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08年4万亿对股市

08年4万亿对股市

发布时间:2021-04-19 04:20:47

⑴ 08年4万亿投资的效果 与股市的关系

2008年底,当世界金融危机大爆发之际,我国政府提出了4万亿刺激经济的计划,各级地版方纷权纷紧跟发债,主要用于基本建设,我国的股票走出了低谷并出现了一波强力的中级反弹,行情一直到2009年8月初的3478点,与此同时全国大中城市,特别是京广沪杭等地房地产行业出现了巨大的泡沫,我国相应的问题也出现了,出口和内需遇到了发展瓶颈,物价上涨,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大,政府开始调控,2009年底就加大力度,我国股市从此一蹶不振一直到如今。

⑵ 2008年股市大跌有那些原因

导致下跌的原因很多,国外股市大跌,国际油价长期高位运行,宏观经济趋紧,通货膨胀,但是这些都不是核心问题,导致下跌的核心问题是大小非解禁,直接导致了股市资金面的紧张.使空方长期压制多方导致股市长期下跌. 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直接导致了资金面的失衡,空方长期压制多方,而在这个长期趋势中资金面被空方占据,行情自然是长期震荡走低.这就是股票为什么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后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于上涨. 大盘失守2787点这个短线反弹来的关键支撑位后连续三个交易日无法突破,虽然今天表现很抢眼但是还没有收复该支撑位(市场再次谣传平准基金要入市救市引发短线资金介入,而两周前的反弹就是谣言平准基金要入马上入市救市,不过该基金的发起人否则了这种说法,说暂时没有入市的可能,因为还没组建完成,如果这两天谣言的利好没兑现,下周短线资金可能再次出局引发震荡,甚至破位,请谨慎对待),下周行情的重点就是围绕该点位展开,大盘继续反复无法突破该点位那大盘的这波反弹之路可能到次结束了,注意逢高减仓回避风险,如果有利好消息支持的情况下大盘强行收复了该支撑位,那大盘就要注意2820点的压制了,前两次大盘均是在突破30日线失败后快速下跌的.注意仓位控制,大盘只有突破了2820点并站稳后市才有看高3150点的机会. 大盘只上周的行情特点是市场反复靠一直无法兑现的谣言来救市,先是国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没有兑现的情况下大盘破位又出了个国家平准基金已经获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准基金的发起人就辟谣没有这事...,如果一个股市的行情全靠谣言来维持震荡减缓下跌趋势,没有真正的实质性的措施出台,那这次反弹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机构的目的是什么,频繁的制造谣言来拉高股市,最新的资金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在这次红红火火的抄底行动中基金、保险和QDF2均是净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较被投资者看好的情况下,这些主力资金的净流出接近50亿,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个借谣言拉高出货。而市场频繁传出利好谣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货”。既然机构在众人期盼红七月的情况下,在半年报做业绩的情况下都保持了净流出,虽然大盘做得比较好看,但是从机构的意图看仍然没有改变的迹象,长期目标仍然是降低仓位回避大小非和宏观政策的压力。 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现在下降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乐观,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但是已经让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吃不消了(在主力开始出货前市场中的主力资金一共只有3万亿,但是大小非足够消灭它们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就算在奥运前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奥运期间采用横盘运行或者小幅度反弹的走势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该谨慎对待,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带来抄底资金抄底,带来的反弹相对规模较大当然最好,对散户来说机会难得。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要说的,逢反弹减仓是严谨的。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 如果非要谈下面有什么支撑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实最强的支撑位已经失守了。当然如果政府愿意出台实质性的解决大小非的政策,那产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现在这种小打小闹了,不过个人觉得不是太现实,近20万亿的资金本来政府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政府会愿意自己来掏钱?? (对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荡逐渐走低是长期趋势,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弹的一个条件而已,但是当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渐淡化后,反弹就会结束了(而反弹高度取决于利好的大小程度),因为利好而被暂时改变的下跌趋势将继续下去,股市回归其自然的规律。而在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被解决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转过来,不可能产生反转。而在连续下跌的这个趋势中两千多支股中处于上涨趋势的能达到100支就不错了,也就是说在大盘下跌时买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为投资来说既然知道这么低的概率选到游资狙击的股票,那还不如不去冒这个险。而选择操作超跌反弹是在这个趋势中讲究安全系数投资者的很好的投资策略,因为在超跌后产生反弹是肯定的,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只是反弹的规模大小而已(要根据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来具体分析反弹高度),而在这个反弹过程中一般以普涨为主,在这个反弹普涨过程中处于下跌的股又处于10%以下,也就是说,你随便买支股票上涨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在下跌过程介入股票的概率,虽然股票不能够把这种概率做为抄股的标准但是作为对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资者来说,趋势投资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种投资策略。对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选择这种策略是比较安全的。但要记住,只有超跌才能够去抄一个短线,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选择观望,中间的红盘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当天一个反弹,第二天直接低开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无法把握哪里是底的情况下,最好是做趋势,降低风险(个人观点谨慎采纳)。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在大盘没有选择方向前,严格控制仓位会让你风险降到最低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

⑶ 当年的4万亿计划对股票市场有什么影响

这个当年对股市来说是利好,但主要是基建类的利好。

⑷ 08年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对外贸易产生了实质性影响,经济下滑。

2008年中国正在针对2007年以来出现的经济过热实施以“紧缩”为特征的宏观调控,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的出口因此受到很大冲击,进而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蔓延到全国的各个经济领域,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内,中国经济经历了一场大起大落的波动。

2008年9月发生的金融风暴,到11月开始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实质性影响,2009年1季度的经济增幅跌至6.6%,进出口增速出现负值,大量企业关门倒闭或减产,这说明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是相当严重的。

(4)08年4万亿对股市扩展阅读:

中国积极应对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经历: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迅速对这场危机的性质、可能持续的时间及其危害性的程度进行了科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于2008年11月果断地作出了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辅之以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中央政府的4万亿元投入全力刺激经济。

在当时国家财力许可的条件下,快速出击、重拳出击,极大地抵消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效应,保持了中国经济连续快速增长的基本趋势。

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大手笔决不仅是给世界经济的一剂强心针,事实上,如果没有中国的这一撼世之举,世界经济不可能如此之快地复苏。中国的集中式大规模投入,直接拉动了全球的需求,拉动了全球的投资。

⑸ 2008年中国央行为什么要给股市和市场派发4万亿

4万亿,并非给股市或市场的。而是在2年内,通过发改委批项目、国家通过贷款或少量拨款来建设项目,发挥货币“乘数效应”来带动民间投资,最终实现刺激经济发展。其实所有的投资最终都是要偿还的。哪里有“白给的钱”。

⑹ 导致08年中国股市大牛市的原因有哪些

从6000点跌倒1000多点还叫牛市吗?应该是熊市啊,导致原因从外部来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外部环境恶化,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尤其以出口为主的中国经济造成影响更大。世界主要的能源价格也大幅下跌,对一些能源相关的行业也造成很大影响,而且中国股票市场上这些能源类、有色金属类股票所占市值较大,所以它们的下跌对中国股票市值影响巨大,对指数影响也巨大。
内部原因最主要的恐怕就是很多股票经过股改以后,07年的牛市以后,解禁压力很大,这些股票持有者担心他们手中的已流通股会缩水,集中抛售,市场的人气和心理承受急剧下降。投入资本市场的资金减少。

如果说09年是牛市的话,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经过一年的危机后,世界各国都出台一系列救市计划、刺激消费和增加就业的政策。我国也出台四万亿的政策救市、十大产业计划,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拉动内需,使得国内部分热门产业出现甚至比07年都要火爆的场面,像水泥、基建、汽车制造等行业,房地产行业大家都有目共睹啦,虽然其他行业,像出口导向的行业并不乐观,但这些政策刺激了中国的经济,许多国企拿着短期贷款都去买地了,买不到地的就去投资股票。要说为什么不去扩大再生产,其实他们对房地产行业蛮乐观的啊,至少要比对自己的行业乐观得多。
今年的股市涨了那么多,好多中小盘股都要比07年时候6124点的价位高很多,所以即使在明年经济形势向好的前提,也有好多不确定因素吧,要注意风险哦。

⑺ 为什么08年年底国家投入市场的4万亿都流入股市和楼市了

你的朋友太极端了!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四川的重建等等都是四万亿里的一部分,怎么能说实体经济没有好处呢?汽车,能源,交通,水利,水泥,钢铁,你想想

⑻ 08年金融危机中国股市什么点

股市深调 最大跌幅近70%

2008年,中国股市经历了其18年成长史上的又一次深度下跌。

其中,上证综指从最高点的5522.78点一度跌落至1664.93点,最大跌幅达到69.85%;而如果从去年十月的股市最高点6124点算起,中国股市本轮的最大跌幅则更加惊心动魄。07年英国媒体曾经称赞中国股市为全球表现最好的股市,而今一年过去,中国股市360度反转,成了全球最差的股市之一。

2 股票交易印花税经历两次大调

为刺激股市交易,挽救股市一路单边下跌的局面,管理层在08年两度出手调整印花税:4月24日起印花税税率由千分之三调整到千分之一,9月19日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印花税的两次大调曾一度令股市小幅回调,然而最终未能阻止市场继续下跌,与此同时,鼓吹“印花税为中国股市乱源”的人也似乎越来越少了。

3 汶川大地震 股市停市3分钟致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有记录最大的地震。为表达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起,临时停市3分钟。地震的发生使得川渝地区上市公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公司紧急停牌。与此同时,一行三会展开了紧急地震救援行动,积极支持灾区公司重建。而股民也自发“满仓锁仓,为救灾出力”,一时间,团结战胜一切,地震激发出“爱国市”。

4 国家推出4万亿救市计划,五次下调利率,救经济保股市

9月份,随着雷曼兄弟的轰然倒下,全球金融危机的幽灵迅速蔓延到了全世界。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保增长促发展,国家高层迅速决策,批准了总额4万亿的投资计划,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百日内连续5次下调利率。国办则于12月15日“金融30条”,明确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股市运行。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措施抑制了股市的下跌速度,在10月份跌至最低点1664之后,A股逐渐回调,到12月份沪指一度回暖至2000以上。

5 维稳未奏效,奥运行情成空

尽管郎咸平一再提醒我们“不要有幻想”,但是前有积蓄已久的奥运概念冲动,后有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奥运之前多次维稳讲话,舆论普遍仍对奥运行情充满想像。然而事实却残酷的告诉我们,所谓奥运行情,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虚空一场。整个8月,上证指数从最高的2830点跌至最低的2284点,跌幅达到了14%。

6 股市大跌引发“救市”之争

3月27日,上证综指跌破3500点,距逾6100点的高位跌幅近半。股市的急跌让不少专家学者频繁发出要求政府救市的呼吁,但以胡舒立为代表的学者人士则加入到了反救市的阵营。在《何必讳言不救市》一文中,胡舒立强调“股市自有沉浮,政府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一时间引来板砖无数,也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论争队伍。自此,“救市”在整个08年成为一直延续的重要话题。“救市”之争实际上反映的是各方在股市制度建设上的不同观点,是对中国股市道路选择的一次理论大比武。

7 证监会开出史上个人最大罚单 惩治股价操纵在行动

还投资者一个“干净”的市场,已经成为更多人的呼声和共识。08年,证监会在打击股价操纵等问题上的力度有了更大的增加。11月,证监会对北京首放法人代表汪建中开出1.25亿元个人最大单笔处罚。随后几日,国美老总黄光裕也被警方调查,据称调查原因也与股市操纵有关。对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查处已经成为中国证券监管的重头戏之一,但数量有限的证监会罚单,掀起的仍只是股市违法行为的“冰山一角”。

8 千亿股出笼 大小非成千夫所指

08年共有千亿股大小非解禁,巨量的限售股解禁被众多市场人士一致认定为A股下跌重要因素,部分人甚至将大小非称为股市下跌的罪魁祸首。

对于大小非的争论一直伴随股市的下跌过程。不少市场人士都为大小非的解决支招献策,比如龚方雄建议设立封闭基金解决大小非问题,金岩石则主张设立平准基金锁定大小非,就连《人民日报》也曾刊登对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琨的访谈,要求对"大小非"开征暴利税。然而,证监会则回应说:对于大小非的政策不会改变。

9 汇金出手增持银行股 成就熊市“919”行情

2008年9月18日,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加上同日的印花税调整以及国资委表态,不期而至的三大利好促使9月19日A股大盘近乎涨停,而甫一开盘,工行、中行、建行三家银行的股票就牢牢封在涨停板上,全天下来一刻都没打开。此谓记录A股历史的“919”行情。

据统计,自9月至11月,汇金分别增持工行和中行7.63亿元和1.77亿元。与其它“救市”措施相比,汇金入市全靠真金白银,因此,市场上普遍认为其对市场的意义最为重大,有人甚至直接称其为股市的平准基金。

10 中石油破发,中石油董事长深感对不起中小股民

2008年4月18日,中石油跌破发行价。

虽然中石油的破发在当时看来就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事情,但其破发的象征性意义仍然不可忽略:中石油在2007年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如今却跌破发行价,至少从某种意义上表明整个市场所面临的潜在危机;而后来的股指继续下行,则更印证了中石油在市场上的标杆作用。

对于中小股民来说,“死了都不卖”的中石油破发则更称得上是一种标志性的打击。就连中石油的董事长也不得不对中小股民表示歉意:“深感对不起大家”。

⑼ 08金融危机对股市的影响。

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二、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黄金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三、金融危机下的房地产业和汽车制造业
1、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2、汽车业
相对于房地产业,汽车业的危机即将体现,表现在汽车购买力的持续下降,也许这才是关注的重点

⑽ 2008年中国央行为什么要给股市和市场派发4万亿

谁说的,那4万亿本意是投入基础建设,拉动经济,结果被下面的和尚念歪了经

阅读全文

与08年4万亿对股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9深港通交易日 浏览:998
珠海横琴贵金属交易所 浏览:298
投资创始人 浏览:801
田洪良老师外汇 浏览:448
黄金鸽子价格一般 浏览:836
搜宜贷理财 浏览:343
工行贵金属最多可以持仓多长时间 浏览:655
招行抵押贷款提前还款 浏览:870
宗申融资租赁 浏览:933
好讲台融资 浏览:290
四川长虹持股基金 浏览:830
金鹰主题基德邦基金总经理 浏览:666
莫顿外汇金融案真相 浏览:590
西安过桥贷款 浏览:161
33k黄金是什么意思 浏览:603
2011年烟叶收购价格 浏览:655
融资协议书文本 浏览:927
茅台投资现金流 浏览:994
今日基金200006净值 浏览:374
理财长江养老 浏览: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