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国际枢纽港

上海国际枢纽港

发布时间:2021-04-20 12:20:37

上海港口的码头有哪些

上海港位于长复江三角洲前缘制,是中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中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上海港口有哪些?下面物通网给大家介绍上海港口地址大全。

上海港口有哪些

上海港主要由分布在长江入海口南岸的宝山、张华浜、军工路、外高桥、共青、高阳、朱家门、民生、新华、复兴、开平、东昌等港区构成。

上海目前主要港口有东昌港区、民生港区、朱家门港区、汇山港区(黄埔)、汇山港区(汇山)、南浦港区、南浦港区(开平)、高阳港区(公平路)、高阳港区(高阳)、新华港区、张华浜(集装箱码头)、张华浜、军工路港区(集装箱)、军工路、共青码头、宝山港区、龙吴港区、外高桥港区等。

目前上海主要进出口港口有: 一、洋山港(目前欧洲线的/美洲线超过5000TEU的船舶都是挂靠洋山) 二、外高桥1-5期(主要挂靠小于5000TEU的澳洲线/南美线/亚洲线船舶) 三、张华浜码头(主要挂靠日本线韩国线等支线船舶小于1500TEU) 四、杨浦军工路码头(集装箱船舶已经不靠泊这里,除了小驳船) 五、龙吴码头(目前只是杂货或者散货码头) 六、宝山码头(主要靠泊小型集装箱船舶和驳船)

② 上海港是哪它的过去和现在如何发展的有什么意义拜托各位大神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 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上海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上海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上海港也是世界著名港口,2006年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三。荣获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世界纪录。 上海港依江临海,以上海市为依托、长江流域为后盾,经济腹地广阔,全国3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都有货物经过上海港装卸或换装转口。上海港的主要经济腹地除了上海市以外,还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庆市。上海港的水陆交通便利,集疏运渠道畅通,通过高速公路和国道、铁路干线及沿海运输网可辐射到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对外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海上航线边缘。另外,上海还有发达的航空运输。 自古以来,上海就是我国对外交通和贸易往来的重要港口。早在公元746年的唐天宝年间,唐朝政府就在这控江襟海处设立镇治,即青龙镇(今青浦县东北,苏州河南岸),发展港口,供船舶往来停靠。进入宋代后,青龙镇有“江南第一贸易港”的称号。公元1111年,北宋政府在此设市舶提举司,征收关税,管理航运。此后,长江每年大量泥沙迳流而下,使长三角海岸线不断向东伸延,陆域不断增加,河道变迁,约1265年港口易址于上海镇。1404年开拓形成黄浦江后,上海港凭借黄浦江的优良航道而日益壮大。 1840 年鸦片战争后,英国迫使清政府签定《南京条约》,上海港于1843年11月17日被迫对外开放。之后,一批外国冒险家蜂拥而至,他们任命外籍港务长、划定 “洋船停迫界”、设立殖民武装力量、瓜分港口岸线、建筑码头仓库、走私鸦片、贩卖人口。1853年起,上海超过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口岸。19世纪70 年代后,上海港成为全国的航运中心。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逐渐形成了近代工业聚集区。 20 世纪初,黄浦河道局对吴淞口和黄浦江的局部河段进行了整治和疏浚,万吨级船舶可以乘潮进入黄浦江,适应了当时船型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要求。20世纪30年代,上海港已经成为远东航运中心,年货物吞吐量一度高达1400万吨;船舶进口吨位居世界第七位,上海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港口城市。 1949 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港的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经过解放初的三年恢复期,70年代大建港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建设,上海港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港在上海市政府和交通部支持下,在黄浦江内新建了张华浜、军工路、共青、朱家门、龙吴五个港区,在长江口南岸建了宝山、罗泾和外高桥港区。此外,宝钢集团、石洞口电厂、外高桥电厂等也各自建了专用码头,上海港吞吐能力不断扩大,对上海市的建设和长江流域以及全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95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决策。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洋山保税港区同时启用,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上海港已成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的大型主枢纽港,并跻身于世界大港之列。 截止至2006 年底,上海港海港港区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14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171个,码头线总长为91.6公里。按照码头使用性质分类:公用码头泊位 175个,码头线长度为24.6公里,其中生产泊位121个,码头线长度为22.2公里,年货物吞吐能力17051万吨;货主专用码头泊位965个,码头线长度为67公里,其中生产泊位495个,码头线长度为38.2公里。 上海港内河港区有码头泊位818个,最大靠泊能力3000吨级。 2006 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37亿吨。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4.7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地位;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0.67亿吨。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13亿吨,其中,外贸出口1.03亿吨,外贸进口1.1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71.9万标准箱,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量的24%,在世界集装箱港口中继续位居第三。集装箱吞吐量中,内支线集装箱量202.6万标准箱,国际中转箱78.5万标准箱,内贸集装箱吞吐量313.7万标准箱。截止2006年底,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班达到每月2106班,其中,远洋航线498班,近洋航线535班,内支线794班,内贸航线每月279班。

③ 上海港简介!

上海港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 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上海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上海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上海港也是世界著名港口,2006年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三。

上海港依江临海,以上海市为依托、长江流域为后盾,经济腹地广阔,全国3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都有货物经过上海港装卸或换装转口。上海港的主要经济腹地除了上海市以外,还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庆市。上海港的水陆交通便利,集疏运渠道畅通,通过高速公路和国道、铁路干线及沿海运输网可辐射到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对外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海上航线边缘。另外,上海还有发达的航空运输。

二、悠久的港口历史

自古以来,上海就是我国对外交通和贸易往来的重要港口。早在公元746年的唐天宝年间,唐朝政府就在这控江襟海处设立镇治,即青龙镇(今青浦县东北,苏州河南岸),发展港口,供船舶往来停靠。进入宋代后,青龙镇有“江南第一贸易港”的称号。公元1111年,北宋政府在此设市舶提举司,征收关税,管理航运。此后,长江每年大量泥沙迳流而下,使长三角海岸线不断向东伸延,陆域不断增加,河道变迁,约1265年港口易址于上海镇。1404年开拓形成黄浦江后,上海港凭借黄浦江的优良航道而日益壮大。

1840 年鸦片战争后,英国迫使清政府签定《南京条约》,上海港于1843年11月17日被迫对外开放。之后,一批外国冒险家蜂拥而至,他们任命外籍港务长、划定 “洋船停迫界”、设立殖民武装力量、瓜分港口岸线、建筑码头仓库、走私鸦片、贩卖人口。1853年起,上海超过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口岸。19世纪70 年代后,上海港成为全国的航运中心。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逐渐形成了近代工业聚集区。

20 世纪初,黄浦河道局对吴淞口和黄浦江的局部河段进行了整治和疏浚,万吨级船舶可以乘潮进入黄浦江,适应了当时船型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要求。20世纪30年代,上海港已经成为远东航运中心,年货物吞吐量一度高达1400万吨;船舶进口吨位居世界第七位,上海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港口城市。

1949 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港的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经过解放初的三年恢复期,70年代大建港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建设,上海港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港在上海市政府和交通部支持下,在黄浦江内新建了张华浜、军工路、共青、朱家门、龙吴五个港区,在长江口南岸建了宝山、罗泾和外高桥港区。此外,宝钢集团、石洞口电厂、外高桥电厂等也各自建了专用码头,上海港吞吐能力不断扩大,对上海市的建设和长江流域以及全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95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决策。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洋山保税港区同时启用,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上海港已成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的大型主枢纽港,并跻身于世界大港之列。

三、上海港现状

截止至2006 年底,上海港海港港区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14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171个,码头线总长为91.6公里。按照码头使用性质分类:公用码头泊位 175个,码头线长度为24.6公里,其中生产泊位121个,码头线长度为22.2公里,年货物吞吐能力17051万吨;货主专用码头泊位965个,码头线长度为67公里,其中生产泊位495个,码头线长度为38.2公里。

上海港内河港区有码头泊位818个,最大靠泊能力3000吨级。

2006 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37亿吨。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4.7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地位;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0.67亿吨。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13亿吨,其中,外贸出口1.03亿吨,外贸进口1.1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71.9万标准箱,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量的24%,在世界集装箱港口中继续位居第三。集装箱吞吐量中,内支线集装箱量202.6万标准箱,国际中转箱78.5万标准箱,内贸集装箱吞吐量313.7万标准箱。截止2006年底,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班达到每月2106班,其中,远洋航线498班,近洋航线535班,内支线794班,内贸航线每月279班。

自然条件

崇明岛

气象(1)风况:历年最大风速为17.0米/秒。

(2)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10000亳米。

(3)雾况:历年平均雾日为25.5天。

(4)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5.3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7.3摄氏度,最低气温—10.3摄氏度。

水文:(1)历年最高潮位+5.89米,最低潮位—0.28米,平均高潮位+3.33米,平均低潮位0.94米。

(2)流速、流向:东风沙附近最大涨潮流速为2.87米/秒,最大落潮流速1.68米秒。

(3)含沙量:涨潮最大含沙量0.664公斤/立方米,落潮最大含沙量0.664公斤/立方米。

外高桥

气象:(1)风况:实测最大二分钟平均风速为25.0米/秒。

(2)降雨:历年平均日降雨量,中雨29.1天,大雨9.2天。

(3)雾况:历年平均为28天。

(4)气温: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1摄氏度,最低气温—9.4摄氏度,平均气温15.7摄氏度。

水文:(1)(以吴淞基面为准,下同)平均高潮位+3.27米,平均低潮位+0.9米

(2)流速、流向:潮流属不规则半日浅海分潮流。水域内往复流极为典型,实测最大潮2.05米/秒,涨潮流速1.89米秒。

(3)含沙量:大汛涨潮最大含沙量1.426公斤/立方米,落潮最大含沙量1.053公斤/立方米。

(4)波况:实测最大波高3.20米,风向 。风速25米 系台风浪。

南汇咀:气象

(1):风况:其二十年一遇最大风速为24.1米/秒。

(2)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1036.6毫米。

(3)雾况:历年平均为40.3天。

(4)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5.4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7。8摄氏度,最低气温—15.4摄氏度。

水文:(1)历年最高高潮位+5.68米,最低低潮位—1.25米,平均高潮位+3.39米,平均低潮位0.29米。

(2)流速、流向:最大涨潮流速为2.26米/秒,最大落潮流速1.57米/秒。

(3)含沙量:涨潮最大含沙量1.84公斤/立方米,落潮最大含沙量1.17公斤/立方米。

波况:以风浪为主,实测最大波高为3.26米。

金山咀:

气象:(1)风况:其最大风速为24,0米/秒。

(2)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1105.9毫米。

(3)雾况:历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8.3摄氏度。最低气温—10摄氏度。

水文:

(1) 历年最高潮位+5.93米,最低潮位—3.78米,平均高潮位+3.68米,平均低潮位—0.19米。

(2) 流速、流向:金山嘴断面最大涨潮流速为2.58米/秒,最大落潮流速1.86米/秒。

(3) 含沙量:涨潮最大含沙量1.59公斤/立方米,落潮最大含沙量1.71公斤/立方米。

波况:以风浪为主,实测最大波高为3.60米。

④ 从中日韩三国情出发,分析上海港 日本东经港 韩国釜山港竞争东亚国际枢纽港的优势与劣势

上海港优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人口众多 地大物博 港口经济腹地广大
劣势:缺乏软件优势 高技术人才不够国际化

釜山港优势:韩国是外向型经济国家 出口占的比重比较大
劣势:国小 内需不强 经济结构简单 离东京 上海太近

东京港优势:日本经济很好 东京有是世界最发达地区 港口软件设施强
劣势:与中国的优势相反

我觉得东亚国际枢纽港在东京港和上海港之间产生 釜山港最多只能成为区域性枢纽 现在可能东京港强点 毕竟日本是世界第2大经济实体 且日本又是资源贫乏的国家 很依赖海运。但在10年左右 上海港无疑是最强的竞争对手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快 上海又是中国最发达的地方 港口能否成为国际枢纽取决于自己的经济腹地大小和自己国际化程度(或则是自己的吸引力)

⑤ 上海是我国的最大的枢纽港,也是我国最大的沿海贸易港的原因

1、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2、也是我国的交通枢纽;3、上海位于东海沿岸,是港口出口的重要基地;4、上海还是我国的金融交易中心

⑥ 上海港的港口历史

自古以来,上海就是我国对外交通和贸易往来的重要港口。早在公元746年的唐天宝年间,唐朝政府就在这控江襟海处设立镇治,即青龙镇(今青浦区东北,苏州河南岸),发展港口,供船舶往来停靠。
进入宋代后,青龙镇有“江南第一贸易港”的称号。公元1111年,北宋政府在此设市舶提举司,征收关税,管理航运。此后,长江每年大量泥沙迳流而下,使长三角海岸线不断向东伸延,陆域不断增加,河道变迁,约1265年港口易址于上海镇。
1404年开拓形成黄浦江后,上海港凭借黄浦江的优良航道而日益壮大。
1840 年鸦片战争后,英国迫使清政府签定《南京条约》,上海港于1843年11月17日被迫对外开放。之后,一批外国冒险家蜂拥而至,他们任命外籍港务长、划定 “洋船停迫界”、设立殖民武装力量、瓜分港口岸线、建筑码头仓库、走私鸦片、贩卖人口。1853年起,上海超过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口岸。19世纪70 年代后,上海港成为全国的航运中心。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逐渐形成了近代工业聚集区。
20 世纪初,黄浦河道局对吴淞口和黄浦江的局部河段进行了整治和疏浚,万吨级船舶可以乘潮进入黄浦江,适应了当时船型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要求。20世纪30年代,上海港已经成为远东航运中心,年货物吞吐量一度高达1400万吨;船舶进口吨位居世界第七位,上海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港口城市。
1949 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港的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经过解放初的三年恢复期,70年代大建港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建设,上海港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港在上海市政府和交通部支持下,在黄浦江内新建了张华浜、军工路、共青、朱家门、龙吴五个港区,在长江口南岸建了宝山、罗泾和外高桥港区。此外,宝钢集团、石洞口电厂、外高桥电厂等也各自建了专用码头,上海港吞吐能力不断扩大,对上海市的建设和长江流域以及全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95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决策。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洋山保税港区同时启用,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上海港已成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的大型主枢纽港,并跻身于世界大港之列。

⑦ 中国的国际航空枢纽港有哪些

除去港、澳、台,中国大陆能算得上是国际航空枢纽中的只有北京,上海,广州;西部正在建设中的国际航空枢纽有成都,西安,昆明,乌鲁木齐。

⑧ 制造业大国通常都拥有国际枢纽港,如韩国釜山、日本神户与横滨等。我国从1995年开始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1)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山东沿海的青岛和日照;此外还有台湾高雄和广东湛江。(6分)
(2)增加深水港区,增加大型船舶泊位;布局退出市区,为其它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各港口间相互分工与协作,形成集群效应,增强竞争力;为我国制造业尤其长三角地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6分)

⑨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战略

保持集装箱产业持续较快健康发展,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中之重,也是上港集团战略发展的核心任务。未来三年,上港集团将通过实施长江战略、东北亚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力求保持集装箱产业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实现中转业务突破,确立和巩固上海港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港地位。
1、长江战略
作为上海港直接货源腹地的长江流域,是发展上海母港的立足之本,是维持上海港现有增长能力的核心区域。不论是现阶段,还是将来,保持并提高长江流域集装箱市场的占有率,是上港集团发展的基石。长江战略的核心,旨在主导长江流域货源流向,增强上海港对长江流域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实现上港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2、东北亚战略
作为上海港间接货源腹地的东北亚地区,是发展母港的增量空间,是确立和巩固上海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域。在未来,提高东北亚集装箱中转市场的占有率,是上港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台阶。东北亚战略的核心,旨在以洋山为中心,确立上海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实现上港集团跨越式发展。
3、国际化战略
作为执行国际化战略的主要方式,全球视野下的海外市场开拓,是实现上港集团愿景目标的必然选择。码头及相关业务的产业扩张,是上港集团为股东创造价值的重要平台。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旨在培养国际化运营能力,提升国际化管理水平,逐步形成辐射国内国际市场的跨地区、跨国经营格局。

⑩ 上海有几个港口

截止来2019年10月,上海有三个港口,有自外高桥、吴淞码头和洋山深水港。

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河口港,可以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

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长江和黄浦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入港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的空间。

由于越来越多生产商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中国西部及内陆设厂,上海预计未来五年的吞吐量年均增速将在10%左右。陈戌源表示,西部及内陆地区制造业产量增加将惠及上海。

(10)上海国际枢纽港扩展阅读:

名称由来

上海,春秋属吴国,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

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与上海国际枢纽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芒果出行融资 浏览:181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江苏分公司 浏览:372
并购基金信托 浏览:865
能源站融资 浏览:217
e租宝投资的项目 浏览:185
哪家科技创新基金好 浏览:718
重庆新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浏览:843
证大无抵押贷款工作怎么样 浏览:795
凤竹纺织的股票行情 浏览:979
汇鼎理财群 浏览:624
政府性价格调节基金 浏览:967
融资客的疯狂 浏览:987
今日黄金价格一钱多少钱 浏览:587
超牛指标 浏览:900
世界最高股票 浏览:164
公益基金是否可以购理财产品 浏览:708
股票加倍仓 浏览:445
国金基金网上交易 浏览:263
瑞刷显示非交易时间 浏览:876
股指期货黄金股 浏览:116
© Arrange www.cfhszx.com 2012-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