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华为行业分析

华为行业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26 19:56:32

『壹』 华为涉及产业及发展现状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1987年,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成功的民营企业之一。

去年,美国!商业周刊∀把它列入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个企业的名单,与苹果、谷歌等齐名。从最初的20000元到今天的超过180亿,发生巨变的不仅仅是华为的年收入,还包括在背后支撑起华为高速发展的集团人力资源。

首先来看看华为的战略性招聘历程:( 1) 1988~ 1996。作为一个初涉通信领域的民营企业,华为主要通过人才市场以及去几个诸如华南理工之类的学校进行招聘,对象也主要是工科出身的技术人员。( 2) 115000人,其中85%具有本科以上学历。2005年后,华为在海外业务急速攀升,其公司员工规模也随之再次膨胀。( 3) 2005年底至今。华为调整了招聘战略,对财经、管理、外语等文科专业人才及母语为一些小语种的外籍人才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些人才在经过华为的统一培训后大部分都被派往世界各地的办事处,显示出华为国际化经营的决心。华为招聘模式的变化,反映出华为在自身实力不断增强以及公司战略目标的改变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着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在经过二十三年的扩张后,华为的问题不再是如何招揽足够的人才,而是如何管理使用手中大量的人力资源。

目前,华为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着几个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1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与企业文化的矛盾说到华为,很容易联想到任正非及他所代表的#狼性文化∃%%%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和群体奋斗。这种独裁、封闭、强制统一的管理风格在创业初期为华为赢得了辉煌的胜利,而且在企业打进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德国电信运营商QSC选择华为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理由之一,就是华为能够快速地响应需求和进行技术创新。而这项优势,来源于华为人加班加点,有任务立刻顶上去的#拼搏精神∃。但随着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一略带血腥的管理文化在华为与国际市场伙伴合作的过程中凸显出许多问题,譬如华为与3COM公司合资后, 3COM独立自由的IT人文精神与华为的狼性精神形成巨大的反差;华为在美的全资子公司FutureW ei也因企业文化问题而无力留住美国本地雇员。其实,随着环境的变化,不仅是在国外,华为的企业文化也为它在国内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许多问题。华为视人才储备优于公司财务增长,花巨资从Hay引进全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也使得#狼性∃公司文化的传承得到制度的支撑。但是近年来华为的高自杀率已经成为除了高增长率之外公众最主要的关注点,#地铺文化更是为人们熟知。

诸多人事管理问题暴露出华为的困惑内部文化过于强硬、人性化不足、家长余风严重等已经给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越来越多的障碍。狼性文化∃成就了任正非、成就了华为,但狼性固有本质残酷无情,无视人性等易造成企业及员工在文化上的迷失,只为肉与利拼杀。显然,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狼性文化并非一条康庄大道。尤其2005年以后,大学毕业生已经全部都是80后,对于这一个特殊的群体(自杀的也全是这个群体里的人),过分强调狼性无疑是容易出问题的。2人治和规范管理的矛盾华为公司从创立至今在管理方面一直致力于规范化,但是由于在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干部基本都是技术出身,而技术出身的管理者往往会对管理的规范流程不适应;同时干部的素质参差不齐,造成目前华为公司的管理工作人治色彩仍然较浓的状况。华为曾有一句引以为豪的话:#华为的干部都是跑步上岗的。∃这里面实际上隐藏着一个问题管理者的素质问题。大多数技术出身的中基层管理者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很多的时候只是凭着自己的热情、对管理工作的一些个人的理解在工作。结果一方面造成工作时缺乏思路和计划性华为有名的加班也有这层原因造成了重复劳动;另一方面,中基层管理者缺乏宽容性,工作中容不下不同意见,片面追求表面的形式。1997年华为就开始与Hay G rouph合作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但十多年过去了,华为的#国际化管理精英团队∃依然不见踪影,企业家个人在公司的管理方面仍有巨大作用。外界#没有任正非就没有华为∃的议论,凸显的并不仅仅是华为没有合适接班人的尴尬。3人力资源成本过高和人才浪费华为的人力资源策略有一个特点,即其人力资源的规划并非依据企业对供给和需求的预测来制定,而是更多地从切断竞争对手人才补给线的战略高度出发。这一举措,既给华为带来高速发展,也对其他竞争对手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但是,这种#掠夺性的人才招揽的必然后果是大量高学历的员工入职后,公司无法全部为他们提供发挥专长的机会。这不仅是一种人才浪费,而且容易使员工因为缺乏个人的成就感而离职,客观上造成了公司的高流动率,使企业遭受损失。

以华为公司技术支援部的技术服务工程师为例,一名刚毕业本科生的培训期大约为6~8个月,这期间公司的投入(包括工资、福利补贴、培训人员的工资等费用)大约在2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华为公司的辞职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是进公司1~ 2年的员工,即这些员工在还未或者刚开始为公司创造利润的时候就走了。对公司而言,这些损失最后都将被计入经营成本。面对这种种问题,华为一方面应强化科学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规范管理的能力,使之可合理制定工作计划,在保持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更重要的是要软化内部文化,强调人性管理,尊重员工的诉求,不必#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坟墓∃。狼性固有可取之处,但散漫自由的谷歌和微软也取得了比华为更为出色的成就。虽然各个企业的文化不可简单移植,但华为在向#羊性文化∃的演变上,或许可更快一点。

『贰』 华为在同行业中的优势是什么如何利用

华为的技术优势:
1.从电信设备到企业产品,拥有多年技术积累和丰富经验。
2.拥有强大的产品研发团队和高效的产品研发效率。
3.有自主的软硬件平台,支撑华为网络设备持续领先。
4.拥有强大的产品线,具备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能力。

华为利用自身在IPD、CMM方面的管理优势和产品开发的后发优势,在产品的系统设计、扩展能力以及业务特性等方面满足宽带城域网络和企业网络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安全、易于扩展的解决方案。采取基于共享器件/软件系统的开发设计方法,全部数据通信产品采用统一的VRP通用操作平台和iManager N2000/Quidview网管系统,保持持续的ASIC系列芯片的开发投入,不断推出性价比更优的解决方案与产品。
与国外厂商的技术研发相比,华为的优势则突出地表现在成本上,据华为工作人员介绍,以2001年为例,华为研发投入30亿人民币,产品包括交换、接入、光网络、2G/2.5G/3G、数据通信、BITS、STP等众多领域,国外厂商即使投入30亿美元,也难以开发这么多产品,研发成本的数量级优势是华为推动产品价格下降的关键原因。

『叁』 华为手机市场环境分析

华为于2005年3月成为手机牌照改为核准制之后首批获准进入中国手机市场的厂商之一。华为手机已经进入国内市场并已展开竞争。此前数天,华为终端与中国电信联合宣布,天翼3G智能手机华为C8500销量于2010年2月底破百万,这对于华为终端具有标杆意义,因为这还是第一款破百万的国内Android智能手机.

第一款六个月时间内破百万的国内智能3G手机。对此,华为终端CEO万隧还介绍了其它方面的情况。在国内市场,华为入门级EV-DO手机C5700发货量也突破了100万,并获得同类市场超过30%的份额。

另外,根据第三方报告的数据,截止至2010年年底,华为终端CDMA终端产品发货超过2000万,持续维持第一的市场份额。

(3)华为行业分析扩展阅读:

智能手机本身要细分市场,高端市场已被台美韩厂商控制,华为希望占据智能手机这一金字塔的中部,华为在很久以前就引入了德国FHG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使得华为的通信系统经受住了来自欧美一些国家的移动运营商十分苛刻的检验,这将为华为手机优良的产品性能提供有力的保障。

华为终端CMO徐听泉透露了华为发展智能手机的策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为用户提供价廉物美的手机,因为未来会有50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智能手机增长的潜力极其巨大。我们预测5年内,全球移动宽带用户会从3亿增长到30亿以上。这种增长需要靠价廉物美的智能手机来实现。”

『肆』 华为面临的风险分析

华为的机会其实就是这个5g吗?因为它是目前世界已知,所有的企业中掌握着核心科技最多的一家公司,所以无论是说他的这个手机,还说他的企业服务方面的都会有很大的助力,你要说它的危险呢,我想就是说美国对他的这个政策的影响我国进入“十二五”规划阶段后,加大信息产业发展力度,积极开展3G建设及业务应用;通信运营商的重组和移动3G牌照的发放也进一步推动了通信设备的投资需求,中国政府为了加快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工业,在政策上大力推Td -SCDMA-的3G标准和扶持兼容这一标准的国内通信设备商,如华为、中兴等。

2、经济环境

世界信息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通信设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电信业重组后,3G建网逐步展开,TD、CDMA和 WCDMA的建设尤其快速壮大,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这给通信设备商,尤其是中国厂商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3、社会环境

经济结构调整发挥重要作用,通信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新贡献这一系列的发展战略举措为我国的通信业包括设备制造商和电信运营商在内的各相关产业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和大环境。

4、技术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使信息传递更快、更便捷,促进了全球经济协调机制的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之间以及各门科学和各项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华为行业分析扩展阅读: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民营科技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华为主要经营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在2011年公布的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榜单中名列第一同时华为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

『伍』 华为的优势和劣势

通信是优势,比如你电话多的希望网络稳的一般首选华为。以前系统方面是劣势,不过EMUI4.0开始进步很明显了。常见功能都有,而且系统相对比较稳定。最主要的劣势就是麒麟处理器的GPU部分。cpu部分麒麟不差,所以不是大游戏的话跟高通旗舰基本没差别,甚至续航方面还更好。大游戏的话与高通苹果同年旗舰芯片还是有差距的。所以华为不太适合主打游戏。不过最新的麒麟960这部分差距已经缩小不少了

一、华为手机市场营销优势分析
产品核心性能优势。华为公司手机业务在核心通信技术与数据网络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由于华为公司掌握了通信技术的标准制定权力,其对手机发展方向的把握也相对准确,这可以使它避免遭遇诺基亚等厂商的技术之伤。
国际市场基础。华为公司在世界上142个国家都有通信设备业务来往,其进入国际市场的途径并不像其他新进入企业一样需要新建,这也是其相较于国内一般手机厂家的独特优势。
良好财务状况。由于其主营的通信设备业务的良好的财务状况,华为手机业务的资金来源比较稳固,这使得华为手机大范围的竞争定价方法变得可行。
二、华为手机所处发展阶段共性问题分析
产品技术问题。产品技术问题是指华为现阶段虽然掌握通信与网络方面的核心技术,但在优质屏幕、音响、摄像头等硬件技术方面以及操作系统、配套软件方面仍有不足的问题。此问题属于行业后进者的共性问题,需要华为在自产零件技术上进行攻关,并协调供货商使之最优。
高端产品定价问题。高端产品定价问题是指现阶段华为在高端产品的定价上,采取了认知价值定价方法,因而存在着认知风险的问题。其实,不单是华为,以苹果iPhone系列为代表的高端手机产品,其定价都以认知价值定价法为主。因而,面对此问题,华为并不需要改变其高端产品的定价方法,但须对市场消费者偏好与其对公司品牌的认知进行系统分析,进而调整定价至最优。
广告宣传质量问题。广告宣传质量问题是指华为作为一家终端产品市场的后进者,其针对终端消费者的广告宣传质量与终端市场成熟企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既体现在广告宣传载体与对象(产品性能、产品特点、品牌等)选择上,也体现在具体广告的制作质量(体现在对受众的影响效果)上。当然,这个问题也属于终端市场后入者的通病,华为公司可以通过对市场反馈的分析与合作广告上的优化选择解决这个问题。
公共关系渠道建设问题。公共关系渠道建设问题是指企业为了可控、系统的进行公关工作,而与政府、社会团体乃至一般民众建立的系统联系的问题。由于华为母公司所打下的基础,华为手机也承袭了其与政府以及大型团体的良好关系以及公共关系渠道。然而,华为对于针对一般民众的公共关系渠道则不够成熟,这体现在其参与的公关项目层次较低、有形象的项目较少。笔者认为,公共关系渠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华为通过新建渠道与上层渠道的向下渗透,可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陆』 华为产品的(市场分析,定位,市场目标)

华为的市场还是比较大的,它是国内及国外,另外它的定位也是中高端市场的目标打算。

阅读全文

与华为行业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嫣然股票 浏览:333
普洱一般什么价格查询 浏览:398
银华回报的基金净值 浏览:475
黄金周国外抢中国游客 浏览:356
小贷想从金融机构贷款 浏览:462
华山参滴丸价格 浏览:714
中航精铸股票 浏览:545
投资理财帐户 浏览:792
黄金投资概述 浏览:578
基金是怎么波动的 浏览:319
股票价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浏览:120
外汇每年 浏览:871
新一代信息技术股票 浏览:478
中国十大投资理财平台排行 浏览:305
均值回归外汇交易策略 浏览:597
中国电影投资 浏览:926
2078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951
科创板基金申购比例 浏览:82
反弹基金 浏览:802
适合40岁怎么理财 浏览: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