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分析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以及账龄的构成。以及坏账比率。
B. 2018年年末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80万元,2019年收回已转销的坏账16万元,2019年发生坏账
按照你的题目,年初坏账准备余额应该是80*5%=4万
本年收回已转销的坏账增加16万,发生坏账减少22万
所以年末计提前账面坏账准备 余额:4+16-22=-2万
本年末应有坏账准备余额160*5%=8万
最终实际应计提坏账准备:8-(-2)=10万
另外附上期末计提坏账准备的基本计算和账务:
C. 有哪些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存在问题或是管理优势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企业销售产品时可以采取现销和赊销两种基本方式,虽然赊版销在强权化企
业市场竞争能力、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和节约存货资金占用方面有着其他结算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相对现销而言,赊销必然导致企业持有大量的应收账款,由于应计现金流入量和实际现金流入量在时间上不一致,就可以发生相应的机会成本、坏账成本以及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从而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正常经营。因此,如何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论题。
D. 如何通过应收帐款分析,看企业的经营情况
一般企业经营情况通过应收帐款分析,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了解:一、收收入增长小于应收账款增长,也就是说,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这就很有可能隐藏着问题:一是应收账款坏账问题,其根源可能是定价过高,客户亏损,无法还款;或客户诚信不够,逃避债务;还有就是公司放宽收账政策和信用政策,获取竞争优势;二是串通舞弊,导致应收账款增高,收入虚假入问题收入与应收账款正相关,收入大,应收账款也大,收入小,应收账款也小。
二、费用问题费用与应收账款的关系要通过销售收入来分析。费用与应收账款间接相关。运行良好和稳定的企业,费用的变化一般不太大,并与销售收入保持一定的比例。如费用率出现较大的变动时,很可能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较大的调整,我们必须关注这种调整隐藏的风险。企业的业务模式调整时,我们需要考评其是否具有配套的管理能力和相关方的支持?其内控方面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没有模式方面的调整
三、存货问题应收账款与存货正相关。企业存货减少,应收账款却增加,两者此消彼胀,这样,就有可能是突击虚增销售,因而,可以怀疑销售质量存在问题。
四、负债问题企业在进行融资时,银行对其负债与收入的关系、负债与资产的关系都很敏感。负债总额不能超过总资产的65%.流动负债不应超过一年的营业收入,也不能超过流动资产,企业要进行投资,一定要有相应的营运资金,营运资金来源于长期资金(包括自有资金和长期借款)。
E. 某公司2018年年底的应收账款为1200万元
1.某公司2008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万元;2009年确认坏账损失为1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200万元;2010年收回坏账4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万元。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1%。该公司2008—2010年共提取坏账准备(22)万元。
2008年1000x1%=10
2009年确认坏账损失为10万元,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200万元则需再计提1200x1%=12
2010年收回坏账4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万元4+800x1%=12,正好等于2009年的计提金额,所以不用再计提
总共10+12=22
F. 国内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连年大增通常意味着什么
简单点说意味着这个公司经营有问题,资金周转率低,现金流低,甚至有可能是被大股东或者关联公司拖欠,不是什么好消息
G. 从上市公司年报看一年以内应收账款该怎么看
年报和半年报都可以在上交所和深交所找到。如果找不到,也可以下载一个东方回财富通,进入相关个答股的“公告”一栏查找。里面的PDF文件是可以下载的。
但是巨潮资讯网的最全。查找方法是:登陆巨潮资讯网查询上市公司的全部资讯,这是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网站。
http://www.cninfo.com.cn/cninfo-new/index
然后输入证券代码,在公告类别里选择半年度报告
比如下图,我随便举个例子:
“一年以内应收账款”这一项一般在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里。
一般上市公司详细的数据都在注释里。
特别是有些他们不想让你一眼看到的东西。需要投资者自己慢慢研究。
以上原创,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