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元涨跌什么意思啊
日元跌,按照汇率,1元人民币能够换取更多日元,有助于有助于增强日本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增加出口对。
外投资换取等量外币需要支付更多的日元,从而抬高日本厂商在国外的投资成本,使其投资海外的盈利空间变小甚至消失,由此抑制资本外流,减缓国内“产业空心化”的步伐,以便减轻国内的失业压力。
日元涨,按照汇率,1元人民币能够换取更少日元,如果日本的贸易对象国也相应调低汇率,日元贬值的这些效果则将大打折扣,甚至被抵消。
(1)日元暴涨详细分析扩展阅读:
日圆(円),又称作日元,其纸币称为日本银行券,是日本的官方货币,于1871年制定。日圆也经常在美元和欧元之后被当作储备货币。货币符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4217订定其标准代号为JPY。日语罗马字写作Yen。
日文“円”字即为“圆”之略字(日本异体字),读为“えん”,并制订1円=100分。英称“Yen”。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4217订定其标准代号为JPY。
日圆是用¥表示的,在数字后日圆的表示方法是加一个E字。
『贰』 日元汇率暴涨,是因为什么原因
全球经济动荡.欧美、日本股市大跌.日元成为避险的币种,由此造成日元暴涨.汇率前景谁也无法预测,如果日方出面干预上涨则会止涨,而如果美国要操纵汇率,刻意压低美元/日元,则短期内,日元/人民币,上0.06也是可能的.
『叁』 日元对人民币汇率为何上涨请做简要分析,
他们的经济强呗,看看这十多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是如何增长的吧!好快呀!
珍珠港失败后,他们向美国、乃至全世界倾销电器和汽车(最近汽车似乎不太好卖了),这些家伙真厉害呀~在非洲他们帮贫穷国家修筑公路,然后低价倾销二手旧汽车、高价销售汽车配件!这个岛国不可不防!!
更别说我们了。早就中他们的招了!想当年还是应该所要战争赔款、、、、、、、
『肆』 怎么看待最近日元汇率的暴涨
2月的东京,气候温润,风和日丽,游人如织。
自去年底连任后,内阁总理大臣安倍晋三心情一直不错,执政党内唯我独尊,在野党不堪一击死气沉沉。外交上总算干成了点事,慰安妇这个烦心事跟韩国总有了进展,TPP协议顺利达成,可以说是首相任上的奇功一件。
只是西边的金三最近好像得了狂躁症一样,吵着要发卫星点核弹。不过对付金三,还是得盟国大统领奥巴马出面主持大局,多派个航母,再往韩国部署点爱国者导弹,那金三自然不敢造次。我大日本国自卫队跟着美国的航母编队打打下手,助助威。至于韩国遭受到的威胁,我日本国精神上表示支持。
12号早上,通产省的官员来到位于永田町首相官邸来汇报,说今年的外贸形势一片大好,中国游客在春节期间大举涌入,买爆日本的化妆品、药品、奶粉、马桶等等。
安倍琢磨着,央行的黑田搞得货币贬值这一招还真管用,本国老年人多,但中国中产阶级消费需求庞大又喜欢装逼,人民币/日元两年升值50%,来日本游玩购物买房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正好又碰上了大宗商品暴跌,日本的进口不需要花那么多钱,制造业竞争力越来越强,日本国要转运啦!
——人民币/日元,2年来升值巨大,最近趋势扭转。(FDT外汇操盘手)
想到这,安倍有点飘飘然,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接近名垂千古的状态。
转眼过了11点,秘书通报,说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财务省外汇事务主管浅川雅嗣有要事求见,而且强调事态紧急!
安倍寻思着来得正好,得好好表扬一下做事给力的两位小弟。
---------
黑田:首相先生,大事不好啦!
安倍: 怎么了,大白天的闹鬼啦。70多岁的人了,平时没你这么慌过。
浅川心里骂道,安倍大哥您平时也得经常看看行情啊。现在不是2年前啦,那时QQE一出股市天天涨,日元天天贬值,可如今世道变了。不得已浅川接过话。
浅川:这下是真的麻烦了,2月还没过一半。日经指数从18000点掉到了15000点啦,日元也升值的很厉害。再这样下去,我们就是世界金融危机的源头了。
安倍:怎么会这样,你们之前跟我说股市跌的最多的是中国。1月底黑田君不是搞出负利率了吗,当时他可是拍着胸脯说USD/JPY能贬值到130的。
黑田:唉,负利率如果放在两年前会很有效,如今各国放水好几年,可经济仍然需求不足,复苏乏力,都很慌啊。
安倍:待会再说汇率。浅川你查到了日经的抛盘是谁干的。
浅川:主要是中东的主权基金。沙特、阿联酋这些土豪。
安倍:他们不是很有钱吗? 怎么开始卖股票了。
浅川:安倍大哥,油价跌到这个份上,地主家也快没余粮了。海湾的酋长们也是度日如年啊,国内老百姓福利要维持,也门的战事还没结束,又要派兵叙利亚,都是很花钱的事啊。
安倍:海外的卖盘我们管不着,你要告诉国内的机构不准随便砸盘。否则一个个查水表!
浅川:明白了,必要的时候让三菱、住井这些财阀出面稳定形势。日经15000点保证能守住。
——日经225指数,2月份跌幅亚洲第一。
黑田心里面苦笑,股市还好搞定,汇市就难咯。突然安倍秘书冲进来慌张说道,“韩国股市崩盘熔断了, USD/JPY再度跌破112关口”。安倍毕竟是见过大世面坐着一动不动,只是脸色越来越发青。
安倍:黑田,你不是说日元会继续贬值,怎么80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计划还不够吗
黑田:我本来是想USD/JPY在116-125的区间震荡最符合我国的利益。但最近确实世界比较乱,欧洲的银行深陷泥潭,美国的科技股泡沫貌似也要破灭。全世界都在买日元和黄金,我们挡也挡不住啊。
浅川:这也不能怪黑田君。我国的10年期国债国外的资金抢着买,甚至倒贴钱给我们也要买。
安倍:怎么回事,国债也搞出来负利率!
黑田:是啊,这个世界有时是很疯狂的。我们央行纵使再有钱,也不能对抗整个世界啊。人家抢着买日元我们可不能照单全收。
安倍:别整那些没用的。现在这世道,我不贬值,天诛地灭。一定要想办法让日元重回贬值之路!浅川、黑田你们倒是出点主意啊!
见老大有点动怒。黑田、浅川不得不开动年迈的脑袋急速运转,至少先应付一下。
浅川:我回头给国内的银行通下气,他们大多听话,得暗示银行做空日元。
浅川反应够快,但黑田毕竟是姜是老的辣,出的招显得更有水平。
黑田:日元买盘过多,直接的原因无非是各国特别是美国股市下跌,日元融资盘被迫偿还负债,被动买入日元。深层次原因则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油价又经常暴跌,市场一片恐慌,资金避险情绪高涨。要化解这种恶性循环,首先要稳定日元汇率,我打算让央行交易员在关键价位出手做多USD/JPY,先稳住112关口。
『伍』 日元为什么会突然暴涨,原因是什么
这段时间,美元下跌幅度很大,全球的股市表现也不好,但是日元却连续暴涨,小编认为主要是下面几个原因:
首先,是在这种普遍下跌和不景气的情况下,日本的央行宣布了加息。作为亚洲地区最早的发达国家,宣布加息的举措,无异于是从全球掠夺资金。以美国为首的经济体,大多采取的是量化宽松的降息政策,向市场投放货币,进行本币贬值,促进出口,拉动就业和经济的恢复,这种损人利己的招数。全球的资本在这个情况下,都很恐慌,都需要去寻找一个能够增值保值的渠道,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日元成为了一个避险的渠道,大量的热钱从全球涌入。
当然,大资金的主动涌入,以及跟风资金的抬庄,日元出现了连续的上涨也是属于正常之举。日本也刚好借此良机,大举利用低成本的资金,来进行国内的建设和产业的升级,为未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来进行铺路,不得不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抓住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当然,在未来全球经济恢复之时,其他国家和地区出现投资收益和投资回报率比日元更高的情况,资金也会大幅度的流出,马克思说过,资本是逐利的,哪里有足够的利润,资金就会涌向哪里,这是资本贪婪的本性。
『陆』 每日行情分析:日元怎么突然大涨
逢高减磅,当前最新货币兑换:1日元=0.06178人民币元,以上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止。
『柒』 日元为什么会暴涨
法国巴黎银行(BNPP)表示,风险资产持续受到较好支撑。尽管风险情绪较佳,但美元兑日元难以上涨,可能体现了日本首相安倍和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东京会议没有宽松信号发出。
该行经济学家们认为,7月28日-29日货币政策会议前,日本央行可能召开紧急会议,为日本财政及货币宽松准备的最佳方式为做多以日元计价的黄金(不像美元兑日元般,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关联低企),持续建议通过看涨期权做多。
该行称,周三(6月29日)公布的日本5月零售销售不及预期,4月数据也遭到小幅下修。
参考资料:live.gold678.com/news
『捌』 日元/美元 汇率 1960年后历史走势。谢谢
1,1950年到1953年,日本股市从85点涨的470点,最大涨幅为453%随后在1953年到1954年出现了.8%的调整,回落至300多点;
2,1954年到1961年,日本股市从314点涨到1829点,最大涨幅为483%,随后在1961年到1965年的4年里调整44.2%,回落至1000多点;
3,1965年到1973年,日本股市从1020点涨到5350点,最大涨幅为415%,随后在1973到1974年出现了37.4%的调整,回落至3300多点;
4,1974年到1981年,日本股市从3350多点上涨到8000多点,上涨了2.4倍,随后在1981年到1982年,回落至6000多点;
5、最后的阶段就是1982年到1989年,日本股市从6000点直上38900点随后进入日本倒退的10年时期,最高的一天市盈率曾高达92.28倍(1987年10月14日),引发了严重的泡沫经济
从上述数据看,即使在一波超级大牛市中,股市上涨之路也会有曲折反复日本股市前4次出现调整之前,股指的最大涨幅在415%~483%
现在中国所处的阶段,与日本股市发展的第3~~4阶段颇为相似,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人民币升值是股市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影响未来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人认为A股市场正在经历当年日元升值带来的牛市行情,为了搞清楚本币升值与本国股市的关系,此文中详细分析了1973年-1989年期间日元汇率和日本股市的走势,以资借鉴之所以选取1973年-1989年的走势,原因有二:一是日元汇率从1971年开始变动;二是1989年后的日本股市走势对目前A股市场的借鉴意义并不大
日元升值与日本股市相关性不明显
在1973-1989年期间,日元汇率有升有降,但股市整体呈上涨趋势如果将日元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定义为估值水平的提升,则除了1985-1987年外,日元汇率与日本股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本币升值能否转化为推动股市上涨的因素,还取决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
长期盈利增长推动多数板块分享牛市果实
在1973-1989年期间,市场平均上涨了20.23倍,涨幅最大的电信板块上涨64.3倍,最小的消费品也上涨了15.4倍,大多数行业涨幅位于20倍左右,与市场平均水平接近而且,除电信板块外,大多数行业板块的涨幅与其盈利增幅基本相称可见,长期而言,盈利增长仍是推动股价上涨的核心因素,板块差距并不明显
短期行业板块表现差异明显
尽管长期来看,板块涨幅差异并不明显,但在不同阶段,行业板块涨幅差异还是相当大的而在第三个阶段,即1985-1989年期间,由于股市上涨主要由估值水平提升推动,尽管市场涨幅惊人,但板块之间的涨幅差距反而不到4倍,市场呈明显的普涨特征
不同阶段板块表现出轮涨特征
最后,我们注意到,不同阶段的热点很少延续,而且往往在前一阶段涨幅居前的板块,下一阶段涨幅很有可能落后于市场;而在前一阶段涨幅垫底的板块,在下一阶段跑赢市场的概率却很大
一、1960年-1990年的日元汇率走势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排列,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强国,美元成为国际结算的主要货币,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日本也不例外自二战后-1970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在360:1的水平自1971年开始,日本官方公布的日元对美元汇率开始出现变动,之后日元经历了三轮明显的升值和两次轻微的贬值,详见图1
自1970年-1990年日元经历的三轮升值和两次贬值持续时间以及汇率变动幅度如表1所示其中三轮升值持续时间均是3年左右,但升值幅度在逐步扩大1971年-1973年期间累计升值32.5%,年均升值9.83%;1976-1978年累计升值41.03%,年均升值12.14%;1986-1988年累计升值86.14%,年均升值23.01%经历这三轮升值后,到1988年,日元在18年间累计对美元升值幅度达180.92%,年均升值5.9%后人关注最多的是1986-1988年的升值,因为这一轮升值幅度最大,对股市和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也最大
二、日元汇率走势与日本股市比较
为了弄清楚本币升值与股市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楚股票的定价因素和本币升值对这些定价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影响股票定价的因素无非是两个,一是企业盈利增长,二是估值提升本币升值除对少数拥有大量外币负债或原材料以进口为主的公司盈利有正面影响外,对整个经济起到的是紧缩作用,因此对整个市场的盈利应该不会有正面影响如果本币升值对股市有影响,应该是市场的估值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外部套利资金流入导致股市供求关系失衡所致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观察本币升值期间股市估值水平的变化,来判断本币升值对本国股市是否存在前后一致的影响
具体到日本,在1973年-1989年期间,尽管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而且期间日元汇率也是有升有降,但日本股市整体却呈上涨趋势,详见表2
我们注意到,在1973-1979年期间,日经指数的市盈率基本围绕20倍左右波动,市场估值水平并没有随着日元升值而得到提升,日本股市的上涨主要由企业盈利增长推动在1980-1984年的日元贬值期间,日本股市的估值水平也没有明显变化,股指在盈利增长的推动下继续呈上涨态势但在1985年-1987年期间,日本企业的盈利增长并不明显,股市上涨主要由估值提升推动,期间日经指数的市盈率从20倍迅速提升到70倍1987年-1989年由于日本企业普遍存在交叉持股,之前迅速上升的股指使许多大企业都录得可观的投资收益,据统计,丰田汽车在日本泡沫后期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占公司盈利的一半以上,因此这一阶段日经指数的估值不仅没有上升,反而还有所下降,股市上升主要由企业盈利推动,但这种主要来自股市和地产价格上涨的投资收益,犹如垒在沙丘上的城堡,极不牢固
如果我们提出的“本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只能体现为市场估值水平的提升”这一假设成立,那么通过观察1973-1989年期间日本股市和汇率走势可以看出,日元升值与日本股市估值水平提升之间并不存在前后一致的正相关性,日元升值之所以能在1985-1987年间推动日本股市估值水平提升,得益于当时日本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资金过剩,而日本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后又未能为这些过剩的资金找到很好的出路,使大量过剩资金转向了房地产和股市等资产市场,日本国民在巨大的财富效应的刺激下随即跟进,最终导致了那一场影响深远的股市和房市泡沫
三、日本股市不同时期的行业板块走势分析
在日本长达17年之久的大牛市中,不同时期板块之间的走势出现明显差异
1.1973-1979年石油危机下能源一枝独秀
在1973年-1979年期间,日本GDP从3047.6亿美元增长到9653.5亿美元,增长了2.17倍,名义GDP年均增长17.92%,实际GDP年均增长4.22%人均GDP从2843美元增长到8331美元,增长了1.93倍,这一时期是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后期阶段,期间日本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累计贸易顺差为130.44亿美元;汇率升值38.35%,年均升值4.75%;股市累计上涨76%,年均上涨8.41%,但日经指数的估值提升并不明显,股市上涨主要由企业盈利增长推动,本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并不明显
在这一阶段,日本股市中能源板块涨幅最大,上涨306%,是市场平均涨幅76%的4.03倍,其他如健康医疗、消费品、公用事业、科技和电信行业表现也明显强于市场,而银行、地产、原材料和消费服务行业表现则明显弱于市场,详见图2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板块涨幅基本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能源价格暴涨,日本国内钢铁等原材料工业经历了前期的高速发展阶段后进入停滞阶段,以及消费服务行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长的产业特征
2.1980-1984年电信独领风骚
在1980年-1984年期间,日本GDP从9653.5亿美元增长到12544.1亿美元,增长了29.94%,名义GDP年均增长3.88%,实际GDP年均增长4.22%人均GDP从8331美元增长到10452美元,增长了25.46%,这一时期日本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大关,进入工业化后期,通胀水平得到控制期间日本外贸收支出现方向性变化,在出口的推动下外贸顺差的绝对规模和占GDP的比重均持续扩大,而同期美国经历了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进入失落的10年,日美贸易摩擦明显增加,为日后的日元被动升值埋下了伏笔这一时期,日元汇率贬值7.74%,日本股市却在企业盈利增长的推动下劲升117%,年均上涨16.76%
在这一阶段,日本电信股涨幅最大,上涨了866%,是市场平均涨幅的7.40倍;银行股表现也很突出,上涨了316%,是市场平均涨幅的2.7倍;此外科技、健康医疗表现也明显强于市场;而前一阶段涨幅居前的能源板块在这一阶段下跌了1%,地产、消费服务、消费品、保险、原材料和公用事业等板块走势也弱于市场,详见图3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板块涨幅反映了投资人对新兴行业电信、科技未来高速增长的预期,以及国内货币供应增加后催生的银行资产膨胀和银行规模的扩大
3.1985-1989年估值泡沫助推地产消费
1985年的“广场协议”成为日本股市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日本股市由之前的经济发展和盈利推动转向估值提升,日本央行由于担心升值对经济的紧缩作用,采取了低利率的扩张政策,结果导致日本国内货币供应明显增速,M2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迅速增长的财富使广大投资人将大量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催生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也为日后的泡沫破灭埋下了伏笔在这一阶段,日本实际GDP仅增长17.19%,但汇率升值了72.17%,股市上涨了456%,市场估值水平由20倍左右提升到70倍左右 在这一阶段,具有资产属性的地产、消费服务、公用事业和保险涨幅居于前列,分别上涨了762%、709%、626%和617%;原材料工业经历了前期的低迷后,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繁荣而复苏,涨幅也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而在前两个阶段涨幅居前的科技、电信和健康医疗行业涨幅居后;消费品和工业由于制造业地位的下降,涨幅也落后市场;能源与银行涨幅基本接近市场平均水平可以说,这一阶段行业板块的涨幅体现了明显的资产属性,详见图4
四、日本股市的综合特征
通过分析日本股市在1973-1989年期间长达17年的走势,我们观察到以下特征:
1.盈利增长仍是推动股市上涨的核心因素
如果将1973-1989年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通过图5和图6可以看出,长期来看,推动行业板块上涨的核心因素仍是盈利增长在这17年中,除了电信板块的盈利增幅与股价增幅明显偏离外,其他行业的盈利增幅与股价增幅基上落在均线两侧附近
2.长期看多少板块均能分享牛市果实由图7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长达17年的牛市后,日本股市整体上涨了20.23倍,其中涨幅最大的电信板块上涨了64.3倍,涨幅最小的消费品板块也上涨了15.4倍,大多数行业的涨幅在市场平均水平20倍左右可见,在一轮大牛市中,多数板块都是可以分享到的,而其中跑得最快的行业一定是在此期间增长最快的行业,尤其是一些新兴行业详见图7
3.不同阶段板块涨幅差异明显
尽管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各个板块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比如从1973年-1989年期间,涨幅最大的电信板块的涨幅也只有涨幅最小的消费品板块的4.18倍但在不同阶段,各板块之间的涨幅差距要比这明显得多其中,在1973-1979年和1980-1984年两个阶段,由于股市上涨主要由企业盈利推动,使板块之间涨幅差异尤为明显,在前一阶段达到20.4倍,在后一阶段达到867倍,即便扣除能源板块在此期间的下跌,这一阶段板块之间的涨幅差距依然达到了19.24倍而1985-1989年的股价上涨主要由估值提升推动,板块之间的差距反而没那么大,涨幅最大的板块的涨幅只有涨幅最小的板块的3.93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普涨特征
4.不同阶段热点很难延续
除了板块之间的涨幅差异外,我们还注意到,不同阶段的热点板块很少延续,而前期涨幅居后的板块在后一阶段很有可能涨幅居前比如,在1973-1979年期间领涨的能源板块,在随后的1980-1984年期间成为惟一下跌的板块,而前期居涨幅后位的银行,在第二阶段又涨幅居前;再比如,在第二阶段涨幅居前的电信和科技板块,在第三阶段涨幅垫底,而在前两阶段表现较差的地产板块却成为第三阶段的领涨板块,详见表4
美元不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