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美国股市人才

美国股市人才

发布时间:2021-04-27 11:51:11

⑴ 在纳斯达克上市需要什么条件

纳斯达克的上市要求可以分为如下3类。
要求一:
(1)股东权益达1500万美元;
(2)近一个财政年度或者近3年中的两年中拥有100万美元的税前收入;
(3)110万的公众持股量;
(4)公众持股的价值达800万美元;
(5)每股买价至少为5美元;
(6)至少有400个持100股以上的股东;
(7)3个做市商(做市商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
(8)须满足公司治理要求。
要求二:
(1)股东权益达3000万美元;
(2)110万股公众持股;
(3)公众持股的市场价值达1800万美元;
(4)每股买价至少为5美元;
(5)至少有400个持100股以上的股东;
(6)3个做市商;
(7)两年的营运历史;
(8)须满足公司治理要求。
要求三:
(1)市场总值为7500万美元;或者资产总额、收益总额分别达到7500万美元;
(2)110万的公众持股量;
(3)公众持股的市场价值至少达到2000万美元;
(4)每股买价至少5美元;
(5)至少有400个持100股以上的股东;
(6)4个做市商;

(7)须满足公司治理要求。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⑵ 一个高级股市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

透视巴菲特式投资心理:招招针对人性弱点
巴菲特法则是沃伦•巴菲特42年成功投资生涯一直秉持的不二法则,核心精髓包括价值投资、边际安全原则、集中投资组合、长期持有股权等,秉持巴菲特法则的投资者如凯恩斯(Keynesian)、芒格(Monger)等都获得超越大盘的投资回报。考虑到美国股市在过去20年增长10倍的大牛市背景下,仍然有90%的投资者未能盈利的严峻事实,长期获得超越大盘的投资回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历史证明巴菲特法则是投资界的黄金法则。
然而,尽管巴菲特法则为广大投资界人士所熟知,但成功应用巴菲特法则获得成功的人还是凤毛麟角。其原因到底何在?
巴菲特法则执行的最大难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类本性的理解与超越,二是对投资价值判断的专业性。前者涉及人类心理的奥秘,后者涉及对股票背后商业运营的洞察力(将另文论述)。任何投资市场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在推动,因而对他们心理的研究是洞察投资市场的独特视角。
直觉判断与四大错觉思维
“我和查理还没学会如何解决公司的难题,我们的成功在于我们集中力量于我们能跨越的一尺栅栏上,而不是发现了跨越七尺栅栏的方法。”
巴菲特还坚持投资于自己所熟悉的行业,他承认自己不投资于高科技公司的原因是自己没有能力理解和评价它们
心理学的一个重大发现就是人类的直觉,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心灵活动有其自身原因,而理性却无法知晓。”人类的思维、记忆、态度都是同时在两个水平上运行的,一个是有意识和有意图的,另一个是无意识和自动的。我们的所知比我们知道自己所知的还要多。
直觉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基因优化的结果,是人类反应及处理问题时的心理捷径。股市中恐惧、贪婪、乐观、悲观等情绪均是无意识的自动的直觉反映,是人类的本性。为什么人们会疯狂地追涨(贪婪)、杀跌(恐惧)?为什么股市不断重演非理性繁荣与非理性萧条的循环?就是因为直觉和本性的原因。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直觉判断一方面节省了人类的心智资源,另一方面也为人类带来了错觉思维。由于直觉存在敏感性、即时性、既定模式反应等特征,直觉在进行判断与决策时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从而使人们产生了事后聪明偏见、过度敏感效应、信念固着现象、过度自信倾向等错误思维,这在股市投资决策中充分反映了出来。
1.事后聪明偏见
所谓事后聪明偏见是指人们往往倾向于利用事件发生之后的结果去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过程。“事后诸葛亮”就是指这一现象。人们往往会忽视事后理解的天然优势,而进一步贬低事前决策的复杂性与难度。事后聪明偏见是普遍存在的,是人性的一部分,这一错觉思维使人们倾向于高估自身的能力,而低估他人的能力。
巴菲特在投资中尽量避免犯这样的错误,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对伯克夏•哈撒韦的投资(当年主要以纺织业为主)给了巴菲特非常大的教训,20世纪80年代他被迫将持续亏损的纺织业务关闭。这形成了巴菲特非常重要的投资准则,即投资于保持一贯经营原则的公司,避开陷入困境的公司。不要高估自己,指望自己比该公司的经营者做得更好,能够扭亏为盈。“我和查理还没学会如何解决公司的难题,”巴菲特承认,“但是我们学会了如何避开难题,我们的成功在于我们集中力量于我们能跨越的一尺栅栏上,而不是发现了跨越七尺栅栏的方法。”
2.过度敏感效应
过度敏感效应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倾向于高估与夸大刚刚发生的事件的影响因素,而低估影响整体系统的其他因素的作用,从而作出错误判断,并对此作出过度的行为反应。敏感能使人们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并加快对此的反应速度,但也会加大反应的幅度,使反应过分。
以美国“9•11”事件为例。“9•11”事件后,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毁纽约世贸双塔的情景极大刺激了美国公众的神经,于是人们大大高估了航空旅行的危险性,倾向于选择其他旅行方式,美国航空业随之进入大萧条期。然而,数据统计显示,即使考虑到“9•11”事件的航空灾难,航空旅行也是所有旅行方式中最安全的,其事故率是火车旅行的三分之一。过度敏感效应在股票市场投资中反映得淋漓尽致,在股市上涨时,人们往往过分乐观,倾向于相信大牛市是永无尽头的,于是过分推高了股票价格;而股市下跌时,人们往往过分悲观,倾向于相信大熊市是不可避免的,于是过分打压了股票的价格。巴菲特认为正是人们的非理性行为使得股票价格围绕其价值进行过分的波动,为投资带来机会。他认为好的投资者应当利用这一现象,在别人贪婪时恐惧(1969年当巴菲特发现股票市场中人们已经陷入疯狂时果断抛售了所有股票,并解散了投资基金),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1973、1974年美国股市大幅下跌进入熊市后,巴菲特又逢低分批建仓成功抄底)。巴菲特认为,“股票市场下跌在某种情况下不是坏事,投资机会正是从投资退潮中显露出来。”
3.信念固着现象
信念固着现象是指人们一旦对某项事物建立了某种信念,尤其是为它建立了一个理论支持体系,那么就很难打破人们的这一看法,即使是相反的证据与信息出现时他们也往往视而不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越是极力想证明自己的理论与解释是正确的,就越是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封闭。
信念固着现象是股票投资中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股票投资者往往倾向于预测股市的涨跌与股票价格的波动,各类证券分析机构也通过预测股价波动获取收益。然而,人们往往会落入信念固着的思维陷阱,在满仓时忽视下跌信号的出现,而在空仓时忽视上涨因素的累积。巴菲特看透了这一思维误区,主张理解投资与投机差异,认为应理性投资而不应非理性投机。应当说,这就是巴菲特法则的思想精髓——价值投资。
凯恩斯、格雷厄姆及巴菲特都曾解释过投资与投机的差异。凯恩斯认为:“投资是预测资产未来收益的活动,而投机是预测市场心理的活动。”对格雷厄姆来说,“投资操作就是基于透彻的分析,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能获得满意的回报。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操作就是投机。”巴菲特相信:“如果你是投资者,你所关注的就是资产——在我们这里是指公司——未来的发展变化。如果你是投机者,你主要预测独立于公司的价格变化。”以上述标准来看,中国股市目前还是一个投机气氛浓厚的市场。
4.过度自信倾向
过度自信倾向是指人们在对过去知识进行判断中存在智力自负现象,这种现象会影响对目前知识的评价和未来行为的预测。尽管我们知道自己过去出过错,但我们对未来的预期仍然相当乐观。造成过度自信倾向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往往倾向于在他们完全正确的时刻回忆自己的错误判断,从而认为这只是偶然发生的事件,与他们的能力缺陷无关。过度自信倾向几乎影响了每一个人,约翰逊的过度自信造成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陷入了越南战争的泥潭,尼克•里森的过度自信造成了百年巴林银行的倒闭。可以说过度自信倾向是人类理性决策的最大敌人,这一倾向还容易使人们产生控制错觉,就如赌徒,一旦赢了就归因于自己的赌技与预见力,一旦输了就认为“差一点就成了,或偶然倒霉”。而从理性角度来看,进行赌博与购买彩票从概率上来说是一场必输的游戏,然而还是有无数赌徒与彩民由于控制错觉而沉迷于此。
真正摆脱过度自信倾向,超越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绝大多数的股票投资人都坚信自己能够判断出大盘的涨跌趋势,并通过“逢低买入与逢高卖出”来获取收益,自己的收益将远远超出大盘指数的涨幅。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据统计90%的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投资收益落后于大盘指数的增长,尽管这一统计数据是如此明显的证据,人们还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成为那部分10%的投资者,而拒绝接受傻瓜似的股指基金组合,认为这是对自我智力的羞辱。巴菲特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认为大盘是无法预测的,能够把握的是对股票背后公司价值的评价与未来收益的预测,因此他从不期望于通过预测大盘来获益。
此外,巴菲特还坚持投资于自己所熟悉的行业,他承认自己不投资于高科技公司的原因是自己没有能力理解和评价它们。在伯克夏•哈撒韦公司1998年年会上他说:“我很敬佩安迪•格罗夫和比尔•盖茨,而且希望把这种敬佩通过资金支持他们转化成行动。但是说到微软与英特尔,我不知道十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而且我也不喜欢玩那种对方占优势的游戏。我花所有的时间考虑技术,但我仍然可能是分析这个行业的第100、第1000甚至第10000个聪明的人。确实有人能分析这个行业,但是我不行。”
从众与群体极化
他不仅在投资决策中坚持独立思考,还在被投资公司中重用抵制行业惯性的经营者
从众是指人们受他人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与信念。旅鼠行动是经典的从众案例,这种生长在北极的小动物每当种群繁殖到一定程度就会集体跳海,自杀身亡。社会心理学家所做的从众研究试验中,人类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从众倾向。
从众可以引发群体极化效应,即群体成员的相互影响可以强化群体成员最初的观点与信念。群体极化效应的产生原因有两条,一是群体成员倾向于与其他成员保持行为与信念的一致,以获取群体对他的认可及团体归属感;二是群体成员在对需要决策的事件拿不准的时候,模仿与顺从他人的行为与信念往往是安全的。
从众与群体极化效应在人类的投资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出来。人们的投资行为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当大多数投资者都陷入贪婪的疯狂而拼命追涨时,很少有投资者能冷静而理智地抵制购买的诱惑;而当大多数投资者都陷入恐惧之中而拼命杀跌时,也很少有投资者能抵制抛售的冲动。这种从众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然而,明智的投资决策往往是“预料之外而情理之中”的决策,大家都看中的热点板块的投资价值通常已经提前透支了,而聪明的投资者一般会不断观察与跟踪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当它的股价下跌到合理的区间范围之内时(被大多数投资者忽视),就会果断吃进。很显然,这样做不仅需要专业的价值评估水平,更需要抵制从众压力的坚定意志与敢为天下先的巨大勇气。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曾经教导他要从股市的情感漩涡中拔出来,要发现大多数投资者的不理智行为,他们购买股票不是基于逻辑,而是基于情感。如果你在正确的判断基础上获得符合逻辑的结论,那么不要因别人与你的意见不一致而放弃,“你的正确或错误都不会是因为别人和你不一致,你之所以正确是因为你的数据与逻辑推理正确。”巴菲特遵循了老师的教导,他不仅在投资决策中坚持独立思考,还在被投资公司中重用抵制行业惯性的经营者,并将抵制行业惯性作为他所归纳的12条最重要的投资准则之一。在对Notre Dame商学院的学生发表演讲时,他归纳了37家投资银行的失败原因:“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结局呢?我来告诉你们,那就是愚蠢的模仿同行的行为。”
根据合理的数据与逻辑得出的理性判断,从不为他人的观点所动;他只投资于自己搞得懂的产业与公司,在公司调研上亲力亲为,从不借助他人的判断。他将投资活动比喻为打
棒球,他认为投资比打棒球容易,打棒球是没有选择地击打投过来的每一个球,而投资只需要选择击打那些最有把握击中的球就可以了,合适的球没投过来之前你只需要躺着休息就可以了。可以说,巴菲特是少数有理性与勇气爬出虚假信息洞穴获得理性光明的人。
信息洞穴与事实真相
他从不阅读华尔街的所谓权威证券分析,也不热衷到处收集影响股市的小道消息
国外一些研究 伊拉克问题的专家指出,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出身平民,精明能干,通过奋斗夺取了国家最高权力。但他作出了两次关键性的重大决策失误,导致付出生命的代价。一次是入侵科威特,这是基于美国不会武力干预的判断;第二次是在核武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这是基于对自身武装力量的过高估计。为什么像萨达姆这样精明的人会犯这种错误呢?专家分析,萨达姆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洞穴人,他所接触到的信息都被伊拉克高级官员所垄断,而这些官员往往或是依据自身利益来歪曲、加工与屏蔽信息,或是投其所好,报喜不报忧,以此保住官位。于是萨达姆呆在虚假信息的洞穴中,看不清洞穴外的事实真相,作出基于错误信息的错误判断与决策也就理所当然了。
投资者是典型的信息洞穴人,投资市场上活跃着交易所、上市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公募与私募基金、证券公司、普通股民、投资咨询机构、媒体、银行、律师及审计事务所等主体,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每个个体都处于食物链的某一个环节,为了各自的切身利益,时常有意识或下意识地发布、制造、夸大、歪曲信息。由于信息发布者“裁剪”信息的内容,不少人被虚假或片面信息所操纵,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典型的事例是上市公司高管与庄家相互勾结,配合庄家对股价的操纵而制作财务数据、发布虚假消息,最终受损的是普通散户。此外,普通投资者对庞杂信息的识别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持,更容易受到愚弄。例如前一阶段我国拟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的紧缩效应就被高估,而我国今年上半年看似不高的CPI指数(3.2个百分点)使普通投资者低估了通胀的可能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CPI指数的构成比例不合理所致。
巴菲特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从不阅读华尔街的所谓权威证券分析,也不热衷到处收集影响股市的小道消息,同样不天天紧张地盯着盘面的变化,这使得他的投资工作非常轻松,他有时甚至在家中一边享受天伦之乐、一边工作,美国股市上世纪80年代末崩盘的那一天他甚至无暇关注股市。巴菲特只相信自己
如何应对人性的弱点
在可能的情况下延迟投资决策的时间,避免一切冲动情形下的决策行动,应当是保持理性与明智的有效方法
客观地说,直觉、从众等人类本性并不是绝对的缺点,我们的主观体验是构成人性的材料,它是人类对艺术和音乐、友谊与爱情、神秘性与宗教体验的感受源泉。但必须承认,上述人类本性会造成错觉思维、错误判断和错误行为,这一现象在投资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巴菲特法则的核心并不是他所创立的12条投资法则,任何所谓投资真经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灵,只有其背后的真正原则与规律才会永恒,巴菲特在投资活动中对人性心理弱点的克服与利用正是这种永恒的法则与逻辑。人性之所以被称为人性,就是因其源自于自身并难以克服,但仍然有应对之道,人们可以从态度、反思、试错与时间四个维度来修炼自己,克服人性弱点,获取满意的投资收益。
首先,正确的态度是克服心理弱点的基础。
我们应当正视与承认人类具有局限性这一事实,这种对人类能力的自谦与怀疑是科学与宗教的核心所在。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对此有精彩的论述,“科学同样包括直觉和严格检验的相互影响。从错觉中寻找现实需要开放的好奇心与冷静的头脑。以下观点被证明是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批判而不愤世嫉俗,好奇而不受蒙蔽,开放而不被操纵。”在投资活动中树立这一态度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保持中庸避免极端。如果不能保持好奇与开放的心态,就不能最大限度获取投资决策相关的信息,也就不能及早发现环境的转变与新的规律的形成,也就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投资机会;而如果不能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信息,就容易受到他人的蒙蔽与操纵,从而陷入无数的投资陷阱。
其次,反思是克服心理弱点的方法。
正如苏格拉底的旷世名言所说:“不加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反思与总结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也是提升投资活动与投资决策成功率的重要方法。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认识到,“任何一个单独的真理都是不充分的,因为世界是很复杂的。任何一个真理如果脱离了和它互补的真理,就只能算是部分真理而已。”世上没有绝对正确的事情,在做任何投资决策之前,不要先入为主与过分自信,务必从反对这一投资决策的角度进行思考,试着提出反对的道理与理由,或是咨询其他投资人的意见,尤其重视反对者的意见,这种反思与多重思考会极大地完善、丰富与修正你的投资决策,提高投资决策的质量。
再次,试错是克服心理弱点的手段。
人类是有限理性的,而投资市场是错综复杂与不断变化的,人们不可能穷尽投资决策所需的一切信息与规律,因此有效检验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的手段就是试错,对可能的投资方法与对象进行尝试性投资,将投资手段与方法放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对试错的批评可能在于两点,一是认为试错的代价过于高昂,二是投资的时效性,当发现投资机会时该机会已丧失。对第一种批评的对策是将降低试错筹码,当确认投资决策有效时再进行大笔投资;对第二种批评的对策是试错检验对象的选择,不是具体的投资对象(如具体的股票),而是投资的规律与哲学的检验(如高科技股票的投资规律)。
最后,掌握投资决策时间是克服心理弱点的补充。
人类的心理本性具有极强的时间敏感性,在理性与感性的斗争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性往往由强变弱,理性往往由弱变强。人类大多数的错误都是出现在一时冲动的情形下,人们常常会在一时冲动下做了某种行为,事后又追悔莫及。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事情刚刚发生之时,会夸大导致事情发生的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造成思维偏见与决策失误。这在人类投资活动中也很常见,大涨与大跌都会在发生之时极大地刺激人们的神经,调动人们的情绪,使人们产生买入与卖出的冲动,而冲动情况下作出的投资决策往往是不明智的。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延迟投资决策的时间,避免一切冲动情形下的决策行动,应当是保持理性与明智的有效方法。

⑶ 美国股市几乎新高,而A股还在3000点踏步,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美国股市一直创新高,而中国A股10年依然3000点徘徊?

美国为什么10年来一直是牛市,而中国A股死死的趴在地上起不来。现在还是在3000点晃荡,突破不了。

结语

但目前来看,国家一直在努力改变现状,注册制的实施,使得股市可以良性循环,垃圾股被扫地出门,没有了生存空间。

相信未来A股市场也会像美国一样,更多的为投资者创造财富,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

当务之急,还是先改变过于依赖房产的单一经济结构,释放更多的资金流动起来,刺激消费,实体经济腾飞起来,上市公司才能受益,股市赚钱效应才会提高。

⑷ 为什么中国股市不如美国

为了不产生敏感词和不必要的麻烦,以下凭理解力。

  1. 你看过池子吗?有一定容量,可我们这个池子,容量不可测。对方比较稳定。

  2. 注水速率。池子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稳定,这视乎有没有水进入,且关乎速率。对方的呢?不过QE刚退出,印的钱少了。

  3. 是经济的晴雨表,且是提前预示的。所谓希望、愿景。对方经济复杂但在复苏。

  4. 我们的股市已演变为炒板块,整体上别期望太多。所以还好,还可以投资和投机。

  5. 有错请指出。

⑸ 美国公民炒股税

美国公民炒股只有赚钱的人才缴纳税,不是把你投资的本钱算在里面,而是只算你赚的那部份钱。比如说你投资一万美元购买了一个股票,卖掉后本和利共得到一万零二百美元,扣除你买卖股票的手续费用10美元,最后只上190美元的收入税,大约是按照25%左右来计算。
美国股票手续费规定买和卖合起来算一次,不管你投资几万,还是几千,也或是几十万或更多,买卖一次只交纳10美元。
其次只有赚钱的人才缴纳税,不是把你投资的本钱算在里面,而是只算你赚的那部份钱。比如说你投资一万美元购买了一个股票,卖掉后本和利共得到一万零二百美元,扣除你买卖股票的手续费用10美元,最后只上190美元的收入税,大约是按照25%左右来计算。

那么美国是怎么规定费用的呢?他们规定买和卖合起来算一次,不管你投资几万,还是几千,也或是几十万或更多,买卖一次只交纳10美元。其次只有赚钱的人才缴纳税,不是把你投资的本钱算在里面,而是只算你赚的那部份钱。比如说你投资一万美元购买了一个股票,卖掉后本和利共得到一万零二百美元,扣除你买卖股票的手续费用10美元,最后只上190美元的收入税,大约是按照25%左右来计算。
如果股票亏掉了,就不存在上税的说法。一分钱的收入税都不缴纳。同时如果你购买几种股票,其中一些赚钱了,其中一些亏本了,就按你所有投资的总数来计算,那些你赚钱的股票可以补给你亏钱的股票,不如说你购买三个股票,其中一个股赚了500美元,而另外两个亏掉了400美元,那么在赚取的500美元中扣除亏掉的400美元,再扣除三个股票买卖费用30美元,最后只按照70美元收入的25%来计算你要上的税。我这里用小数字来作为例子,是为了让大家一眼就明白。
还有你投资的股票可能几年都在买卖,那么几年一起来计算,把你最后卖掉股票的总收入扣除出你的本金,及你在几年中买卖的手续费,最后算出来的数量没有余额,甚至是负数,那么也不用交税。如果几年后你退出股票市场,最后总的交易数额除去你当时投资的本金后,以及几年交易买卖中的手续费后还有余额,那么你就要缴纳多余部分25%的收入税。
就这样,美国政府在股市上的税收也不低,而中国政府不管你是亏还是赚,都要收取印花税,不是按照你赚取的来计算,而是把本金都算在里面,如果你亏掉很多,想把股票卖掉把钱给退出来,还要交纳印花税,这就有点太过于收刮老百姓了。同时证卷公司买和卖都要收取费用,这就是双向收取费用了,而且不按照次数,却是按照投资总量的多少来收取,也不利于鼓励百姓投资。这是竞争过于稀少的缘故,美国有几家很大的证卷交易公司,他们有竞争,所以手续费用也就无法提得那么高。中国既然那么多人口,为什么证卷交易公司却成了垄断公司?任由他们收取费用了?
后记:看到朋友的留言,我明白了,印花税是最后总金额的千分之一,手续费确实是总金额的0。3%。那么我就可以计算美中股票买卖最终哪方收费最高了。下面我们以相同的资金,相同的盈利来计算,比较合理,那么我们就用一万美元为例:
一万美元按照人民币现在的兑换率6。8多一点的话,大约是68000元。如果在美国购买一个10美元(为了好计算我们用整的来做例子),可以购买1000股,同等的钱用来购买中国股票10元一股的话,那么可以购买6800股(还是为了好计算,用整得数字来计算股票),这个价格的股票在美国和中国都有,不奇怪。
购买后如果是收益上升,假如都上升5%,(等量的才能够比较客观)那么美国股票一股价格是10。50美元,1000股卖掉后得到总金额10500美元。中国股票一股价格是10。50元,卖掉所有股票后得到总金额为:71400元。
美国股票最后金额扣除交易费10美元(买卖一次10美元),剩下10490美元,扣除本金10000美元,剩下490美元,490美元上税25%,那么这个人上税为121。5美元,那么这个人手中大约可以得到了10490-122。5=10368美元。
中国股票最后金额71400。第一次买股票手续费为金额的0.3%来计算是68000 x 0.3%=204元,第二次卖掉的手续费是71400 x 0.3% = 214。2元。印花税为金额按照千分之一来计算为71400 x 0.1% = 71.4元。那么最后到这个人手里的钱是:71400-204-201.2-71.4== 70910.4元。兑换成美元约为70910.4/6.8==10428美元
最后美中买卖股票赚钱的人们费用差异为:10428美元--10368美元==60美元。那么美国股票最终多缴纳60美元左右的费用。我们这一对比就明白了,美国买卖股票的手续费用低,但是税收高。
下面我们也用同样的金额购买美中股票,但是是亏掉来计算,股票有亏也有赚,这个很自然。
一万美元购买10美元一股可以购得1000股,如果亏掉5%,股票为9。5美元一股,那么最后卖掉后得到的为9500美元。这个人的钱不用缴纳任何费用,除了手续费10美元外,这10美元可以在下次赚钱股票里扣除出来,那我们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68000元购买10元一股的股票,可以购得6800股,如果亏掉5%,每股价格为9。5元,那么最后卖掉后金额为64600元。扣除第一次手续费204元,第二次手续费193.8元,印花税64.6元,最后到手的金额为64600-362.4=64237.6元,兑换成美元大略为9447美元。
美中买卖股票亏本的人们最后费用差异为:9500美元--9447美元==53美元
总结:在中国买卖股票手续费比美国高。在中国买卖股票如果你亏掉了,你就更亏,问题就在赚钱要收税(理所当然),亏本还是要收税(不合理)的关键上。在美国购买股票,赚钱了,你要多缴纳费用,问题是税收太高,但是如果你亏本了,政府不会雪上加霜,亏本的人得到免税的优惠。美国和中国各有利弊,中国炒股只能够赚,否则你就更加吃亏。所以中国赚钱的人更高兴,更少缴纳费用,这是为赚钱人开的股市,而亏掉的人就难上加难了。美国炒股亏了,国家优惠一点,赚钱了,国家多收一点,我觉得这种方式可以让赚钱的人多分出一点来为国家作贡献,何乐而不为呢。赚钱了,就是让他多缴纳一点,心里也高兴。你们说是不是?更何况炒股本来就是有亏有赚,对多数人来说,是亏多赚少。最后一对比,还是觉得美国收取费用的方式比较合理一些,多赚取利润多缴纳费用,这可以均衡一下收入贫富差异。

⑹ 美国股市为什么这样牛

因为美国的经济牛,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强,股市肯定牛。

⑺ 请问从事美国股票操盘手,上夜班的,有没有发展前景呀

如果是代客操盘,那只不过算一个机器,说实话没什么技术含量,工资估计不是很高吧。当然,你可以学习你客户的操作手法,在工作的期间学习股票的投资,然后自己做或者去证券公司做。

⑻ 美国股市是不是稳赚不赔的为什么散户不去美国炒股呢

美国股市并非大家想象中的这么美好,美股同样也是遵从少数人赚钱,多数人亏钱,并非美股投资者就是稳赚不赔的,我们看到的只是美股的表面。

其实就像其他国家的股民看中国股市一样,看到中国股市里面的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五粮液、万科A等等几十只行业龙头股。

在国外的股民投资者看到贵州茅台的涨幅,都以为中国股市股民投资者炒股都赚钱的,只要逢低长期持有贵州茅台都赚的盘满钵满的。

1、不知道怎么开美国证券账户;

2、根本没钱去美国炒股,他们是美元;

3、看不懂英文,怎么去美国炒股;

4、A股都炒不好,还有必要炒美股吗?

5、认为美股同样赚不到钱,何必去碰钉子呢?

以上5点就是为什么我国散户不愿意去美国炒股的真正原因。

总之股民投资者一定要认清事实,股市永远是股市,成立股市的初衷是融资,股民投资者进来股市是为融资买单而已。

这是全球股市都一样,股市为融资而成立的,A股和美股都一样遵从定律,只要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就真正体验到美国股市并不是想象的这么美好。

阅读全文

与美国股市人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滕州理财被骗 浏览:140
盘锦股票交易所 浏览:505
创新科创理财 浏览:565
做理财英语 浏览:831
武汉经纪时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992
外汇平台名称 浏览:599
北上资金流入代表什么 浏览:514
银行理财返点 浏览:905
网络理财讲座 浏览:59
钱庄理财官网 浏览:686
分级基金a在哪买 浏览:989
理财手账排版 浏览:961
股指期货合约价值怎么算 浏览:511
股票害死人 浏览:201
期货资管业 浏览:576
期货参考盘 浏览:122
理财产品演讲稿 浏览:764
叶适理财 浏览:434
2019年5月2日港币兑人民币汇率 浏览:350
贵金属原油平台排行 浏览: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