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弱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RSI=100-[100/(1+RS)]
其中 RS=14天内收市价上涨数之和的平均版值/14天内收市价下权跌数之和的平均值
举例说明:
如果最近14天涨跌情形是:
第一天升2元,第二天跌2元,第三至第五天各升3元;第六天跌4元 第七天升2元,第八天跌5元;第九天跌6元,第十至十二天各升1元;第十三至十四天各跌3元。
那么,计算RSI的步骤如下:
(一)将14天上升的数目相加,除以14,上例中总共上升16元除以14得1.143(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二)将14天下跌的数目相加,除以14,上例中总共下跌23元除以14得1.643(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三)求出相对强度RS,即RS=1.143/1.643=0.696%(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四)1+RS=1+0.696=1.696;
(五)以100除以1+RS,即100/1.696=58.962;
(六)100-58.962=41.038。
结果14天的强弱指标RS1为41.038。
不同日期的14天RSI值当然是不同的,连接不同的点,即成RSI的轨迹。
⑵ 请教:股票软件中活跃度、强弱度、什么意思有何意义怎么计算
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可交易性。流通性通常以可流通的股票数量、股票成交量以及股价对交易量的敏感程度来衡量。在爱的梦里痴情的想。你独倚窗畔,任凭那
⑶ RSⅠ代表什么意思股票
RSI即相对强弱指数,它是根据一定时期内上涨和下跌幅度之和的比率制作出的一种技术曲线,用以计测市场供需关系和买卖力道,能够反映出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的景气程度。RSI指标正是根据供求平衡的原理,通过测量某一个期间内股价 上涨总幅度占股价变化总幅度平均值的百分比,来评估多空力量的强弱程度,进而提示具体操作的。
一般而言,RSI值在40到60之间研判的作用并不大。按照RSI的应用原则,当RSI从50以下向上突破50分界线时代表股价已转强;RSI从50以上向下跌破50分界线则代表股价已转弱。但实际情况经常是让投资者一头雾水,股价由强转弱后却不跌,由弱转强后却不涨的现象相当普遍。这是因为在常态下,RSI会在大盘或个股方向不明朗而盘整时,率先整理完毕并出现走强或走弱的现象。
交叉情况:
短期RSI是指参数相对小的RSI,长期RSI是指参数相对较长的RSI。比如:6日RSI和12日RSI中,6日RSI即为短期RSI,12日RSI即为长期RSI。
长短期RSI线的交叉情况可以作为我们研判行情的方法。
1.当短期RSI>长期RSI时,市场则属于多头市场;
2.当短期RSI<长期RSI时,市场则属于空头市场;
3.当短期RSI线在低位向上突破长期RSI线时,一般为RSI指标的“黄金交叉”,为买入信号;
4.当短期RSI线在高位向下突破长期RSI线时,一般为RSI指标的“死亡交叉”,为卖出信号。
具体的可以参阅有关方面的书籍系统的去学习一下,同时运用个模拟盘练练,这样理论加以实践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方法,目前的牛股宝模拟炒股还不错,里面有多项指标指导,每项指标都有详细说明如何运用,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⑷ 股价强度指标是什么
ASI
⑸ 股市中RS值是什么
可能是RSI强弱指标
⑹ 股票软件中如何查看股价相对强度我在看欧奈尔的书。
相对强弱指标即RSI (Relative Strength Index)
RSI 是指固定期间内价格上涨总幅度平均数占总幅度平均值的比例,从而探测出市场买、卖的意向和实力,进而做出未来市场的走势判断。
RSI 的原理是假设收盘价是买卖双方力量的最终体现,将收盘上涨视为买方力量占优,将下跌视为卖方力量占优。简单来说就是以数字计算的方法求出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比如有100个人面对一件商品,如果50个人以上要买,则商品价格必然上涨。反之,如果半数以上的人竞相卖出,则价格自然下跌。
计算公式: RSI = 100-100/(1+RS) 其中 RS = n 日内收盘涨幅合计/n 日内收盘跌幅合计
常用的 RSI 计算期间长度为 9 日和 14 日 , 当然投资者也可自己尝试换用其它不同的时间周期长度来衡量价格走势。
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该指标在 0-100 区间内变化。RSI值大多处于 30-70 之间,达到 70 或 80 时被认为已到达超买状态 (Overbought),至此市场价格可能会回落调整。当该指标跌至30 或 20 以下即被认为是超卖 (Oversold),市价将出现回升。
⑺ 你好,你以前提到过的RS,个股与大盘相对强弱指标,请问有没有大智慧的公式谢谢指教
对比强弱(DBQR)
指标概述:对比强弱(DBQR)指标实际上是从变动率指标(ROC)改进发展而来的。该指标是通过分别计算大盘和个股的变动率指标,再将两者进行比较,得出该股相对于整个大势的强弱状况。
计算公式:1.指数强弱线(DB)=(大盘收盘指数-N日前大盘收盘指数)/N日前大盘收盘指数 2.个股强弱线(QB)=(收盘价-N日前收盘价)/N日前收盘价3.MADBQR1=QB的M1日简单移动平均 MADBQR2=QB的M2日简单移动平均 MADBQR3=QB的M3日简单移动平均 4.参数N=5,M1=10,M2=20,M3=60
应用法则
1.QB向上金叉DB,表明个股强于大盘,是买进时机;QB向下死叉DB,表明个股弱于大盘,是卖出时机。 2.当QB与DB有较大偏离的时候,如果QB能够快速,并且几乎垂直地向上穿越DB,则是一个较好的买进时机。 3.当QB与DB有较大偏离的时候,如果QB能够快速,并且几乎垂直地向下穿越DB,则是一个较好的卖出时机。 4.如果QB与DB同时快速向上穿越三条均线,表示大势转暖,该股有跟随走强的趋势,可买进。5.如果QB与DB同时快速向下穿越三条均线,表示大势转弱,该股有跟随走弱的趋势,可卖出.
相对强弱指数(RSI)
一、相对强弱指数
相对强弱指数是根据一定时期内上涨和下跌幅度之和的比率制作出的一种技术曲线。能够反映出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的景气程度。
二、公式
RSI(n)=n日内收盘价涨数平均值÷(n日内收盘价涨数平均值+n日内收盘价跌数平均值)×100
赢正软件系统默认n为6、14
三、RSI分析要领
运用VR指标应该综合其它技术指标共同分析 相对强弱指数值在0~100之间波动。一般相对强弱指数的变化范围在30~70之件,其中又以40~60之件的机会较多,超过80或低于20的机会很少。当股市经过一段下跌行情,相对强弱指数也随之从高位持续跌至30以下,如果由低位向上突破60并或确认,则表明多头力量重新占据上锋。当股市经过一段上涨行情,相对强弱指数也随之从低位涨至80以上后,如果从高位向下跌破40,则表明空头力量重新占据上锋。在高价区与低价区内相对强弱指数的变动与股价变化不一致时说明大势即将反转。 相对强弱指数图形中曾经出现的最高点具有较强的反压作用;相对强弱指数曾经出现的最低点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多头市场中如果有价格回档,多头的第一道防线是RSI=50,第二道防线是RSI=40,第三道防线是RSI=30。空头市场中如果有价格反弹,空头的第一道防线是RSI=50,第二道防线是RSI=60,第三道防线是RSI=70。多头市场中RSI值每次因股价回档下跌而形成的低点密集区也是多头的第一道防线。空头市场中股价处于反弹盘整阶段RSI所出现的高点也是空头的一道防线。盘整阶段的值在40~60之间,如果市场走强,RSI值往往可以在80以上。反之,股票市场交易不景气时RSI值在20以下。
⑻ 股票指标的强弱指标
Relative Strength Index
相对强弱指数的理论认为,在一个正常的股市中,只有多空双方的力量取得均衡,股价才能稳定。
计算方法:
RSI = 100 - 100 /(1+RS)(1)
RS = N日内收市价上涨幅度总和 / N日内收市价下跌幅度总和(2)
公式中的RS又称为相对强弱值,公式(1)把强弱的变化幅度限定 在0~100之间。
缺省时,系统在副图上绘制三条线,分别为6日线RSI1,12日线RSI2,24日线RSI3。RSI反应了股价变动的四个因素:上涨的天数、下跌的天数、上涨的幅度、下跌的幅度。它对股价的四个构成要素都加以考虑, 所以在股价预测方面其准确度较为可信。
根据正态分布理论, 随机变数在靠近中心数值附近区域出现的机会最多, 离中心数值越远, 出现的机会就越小。
在股市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绝大多数时间里相对强弱指数
的变化范围介于30和70之间,其中又以40和60之间的机会最多,超过80或者低于20的机会较少。而出现机会最少的是高于90及低于10。
应用法则:
1、6日RSI值高于85, 市场处于超买状态;6日RSI低于15,市场处于超卖状态。在85附近出现M头可以卖出,15附近出现W底可以买进。
2、RSI在50以下为弱势市场,50以上为强势市场。
3、RSI在50以上的准确性较高。
4、盘整时, RSI一底比一底高,表示多头强势,后市可能再涨一段,反之一底比一底低是卖出信号。
5、若股价尚在盘整阶段,而 RSI已整理完成,则价位将随之突破整理区。
6、当 RSI 与股价出现背离时,一般为转势的信号。代表着大势反转,此时应选择正确的买卖时机。结合快速与慢速两条RSI线来确定买卖时机:把6天和12天RSI结合起来使用,当图形上6日RSI线向上突破12日RSI时,即为买进的信号。当6日RSI线向下跌破12日RSI,即为卖出信号。尤其当RSI处于低位30以下发出的买入信号与高位70以上发出的卖出信号极为可靠。
7、RSI图形之反压线(下降趋势线)呈现15度至30度时,最具反压意义,如果反压线的角度太陡,很快地会被突破,失去反压之意义。相反,RSI图形之支撑线(上升趋势线)呈现负15度至负30度时,最具支撑意义,如果支撑线的角度太陡,将会很容易地被突破,失去支撑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