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台湾有哪些银行
台湾本地银行:
第一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三信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大台北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兆丰国际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金库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土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华南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彰化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中小企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京城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中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板信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阳信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华开发工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富邦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信托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国泰世华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输出入银行
高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联邦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远东国际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元大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永丰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玉山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万泰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新国际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大众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盛国际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安泰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华泰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工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新光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外商银行:
美商花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菲商菲律宾首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商法国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新加坡商星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商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美国纽约梅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商法国巴黎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英商渣打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泰国盘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美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商东方汇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德商德意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荷兰商安智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斐商标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加拿大商丰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瑞士商瑞士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新加坡商大华银行有限公司
澳商澳盛银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摩根大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道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富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商东亚银行有限公司
日商三菱东京日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瑞穗实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新加坡商新加坡华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三井住友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英商巴克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B. 台湾银行在世界那些国家有分行
台湾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境内共有147间分行。岛外则有包含纽约、洛杉矶、伦敦、新加坡、东京、香港、南非、上海共8家分行
C. 准备参加台资永丰银行的招聘,这家银行怎么样
请问你是参加哪个地区的台资永丰银行?不同地区因发展不同,会存在差异,现以广东第一家台资永丰银行为例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对你了解台资永丰银行有所帮助!
2017年8月9日,台湾最早的中小企业专业银行,大陆地区第一家台资法人银行——永丰银行在大陆开设的第二家分行“永丰银行广州分行”正式挂牌成立。
永丰致力于在大陆多个领域实现全面增长,在广州设立分行是永丰不断拓展网点计划的实践。广州分行将背靠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广州,紧紧依托“一带一路”、“内地与香港CEPA合作框架”等多个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区域地位优势。
永丰银行(中国)业务发展稳健,不断充实业务范围、拓展客户群体。未来,广州分行将致力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境内外企业提供跨境融资、贸易服务、中长期项目贷款、理财投资,外汇避险等全面性商业银行服务。
并且拟借由现代电子科技,互联网金融平台等来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众多实体产业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银行也将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尤其是小微企业,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永丰银行(中国)为一家台资背景的法人银行,是永丰金控旗下成员,集团在台湾深耕台商近70年。旗下银行、租赁、证券等子公司目前在粤港澳三地均有网点。永丰银行(中国)广州分行设立后,可进一步借助粤港澳金融汇聚优势,辐射大湾区的地域范围,就近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有效支持;同时,广州分行将衔接、利用大陆经济金融政策多在广东先行先试的历史机遇, 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积极融入大湾区经济金融的新一轮飞速发展。
永丰银行(中国)为台湾永丰商业银行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大陆第一家台资法人银行,于2014年2月28日正式对外营业,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20亿元,广州分行为其继上海分行之后在大陆设立的第二家分行。
D. 台湾银行招聘柜员吗
它的招聘一般也是到12月份了,
还有就是刚去的都是编制外的,
E. 台湾银行上海筹备组的待遇如何
看到有招聘的,因为没有收到面试电话,也没有进去工作过,所以坐等楼解释
F. 台资银行在我国中国境内内地开展的银行业务主要有哪些
国泰世华商业银行、第一商业银行、台湾土地银行、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台湾银行上海分行和台湾中小企业银行上海分行,你问这个做什么
G. 请问台湾的银行在上海有设立的银行有那些
台湾银行上海分行,百分之百有。我妈是台银老职员了
H. 请问台湾的银行在上海有设立分行的有那些谢谢
还是只知道台湾银行上海分行,我在里面有存款。
I. 上海滩洋行
外滩1~33号的故事
外滩,自19世纪四十年代上海被辟为商埠后,就成为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云集于此。联合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众多经典交汇成上海乃至世界独特的风景。
外滩1号 麦克倍恩大楼
1#麦克倍恩大楼→亚细亚大楼→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建成于1913年。1966年前,英国壳牌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长期租用这幢大楼的底层。1996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至今。
大楼为一幢7层的巴洛克式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折衷主义风格大楼,设计者为英资马海洋行。建筑风格整体上属于新古典主义式样,立面构图规整,正面有爱奥尼柱式的4根石柱,但在入口处设计了巴洛克风格的装饰。
外滩2号 上海总会大楼
2#上海总会大楼→日军海军武官府→国际海员俱乐部→东风饭店
上海总会(Shanghai Club)曾是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重要的社交场所。平洋战争爆发后,总会被关闭。敌伪时期曾为日军海军武官府。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这幢大楼,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大门上加装了挑出的大雨蓬。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
该楼建成于1864年,是外滩著名的建筑,建筑设计师为H.Tarrant,建筑立面为三段式处理,2-3层中部有6根爱奥尼柱式的石柱,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细部雕刻细腻优美。室内装潢由马海洋行的日本建筑师设下田菊太郎设计,装饰华丽,以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
外滩3号 友宁大楼
3#友宁大楼→有利大楼→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外滩3号
建成于1916年,随即被华商保安、保家等保险公司联合租赁。租赁者于1922年出资重建。1953年,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租用该楼。1997年,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外滩房屋置换买下此楼产权。2004年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场所“外滩3号”。如今,1楼有阿玛尼中国首家旗舰店,2、3楼是依云水疗(Evian Spa,全球除法国外的第二家店),6楼有澳洲名厨David Laris所开前卫餐馆陆唯轩(Laris)。
这是英资公和洋行在上海设计的第一个作品,也是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结构大楼。
外滩5号 日清大楼
5#日清大楼→招商局办公大楼→上海轮船公司→商务楼&高级餐厅
建成于1925年,由日资航运企业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和一个犹太商人合资建造。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接管了日清大楼,改为招商局办公大楼,解放后,由上海海运局使用。“文革”时曾改名为上海轮船公司。1990年代,海运局迁往东大名路新楼,此楼由锦都实业公司装修后作为商务楼出租。东部底层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2006年被改造成高级餐厅。
大楼由英资德和洋行设计,日方建造下部3层,外观比较简洁,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式;上面3层装饰比较讲究,设计了挑檐和浮雕。
外滩6号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6#拍卖行→中国通商银行大楼→长江轮船公司
建成于1897年,原来是一家拍卖行,3层殖民地式建筑。1906年翻建,成为中国通商银行,当时也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银行,直到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业务划入中国人民银行,这幢大楼交由长江轮船公司使用。因旁边的小路是元芳弄,所该大楼也曾被称为元芳大楼。
大楼的设计师为英资玛礼逊洋行,楼外观呈英国哥德式建筑风格。后因维修时用水泥粉刷墙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已不复存在。四楼南面为平台,是观光黄浦江的胜处。
外滩7号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7#旗昌洋行→电报大楼→新通商银行大楼→泰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建成于1908年,原是旗昌洋行的产业,轮船招商局将它买下后,即归属下的大北电报公司使用。抗战胜利后,中国通商银行购进此楼改为新通商银行大楼;解放后,由长江航运管理局使用;20世纪90年代,通过房屋置换,泰国盘谷银行获得大楼使用权。泰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也设在三楼内办公。
该楼的设计者为英资通和洋行,是一幢典型的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横、竖三段式手法处理十分明显。顶部两端各设计了带有洛可可艺术风格的黑色穹窿房顶,与白色的墙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
外滩9号 招商局大楼
9#旗昌洋行大楼→招商局大楼→名牌店
19世纪远东最著名的美国资本企业旗昌洋行于1846年将总部迁至此地。1877年,旗昌轮船公司,连同在外滩9号的办公室大楼卖给1873年成立的受李鸿章保护的中国官商合办企业轮船招商局。1901年,轮船招商局重建该楼。后来成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现在又成为夏姿上海旗舰店。
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为3层新古典主义风格。
外滩12号 汇丰银行大楼
12#汇丰银行大楼→市府大楼→上海市档案馆
1912年,汇丰买下南边外滩11号别发洋行和外滩10号美丰洋行的房产,二战爆发后被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占用,战争结束,汇丰迁回此楼。1955年,汇丰撤出上海,大楼归国有。上海市政府进驻,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简称市府大楼。副楼在1956年改为上海市档案馆。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大楼,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通过置换购得该大楼的使用权。
大楼由著名的英资建筑设计机构公和洋行设计。汇丰银行大楼号称“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是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仅次于英国的苏格兰银行大楼的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被认为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最高杰作,至今依然被公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
外滩13号 海关大楼
13#江海关大楼→上海海关
1857年,外国人在此地建成一座中国衙门式的关署。1891-1893年翻建成哥特式的红砖建筑,有33米高的钟楼。1925年再次重建,终成了现在的建筑。现使用单位为上海海关。
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建筑风格总体上属于古典主义,正立面是典型的多立克柱式。大楼高8层,上面有高大的钟楼,10层楼高,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的,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
外滩14号 上海市总工会
14#宝顺洋行→德华银行→交通银行大楼→上海市总工会
最初是著名的老牌英资企业宝顺洋行的产业。19世纪下半叶,颠地经营失败被德华银行买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没收德国在华财产,大楼被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接管。1928年,随着全国政治中心从北京转移到南京,交通银行也将总行迁到此处。1947年,这里被重建为装饰艺术运动主义风格的6层大楼,也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座。1951年,交通银行总行迁回北京,外滩14号则由上海市总工会进驻至今。
大楼由匈牙利鸿达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幢大楼的内部设计更强调实用。
外滩15号 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15#华俄道胜银行大楼→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航天局→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于1902年由华俄道胜银行出资建成。至1928年,此楼成为中央银行的所在地。随即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航天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都先后在此办公。现在这里是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大楼的设计者为德资的倍高洋行,建筑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复古风格。
外滩16号 台湾银行大楼
16#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上海分行
建于1924年,为台湾日治时期台湾银行在上海的办公大楼。现由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使用。
大楼由德和洋行设计,整体上属于日本近代西洋的风格,同时又广泛的吸取了世界各国建筑的长处,比如在大楼的东立面又配有四根欧洲古典主义式的柱子,赋予大楼欧洲古典主义的风格。
外滩17号 友邦大厦
17#字林大楼(桂林大楼)→友邦大厦
由在中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于1921年投资,1924年建成,一部分由报社自用,其他出租,最主要的承租人是处于创业阶段的美资友邦人寿保险公司。1951年3月31日,《字林西报》停刊,大楼被接管。1996年,友邦人寿保险公司重返这座大楼,定名为友邦大厦。
大楼由德和洋行设计,是近现代主义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结合较成功的一幢建筑。
外滩18号 麦加利银行大楼
18#麦加利银行大楼→春江大楼→名牌店
1923年由老牌的英资银行麦加利银行又名渣打银行(Chartered Bank)建造。1955年,麦加利银行迁出后,由房管局接管这座大楼,改名为春江大楼,曾由中波轮船公司等使用。2002年,台资企业上海珩意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接手大楼的修复改建工程,到2004年底,改建完工后,1、2楼的欧洲名牌精品店陆续开张。
大楼的设计者是英资公和洋行,呈文艺复兴时期折衷主义风格,共5层。为使建筑具有高度感,现顶楼加了三角形屋顶。
外滩19号 和平饭店南楼
19#中央饭店→汇中饭店→和平饭店南楼
早在1850年代初就建起了3层楼的中央饭店,为租界内历史最悠久的外资旅馆。1865年,汇丰银行的上海分行成立,租用该处营业,直到1874年。1903年,中央饭店改组为汇中饭店。1947年,华商大庆公司购得饭店产权,继续经营,1952年停业。
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再度开放,现为和平饭店南楼。这幢大楼见证了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1909年,中、英、美、法等国在汇中厅召开了万国禁烟大会;1911年,上海各界人士在此庆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27年,蒋介石、宋美龄在此宴会厅举行订婚典礼;1936年3月,查理-卓别林偕《摩登时代》女主角宝莲-高黛入住当时的51房间;1964年1月,周恩来在九霄厅会见法国总理埃德加-富尔,几天以后中法宣布建立外交关系;1965年1月,周恩来曾在742房间工作;1998年6月30日,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夫妇在九霄厅宴请美国总统克林顿及其夫人希拉里;1988年,***在和平厅设盛宴欢迎墨西哥总统路易斯-埃切维利亚;1996年,联合禁毒署举办的“上海国际兴奋剂会议”在此举行,并为“万国禁烟会”立会址标志。
大楼的设计者为英资玛礼逊洋行的司各特,高6层,建筑风格属于新文艺复兴式样。这还是中国最早安装电梯的一幢建筑。
外滩23号 中国银行大楼
23#中国银行大楼→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建成于1937年,外滩众多建筑中唯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楼之一。1941年,中国银行大楼成为汪精卫伪储备银行的营业场所,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归中央银行使用,直到1946年元旦,中国银行才迁入办公。现使用单位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大楼的设计者为英资公和洋行和中国的陆谦受,是近代西洋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结合较成功的一幢大楼。
外滩24号 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24#横滨正金银行大楼→中央银行大楼→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
是1924年横滨正金银行(Yokohama Specie Bank,ltd。)在中国上海所建的分行大楼。1945年后,该楼改作中央银行行址,大楼也易名为中央大楼。1949年后又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办公楼。1956年上海市纺织工业局迁入大楼办公。现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
大楼由英资公和洋行设计建成,属于日本近代西洋风格建筑。
外滩26号 扬子大楼
26#扬子大楼→农业银行上海分行
建成于1920年,因“扬子水火保险公司”得名,1957年7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现使用单位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
大楼的设计者为英姿公和洋行,大楼为一幢7层的办公建筑风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外滩27号 怡和洋行大楼
27#怡和洋行大楼→上海市外贸局
现在的大楼由怡和洋行出资翻建于1922年,并享有使用权,1955年被上海市外贸局占用至今。
大楼的设计者为英姿思九生洋行,呈复古主义派的建筑风格,建筑平面呈凹字形,西面凹进,朝东立面呈三段样式。
外滩28号 格林邮船大楼
28#格林邮船大楼→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
1868年,德资禅臣洋行购得这块土地,建造其在上海的第二幢楼房。第一次后,该地被英资怡泰公司(格林邮船公司)收购,随即改建为7层大楼,1922年落成。1951年3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迁入该楼。目前大楼的使用单位是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
大楼的设计者为英姿公和洋行。外观设计为新文艺复兴式,顶层建有塔楼。
外滩29号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29#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东方大楼→光大银行上海分行
1914年,法资东方汇理银行(Banque de l`Indochine)在中国上海建造的分行大楼。1956年,大楼被房管局接管,改名为东方大楼,曾由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使用。目前大楼的使用单位是光大银行上海分行。
大楼的设计者为通和洋行,大楼的建筑风格为法国典型的古典主义,雕刻精美。
外滩33号 半岛大酒店
33#英国驻沪总领事馆→上海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用房→半岛大酒店
建成于1873年,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古老的也是唯一一座19世纪建筑物。起初的领馆建成于1849年,在1870年的一场大火中烧毁,到1873年新大楼重建完工。
1966年,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关闭,该大院成为上海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用房。2003年,置换给新黄浦集团。今年,经过重新设计后,半岛大酒店在此开业。
大楼的设计者为Grossman & Boyce,建筑风格属于19世纪流行的殖民地样式。
J. 台湾银行 在北京招聘 问题
......身为一个土身土长的台湾人
我目前没有听说台湾银行在大陆有要开分行的消息
台湾银行是台湾公办银行.到陆设点应该会是大新闻.没理由我没听过
台湾银行在台湾主要是发行货币.并没有提供存款等服务
为啥会跑到大陆?
而且就算设点.一定是从台湾这里带人过去啊
这是公务机关.根本不可能有对外招聘
培训.报名费这也太高了
很显然是骗人的
快报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