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财政政策对股市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有哪些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是以下几点:
1)财政政策的种类与经济效应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总的来说,紧的财政政策将使得过热的经济受到控制,证券市场也将走弱,而松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证券市场走强。
2)实现短期财政政策目标的运作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了实现短期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运作主要是发挥"相机抉择"作用,即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来选择相应的财政政策,调节和控制社会总供求的均衡。
3)实现中长期财政目标的运作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了达到中长期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运作主要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改革、调整税制。
财政政策根据其对经济运行的作用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主要有:国家预算、税收、国债等。
(1)国家预算
作为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能够全面反映国家财力规模和平衡状态,并且是各种财政政策手段综合运用结果的反映。扩大财政支出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其结果往往促使股价上扬,近两年,我国实行积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基础设施建设类上市公司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受益。
(2)税收
通过税收政策,能够调节企业利润水平和居民收入。减税将增加居民的收入,扩大了股市的潜在资金供应量,减轻上市公司的费用负担,增加企业的利润,股价趋于上升。如我国的高科技企业享受所得税的减免优惠,股价理应看到一线。对股市影响最直接的税种主要是印花税和证券交易所得税。我国开征股票交易印花税以来,根据股市的实际情况对印花税加以调整,对股市进行调控,以刺激或抑制股市。
(3)国债
国债作为国家有偿信用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可以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量。在不带来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缓解了建设资金的需求,有利于总体经济向好,有利于股价上扬。同时,国家采用上网发行方式有从股市中分流资金的作用。1998年8月,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长期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股市构成较大的利好。
❷ 中国2020年金融全面开放对长期股市有什么影响
中国2020年金融全面开放对长期股市有什么影响?这个是一个向好的必然会提升国内经济啊。
❸ 国家出台了哪些政策调控股票市场
国家出台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增加的政策.
一、调控的目的是要减少或化解金融风险
资金和土地是与房地产业的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两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我们往往会看到一种现象,每当房地产业发展到一个高峰的时候,国家就会出台政策加强管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紧缩银根。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资金是房地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金融与房地产必然会产生紧密的联系。
实际上,房产开发商在开发时用到的自有资金平均不到30%,他要大量借助银行的、信托的资金,其中银行资金起到支撑作用。房地产业的风险,说到底是金融的风险。所以当房地产市场出现问题的时候,国家就必须加强监管,进行调控。从2004年开始,国家就开始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一些与房地产业发展关系密切的行业进行调控,2005年又专门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国八条”和“七部委意见”,这是因为在中国房地产的区域市场出现了很大的泡沫,特别是在上海、温州、杭州等一些地区,如果不及时化解这些泡沫,后果不堪设想。最近许多部门也在一直推出各种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以利于房地产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两大经济学理论支持调控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加强宏观调控和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目前来说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国家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提高信贷条件,就是要使房地产市场更加规范化。如果一任某些地方的泡沫继续下去,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就有可能崩盘,将会导致国民经济颠覆性的衰退,人们购买的楼房就有可能成为一种负资产。
国家为什么要调控?我认为有两大经济学理论支持它。
第一,住宅不但是商品,而且也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为住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虽然是商品,但是对于其公共产品的属性来讲,政府是有权力进行调控的。
第二,市场失灵理论。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的国家(中国目前还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但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从纯市场经济理论的角度来讲,市场是可能失灵的。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为了扭转不良的局面,政府必须进行调控。当年的香港,索罗斯要袭击港元、袭击联席汇率制度的时候,香港特区政府就动用资金成功狙击了索罗斯。在特别法制化、市场化的香港,都会动用行政力量来干预金融市场。所以,在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健康的时候,调控就成为必然。
❹ 2018年中国出台了哪些对股市有重大影响的政策
中国央行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央行对部分金融机构降准以及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操作,其目的在于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炒股的低成本资金来源,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对于稳定经济增长有正面作用,对于股票市场的稳定也有非常好的正面作用,属重大利好消息。
邓海清:降准对银行股和债市是利好
央行货币政策拐点已经出现,去年严监管在货币政策上有一个去杠杆的组合,在目前的管理中确定为基本稳定,从今年开始已经调整为合理稳定,央行也在真正执行中性货币政策的基础。 邓海清认为,今年一季度季末资金市场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第二季末明显出现高度紧张,债券市场明显也是债券市场利率化和炒股利率两者收敛的情况,同时易纲行长也认为,央行存款端的市场化也认为会跟货币市场的利率并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央行用降准替代MLF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
“可以看到反映了央行非常清晰的变化,2014年的典型特点是高存款准备金率不变,维持一个投放剂量MLF作为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现在央行一方面维持MLF,如果存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并轨的话,存款准备金率本身跟MLF就打通了,原来相当于是双轨制,和存款是两道体系,现在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放开的话,相当于会逐渐合二为一。我认为降准同时减少MLF的投放,会为存款利率市场化创造很多条件。”邓海清表示。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邓海清提到,存款的资金成本肯定会往上走,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客观上说对银行减轻了负担。如果直接是降准,商业银行是不需要对MLF有任何成本的。这样的话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严监管情况下银行资产端盈利能力在下降的,所以降低这个成本对商业银行应该是利好,对债券市场利多,对银行股应该也是利多。
❺ 在哪里可以最快得到国家对股市的政策面消息
一是当天的报纸.
二是早盘开盘前的财经节目.
三是上网,在网络里找中国证券报,看头条新闻.
最好是在中国证券报上看和中央台的新闻可信度高.
❻ 2020年中国政策为什么不让股市下跌
第一,现抄在的实体经袭济不好,指望股市为实体经济服务呢。如果股市也不好,那经济还怎么发展?
第二,假如股市下跌,那很快就可以到底,真正的历史大底。散户都在底部买进了,主力怎么赚钱?另外,大底已经出来了,但基本面政策面不一定支持股市上涨的,那不是把所有的节奏都打乱了?
第三,现在,还指望发现新股呢,如果股市不好,新股怎么发行?
❼ 国家对股市又出台哪些新政策
尚福林: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❽ 这个月(四月份)国家对股票实施的政策有哪些
朋友 不要在找来政策.短期源有回补缺口要求,补上中期反弹继续.目前就运行中期反弹,只要成交量持续放大,反弹就不会夭折,中期反弹目标是4800附近,时间周期是3~~5个月,80%的股票都有30%以上的反弹,注意把握机会,祝朋友好运!
❾ 金融风暴什么时候能过去国家对证券市场有没有什么回升的相对政策
我想这次的危机不同往年,要来得猛持续时间会相对长一些,因为现在国家的出口额度占得比例较往年有大幅度提高,对出口国依赖性加大,尤其是美国。所以只能看美国经济有复苏的迹象,才能知道金融风暴什么时候能过去。至于国家对证券市场的政策,在股市下跌的时候就已经在不断的出利好政策,在不断的刺激股市,但是市场的恐惧指数还是在不断增加,所以要等到人心稳定了,股市的春天也就到来了。股市是国家的经济晴雨表,所以政府不会坐视不理的。
❿ 金融政策与股市的关系
市场分析
最黑暗时刻还未到来
去年十月股指六千一,人人欢喜;今年十月股指一千六,个个伤心。回首一年来的股市,不少投资者感觉恍如隔世。谁能料到,当时牛气冲天的股市,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自由落体般回到上涨的起点。经过大幅下跌的市场,后市将如何演绎?股市扑朔迷离,底在何方?深度套牢的股民,又该如何自救?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已向实体经济传递,抑制了以信用消费为主的美欧经济,从而影响到了过度依赖西方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现在全球经济陷入了衰退的边缘,中国也难独善其身。”国海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朱生球在报告会上说,由于金融的杠杆作用不高,中国不会发生金融危机,但是经济下滑的风险难以避免,预计此次宏观经济调整时间不会短,要到2009年底后才可能复苏。
朱生球分析,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内以房地产、汽车消费拉动的内需增长明显出现了萎缩,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的制造业出口拉动增速明显回落。国内的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消耗有限的资源、能源、土地、资金成本和低廉劳动力进行粗放经营的生产模式面临挑战。
而国内本轮经济周期调整,与全球经济周期调整相互重叠,在全球经济由“高通胀、高增长”转向“高通胀、低增长”的过程中,大部分产业都难以逃脱周期调整的命运。企业的毛利率水平将会下滑,大宗商品的价格将有较大幅度回落,因此,部分企业2008~2009年业绩将出现下滑。
高级策略研究员钟精腾则表示,从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业绩季报净利润增长率来看,从2007年中报开始,上市公司业绩逐季下降,至2008年半年报,已由之前最高的增长96.8%,下降到仅增长16%。从目前来看,上市公司最黑暗的时刻仍未到来,估计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逐渐深化,2009年会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我们估计在2009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将出现大幅回落,同比会下降20%~30%。这将是上市公司业绩‘最黑暗’的时刻。”钟精腾认为,尽管近期宏观经济政策出现了松动的迹象,但政策的刺激只能平缓波动,经济下行的周期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逆转。不过,随着政策的不断转暖,预计明年下半年,企业经营状况有望复苏。
大势研判
市场底部渐行渐近
经济处于下行周期,股票市场下跌,底在何方?如何把握经济周期与股市跳动的脉搏呢?
钟精腾表示,从国内市场的情况来看,经济周期决定着股市的周期,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周期的相互关系,把握股市涨跌的运行区间。一般来说,股市周期提前于经济周期三到五个月见底,当上市公司的盈利进入负增长的时候,市场的估值已经达到了最低点。
钟精腾认为,从2007年15倍的静态市盈率来看,已明显处于历史的较低水平。在经历了一场暴跌后,市场中的泡沫得到充分挤压,目前整体估值已合理,熊市调整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泡沫破裂阶段已近尾声。
“不过,我们对目前的低估值仍需辩证地看待。以同股同权最具可比性的H股来比较,由于近期H股跌得比A股多,目前A股对H股仍有超过70%的溢价。中国香港股市已经历史久远,成熟市场的表现更有参考价值。此外,就算从新兴市场来比较,目前俄罗斯股市的市盈率只有7倍,我们A股市场还有下调空间。”钟精腾说。
钟精腾介绍,虽说熊市的第一阶段已近尾声,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期待牛市的来临,熊市第二阶段调整的时间会更长,不过下跌的空间已有限。在此期间,在重大政策性利好的刺激之下,中级行情仍然可期,期间个股间将发生一轮深刻的比价结构的调整。
“可以说市场的底部正渐行渐近。”朱生球说,在此后股市反复震荡筑底的过程中,投资者要做到大涨不追,保持冷静;大跌不怕,勇于抄底。短中线投资者要关注政府直接救市或出台刺激经济的政策,急跌后可以寻找短线机会,而长线投资者则可以坚持做个“后知后觉者”,等经济、股市趋势明朗了再入市。
那么如何判断经济是否走好?朱生球表示,经济调整周期结束会有以下几个标志:CPI增幅回落到3%~5%,PPI小于CPI增幅;美欧日经济明显好转,国内出口增速明显回升;产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后开始复苏;银行信贷规模明显扩张;房地产、汽车或其他新的消费热点出现。投资者可以通过这几个标志看出市场的冷暖
答案补充
股民自救转变理念调整持股,目前不少的投资者手中都还拿着股票,有的甚至满仓。熊市进入了第二阶段,他们该如何操作,早日实现解套梦想呢?从历史上熊市第二阶段股价的变化情况看,股价的结构将发生“裂变”。相当一部分二、三线股仍面临股价结构调整的要求,但一些优质企业在经历了大幅下跌以后,下跌空间已非常有限,甚至一些已经低估。因此,现阶段的投资策略应该是逐步调整持仓结构,筹码逐步转向跌幅与大盘同样巨大、比价优势渐显的优质企业。的股价来比较,同样的1300点水平,沪市的股价结构有天壤之别:基金重仓的绩优股上升了41.98%,而T族股则下跌了57.75%
答案补充
。。2009年将是大小非减持数量最多的一年,一些缺乏业绩支持的公司,面临着较大的大小非(尤其是小非)抛售的压力。从A股和H股的比价上看,目前三线股的价差仍很悬殊,而蓝筹股的价差则相对较少。比如,持有绩差股的投资者,如将手中持股换为价格差不多的银行股,解套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在经济下行周期内,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将会显得一枝独秀。国海证券研究所化工研究员陈东晓介绍,医药行业是几乎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之一,政府目前正加大对该行业的政府性支出,近期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将对医药行业长远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他估计2008年整个行业利润将保持30%以上增长,2009年也有快速增长的预期,目前医药行业动态市盈率处于合理估值区间,投资者可给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