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北大荒分析

北大荒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02 02:59:14

A. 如何认识北大荒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这个概念,一般来说,是指人们关于价值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总的观点、总的看法。它是由世界观、人生观所决定的,同时反过来影响世界观、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在特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中,价值观是一个体系。核心价值观,是这个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最根本、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就个人而言,核心价值观就是精神旗帜,是最高的思想认同,是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不竭源泉。优秀的、成功的企业,必定有根据本企业性质、特点、目标而确定的核心价值观。而这个核心价值观就是该企业的灵魂,也可以理解为是企业生命之本、生存之根。总局党委站在时代的高度,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完成新时期垦区肩负的历史使命、历史责任和未来发展的宏伟目标,提出了以“诚信、务实、创新、卓越”为基本内涵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这是推动垦区跨越发展的一面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光辉旗帜,是垦区人民信心和力量的源泉。由此可见,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是为建设“百年垦区”在思想上、精神上、作风上做的必要的准备,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为了更好的践行它,我们有必要联系农场的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一、 培育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是继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迫切需要。北大荒精神,是在黑龙江垦区极其艰苦的环境和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几代北大荒人用青春、汗水乃至鲜血、生命培育和锤炼的。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的根和魂,是垦区独特的政治优势,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回顾北大荒开发建设60多年的历史,北大荒精神始终同垦区的开发建设事业同生、同育、同发展。虽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形势和任务不断变化,但北大荒精神始终一代代薪火相传,成为北大荒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法宝。正是这种精神,使北大荒人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实现了从北大荒到中华大粮仓的历史性巨变,为维护共和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北大荒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北大荒精神作为北大荒人的精神旗帜,他的内核、本质永远不会过时,永远是北大荒人的精神支柱和攻坚克难的法宝。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时代特征、时代主题、历史任务和客观环境的变化,它又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就是说它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北大荒精神这颗精神之树是常青的,永远放射出时代的光芒。就理论体系说,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是北大荒精神在当代的具体体现,是发展了的具有当今时代特征的北大荒精神。在新时期、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尤其是在当前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要求上层建筑的变化,北大荒精神的内涵自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局党委在赋予北大荒精神新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的以“诚信、务实、创新、卓越”为基本内涵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是北大荒精神在当代的具体表现。“诚信”:对党忠诚、取信于民,是当代北大荒人的做人的基本准则,是最首要的人品。在日常生活中要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务实”: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是北大荒人一以贯之的政治品格;务实也是艰苦奋斗精神在今天的具体表现。“创新”是思维产品的过程,是北大荒事业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北大荒人弃旧纳新、自觉求变的内在品质,是“勇于开拓”一往无前的精神在新时期的体现。“卓越”:追求最佳、争创一流、不辱使命的精神境界;永做赢家、不断创造辉煌的精神状态;永葆激情、永不停歇的责任使命;勇担责任、服从国家利益、服务国家战略的崇高品质。是北大荒农垦事业发展壮大的最高价值追求和目标指向。“卓越”既包涵着北大荒精神中“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全部内涵,又具有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因此,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是同北大荒精神一脉相承的,是时代化、与时俱进的北大荒精神。两者一脉相承、同一体系,都是北大荒人所具备的。在新时期,坚持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就是坚持北大荒精神,决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二、培育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是发展和繁荣北大荒文化的迫切需要。人类活动的总和是文化,文化深深渗透在血脉并影响到人的全部思维。北大荒文化,是在北大荒开发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反过来又影响和规范垦区的创业实践。它包括垦区的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群众的日常文化活动等等。北大荒人和别人不一样,区别在文化的不一样。先进的北大荒文化是北大荒人的血脉灵魂,是推动垦区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北大荒开发的艰难困苦程度在人类拓荒史上是罕见的。北大荒人是靠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革命理想,靠的北大荒精神,靠的科学发展的思想,靠的就是北大荒的先进文化。当今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面对这种形式,垦区只有大力创新发展先进文化,才能占领竞争的制高点。要加强品牌建设。北大荒品牌的标识释义:黑土地托起初升的太阳,构成农垦总局的标识图形;其寓意:环境为源,产业协调、现代农业、前程远大。字体是标宋;标识色彩:光明黄,田野绿,沃土黑。我们农场正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沿甘平公路农场段打造一个文化长廊,加大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在场部建筑物的空白处做北大荒标识宣传,在场部建一个电子大屏幕,抓好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宣传的视觉工程。发展垦区的先进文化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大力培育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要保持北大荒文化的先进性则必须用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引领。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是北大荒文化的灵魂,决定着北大荒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也决定着北大荒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总局党委提出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垦区的优良传统,凝结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反映了形势任务发展变化之后对北大荒人价值取向的新要求。抓住了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就抓住了北大荒文化的关键;抓住了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抓住了创新发展北大荒文化的根本。三、培育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新阶段推进垦区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总局党委提出“七个大”的新思路,即垦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就是要做成一二三产有机融合的大产业,打造国际化超大型现代农业企业大集团,实现生产经营的大规模,做好“引领”“带动”这篇大文章,创造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性的大效益,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大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全省经济建设大局做出大贡献。和“抓城、强工、带农,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跨越发展”,这些目标和任务,是垦区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既符合中央和省委精神,又具有时代特征,是总局党委科学分析当前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认真履行垦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具体体现。这些任务、目标依靠什么实现、怎样去实现?必然需要一系列条件,经验指导是加法,理论指导是乘法,创新理论指导是几何发展。如期完成这些任务,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认真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必须像当年老北大荒人那样,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以“豁出去”的精神状态去奋斗,去拼搏;必须用“诚信、务实、创新、卓越”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来规范行为、统一思想,提振精神,鼓舞士气,引领垦区跨越发展。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作为垦区的理论创新成果、战略思想、光辉旗帜最为关键的是培育和践行。培育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需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就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不当旁观者,不做局外人,带头践行,身体力行,努力做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宣传者、模范实践者和坚定维护者。要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实际,自觉破除和抵制那些与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不符合不一致的思想观念,纯洁净化灵魂,匡正人生追求。从小事做起,就是要从点滴之外着手用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时事事处处用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严格要求,坚持以它为灯、照亮人生道路,以它为镜、规范日常言行,以它为尺、辨别是非曲直,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培育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以高标准做好本职工作。从现在做起,就是不观望,不等靠,不犹疑,立即行动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使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符合北大荒核心价值观要求,真正使其成为提升精神境界、塑造优秀品格的标志语言,成为引领我们全面发展、成长进步的时代风尚。

B.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变到北大荒,分析一下哪一个开发模式有利于可持续发

北大荒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部分为低湿沼泽地,生长季较短,20世纪50~70年代曾组织复员转业军人、农民、知识青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垦殖,创建了一大批国营农场,已建成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已变为北大仓.
但由于过量开垦,使湿地面积减少了80%,大量稀有动物失去栖息地.现在已经退耕还林了.“北大仓”面临的尴尬就是其所能骄傲与自豪的黑土地已越来越少.据资料表明,目前黑土区耕地表层有机质含量已经下降到2.5%~6.5%之间,与开垦初期的11.8%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由于过度开荒,这里的原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大自然无情地向人们开出了巨额“罚单”──水土流失、江河泛滥、风蚀沙化、气候异常、旱涝频繁、粮食减产等.
要改善“北大荒”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退耕还林,恢复植被,停止湿地开荒,对不宜耕种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为“北大仓”构筑一个持久的“生态屏障”.

C. 从正面分析北大荒变北大仓得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当然是得了巨量粮食,保证了我们中国人的温饱,不仅如此,我们还收获了一种精神,北大荒那种不怕苦、不怕环境恶劣、勇于战胜困难挑战困难、改造自然的精神与信心

D. 分析"北大荒"沼泽地的生态功能

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一词最早出现于1956年美国鱼和野生动物管理局《39号通告》,通告将湿地定义为“被间歇的或永久的浅水层覆盖的土地。”

1979年,美国为了对湿地和深水生态环境进行分类,该局对湿地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过渡的土地,该土地水位经常存在或接近地表,或者为浅水所覆盖……”。1971年在拉姆萨尔通过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该公约将湿地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我国对沼泽、滩涂等湿地研究具有丰富的积累,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分类系统,通常认为“湿地系指海洋和内陆常年有浅层积水或土壤过湿的地段。”

尽管湿地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但它们有一共同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认为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也有别于水生生态系统,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

其特征有:

(1)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由于湿地是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因此它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和独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气候提供了复杂且完备的动植物群落,它对于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价值。

(2)系统的生态脆弱性。

湿地水文、土壤、气候相互作用,形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环境主要素。每一因素的改变,都或多或少地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水文,当它受到自然或人为活动干扰时,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坏,进而影响生物群落结构,改变湿地生态系统。

(3)生产力高效性。

湿地生态系统同其它任何生态系统相比,初级生产力较高。据报道,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平均生产蛋白质9g/m2,是陆地生态系统的3.5倍。

(4)效益的综合性。

湿地具有综合效益,它既具有调蓄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存物种、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基本生态效益,也具有为工业、农业、能源、医疗业等提供大量生产原料的经济效益,同时还有作为物种研究和教育基地、提供旅游等社会效益。

(5)生态系统的易变性。

易变性是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表现的特殊形态之一,当水量减少以至干涸时,湿地生态系统演潜为陆地生态系统,当水量增加时,该系统又演化为湿地生态系统,水文决定了系统的状态。

其功能有:

湿地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广阔众多的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湿地是蓄水调洪的巨大贮库。每年汛期洪水到来,众多的湿地以其自身的庞大容积、深厚疏松的底层土壤(沉积物)蓄存洪水,从而起到分洪削峰,调节水位,缓解堤坝压力的重要作用。全国天然湖泊和各类水库调洪能力不下2000亿立方米。长江22个通江湖泊尽管面积锐减,目前容水量仍达600多亿立方米,洞庭、鄱阳两湖蓄洪能力不少于200亿立方米,对于调节长江洪水、消减洪灾依然起着关键作用。同时,湿地汛期蓄存的洪水,汛后又缓慢排出多余水量,可以调节河川径流,有利于保持流域水量平衡。

湿地是重要的水源地

湿地之水,除了江河、溪沟的水流外,湖泊、水库、池塘的蓄水,都是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据估算,我国仅湖泊淡水贮量即达225亿立方米,占淡水总贮量的8%。某些湿地通过渗透还可以补充地下蓄水层的水源,对维持周围地下水的水位,保证持续供水具有重要作用。

湿地是生态环境的优化器

大面积的湿地,通过蒸腾作用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不仅可以提高周围地区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水分丧失,还可诱发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据一些地方的调查,湿地周围的空气湿度比远离湿地地区的空气湿度要高5%至20%以上,降水量相对也多。因此,湿地有助于调节区域小气候,优化自然环境,对减少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十分有利。湿地还可以通过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化学、生物过程,吸收、固定、转化土壤和水中营养物质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质,净化水体,消减环境污染的重要作用。

湿地是重要的物种资源库

我国湿地分布于高原平川、丘陵、海涂多种地域,跨越寒、温、热多种气候带,生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国内陆湿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种,高等动物有1500种;海岸湿地生物物种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在湿地物种中,淡水鱼类有770多种,鸟类300余种。特别是鸟类在我国和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据资料反映,湿地鸟的种类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不少珍稀种。世界166种雁鸭中,我国有50种,占30%;世界15种鹤类,我国有9种,占60%,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占世界总数的95%。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我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这些物种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湿地是重要的物产和能源基地

广阔多样的湿地,蓄藏有丰富的淡水、动植物、矿产及能源等自然资源,可以为社会生产提供水产、禽蛋、莲藕等多种食品,以及工业原材料、矿产品等。湿地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水电、水运,增加电力和交能运输能力。许多湿地自然环境独特,风光秀丽,也不乏人文景观,是人们旅游、渡假、疗养的理想佳地,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此外,湿地还是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普宣传的重要场所。

E. 北大荒如何

公司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农业类上市公司和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具有明显的规模、资源、技术、管理、绿色产品等优势,拥有天下粮仓的美誉。公司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的标志性企业,目前主业仍以粮食作物为主,主营产品包括水稻、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辅业产品尿素、造纸等,其产品正越来越受到市场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今年上半年,全球粮食价格出现了飙升,泰国大米价格曾在一夜间从每吨330美元飙升至1000美元。有专家认为,根据粮食生产成本的涨幅、供求情况及国内外粮食的价格差距分析,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粮价有可能出现显著上涨。由于公司业绩与粮价的正相关性,在粮食产品涨价已成定局的背景下,公司具备了相对清晰的长期增长潜力,是涨价的最大受益者。

最新信息显示,在全球通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农业企业抗通胀特征明显,而机构增仓该股也比较明显,南方系基金大幅加仓,从中看出市场对其的充分认可。该股近一个月来调整充分,回探年线获得支撑后放量反弹,日K线构筑小圆弧底形态,后市有望挑战半年线,可重点关注。

F. 帮我分析一下北大荒这支股票

北大荒(600598):公司是我国目前规模较大、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农业上市公司,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公司的农业机械化、良种化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二级市场上,该股逆市上涨,可适当关注.大盘如果能够企稳反弹,应该还有表现。关注大盘动向,顺势而为。

G. 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

不注重耕作质量,滥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黑土地肥力大降

H. 分析"北大荒"边为"北大仓"的原因

北大仓,三江平原,北大荒,黑龙江,东北地区 北大仓,三江平原,北大荒,黑龙江,东北地区 “北大仓”为何要退耕还“荒” 人们常说的“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流域和三江平原的广大荒芜地区。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荒野茫茫,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沼泽遍布,林间野兽出没,低空百鸟飞翔。“棒打豹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曾是这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这片荒原宝贵的资源之一是土地,是历经千百年之后形成的厚厚的腐殖质,即肥沃的黑土层,这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10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这里是全球三大黑土区之一,占全球黑土区总面积的1/5。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的开垦,使北大荒成为年产70亿千克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其中,大豆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7%,玉米产量占全国的53%,在我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也是“北大荒”又名“北大仓”的原因所在。 然而现在,“北大仓”面临的尴尬就是其所能骄傲与自豪的黑土地已越来越少。据资料表明,目前黑土区耕地表层有机质含量已经下降到2.5%~6.5%之间,与开垦初期的11.8%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由于过度开荒,这里的原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大自然无情地向人们开出了巨额“罚单”──水土流失、江河泛滥、风蚀沙化、气候异常、旱涝频繁、粮食减产等。 一、水土流失令人震撼 东北地区年均降水不多,但集中在夏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现,由于地表植被遭受破坏,使得径流集中,冲刷力强,土壤遭受水蚀剧烈。春季积雪融化时产生的融雪径流,在黑土解冻时,土壤融化一层就被冲刷一层。这种冻融侵蚀的现象十分严重,其冲刷速度一点不亚于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如今,在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竟可以看到与未曾整治的黄土高原类似的景象:大面积的良田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一马平川的大地沟壑纵横! 据估算,东北黑土区近30%的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黑土层每年约以0.7厘米~1厘米的速度流失(而形成1厘米的表土则需要400年时间),黑土层已由开垦之初的80厘米~100厘米下降到20厘米~30厘米。专家预测,以这样的速度,再过50年大部分黑土层将基本消失,剩下的就将是黄土状亚粘土。这种土,农作物几乎无法生长,东北黑土区将变成名副其实的“北大荒”。据黑龙江省耕地状况文件资料显示,该省土壤中每年流失掉的氮、磷、钾元素折合成标准化肥上百万吨,因水土流失导致粮食减产20亿千克~40亿千克。大范围的水土流失带走了我们十分稀缺的黑土地的大量养分,使土壤肥力大大下降。农业生产就只好越来越多地增加化肥使用量,这反过来又增加了土地的污染,加剧了土壤的板结退化。 二、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过度开荒使这里的湿地减少了一半。作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和森林可以对空气和水进行净化,缓解旱涝,对废弃物进行去毒和分解,有利于土壤及其肥力的增加和恢复,稳定局部的气候等,这些作用的减弱或几乎消失,使气候怡人的东北黑土区正在变成一个生态脆弱区:发生异常气候的频率越来越高,自然灾害种类增多,旱灾、洪灾和风灾发生的范围越来越广、频度越来越大,野生动物被迫迁徙他乡,东北平原的春季扬沙天气逐年增多。这样下去,东北也极有可能成为沙尘暴的又一风源地! 水土流失形成的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水库、道路,造成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西辽河流域由于泥沙淤积,已有89座水利工程报废;在1998年松花江、嫩江流域特大洪水中,嫩江流域八大支流山洪暴发,出现超历史水位洪水;因大量泥沙淤积河床,松花江航道由上世纪50年代的1500千米,缩短到目前的580千米…… 三、退耕还“荒”刻不容缓 东北黑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持续的、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不仅从根本上破坏了东北平原宝贵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了“东北粮仓”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会危及我国长远的粮食安全,这是一件不可等闲视之的大事。 面对接踵而来的生态危机和大自然的惩罚,北大荒人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改善“北大荒”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退耕还林,恢复植被,已别无选择。2001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决策:停止湿地开荒,对不宜耕种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为“北大仓”构筑一个持久的“生态屏障”。经过几年的努力,“北大荒”又现生机:在三江平原,野生动物已由3年前的168种增加到现在的224种,过去一些因开荒消失的湿地开始恢复,呈现出水丰林美、鸟鸣鹿欢、野生动物频繁出没的喜人景象。在退耕还“荒”的同时,采取科技和生物措施提高单产,加上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年产100亿千克商品粮的生产能力。

I. 分析一下北大荒,还有歌华有线最近还有长期走势

北大荒明显跑输大盘,KDJ在高位金叉,建议观望,该股长期均线陡峭,短最多出现反弹行情,要反转必须均线走平并翘起。歌华有线同理,前期最高反弹受年线反压,但该股均线距离比北大荒好,相信均线走平时间较短,但短中期也只是反弹行情,要发动行情必须各均线走平并且股价成功突破均线,这需要较长时间。建议选择热点板块里的龙头股,尽量选择走势接近大盘甚至跑赢大盘的个股。股票的长期走势受大盘影响较大,长期走势多为反弹震荡走势,不排除有继续寻底过程。

J. 地理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

首先,地形因素,1、东北地区地形主要是辽阔的东北平原,沼泽主要形成在平原上,这是一个先决条件;2、东北平原三面环山,不容易排水,易形成沼泽。
其次,气候因素,1、东北平原年降水量丰富,气温低,蒸发量小,导致土壤含水量大,易形成沼泽;2、东北平原河流众多,在河流交汇处,特别是三江平原处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水量丰富,排水不畅,容易形成沼泽。3、东北平原气温低,结冰期长,所以不容易排水,导致土壤含水过多,容易形成沼泽。
最后,东北平原植物物种丰富,大量的植物锁住了大量的水分,使土壤含水量大,容易形成沼泽。
希望我的回答使你满意!

阅读全文

与北大荒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那些战法 浏览:924
工行贵金属挂单买入开仓卖出平仓 浏览:113
2017银行贷款财务指标 浏览:91
陕西延安放贷款的人 浏览:300
股票平地惊雷什么意思 浏览:665
中融信托名片 浏览:45
北京信托董事长 浏览:628
微交易跟股票的区别是什么 浏览:681
上海疆杰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899
贵金属无风险套利 浏览:72
汉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461
贵金属投资开场白 浏览:885
只做欧洲盘外汇 浏览:648
信托公司理财产品质押贷款 浏览:127
科创板基金还有没有第三批 浏览:782
融资易怎样 浏览:762
嘉实基金年度报告 浏览:422
股票投资者起诉 浏览:55
组合贷款公积金没交了 浏览:716
复塑科技股票 浏览: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