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美国首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分析

美国首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18 09:00:18

Ⅰ 试分析美国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及有效性,并阐述该经济政策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美国作为危机发源地,经济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到现在差不多2年的时间依然没有什么起色。美联储作为美国货币政策的决策者主要但当着“控制通胀,实现就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的角色。所以怎样推动美国经济的复苏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美联储的行动。从美联储前几次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会议纪要可以看出,美国经济现在正经受着低通胀,高失业率的困扰,美联储现在能使用的手段已经不多了(利率已经降得很低了),所以能做的也就是大量印制美元增加市场流动性。所以量化宽松我认为是美联储没有办法的办法。

但至于量化宽松会不会起到美联储希望达到的作用我认为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首先,由于美元的过度流动已经致使新兴发展中国家受到了热钱的侵扰,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本应在美国本土帮助发展他们自己经济的钱已经流到国外,这应该不是美联储想要的。第二,美国市场中现在借贷容易了,资金流通了,但是由于市场中的不确定性,人们未必能够放心的去借贷发展经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也提出,美国现在最需要的是新一轮的政府财政刺激方案而不是美联储过度的流动性。第三,虽然美国经济在危机后一直疲软,但也时不时会有振奋市场的数据涌出,所以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有可能为未来美国通胀埋下风险。

从另一方面说新的量化宽松政策也有它好的一面,那就是他降低了有的人预期的美国双底风险的可能性,并缩小了发生通货紧缩的可能性。由于量化宽松引发疲软的美元也对美国的出口业有帮助。

Ⅱ 美国要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谈谈其政策的利弊!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经济复苏有利,刺激出口,有利股市,经济复苏,就能增加就业,增加税收,解决债务问题,保障弱势群体;但是会引发全球性通胀,增加消费负担。

Ⅲ 美国所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什么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做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在设立货币政策的时候会将目标放在一个特定的短期利率水准上,央行通过向银行间市场注入或者是抽离资金来使该利率处于目标位置。此时中央银行希望调控的是信贷的成本。而定量宽松货币指的是货币政策制定者将政策关注点从控制银行系统的资金价格转向资金数量,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维持在宽松的环境下。对于这个政策而言,“量”意味着货币供应,而“宽松”则表示很多,当然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有自己的指标。采用“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往往意味着放弃传统的货币政策手段,因为对于央行而言,他们不可能既控制资金的价格又控制资金的数量。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俗称“印钞禁”,指一国货币当局通过大量印钞,购买国债或企业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旨在降低市场利率,刺激经济增长。该政策通常是往常规货币政策对经济刺激无效的情况下才被货币当局采用,即存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实施的非常规的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有助于缓解市场资金紧张状况,有助于经济恢复增长;但是,长期来看,埋下通胀的隐患,在经济增长停滞的情况下,或许会引起滞涨。另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还会导致本国货币大幅贬值,在刺激本国出口的同时,恶化相关贸易体的经济形式,导致贸易摩擦等等。对于全球经济霸主的美国而言,实施这种激进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其本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埋下全球通胀隐患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在脱离实体经济需求的情况下,开动印钞机向市场输入流动性。在市场信心缺失,投资萎缩的情况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释放的流动性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但是一旦经济好转,投资信心恢复,过度释放的流动性则可能会转化为通货膨胀。 尤其是对于美国而言,由于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而且世界主要商品定价均以美元为基准,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导致美元大幅贬值,从而引发新一轮资源价格上涨,埋下全球通胀的隐患。另外,美联储的巨额购债计划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其他经济体为了阻止本国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冲击本国出口行业,进一步恶化本国经济,而竞相仿效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剧了未来通胀的压力。这也是为什么短期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风靡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原因。如果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未能使美国经济走上复苏之路,经济不景气会导致滞涨局面出现。 (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恶化相关贸易体的经济形势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最直接的表现之一便是使本国货币大幅贬值,有利于本国的出口行业,但是相反也导致相关经济体的货币升值。例如,美联储宣布巨额注资计划当日,世界主要货币就针对美元大幅升值,其中欧元升值3.5%,日元升值2.4%,英镑升值1.6%,加元升值1.7%。这将削弱相关贸易体对美国的出口能力,尤其对于那些处于金融危机漩涡中的出口导向型新兴经济体而言,英美日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其造成雪上加霜的打击,并有可能引发贸易摩擦。 (三)美联储量大举购买国债降低相应持债国家的外汇资产价值 虽然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但是由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美元独一无二的国际地位,美债一度因避险功能而大受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政府的外汇资产中,美国国债占有重要地位。美联储大举购买美国国债,将推升美国国债价格,降低其收益率,从而使相应持债国家的外汇资产存在非常大的贬值风险。3月18日当日,美国基准l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从3.01%降至2.5%,创1981年以来最大日跌幅。 对于美国而言,美元贬值和国债收益率降低都将会导致巨额外资从美国流出,对于当前仍处于金融危机漩涡中的美国经济而言,也是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常激进的政策,虽有利于帮助深陷金融危机中的发达经济体缓解信贷紧张的状况,增加经济扩张的动力,但是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来看,世界主要经济体,尤其是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以邻为壑的行为,它埋下了全球通胀的种子,并可能导致外向型新型经济体经济进一步恶化、外汇储备资产大幅贬值等问题的产生

Ⅳ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字数越多越好,最好有通俗易懂的分析)50分悬赏

量化宽松(QE:Quantitative Easing)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量化宽松”中的“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
因为量化宽松的实施前提是央行已经实行了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这意味着中央银行实施量化宽松的手段只能是数量杠杆,而非价格杠杆(利率,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主要包括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借钱给接受存款机构、从银行购买资产等。这些都有助降低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和降低银行同业隔夜利率,银行从而坐拥大量只能赚取极低利息的资产,央行期望银行会因此较愿意提供贷款以赚取回报,以纾缓市场的资金压力。
PS:在经济发展正常的情况下,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一般通过购买市场的短期证券对利率进行微调,从而将利率调节至既定目标利率;而量化宽松则不然,其调控目标即锁定为长期的低利率,各国央行持续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即量化宽松下,中央银行对经济体实施的货币政策并非是微调,而是开了一剂猛药。
希望采纳

Ⅳ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有何影响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和第一大对美出口国及债权国,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主要针对目标及其负面“溢出效应”的主要承受者。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中国美元资产严重缩水。
现在中国外汇储备超过2.6万亿美元,其中美元储备约占70%,中国购买美国国债超过9000亿美元。美国出台“量化宽松”举措使美元大幅贬值,导致中国的美元资产损失严重。
(2)冲击中国外贸出口。
人民币对美元每升值一个百分点,中国的外贸出口将下降0.2%至0.3%。这使中国进出口增速失衡加剧,出口增速远低于进口增速,外贸顺差趋于缩小。
(3)加剧中国的通货膨胀。
美国此举推高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
受输入性通胀影响,本来就较高的中国通胀率在2010年11月以后进一步升高。同时,中国支付进口的费用也显著增加。如因国际油价上涨,中国今后每年进口石油需多支出几十亿美元。
(4)承受更多国际热钱流入的风险。
专家估计,美国增发的美元中的40%将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大量涌入的热钱将加剧中国资本市场资产的泡沫化,给中国经济留下恶果和隐患。
总结:毋庸讳言,美国此举在中国的影响不完全是负面的,客观上也存在有利的方面。
其一,缓解了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其二,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Ⅵ 用宏观经济学IS-LM-BP模型,分析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其本国的过程及影响,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IS-LM-BP模型总共有六种模型 两种封闭经济 四种开放经济 简单来讲 美国量化宽松式属于扩张型货币政策 运用模型即可 由于没有办法把图贴出来 只能简单说首先货币扩张影响LM曲线使其向右方移动与is曲线交于bp曲线下方的新的均衡点 该点国际收支处于赤字状态 推动汇率调整使本国货币贬值汇率上升最终使BP IS曲线都向右移交于新的一般均衡 所代表意义 使汇率上升 收入水平提高但对利率水平影响不太明确
目前中国所面临的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大 而量化宽松正是可以使人民币升值 对中国的海外投资会有很大的缩水 使贸易顺差减小

Ⅶ 请解释一下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是怎么回事以及它的影响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是一货币政策,由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提高货币供应,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其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证券等,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为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通性。
“量化宽松”中的“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中央银行利用凭空创造出来的钱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借钱给接受存款机构、从银行购买资产等。这些都有助降低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和降低银行同业隔夜利率,银行从而坐拥大量只能赚取极低利息的资产,央行期望银行会因此较愿意提供贷款以赚取回报,以纾缓市场的资金压力。
当银根已经松动,或购买的资产将随着通胀而贬值(如国库债券)时,量化宽松会使货币倾向贬值。由于量化宽松有可能增加货币贬值的风险,政府通常在经历通缩时推出量化宽松的措施。而持续的量化宽松则会增加通胀的风险。
在部分准备制下,银行保持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其余的资金可作贷款之用。从量化宽松的过程中增加的存款,银行可通过借贷,再创造出更多的货币供应,即存款倍数效应。例如,假设存款准备金的要求是10%,量化宽松每创造$10,000,可产生的最终货币供应为$100,000。
量化宽松向本土银行同业市场提供充足流动资金,大大降低借贷成本,最终期望所有借款人都能受惠,以支持整体经济运作。一般来说,量化宽松可支持整体经济,并“有助纾缓或遏抑经济逆转的影响。”
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美元贬值,这样其他货币兑美元相应的升值,而是美国所欠的外债缩水,从而得到好处。虽然被形容为“开机印钞票”,但量化宽松通常只是调整电脑帐目。一个国家要实行量化宽松,必须对其货币有控制权;所以,举例,欧元区个别国家不能单方面推出量化宽松政策。

Ⅷ 深入分析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

1.要分析这个问题,我先帮你搭建一个框架。
首先宽松货币导致什么---美元贬值---人民币因此升值---人民币汇率因此上升。
2.把握住这几个关键因素,我们再来具体分析。
(1)美元贬值----导致中国大量美元外汇储备贬值,中国人白给外国人干了那多活,拿到的欠条在缩水。
(2)人民币升值--进出口影响--失业率增加。外国人得用更多的美元来买中国的东西,中国的东西不再便宜,于是乎可怜的出口加工业不得不纷纷倒闭了,对中国经济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可怜的失业率要增加哦了,增了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3)美元贬值--热钱涌入--通货膨胀--资产泡沫增加。美元不值钱了怎么办?于是乎国外资本要纷纷涌入中国了,于是乎中国资产价格又要涨起来了。这叫做输入型通货膨胀。中国人民要忍受通货膨胀之苦了。
(4)人民币升值---为了不升值,不影响进出口业,必须调整货币政策---于是要多发货币自动贬值,与美元一起贬值,于是乎通货膨胀。。。

3.看懂了上边,再来看下边,具体的分析~~~~~~

一、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它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而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是主动性贬值,促进国内流动性充裕,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走软,对其他国家货币造成升值压力。很显然的,对人民币汇率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人民币继续走升,人民币汇率下降。11月5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就在一次媒体吹风会上对美联储的行为表示“担忧”,他说:“一个国家的财长说过,滥发钞票就等于变相操纵汇率。”只有保持人民币稳定,才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更有益于全球经济的复苏。

二、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中国是美国国债的重要购买国。而且,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只要美元依然占据最主要国际货币的霸主地位,这种情况在今后一、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会继续保持下去,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过去的历史看,美国凭借“美元霸权”的特殊地位,经常不管他国利益,总是交替的采取美元升值、贬值的政策,以解决或缓和美国国内经济的问题与矛盾。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质上就是美国继续实行美元泛滥的举措,使美元贬值,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稀释各国对美债权。也可以这么理解,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美元贬值预期将继续持续或者加速。从这点看,它是根据中国、印度等国近期加息的举动而做出的连锁反应,目的很明显:“人民币被低估,其升值的幅度还很大”。说到底,实际上就是要加速稀释中国等国所持有的庞大美元债权,以便在汇率反差上变相减少中国等国所拥有的美国债权。截至2009年6月末,我国持有美国国债7764亿美元,这在我国两万多亿的外汇储备中占据1/3的份额,一旦美元下跌,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受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美元呈贬值态势,相应的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资产价格出现大幅缩水。另一方面,长期收益率下降,也将导致利息的巨大损失。

三、对进出口的影响

汇率是当今开放经济中最重要且最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变量之一,其变动会直接改变国内外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直接对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出口商利润等产生重要影响。有关汇率波动对出口的影响,国外的主流观点是,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大会提高出口厂商风险,从而抑制厂商的出口冲动。所以人民币升值会抑制我国出口,而我国的主要出口对象是美国。而近几年美国属于贸易逆差,升值会减缓这种情况。进口产品的数量、价格和价值取决于国内需求、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口关税税率、国际市场价格以及国外需求等多种因素。相对而言,我国货币价值上升会刺激国外对我国的进口其中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进口价值的影响是双重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会直接降低进口产品价格、扩大进口数量,但进口数量的增加又会刺激进口价格的提高,又间接抑制进口数量的增加。

四、增加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美联储宣布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肯定会对新兴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很大程度上会引发资本流向新兴市场国家,而中国就是这新兴国家之一,将引发进口商品涨价进而造成通胀,这就是输入型通货膨胀,这种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加加明显。中国面临的资产价格压力很大。当前物价水平上涨的压力不容忽视,年底物价可能超出年初预期,实际通胀也可能有所上升,明年通胀形势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五、对失业率的影响

中国商品历来以“价廉物美”打入世界市场,此次的量化宽松政策必然会影响中国产品的出口,对出口型企业将带来较大冲击,提高出口厂商的风险,从而抑制厂商的出口冲动力,促进企业成本上升,降低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企业出现倒闭,进而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经济可能出现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然后就直接减少了就业机会;随着热钱的流入,引发中国政府的加息政策,这样企业的贷款成本上升,抑制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企业贷款额会降低,企业不会扩大规模,甚至会缩小规模,给社会的就业率带来很大压力,由此引起失业率的进一步增长。

六、资产泡沫增加

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而引起的人民币升值,会造成资金大进大出,产生宏观金融风险。其次,从过去人民币升值的实际情况来看,升值方式下所累积的热钱(热钱: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流入是令人担忧的,一定要警惕。升值越快,导致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会变得越高,热钱流入的规模则越大,产生螺旋式影响。热钱流入中国,会产生局部过热与局部过冷现象。热钱主要在作用于房地产和股票,它将导致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进一步提升,并且股票的价格也上升,资产泡沫增加,股市催生新一轮泡沫,制造了虚假的经济“暖流”,对一些市民和投资者造成误导,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投机之风。

七、被动调整货币政策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有着很直接的影响,它将使中国跟着被动的调整货币政策。如果中国不跟随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将可能产生更大的升值压力,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入,造成更大的影响。9月份以来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的明显增长,表明外汇正在加速流入中国。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再次提速,无疑给人民币带来巨大的升值压力。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将被迫加大基础货币的投放,从而促使流动性过剩的加剧。为了有效控制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中央银行只能采取被动紧缩措施。而一旦中央银行开始加息,将会进一步拉大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同时促使人民币升值,这两个因素反过来又进一步吸引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使得人民银行被动增加货币发行。

Ⅸ 美国2008年11月份以来实施了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请结合《国际金融》课本的知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 根据经济学原理,GDP的增长是受到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的,但只是影专响GDP的名义增长。美国的量化宽松属是经济刺激政策,旨在将美国经济从次贷危机的泥潭中解放出来,通过扩大货币供应,增加投资,降低利率,刺激闲散资金流入股市债市,推动经济发展。效果并不显著,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但股票增长较为迅速。

  2. 货币供应量增加通常会带来货币的贬值,通常情况下,与美元挂钩的原油价格会上涨。黄金价格理论上也会上涨,但由于量化宽松带来了更好的投资机会(股票),黄金由于其不能带来收益而受到冷落,被华尔街打压价格。

  3. 美国的量化宽松必然导致热钱流入中国,而每流入一美元都会引起六元人民币的增发,其必然导致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4. 三轮量化宽松可以说是中国日益上涨的房价和物价的元凶。同时由于热钱流入,加大了国际对人民币的需求引发了人民币的升值,阻碍了出口,从而影响了出口型企业的利润,并使得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对中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手打,供你参考。

Ⅹ 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内容

什么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做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在设立货币政策的时候会将目标放在一个特定的短期利率水准上,央行通过向银行间市场注入或者是抽离资金来使该利率处于目标位置。此时中央银行希望调控的是信贷的成本。而定量宽松货币指的是货币政策制定者将政策关注点从控制银行系统的资金价格转向资金数量,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维持在宽松的环境下。对于这个政策而言,“量”意味着货币供应,而“宽松”则表示很多,当然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有自己的指标。采用“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往往意味着放弃传统的货币政策手段,因为对于央行而言,他们不可能既控制资金的价格又控制资金的数量。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俗称“印钞禁”,指一国货币当局通过大量印钞,购买国债或企业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旨在降低市场利率,刺激经济增长。该政策通常是往常规货币政策对经济刺激无效的情况下才被货币当局采用,即存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实施的非常规的货币政策。

阅读全文

与美国首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以下属于外汇的特征 浏览:704
期货长线百分之十的仓位轻仓 浏览:606
投管投资官网 浏览:909
工行股票市值 浏览:649
期货高开几十个点 浏览:115
无抵押个人网上贷款 浏览:324
期货涨10个点是多少钱 浏览:613
1063股票 浏览:767
丹华资本投资公告 浏览:782
银行工作让我买基金 浏览:539
兰格网北京废钢筋价格 浏览:633
2019年4月最新贷款基准利率 浏览:872
狮桥融资租赁总公司 浏览:819
伊朗的外汇管制 浏览:794
红枣主力期货 浏览:404
股票平权 浏览:544
红枣期货的红枣规格 浏览:65
信托收税吗 浏览:58
民融资租赁 浏览:716
投资2万亿美元 浏览: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