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网、新浪网在目标受众、栏目定位上的差异分析
1月9日,新浪网标题:“我国将拨90多亿元补贴困难人群 发放标准确定 ”
人民网标题:“中央将拨90多亿元补贴困难人群 发放标准确定”
新浪网标题:安理会投票通过加沙停火决议草案
人民网标题:安理会压倒性通过加沙立即停火决议
说明一个问题:
人民网的严谨、严肃性,用此确凿准确,有官方网站的味道。
新浪网的随意行,用此通俗易懂,有贴近人民生活。
人民网作为中国的官方报纸,更多的代表的是党和国家的口舌,内容相对呆板,政策方针等信息不是很新颖,我想大多数观看此网站的人是出于关心国家政策需要,内容针对性较强。
新浪网内容驳杂而广泛,没有特定的内容方向,几乎生活所要获取的信息都能从中得到.用此方面比较随意。
2. 对于人民日报数据库可以做怎样的分析
cess只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数据库
另外还有像Sql Server 2000、Oracle等中型或者大型的数据库
在建立数据库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建立表之间的关系模型
等等等等
不过要是只想做一个简单的例子还是不难的
比如你说的“贮销存”
至少要有“产品信息表”(用于记录公司的全部产品信息,字段如:名称、编码、数量、单价等等)
“销售人员信息表”(用于记录公司销售人员的信息,字段如:人员姓名、编码、年龄、性别等等)
3. 人民日报的特点
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是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
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邯郸市创刊,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为华北中央局机关报,同时担负党中央机关报职能。
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随中央机关迁入北平。同年8月1日,中央决定人民日报为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并沿用1948年6月15日的期号。
人民日报是中国第一大报,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创刊以来,人民日报坚持正确办报方向,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信息,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民日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深入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深入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先进事迹,高唱奋进凯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民日报》作为一张权威、严肃的综合性日报,凭借其高素质的采编力量,任何时候都能对新闻事件作出迅速、及时、有效的反应;及时、准确而有深度地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已成为《人民日报》的特色之一,从而赢得大量国内外读者的普遍信赖。
《人民日报》每周一至周五24个版,第1—6版为要闻版,第9—15版主要为国内新闻版,第17—20版为专刊版面、21-23为国际要闻版面,此外,第7版为理论版,24版为副刊版(周二、五为20版)每周有一个新兴媒体版,一个观点版;周六、周日8个版、节假日4版。《人民日报》在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特区和一些大城市设有38个记者站,在香港、澳门设有办事处,在台湾也派驻了记者。在国外,32个常驻记者站遍布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城市。
自1985年7月起,人民日报海外版出版发行。1995年1月,人民日报华东版创刊。199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华南版创刊(上述两版2007年停刊)。人民网(前身是人民日报网络版)于1997年1月1日正式运行。《人民日报》在全国各地设有35个分印点,卫星网络可在同一时刻将人民日报版面传到各个印点,使绝大多数城市读者在每天上午读到当日报纸。
4. 新浪和人民网上有图解新闻,一张长图解析一件事很新颖生动,想知道是用什么软件制作出来的呢谢谢
例如PS啊,甚至利用PPT都可以制作,但需要素材
5. 请问:看人民网的时候该看时评还是社论呢哪个对申论提高大呢
1. 注重能力的培养
申论考试考查的是作为一名公务员的各项能力,主要是综合分析能力、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与概括材料的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与写作能力,这些能力中都包含应具有一定的政治精神和公共管理思维能力这一共同要件。这些能力能否得以提高,如何提高,是考生准备申论所面对的首要难题。一个很好的办法是多阅读,多读那些反映社会热点同时又包含公共管理思想和政治精神的文章。
2. 关注社会热点
申论考试考的就是热点,因此考生应该关注热点。首先,看《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因为中国一旦有什么大的事情,人民日报都会有评论员文章。其次,看政府文件和领导讲话稿。这些材料可以给考生提供一种参考和启示:政府要解决一个问题,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要注意,只看政府文件是不够的,还要找一些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稿,因为政府文件只告诉你怎么做,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稿则会进行论证。再次,广大考生可以到人民网和新华网等政府官方网站看一些时政热点。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获得对社会热点的整体认知,另一方面可以记住一些好的词语、句子,在申论写作的时候灵活运用。
3. 坚持练笔
一般考生容易犯的错误是看的多写的少,重视热点但不重视练笔,重视观点而不重视文字表达。练笔时可以用往年真题,写好后按照申论理论自行修改多遍,也可以找老师批阅。在修改过程中,消化申论理论,提高写作水平,形成自己的写作套路和写作风格。在考试过程中,把平时的积累发挥出来,就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6. 同一天人民网和新浪网新闻标题,分析其有何异同!
1月9日,新浪网标题:“我国将拨90多亿元补贴困难人群 发放标准确定 ”
人民网标题:“中央将拨90多亿元补贴困难人群 发放标准确定”
新浪网标题:安理会投票通过加沙停火决议草案
人民网标题:安理会压倒性通过加沙立即停火决议
说明一个问题:
人民网的严谨、严肃性,用此确凿准确,有官方网站的味道。
新浪网的随意行,用此通俗易懂,有贴近人民生活。
人民网作为中国的官方报纸,更多的代表的是党和国家的口舌,内容相对呆板,政策方针等信息不是很新颖,我想大多数观看此网站的人是出于关心国家政策需要,内容针对性较强。
新浪网内容驳杂而广泛,没有特定的内容方向,几乎生活所要获取的信息都能从中得到.用此方面比较随意。
7. 分析人民网的主要功能使用技术用户使用的动力
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显示,截至 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增长速度趋于平稳;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中国已经逐步走向信息化时代的前沿,而信息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信息传播形式的改变,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早已悄然被互联网所替代。
在原有信息传播格局被互联网冲击的同时,互联网行业的竞争也显而易见的,网站作为互联网信息的主要载体,从单一的信息发布到论坛社区的互动交流,从博客兴起到人人追捧微博的今天,我们已然明白了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规律,只有更加贴近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快捷且人性化的服务才能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互联网竞技场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背景介绍
1、基本概况
人民网作为国内规模最大,信息最全的新闻综合类网站之一,主要向用户提供国内外各类新闻信息,并配以社区、论坛、博客、微博、视频、搜索等交互式平台,构建起了庞大的互联网新闻载体。然而,伴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新闻网站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民营综合类网站显然与人民网已形成了竞争的态势,而国内新闻界兄弟单位主办的其它新闻网站也与人民网形成的行业对垒的格局。
与此同时,版面同质化、网络新闻的表现形式没有创新,信息检索不够便捷、没有特色应用产品已成为了新闻类网站的发展的瓶颈,如何打破当下新闻类网站的困局已经成为了摆在各大新闻网站运营方的巨大难题。为了深入了解用户的真实体验,探索人民网的优势与不足,发掘人民网的与用户间的契合点,支持人民网的发展,本文从应用层面对人民网用户群体的构成、用户对人民网的关注度、用户在使用人民网过程中的具体感受等几方面进行了简略的分析与研究。
2、研究目标
经过调研得出用户体验数据,分析人民网提供的内容和服务与用户需求间的关系,找出人民网在页面计设、内容编排、用户互动以及应用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优势与亟待解决的
8. <人民日报>版面分析
别想了,自己做吧
9. 凤凰网、人民网、CCTV和新华网它们的主要内容的重点及特点各是什么
呵呵,你问对人了。这几家媒体我都经常看。首先,凤凰网是香港凤凰卫视旗下的门户网站,较为侧重军事、时政新闻等,经常会有批判政府的言论,比较公正、自由,其视频都是来源于凤凰卫视,但是平面媒体如新闻报道大多转载自其他媒体,还有,我很喜欢他们的博客。人民网,是党的官方网站,和新华网内容较为相似,以官方政策、政府活动和国内时政为主,不仅仅是新闻媒体,并且其内容也很难被大众所喜爱,但是其社论等等还是权威的(虽然很多人不喜欢),历史上对国家重大政策走向的分析比较深。还有CCTV,主要是央视的电视网站化,内容和央视差不多,没有太多的深度分析,但是由于其庞大的记者团队和政府的支持,其新闻即时性不错。所以,我个人比较喜欢凤凰网,主要是时事评论、博客能让你学到很多,但毕竟是一家民间媒体,部分有炒作嫌疑,自己注意分辨。
10. 我对照了一下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内容 是一样的 人民网只有人民日报的一部分 难道那就是重点
聪明,一般来说这个就是时事的重要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