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黄金第一案的宣判结果是什么
两名年轻投资者樊文达、宋荣贵在2006年6月底以2.7万元原始本金,在工行山东分行济南泺源支行电话操作买卖“纸黄金”,10天内竟获利高达2100余万元。然而,账面巨资还未来得及变现,即被银行以不当获利为由全部强行划走。坐了趟“过山车”的樊宋无奈之下诉至法院,泺源支行随即反诉。目前,案件正等待开庭审理。
“作为上市后世界第一大银行,这对工行是个很大的负面消息。”北京颐合兴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吉舟告诉本报,“正常交易是不能获利那么多的,最大的可能是工行交易软件技术上出现了问题;这样,责任就不能转嫁到投资者身上。”
双方异常低调
8月29日,一场秋雨让济南的天气从炎热陡然变得凉爽。记者在“中国黄金第一案”被炒得沸沸扬扬之际来到案发地,像天气转换一样意外:连遭冷遇。
“没听说过这事啊!”山东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肖金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很是茫然。
无独有偶。济南市民张立鸣既炒实物金也炒“纸黄金”,在泉城广场附近遇到记者时连称:“不清楚。”记者从对类似信息最集中的出租车多位司机、山东省政府法制办、山东省证监会等处得到了同样答案。查阅当地主要媒体,没见到任何报道。
济南市公安局宣传处党亚力处长则对记者证实,当时有人报案,但经查后认为是民事纠纷,不符合立案条件。
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作为极希望得到舆论支持的原告方樊宋竟然也避而不见。记者致电第一时间报道此事的报社被告知:“樊宋目前已声明不接受任何采访。”
被告方同样冷淡:泺源支行办公室朱主任拒绝接受采访后,工行山东分行鲍行长只说了句“目前正走司法程序”后就不愿多谈。工行北京总行新闻处谢处长以不清楚为由拒绝详谈。
最先立案的济南市历下区法院民庭法官马峻称,案子已经转到中院了。而依据案件标的额已远超200万元,极有可能不在所属区级法院审理。
与工行泺源支行隔街相望的山东科创律师事务所律师苑晓军分析认为,和解是双方都愿意看到的结果,樊宋得到一笔相对少些的赔偿,银行则能尽快消除不利影响;而一旦官司败诉,数十万的诉讼费用代价太大。
“如果促成了和解,最大的原因是双方都存在理亏之处。”王吉舟称。有人士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称,原告樊文达的意图很值得怀疑:在江西工作的樊到山东出差竟然带两万多元闲钱,又借宋荣贵的身份证异地炒金,获巨额利润后仍沿用开户卡等均违反常理;即便开始发现漏洞无恶意,事后反复操作仍有谋取暴利之嫌。
有网友在网上发帖认为,樊在其中原本就知晓银行系统漏洞,而宋不过是他拿来的幌子。甚至有网友干脆质疑这是一个老鼠仓。对此,记者多方打听,均未得到证实。
财富神话背后
事实上,接受采访的专家大多把导致财富神话诞生的矛头指向了工行操作系统存在着严重漏洞。而这也正是工行方面低调的原因所在。
“显然是银行操作系统出了问题。”派丰理财顾问(北京)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侯宁称。
王吉舟的观点和侯宁的相似。他认为,以樊宋两人身份、背景看,根本不具备操作老鼠仓的条件,同时目前国内黄金市场还没形成出现庄家的力量。
对于有质疑樊宋是黑客,篡改了银行系统交易程序,王吉舟称:“银行系统安全性能非常高,即便篡改,买入价也只能低到减去差点的价;再说如果是遭黑客攻击,工行就不这么低调和被动了。”
王吉舟提醒记者,如果施行保证金交易,10天内以2.7万元本钱撬动2100万利润杠杆,在正常交易中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记者从工行山东分行个人营业部了解到,工行“纸黄金”业务并没施行保证金制度。
㈡ 上海黄金案是什么案件
黄金T+D交易上演惊魂40秒
8月31日晚间,黄金T+D行情走出诡异一幕: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市场报价从273元/克,直线拉升到289.32元/克,相对于当日271元/克的开盘价,这一价位接近涨停。面对行情瞬间的变化,一些手持空单的投资者在瞬间因保证金不足而被强制平仓。
有黄金分析师指出,这次突击涨停事件,不排除是投机者利用交易规则的漏洞,精心策划组织的一次投机行为。投机人用较小的资金,快速吃掉273元以上的全部卖单,将价格拉到涨停位置。而在涨停位置,那些强制平仓的空单,就只能被迫与多单进行交易。投机人趁机卖出,赚取暴利。而持空单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亏损。
由于晚间交易市场人气比较淡,交易量较小,所以投机者才能花较小的代价把金价拉抬上去,如果是在白天的交易时段,这种手法一般没什么作用。而从手法上来看,投机者显然对交易规则和平仓模式颇有研究,利用盘中瞬间的大涨来牟取暴利,尽管时间只有几十秒钟,但足以使不少空头投资者被强行平仓,据说空头方损失资金在2000万元以上。
㈢ 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大事记
2008年1.17,交易所在海南三亚召开2008年度优秀会员表彰会,对做出重大贡献的20家会员和11位银行类优秀黄金交易员进行表彰。
2008年1月19日,在交易所的协助下,兴业银行首家在全国范围内向个人客户推出了黄金现货延期交收产品,拓宽了国内投资者的黄金投资渠道。
2008年3月11日,交易所在海南三亚召开资金清算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08年度的工作并对2009年度工作做出了安排,同时对在2008年工作中成绩优秀的银行予以表彰。
2008年3月10日—13日,交易所在浙江杭州召开2008年度可提供标准金锭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交易和交割专门委员会会议同时举行;总结了2008年度可提供标准金锭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情况,提出2009年度质量管理工作的规划和要求,对2008年度可提供标准金锭企业先进单位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精炼厂等5家企业给予表彰奖励。
2008年3月27日,交易所指定仓库USB-Key系统正式上线。
2008年5月15日,2009年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行,交易所主办了浦江夜话栏目,主题为“全球经济危机中黄金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沈祥荣理事长作重要发言,郑良豪先生代表世界黄金协会首席执行官发言,渣打全球贵金属部总裁Jeremy East、中国黄金集团总经理孙兆学作了演讲。
2008年6月4日,交易所在江西南昌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长城金银精炼厂调整理事的提案”、“上海黄金交易所第二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上的报告”、“上海黄金交易所市场运行情况和2009年度工作安排的报告”、“上海黄金交易所财务预决算报告”、“关于加强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黄金增值税发票规范管理的提案”和会议决议。
2008年6月10日—12日,交易所在北京召开“2008年度指定仓库工作总结表彰会议”,沈刚副总经理对指定仓库2008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出2009年度工作设想。同时表彰了2008年度优质服务仓库、突出贡献仓库和操作无差错仓库。
2008年6月28日,交易所组织召开了2008年度保险运输工作总结会议,中工美运输公司及保险公司参加了本次会议。对2008年的调拨运输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同时提出2009年继续坚持安全、高效、低廉的原则开展调运工作。
2008年7月8日,交易所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中国黄金协会、上海期货交易所合作编写的《2008年中国黄金市场报告》举行发布会,这是首次由黄金市场的监管单位、自律组织和市场中介联合编撰出版的报告。
2008年7月9日,交易所在北京举行国际顾问会议,向国际顾问介绍了黄金现货期权业务、外资银行会员参与市场情况等,国际顾问们对方案和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2008年9月1日,交易所与世界黄金协会、兴业银行合作推广的个人黄金实物交易产品“兴业银行·金交所交易金”举行新闻发布会,进一步扩大交易所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为国内黄金投资者提供更加安全快捷高效的交易模式和投资渠道。
2008年9月18日,为加强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交易发票管理工作,规范市场行为,交易所向全体会员印发了《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发票管理办法》。
2008年9月18日,交易所顺利完成了首家综合类会员向商业银行平移个人代理业务工作。
2008年10月15日,交易所在上海召开第六次会员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上海黄金交易所第六次会员大会工作报告”、“上海黄金交易所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市场运行、经营情况的报告”、“上海黄金交易所年度财务报告”和会议决议。
2008年11月19日,交易所在海南三亚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中国工商银行调整理事的提案”、“上海黄金交易所第二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上的报告”、 “上海黄金交易所2009年1-10月份市场运行、经营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的报告”、关于执行新《会计准则》与《企业财务通则》、调整交易手续费和运保费、调整交易所考核激励奖惩机制的提案和会议决议。
2008年12月25日,交易所单独建立的会员查询系统和仓库查询系统正式上线,将会员服务系统和仓库管理系统中的查询功能进行了分离,更好地满足会员和仓库的业务需求。
2011年08月17日 经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资格审查委员会审议,一致认为上海瑞祥金银饰品公司向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转让会员资格符合交易所规定的条件,其提交的各项申请资料完整有效,同意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上海瑞祥金银饰品公司不再作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
2012年3月1日晚9点至3月2日收市,金交所部分线路故障,导致多家银行的客户委托收到影响遭到冻结,形成“堵单门”,受影响银行的行情及委托屡次中断,其中已深圳发展银行受影响最为严重。上海黄金交易所仍未查明原因。
2013年4月5日上线,筹备多时,上海黄金交易所(简称“上海金交所”)的周五夜市交易功能将在4月上线。
昨日获悉,上海金交所日前下发《上金交发[2013]9号》文件通知,上海金交所第2.5代交易系统拟于2013年4月5日上线(最终上线时间以金交所公告为准)。此系统将增加周五夜市交易功能,增加周五21:00至周六2:30的交易时间段,与周一白天交易时段合并作为一个完整的交易日进行清算。如遇周五次日为法定节假日(非普通双休日),则当周周五没有夜市。其实,国内黄金交易时间的延长早在预期之内。上金所相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计划进一步延长交易时间,包括将夜盘收市时间延后至隔日3:30及增加周五的夜盘交易。
上海金交所交易品种的交易时间分为周一至周五的三个时段,上午为9:00-11:30,下午为13:30-15:30,夜间为21:00-次日02:30。
人士表示,上海金交所此前降低交易手续费,此次关于周五开通晚盘交易的消息表明,该所将为贵金属投资者增加更多交易便利,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规避了周五夜间面临大幅波动的风险。
过去一两年,以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为代表的新兴黄金市场,保证金低、采用做市商制度及更便利的24小时交易时间等特点,吸引了不少国内投资者参与交易。不过2011年底,中国央行等五部委已联合发文确定除上海金交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简称“上期所”)外,国内不得再设立黄金交易所和中心,已经开业的,要立即停止开办新的业务。
但上海金交所和上期所共同具有的以黄金、白银为交易标的交易品种,给上述两家不同监管系统交易所的业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2009年,证监会和银监会同意商业银行可以进入黄金期货市场。截至2012年1月,陆续有工商银行等9家商业银行成为上期所非期货公司会员,参与黄金期货交易,但单从交易活跃度来看,上期所要明显弱于上金所。
证监会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于5月对上期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放开了基金、券商、信托、保险、企业年金、社会保证基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等机构在商品期货的开户。
此前有消息称,上期所对开设黄金期货晚盘的方案获证监会批准,不过后来消息被官方辟谣。可知的是,上期所自2012年年中结束黄金夜盘的征求意见后,相关筹备工作始终在积极地进行中。
㈣ 上海黄金交易所虚开增值税发票案被法院判几年
6年 一般都是这样的
㈤ 1947年上海黄金价格
由于国民党政府一心准备内战,人们对国统区经济普遍不看好。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金融立即作出反映。这次金潮来势凶猛。1947年2月1日,金价涨至每两40.6万元(旧币),美元与法币的比值达到1:7700,与上月中旬相比,猛涨10%;2月8日,黄金价格一日五涨,最后收盘价黄金每两突破55万元;2月10日涨至96万元。
法币币值惨跌带动了其他民生必需品价格上扬,日用洋货普遍上涨1倍,米价腾升。至2月8日,上海物价指数是战前的1.2万倍。据此,由上海引发的金融狂潮迅速向整个国统区蔓延,先是天津、南京等各大城市,人们大量抢购黄金美钞,如痴如狂,继而镇江、嘉兴、淮安等中小城市也纷纷效仿
㈥ 黄金的大事记
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
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熊猫金币。
1982年9月,在国内恢复出售黄金饰品,迈出中国开放金银市场的第一步。
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金银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国家金银收支计划”;“境内机构所持的金银,除经人民银行许可留用的原材料、设备、器皿、纪念品外,必须全部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不得自行处理、占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不得计价使用金银,禁止私自买卖和借贷抵押金银”。
1999年11月25日,中国放开白银市场,封闭了半个世纪的白银自由交易开禁,为放开黄金交易市场奠定了基础。12月28日,上海华通有色金属现货中心批发市场成为中国唯一的白银现货交易市场。白银的放开视为黄金市场开放的“预演”。
2000年8月,上海老凤祥型材礼品公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开始经营旧金饰品收兑业务,成为国内首家试点黄金自由兑换业务的商业企业。
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发表有关黄金市场开放的研究报告。同年,中国政府将建立黄金交易市场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纲要。
200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
2001年6月11日,中央银行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兑国内金价进行调整。
2001年8月1日,足金饰品、金精矿、金块矿和金银产品价格放开。
2001年9月29日,中国国家黄金集团公司成立。
2001年11月28日,黄金交易所模拟试运行,黄金走过了一条从管制到开放的漫长历程。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
2003年11月18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推出“黄金宝”业务,个人炒金大门被撞开。
2004年6月,高赛尔金条推出,国内首次出现按国际市场价格出售与回购的投资型金条;7月中金黄金与其他公司合作分别成立郑州黄金交易中心、大连黄金交易中心。
2004年8月16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AU T+D现货延迟交收业务。
2004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上海年会上表示,中国黄金市场应该实现从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转变,由现货交易为主向期货交易为主转变,由国内市场向融入国际市场转变。
2004年11月2日,鑫力黄金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2005年1月8日,山东黄金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2005年1月16日,中国农业银行与山东招金集团联手推出“招金”个人黄金业务;随后中国银行开立计帐式纸黄金业务;中国建设银行于2月28日推出个人帐户金交易业务。
2005年7月1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与工行上海分行联合推出“金行家”业务,这是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次推出的面向个人的黄金投资产品。
2005年8月,山东招金黄金交易中心正式开业。
2008年12月30日,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在天津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注册,注册资本金为一亿元人民币,公司营业范围为“贵金属(含黄金、白银)、有色金属现货批发、零售、延期交收,并为其提供电子平台;前述相关咨询服务及许可的其它业务”。
交易所于2010年2月开始试运行,2012年2月正式运行。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品种有铂、钯、白银、黄金四种贵金属。2010年度总成交金额为1,432亿元,创税1,500余万元;2011年总成交额为16,309亿元,创税约1.6亿元;截至2012年1月,交易所共有签约会员85家,保有客户逾13万户。
2014年11月,国务院取消个人携带黄金及其制品进出境审批。 拥有黄金很早就被人们看作拥有财富的象征,由于黄金所特有的自然金属特性:数量较少总量持续稳定,不容易出现人为的数量膨胀(纸币可以轻易印刷导致人为性数量随意增加),生产黄金需花费较多劳动,所以黄金单位价值昂贵。
黄金又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物理稳定性极佳,不易腐蚀,便于分割和携带等,这一切都决定了黄金成为人类商品社会中最适宜充当货币的商品——即一般等价物,黄金是用来给其他物品衡量价值的标准。
黄金用来给其他物品衡量价值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罗马时代,近现代被作为通行货币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标准,在16—19世纪初期被各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广泛采用的金银本位制或复本位制是比较成熟完善的体制。
复本位制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金银两币按其各自实际价格流通的“平行本位制”,如英国的金币“基尼”与银币“先令”,就同时按市场比价流通;另一种是两币按国家法定比价流通的“双本位制”或“两币位制”也即通常所称的“复本位制”。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曾采用这种制度。
1、黄金与美元价格稳定期后的第一次小牛市1792年,美国政府规定了纸币和黄金的固定兑换率,在本国货币体制内引入了金复本位制。当时的黄金兑换官价约为20美元/盎司,在随后的100多年里这个比例关系总体变化不大。
同期英国也开始实行金本位制,标准规格和成色的金币和金条可以同英格兰银行发行的纸币自由兑换。美英两国的带头作用,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相继采用金本位制,于是黄金逐渐发展为公认的国际贸易结算工具。当时黄金与美元的兑换价格在每盎司黄金兑换18--20美元之间窄幅波动,这一价格区间维系了约100多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之间产生了大量战争赔款以及欧洲各国几乎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18年至30年代初,绝大多数国家被迫放弃了政府发行的纸币可兑换黄金的货币体制,在这些国家内都出现了纸币狂贬和金价暴涨的局面。到了30年代又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得世界“金本位制”彻底崩溃,于是各国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
这些重大变故导致公开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世界各地的黄金市场相继倒闭和被关闭。到1939年当时世界仅剩的唯一黄金市场---伦敦黄金市场被迫关闭,伦敦黄金市场这一关闭就是持续了15年,直至1954年才重新开张。
在这个期间一些国家实行“金块本位”或“金汇兑本位制”,大大压缩了黄金的流通货币功能,使之退出了国内流通支付领域。但在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仍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黄金仍受到各国政府的严格管制。 英国
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在出任首相前还曾担任英国财政大臣,据相关报载显示,布朗曾与1999年-2002年间以超低的价格抛售黄金,当时的价格仅为275美元/盎司,所售黄金价值仅为39亿美元。布朗在黄金价格触底时选择抛售,让纳税人付出了巨大代价,对英国经济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各大央行
2013年12月11日由于担心重蹈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的低价抛售黄金的覆辙,全球各大央行并未择机抛售黄金储备,据二元期权交易商Banc De Binary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央行所储备的黄金价值从1.7万亿美元下跌至1.28万亿美元,下跌了多达4000亿美元。作为黄金现货储备的大户,美联储的损失最高,8134吨储备黄金的价值从2013前的4330亿美元下降至3270亿美元,账面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Banc De Binary认为当前全球央行或许极为担心金价将来出现反弹,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并未着急出售黄金储备。进入2013年以来,金价已累计下跌25%至每盎司1253美元。
Banc De Binary首席执行官Oren Laurent表示:”金价自2011年8月经历了10年增长创下历史新高后便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是央行仍囤有大量黄金储备,何时减仓是一个很难预测的难题。然而由于未来美联储可能会削减量化宽松规模(Taper),金价可能面临进一步下跌。“
㈦ 上海昶昱黄金是否确认因非法吸收公众财产被上海经侦立案调查
如果
你听说过这件事
十有八九
是真的
不用关注太多
㈧ 哪一年中国解禁了黄金的私有流通
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
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熊猫金币。
1982年9月,在国内恢复出售黄金饰品,迈出中国开放金银市场的第一步。
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金银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国家金银收支计划”;“境内机构所持的金银,除经人民银行许可留用的原材料、设备、器皿、纪念品外,必须全部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不得自行处理、占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不得计价使用金银,禁止私自买卖和借贷抵押金银”。
1999年11月25日,中国放开白银市场,封闭了半个世纪的白银自由交易开禁,为放开黄金交易市场奠定了基础。12月28日,上海华通有色金属现货中心批发市场成为中国唯一的白银现货交易市场。白银的放开视为黄金市场开放的“预演”。
2000年8月,上海老凤祥型材礼品公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开始经营旧金饰品收兑业务,成为国内首家试点黄金自由兑换业务的商业企业。
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发表有关黄金市场开放的研究报告。同年,中国政府将建立黄金交易市场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纲要。
200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
2001年6月11日,中央银行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兑国内金价进行调整。
2001年8月1日,足金饰品、金精矿、金块矿和金银产品价格放开。
2001年9月29日,中国国家黄金集团公司成立。
2001年11月28日,黄金交易所模拟试运行,黄金走过了一条从管制到开放的漫长历程。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
2003年11月18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推出“黄金宝”业务,个人炒金大门被撞开。
2004年6月,高赛尔金条推出,国内首次出现按国际市场价格出售与回购的投资型金条;7月中金黄金与其他公司合作分别成立郑州黄金交易中心、大连黄金交易中心。
2004年8月16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AU T+D现货延迟交收业务。
2004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上海年会上表示,中国黄金市场应该实现从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转变,由现货交易为主向期货交易为主转变,由国内市场向融入国际市场转变。
2004年11月2日,鑫力黄金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2005年1月8日,山东黄金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2005年1月16日,中国农业银行与山东招金集团联手推出“招金”个人黄金业务;随后中国银行开立计帐式纸黄金业务;中国建设银行于2月28日推出个人帐户金交易业务。
2005年7月1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与工行上海分行联合推出“金行家”业务,这是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次推出的面向个人的黄金投资产品。
2005年8月,山东招金黄金交易中心正式开业。
2008年12月30日,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在天津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注册,注册资本金为一亿元人民币,公司营业范围为“贵金属(含黄金、白银)、有色金属现货批发、零售、延期交收,并为其提供电子平台;前述相关咨询服务及许可的其它业务”。
交易所于2010年2月开始试运行,2012年2月正式运行。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品种有铂、钯、白银、黄金四种贵金属。2010年度总成交金额为1,432亿元,创税1,500余万元;2011年总成交额为16,309亿元,创税约1.6亿元;截至2012年1月,交易所共有签约会员85家,保有客户逾13万户。
2014年11月,国务院取消个人携带黄金及其制品进出境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