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2015一季度上海房地产

2015一季度上海房地产

发布时间:2021-05-01 18:32:31

上海房地产上市企业有哪些

上海共有1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其中兴业房产、新黄浦、中远发展、中华企业、金丰投资、世贸股份6家公司从事住宅开发经营业务,陆家嘴、浦东金桥、张江高科、外高桥4家公司从事开发区建设,

Ⅱ 上海十大房地产排行

就是你开发的房地产和我开发的房地产。都是排第一的啊。

Ⅲ 上海的房地产媒体有哪些

上海大多数重要的综合媒体都有房地产专刊或专栏。在平面媒体里,最重要的是专新民晚报的《上海属地产》,和新闻晨报及解放日报的《地产星空》,占平面媒体房地产广告70%左右份额。其他如东方早报、新闻晚报等还值得一说,再往下就没有太成气候的了。专业报纸有一家《房地产时报》,属于解放日报集团,专业杂志有一些,比较出名的有《上海楼市》、《租售情报》等。
电视媒体最出名的是第一财经频道的《第一地产》专栏,其他还有东方娱乐频道的《东方家园》、上海教育电视台的地产专栏等。没有专业媒体。
网络倒没有什么上海本土的,主要是搜房、安居等上海站比较不错,新浪上海地产频道也有一定影响。
上海地区比较出名的专业房地产广告传媒经营公司有华映传媒(主要经营电视房地产广告)和润岛传媒(主要经营平面房地产广告)。

Ⅳ 求上海市房地产开发各项规费汇总表

房地产开发阶段的收费项目汇总表

开发用地、补偿

序号
收费项目
依据文号
收费标准
执收单位
备注

1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沪府发(96)59号
沪房地资(97)615号
参照基准地价
参照土地使用费
市区县土地部门
协议、招标、拍卖等
方式内销六类用地

2
土地垦复基金
沪财农(95)46号
1万元/亩
市县土地部门

3
菜地建设基金
沪农委(93)172号
1.8-3万元/亩
市县土地部门

4
土地补偿费
沪价房(98)139号
粮棉地5200,蔬菜地8800元/亩起
市区征地事务部

5
青苗补偿费
沪价房(98)139号
粮棉地900,蔬菜地1600元/亩起
市区征地事务部

6
地上地下附着物补偿
沪土发(90)70号
按"国家建设征地财务补偿标准"
市区征地事务部

7
征地包干管理费
沪府发(87)58号
土地补偿等费用总额的2%
市区征地事务部

8
征地包干不可预见费
沪府发(97)8号
土地补偿等费用总额的2%
市区征地事务部

9
征地劳动力安置补助费
市府(94)62号令
按不同安置方式确定
劳动部门

10
征地养老安置费
沪劳保关发(99)26号
签订养老安置协议
养老机构

11
征地农业人口安置管理费
市府(94)62号令
劳动力安置费用的1.4%
劳动部门

12
征地安置不可预见费
市府(94)62号令
劳动力安置费用的1.4%
劳动部门

13
征用占用林地补偿费
沪府(98)1号
按"实施办法"具体规定
林业局

14
拆除私房补偿费
沪建研(92)1281号
"上海房屋估价暂行标准"
被拆除房屋业主

15
拆除公房补偿费
沪建研(92)1015号
按协商签订的补偿协议
被拆除房屋业主

16
动迁货币化安置费
沪建房(98)1056号
四级地段3000元/平方米
应安置居民

17
房屋拆迁安置补助费
沪房地拆(95)398号
补助费,奖励费,设施移装费
应安置居民

18
房屋拆迁管理费
沪建研(95)426号
按补偿安置费用的0.2-0.5%
市区拆迁处

设计勘测、申请开工

序号
收费项目
依据文号
收费标准
执收单位
备注

19
规划设计
(93)价费字168号
按委托项目收费
设计院

20
规划测绘
沪价涉(92)230号
按委托项目收费
测绘院

21
档案利用费
沪价行(96)132号
保护、复印、证明、查询等按委托项目收费
档案馆

22
人口资料查询并打印
沪价费(94)78号
查询4元/人次,打印报表20元/张
公安警署

23
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沪府发(85)28号

执照费

按土建水电设备工程造价0.1%
市 区规划局

审照手续费

按执照费的50%
市 区规划局

24
拔地钉桩费及界桩成本
沪价房(98)352号
1304元/件(四个桩),10-20元/根
房地测绘中心

25
临时用电电费保证金
沪电力用字(93)564号
按核准的装接容量,每千瓦50元
电力部门

26
供气设施拆除费
沪价经(98)237号
150元/户
煤气公司

27
绿地补偿费
沪府发(96)6号
按所缺绿地面积3000-5000元/平方
市区绿化管理处

28
绿化建设保证金
沪府发(96)7号
区50-90元,县40元/平方
园林局 林业局

29
人防工程拆除补偿费
沪价费(95)118号
按被拆工程面积3500/平方
市 区民房办

30
人防工程建设费
沪价房(96)179(98)211号
按地面建筑面积60元/平方
市 区民房办
已结建的无需交纳

31
住宅建设配套费
沪价房(98)175号
363.75元/平方
市区住宅局

32
工程设计招投标管理费
沪府发(98)175号
按工程总投资额0.02%
市招标办

33
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
沪府发(88)69号
按中标价招标单位付0.04%中标单位0.02%
市区县招标办

34
建设工程招投标业务代理费
沪建城(88)553号
按委托项目收费
有资质的代理机构

35
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中心服务费
沪价行(98)162号
信息交易服务场地租赁等费用
交易中心,分中心

36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费
沪建委(95)580
沪价行(96)333号
按建安工作量(直接费)0.15%,
已实施监理的为0.1%
市工程质量监督站

建筑施工企业

序号
收费项目
依据文号
收费标准
执收单位
备注

37
本市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费
沪价费(95)149号
按建安工作量(直接费)0.15%
建筑业管理办公室

38
外省市进沪施工企业管理费
沪价涉(93)65号
工程合同造价(直接费)0.1%
建筑业管理办公室

39
使用外地劳动力管理基金
沪府发(96)31号
每人每月25元
建筑业管理办公室

40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费
沪价行(96)321号
按委托项目收费
工程质量监测机构

41
工程建设施工监理费
沪建建管(95)200号
按工程造价一定比例,可浮动
社会监理机构

42
临时使用带征土地统筹费
沪价涉(90)202号
施工场地0.2-2.6元/月平方
所在区县土地局

43
清理场地保证金
沪土发(90)122号
临时使用带征土地统筹费的25%
土地部门
结束使用清退

44
临时占路费
沪价费(95)195号
0.5-2.0元/平方米.天
市区路政大队

45
临时占路保证金
市府(95)13号令
按临时占路费的50%
市区路政大队
结束使用清退

46
建筑垃圾及渣土申报手续费
沪价费(98)208号
按吨位10-100元/次
市区环卫局

47
建筑垃圾及渣土处置管理费
沪价费(98)208号
0.5-2元/吨
市区环卫局

48
工程定额编制管理费
沪建建(94)660号
按工程直接费0.05%
市建设工程定额总站

49
市政定额管理研究费
沪建施(87)693号
按工程直接费0.09%
市政定额站

小区配套、竣工

序号
收费项目
依据文号
收费标准
执收单位
备注

50
住宅小区内供水管道工程费
沪价经(98)240号
17.5元/平方
市自来水公司

51
自来水增容费
沪府发(94)29号
最高日用量825元/吨
市自来水公司
住宅项目免收

52
住宅小区内燃气管道工程费
沪价经(98)115号
煤气21元,天然气24.5元/平方
市煤气公司

53
煤气增容费
沪府发(94)29号
最高日用量450元/立方
市煤气公司
住宅项目免收

54
配电,临时用电业扩工程费
沪电力用字(97)241号
电力部定额规定
供电局

55
供、配电贴费
技投(93)116号
400-450元/KVA
供电局

56
电表保证金
华东电计字(90)91号
单相表80元,三相表150元/只
供电局
入住居民支付

57
电话通讯工程费
沪价经(98)132号
挂空式6.5元/平方 暗埋式,多层20元,
高层12.5元/平方
住宅通讯配套室

58
有线电视安装费
沪价费(94)121号,
沪价行(97)145号
市区240元,城镇330元/终端
农村不高于480元
有线电视台
入住居民支付

59
房地产初始登记费
沪价费(98)352号
按总额的0.2-0.02%
房地登记部门

60
房地产勘丈费
沪价费(98)352号
0.6-0.7元/平方
测绘部门

61
地籍图
沪价费(98)352号
25元,65-120元/幅
房地档案馆

62
建设工程审价费
沪价行(98)124号
按送审价的核增核减的比例
社会审价机构

被宣布取消的项目

序号
收费项目
依据文号
收费标准
执收单位
备注

1
地名(建筑物)申请费
沪价行(96)321号
建筑物命名申请费3500元
沪财综(97)69号

2
临时性施工棚执照费
沪府发(95)28号
每平方米1元
沪财综(97)67号

3
征购解困房或交差价
沪府发(95)22号
按开发价的20%被征购或交纳差价
沪财综(98)25号

4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
沪府(93)32号
按总投资额交0.7%保证金
沪财综(98)25号

5
粮油差价补偿费
沪财企二(91)11号
蔬菜地2500元、其他耕地1800元/亩
沪财综(98)25号

6
开发企业资质年鉴复评费
沪价涉(92)347号
即年审费,每户每年200元
沪财综(98)25号

7
竣工档案编制咨询费
沪价涉(92)230号
工程造价0.06%
沪财综(98)25号

8
建设档案保证金
沪建办(93)247号
按工程造价0.1-1%
沪财综(98)47号

9
建设工程勘查招投标管理费
沪建设(89)600号
按投资总额交0.01%(民用项目)
沪财综(98)47号

10
(建筑设计)卫生审核费
沪价行(96)221号
按建筑面积0.3元/平方米
沪财综(98)47号

11
污废水排放增容费
沪府发(87)70号
按最高日水量850元/吨
沪财综(98)47号

12
开发企业资质审查评审费
沪价涉(92)347号
评定费500员,开户时一次性收取
沪财综(98)47号

13
物业管理注册资格审查费
沪价涉(92)421号
评定费600员,开户时一次性收取
沪财综(98)47号

维修基金

多层维修基金

1297*3%/平方米

高层维修基金

1297*4%/平方米

房产开发税税金

58881688*1808

Ⅳ 上海房地产近年的发展情况,急急!!!!

房地产发展的综合性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房地产的历史状况,还能够正确反映房地产的全面、系统、综合的状况,更能够通过部分或大部分的指标预测、规划或计划,更直观的表达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以往我们见到的指标往往是表达某些方面的意思,不同的指标发布机构有着不同的指标发布目的,本文主要概括性地描述房地产发展综合性指标的类型,以及其表述的涵义,以便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系统地去认识各类指标。

一、房地产发展的主要社会指标

从房地产发展的社会指标看,具有从居住面积指标向环境和服务指标、从公众性指标向保障型指标、从比例性指标向总量性指标的三个转变,体现出住房的社会需求变化。

人均居住面积和使用面积。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或使用面积是最重要的住房指标之一,也是考核一个城市住房状况的重要指标。1996年以来,上海人均居住面积与人均使用面积不断增长,人均居住面积由1995年的8平方米增长到2007年的16平方米以上,人均使用面积由1995年的11.1平方米增长到2007年的23平方米以上,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人们从对住房数量的追求转向对住房质量的需求,对于人均住房面积指标在讨论中带来了普遍的质疑,有专家提出用套数和质量指标来表达居住水平更为确切。鉴于指标的可比性,根据人口增长情况、住房建设发展和旧区改造拆迁等指标测算的结果,预计在2010年上海人均住房居住面积可达到18平方米以上,使用面积在26平方米左右,在住房数量上进入亚洲大型城市的先进水平。此后,笔者认为,这一代表居住规模水平的指标的社会意义将越来越小。

住房成套率。住房成套率是表达房屋居住品质的一项指标,上海由2000年的74%上升到2004年的92.5%,到2010年,住房成套率将达到95%以上,届时这一指标也会成为历史性指标。

小区品质率。这是一类新的发展指标,随着居民对居住品质的要求,这类指标将会不断创新和发展。随着上海菜单式全装修和“四新”成果集成应用有序推进,“四高”优秀小区的建设量已达到全市当年住宅竣工总量的40%。四高小区比例提高50%。未来,环保型、节能型和节约型小区和建筑的指标将会不断建立,标准也会不断提高,形成新的指标趋势,如,上海住宅节能率在未来三年内将会达到65%的比例。

住房最低保障面积。住房最低保障面积是指政府为社会提供的住房保障居住面积或使用面积的底线,也是居住最低的标准线。这一面积的设计和划分十分关键和敏感,标准过低会被认为社会进步缓慢或居住贫富差距过大;标准过高又会使保障人群过多和改善面积过大,使得政府无力承受。一般认为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是按照实际需要,如一张床、一只桌、一个柜等生活所需基本空间,估计出基本的住房面积;另一种是按照人均住房面积的一半左右的标准进行划分(这种方法类似于最低保障收入的划分)。上海在历史上曾经确定过2.5平方米、4平方米和6平方米为最低住房面积标准;笔者认为不超过人均8平方米居住面积的标准相对比较合理,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适用于上海;笔者还认为,应该对不同人口的户型做相应系数调整,上述标准对三口人的家庭比较合适。

住房保障享受面和廉租家庭户数。按照上述标准,对于对低收入者符合保障条件的住户住房保障面将达到一定的标准,如98%以上,同时,由于实际情况的变化,享受廉租住房的保障家庭户数将成为关键性的指标,笔者认为,这一指标将从最近的3-5万户,快速地提升到10万户以上。

住房促进享受面和经济适用房享受户数。住房提高货政府和单位的各类资助,使得中等收收入家庭能够买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可以加快解决住房问题的步伐。笔者认为,这一指标的户数数量应该达到廉租房家庭的两倍以上。

物业管理类指标覆盖率。物业管理是居住着民主权利的表现,包括对已交付使用房屋的物业管理覆盖率(希望达到80%以上),其中住宅物业管理覆盖率更希望在98%以上,住宅前期物业管理要全部实现招投标;业主大会组建率希望在90%以上;住宅维修资金的首次归集要基本全部到位。

二、房地产的产业经济类指标

从房地产的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可以和宏观经济接轨的产业与投资指标上,包括产业规模和投资规模。从长期看,企业数量和结构、从业人员数量等也会成为产业中关心的指标。

房地产增加值及其占GDP比例。10多年来,中国和上海的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房地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相应迅速上升,上海房地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从1990的0.5%上升到2000年的5.5%和2004年的8.4%,目前仍在7%以上的水平。标志着房地产业成为上海新的支柱产业。一般认为,房地产占GDP的比重在6—8%时,与GDP的均衡增长具有积极意义。

房地产投资总额及其比例。1996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逐年下降;2000年起开始稳步上升。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至2007年,房地产投资规模达1300亿元左右。未来几年,上海将保持房地产投资占全上海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基本格局。

房地产企业数量和房地产从业人员数量规模限于资料和篇幅,本文不予展开。

三、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主要指标

房地产建设从土地供应、开工和在建面积到竣工面积,构成了完整的建设内容,也在统计中能够比较全面反映房地产开发状况的指标。同时,旧城改造从土地存量再开发利用角度反映了另一方面的建设需求。

土地出让面积。土地出让面积决定了房地产开发的生产资料基本资源的供给状况。在1996-1999年期间,土地出让面积基本保持平稳态势。2000年以后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01-2004年,共出让土地24967公顷,其中经营性用地14052公顷。2004年以后,由于土地出让招投标制度的建立,出让面积明显减少。目前,房地产经营用地年平均供应2500公顷左右,其中住宅占70%以上,基本满足上海房地产开发建设的需要。在出让土地中,政府储备土地所占的比重希望能够达到20%左右。

房屋竣工面积。在上述土地资源供给的情况下,上海房屋竣工面积自1995年以来,一直在3000—3500平方米之间徘徊,其中只有1997年2003年两个年份超过3500万平方米的高位。未来两三年,竣工面积将回落到三千万平方米以内。竣工面积回落是长期性的趋势,预计未来十多年,平均将以每年以一百万平方米左右的竣工面积的回落速度。

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商品房开工面积决定了房地产建设新增规模;而施工面积表现了总体建设规模,间接决定了供应的后劲。一般情况下,年度施工面积是开工或竣工面积的三到四倍,如果两倍以下,则预示以年份供应量将会减少;多于四倍时预示着供应大幅度放量。如,2004年全社会房屋施工面积达到11023.24万平方米,为当年竣工面积的3443.02万平方米的三倍。当前,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将保持在3000万平方米以上水平,年施工面积将保持在一万平方米左右的水平,可以支持每年约2800万平方米的房屋竣工量。

新建商品房的区域分布的三个环线比例。2004年,上海市有关部门就计划从土地供应入手,调整住宅建设的区域分布,以实现在建住宅内环线以内、内外环间、外环线外的分布各占20%、50%和30%,并预计用2-3年使住宅建设的区域布局更为合理。目前,根据网上住房供应量,这一比例为10%、40%和50%。这说明从区域分布上,上海增量房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不断外移的趋势。

房屋拆迁户数与面积。通过“拆、改、留、修”并举,上海的旧区改造成果显著。过去若干年,上海平均每年动迁居民10万户左右,拆迁居住房屋达约600万平方米。近年,上海每年动迁居民5—7万户左右,拆迁居住房屋达约300万平方米左右,以满足保障城市建设、世博会动迁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需要。

四、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指标

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角度看,在有竣工面积带来的增量房供应的市场基础上,更加关心存量房(二手房)市场和租赁等其他市场的并重。从长远看,租赁市场和存量房市场将占主流地位,按照西方国家的经验,成熟的房地产市场中二手房的交易量占到70%-80%,这一情况将可能在2010年以后很快出现。

增量房市场的房地产销售面积。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上海新建商品房的供给和需求市场迅速形成,市场规模逐年升级。从需求角度来看,新建商品房销售量呈逐年攀升的势头,1995年突破500万平方米,1998年突破1000万平方米,2003年突破2000万平方米。根据这一趋势,增量房市场受到竣工面积的左右和竣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例的影响,在供需平衡的条件下,新建住房销售面积未来将保持在2500万平方米左右。

存量房市场的存量房交易量。自1994年实行公有住房出售政策至2002年底,上海共计想市民出售成套公有住房153.5万套,建筑面积达8355.1万平方米,占全市可出售总量的80%以上,约占全市住房总量的40%。公有住房出售的快速推进,不仅明晰了住房的产权关系,而且也为市民进入房地产市场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随着住房市场的完善,上海存量房市场的交易规模在2003年首次与增量房持平,预计在未来若干年,增量房与存量房交易的比例将回缓慢上升。预计到2010年,存量房的交易规模将突破3000万平方米。

商品房租赁市场。1996年至今,随着整个房地产业的逐步成熟,商品房出租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已达到1000万平方米左右。由于租赁市场的特殊性和隐蔽性,这一官方指标被明显低估。预计到2010年,上海登记房屋出租的规模将达到2000万平方米以上,年平均增长速度在25%以上,市场发育速度加快。

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价格是房地产市场中最敏感的指标。关于市场价格的构成有许多种。一是从统计方法上看,包括官方统计的新房销售平均价格、各类价格指数等;也有学者提出了中位价格标准等。二是从市场分类上看,有租赁价格或二手房等分类、也有房型分类、区域分类、用途分类等。三是从品质上看,如装修房等。

Ⅵ 房地产的相关新闻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4%,但增幅比1-2月下降1.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开发商对后市谨慎,已经开始减少房地产投资规模。此外,开放商自筹资金的比重持续上升,截至一季度已达36.98%,这表明信贷环境依然不乐观。 数据显示,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846亿元,同比增长34.1%,比1-2月份降低1.1个百分点,比同期降低1个百分点。预计,接下来数月,开发商的投资热情将会继续逐步降温。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在继续显现,一是房地产的投资性需求得到了明显遏制,二是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2月份这些城市中有7个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数据环比是下降的,有35个城市的房价涨幅是回落的。
在投资规模下降的同时,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02.98,比同期回落2.91个百分点。在严厉的调控之下,国房景气指标依然没有走出下行通道,预期下半年会触底,谷值将高于上一轮的谷值,才很有可能会步入上升通道。 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2.0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3.4%,增幅较1-2月份下降4.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37.4个百分点。从月度情况来看,3月份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2.08亿平方米,同比上涨19.3%,环比1-2月份上涨8.8%。预计未来几个月,主要受1000万套保障房推动,房屋新开工面积将持续上涨;另外,开发企业购置土地规模较大,也会增加新开工量,当然受市场低迷的影响,也会出现部分企业缓开工的现象。
3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500万平方米,较1-2月份增长16.7%,比同期增长15.8%。预计二季度随着开发商推盘量的增加、促销范围的扩大,成交量将有所增长,三季度有可能会继续增长。 1-3月,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19268亿元,同比增长18.6%,增幅比1-2月份提高2.3个百分点,这是在同比增幅连续下降一年后的首次回升,但是增幅较去年同期仍大幅下降42.8个百分点,依然明显低于近十年历史均值。
开发企业资金来源的构成方面,三个月以来国内贷款3837亿元,增长4.4%;利用外资144亿元,增长45.2%;自筹资金7126亿元,增长27.2%;其他资金8186亿元,增长18.7%。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4825亿元,增长28.7%;个人按揭贷款2076亿元,下降5.3%。
由此可见,外资正在快速进入中国的房地产开发业,最惨淡的属个人房贷业务,在商业银行放贷指标较少的情况下,出现了负增长。此外,企业,由1-2月份的34.37%上升为36.98%。这说明,信贷环境继续紧缩,开发商被迫更多的利用自有资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日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2010年,对北京、上海、广州调查结果显示,三市市民总体社会信任属低度信任水平。其中,三地市民认为广告、房地产行业信任缺失,食品、药品行业信任危机严重。居民对政府机构的信任程度最高,对商业行业信任程度最低;上海和广州两市的社会信任状况略高于北京。
调查显示,虚假广告欺骗现象的严重程度得分为78.3分,属于“非常严重”范围;房地产开发和中介、食品行业、药品行业的严重程度得分分别为71.0分、65.4分、64.0分,均属“严重”范围。
三城市中,上海的社会总信任得分为65.7分,位居三城市之首;广州的社会信任得分为63.7分,居第2位;北京在本次调查中社会信任程度最低,得分为59.3分。
政府机构、公共媒体、公共事业单位或部门等有政府背景的行业/部门受信任程度较高,接近“中度信任”水平,商业行业最低,属“基本不信任”范围。
人际关系越亲密信任程度越高。其中,对家庭成员“高度信任”,对亲戚朋友接近“高度信任”,而对陌生人和网友则“高度不信任”。
上海、北京市民对社会欺骗现象严重程度的判断高于广州。调查显示,上海和北京市民认为社会欺骗行为较多,两地严重程度得分分别为67.5分和60.8分,属“严重”范围;广州市民认为社会欺骗现象的严重程度相对较低,其得分为51.0分。
在综合分析了三地市民社会信任度的基础上,蓝皮书提出了三条建议:
一是要开展社会诚信建设的社会行动。首先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防止公职人员的渎职行为,发挥公共媒体的引领作用。
二是加强商业监管,严惩假冒伪劣产品,提高行业诚信。特别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房地产、食品、药品行业,应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杜绝商业欺诈行为。特别是虚假广告和商场/超市促销欺骗行为,是今后监管和查处工作的重点。
三是通过大力发展民间社团组织,培植社会舆论力量,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组织,践行契约诚信原则,发展出“生人社会”的诚信行为规范,创造良好的人际信任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力量的培育,抵制市场不诚信行为和参与对制度的完善,有效防止欺骗现象发生。
2011年8月深圳房地产商业市场呈现出“高低不一”的局面,地量批售,销量创新高。深圳终于迎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行,大运期间,整个楼市推售、营销活动骤然减少,大运会短期内转移了市民对楼市的关注。与此同时,楼市调控的乌云正在扩大蔓延,在7.11实行二手房按评估价征税后,政府又计划将二、三线城市纳入限购范围,再加上银行银根继续紧缩,贷款难度越来越大,投资门槛日益增加。住宅市场不景气,商业市场也受到波及。
大运会、政策调控冲淡了房地产市场,全月只有1个商业项目取得预售,批售量0.13万㎡,比上月大幅减少97.84%。而成交量达3.19万㎡,创年内新高,环比增长76.50%,同时成交均价为26151元/㎡,环比下降31.78%,量升价跌主要受两个已备案但未销售的项目影响,由于备案量大、备案价格低,带动了全市成交量,同时拉低了成交均价。 由于一二线城市严厉的限购和产能过剩,大量开发商向三四线城市进军和转移,但是在转移过程中却遭遇市场需求有限的桎梏,这也为大家敲响了城镇化泡沫的警钟。而现今回归一二线城市,可能遇到相同的问题,就是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在这种时候,这种回归会让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可能到最后会推动土地价格的上涨,开发的专 业度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一线城市遭遇的严厉调控政策以及高企的地价、资本市场的导向,使得主流房企一度大规模布局二三四线城市,但在布局之后,很多三四线城市带来的效益并不高, 而此时,通过一段时间以来的调控和市场需求的长久压抑,一线城市重新出现一些缺口和机会,土地市场也进入供应高峰,这成为房企重新回归一线城市的主要原 因。不过,从长期来看,未来楼市的主战场还将是二三四线城市,随着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遇、人口大规模进入,这些城市发展潜力仍待挖掘,而企业也必须通过转 型与当地市场完全契合,才能实现真正的盈利。 中国大多数城市的房地产市场7月份均持续保持活跃。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7月份中国出现房价同比上涨的城市为69个,同比上涨城市数量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在69个。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继续领涨全国房价。
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房屋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2.0%,增速比6月份上涨了0.4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额同比增长13.7%,增速低于6月份;新屋开工总面积同比增长40.7%,则大大高于6月份同比10.9%的涨幅。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日前在上海出席论坛时公开表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整体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并不大,且泡沫刚出现政府就及时采取了调控措施,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进入平稳增长的阶段。
该报告称,在当前的经济复苏时期,料中国仍会确保其所采取的任何措施不会损害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房地产市场。但2012年的紧缩措施仍将继续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实质影响。 数据显示,2014年1至6月,扣除营改增因素国内增值税增长仅1.4%,6月份的数据更不乐观。6月国内增值税2924亿元,同比下降0.5%,扣除营改增转移收入后下降4.5%。习惯了增值税两位数增长,扣除营改增因素下降4.5%的增值税很难不引发关注。
如果说整体的经济形势已然难言乐观,那么2014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价格、销量的回调,对我国财政收入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数据显示,1至6月,房地产营业税3041亿元,增长6 .6%,其中一季度增长10 .3%,而二季度仅增长3.1%,比一季度大幅回落7.2个百分点。 2014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6月份房地产的销售面积下降6%,销售额下降6.7%,不同地区房地产的价格也出现了分化,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出现了往下调整的这样一种态势。
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分化调整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2013年同比基数比较高。2014年的1—6月份房地产销售面积为4.8万亿平方米,2013年同期基数5.1万亿,而且2013年上半年增长速度将近30%,在这样高基数的情况下出现回落也是很正常的。二是市场自身的内生调整需要,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回落也是一种向理性回归的正常反应。 临近年末,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再度升温。然而,楼市持续调整的影响不断显现,如何消化庞大的库存依然是当前楼市面临的最大问题。同时,与房地产行业密切相关的一些下游产业也日益感受到阵阵寒意。专家指出,长期来看,楼市调整有助于结束房地产暴利时代。
中国社科院2015年发布的房地产绿皮书指出,2014年中国住房投资投机全面退潮,大中城市房价由全线上涨到普遍下跌,商品住宅进入相对过剩,成交量萎缩,库存水平攀升,预计2015年住房市场将整体衰退。

Ⅶ 上海房地产的淡旺季是什么

大旺:金九银十,9月10月一般是一年中最旺的时候
中旺:3月,小阳春,刚性需求小井喷,自住产品旺销
小旺:5月,假期,项目开盘密集月,也算是小旺

淡季:寒冷!

Ⅷ 上海房地产有前途吗

这个上海地产整体来说还是有的,另外各个区可能潜力不一样
,但整体来说肯定是有前途的,国际大都市,多少人奔向上海,上海别的不多
就钱多,那些什么政策对上海人来说都不算什么的

Ⅸ 想知道上海房地产开发商的名单

绿地集团,凯德置地,复地集团,中海地产,中瑞地产,大华集团,城开集团,宝版华房产,华闻集团,地权杰置业,上实地产,爱家房产,景瑞房产,中环集团,中远置业,瑞虹地产,华润置业,仁恒置业,城建集团,中星集团,这些是基本上的大的开发商,实力比较雄厚,其他小的开发商数不胜数啊。

Ⅹ 2015年4月最新的上海房产限购政策

1.最新外地限购政策:外地户口需结婚,3年累计2年的社保或税单。
2.公积金可以贷内款需要到公积金中心做个复容议可以贷款
3.补交公积金可以贷款,做复议就行了
4.公积金贷款公式:可贷额=月交(个人+公司)除以0.14乘以6乘以贷款年限

阅读全文

与2015一季度上海房地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叫融资租入 浏览:557
美国生猪价格报告 浏览:746
美元对人民币期货交易单位 浏览:384
金道贵金属出金有问题吗 浏览:243
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 浏览:903
网上贷款的口子那些好 浏览:193
四达网络贷款网络贷款 浏览:504
麦包包融资 浏览:75
个人融资计划书 浏览:910
梁晨股票 浏览:638
哪家银行外汇 浏览:343
60欧元兑换多少人民币 浏览:102
qf基金靠谱吗 浏览:145
国资信托成立 浏览:734
博道沪深300增强基金怎么样 浏览:581
融资方案吧 浏览:728
236美金等于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193
安卓外汇交易模拟 浏览:813
投资理财app下载 浏览:230
保险当理财卖 浏览: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