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中国出口企业遭遇反倾销反补贴诉讼原因分析

中国出口企业遭遇反倾销反补贴诉讼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25 13:56:16

㈠ 中国商品为什么在海外经常遭到反倾销诉讼

答案很简单,因为游戏规则是别人制定的。一旦跟随永远跟随,就像法官和原告是同一个人的话,被告永远熬不出头。

㈡ 为什么当遭到反倾销或反补贴调查时,出口企业应积极应诉

据我理解,随着我国出口商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的增加而且商品还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这样就严重冲击这些进口商品国的相关制造业的发展,导致当地就业率增加、阻遏实体经济发展等负面影响。所以相关国家就想不断推出各种性贸易壁垒,随之相关反倾销、反补贴的诉讼不断增加。 面对这些诉讼作为出口企业而言,当然要反驳、要应诉,不让投诉成立,不然进口国就会在WTO框架下堂而皇之的进行贸易壁垒,比如增加关税、禁止进口等。这样会严重影响到出口企业的利益。 互相探讨,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请见谅。

㈢ 为什么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总是被起诉反倾销而且总是输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靶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自然跟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和国内贸易政策或企业行为失当有关。为何我国总是成为国际贸易反倾销调查的靶子?
总结下来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与中国快速增长不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并不如意,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泛滥。如今贸易保护主义的形态日益增多,贸易壁垒形式多样。统计数据显示,在加入WTO的10年里,中国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602起,合计金额389.8亿美元。其中,反倾销调查510起,反补贴调查43起,保障措施106起,特保措施33起。除此以外,对中国的贸易制裁还往往成了一些国家国内政治斗争的一个筹码。反倾销已经不是一场经济斗争,而是一种政治筹码了!
二、国内工资水平过低
除了外部原因外,中国自身的外贸发展方式存在着缺陷也是关键性的因素之一,数量庞大而又廉价的劳动力一直是我国的比较优势。目前,德国每小时平均工资为30美元,美国为21美元,而中国仅有0.8美元。当然,简单地这样比较不尽科学,但工资低下不仅使得劳动者消费水平难以提高,而且往往成了引发劳资矛盾冲突和国外贸易摩擦的导火索。
三、出口退税制度
不合理的出口退税制度增加了国外对中国反倾销诉讼的可能性。虽然从国际范围来看,出口退税制度是许多国家采取的一项鼓励出口的政策,并不违反国际贸易的通行规则。但从本质上来说,出口退税制度就是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降低出口产品的各种税收,进而促进产品的出口。如果补贴范围过大、补贴力度过强,极容易成为国外对中国反补贴诉讼的把柄。这也是为何很多出口压力较小的国家一方面自己补贴出口,一方面又抨击别国补贴出口的原因。
四、中小企业扎堆竞价
不仅如此,国内出口市场混乱无序的恶性竞争,也造成了一些出口产品价格过低的恶果。随着外贸经营权的不断放开,在中国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越来越多,目前全国对外贸易经营实体超过70万家,其中有民营企业近40万家,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的行业集中度低,中小企业占这些出口贸易企业的绝大多数,达80%以上,而且其出口额也占全国出口总额的70%以上。这些出口企业由于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议价能力差异巨大,降价是他们唯一抢夺订单的法宝。恶性竞争在降低价格的同时,也容易给国外的反倾销诉讼授人以柄。
总结这四点原因,要想尽快摘掉中国头上这顶全球反倾销“冤大头”的帽子,除了在WTO的框架内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外,更重要的是改变传统的贸易发展方式。只有摆脱一味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模式,努力改变企业处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低端的局面,提高产品附加值,中国产品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免遭反倾销的“暗算”。

㈣ 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和反补贴最多的国家

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中国人高超的能力,中国的加工成本低于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威胁。因此导致国外企业向国外的法院提出诉讼,导致开始反倾销反补贴。

㈤ 中国出口产品为何屡次在国外遭到反倾销,反补贴

价格低挤压了对方国家的同类产品的生存空间

㈥ 我国成功应对反倾销的案例及成功原因分析

中国轮胎遭遇反倾销案例分析:

据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及五矿商会消息,印度商工部反倾销总局应轮胎行业生产N t#会的申请,已经于2 0 0 5年1 2月3 0日对原产于中国汽车轮胎提起反倾销立案。

印度轮胎行业生产商协会是代表印度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的组织。目前,该协会的会员包括MRF、Apo l l o、Tyre s、JK Tyre、Cea t和B i r l a公司等印度的轮胎大生产商。

据资料:截至本案,印度已累计对华发起8 7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其中反倾销调查8 4起,保障措施调查2起,特别保障措施调查1起。

(6)中国出口企业遭遇反倾销反补贴诉讼原因分析扩展阅读:

反倾销税

第三十七条 终裁决定确定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应当符合公共利益。

第三十八条 征收反倾销税,由商务部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由商务部予以公告。海关自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执行。

第三十九条反倾销税适用于终裁决定公告之日后进口的产品,但属于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情形除外。

第四十条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

第四十一条反倾销税应当根据不同出口经营者的倾销幅度,分别确定。对未包括在审查范围内的出口经营者的倾销进口产品,需要征收反倾销税的,应当按照合理的方式确定对其适用的反倾销税。

㈦ 近年来中国反倾销案例,如果可能加上案例分析,说一个即可!解释其原因!!!!

中国轮胎遭遇反倾销案例分析
据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及五矿商会消息,印度商工部反倾销总局应轮胎行业生产N t#会的申请,已经于2 0 0 5年1 2月3 0日对原产于中国汽车轮胎提起反倾销立案。印度轮胎行业生产商协会是代表
印度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的组织。目前,该协会的会员包括MRF、Apo l l o、Tyre s、JK Tyre、Cea t和B i r l a公司等印度的轮胎大生产商。
据资料:截至本案,印度已累计对华发起8 7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其中反倾销调查8 4起,保障措施调查2起,特别保障措施调查1起。
2005年以来,印度对中国共发起6起反倾销调查。印度之所以频频向我国出口产品挥舞反倾销大棒,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和印度在产品结构上的类似。
我市涉案企业为广州珠江轮胎有限公司。该公司全年出口印度1 06 8万美元,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珠江轮胎的应诉态度、方法与结果将直接影响我国在印度的轮胎市场。近日,该公司负责人已经
赶赴北京,与商务部及商会商讨应诉事宜。
2005年中国轮胎大事记:
2005年3月,印度轮胎业生产商协会表示,将在1个月内向政府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轮胎提交反倾销诉讼申请。该协会董事DRavindran表示,印度汽车轮胎生产商协会已经事先向海关作出通报,并提供了目前轮胎的市场价格。印度轮胎销售商协会表示,生产商协会此举是“不公平”的。中国的轮胎价格低是因为中国天然胶的销售价格比印度要低得多。商务部呼吁我国有关生产/出口企业应密切关注此事动态,积极做好应对准备,保证出口的顺利进行。
2 0 05年4月,土耳其政府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轮胎作出反倾销初裁,决定从2 005年3月1 0日起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为3 3%。这一举动再次为我国敲响了轮胎出口遭遇反倾销的“警钟”。反倾销行为极易引起仿效。自2 004年以来,土耳其、印度、秘鲁等国先后对我国出口轮胎提出反倾销立案调查,如果此种势头发展下去,势必会对我国轮胎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2 0 05年8月2 0日,土耳其外贸署对原产于中国的轮胎反倾销案作出终裁,认定中国出口的涉案产品存在倾销,并对土耳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终裁决定从即日起,对原产于中国的轮胎以CIF价按不同税号分别征收6 0%或8 7%的反倾销税。案件中,我国应诉企业未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待遇。
2005年1 0月2 8日,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接受南非制造业联盟代表南非国内的轮胎生产商提交的申请书。对原产于中国的轮胎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认为,原产于中国的。轮胎在南非国内市场上低价倾销,给南非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倾销调查期为2 004年1月1日~2 0 05年3月31日,损害调查期为2 002年1月1日~2 005年3月31日。2 005年初,南非制造业联盟代表南非国内的轮胎生产商向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提交申请书。申请书提供的证据表明原产于中国的轮胎在南非国内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南非市场销售,导致南非国内的同类产品生产者不能在市场上参与公平竞争,给南非国内轮胎生产者的经营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涉案产品属于新型充气轮胎,其中包括海关编码为4 01 11 0 00,‘主要用于摩托车;海关编码为4 011 2 01 5,主要用于卡车和公共汽车;海关编码为401 1 2 02 5,主要用于载重指数不超过1 2 1的汽车和载重指数超过1 2 1的汽车。
2005年1 2;月2 3日,墨西哥调查机关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旅行小客车和轻型卡车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调查期为2004年1月1日一2005年3月31日。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40112003、4011 2005。
2005年1 2月30日印度商工部反倾销总局对原产于中国的卡车和客车斜纹轮胎提起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印度海关编码为4 01 1 2 09 0、4 01 3 1 02 0、4 01 39 04 9。
L 2 0 05年1 2月31日,中国轮胎行业应诉南非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成为中国轮胎企业首次在行业协会一一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的组织和领导下进行的大规模集体抗辩。北京小耘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毅作为代表律师表示,“根据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在中国,没有一个行业像轮胎行业这样遭受过如此高频率的反倾销调查,因此本案是中国产品在出口中遇到反倾销损害最典型的案例。我们要求政府出面同南非政府和相关企业交涉。”在过去5年里,中国轮胎企业已经经历了多次打击。前几次遭遇反倾销,中国的轮胎企业由于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再加上出口金额较小,影响不大,基本上没有进行任何抗辩,因此,中国轮胎也基本上从委内瑞拉和秘鲁市场全部退出。
由于我国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发达国家橡胶加工企业向我国迅速转移。目前,世界轮胎十强中已有8家“落户,,中国,促使我国轮胎产量大幅增长。国内轮胎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轮胎企业纷纷加大了出口的力度。但出口轮胎产品和市场结构不尽合理。出口轮胎中以低档次轮胎为主,出口价格低;出口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出口中东、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区的轮胎约占出口总量的7 0%,而北美、欧盟等发达国家所占比例较小。随着近年来我国轮胎出口逐年迅速增长,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也越来越多。虽然名义上提起反倾销的是南非、印度等国的轮胎生产商协会,但背后实际操纵该协会的则是世界轮胎巨头。近几年来,这些垄断国际市场近60%份额的跨国公司在中国频频建厂,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挤占中国轮胎企业的国内市场,迫使中国企业只能加大开拓欧美、南美、亚洲和非洲的海外市场来弥补国内的损失。但就在中国企业刚刚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的同时,这些世界轮胎巨头又意识到中国轮胎有可能威胁到其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于是通过上述多起反倾销案件来挤压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我国轮胎生产企业,为避免重蹈屡遭反倾销和保障措施之覆辙,要从政策和技术两个层面积极筹划反倾销的应对措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轮胎生产、出口的宏观调控力度,力促轮胎出口由数量型向技术型、效益型转变。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管理协调作用,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对国外出现的反倾销调查,应及早组织企业应诉,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出口轮胎企业要实施名牌战略,加大技改力度,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开展体系认证和国外产品认证出口;重点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到国外投资和合作建厂,防范国外反倾销风险。

阅读全文

与中国出口企业遭遇反倾销反补贴诉讼原因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外汇理财怎么样 浏览:633
501029红利基金的公司 浏览:494
酷基金实时大盘 浏览:67
民生信托至信亏损 浏览:24
陈伟的股票 浏览:977
乐点点融资 浏览:38
山西汾酒股票吧 浏览:397
中国企业债券融资 浏览:1
我的信托网 浏览:559
中国银行与信托 浏览:161
外汇管理政策考试 浏览:561
厦门中信信托 浏览:380
马鞍山住房贷款银行利率 浏览:10
怎么看外汇k线图 浏览:2
下列不属于金融资产 浏览:151
周末去哪儿融资 浏览:365
新日股票吧 浏览:363
西亚信托么司 浏览:570
微信理财只限 浏览:346
长期应付款融资租赁 浏览: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