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存货跌价准备分析

存货跌价准备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29 19:46:37

A. 怎么区分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计提是发生了,还是没发生,发生时,做T字账,正数表示什么,

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是会计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的贷方余额。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是根据市场走势、库存状况等分析出来的,具体的是,比较存货可变现净值与成熟低。如果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应该计提跌价准备。如果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本期应计提的跌价准备=本期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账面成本-“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

B. 存货减值分录求分析!!谢谢

2007年资产减值损失减值100-80 = 200 000
20
20
08年末值的恢复,但必须是原减值因素消失,由于价值贷款,存货跌价损失反弹或不得扣除减值和计提减值撇账的金额已经超过历史成本,应计值的程度,没有公认的会计原则,要采取谨慎态度,08年底,冲减
贷款资产减值损失20
2009年底,应该是20万,而不是30万,冲减的账面价值1,000,000
存货跌价减值准备20提供价值不大的准备100-95 = 5

信用的存货跌价准备5

销售资产减值损失的账面价值的商品95,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结果5转
95
成本的主要业务和贷库存商品准备5
100借来的存货跌价损失

C. 如何分析存货减值准备

只有“存货跌价准备”这个说法。
考虑存货的保质期限,价格变化,存放风险来分析。
如果保质期限短,那么计提比例应提高;
如果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此存货的价格会下降,你根据预计的下降幅度来确定计提比例;
如果仓库条件不好,或者你的存货是危险品,那么在存放风险这个角度上,应该提高计提比例。

D. 存货周转率计算中 在计提有存货跌价准备时 要采用存货净值平均余额还是存货平均余额呢

存货净值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计提有存货跌价准备时,要采用存货净值平均余额。

如果有存货跌价准备的时候,它是当作存货的备抵项的,所以它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体现的话,它是要被减去的,这样得到的才是账面价值,只有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以后,才可以把存货跌价准备转回,当然是在额度之内转回,不能超额转回,如果不是这样是不可以转回的。

存货平均占用余额就是平均库存情况,是所有原材料,在制品,成品以及所有在手的呆滞物料的平均库存,存货周转率考核的目的在于从财务的角度计划预测整个公司的现金流,从而考核整个公司的需求与供应链运作水平。

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应收账款等的速度越快。

(4)存货跌价准备分析扩展阅读:

存货周转率计算注意事项:

1、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销售收入”还是“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看分析的目的。如果分析目的是判断短期偿债能力,应采用销售收入。如果分析目的是评估存货管理业绩,应当使用销售成本。

2、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低越好。比如,减少存货量,可以缩短周转天数,但可能会对正常的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3、应注意应付款项、存货和应收账款(或销售)之间的关系。

4、应关注构成存货的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原材料、在产品和低值易耗品之间的比例关系。正常情况下,各类存货之间存在某种比例关系,如果某一类的比重发生明显的大幅度变化,可能就暗示存在某种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存货周转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存货周转率分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库存的周转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平均存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存货跌价准备

E. 比较坏账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异同点

您好,

  1.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对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备抵账户。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2. 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简单的说就是由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原成本,而对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种稳健处理。

  3. 相同点:A.两个账户都是基于会计的谨慎性原则而合理估计资产的未来可变现净值。二者都体现了会计的客观性原则、稳健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B.在计提坏账准备或者跌价准备之后,如果二者的价值回升,比如收到了已经计提坏账的应收账款、存货的市场价值重新提高等,减记的金额都应当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坏账准备或者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4. 不同点:A.坏账准备反映的是企业对应收款项作出的合理预计,而存活跌价准备核算的是对存货的稳健处理,两者核算的对象不同。B.二者的考虑因素和前提条件不同: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账龄、对方的经营情况、信誉及偿债能力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存货的保存现状、市场价值走向、替代品等因素。C.二者的计提方法不同: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发“等;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比较明确单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五条的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5. 纯手打,希望能够帮到您。

F. 有道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问题,想请教一下百友们。题目如下

针对乙材料分析
生成成丙产品所耗费的总成本:1000+300=1300万

根据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原则: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进行分摊计算

有合同:80%,税费分摊:55*0.8=44万

成本:1300*0.8=1040,售价:900万元,税费:44万,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
900-1040-44=184万元

无合同:20%,税费分摊:55*0.2=11万元

成本:1300*0.2=260,售价:1100*0.2=220万,税费:11万,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
220-260-11=51万元

针对丁成品分析:
售价:350-成本:500-税费:18=168万,由于已经计提100万存货跌价准备,故期未还需计提:68万元

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184+51+68=303万

做此种题主要原则是要清楚:存货跌价准备含义

G. 存货跌价准备的例题疑问

减值准备是在2008年末计提的,当时并不知道2009年能卖6000元。。。。

当然,就现实来说,一台机器设备的价格不可能一年涨幅那么大。但是就题目来说,既然这么出了,你就只能这么做。题目没有给你明确“2008年末预计不存在跌价“的信息,你就不要考虑跌价准备转回的情形。

题目怎么说就怎么做就对了。应试教育就是这样的,

H. 如何正确理解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如下的问题:
股份有限公司为商品流通企业,截至2005年12月31日,库存甲商品账面成本余额为200万元,数量10件,每件单位成本为20万元;如果公司向供货商购买同样规格的甲商品,每件采购单位成本18万元,则甲商品是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设该公司2005年12月初甲商品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零。

这时,很多公司认为甲商品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且金额为(20-18)×10=20万元。

从表面上看这样计提似乎很对,但实际是没有理解《企业会计准则一存货》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阐述。《企业会计准则一存货》中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中明确规定: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原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根据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后的金额确定。同时,规定了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

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2.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3.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应以产成品或商品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4.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应以市场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这里的市场价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场销售价格。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可变现净值减去存货的账面成本等于该存货未来的利润(或亏损)。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是谨慎性原则的具体运用,所以如果该存货未来发生亏损,则需要加以确认,也就是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该存货未来发生利润,则不需要加以确认。这样我们也能很容易理解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是如何确定的,估计售价就是该存货未来预计产生的销售收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的计提关键是该存货未来是否发生亏损,即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不是将存货的账面成本与存货的重新取得成本进行比较,即不是对存货的重新取得成本低于存货账面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再来分析前面的案例。如果在2005年12月31日甲商品的每件市场不含税销售价格为24万元,每件估计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3万元,则甲存货未来的利润(或亏损)=10×(24-3-20)=10万元,没有发生亏损,所以甲商品无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也许,还是有人认为甲商品的账面成本的确高于目前的采购成本20万元,对公司也的确造成了损失,为什么不计提跌价准备?其实,公司少赚钱和赔钱是两个不同的结果。甲商品的账面成本的确高于目前的采购成本,这最多说明甲商品少赚20万元的利润,但甲商品未来估计还有10万元的利润,说明甲商品的账面成本能够在未来得到回收,所以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反过来,即使甲商品的账面成本低于目前的采购成本,如果估计甲商品未来发生亏损,也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阅读全文

与存货跌价准备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6外资占外汇占款 浏览:883
qfii基金斩获14倍收益 浏览:70
中国交建发行价格 浏览:545
我的财富里看不见买了基金 浏览:298
泰铢对人民币汇率4月2号 浏览:834
科创板确定最终发行价格 浏览:22
期货理论价格公式 浏览:952
银华定增基金狂跌怎么办 浏览:313
贷款无力偿还会判刑吗 浏览:402
如何考核基金管理人 浏览:839
中国外汇新政策 浏览:89
那个科创基金比较好 浏览:478
融资租赁论坛 浏览:524
投资家pdf 浏览:631
货物质押融资业务 浏览:249
韩币100换中国人民币多少 浏览:520
三低价值投资 浏览:999
欧诺外汇电话 浏览:926
农行我的贵金属啥意思 浏览:415
证券投资的构成要素 浏览: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