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临港自贸区管委会16号地铁线到哪个地铁站下距离比较近
上海16号地铁线,距离临港自贸区管委会最近的站点是滴水湖站,滴水湖站距离临港自贸区管委会有1.4公里。详细情况请见图示:
临港自贸区管委会周边16号线位置图
一路顺风
❷ 上海市委办公厅公务员和临港自贸新片区管委会公务员哪个好
你好!看了你的描述,市委办公厅公务员……?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论市委办公厅公务员要比片区管委会公务员,各有优势,各有特点,没有可比度,任何单位,只要本人喜欢,能适应就算好,祝你生活幸福!
❸ 如何看待杨超越进入上海临港新片区2020年第五批特殊人才名单
我觉得这次上海临港区引进杨超越是正常的,而且杨超越的条件确实也符合当地引进的标准。很多人觉得杨超越一个学历低,没什么技能,就是运气好的人根本不配被引进到上海做人才,但是,人生总是充满着机遇和挑战,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很多事情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一、上海临港回应:杨超越符合人才引进标准上海临港区是最前沿,最创新的一个片区,临港被称为上海的小上海,浦东的新浦东。杨超越落户一事引发争议之后,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管委会回复,杨超越确实符合上海市引进人才的标准,所以以特殊人才的方式引入。
而且,这种名单肯定是经过政府内部一系列严谨的流程后才能公示的,不可能存在未经审核就出错的现象。如果大家觉得去临港落户非常容易的话,自己不妨也可以试试,可以翻阅相关的文件,看看是否符合标准,据说高校应届生在上海工作两年,符合条件的都可以落户。
杨超越的这次事件,也让大家更加关注了上海临港的人才引进,通过这次事件让更多的人看到临港多样化的人才引进,就会吸引优秀的年轻人落户上海。换个角度想,这不就是临港引进杨超越的原因之一吗?
❹ 上海临港新城“买房落户”传言始末
对于上海而言,无论是户籍政策,还是房地产政策,都可以极大挑动人们的敏感神经。一条“在临港新城买房5年可落户上海”的消息日前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
昨日,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这样的说法存在一定误读。她表示:“买房归买房,落户归落户,同时也要符合市政府落户积分的管理办法,2月28日会发布政策细则,但临港在落户政策上,将比上海全市的平均水平更优惠是肯定的。”
临港新城管委会的一位内部人士也向媒体透露,不是单纯买房就可落户,在临港买房5年内落户具有非常多的限制条件。如必须在临港工作,是临港需要的人才且拥有人才居住证达到5年后,买房方可落户。
“受新政利好影响,当地的房价应会有所上涨,特别是临港主城区的一些楼盘,但在限购的背景下,预计上涨的幅度也有限。”一位刚在临港拿下一块土地的开发商对本报记者称,当地政府也不希望房价因此上涨,因为过高的房价不利于吸引人才。
确有优惠
在记者获取的一份“关于在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行特殊政策的三十条实施政策(送审稿)”中并没有此条款,该送审稿的日期是2013年2月5日。
临港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去年10月起开始起草上述实施政策,最初确实想争取在临港地区“居转户”的年限,从目前上海市规定的7年,缩减为3年或5年,以更好地吸引人才。但该设想在层层送审过程中并未被通过。
记者获取的送审稿对人才落户政策的规定是:临港地区重点机构引进的紧缺急需人才可直接落户。临港地区企业、重点机构引进的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可以申办人才居住证,享受上海市市民同等待遇。在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制度中,对工作和居住都在临港的,可专项加分。
本报记者昨日就此致电临港新城管委会求证,管委会回应称,“明日临港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主要目的在于产业推介和人才引进,符合条件的人才在临港工作满一定年限,在落户上确有优惠。”
知情人士介绍,此次人才引进计划或将把在临港新城购房列为人才落户积分制度中的一项内容,即在临港新城区域内购房可获得落户加分。“但也只针对临港新城本身引进的人才,落户也只落在临港新城内。”
实际上,此前上海已有吸引人才的政策,只不过年限为7年。
根据上海市现行的《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符合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持证期间按照规定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等条件的人员可以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而据本报记者了解,满7年只是申请加入沪籍的一个条件,同时还需要“满足一定积分”,并且需要“排队”。
“临港新城住户稀少,所以一直在申请减少落户年限。”有知情人士对媒体表示,此前尝试过申请3年内买房落户的政策,不过一直未被通过,买房5年内落户是目前政策面可以接受的最大尺度。
据悉,大连市近期也对户籍制度进行了一些调整,相对放宽了购房落户的条件。即将于3月1日开始实施的《大连市户籍准入规定》,把之前的“购房款”作为落户标准调整为以“购房面积”(70平方米以上)作为落户标准,并扩大了购房落户的范围。
对于在临港地区规划建设的“双定双限房”,符合一定条件的个人可以购买,但相关条件并未同时明确。有报道称,今年一季度内,临港首期60万平方米的“双定双限房”将开始配售,每平方米7000元左右的实惠价格,将对留住人才起到一定作用。
“我们也听说了相关的购房落户优惠,”一位临港当地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觉得那里很远,但将来这将会是上海一个重要的产业聚集地,当地政府近期会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临港新城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因而会出台一些吸引人才的配套措施,“买房可落户的规定在客观上会促使当地房价上涨,但这并非政策初衷”。
不过,上述开发商告诉记者,目前临港新城的不少楼盘空置率比较高,这也是郊区新城面临的普遍问题。但当地铁16号线通车后,从龙阳路到临港新城只要半个小时,届时楼盘空置率高的问题有望缓解。
昨日,一家在临港新城有开发项目的开发商代表也对记者表示,临港当地的房价近年来一直在上涨,“我们的一个项目已经在销售尾盘,整体销售还是不错的,但必须承认的是,小区入住率并不是很高。”
据了解,目前临港新城的新房均价在10000元/平方米左右,由于距离上海市区较远,前期购房者多为当地居民或投资客
❺ 上海市临港属于什么区具体位置在什么地方。
属于上海浦东新区,海南汇新城位于浦东最东南。
2012年4月29日,临港新城更名为”南汇新城“。根据南汇新城新一轮规划,其未来定位将从“新城”调整为“独立辅城”。
南汇新城镇位于长江与杭州湾交汇处,东临大海、北倚浦东、南与嵊泗及大小洋山岛隔海相望,距上海市中心约70公里,南汇新城镇由原申港街道、芦潮港镇和老港镇大治河以南(不含大河村和东河村)的区域合并组成。
(5)上海临港管委会网站扩展阅读:
临港历史建设:
临港地区开发始于2002年,随着南汇区并入浦东,原临港地区行政管理模式发生较大调整。在主城区内原属于市级机构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的相关单位管辖权转到浦东新区政府旗下的浦东临港新城管委会名下,隶属于浦东新区政府,并于2012年4月26日改称为“南汇新城管委会”。
但产业区仍属上海临港产业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归属于上海市政府。 2012年4月29日,临港新城更名为南汇新城。
2012年09月19日,市委、市政府对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完善:合并上海临港产业区管委会和南汇新城管委会,成立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和南汇新城镇。
《上海市临港地区管理办法》2013年1月12日起施行。《上海市临港地区管理办法》明确,设立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委托浦东新区管理,负责统筹推进该地区开发建设。这意味着过去的产业区和新城两个管委会将合二为一,临港地区正式纳入了“市属区管”的管理模式。
2015年4月17日,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常务副主任陈鸣波在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期间透露,根据新一轮规划,其未来定位将从“新城”调整为“独立辅城”。未来南汇新城与上海主城区的关系,类似日本横滨与东京的关系,其规划的人口总量在100万—150万。
❻ 临港新城的行政管辖
临港地区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是上海重点发展的六大功能区域之一,由装备产业区(65平方公里)、物流园区(16平方公里)、主产业区(108平方公里)、综合区(41平方公里)、临港奉贤园区(17平方公里)、南汇新城(68平方公里)六大功能板块组成。
临港地区的开发建设总体由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这两大集团负责开发和建设,前者主要负责以城市功能开发为主的主城区,后者主要负责以产业功能开发为主的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后者又分别与四个城镇成立了社区分公司,分别负责四个城镇社区的开发和建设 。
随着南汇并入浦东,原临港地区行政管理模式发生较大调整。在主城区内原属于市级机构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的相关单位管辖权转到浦东新区政府旗下的浦东临港新城管委会名下,隶属于浦东新区政府,并于2012年4月26日改称为“南汇新城管委会” 。但主城区外的其余地区仍属上海临港产业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归属于上海市政府。
2012年4月29日,临港新城更名为南汇新城。
2012年09月19日,市委、市政府对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完善:合并上海临港产业区管委会和南汇新城管委会,成立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和南汇新城镇。《上海市临港地区管理办法》2013年1月12日起施行。《上海市临港地区管理办法》明确,设立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委托浦东新区管理,负责统筹推进该地区开发建设。这意味着过去的产业区和新城两个管委会将合二为一,临港地区正式纳入了“市属区管”的管理模式。
2015年4月17日,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鸣波在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期间透露,根据临港新一轮规划,其未来定位将从“新城”调整为“独立辅城”。 未来临港与上海主城区的关系,类似日本横滨与东京的关系,其规划的人口总量在100万—150万。 临港之心——南汇新城镇。南汇新城镇位于长江与杭州湾交汇处,东临大海、北倚浦东、南与嵊泗及大小洋山岛隔海相望,距上海市中心约70公里,南汇新城镇由原申港街道、芦潮港镇和老港镇大治河以南(不含大河村和东河村)的区域合并组成。东至长江,南至杭州湾,西至奉贤区和浦东新区泥城镇、书院镇边界,北至大治河。 总面积67.76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间,南汇新城镇将着力建设城市、发展产业、集聚人气、培育文化、营造氛围,大力推进南汇新城建设,将南汇新城建成为上海市东南端的经济、文化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发展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海港特色的旅游目的地,集中体现21世纪新型都市魅力和活力、兼具一定产业功能的综合性现代化滨海新城,努力建设绿色之都、智慧之都、健康之都。 自2002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经历了10年的努力、拼搏、奋战,南汇新城已初见城市雏形。截至2011年底,南汇新城镇共完成投资271亿元,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54亿元,公益性项目总投资94亿元,社会(经营性)投资项目总投资31亿元,住宅项目总投资92亿元。主城区行政办公、生活居住、商业配套、社会事业、旅游休闲等功能逐渐完备,城市雏形已现,进入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开发并举的重要转型发展阶段。
南汇成陆于唐代前后,《旧唐书》记载,由“扬子江水出海后受海潮顶托,折旋而南,与钱塘江水在此交汇”而成陆,因该地曲突入海,形状如嘴,故称“南汇嘴”,曾称“海曲”、“南沙”。根据《上海市政区类地名保护名录》,南汇属于“第一保护等级”的地名。按照《保护名录》的规定,目前还在使用的地名不得随意撤销或更名,对属于第一保护等级的地名,尤其要加强保护。 临港之门——泥城 。临港泥城分城区是临港新城城市建设区的组成部分,是重装备产业区和临港物流园区生活服务配套的重要补充。将建设成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以生活居住用地为主的生态型城市社区。临港新城泥城分城区基地总面积约7.12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10万。距浦东国际机场18公里,距芦潮港码头4公里,距海港新城主城区约10公里,南邻浦东铁路和重装备产业区,东邻国际物流园区,北部与规划中的新城主产业区相对,西接郊区环线、沪芦高速公路(S2),交通便捷,四通八达。临港泥城分城区分别依托原泥城和彭镇设立社区功能轴的两个核心,以对原有的设施按最先进的城市设计理念和标准予以更新完善;围绕社区功能轴建设社区中心综合组团,有社区的市民广场、文化中心、中心公园、商业服务中心、体育中心、医疗服务中心以及公共交通枢纽。沿中心综合组团南北两侧分别建成六个居住组团。工业小区(含配套工业区和都市工业区)设于社区西北角。 居住社区根据不同人群居住要求, 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现代居室要求,将居住用房、 周边产业区生活配套用房建设成景观独特、配套齐全的现代化社区。按照未来 10万人口涌入标准,设计完整的商业生态规划和商业布局格式,将商业设施与便利商业服务相结合,娱乐与人文相结合,营造人气凝聚、配套便捷、服务齐备的商业环境。
泥城分城区产业区将积极配套临港主产业区,重点发展技术精、税收高、就业广、环保优的产业项目,同时积极促进本地现有工业结构相应调整,构建完备的生态产业链。
“泥城”名称由来:白鹤庙周边抗击海潮所建的土堤。清朝咸丰年间,有一宁波虞姓人氏,在一泥墩上,只见一只白鹤立地欢唳,声音悦耳动听。虞叫家人前往欲擒,那白鹤飞飞落落,虞氏家人终不得手。虞氏对白鹤飞行方向作了观察,发现它飞行轨迹恰恰兜了个四四方方的圈子。虞氏心想:白鹤是吉祥之鸟,此地定是块风水宝地,于是定居于此开垦建庄园。又据白鹤飞的踪迹筑起了数尺高的土堤。以防海潮侵袭,利于开垦堤内土地。后虞氏把庄园改建成庙宇,因没有改变外面的白壁瓦屋,故此白鹤庙成了远近闻名的与众不同的庙宇,自此四方百姓视此地有神佛保佑,纷纷迁居于此。后人把白鹤庙周边抗击海潮所建的土堤,称之为“泥城”。 临港之玉——芦潮港 。芦潮港镇是上海的东南水上门户。芦潮港以港兴镇,为国家一类口岸,全国重点渔港。芦潮港码头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以上,2005年已增至100余万人次。 芦潮港分城区是临港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区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万人 ;产业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芦潮港分城区地理位置极为优越,东邻临港物流园区并紧靠东海大桥,与洋山深水港隔海相望,西侧由200米宽森林绿带与临港重装备园区相接,南面临海,宛如镶嵌在临港新城中的一块天成宝玉。在与两大产业园区及洋山深水港的积极互动中,芦潮港分城区将不断获得提升,成为一个充满魅力与活力,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突显生活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城镇。 芦潮港分城区水陆交通发达。海上出芦潮港码头到浙江宁波、舟山、普陀山、大小洋山等地,在一、二小时之内。陆路距离海港新城5公里,距离洋山深水港32公里。
“芦潮港”名称由来:芦苇荡中踩出的一条小路。解放前,渔民下海捕鱼主要从“搁头港”出进。 因“搁头港”出滩较远,淤泥多,道路泥泞难走,于是有的渔民从“搁头港”东侧密集的芦苇中向东南出海,渐渐地从芦苇中踩出一条小路。 以后,走这条路的人越来越多,日积月累,路越踩越宽,也越踩越低,经过几次潮汛,低陷的路面冲出一条有5米宽的深漕。 大约在民国24-27年(1935-1938年)间,渔民给这条深漕随意起了一个名字叫“路潮港”。以后,地方政府和当地人也沿用这个地名。 1960年,南汇县人民政府在“路潮港”口建三门节制水闸,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宋日昌为水闸题名时,用谐音改成芦潮港,后一直沿用至今。 2012年,原芦潮港镇和原申港街道合并,成立南汇新城镇。 临港之翼——书院。 临港书院分城区位于临港新城主产业区北翼,总规划面积约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近8万,是临港新城面积最大的分城区。城区北倚新城内河航运干道---大治河;东邻连接浦东国际航空港和洋山深水港的快速交通干道---两港大道;南接新城重要交通干道---白玉兰大道;西靠主产业区交通干道---Y6路;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临港新城活力十足的分城区。分城区主要分为产业区、西北社区、西南社区、东北社区、东南社区及中央公园社区六大区域,通过运用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全面打造与临港新城相匹配、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生态城区和产业配套区。
“书院”名称由来:租税粮仓库的名字。清朝嘉庆年间,当时的清政府为了储存书院地区的租税粮,建造了5开间两厢房的仓库,当地人叫它“收租厂”。因为这些租税粮专用于南汇县的私塾和各类教育经费,故又叫“书院厂”,简称“书院”。书院闻名四邻,后以此取名。 临港之窗——万祥。 万祥分城区位于临港新城的西北部的主产业区内,是临港新城的北门户,距离张江高科仅40公里(车程约40分钟),与浦东国际机场相距12公里(车程约15分钟),总面积为23.4平方公里。 分城区紧靠 A30 郊环线和浦东铁路。产业区五大功能定位:航空科技产业园、厂房区、装备制造区、物流配送区、总部经济区万祥分城区产业区融合于整个临港主产业区内,建设面积约为4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至Y8道路、南至白玉兰大道、西至Y10道路、北至X9道路。万祥分城区社区结构布局主要以“三层结构 三层布局-永续环境 永续生活永续生命”为核心思维。社区通过建设四高标准的新型生活区,将逐步成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并与临港新城协调发展的新型生态型城市社区。高标准的生活社区将为产业工人提供居住、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
“万祥”名称由来:杂货店“万祥裕”的名字。清朝光绪年间,货商夏裕芳在开设“万祥裕”大南货店,规模宏大,经营范围广。因地段适中,生意兴隆,名声远播。附近的商店见“万祥裕”南货店生意兴隆,也逐步北迁,在“万祥裕”附近开店、办厂,久而久之形成一条南北向长约0.5公里、沿马路塘港弯曲的集镇街道,从此人们称去“万祥裕”南货店购货,就简说为去“万祥”。万祥就此叫出其名。
❼ 上海临港新城可以成为下一个深圳吗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一宣布,网上各种论调混杂,有人吹得天花乱坠,也有人骂得一文不值。这其中很多人没来过,不了解临港,有的为了流量,胡说八道的,对真正想要了解临港的人是不好的。
不会变的是地理位置!
临港的位置:延长江可以深入内陆,衔接中国南北海岸线,东接日韩,四通八达。洋山已经是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了,背靠上海百年来积累起来的资本,以及软、硬件的各种优势条件,更有如今开放的深入,走向深蓝,拥抱世界。
自贸区新片区的宣布后,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政策加持,以及巨大的国家资本投入:科技研发,高端制造,金融,港口,自由开放,宜业宜居,生态旅游……
综上所述:临港就是下一个深圳,而且要超越深圳,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❽ 上海临港新区介绍
上海临港新区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由智能制造区(重装备产业区版、奉贤园区)、统筹发权展区(主产业区)、智慧生态区(综合区)及海洋科创城等功能区域组成,规划人口68万,下辖浦东新区的南汇新城镇、泥城镇、书院镇、万祥镇和奉贤区海湾镇的部分区域。
❾ 天津临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怎么样
天津临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天津临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更多信息和资讯。
❿ 上海自贸区临港地区注册公司 自贸区有哪些特殊
很多人要在上海临港自贸区注册公司,办公地点不在自贸区,或者创业初期没有办公地址,但是公司注册需要一个地址,所以上海自贸区会有虚拟地址简单来说就公司登记地址,正规经营,工商年报要及时申报。上海自贸区注册虚拟地址是必不可少的,简单来讲,所谓的虚拟地址不是这个地址不存在,而是说地址本身是存在的,只不过这个地址只能用来注册,但是不予实际办公。如果自己在自贸区有实地商用办公室 就可以实地注册。企昊代办费1000元说到自贸区公司虚拟地址。
就不得不说公司注册在自贸区的优势:
1. 投资行业限制放宽(1)负面清单出台,允许投资清单以外的行业;(2)非禁即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都列为开放。很多在非自贸区限制的行业,在这里能投资注册,对很多行业及相关产业是利好。
2.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1)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金融市场产品创新;(2)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3)推动金融服务对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全面开放;(4)允许部分中资银行从事离岸业务。
3. 税收优惠:(1)符合鼓励类,所得税减按15%征收;(2)出口退税政策完善。
4. 贸易领域:(1)零关税的实施,自贸区企业与境外商品的流动采取交易零关税;(2)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所谓“一线”,是指国境线,“二线”是指国内市场分界线,也就是自由贸易区的空间分界线。(3)通关制度和手续简化,创新监管模式,将一线监管集中在对人的监管,口岸单位只做必要的检验检疫等;特别是海关方面将不再采用批次监管的模式,而采用集中、分类、电子化监管模式。
在上海自贸区注册公司和区外注册有什么区别。在上海自贸区内入住的企业一般是做进出口的企业,自贸区内操作进出口手续比较方便,并且自贸区内独有的FT账户是自贸区内的企业可以享受的政策。注册上海自贸区公司时间一般情况下为5个工作日左右,特殊的情况时间可能延长。
注册上海自贸区公司材料:
1、 股东、法人原件及复印件及实际经营地址、联系方式;
2、拟设立企业的名称(最好5个以上或更多)、经营范围;
3、注册资本及投资人出资比例;
4、注册地之租赁协议和房产证复印件(企昊可提供);
5、财务人员证件复印件;
6、其它规定的注册材料。
注册上海自贸区公司时间一般情况下为7个工作日左右,特殊的情况时间可能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