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第18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名单出炉,都涉及到了哪些领域
第十八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入围名单,最终评选结果将于12月15日新财富分析师年会现场揭晓。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是中国本土第一份市场化分析师排名。评选旨在挖掘中国最优秀的证券分析师和研究机构,传播行业正能量,促进中国证券研究行业水平提升,为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在“公正、公平、公开”原则指引下,2003年举办首届评选至今18年,共有17000多位分析师参评,他们中的近1800位成为“最佳分析师”。“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覆盖公募基金、保险公司、QFII、银行、私募基金等机构,参与评选的投票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合计超70万亿元。
㈡ 目前什么行业最火,最挣钱具体什么岗位职业推荐一下
个人觉得,目前最火的行业当属于IT, 互联网技术中软件开发技术又当属于首魁。只要你能五点,肯定赚钱。
㈢ 能源管理师在中国有用么 就业前景好么请专业人士帮着分析分析。谢谢
成功案例各地实在太多了,我主要讲一下深圳的吧,有协力深圳市科工贸信委参与评估2011年深圳市节能示范单位评选,我们是唯一技术评审单位。有长期帮科工贸信委及WTO组织相关研讨会;2012年协力深圳市科工贸信委对于商贸酒店2011年的节能量考核,协力平山新区工业企业2011年节能量考核。协力华润十二五规划工作,以应对政府要求。举办多期注册能源管理师和注册能效评估师培训。其中艾默生、西门子、施耐德、霍尼韦尔、ABB、YKK、广汽丰田、智光电气、富士康等知名企业都多次安排相关人员参加过培训。
㈣ 新能源研究人员职业分析
1.新能源未来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不是现在,十三五之后中国新能源汽车怎么走还不知道。
2.想做新能源就不要去中国主机了,都是骗经费的套路。BCV这几家做好了往里面一装。比亚迪是电池出身。
3.新能源里有前途的依次是系统工程师 硬件工程师,机械类的话…加油。
4.如果你要做机械设计工程师的话你的准备方向全是错的,正确方向是找到BCV其中一家做实习生,当当小弟干杂活。了解到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不客气的说学校学的基本没用。
5.当领导,在国企主机自然是活干得漂亮人做的漂亮。外企也差不多,优点是不用拍马屁(实际是英语水平问题),缺点是随时有人空降。
㈤ 北京能源行业报告定制公司机构有哪些
市场调研机构很多,2019年全国市场调研相关机构有1500家左右,每家企业都有擅长的领域和方向,在能源化工方面,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有化工能源背景的分析师,工作经验都在5年以上,从专业的角度来评估客户的需求。
㈥ 谁有能源方面的咨询报告啊
【出版日期】 2007年4月 【报告页码】 566页 【图表数量】 128个
【印刷版价】 7000元 【电子版价】 7500元 【两版合价】 8000元
【英文版价】 12000元 【英文电子】 13000元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内容简介
2007年,世界各国相继制定并对外公布了本国阶段性的可再生能源的具体发展目标。不同国家发展目标的相同点是,在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化的进程中,强调了政府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的责任,通常是政府科技投入先行,随后进行市场开拓。德国和英国承诺,到2010年和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比例将分别达到10%和20%。西班牙则表示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超过29%。北欧部分国家提出了以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逐步替代核电的目标。美国能源部为逐步提高绿色电力的使用比例,制定了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的发展计划。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预计到2020年将占到全国发电装机总增量的15%左右,累计安装量达到3600万千瓦,继续保持美国在光伏发电技术开发和制造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专家预计,到202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将超过7000万千瓦,其中美国将占50%。
而在我国,可再生能源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些技术已经达到或接近商业化发展的水平,无论从资源、技术和产业的角度,2007年及未来几年都将有大规模发展的潜力。可再生能源已经开始在我国的能源供应中发挥作用,在未来能源供应构成中可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政府制定的国家发展目标,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可以达到15%以上,2040年之后可以达到30%或更高的水平,成为重要的替代能源。“十一五”将是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大规模利用的起步阶段,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形成可再生能源市场和产业非常重要。到“十一五”末期,水电、风电、太阳能以及现代技术的生物质能利用等将达到2.7亿吨标准煤,满足10%的能源需求。
另外,2007年4月国务院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初称,《可再生能源法》的12项配套法规中现已完成7至8项。一旦《可再生能源法》配套措施出台,将对一系列产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可以预见,2007年及未来几年,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必将迎来一个充满生机的快速发展时期。面对快速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我国可再生能源企业该如何把握时机,迎接挑战,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发展战略呢?另外,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从业者,包括来华投资经营的外商也必须时刻了解、研究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才能审时度势,掌握趋势,在不断遇到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中,得以发展、壮大。
本研究咨询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际能源署、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行业研究网、国内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提供的大量的内容翔实、统计精确的资料和数据,立足于世界可再生能源市场,从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情况、细分行业以及可再生能源行业未来发展战略等多方面深度剖析。报告全面展示可再生能源行业现状,揭示可再生能源的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目 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章 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分析 1
第一节 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作用 1
一、可再生能源的现状 1
二、可再生能源前景展望 4
第二节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 8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和趋势 8
二、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 12
三、世界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12
四、世界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利用进展 13
第三节 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分析 14
一、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 15
二、各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 15
三、2007年世界各国相继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16
四、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展望 17
第四节 世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综述 21
一、概述 21
二、风电 23
三、太阳能 25
四、生物质能 28
五、地热能 29
第五节 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评析 30
一、几组数据 30
二、国外发展可再生能源近况和做法 31
三、结论 36
第六节 国际可再生能源研发新态势 36
一、太阳能应用规模扩大 36
二、利用海洋发电的新技术 37
三、乙醇发展前景光明 38
四、风能前景广阔 39
第七节 国外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度分析 40
一、国外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度分析 40
二、国外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度实践 43
三、实践效果分析及启示 44
第八节 欧盟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45
一、欧盟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认识及未来政策目标 45
二、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46
三、欧盟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46
四、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简评 52
五、借鉴欧盟经验,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53
第九节 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展望 57
一、2007年欧洲拟加大力度推广可再生能源 57
二、太阳能光伏技术 58
三、太阳能供热 59
四、生物能 60
五、风能 62
第十节 新兴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分析和应用前景 63
一、风力 63
二、太阳能 64
三、生物能源 65
四、地热 66
五、生物燃料 67
第十一节 世界可再生能源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68
一、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总体态势 68
二、世界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新进展 70
三、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展望 74
第二章 各发达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分析 76
第一节 美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分析 76
一、美国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76
二、美国能源管理部门和机构简介 77
三、美国的可再生能源和节 能政策 77
四、美国可再生能源和节 能产业概况 80
五、加快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建议 82
六、美批准2008财年可再生能源项目预算 84
第二节 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与促进措施 85
一、2006年德可再生能源利用创新高 85
二、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 86
三、德国可再生能源结构 86
四、德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促进措施 87
五、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 89
第三节 英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分析 89
一、将可再生能源提到战略的高度 89
二、建立健全发展战略的实施机制 91
三、灵活运用经济手段和激励政策 92
四、加强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发力度 93
五、2006年可再生能源公司频频在伦敦上市 94
第四节 法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分析 95
一、2006年法国大力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 95
二、法国再生能源未来希望 95
第五节 日本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分析 98
一、日本新能源开发现状与未来展望 98
二、2006年日本新能源发展动态 100
三、日本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启示 101
第六节 瑞典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和利用现状 102
第七节 挪威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其突出技术介绍 105
一、挪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状况 105
二、挪威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的突出技术、设备与服务 106
第三章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分析 111
第一节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111
一、可再生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11
二、我国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状况 113
三、我国具备规模化发展可再生能源条件 120
四、新农村建设应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120
五、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进展顺利 124
六、我国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投资最多的国家 124
七、众多外资竞入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 126
八、2007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127
九、我国“十一五”可再生能源发展展望 133
第二节 石油公司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分析 138
一、石油公司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状况 139
二、中国石油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化新举措 141
三、对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化的建议 143
四、2007年中石油可再生能源多个项目进入实质阶段 144
第三节 石油行业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实践 145
一、21世纪世界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 146
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国际大石油公司的重要战略选择 147
三、中国石油行业应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积极推动者 148
四、对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 150
第四节 从国家经济战略看可再生能源发展 150
一、可再生能源在解决我国能源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 151
二、可再生能源发展远远不能适应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要求 152
三、法律先行为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创造良好的制度与行业环境 153
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四大能源问题 154
第五节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展望分析 159
一、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59
二、太阳能利用方兴未艾 160
三、风力发电增势强劲 163
四、海洋能潜力无限 164
五、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165
六、地热资源开发要加速 166
七、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化前景光明 167
第六节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制度及其完善 171
一、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及投资现状 171
二、国外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制度 173
三、我国现行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制度 175
四、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制度的建议 176
第七节 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和发展目标 179
一、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和发展目标 179
二、2006年《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181
三、2006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可获专项资金支持 182
四、2007年《可再生能源法》配套法规完成情况 184
第八节 可再生能源财税政策分析 184
一、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 184
二、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财税政策的成功经验 186
三、我国可再生能源财税政策回顾 187
四、加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188
第四章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政策分析 191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形成及其政策取向 191
一、德国的固定电价制度 191
二、英国的配额/招标系统 191
三、澳大利亚的配额制 192
四、美国的补贴加配额制 192
五、丹麦由补贴政策转型为配额政策 193
六、荷兰绿色电价制度 193
第二节 国外几种激励制度在我国的适应性分析 194
一、配额制 194
二、固定电价制度 195
三、竞争性招标 196
四、绿色电价制度 196
第三节 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政策分析 197
第四节 2006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 199
一、2006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 199
二、2007年发改委启动2006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工作 203
第五节 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模式研究 204
一、可再生能源参与区域电力市场竞争的可行方案 204
二、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市场模式建议 209
第五章 促进节 能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电价政策分析 211
第一节 现行电价政策评析 211
一、现行电价政策与常规能源发电供给 211
二、现行电价政策与节 能 213
三、现行电价政策与可再生能源发电 214
第二节 电价政策目标转向是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前提 215
一、关于电力消费合理化与电价合理化的关系 215
二、关于电价政策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216
三、关于电价监管的效率与公平 218
第三节 促进节 能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电价政策框架分析 219
一、把兼顾能源的可持续与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可持续作为新时期电价政策的指导思想 219
二、用户电价总水平及时反映电力成本和需求的变动 221
三、建立与消费者耗用供电系统成本相符的用户电价结构 223
四、外部成本内部化 223
五、逐步引入竞争机制 224
六、规范、整合随电价征收的政府性基金 226
七、建立规范化的可再生能源电价管理办法 227
第二部分 细分行业分析
第六章 可再生能源之太阳能 229
第一节 世界太阳能的发展分析 229
一、2007年世界最大太阳能发电站在葡萄牙启用 229
二、德国太阳能工业概况 229
三、奥地利大力推广太阳能利用 232
四、2006年日本大力普及太阳能利用 233
五、对中国台湾地区太阳能利用发展的现况与前景分析 234
第二节 我国太阳能的发展现状分析 235
一、我国太阳能的资源分析 235
二、太阳能产业发展分析 237
三、成本太高是太阳能发电产业化难点 240
四、太阳能产业面临五大瓶颈 243
五、太阳能产业黑马频出 245
六、太阳能发电的门槛分析 248
七、资本助力太阳能产业灿烂 253
八、2007年国家将加快发展太阳能热利用 257
第三节 制约因素对太阳能利用的影响分析 258
第四节 太阳能技术运用分析 260
一、太阳能烟囱发电 260
二、可夜间供热的太阳能设备 261
三、葡萄酒厂用太阳能发电 261
第五节 我国太阳能光伏的发展现状分析 262
一、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262
二、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可能出现产能过剩 264
三、中国光伏产业研发制造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之列 267
四、光伏产业是新战略能源的领金者 268
五、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275
六、以战略眼光谋求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市场化 279
七、把光伏发电作为能源战略重点 284
八、2007年太阳能光伏产品认证体系出台 285
第六节 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分析 286
一、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定义 287
二、经济性比较 289
三、新的“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其他优点:实际使用寿命更长 294
四、我国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势、障碍和建议 296
第七节 太阳能业高速发展需防泡沫 297
第八节 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99
一、国外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与发展趋势 300
二、我国太阳能发电现状与发展趋势 300
三、太阳能发电产业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301
第九节 我国太阳能利用进入大规模实用阶段条件成熟 301
一、太阳能利用逐步形成共识,政府扶持力度逐步加大 301
二、太阳能利用的技术难题被攻克 302
三、我国太阳能市场需求巨大 303
四、国际上太阳能的广泛利用 303
第十节 太阳能行业营销网络优化的对策分析 304
一、太阳能企业销售网络现状 305
二、太阳能企业销售网络优化的主要对策 307
第七章 可再生能源之风能 309
第一节 世界风能的发展分析 309
一、全球风能产业发展现状 309
二、全球风能资源评估计算可利用资源 313
三、世界风能市场速度增长分析 314
四、2006年全球风电发展依然迅速 315
五、2030年风电发展情况预测 316
第二节 欧美风能的发展分析 317
一、欧美风能产业发展迅速 317
二、加拿大的风能开发与利用 318
三、2006年德国风力发电情况分析 318
四、2007年美国风能发展情况与预测 319
第三节 西班牙风电对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启示 319
一、西班牙风电行业发展迅猛 319
二、西班牙风力发电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320
三、西班牙开发风电遇到的问题及挑战 322
四、中国发展风电的几点建议 323
第四节 我国风能的发展情况与趋势分析 325
一、中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情况 325
二、2006年全国最大在役风电场诞生 325
三、2006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 327
四、2006年我国启动海上风电开发 327
五、2006年中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兆瓦级风力发电机投运 328
六、进口风力发电机组占据国内近八成市场 329
七、中国风电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330
八、风电管理标准体系成型 333
九、风电发展前景分析 334
十、风电将超过核电成为中国第三大主力发电电源 336
等等....
㈦ 制造业、能源行业使用哪种大数据分析软件比较好
我了解的如雷神,波音,华为,中国重汽,卡夫,亨氏,金霸王,顺丰光电等世界五百强制造企业所应用的分析软件都是ProFicient数据分析质量软件,ProFicient的主要功能有自动采集数据,迅速绘制图表并迅速生成任意标准报告。
㈧ 行业分析师的基本分类
多数行业分析公司覆盖一个或多个市场区域,包括医药、通信、证券、化工、汽车、旅游、电信、能源、交通运输、地产等。据此,行业分析师可分为医药行业分析师、通信行业分析师、证券行业分析师、化工行业分析师、汽车行业分析师等。
㈨ 能源经济与金融工程是个怎样的专业就业前景及优势是什么
能源经济与金融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理财、投融资、以及风险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发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创造性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开展金融风险管理、公司理财、投资战略策划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能在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的高素质复合型现代金融人才。
就业前景
金融工程专业主要是用计算机来实现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金融相关的问题。所以,金融工程不同于MBA和MSP,它主要是培养金融界的技术工作者,也称作金融工程师——Quant。Quant 的职位主要集中在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负责的主要工作根据职位也有很大区别,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pricing、model validation、research、develop and risk management,分别负责衍生品定价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模型验证、模型研究、程序开发和风险管理。总体来说工作相对辛苦,收入比其他行业高很多。以Quant Developer为例,虽然实际工作和其他行业的程序员没有本质区别,但不仅收入高,而且很容易找到工作。
就现在来说,金融工程在中国的就业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
基金公司:基金公司非常需要能做基金绩效评估风险控制、资产配置的人才。
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正处在一个艰难的时期,同时也在通过集合理财产品设计等寻求生存的机会。
银行:最传统的银行也在起着微妙的变化。各大银行的总行正在着手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模型,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可是,由于银行用人制度比较僵化,真正有水平的人未必能进去做这个事情。银行内部的另外一个重要部门——资金部,也需要金融工程的人才,他们一方面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操作,是未来固定收益证券这一块的主力,同时也是未来大有发展空间的公司债券市场、抵押支持债券这些金融工程产品的设计主力。
就业方向
主要到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金融、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