。尽管就目前国内市场而言,低成本的经济型重卡充斥市场,但随着国民经济的长期走好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会发生转移,性价比、产出率将取代现在只是比价格的做法。因此,只有坚持技术引领销售的企业才会笑到最后。现在国内企业在产品方面主要通过下面提到的前两法改进产品,而缺少建立高档重型车技术平台的实力。
2.2.1 改进型产品策略
通过局部的改进,借以打开市场。通常的做法是加装一些配置,把着眼点放在一两个局部上,短期内会对产品销售有一定的促进。
2.2.2 换代型产品策略
目标是猎取市场先机,寻找出产品新的增长点。主要根据对目标市场细分,结合市场需求特征的早期变化,参考国家政策,开发出新的产品。通常的做法是改变大的总成,通过较大的视觉差来制造卖点。各厂家对驾驶室的变化可以说新招迭出,目前反响不错。
2.2.3 建立高档重型车技术平台
为了适应全球零部件采购趋势,降低成本,获取半挂牵引车技术上的制高点,通过引进国外一流技术来缩短与国外品牌的技术差距。当前国内制造商的市场营销理念较为落后,市场行为基本上是停留在生产型的营销阶段,仅仅注重产品、服务的质量,缺乏市场需求的敏锐性、洞察力。
我国的重型车企业,在构建高技术水平的中重型载货汽车平台方面,必须通过技术引进、联合开发、合资生产、自主开发等多种形式,把平台布置、匹配和主要总成(驾驶室、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技术的知识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构筑平台时,要考虑到模块化问题,使产品改进和换代更方便。在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开发系列产品。
3 国产专用车市场发展
目前,国产中档、技术含量较低的专用车,已基本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高新技术含量专用车尚有缺口,市场供给能力不足。
市场对不同类型的专用汽车需求也有很大出入。其中,对自卸车、厢式运输车、牵引半挂车的需求达数万辆以上,但是对其他大多数专用汽车的年需求量一般仅为数千辆,有的只有几十辆甚至几辆。这些需求量小的专用汽车真正体现了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而且绝大部分是专用性更强、技术含量更高的专用车产品。
由于许多行业对相关专用汽车技术性能的要求很高,而国内大部分专用车企业开发能力较弱,市场供给能力不足,致使市场需求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来满足,如机场专用摆渡车、高速公路维护管理专用车、高级医疗急救车等。
即使是需求量很大的专用车,如运输煤炭、散装粮食、电器产品、玻璃器皿的专用车,对其技术含量和水平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除要求安全性高、封闭性、减振性好之外,还要求产品具备系列化、附加值高等特点。如运钞车,国内市场虽然需求量很大(年需近万辆),但国内企业的产品却很少有能达到C级防弹要求。
由于市场对专用车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一些高新技术开始在专用汽车上得到应用,一些能够满足特殊功能要求的专用车底盘被开发研制。不论是液压举升装置、排料卸料装置、计量测量装置、机械作业装置,还是制冷保温装置、安全防护装置、自动控制装置、作业监视装置;不论是各类缸、泵、阀、仪表等总成,还是各种箱体、罐体等车身结构,均在专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形势下用户对专用车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受公路条件和专用车底盘生产的限制,我国专用汽车一直以中型车为主,重型专用车生产量的比例明显偏低。今后重型化、专业功能强、技术含量高的自卸车、散装水泥车、混凝土搅拌车、高空消防车、压缩式垃圾车、洒水车、市政用车、油田专用车等重型专用车将逐渐成为需求热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市场对专用车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化,对具有特殊功能的专用车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多,需求高新技术专用车的呼声将越来越高。
4 国外重型车企业发展及与国内合作
4.1 国外重型车的发展趋势
各国商用车制造厂家目前正采用令人惊叹的高新技术来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降低污染,提高效率。
4.1.1 安全性
在安全性方面,国际潮流是安装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翻车警告系统、电子控制制动系统(EBS)、红外线夜视系统以及其他的驾驶室安全性措施。在欧洲,多数重型车驾驶室都要经受严格的加载、撞击与扭振试验,完全合格后方可投入批量生产。其目的是在发生翻车事故后,驾驶室不会被压扁,保证驾驶员的生存空间,车门不会自行打开,人员不会抛出车外。
4.1.2 舒适性
在舒适性方面,现在的商用车乘坐舒适性已接近轿车的水平。主要表现为驾驶室空间比轿车还要宽敞许多,各种设施一应俱全。特别是长途行驶的牵引车,不仅有音响、冷暖空调和通讯设备,而且还有卫星导航、冷热饮柜、电视、衣柜等装备;驾驶室的支点装有弹性缓冲装置,驾驶员座椅下方有空气弹簧缓冲支承,保证了驾驶员乘坐舒适平稳。
4.1.3 环保性
在环保性方面,柴油发动机技术的提高,为实现柴油机降低废气排放提供了基本保证。同时新技术的应用又可以帮助清洁排气,减少废气排放。如催化微粒过滤器,它可以清除排气中90%至95%的烟尘等。
4.1.4 可靠性和耐久性
在可靠性和耐久性方面,国外先进企业中重型载货汽车的保修期大多在60万公里,实际上都能保证80万至100万公里无大修,只要在正常情况下使用就基本不会出现故障。
4.2 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合作
4.2.1 奔驰与北汽
奔驰重卡有望继北方奔驰之后又一次冲击中国市场。作为奔驰与北汽合作的一部分,目前戴-克已经同北汽福田初步达成了一个前期合作计划,双方涉及的合作内容包括奔驰为福田重卡提供关键部件支持以及将来引进奔驰重卡等。根据合作程序,北汽福田已经向奔驰公司提供了一份5年的市场分析报告,内容涉及福田自身发展规划以及对中国重卡市场的前景预测。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个前期协议有望今年内签署。
4.2.2 韩国现代与江淮公司
2003年3月,江淮公司与韩国现代公司继豪华客车、瑞风商务车项目成功合作之后又一合作典范--JAC重卡格尔发隆重上市。现代重型汽车的产品系列完善,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按载货质量可分为8t级(如HD120系列)、10t级(如HD160、HD150系列)、17t级(如HD250、HD260系列)和24t级(如HD310、HD320、HD370、HD380系列)共4个系列10个 型号的产品,其中HD270为混凝土搅拌车底盘,HD370、HD380为自卸车。
4.2.3 沃尔沃与中国重汽
沃尔沃与中国重汽集团的合资项目谈判结束。沃尔沃如愿拿到关税优惠政策,而中国重汽,在欧洲技术成就当年斯太尔汽车的辉煌之后,也在期待着同样来自欧洲的沃尔沃带给他们的提升。合资公司不会沿用、改造中国重汽既有的斯太尔汽车生产线,而是引进沃尔沃的设备,新上生产线,生产沃尔沃系列车型。按照最初的框架协议,合资公司将主要生产售价80万元左右的12升发动机牵引车、载重车、CKD组装车,年产量2万辆。按照原计划,该项目将成为沃尔沃卡车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重型卡车生产基地和亚洲的生产中心。
4.2.4 雷诺与东风
雷诺产品在60年代就来到了中国。到90年代,雷诺卡车要进入中国时,中国认为轿车与国外差距大,比较重视,在卡车方面则还没有那种进行国际合作的迫切愿望。那时,欧洲与中国的产品在技术、价格方面差距太大,如果照搬肯定不适合中国市场。东风在国际合作方面有一个战略调整,考虑与雷诺-日产的合作,在商用车方面也进行了探讨。雷诺也意识到想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就必须依托于合资项目的成功。从目前看,东风完全可以不需要雷诺,没有雷诺东风一样可以做得很好;但长远看,与雷诺合作,在技术上有一个后续的保证。如果东风今后走向国际化,需要满足国际的标准,仅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同哦合作,东风可以从技术上得到提升,而雷诺则可以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