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九一年股市

九一年股市

发布时间:2021-04-19 19:26:22

㈠ 97年股市牛市,全民炒股来龙去脉

96年牛市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启动阶段。从512启动到突破年线。

1996年初,国内股市沿袭了95年冬天的寒气,此时的证券公司大堂内,难得找到一两个投资者,人气之淡前所未有。1月19日指数探底512点,这一天不经意间成为重大转折点。这一天距离333行情起点76周,重大时间之窗开启,我们只有从时间周期规律找到牛市启动信号的先兆。

在寒气逼人的背后,《基金条例》年内出台的消息,已经刊登在有名有姓的央行官员讲话中;三年清理整顿初见成效,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的判断也成了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对新年经济的统一观点;市场已开始传闻央行可能择机降息的消息,一旦落实,那么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将出现根本转机,由紧缩银根转变为放松银根,对股市构成直接利好。

96年5月1日,央行果真减息,人们在怀疑中已经错过了三、四月的绩优股行情。减息的前一天,4月29日上证指数冲高739点,已经上涨227点或40%。指数稳稳的站在年线上方,从技术上确定了牛市已经启动。

年初启动时,四川长虹仅7元,而95年该公司每股收益达到1元。此外,深科技仅2元,陆家嘴、深发展市盈率都只有5倍,价值规律已经决定这批股票必然有价值发现的爆发性行情。三、四月间的绩优股行情便是具备价值判断能力的机构与专业投资者推动产生,深科技上涨了3倍,深发展上涨了1.6倍,长虹上涨了1倍,涨幅一倍以上的股票总共达15只。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低股价凸现投资价值,点燃了大牛市。宏观信息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决定了长期走牛的基本面。

第二段,普涨阶段,从5月28日632点启动到12月13日大跌前1258点。

在绩优股以惊人幅度和速度上涨之后,做多热情迅速向二线、三线股传递,市场也迅速被烧热,迅速进入了疯狂的普涨阶段。在此阶段,指数涨幅接近一倍,从11月22日开始进入最疯狂状态,指数在短短三周上涨300点或30%。

从8月开始,监管部门开始调空市场,希望达到降温股市之目的,连续出台了著名的十三道金牌。可是股市是高度市场化的,直接受供求关系决定涨跌,政策调控再次显现出它的局限性,股指继续势如破竹,直逼1200点上方。

96年12月13日,第十四道金牌祭出,《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引起市场暴跌。这次暴跌来得如此惨厉,指数连续四日跌停,连续四日所有股票封死跌停板,几乎没有交易。这是史无前例的,未来的九年里也没有再发生过。

使用非常规的手段降温股市,起因是监管者无法容忍市场普遍性的暴涨,尤其是垃圾股的暴涨引来巨大怀疑。但是,股票普遍性上涨又是牛市的典型特征,政策显然悖市场规律而动。换言之,政策做空时,往往处在大牛市,而政策做多,往往处在大熊市中,政策都逆大趋势而动。政策调控的目的是防止市场力量走向极端,以有形之手抗衡无形之手,所以政策调控的方向悖逆市场规律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段,分化阶段,从97年2月28日870点起涨到97年5月12日1501点。

市场当时有一种猜测,重拳打击股市是为了应付不测,也是为97年7`1香港回归留股市空间。这种猜测不无道理,尤其在97年2月28日,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与世长辞,人民沉侵在深深的悲痛之中,已经深幅下跌的股市再度出现接近全线跌停的惊险走势。

但是股市毕竟处在牛市里,十四道利空金牌也只能短暂压制做多力量,突发事件造成大跌的第二日,股市就再度发力,并且一发就势不可挡,连续走出12根周阳线,气势如虹,丝毫不逊色于96年任何一段涨势。上证指数一口气上涨630点,涨幅高达80%左右。

但是在指数大涨的背后,股市微妙变化却往往被人忽视。

首先是股市的群体已经大大扩大,96年初沪深A股总共有311只股票,而一年后的97年初,已经达到554只股票,股票扩容了243只,相当于扩大了80%。

其次是股票出现了明显分化。统计结果显示,此段涨幅在一倍以上的股票有153只,占上市公司总量的3成。而多数股票涨幅不及指数,指数上涨80%,却有三成以上的股票涨幅不到40%,众多涨幅在50%上下。股票涨幅出现如此悬殊差异,正是牛市失去动力的信号。

再次,此段涨幅居前的又回归到绩优股,是牛市启动以来涨幅最大的群体。股票没有永恒的牛股,涨得越高风险也就越大,少数股票不计后果的上涨,实际上掩盖了其他多数股票滞涨的现实,牛市开始走近尾声。

终于,97年5月16 日,上证指数跳低108点低开,跌幅达7.6%,深市跳低460点,跌幅达8%。深科技、深发展跌停,四川长虹跌7.14%。牛市至此告一段落,下跌4个月后到达1025点,此时距离512点启动又达84周,开始了新的循环周期。

㈡ 九一年买的A股票能值多少钱

楼主要去查一下这只股票当年买入的价格和现在的价格,还有当时买了几手,这样用差价乘以你的持股数量就能算出股票现在的市值。

--------------------------------------------------------------------------------------
本解答由【蓝顶中介超市】友情提供!若有不足之处望谅解,希望本次解答对您有帮助!找中介、找专家、找项目,就上蓝顶!

㈢ 九几年的股票`

这家公司没有上市, 你买的股票应该是内部股, 有关事项你要电话查询一下, 避免损失。

㈣ 09年中国股市发生了那些大事

09年中国股市的大事是创业板开板并交易。

(1)中国举办建国60周年盛大阅兵式和规模空前的全运会;

(2)中国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成为世界汽车最大生产国;

(3)中国经济规模超出日本,排名世界第二;

(4)三峡大坝正常蓄水175米,标志着三峡工程基本完工:

(5)创业板成功推出,国家年度经济增长率超过8.5%,居全球翘楚:

(6)ST股改规范化,披露信息公开公正透明,成为世界股市里最靓丽的风景线。

拓展资料: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

例如比较显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东北电气、吉林化工,由于其总股本较大而流通股数较少,因此只动用少量的资金影响这两只股票,就能形成对指数的部分控制。

到了2001年后,中国证监会逐渐提出要解决国有股的不能流通问题,要盘活国有资产,曾先后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于在当初的上市发行环节,流通股东以超高市盈率购买了流通股,而出台的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因此市场以走熊而对"国有股减持"的改革作出市场反应。

然而在2005年,中国证监会再次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其实质仍然是国有股减持,不同的是,这一改革以消除股权分置为目标,连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进来,由此引发了市场极大的不认同。

因而在2011年,中国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列为冠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倒几年前的原点2228点。

㈤ 1990年后,中国总共出现过几次大的股灾

1992年5月—1992年11月:上证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

㈥ 概括下09年中国股市总体情况

2009年的经济走势很大程度取决于政策的调整情况。从三大需求分析,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潜伏减慢可能

受股市走弱影响,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速减缓;随着企业困难增加和劳动工资成本的提高,就业增长预计也将受到一定影响,并进而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经济趋冷的苗头,可能会从多方面影响到居民的消费信心,改变居民的消费预期。考虑到目前买房需求的变化,油价提高和用车条件的变化对家庭买车需求的影响等,应该注意未来消费需求增长放缓、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放缓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旦发生,其影响链条很长,会从终端需求逐步向上游产业传递,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比较长时间的调整。

(二)房地产投资和企业投资潜伏减慢的可能

2008年中国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同比和环比涨幅均呈现持续回落态势,深圳等部分特大城市房价,出现了明显下降。这一变化引起了普遍的看跌预期,导致住房销售量减少。从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看,预计这一态势会进一步发展。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必须加以控制,但也要注意大涨之后出现大落的可能。如果仅仅由市场进行调节,预计未来住房市场将继续低迷,加上贷款紧缩因素,估计会有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因现金流断裂而陷入困境,房地产业有可能进入周期性调整。由于房地产建设周期比较长,一般在5年左右,因此调整一旦开始,预计会持续较长时间。这一情况必然会影响到房地产投资增长。

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劳动力工资成本提高,融资困难和融资成本提高,节能和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的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较为明显。另一方面,随着总需求增幅放缓,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提高产品销售价格转移成本上升压力的空间有限。2008年家电产品、轿车产品等酝酿的提价活动最后都没有实现,相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价格水平还有所下降。综合这两方面情况,企业的经营困难比较突出。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9.4%,增幅较上年同期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减少,经营困难加大,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能力,进而影响到企业投资的增长。

近年来的投资调控,重点控制政府主导的行政性投资,投资增长更多的依靠市场引导的投资。房地产和企业投资是市场引导投资的主体,其中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五分之一强,企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也较大。这些投资增幅下降,预计对全部投资增长将产生明显影响,因此,2009年投资增长有可能明显下降。

(三)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可能继续降低

受金融问题的影响,美国实体经济在2009年可能显现走弱态势,就业与收入增长的问题将进一步发展,美国市场需求将进一步疲弱。受美国金融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影响,预计欧盟和日本经济也会呈现走弱态势,而且可能先于美国。受此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疲弱。受财政赤字扩大的影响,美元可能继续走弱。这些都会对中国出口形成不利影响。经过2008年各类因素变化的洗礼,中国出口企业开始调整升级,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出口企业面对的困难仍然很多,如果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收缩,人民币继续升值,预计对出口仍将形成较大制约。综合这些情况,预计2009年出口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减慢。特别在美国经济出现较大问题并带动世界经济进入衰退过程时,预计出口增长下降的幅度将比较大。

综合对三项需求变化的分析,如果放任自流,由市场自发调节经济发展态势,则2009年中国经济可能表现为继续下调的趋势,若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大的变化,与国内诸因素组合,则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出现较大幅度回调。

三、要充分估计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综合分析各种主要影响因素和国际经验,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经济已经并将继续呈现二战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的那种“赶超型”发展,经济持续保持较高增长,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率、居民消费结构和水平等将加快趋近发达国家的特点。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分析,自2001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消费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共同推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的阶段,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2003年以后,中国经济已经连续5年快速增长,2008年,在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累积作用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下,经济出现了高位回调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于将这一轮经济较快增长更长时间的保持下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支持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存在,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保障水平较高,国内消费投资市场继续拓展的空间仍然很大,我们已经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只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和调节的时机,就能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世界经济走低的背景下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态势,并对世界经济形成积极拉动。

首先,国内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巨大。中国是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居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改善生存状态的要求比较普遍。在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支持下,预计在汽车、住房等方面的需求会持续扩大。与巨大的人口规模、巨大的城乡之间转移的人口规模联系,可以认为中国未来消费市场拓展的空间十分广阔。

其次,国内投资增长潜力巨大。就业压力和改善现状的迫切愿望,形成了高涨的投资热情;房地产、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产业内部联系深化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变化,为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巨大的国民总储蓄和国外投资,为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在这些因素支持下,国内投资增长潜力巨大。

第三,国内资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十分迫切,必然推动住房需求不断扩大;需求必然拉动住房建设、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因此,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房地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股票市场方面,随着国民总储蓄的不断增加,寻求投资的资金数量不断增加,规模巨大;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持续快速推进,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资产质量会不断改善;随着股市的自身调整和基本制度规则的完善,监管的完善,股市投资活动的规范性将不断增强,风险趋降;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体制机制完善会支持股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因此,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发展前景都十分广阔,中国的资产市场还是十分年轻的、成长性非常高的市场。

第四,政府的宏观调控经验不断积累,宏观调控在稳定经济运行,防止大起大落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动力十分强劲,但并未出现经济全面过热,相反,出现了持续5年的较高增长。这表现了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突出。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主动调控的结果。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宏观调控政策及时作出反应,包括调整贷款额度,下调贷款利率和部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和微利小企业的所得税率,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征收办法等。这些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改善股市投资环境都有积极作用。

㈦ 大虾能说一下中国股市从90年到现在的大盘历史高低点阿~

90年代初,中国股市刚开局,上海从100点起步,到92年5月,达到高点1429点,经历连续5个月大跌到447点后,又在次年93年2月,达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点1558.95点。

之后出现持续下跌,94年7月跌至最低的325点

95年底,随着通胀降低,与连续降息,股市步入上升通道,从500点起步,97年5月达到最高的1510点

97年下半年,98年连续2年调整,连续多次试探千点支撑,99年5月19号,股市开始大幅度上升,到7月初,涨至1756点,后逐步回落至年底的1341点,随后展开新一轮上涨,持续一年,涨至2001年6月低,最高达到2245点

之后连续调整4年半,一直跌到05年6月6号,最低998点,从05年6月-06年一月股改开始,在股改被肯定后,股市出现结构性变化,大幅度上涨,目前已涨至最高3200多点,仍有继续创新高可能。

㈧ 97年牛市来龙去脉

提要:如果事先对大牛市全过程有较全面认识,对运动规律有较深入了解,对捕捉暴利有很大帮助。股市处于熊牛大转折,最关键是判断大牛市的到来!良好开端是成功一半。当年投资者也动不动谈调整,事后看大牛市才刚刚起步。

96、97年大牛市早已成为历史了,然而这一轮大牛市是如何准备、产生、发展、结束的呢?它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又是如何的呢?

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总结这段历史经验,搞清楚许许多多当时莫测高深、现在却真相大白的东西,无疑对于我们迎战新一轮大牛市有十分大的帮助。同时,面对新一轮大牛市,如果我们事先就能对其全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对其发展运动的规律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对捕捉大牛市、捕捉暴利机会,无疑有很大的帮助。此外,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仅走过二轮牛熊周期,未达到总结出规律性的最低水平:三个周期。所以目前对股票市场规律的认识都只能以总结经验的方式进行。

下面就对 96、97年大牛市的来龙去脉,就我们目前的认识水平进行一次大剖析,对一些当年迷惑不解的事情提出看法,希望能够拓宽和加深投资者对大牛市的认识,尤其是使对一轮大牛市的全过程,事先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使投资者对主力的操盘技巧有较深入的认识。

一、上一轮大牛市可以分为9个发展阶段:
即筑底性大反弹、第一次调整、第一主升段、第二次调整、第二主升段(低价股炒作高潮)、第三次调整、第三主升段(高价股全面高潮)、第四次调整、第四主升段(总撤退),等九个发展阶段。下面我们就先介绍一下这九个阶段的基本特点,及其它在整个大牛市中所起的作用。

1、筑底性大反弹。时间96年1月-4月底。深成指从924点——1627点。
A、行情的基本特点是:升幅特别大,普涨、即以绩优股为龙头的一二三线股全面上升。有个别个股如深科技,短期上升五、六倍。
B、主热点是深发展为龙头的高价绩优股。
C、作用:从整个大牛市看,它所起的作用就是第一次全面大收集。它是股市从大熊市向大牛市的转折阶段,也就是大牛市的准备阶段。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2、第一次调整。时间是96年5月。深成指从1627点——1436点。
A、行情基本特点是,反复震荡,强势调整,尤其是深圳市场,深成指B浪杀跌没有跌穿前期A浪的底部,跌幅十分有限。
B、热点方面最大的特点是,高价绩优股在深圳推出20家绩优股政策的影响下,逆市大幅上升,并成为下一阶段炒作的主要热点。
C、从整一轮大牛市看,它所起的作用是,再探底。由于筑底性大反弹的升幅太大,产生了大量的获利盘、解套盘,从而产生较大的调整压力,所以大盘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继续上升。

3、第一主升段。时间96年6月-8月。深成指从1446点——2781点。
A、行情基本特点。持续时间较长,大概持续了三个月;升幅相当大,当时深成指上升了8成,也就是说整体在两个多月内,几乎翻1倍,是少见的指数大幅上升的行情;大市有两个明显的主升段,市场气氛全面走向高涨。
B、热点方面,呈现轮涨。首先是以四川长虹为代表的高价绩优股大幅上升,之后是深圳本地股、次新股大幅上升,呈现此起彼伏的格局。
C、从整一轮大牛市看,这是一段大规模收集的行情。他为后面的大规模炒作奠定了基础。与筑底性大反弹不同,前面是普涨,是对整个股市的全面收集。而这里则是相对重点的收集,是对高价绩优股、深圳本地股的收集。这二个板块后面都成为了大炒作的主要对象。

4、第二段调整。时间96年8月-9月。深成指从2781点——2422点。
A、行情基本特点:以震荡为主,B浪反弹深成指创了新高,C浪下跌,也没有创出新低。整体呈现强势调整的态势。这一次调整虽然不大,但当时市场却十分恐慌,关键是大市持续大幅上升后,投资者心里特别担心大调整,一旦有调整就特别心虚。但从现在看,这种心虚是多余的,大市很快就大踏步地往上升。前段时间的点位一、二个月后就被证明是历史性低位。
B、热点方面,在调整中的亮点就是深圳宝安为代表的房地产股一度全线走好,并创出了当时的新高。
C、从整一轮大牛市看,它所起的作用就是,在完成全面收集筑底性大反弹,和重点收集第一主升段之后,进行适度的调整。为后面的大幅拉升,把炒作推向第一个高潮,奠定技术基础。

5、第三主升段(低价股炒作高潮)。时间:96年9-12月,深成指数从2476点——4522点。
A、行情特点:持续时间比较长,指数升幅特别大。指数持续上升长达三个多月,深成指上升达8成,这是罕见的指数大幅上升的行情。
B、主热点。这一波行情的主热点换成了大盘国企股、深圳本地股,其中表现最出色的大盘国企股、上海石化上升了1.3倍,深圳本地股中的深宝恒也上升了1.3倍。而前期一度十分光辉灿烂的高价绩优股却默默无闻。
C、作用:从整一轮大牛市看,它是第一个炒作高潮,它把阶段性主热点:大盘国企股和深圳本地股全面推向高潮。这是低价股的一次全面大规模的拉高。
D、对社会的影响:由于这一轮上升高潮主炒的是低价股,是广大投资者特别喜欢买的股票,这就使很多投资者在这一轮大行情中赚到了不少的钱。从而使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群众性的炒股运动,大量的、形形色色的资金涌入股市,社会上老老、少少,各式各样的人都纷纷学炒股。炒股票一时成了一种社会时尚,入股市成了一种光荣。

6、第三段大调整(极其暴烈的洗盘)。时间:96年12-月-97年1月,深成指数从4522点——2792点。
A、行情特点。由于连续大幅炒低价股、亏损股,引来了人民日报社的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结果股指全面大幅暴跌,12月16日这一天,股市全部跌停板,低价股、亏损股普遍连续跌4、5个跌停板。深成指数2周内从最高位的4522点跌至2792点,跌幅高达4成。个股的跌幅有的更高达5、6成。
B、调整的原因。导致这一轮猛烈调整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一、从技术上看,关键是大盘从一月份深成指924点起步,到十二月深成指涨到4522点。一年内升幅高达四倍,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筹码,技术上极其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只是由于大量的资金进场涌入,维持了这种虚假的繁荣。这是产生暴跌的客观原因,或者说是技术原因。
其二、就是众所周知的人民日报社论,它在大市本身就急需调整的情况下,在大市保持虚假的繁荣的情况下,浇了一盆冷水,打破了虚假的繁荣,推倒了骨牌,引发了一场大崩盘。
其三、若干年后,我们也看到了这样一种民间的说法:由于当时中国伟人邓小平病危,其生命已快走到尽头。有关领导人顾虑股市太火爆,一旦遇到这种政治性重大“利空”,会产生大崩盘。而这时大崩盘,很容易令国际认为:中国的政治不稳。最佳的效果是,在邓小平去世消息公布之后,股市能够不断大幅的攀升,从而向世界显示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接班成功。所以就事先下猛药,把股市砸下去,然后再虚迎这一政治事件。后来的大幅上升其实是前面砸出来的。当然这种说法没有任何依据,只是听起来好像也有一点道理。
C、作用。从整一波大牛市看,这一次大调整主要有两个作用:
其一、对股市第一次炒作高潮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整,为下一轮高潮的到来奠定基础。这一次调整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即使是在大牛市中,一旦发现有两、三个板块进行了超大规模的拉升后,(一般来说,一波大行情有两、三个主升段,如果发现有两个主升段都炒同一个板块,就使该板块的升幅特别巨大,这就是超大规模的大幅拉升)。就要预见到大市后面要进行超大规模的调整。即超大规模的上升,必定会引来超大规模的调整。这也是上一轮大牛市给与我们的经验教训,甚至可以说就是股市发展运动的一种规律。
其二、这一次全面大规模的调整,为大牛市第一主热点、高价绩优股的再度辉煌创造了条件。即一度市场效应十分轰动的板块,在大牛市中要再现辉煌,一般都要等大市进行一次全面、大幅的调整。这是对入市时机把握方面的一种技巧。

7、第四上升段(绩优股全面高潮)。时间:97年1-5月,深成指,2792-6103点。
A、行情特点:指数持续大幅上涨,时间持续了四个多月,幅度从2792-6103升幅高达1.2倍,深成指走出了明显的两大主升段,而上证指数则走出了持续上升的行情。
B、主热点:整波行情始终围绕着高价绩优股进行炒作,是罕见的一波大行情中只炒一个主热点的行情。同时由于始终围绕着深发展、深科技、四川长虹进行炒作,使这一批股票的价格有十分惊人的上升。深发展从15.17元——49元,上升2.3倍。四川长虹,从19.5元——66.18元,上升2.4倍。深科技,从16.8元——70元,上升3.2倍。短短四个月,这一批股票平均升幅都在两倍以上。从而把这一轮大牛市的大主热点全面推向了高潮,使市场对这一板块的认识推向了狂热。也使这一轮炒作的旗帜:价值投资、长线投资的理念,炒到深入人心。
C、作用:大牛市第一主热点全面高潮的同时,这一轮大牛市的炒作也步入了最高潮,深成指创下的6103点高位,并成为十年内中国股市无法逾越的最高峰,也是至今为止的历史性高位。可以说,这一波大行情是96、97年大牛市的最高潮,它是这一轮大牛市从准备、产生、发展走到高峰的全过程,也是大主流热点的炒作顶点。越过了这个顶点之后,无论是指数还是大主流热点都开始走下坡路了。
D、对大牛市、大主热点顶点的认识:
其一、从事后来看,对大牛市的顶点,大主热点的顶点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顶点到来之前,我们的操作策略是:每一个低点都是买入的好机会,始终持股不动是上策,甚至是上上策。因为大市后面仍然不断地创新高。但是,一旦越过大牛市的顶点之后,这一策略就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每一个高点都是抛出的最佳时机,大市也每一个低点比上一个低,每一个高点也低于前面一个高点。尤其是大主热点这方面的表现更加明显,其退潮速度更快。
其二、很明显,顶点是我们投资策略彻底改变的转折点,是大牛市的转折点,也是我们捕捉第一大主流热点的转折点。一些赚大钱的真理最佳投资方法,越过顶点之后都变成了谬论,变成了亏大钱的方法。所以顶点之后我们必须彻底改变投资策略:从长期持股,改变为马上抛出。成为寻机实施总撤退的转折点。
其三、当然、越过顶点之后仍有逃命的机会,这就是大牛市的第四个上升段。由于顶点常常是事后才能判断到,而且是在大洗盘中才能真正认识到,所以不一定要马上总撤退,要耐心等待第四主升段的到来,然后再实施全面抛出也为时未晚。但要求就不一要太高了。
其四、在前面一定要坚定持股到顶点、高潮,在顶点和高潮到来之前,一定要相信大牛市必有一个全面的高潮,大主热点一定有一次全面的疯狂。在这个顶点没有出现之前,每一次调整都可以买入,我们都可以持股不动。这就是顶点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8、第四次调整(大洗盘)。时间:97年5-9月,深成指6103-3661点。
A、行情特点:持续时间特别长,连续五个月下跌,是从96年初步入大牛市以来,大盘第一次持续下跌这么长时间。跌幅特别大,近四成。由于市场的多头情节仍未消除,所以大市是以震荡的方式下跌的。每下跌一段都会有较强的反弹,这是抄底力量在不断反扑。但是大市仍不断地创新低,最后是以一段十分凌厉的加速下跌来结束这一次大洗盘的。
B、作用:这一波行情是整一轮大牛市的大洗盘,由于完成97年1-5月的全部拉升之后,产生了巨大的获利盘,只有彻底进行洗盘,主力才能做二次见顶,才能实现总撤退。所以要进行这一段大调整,为总派发创造条件。
C、对这一段行情的认识:
这一波大调整与大牛市中几次大调整,特点完全不同。大牛市的第一、二次调整都是强势调整,尽管当时升幅非常巨大,但是调整仍显强势。而96年底的调整,是有重大利空,但时间很急速,中途反弹很小。

比较这几次大牛市中的调整特点,我们认识到:当大市在超大幅上升之后,一旦遇到调整时间特别长,过程特别曲折,尤其是中途不断有较强反弹的调整,就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大牛市是否已经到了尾声,是否应该实施总撤退。如果联系顶点:大牛市的顶点、第一大主流热点的顶点,一起去判断,就能更准确地做出大牛市是否已经到尾声的判断。

㈨ 09年中国股市总结

一、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四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拟新增1.18万亿元”。并有效实施“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一揽子计划,保八目标顺利实现。此政策利好催生了股市今年前七个月的单边上扬走势,沪市股指于7月23日实现自去年最低点1664点的翻倍目标,深市股指则于6月18日实现自去年5577点的翻倍目标.

二、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密集出台。从2009年1月中旬开始,国务院常务会议相继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并密集出台。此利好政策将长期助推中国股市未来发展。

三、作为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重要内容,家电、汽车下乡拉动农村购买力,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大规模启动,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此利好政策将长期助推中国股市未来发展。

四、11月底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与12月上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会议明确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宽松”依旧,“调结构、促消费”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此利好奠定了2010年股市将长足进步的基础。

五、沪市于 7月23日、深市于6月18日成功实现自去年最低点1664点和5577点的翻倍目标。沪市创出年内高点3478点,深市创出年内高点14096点。沪市全年涨幅为72.53%,深市全年涨幅为104.92%,两市涨幅差32.39%。(先以12月25日收盘点位计)

六、创业板经十年酝酿和充分准备,于10月23日正式开市,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集体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106%。第二批八家上市公司于12月24日集体上市,平均涨幅为45%。截至12月25日,创业板36家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为103倍,总市值为1574.49亿元,总流通市值为292.07亿元,分别为主板市场的1/137和1/471。

七、1、2009年以来,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十分活跃,数据显示,157家上市公司在年内推出或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置入上市公司的资产价值达到3330亿元。2、暂停了9个月之久的新股IPO紧锣密鼓的展开,加上增发和配股再融资,2009年中国证券市场融资规模有望突破45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招商证券、中国中冶,中国重工相继破发,赶着末班车上市的中国北车因其发行市盈率已高达49倍,破发风险较大。

八、12月中央一系列楼市新政密集出台,其中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四条”,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12月17日,财政部、国土部等5部委发出通知,要求实施“首次缴纳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50%”的规定,政策“重拳”目标明确,与之对应的股市中房地产板块连遭重挫,股市因此低调收官。

九、1、历经5年司法程序,“中国证券界死刑第一人”杨彦明,于12月8日上午被执行死刑;2、证监会首次就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对个人开出过亿元的罚单,获此罚单者为北京首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汪建中,事由:汪建中利用北京首放及其个人在证券投资咨询业的影响,借向社会公众推荐股票之机,通过“先行买入证券、后向公众推荐、再卖出证券”的手法操纵市场,非法获利1.25亿元,被处等额罚款,并对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同时北京首放被撤销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十、某类股评现象泛化,拷问着管理层与财经媒体监管和导向是否合规。作为中国股市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发展一个健康的股评界,需要管理层、财经媒体、股评家和广大投资者共同努力,以促进股评对广大投资者的正确指导,进而提高广大投资者的理性投资,并推动中国股市加快向成熟市场发展的步伐

㈩ 中国哪一年的股市比较好

中国股市一共来了十一次牛市,分别为:


第一次牛市:1990年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后,1380%);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


(10)九一年股市扩展阅读

在股市运行的不同阶段,牛市尤其是牛市初期无疑是股票投资的最佳时期。但仍有不少投资者鉴于数已大幅下跌且持续较长时间,绝大多数个股股价已大幅缩水,几乎所有投资者持有的筹码都不同程度地处于被套之中,而对股市的未来缺乏信心,事实上股市正处于的牛市期间,所以把握这一阶段的投资机会对于在股市取胜显得尤为重要。

阅读全文

与九一年股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 浏览:14
同花顺主散资金线指标 浏览:56
oppo股票代码 浏览:484
华夏基金旗下的多少只基金 浏览:509
电销理财产品 浏览:590
项目融资计划书模板 浏览:626
天弘基金财富经理 浏览:859
钱江印染股票 浏览:220
创业融资说明 浏览:554
信托钱干什么用 浏览:303
北京信托土地流转信托 浏览:542
本月人民币汇率 浏览:286
国家开发银行市场与投资局 浏览:996
制作股票软件 浏览:958
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浏览:444
信托兑付困难 浏览:986
外汇赠金开户 浏览:671
项目融资规则 浏览:313
小赢理财定期怎么样 浏览:950
银行贷款调查表 浏览: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