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都有什么经济支柱啊,为什么GDP这么高
经济支柱:
1、金融:金融业占据2014年全市GDP的13.9%,仅次于工业、批发零售业。从2014年上海市第三产业税收百强来看 ,42家金融企业入围,占第三产业纳税百强企业税收合计数的50%。
2、商贸:2017,自由贸易港建设首先会带动国际中转贸易、离岸贸易的发展,大大提升上海港国际转口贸易份额,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贸易转型升级。
3、汽车:上海汽车工业的腾飞则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上海大众轿车合资项目的成功,领汽车制造业一举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4、成套设备:成套设备是指为生产某些产品或完成一定任务及功能所必需的整套设备。如电站成套设备、炼钢成套设备、棉布生产成套设备、剧场舞台成套设备等。、
5、房地产:2017年1-10月上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305415百万元,同比增长3.7%;2016年1-12月上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370903百万元,同比增长6.9%。
GDP高的原因:实体经济领域,在上海仍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上海工业生产处于良好状态。工业领域,新动能正在加快集聚,新能源汽车、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速高达29.6%,成为新兴产业中增长势头最迅猛的行业。
(1)上海民营企业经济网扩展阅读:
市统计局介绍,从吸引外资的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大幅增长,是上海利用外资实现“双升”的主要原因,上半年,本市第二产业签订外资合同金额同比增长4.1倍;第二产业实到外资金额增长1.2倍。而第三产业实到外资结构继续优化,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实到外资均实现较快增长。
2018年以来,外资总部也在加快向上海集聚,上半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7家,累计达到624家,新设外资研发中心8家,累计达到434家。
对外贸易方面,据统计,上半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16160.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其中,进口9788.96亿元,增长5.1%;出口6371.81亿元,增长1.8%。外贸增速相比一季度有所放缓,但整体仍保持稳定。
对于下阶段对外经济的走势,市统计局分析指出,虽然国际贸易关系紧张等因素可能对跨国投资产生冲击,但随着上海“扩大开放100条”的实施,外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预计下半年实到外资、合同外资将有望继续实现增长。而对于中美贸易摩擦对进出口贸易的后续影响,上海将密切跟踪、加强研判、积极应对。
上海市统计局指出,今年以来上海总体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持续向好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Ⅱ 上海民营经济与浙江民营经济的相关数据
才20分就要这么多数据,2000还差不多
Ⅲ 上海目前的经济是以第几产业为主的
你好目前上海市以第1产业,第2产业为主的,处于转型期上海将向第三产业转型,要想成为和纽约,伦敦一样的世界级城市,必须走这一步
Ⅳ 我毕业证书职介所登记好了 为什么我学历在学信网上还没更新我学校。上海经济贸易大学民办的
那就要问你的学校了!可能他们还没有想到更新信息吧!
Ⅳ 解放后上海经济巨头有哪些
解放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统治以及长期战争的破坏,整个国民经济是一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工厂倒闭,商店关门,工人失业,物价波动,社会秩序极为混乱,严重地影响了新政权的巩固。一些不相信共产党治理能力的中外人士评论说:"共产党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有人甚至扬言:"共产党军事打100分,政治80分,经济得零分"。1949年7月,陈云赶到上海,经过两个月的调查研究,主持召开了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之所以决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这是因为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是旧中国外国资本和中国官僚资本的基地,也是中国民族资本的基地,同时也是物价波动最为严重的城市。因此,把上海经济稳定下来,就可以稳定全国经济。会议决定统一全国财经工作,即统一财政收支;统一金融管理;统一重要物资的调度。陈云为说服华东、上海的负责干部,提出:要统一,先统富的还是先统穷的?当地干部服从大局,答道:当然要先统富的。富的赞成统一,其他大区就不会有什么阻力了。
为了统一财经工作,首要的是稳定全国的物价,统一货币。但是不法投机商人,为了跟人民政府争夺对市场的领导权,获取超额利润,他们拒用人民币,并从事金融买卖,搅乱市场秩序,上海的投机商人公然宣称: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
在投机商人的操纵下,从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出现了4次全国性的物价风潮。第一次发生在1949年4月,由华北地区开始,并很快波及到华中、山东、苏北等地。物价涨幅,华北1倍多,华中近4倍,山东、苏北半倍。第二次发生在1949年6、7月间,从上海开始,影响到各个解放区。首先是粮价上涨,然后纱布跟进,带动整个物价上涨。上海市场综合物价平均上涨1倍,天津2倍。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10月,以上海为中心,波及全国。此次涨风最为猛烈,而且持续时间近2个月。天津、西安、汉口、上海4大城市,大米、白细布的价格上涨了2至4倍。第四次发生在1950年2月,仍以上海为中心,影响全国。15个大中城市的25种主要商品价格上涨2倍多。在整个4次涨风中,从1949年6月到1950年2月,上海批发物价总计上涨20倍。物价的多次大幅波动,给人民生活和经济的恢复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为了平抑物价涨风,人民政府在成立之初,即明令禁止金、银、外币在市场流通,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但不法投机者对此置若罔闻,仍继续从事金、银和外币的投机买卖,拒用人民币,尤以被称为远东金融中心的上海最为严重。
Ⅵ 上海经济特点
2017年以来,一季度,上海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经济增长保持平稳,第三产业比重为70.7%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6922.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1亿元,下降8.7%;第二产业增加值2012.53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4896.40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7%。
从主要行业看,一季度,工业增加值1799.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09.81亿元,增长5.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76.72亿元,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6.40亿元,增长3.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384.12亿元,增长14.4%;金融业增加值1399.49亿元,增长11.3%;房地产业增加值348.54亿元,下降16.1%。
二、工业生产明显回升,企业效益增势较好
一季度,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821.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实现了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增幅。分行业看,六个重点行业工业总产值5336.60亿元,增长10.5%。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13.3%,汽车制造业增长18.8%,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增长3.9%,精品钢材制造业增长4.6%,成套设备制造业增长3.0%,生物医药制造业下降1.7%。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8%。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769.77亿元,增长12.1%。
一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完成总产值2193.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增速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总产值增长29.3%,新一代信息技术总产值增长14.8%,高端装备总产值增长4.6%,新材料总产值增长3.4%。
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487.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而上年同期为下降7.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4.42亿元,增长40.1%,增速同比提高36.6个百分点。
三、消费增长稳中有升,网络零售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市商品销售总额26031.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增速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0.37亿元,增长7.8%,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一季度,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497.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53.37亿元,增长6.8%。分商品类别看,通讯器材类、煤炭及制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7.5%、35.0%和22.0%。
从零售业态看,一季度,无店铺零售额446.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增速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其中,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23.1%,增速提高6.5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3%,比重提高2.6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良好,民间投资加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315.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增速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从主要领域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06.03亿元,增长25.7%,增速提高10.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869.62亿元,增长8.6%,增速回落3.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146.98亿元,下降2.2%,降幅收窄9.1个百分点。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24亿元,下降44.0%;第二产业投资147.44亿元,下降2.6%;第三产业投资1168.23亿元,增长12.4%。从经济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319.34亿元,增长28.0%;非国有经济投资996.56亿元,增长5.9%,其中,民间投资551.17亿元,增长23.8%,增速同比提高22.0个百分点。
五、对外货物贸易大幅增长,利用外资金额出现下降
一季度,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751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而上年同期为下降4.1%。其中,进口4462.11亿元,增长25.3%;出口3049.22亿元,增长13.2%。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进出口3767.65亿元,增长19.3%;加工贸易进出口1784.45亿元,增长19.9%。
一季度,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98.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8%;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37.96亿美元,下降9.5%。其中,第二产业实际到位金额2.14亿美元,下降18.5%;第三产业实际到位金额35.82亿美元,下降8.8%。
六、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大幅上涨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2%,涨幅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从两大分类看,服务价格上涨3.2%,涨幅回落0.9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上涨1.4%,涨幅回落0.7个百分点。从八大类别看,医疗保健上涨8.7%,居住上涨3.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3%,衣着上涨1.0%,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0%,食品烟酒上涨0.7%,交通和通信下降0.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8%。
一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4.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2.8%。
七、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增长良好,货币信贷运行平稳
一季度,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2.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其中,增值税833.74亿元,增长8.7%;企业所得税350.32亿元,增长3.3%;个人所得税222.02亿元,增长19.5%。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98.96亿元,增长16.3%。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及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3.0%、11.3%和10.6%。
3月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0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29万亿元,增长12.7%。
八、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据抽样调查,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9790元,增长5.3%;经营净收入432元,增长3.6%;财产净收入2200元,增长10.7%;转移净收入3419元,增长17.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85元,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0元,增长8.6%。
一季度,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6.73万个。截至3月底,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2.60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0.47万人。
总的来看,2017年一季度上海经济开局良好,实现了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目标。下一步,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解放思想、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Ⅶ 上海都有什么经济支柱啊,为什么GDP这么高
上海的经济支柱太多了,主要有以下几项:
1、工业,如上海汽车、宝钢集团、上海石化等国企及达丰电脑等外企,都是超级巨无霸性企业
2、服务业,它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又是房地产业最集中的地方、全国最大的港口等等
Ⅷ 我2010年上海除了公司注册资金达到100万人民币,公司的经济性质是否也有规定,民营企业的大公司也能申请吗
这个不限的,都可以申请。
不过,100万的公司名额非常少,按常理是1-2个每年,但基本上等不到名额分配的,一般是1000万左右的公司引进相对比较多,也较容易。
建议你可以去人才交流中心再详细咨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