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楼市新政2年变5年,那年前已经买了,银行贷款审批已经通过,会有影响吗
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影响的,当前贷款政策在变化的同时,个人贷款按照签订贷款合同的政策履行,如果银行方面有相关要求,那么借款人可以和银行方面进行沟通调整。
『贰』 楼市双向调控见增 并非政策转向信号
近期许多城市对楼市调控措施做了调整,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当地房地产市场也因之发生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仅11月就有深圳、成都、上海、广州、佛山等地相继出台楼市“松绑”政策。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0年经济工作,但会议并未提及房地产相关内容。
于是,有人开始猜想:楼市调控政策会不会就此打开“宽松”大门?但真实情况是,有城市在松绑,也有地方在加码调控:“松”的多是热点城市和区域,“紧”的却是楼市相对较冷的黑龙江等地。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黑龙江提出严查购地资金等多项措施,几乎都是针对开发商,或是为防范无效供应,防范更多的“鹤岗”(楼市白菜价)事件出现,并提前做好应对。因为严查购地资金、项目资本金制度、严格预售监管等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防范烂尾项目,以及“跑路”给金融机构造成的风险。前述“松绑”政策则多数是在公积金、税收、购房资格认定及人才购房等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放宽。
由此可见,因城施策的房地产政策并未改变,目标仍是保持市场稳定。而在各种楼市政策“松绑”后,一些回暖的迹象也值得注意。比如,佛山的房地产市场近期热度明显提升,成交量明显上升的动力被认为来自佛山最新推出的人才住房新政;深圳二手房市场的豪宅认定标准调整后,二手房的成交量大幅增加,部分区域的房价上涨和业主“反价”现象明显;深汕合作区的楼市“解冻”之后,当地可售住宅项目接连入市,引起各地投资客的关注和追捧。
近期不少地区的调控方向是边际松绑,但松绑群体有限,预计对当地市场的大趋势影响有限。整体来看,全国楼市政策不仅因城市施策,还逐渐开始双向调控。“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大基调还是不会变。调整本是楼市调控的应有之义。在这个原则下,房地产政策是否需要调整,就要看当地房地产市场实际出现什么问题,过热就要收紧,过冷则需放松,市场如若平稳则政策也需保持稳定。只是,地方若调整房地产政策,仍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否则将造成市场大幅波动。
『叁』 上海祭出最严地产新规是什么
2021年1月21日晚间,上海市住建委、市房管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对限购政策、信贷政策、增值税征免年限、备案管理、市场秩序等作出具体规定,意见自1月22日实施。具体内容包括:
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对夫妻离异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数计算;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审贷管理,对购房人首付资金来源、债务收入比加大核查力度。严防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调整增值税征免年限。普通住房对外销售免征增值税的年限从此前的购买2年以上(含2年)调整至5年以上(含5年);严格商品住房销售管理。商品住房销售严格执行“一价清”“实名制”,完善新房公证摇号选房制度,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自住购房需求;
规范房地产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对产业链上地产商、销售代理与经纪公司的监管,严肃查处捂盘惜售、价格违法行为、虚假广告、人为制造市场紧张氛围、诱导规避调控政策等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完善土地市场管理,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增加商品住房用地供应,特别是在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五大新城(南汇、松江、嘉定、青浦、奉贤新城)加大供应力度,稳定土地价格,引导合理住房消费。
(3)上海楼市边际放宽了扩展阅读: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数位2415.27万,同比下降4%出现负增长。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开启新一轮的“抢人大战”。进一步放宽的落户政策,加速了房地产市场的热度。
在清华北大试点之后,上海于2020年9月份开放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师大四所大学的本科应届毕业生满足72分要求即可落户。9月份,上海出台“双一流”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直接申请落户上海。同时,海外归国留学生的落户政策也在不断放宽。
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使得学区房的交易活跃度长久不衰,而新的教育政策的出台掀起了新一轮的交易高潮——父母纷纷提前布局学区房。2020年起上海实施公民同招、民办摇号、公办统筹等政策,民办一贯制学校毕业生可以直升,使得占据教育资源的学区房成为推高楼市的又一驱动力。
『肆』 上海楼市新政猝不及防,最受其影响的人有哪些,为什么
受到这次上海新政影响最大的人莫过于扎根城市不久的年轻人才,新政的购房资格限制过多,使得兢兢业业的工作攒钱买房扎根在城市成为了一场笑谈。
其实2021年1月21日上海政府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是为了严格限制购房,调整增值税的年限,打击非法炒房者,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正常平稳的发展,看起来似乎这个政策的出台给你很多人带来了不便,但只要不是以购房为盈利目的的人,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更何况这次新政的出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那些刚需家庭。
不得不说,上海的房价虽然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随随便便买一套普通的房子就要上百万甚至是千万,可是考虑到上海在国内的商业地位和地理位置,价格也是相对健康的,上海的房价水涨船高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没有哪一个年轻人不向往着这个随处充斥着工作机会的地方。
『伍』 目前房地产政策收紧对上海楼市有什么影响吗
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综合来看,上海的楼市近专一年以来趋于平稳,三属四线城市房价突飞猛进,因此该项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要遏制三四线城市过高的房价上涨速度。上海房地产管控一直较为严格,因此该项会议结果预计不会对上海楼市产生太大的影响。
『陆』 上海楼市调控再升级,这释放出了什么信号
上海1月21日发布重磅楼市新政,并于今日起实施:一对夫妻离异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增值税;公证摇号选房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自住需求……
无独有偶,另一个房价标杆城市——深圳也在1月19日加码升级楼市“限购”政策,对“7. 15新政”在途交易问题、高层次人才购房条件问题、居民家庭住房登记问题作出进一步明确,剑指“假结婚买房”!
“我自己在2019年底买的房子还花了好几十万茶水费,2020年跟别人去合伙打新……我也是被逼无奈,现在在找朋友打听北京的房子。”一位在珠三角从事房地产媒体行业多年的陈女士坦陈了自己这两年的经历,她指出,此番深圳等楼市火爆的焦点不再是纯粹的新盘价格的问题,而是新旧住宅价格的倒挂。
“二手房的价格这两年已经涨得很高了,买方不太愿意接盘,而新房市场一套房动辄一两千万,还比周边二手房挂牌价低不少,这里面就有了套利空间。参与摇号的要求是无房户优先,所以就出现了很魔幻的情况,刚需有资格买不起,想投机的资金不够,真正有钱的又没资格,所以导致代持、众筹买房的行为层出不穷。”一位深圳当地的房地产研究者告诉我们。
央企华润在深圳核心地段开发的一个楼盘一期项目2020年11月份的开盘均价约为13万元每平方米,而周边二手房价格已挂到18万元每平方米,万科一处刚刚开售的楼盘销售均价10.6万元每平方米,周边二手房挂牌价15万元左右。“一万人摇一千套房,摇上一套新房,直接相当于赚了几百万。”明显的一二手房价的倒挂差加上“僧多粥少”,本来是政府为了调控房价做出的限价措施,却让目的是赚取暴利的部分炒房客们钻了空子。希望政府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真正为老百姓办事!
『柒』 上海楼市出台新政,为何要出台这样的新政
出台这样的政策主要还是因为上海近期楼市出现大幅上涨,尤其是二手房出现明显过热的现象。近日,上海市政府发布新政策,对三年内离婚的夫妻其名下的房产,按离婚之前的计算,而且房屋购买不足五年进行出售的,全面征收增值税,而且在摇号政策,将优先无房的家庭。对于新出台的这项政策,上海房管局工作人员表示,该政策主要是为了贯彻房住不炒的政策,同时为是了构建一个长效的房地产机制,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稳住房价和土地价格。近日,上海二手房炒作得非常严重,相关投诉也越来越多,很多消费者表示,市场出现大量房东违约,跳价的现象。
同时这次楼市新规也再度强调,房住不炒原则,并且表示将会对郊区靠近轨道交通的地区,供给更多的土地,而在长效机制方面,在租售同权,保障性住房方面,上海市政府也将投入更多,确保整体房地产市场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稳定发展,让那些刚需者可以买到自己的房子,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的保障性住房。
『捌』 棚改货币化政策暂缓对上海楼市影响如何
目前暂缓棚改货币化政策主要针对三四线城市,主要目的是抑制三四线城市上升过快的房价。上海市场受棚改政策影响较小,短期来看不会有太大波动。
『玖』 上海楼市新政策对购买兰香湖壹号有什么影响么
你所说的应该就是 3月2日上海的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5个新城,获得了跟中心城区差异化的住房、土地政策,并放宽了落户条件这个政 策吧,我感觉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从文件释放的信息可以看得出,这个政策对于区域人才的引进方面,非常有利,而兰香湖壹号附近正好是人才聚集地,将来肯定很有潜力的。
3月2日,上海印发了“1+5”文件,公布了支持5大新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其中的“1”,是《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5”是《“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等5个附件。
关于人才引进“1+5”文件提出:
对新城重点产业的用人单位,可由行业主管部门优先推荐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机构。缩短新城“居转户”年限,对在新城重点产业的用人单位和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定年限并承诺落户后继续在新城工作2年以上的人才,经新城所在区推荐后,“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
对新城范围内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单位录用的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直接落户打分加3分。市、区加大对新城特殊人才落户的支持力度。对上海市居住证持证人在新城工作并居住的,予以专项加分,即每满1年积2分,满5年后开始计入总分,最高分值为20分。
此外,文件还给出了一条“6个月落户”的特别通道:
新城重点用人单位引进的在国(境)外高水平大学获得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紧缺急需专业学士及以上学位的留学人员,在新城全职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险满6个月后,可申办落户。
点评:外地居民在上海落户,从“居住证”到“拿户口”一般需要7年。此前,上海对部分地区符合条件的居民,开放了5年和3年两条特别通道。比如临港片区、张江科学城符合条件的,可以7年缩短为5年,部分高收入、高技能群体可以7年缩短为5年。至于7年缩短为3年的,必须是核心人才。
此次把“居转户”5年优惠给予5大新城,是在相当范围内的推广,意味着将有更多人提前实现“拥有上海户籍”的梦想。同样在上海交纳5年社保,有户口和没有户口的区别是,前者(家庭)可以在上海买两套房子,后者只能买1套。
至于新城落户的加分政策,也将吸引更多“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等人才留在上海,坚定他们拿上海户口的决心。
同时,5大新城作为上海都市圈的“第一圈层”,未来跟中心城区和相互之间的联络,将主要通过轨道交通。所以“轨交”对房价影响只会强化,不会弱化。5大新城的价值点,也将围绕着轨道交通站点分布。“片区+学位+地铁”,将成为未来决定房价最重要的三大因素。
总之,随着上海5大新城地位的提升,以及全面加入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人才、人口争夺战,上海的发展态势完全改变,未来将更具有竞争性。
对于北京、杭州、深圳、南京、广州、苏州等城市来说,上海将成为更强劲的竞争对手,会跟这些城市争夺高端人才和新兴产业。其中对北京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
从文章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得出来,上海楼市的风向标依然是人才、教育、交通方面。而在这几方面,兰香湖壹号都是占据了很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