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伟大的祖国歌曲
好孩子
早上按时起床 妈妈说我是好孩子
上学不迟到 老师说我是好孩子
我爱学习 爱劳动
讲卫生 我有礼貌
听妈妈的话
勇敢坚强
我不哭不闹懂事了
我爱学习 爱劳动
我讲卫生 有礼貌
我心灵美
天天向上
我爱伟大的祖国
早上按时起床 妈妈说我是好孩子
上学不迟到 老师说我是好孩子
我爱学习 爱劳动
讲卫生 我有礼貌
听妈妈的话
勇敢坚强
我不哭不闹懂事了
我爱学习爱劳动
我讲卫生有礼貌
我心灵美
天天向上
我爱伟大的祖国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我爱你森林无边,我爱你群山巍峨,我爱你淙淙的小河,荡着清波从我的梦中流过。”这是《我爱你,中国》的歌词。这是我父辈喜欢的一首老歌,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歌,从歌词里我能触摸到伟大祖国母亲跳动的脉搏,能感受到伟大祖国母亲的绝代风华。
昆仑五岳,长江黄河,描绘着你广阔的心胸;万国朝觐、驼铃声声,诉说着你过往的荣光。当五千年的长风吹过,你依旧挺立在世界的东方。特别是进入21世界,你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探索一号”的中国深度、20多次航天发射任务的中国高度、“天眼”聆听宇宙之声的中国维度......,你已今非昔比,你的容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爱你,伟大的祖国!
特别当国人有难时,伟大祖国母亲您,就会第一时间向你的儿女们伸出援手,用心呵护着我们,用真情感动着我们。在电影《战狼2》快要结束的时候,一本中国护照出现在屏幕上,一行行烫金的大字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我每每读到这句话时,心情定会澎湃不已,好似一股强大的力量要爆发出来。这就是伟大祖国母亲给予的力量!我爱你,伟大的祖国!在您70岁华诞快要到来的时候,让我为您点赞、为您更加美丽点赞。
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饱经沧桑,历尽磨难。她曾是帝国主义倾销鸦片的场所,她曾是军阀混战的战场,她曾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赌场。祖国母亲曾到处狼烟四起,您被搞得遍体鳞伤,千疮百孔。这让我更加深深懂得,您的伟大,您的美丽,是一代又一代人塑造出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用生命换来的。从“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屈原,再到“外敌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从正气浩然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再到振兴中华的革命先驱孙中山;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再到“惟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毛泽东,多少代人的痛苦与辛酸,多少代人的拼搏与希望,才有了今天您的强大。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我们更应该不忘祖国,不忘身上流淌的中华民族血液,更应该用爱国主义精神诠释你对她的爱。作为一名初中生我,我一定会在新时代里踏着铿锵步伐,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热爱学习,孝敬长辈,尊敬老师,学好本领,做一名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家庭有用的人,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为创造祖国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B. 胡伟立很有哪些艺人配音
1979: "江都水利"(记录片,水利部摄制,韩健文导演.)
"灯塔"(记录片,北京电影学院摄制,韩健文导演:主题歌:〔啊!灯塔〕健文词、于庆海唱.)(Original Soundtrack,电影原声带 CD:WLWU-10105)
1980: "莲莲"(电视剧, 北京电视台摄制 ,(Original Soundtrack,电影原声带)
"康定情歌"等三首(轻音乐编曲,太平洋影音公司录制.)
1981: "归宿"(故事片,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董克娜导演,许还山、陶玉玲主演.主题歌:〔飞向何方〕峻防词.,李谷一唱;插曲:〔家乡水〕晓光词.,李谷一唱;〔无词歌〕男声四重唱.)(Original Soundtrack,电影原声带 CD:WLWU-0401)
1982: "金鹿"(故事片,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董克娜导演,张国民、冷眉主演.主题歌:〔美的歌〕晓光词.,苏小明唱.)
"奇怪的手"(动画片,青年电影制片厂摄制.)
"手表"(记录片,北京手表厂摄制,韩健文导演.)
"煞车"(电视剧, 北京电视台摄制 .)
"愉快的郊游"(电视剧, 北京电视台摄制 .)
"路"(电视剧, 电视剧艺委会摄制,司徒兆敦、张军钊导演,主题歌:〔路〕伟立、兆敦词,刘小莉唱.)(Original Soundtrack, CD:WLWU-10105)
"枫叶丹丹"(电视剧, 宁夏电视台摄制,司徒兆敦导演,主题歌:〔枫叶丹丹〕葛华词,李芳芳唱.) “ (Original Soundtrack, CD:WLWU-10105)
"海角星光"(歌曲,乐队伴奏,沈贵生词,苏小明唱.)
"太阳花"(歌曲,乐队伴奏,沈贵生词,苏小明唱.)
"栈桥远望"(电影剧本翻译,与帅元纪合作.)
"魂断蓝桥"(电影剧本翻译,与帅元纪合作.)
"8 1/2"(电影剧本翻译,与帅元纪合作.)
"鬼畜"(电影剧本翻译,与帅元纪合作.)多次电台播放.
"十二个愤怒的人"(电影剧本翻译,与帅元纪合作.)
"中华电影史话"(电影资料翻译,与帅元纪合作.)【以上共七十万字】.
1983: “泥哨儿”(电视剧,北京电视台摄制.) Original Soundtrack CD
“小花伞”(动画电视剧,北京电视台摄制.)
“阿凡提”(动画电视剧,北京电视台摄制.)
“童年的梦”(歌曲,乐队伴奏,闵洪昌唱,任志萍词;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土地”(歌曲,乐队伴奏),刘秉义唱,晓光词;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小小的礼品”(歌曲,乐队伴奏),刘秉义唱,周威词;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天涯何处无芳草”(歌曲,乐队伴奏,刘秉义唱,照乾词;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这里是我的故乡”(歌曲,乐队伴奏,李谷一唱,宋文法,张家毅词;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别离不必长流泪”(歌曲,乐队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我们是青年”(歌曲,钢琴伴奏,陶正词.)
“快快洗衣裳”(歌曲,钢琴伴奏,照乾词.)
“村口小石桥“(歌曲编曲,乐队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提水的姑娘”(歌曲编曲,乐队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听心”(歌曲编曲,乐队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苹果姑娘”(歌曲编曲,乐队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四季情歌”(歌曲编曲,乐队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
“小路小路细细听”(歌曲,钢琴伴奏, 张愉,张国民唱, 世澄,劲涛词.)
“故乡我献你一首歌”(歌曲,钢琴伴奏),张愉,张国民唱, 世澄,劲涛词.)
1984: “明姑娘”(故事片,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董克娜导演,主要演员:张愉,张国民;获文化部1984年优秀电影奖.)
“青山夕照”[铁道游击队后传] (故事片,青年电影制片厂摄制.导演:赵明,司徒兆敦;主要演员:秦怡,仲星火.)
“悠悠我心”(电视剧集)宁夏摄制.
“玫瑰”(电视剧集)甘肃电视台摄制.
“花园街五号”(电视剧集)陕西电视台摄制.
“失踪的黑丰田”(电视剧集)北京公安局摄制.
“气涨救生筏”(科教片)科影摄制.
“金银湾”(电视剧集)太原电视台摄制.(获文化部1984年乌金奖).
“静静的黄昏”(电视剧集)北京电视制片厂摄制.
“青春不要离我而去”(歌曲,钢琴伴奏) 照乾词.
“芬芳曲”(歌曲,钢琴伴奏) 周威词.
“俄罗斯民歌八首”编曲,轻音乐)”黑眼睛”,”山楂树”,”灯光”,”红衣裳”,”愉快的进行”,”三套车”,”两把吉它”,”红莓花儿开”;百花音影公司录制.
“论电影音乐” (论文) 贵州出版社 [五万字].
1985: “盛夏和她的未婚夫”(故事片)导演:秦之钰;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 主题歌:”夏天多美好” (成方元唱,秦之钰词).
“电子计算机”一,二,三集(科教片集)导演:司徒新蕾;科影摄制(获文化部1985年优秀电影奖).
“泪撒姑苏”(故事片)导演:陈方千;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 主题歌:”思难尽”(关牧村唱, 高汉词);插曲:”悲歌”(关牧村唱,高汉词).
“好女婿”(故事片)导演:马精武;河北电影制片厂摄制.
“艺海情缘”(艺术记录片,青年电影制片摄制.导演:韩健文;主要演员:乌亚,沈丹萍,黄永玉,李德伦,傅聪,司琴高娃,新凤霞,梁宁,曹禺 等.)
“相思女子客店” (故事片)导演:董克娜;主要演员:仲星火,张小磊;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 主题歌:”带露的玫瑰”.;插曲:"我这里凉茶放了蜜"(李谷一唱,凯传词)
“爱情交响曲”(立体故事片)导演:刘惠中;机械工业部摄制.
“宝石戒指”[复仇狂](故事片)导演:石洗;内蒙电影制片厂摄制.
“方兴未艾”(记录片) 武汉电影制片厂摄制.
“汉钢在前进”(记录片) 武汉电影制片厂摄制.
“东方女性”(电视剧集)大同电视台摄制.
“犯人李同钟”(电视剧集)北京电视制片厂摄制.
“沉沦” (电视剧集)导演:李冉冉;天津作家协会摄制
“黑风蛇影”(电视剧集)导演:许同均;贵州电视台摄制.主题歌:”思母曲”(华欣唱).
“燕山情”(电视剧集)北影演员剧团摄制.主题歌:”燕山情”(杨云唱,凯传词).
“希望之光”(电视剧集)北京电视台摄制.
“一曲难忘”(胡伟立主讲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北京电视台摄制.
1986: “屈原” (5集电视剧集配乐)导演:金广城; TVB摄制.
“高材生”(1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赤脚绅士”(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哥哥的女友”(台庆电视单元剧配乐) TVB摄制.
“达摩”(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倚天屠龙记”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快活良缘”(1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生活是这样美好”(编曲,童声合唱,民族管弦乐队伴奏)香港中乐团多次公演.
“明天会更好”(编曲,童声合唱,民族管弦乐队伴奏)香港中乐团多次公演.
“土耳其进行曲”(编曲,木琴合奏,民族管弦乐队伴奏)香港中乐团多次公演.
“舞汇金曲”(舞剧)香港舞蹈团多次公演.
1987: “季节”(多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我妻十三点”(1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母与子”(电视单元剧原作音乐及配乐) TVB摄制.
“如梦令”(电视单元剧原作音乐配乐) TVB摄制.主题歌:”如梦令” (江欣燕唱,萧健铿词)
“影”(电视单元剧原作音乐及配乐) TVB摄制.
“阿娇正传”(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大城小子”(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细苏 “(电视单元剧原作音乐及配乐) TVB摄制.
“维多妈咪”(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时来运到”(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伤心的季节”(电视单元剧原作音乐及配乐) TVB摄制.
“书剑恩仇录”(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僵尸奇兵”(20集电视剧集配乐) TVB摄制.
“轻音乐十五首”(轻音乐编曲):”从来都没有”,”和你在一起”,”放开你的手”,”重新再来”,”再见”,”全都带走”,”纸玫瑰”,”欢乐假期”,”爱与我”,” 周末的士高”,”就在今夜”,”梦中的水手”,”宇宙鼓手”,”陌生的人”,”河堤上的 傻瓜”.
“神州行”(民族管弦乐队合奏):”山村新曲”,”秋雨”,”南海潮”,”小桥流水”,” 苏北好风光”,”延 边春早”.多次公演.
“阿特兰舞曲”(编曲,民族管弦乐队合奏)香港中乐团 多次公演.
C. 太原有没有餐饮行业的协会
太原市烹饪餐饮业协会是 1984年经民政部门正式批准成立的太原餐饮业唯一的行业性社团组织.
由从事餐饮业经营的烹饪管理、烹饪教学、烹饪理论和食品营养研究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和厨师、专家、经营管理人员自愿组成的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行业性组织.
太原烹饪协会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成立二十年来,依据协会章程,以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会员服务,为政府服务为宗旨,按照“继承、改革、引进、创新”的指导思想,反映会员愿望,传达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弘扬烹饪文化,提高烹饪技艺,交流烹饪信息,指导行业发展.促进行业自律,培养餐饮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维护行业和企业合法利益,团结广大行业工作者,推动行业进步,作好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为促进太原烹饪事业和餐饮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D. 跪求2013人大新闻考研参考书
你好,我是2012年的考研学生。人大在2008年就已经不对外公布参考书目了。但是根据历年考研真题和出题范围推荐以下参考书目:
1.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当代新闻理论,郑保卫,新华出版社,2003
5.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8.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喻国明,华夏出版社,2005
9.新闻采访学(第二版),蓝鸿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0.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新闻写作精要,高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12.新闻编辑学,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3.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4.传媒经济学,张辉锋,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
15.《国际新闻界》,杂志,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 辅助参考
16.《新闻与传播》,杂志,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 辅助参考
其实,看书只是一部分,知识不成体系还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由于我之前曾想考人大新闻学,所以现手中持有“人大李志萍新闻考研笔记资料”,有考人大意向的同学必定知道,这份资料的强大程度非同一般。本人手中的这份资料是从李志萍手中购买的,真实度毋庸置疑,现低价转让。【价钱可商议】
E. 邵敬敏的学术论文
(共计300余篇)
1981-2001年
拟声词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4]
关于“在黑板上写字”句式变换和分化的若干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3]
基础短语析句法[杭州大学学报增刊1982]
“动+个+形/动”结构分析[汉语学习1984.2/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
两种不同性质的虚语素“头”[中国语文通讯1984.3]
句型的分类及其原则[杭州大学学报增刊1984]
说“又”——兼论副词研究的方法(与人合作)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2]
评《汉语语法学史》[徐州师院学报1985.3]
辞典编写和ABB式形容词的处理[辞书研究1985.4]
汉语句型研究述评[语文导报1985.4/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和回顾]
汉语语法研究现状述略[语文导报1985.5]
关于歧义结构的研讨[语文导报1985.1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和回顾]
把字句及其变换句式[研究生论文选集.语言文字分册,江苏古籍出版社]
同语式探讨[语文研究1986.1]
“要了白要,不要白不要”是悖论吗? [汉语学习1986.5]
八十年代副词研究的新突破[语文导报1987.2.3/人大复印资料1987.4]
吕叔湘语言风格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3]
评《语法研究和探索(二)》[中国语文1987.3]
从语序的三个平面看定语的移位[华东师大学报1987.4/语法求索/人大复印资料1987.11]
把字句研究纵横观[语文导报1987.7]
状语后置的条件制约[汉字与文化(一),光明日报出版社]
“V成”结构的性质[汉语学习1988.1]
“非X不Y”及其变式[中国语文天地1988.1]
毛茸茸的感性和下意识的力量[修辞学习1988.3]
《现代汉语》教材改革向何处去? [语文建设1988.5]
关于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若干问题[华东师大学报1988.5]
形式与意义四论[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趋势[语言学通讯1989.1]
话语的失误及其补正[中国语文天地1989.1]
“什么”非疑问用法研究(与人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1]
叹词疑问句的语义层面分析[语文研究1989.2]
语气词“呢”在疑问句中的作用[中国语文1989.3]
ABB式形容词的动态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990.1]
说“言外之意”[华东师大学报1990.4]
“语文研究”十年来语法论文观感[语文研究1990.4]
“X不X”附加问研究[徐州师院学报1990.4]
比字句替换规律刍议[中国语文1990.6]
“XY”的学术研究风格和创学派意识[汉语学习1990.6]
副词在句法结构中的语义指向[汉语论丛,华东师大出版社]
汉语的话语话题[语文论文集,百家出版社]
上海店名文化心理分析[现代语言学,延边大学出版社]
试析上海方言的虚语素“头”[语文论丛(四),上海教育出版社]
论中国理论语言学史研究(与人合作) [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歧义分化方法探讨[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1]
辞格研究之我见[修辞学习1991.2]
说中国文化语言学的三大流派[汉语学习1991.2/人大复印资料1991.2]
八十年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与今后的任务[世界汉语教学1991.3]
评对外汉语新编教材《中国家常》[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4]
“省略句”与“非主谓句”新说[语文学习1991.7]
回声问的形式特点和语用特征分析[华东师大学报1992.2/人大复印资料1992.10]
关于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反思[语言文字应用1992.2/人大复印资料1992.5]
简评林祥楣主编的《现代汉语》[语文建设1992.4]
关于语法研究中三个平面的理论思考——兼评有关的几种理论模式[南京师大学报 1992.4/人大复印资料1993.3]
从新的角度研究广告语言[语言学通讯1993.1.2]
评邢福义《语法问题发掘集》(与人合作) [语言研究1993.1]
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中国语文1993.3]
心理动词及其句型(与人合作) [语文研究1993.3]
儿童语言研究的最新成果——评《汉族儿童问句系统习得探微》[汉语学习1993.3]
汉语口语失误[语言文字应用1993.4/人大复印资料1994.1]
七年磨一剑——读《汉语集稿》有感[汉语学习1993.6]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刍议[语文建设1993.9]
汉语的结构句型与功能句型——评《中国句型文化》[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语言学
院出版社]
1991年现代汉语研究综述(与人合作) [中国语言学年鉴1992]
难忘恩师哺育情[朱德熙先生纪念文集,语文出版社]
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社会科学争鸣大系,上海人民出版社]
汉语语法学在理论与方法上的十大贡献[中国语文研究四十年纪念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社]
对外汉语教学生成语法系统刍议[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现代汉语选择问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2]
口语与语用研究的结晶——评《汉语习用语功能词典》[世界汉语教学1994.2]
打开语言学宝库的金钥匙[汉语学习1994.3]
间接问句及其相关句类比较[华东师大学报1994.5]
动词的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研究——评《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与人合作) [中国语文1994.6]
道路与榜样——评《陆俭明自选集》[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1]
简评梅立崇《汉语与汉语教学探索》[世界汉语教学1995.3]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改革的新蓝图——评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汉语学习
1995.4]
“怎么”疑问句的语法意义及功能类型[语法研究和探索(七)]
“吧”字疑问句及其相关句式比较研究[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集]
现代汉语正反问研究[汉语研究第4辑]
疑问句群语义关系分析[第4届现代语言学讨论会论文集]
设问句的类型与问答框架语义关系[庆祝吕叔湘先生90华诞讨论会论文集]
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中国语文1995.2]
双音节“V+N”的配价分析[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广告语创作的定位策略[语言文字应用1995.1]
广告语研究的现状与我们的对策[汉语学习1995.3]
春江水暖鸭先知[汉语学习1996.1]
“句法向”与“语义价”及其相互关系[汉语学习1996.3,人大复印资料1997/2]
评沈阳《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任志萍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4]
论汉语语法的双向选择性原则[中国语言学学报8]
关于“功能”和“解释”的几点理论思考[华东师大学报1996.4]
港词语规范化与多元标准[香港大公报1996.10.10/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7总第11期]
复句研究的新突破———评王维贤等《现代汉语复句新解》(跟胡宗哲合作)[语文研究
1996.2]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评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跟任志萍合作)[汉语学习1996.2]
香港报纸用语的层次等级及其对策[1997与香港中国语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文应用写作与语言问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1997.6/42期]
上海方言的“辣”“辣辣”“辣海”的比较研究(徐烈炯合作)[方言1997.1]
从北京话、上海话、香港话看语言渐变的走势(鲍懋振合作)[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7.3]
试谈香港地区普通话教学中的“儿化”和“轻声”问题(沈阳合作)[方言1997.3]
从“才”看语义与语法的相互制约关系[汉语学习1997.2]
上海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研究(徐烈炯合作)[语言研究1997.2,人大复印资料1998/2]
“非疑问形式+呢”疑问句研究[语言学论丛17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双宾语句的语义分析[语言论丛2,上海辞书出版社]
更上一层楼——评陈亚川郑懿德《汉语集稿二》[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
20世纪末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998.4]
关于“轻声词”的若干疑难问题[语文建设1999.1/人大复印资料1999/5]
《数里乾坤》序[世界汉语教学1999.1/ 《数里乾坤》北京大学出版社]
歧义——语法研究的突破口[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
关于疑问句的研究[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
“阿V”及其相关疑问句式比较研究(徐烈炯合作)[中国语文1999.4/人大复印资料1999.8]
上海方言与北京方言疑问代词比较研究(徐烈炯合作)[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香港城市大
学1999]
动词重叠核心意义、派生意义和格式意义(吴吟合作)(汉语学报2000.1,湖北教育出版社)
《HSK对外汉语水平考试词典》编写的原则与方法(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香港方言外来词比较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00.3,人大复印资料2000.10)
“一面P,一面Q”的语义类型及相关句式(王伟丽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
2001(6篇)
1.试论名词重叠AABB式语法意义及其他(吴吟合作)(语文研究2001.1)
2.“v+满”的句法语义分析(税昌锡合作)(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2001.2)
3.《现代汉语口语句法特点研究序言》(香港鹭达出版公司2001.5)
4.汉语语法研究必须走向世界(胡建华合作)(世界汉语教学2001.2)
5.名词的动态性及其鉴别标准(刘焱合作)(汉语学习2001.6)
6.说新崛起的汉语语法学史评学(税昌锡合作)(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6)
2002(5篇)
1.“或者”单用、双用与多用的条件制约(周有斌合作)(语文研究2002.3)
2.“是不是VP”肯定性倾向及其类型学意义(朱彦合作)(世界汉语教学2002.3,人大复印资料2003.1)
3. 比字句强制性语义要求的句法表现(刘焱合作)(汉语学习2002.5)
4. 现代汉语课程教材的实践与创新意识(中国大学教学2002.12)
5.谈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以及语言点的设置(语言理论与语言教学,香港教育学院出版2002)
2003(6篇)
1.陕北方言的正反是非问句(王鹏翔合作)(方言2003.1)
2.汉语虚词研究的新起点——评现代汉语虚词丛书(汉语学习2003.4)
3.“宁可”格式研究及方法论意义(周有斌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5)
4.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几点思考(语言科学2003.4)
5.《标题语法》述评(周娟合作)(语文研究2003.6)
6.“人家”的指代功能与语义分析(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商务印书馆2003)
2004(8篇)
1.现代汉语通论教材编写的创新意识(语文论丛八,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语义语法”说略(暨南学报2004.1,人大复印资料2004.5)
3.建立“理解语言学”刍议(赵春利合作)(修辞学习2004.1)
4.动宾组合中的制约与反制约关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1)
5.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研究(罗晓英合作)(汉语学习2004.5,人大复印2005.5)
6.“别”字句的语法意义及其对否定项的选择(罗晓英合作)(世界汉语教学2004.4)
7.“也”字句与相似性原则(刘焱合作)(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国际研讨会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12)
8.当前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与发展趋势(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4、5)
2005(9篇)
1.从语义到形式的研究新思路(罗晓英合作)(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
2.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周芍合作)(暨南学报2005.1)
3.语义特征的界定与提取方法(周芍合作)(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4.“致使把字句”与“省隐被字句”的语用解释(赵春利合作)(汉语学习2005.4)
5.“好”的话语功能分析(朱晓亚合作)(中国语文2005.5)
6.香港词语比较研究(浸会大学《人文中国》第11期,2005.8)
7.语法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周芍合作)(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4)
8.“副+名”组合与语义指向新品种(吴立红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6,复印2006.2)
9.香港社区英文词语夹用现象剖析(吴立红合作)(语言文字应用2005.4)
2006(11篇)
1.关于语义范畴的理论思考(赵春利合作)(世界汉语教学2006.1)
2.试探介词“对”的语法化过程(周芍合作)(语文研究2006.1)
3.论语义特征的语法分类(税昌锡合作)(汉语学习2006.1)
4.副词“可”的语义分化及其语用解释(罗晓英合作)(暨南学报2006.2)
5.汉语谓宾动词的配价研究(王伟丽合作)(语言学问题论丛,三联书店2006.2)
6.语义的多维研究序(《语义的多维研究》,语文出版社2006.2)
7.港式中文与语言变异(石定栩合作)(华东师大学报2006.2)
8.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序言(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9.含动名词组合的语义分析(周日安合作)(湘潭大学学报2006.5)
10.“把字句”“被字句”的认知解释(邢福义主编《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11.浙江学者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贡献及其特色(汉语史学刊第6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
2007年(11篇)
1.“V一把”中V的泛化与“一把”的词汇化(中国语文2007.1)
2.论“太”修饰形容词的动态变化现象(汉语学习2007.1)
3.汉语递进范畴研究序言(汉语递进范畴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
4.汉语方言正反问比较的几点思考(周娟合作)(暨南大学学报2007.2)
5.港式中文的变异特点及其形成机制(石定栩合作)(《山高水长——丁邦新70寿庆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2007)
6.美英式原型标记“.门”的类化和泛化(周日安合作)(外国语2007.4)
7.“NP1有NP2很AP”歧义格式的分化规则(赵春利合作)(语言研究2007.2)
8.上海方言的话题疑问句和命题疑问句(华东师大学报2007.4)
9.建立以语义特征为标志的汉语复句新系统刍议(世界汉语教学2007.4)
10.林焘先生追忆(《林焘先生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2007.10)
11.生成语言学背景下的汉语语法及翻译研究序言(《生成语言学背景下的汉语语法及翻译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
2008年(12篇)
1.探索新的理论方法,重铸中国修辞学的辉煌(修辞学习2008.2)
2.网络时代汉语嬗变的动态观(马喆合作)(语言文字应用2008.3)
3.“动+介+宾”结构的语义模式及认知场景(周娟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3)
4.由“是”构成的三种附加问比较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8.4)
5.“连A也.都B”框式结构的争议及其框式化进程(语言科学2008.4,复印2008.11)
6.从“手机”看不同华语社区同义词群的竞争与选择(刘杰合作)(语文研究2008.4)(新华文摘2009.3全文转载)
7.试论“责怪”义标记格式“都是NP” (郑娟曼合作)(汉语学习2008.5)
8.“好不好”的否定功用(郑娟曼合作)(暨南学报2008.4)
9.教材的精品意识与精品课程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08.5)
10.徐通锵先生二三事(《徐通锵先生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2008.7)
11.几回回梦里回北大……(《未名湖之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12.港式中文与语言接触理论(佛山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4)
2009年(9篇)
1.从准定语看结构重组的基本原则(山西大学学报2009.1)
2.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宏观思考(澳门语言学学刊2009.1)
3.论反义方位复合词的约量表达(马喆合作)(学术研究2009.3)
4.说框式结构“想x就x”(丁倩合作)(华文学院学报2009.3)
5.新兴组合“X一下”的泛化趋势及其修辞价值(马婧合作)(修辞学习2009.2)
6.香港地区大学普通话教学与考核的互动(王玲玲合作)(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8期)
7.上海方言疑问句近百年来的演变和特点(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2009.11)
8.从“V给”句式的类化看语义的决定性原则(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6,复印2010.3)
9.“美女”面称的争议及其社会语言学调查(语言文字应用2009.4)
2010年(9篇)
1.析一种新兴的主观强加性贬义格式(刘杰合作)(语言与翻译2010.1)
2.“A到O”结构的语义类型及认知模式(王宜广合作)(暨南学报2010.2)
3.“没A没B”框式结构的语义增值及贬义倾向(袁志刚合作)(语文研究2010.3)
4.非真值性判断“不是A,而是B”句式研究(王宜广合作)(世界汉语教学2010.3)
5.“一A一B”框式结构的位序原则及其构式语义(崔少娟合作,当代修辞学2010.3)
6.《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自序(汉语学习2010.4)
7.汉语反递句式的语义信息结构分析(周静合作)(宁夏大学学报2010.6)
8.《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研究》序(周日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
9.北大,我心中永不枯竭的源泉(《我们的学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2011年(9篇)
1.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和趋势(汉语学习2011.1)
2.“半A半B”框式结构及相关格式比较(黄燕旋合作)(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2)
3.“幸亏”类副词的句法语义.虚化轨迹以及历史层次(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3)
4. 汉语框式结构说略(中国语文2011.3)
5.评《汉语语法论》的历史地位兼论其“句型”学说(新疆克拉玛依学刊2011.3)
6.上海话句末助词“快勒”新解(石定栩合作)(《南方语言学》2011.3,暨南大学出版社)
7.汉语社区词的典型性及其鉴定标准(刘宗保合作)(语文研究2011.3)
8.社会与认知视角下的歧义研究新探索——评《现代汉语歧义识别与消解的认知研究》(当代修辞学2011.4)
9.两岸汉语“男生”“女生”的指称比较(杨海明合作)(语言文字应用2011.4)
2012年
1.移动动词“来”的会话策略与虚化假设(张寒冰合作)(暨南学报2012.1)
2.语言服务业与语言服务学(北华大学学报2012)
3.估测副词群的功能比较(《汉藏语学报》2012)
4.论汉语语法研究的北大精神(商务印书馆2012)
5.是非问内部类型的特点及其比较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12)
6.说新兴框式结构“X你个头”及其语义的固化(汉语学报2012)
7.“罢了”的语法化进程及其语义的演变(刘晓晴合作)(古汉语研究2012)
F. 首届荷花奖获奖名单,悬赏百分
《荷花奖》获奖名单:
摩登舞金奖: 齐志峰 张 震 北京舞蹈学院
银奖: 李兆林 李小媛 广东
温亮富 孙 荣 广东
铜奖: 曹 洪 李 莉 上海
冯 彬 蔡艳峰 广东
王信余 秦 云 上海
拉丁舞金奖: (空 缺)
银奖: 尹卫东 龙卫敏 广东
茹 宝 朱 铮 北京
铜奖: 成 兵 瞿腊佳 广东舞蹈学校
刘 方 王晓军 广东
李 明 余明芳 北京舞蹈学院
方 俊 陈 昭 上海
G. 上海市中考必考古诗文
我刚中考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每年中考古诗文都会有轻微调整。初三时每年都会有新编辑过的【初中文言读本】,中考范围大致就在上面,但在考前一两个月时,考试院会在公布更为准确的的必考篇目。如果你想在上初三之前提前准备的话,可以去买09年的【初中文言读本】,因为其实每年的篇目有好多是年年都有的。
H. 上海语文中考30首必背古诗
二期课改必背古诗文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和《淮上遇便风》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冬夜读书示子律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满江红
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
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梅花绝句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步出夏门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横 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晓出净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云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绵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然笑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