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计算CPI时对于食品价格采用了哪些具体食品的价格,对于这些食品做出了什么分类
基期价格就是参照价,决定的方式有很多种。简单的办法就是取五年内物品价格的平均值。
1、粮食及制品:指各种原粮、成品粮以及各种粮食加工制品,包括方便面等;
2、食用油:指植物和动物性食用油料,如花生油、大豆油、动物油等;
3、肉及其制品:指动物性生、熟食品及其制品,如生、熟畜肉和禽肉等;
4、消毒鲜乳:指乳品厂(站)生产的经杀菌消毒的瓶装或软包装消毒奶,以及零售的牛、美 、马奶等;
5、乳制品:指乳粉、酸奶及其他属于乳制品类的食品;
6、水产类:指供食用的鱼类、甲壳类、贝类等鲜品及其加工制品;
7、罐头:将加工处理后的食品装入金属罐、玻璃瓶或软质材料的容器内,经排气、密封、 加热杀菌、冷却等工序达到商业无菌的食品;
8、食糖:指各种原糖和成品糖,不包括糖果等制品;
9、冷食:指固体冷冻的即食性食品,如冰棍、雪糕、冰激凌等;
10、饮料:指液体和固体饮料,如碳酸饮料、汽水、果味水、酸梅汤、散装低糖饮料、矿泉饮料、麦乳精等;
11、蒸馏酒、配制酒:指以含糖或淀粉类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白酒(包括瓶装和 散装白酒)和以发酵酒或蒸馏酒作酒基,经添加可食用的辅料配制而成的酒,如果酒、白兰 地、香槟、汽酒等;
12、发酵酒;指以食糖或淀粉类原料经糖化发酵后未经蒸馏而制得的酒类,如葡萄酒、啤酒; 13、调味品:指酱油、酱、食醋、味精、食盐及其他复合调味料等;
14、豆制品:指以各种豆类为原料,经发酵或未发酵制成的食品,如豆腐、豆粉、素鸡、腐竹等;
15、糕点:指以粮食、糖、食油、蛋、奶油及各种辅料为原料,经烘烤、油炸或冷加工等方式制成的食品,包括饼干、面包、蛋糕等;
16、糖果蜜饯:以果蔬或糖类的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糖果、蜜饯、果脯、凉果和果糕等食品; 17、酱腌菜:指用盐、酱、糖等腌制的发酵或非发醇类蔬菜,如酱黄瓜等;
18、保健食品:指依据《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称之为保健食品的产品类别;
19、新资源食品:指依据《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称之为新资源食品的产品类别; 20、其他食品:未列入上述范围的食品或新制订评价标准的食品类别。
❷ 消费价格(CPI)食品中细分指数权数和权重哪里能看到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回是宏观经答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CPI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出台与力度,如央行是否调息、是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同时,CPI的高低也间接影响资本市场(如股票市场)的变化。具体权重如下:1、食品————————————权重34%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权重14%3、居住————————————权重13%4、交通通讯——————————权重10%5、医疗保健个人用品——————权重10%6、衣着————————————权重9%7、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权重6%8、烟酒及用品—————————权重4%
❸ 帮我分析一下各国CPI差异
近来,国人对CPI关注比较多。但是,由于对CPI的理解不同,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就会迥然不同。国家统计局8月30日公布今年前7个月的经济数据,指出前7个月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较多,涨幅达8.6%,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特别是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4.2%。同时,前7个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8.1%,涨幅比上月提高0.7%。一般来说,CPI指数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个时期内居民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的平均变化值。它通过一个十分复杂的指标体系来测算。对于这个指标,尽管目前各国都是根据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来设立,但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居民消费模式及消费水平、各国的消费文化传统等不一样,因此各国CPI体系的实际内容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人认为目前国内CPI上涨较快,就在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如果中国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那样用核心CPI(即不包括食品和能源成本的CPI)来分析,那么目前中国的CPI基本上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也就是说,如果以核心CPI来看中国物价指数问题,目前中国的核心CPI变化应该是很平稳的,因为上半年CPI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拉动的结果。但是,这些人是否想过,中国CPI指数体系与发达国家市场体系下的CPI体系差异甚大,用两个不相同的指标体系作比较意义不会太大。比如说,在CPI中,美国食品类及能源类所占权数比重仅有18.6%,而中国这两类消费品所占权数达40%。尽管食品与能源在居民的生活中通货膨胀率的测算随时间变化的差别不大,但它们作为居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如果把它们删除掉来得出关于通货膨胀和实际经济增长的中长期结论将是不准确的。如果我们再拿中国与美国的CPI内容及体系比较,就会发现两者差别更大,虽然两者在概念上是相同,但实际根本不在一个平台上。目前,国内的CPI指数统一执行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八大类”体系,即指数的构成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每个大类中又包含若干个具体项目,总共有300多项。其构成权重分别是食品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在此,我们再来看看美国2006年的CPI指数的分类与权重构成。美国的CPI是指包括200多种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平均变化值。而这些商品与服务又分为8个主要类别及不同的权重。如住宅(42.1%)、食品和饮料(15.4%)、交通运输(16.9%)、医疗(6.1%)、服装(4.0%)、娱乐(5.8%)、教育和交流(5.9%)、其他商品和服务(3.8%)。从以上的分类来看,两国CPI各大类所包括的商品与服务差异不会太大,但是实际上有区别。而且更大的区别是不同类消费商品与服务的权重构成。如美国CPI权重最大的住宅及交通运输,其比重达59%,但中国这两类商品及服务的权重仅为23%,两者所占的比重仅及美国的38%;而中国CPI中权重最大两类是食品与娱乐,其权重达到48%,但是在美国这两类商品及服务的权重只有21.2%。还有,中国的CPI商品及服务的权重确定、修正是不清楚的。而美国的CPI商品及服务的权重是通过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个人调查他们在早两年买了哪些东西而确定的。这些权数每两年要修正一次,以使得它们与人们改变了的消费偏好相符合。比如说,美国2007年1月的CPI中各个类别的权数就反映了2004年和2005年两年中美国居民的消费倾向或模式。就这点而言,中国CPI指数与美国CPI指数体系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从目前中国的CPI体系的质量来看,也存在一定问题。从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所公布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的数据来看,其中的数据与居民生活存在脱节现象。如2006年城市居民的居住消费为904元(包括房租、水电、物业费、房屋修理等与居住有关的消费,自己购买房子也要算虚拟房租,有深圳居民曾告诉我,他一个月的房租就2900元,光房租一项一个月就大此三倍)、交通和通讯1147元(包括个人汽车消费、出租车费、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出行费用,手机、家用电话、上网、短信等),在此,以部分偏离实际的居民消费支出来计算CPI的做法,其结果恐怕也会存在偏差。正因为中国CPI指数体系的质素问题,如果我们仅是就一般的CPI指数体系的表面形式或概念体系来讨论中国经济问题,容易出现漏洞。比如,为什么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会出现所谓的“高增长、低通胀”?比如房价快速上涨、居民对物价上涨感觉与政府公布的数据背离、长期的低利息政策等,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CPI指数的质素不高,CPI指数没有全面的反映居民真实消费行为及模式的变化
❹ 请问你知道在统计CPI时,食品都包含哪些吗还有各占的比例
一、食品
1.粮食
2.淀粉及制品
3.干豆类及豆制品
4.油脂
5.肉禽及其制品
6.蛋
7.水产品
8.菜
鲜 菜
干菜及菜制品
薯 类
9.调 味 品
10.糖
11.茶及饮料
(1)茶叶
(2)饮料
12.干鲜瓜果
13.糕点饼干面包
14.液体乳及乳制品
15.在外用膳食品
16.其他食品
占比不知道,比重应该属于机密类的,只知道猪肉大体的比重为3%。
❺ CPI和恩格尔系数有什么关系
CPI越高,可支配的实际收入就越少,物价上涨,恩格尔系数也提高。
❻ 恩格尔系数与消费者物价指数和食品物价指数有什么关系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食品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食品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趋势和程度的经济指标。是经济指数的一种,通常以报告期和基期相对比的相对数来表示。食品价格指数是研究食品价格动态变化的一种工具,它为制定、调整和检查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价格政策提供依据。
三者一般是同向变化的,CPI和食品价格指数高了,恩格尔系数也就高了,居民生活水平会下降。
❼ cpi食品构成中都有哪些及比例
从中国CPI构成权重体系中,食品占了31.4%.。详细构成:粮食33.23%、肉类25.5%、蔬菜11.53%、水产品9.51%、水果6.91%、糖4.3%、油脂2.55%、鸡蛋1.34%
❽ CPI与PPI如何解读
权威专家解读CPI、PPI:8月走出通缩 降息将持续
2009-02-10 15:16:47来源: 东方网 点击查看评论 共 5 条 黑马推荐1月份CPI同比增幅为1%,连续第9个月下跌,PPI同比降幅达3.3%,连续第5个月大幅走低。
东方网2月10日报道 统计局2009年2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CPI同比增幅为1%,连续第9个月下跌,PPI同比降幅达3.3%,连续第5个月大幅走低。这是统计局2009年修改公布规则后,首次同日发布CPI、PPI数据。去年12月CPI和PPI分别为1.2%和-1.1%。众多专家、学者对此发表了看法,并对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及股市投资进行了预测。
著名金融证券专家谢百三对此也曾表示,除了担心通缩外,也担心通胀。
左小蕾表示PPI大幅下降是由于滞后因素所影响,第一季度PPI指标可能都会非常低,甚至为负,CPI也一样。
吴敬琏表示,中国经济从股市角度看,已经触底反弹了。A股市从2009年开始走出了强劲的反弹行情,上证指数从1月5日至2月8日上涨了19.79%,涨幅全球第一。
北科大教授:中国经济面临风险 降息将持续
经济学博士,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在惯性下滑,持续去年8月份以来的物价下跌。按照惯例,CPI同比增幅为负值,且持续两季度,经济即进入通货紧缩时期。尽管中国经济尚未进入通缩,但存在很大风险。“受干旱的影响,粮价预计上涨。”赵晓分析,“刺激中国经济的关键在于政府态度,特别是房地产政策,地方与中央一定要保持一致。否则,我们将错失拯救中国经济的最好时机。”
数据显示:通缩已成事实 经济出现止跌信号
尽管CPI、PPI可能会持续下行并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但是各种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或已经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反转。日前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经连续两个月反弹,从去年11月底部的38.8%上升至今年1月的45.3%。同时,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加速增长以及加上企业去库存化效果明显,研究显示,60%受访企业的库存(包括原材料和产成品)都已削减至仅相当于一至两个月的使用量或销售量。由于以上信号的出现,经济已经出现了止跌。
分析师:预计8月走出通缩 重点关注两类股票
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唐永刚认为,CPI、PPI的数据都是在预期之中,对市场影响甚微,大家更为关心的则是货币供应量。西南证券高级分析师董先安表示本次通缩始自08年8月,将于09年8月全面走出。如果定义08年11月是这轮经济调整的底部,那么现在的经济走势就可以定义为反转,但是反转的震荡期将维持半年时间。他表示央行上半年降息还有81个基点的空间,但是暂时没有紧迫性。
董先安表示央行上半年降息还有81个基点的空间,但是暂时没有紧迫性。而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唐永刚也说“央行降息压力不大,那么另外一个措施就是降低存款准备率。”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认为,随着CPI和PPI持续下滑,预计本月和下月央行仍有降息空间。“如果不降低利率,那么实际利率持续上升对经济复苏将是不利的。
具体到投资方向的选择上,两类股票值得关注,一类是政府振兴规划股,比如汽车、纺织、造船、机械制造业以及基建、设备制造、零配件制造、钢铁和煤炭等投资品等;另一类是逆周期行业比如医药产业、廉价娱乐业、基本生活品行业、教育产业,出版传媒产业等。 (本文来源:东方网 )
❾ 如何分析CPI和PPI指标
初识CPI和PPI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英文缩写,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CPI告诉人们的是,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消费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如我国7月份CPI同比上涨6.3%,意思就是说如果去年7月我国普通家庭购买某一组商品的费用是100元,那么今年7月购买同样商品大约需要106.3元。由于CPI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成为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
PPI是生产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它是站在生产者的角度来观察不同时期货物和服务商品价格水平变动的一种物价指数,反映了生产环节价格水平,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在我国,PPI一般指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包括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涉及调查种类186个。其中,能源原材料价格在PPI构成中占较大比重。通常情况下,PPI走高意味着企业出厂价格提高,因此会导致企业盈利增加;但如果下游价格传导不利或市场竞争激烈,走高的PPI则意味着众多竞争性领域的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整个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也将受到考验。
CPI和PPI并不亦步亦趋
相对于PPI,CPI是一个滞后指标。但PPI 对CPI有一定的传导作用,这种传导作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变化直接影响CPI 的变化;二是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变化,直接引起生产消费品的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间接影响CPI 变化。例如石油价格涨价,会导致石化产品涨价,石化产品涨价导致化纤价格提高,进而导致纺织品和服装成本上升,从而推高消费品价格。因此在多数情况下CPI和PPI走势方向是相同的。
由于PPI 影响CPI 主要通过影响下游企业的采购成本来实现,要受到种种环境因素制约,加上国家政策对部分关键价格的政策调控,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由于PPI 和CPI 的调查内容明显不同,也会导致PPI 和CPI 的不一致。比如因为消费结构的原因,食品价格在我国CPI构成中权重很大,而在PPI构成中食品权重相对较小,而能源、原材料占很大比重,这种内容差异也会导致CPI和PPI出现走势差异乃至背离。
CPI和PPI是经济“体温计”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CPI和PPI作为整体经济运行的核心指标,对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整个国家经济就如同一辆飞驰的列车,普通居民是列车的乘客,各类企业则是列车的零部件,而国家经济政策就是要确保这辆列车又快又稳地行驶。如果说GDP增速反映的是速度指标,那么CPI和PPI就是表明列车运行稳定程度的核心指标。如果CPI太高,车上的乘客——广大居民会感到列车过于颠簸受不了;如果PPI不正常,那么列车的零部件——众多企业则会承受过大的压力负荷。这两种情况一旦发生,都需要迅速对宏观经济进行“点刹”与调整,因此CPI、PPI的走势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整个经济运行的健康程度,并可由此预判未来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CPI还有更重要的意义。高通胀会导致上市公司盈利前景不明,增加市场风险。广大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源,他们的资金成本预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PI。高涨的CPI也通常导致央行采取加息、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等紧缩货币政策措施,这样造成流入股市的资金减少而资金回报要求提高,因此高通胀往往伴随股市的下跌。
当前PPI或是强弩之末
近一年PPI大幅上涨,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原油、煤炭、矿产等上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并且向下游加速扩散所致,特别是我国在6月20日大幅度上调了成品油价格,因此导致 7月份PPI冲上两位数。但今年7月以来,国际市场原油、煤炭、有色等各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均从高位快速回落,跌幅达到20%左右。各国普遍认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成为事实,基础能源商品价格将进入回落整理阶段,在此大背景下,PPI上涨已是强弩之末,7月份的PPI数据极有可能就是本轮周期的顶部,到四季度更有望出现快速回落。
而CPI方面,在国家对农业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和增加投入下,整个农业生产形势良好,食品价格有望维持稳定。而在终端消费行业仍处于买方市场的背景下,非食品领域PPI向CPI的传导仍不顺畅。根据国金证券研究所的预测,下半年CPI将总体保持回落态势,预计三季度CPI为5.8%,四季度为5%。在年底左右,PPI和CPI都有望迎来一个较好的形势,这也为资本市场的运行提供了一个相对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