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网络安全涉及哪几个方面.
网络安全主要有系统安全、网络的安全、信息传播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具体如下:
1、系统安全
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演和损坏而对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消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翻,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或受他人干扰。
2、网络的安全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踩。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
3、信息传播安全
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大云自由传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内容安全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诈骗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其本质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1)机房物理风险分析扩展阅读:
维护网络安全的工具有VIEID、数字证书、数字签名和基于本地或云端的杀毒软体等构成。
1、Internet防火墙
它能增强机构内部网络的安全性。Internet防火墙负责管理Internet和机构内部网络之间的访问。在没有防火墙时,内部网络上的每个节点都暴露给Internet上的其它主机,极易受到攻击。这就意味着内部网络的安全性要由每一个主机的坚固程度来决定,并且安全性等同于其中最弱的系统。
2、VIEID
在这个网络生态系统内,每个网络用户都可以相互信任彼此的身份,网络用户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拥有电子标识。除了能够增加网络安全,电子标识还可以让网络用户通过创建和应用更多可信的虚拟身份,让网络用户少记甚至完全不用去记那些烦人的密码。
3、数字证书
CA中心采用的是以数字加密技术为核心的数字证书认证技术,通过数字证书,CA中心可以对互联网上所传输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密、解密、数字签名与签名认证等各种处理,同时也能保障在数字传输的过程中不被不法分子所侵入,或者即使受到侵入也无法查看其中的内容。
Ⅱ 机房管理员如何防范风险
防范什么风险?我来帮你分个类:
1、辐射风险。这个你叫管理员少点进去机房就好了。
2、意外风险。这个你叫单位完善机房消防措施就好了。
3、机房运行中断风险。这个就看你是A\B\C那级机房了,C级机房中断那就休息下。A、B级机房要防止中断就要靠防范了。反正预防预防,就是要预,什么参数你都一把抓,什么参数异常检查什么。
你看,这样一综合就是:
用好点的智能化设备,少进机房,多看监控。搞掂风险!
Ⅲ 网络机房有哪些危险源
比如高温会造成线路短路,有可能会使机房失火。
Ⅳ 机房的物理环境
作为机房(电脑学习室/数据中心),它的物理环境是受到了严格控制的,主要分为几个方面:即温度、电源、地板、防火系统。 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就是电信部门利用已有的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电信专业级机房环境,为企业、政府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以及相关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
通过使用电信的IDC服务器托管业务,企业或政府单位无需再建立自己的专门机房、铺设昂贵的通信线路,也无需高薪聘请网络工程师,即可解决自己使用互联网的许多专业需求。
IDC主机托管主要应用范围是网站发布、虚拟主机和电子商务等。比如网站发布,单位通过托管主机,从电信部门分配到互联网静态IP地址后,即可发布自己的www站点,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通过互联网广泛宣传;虚拟主机是单位通过托管主机,将自己主机的海量硬盘空间出租,为其他客户提供虚拟主机服务,使自己成为ICP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是指单位通过托管主机,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通过这个商业平台来为供应商、批发商、经销商和最终用户提供完善的服务。
IDC是伴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的需求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成为了新世纪中国互联网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企业、媒体和各类网站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专业化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以及ASP、EC等业务。
在2013年以前,对IDC(互联网数据中心)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它比传统的数据中心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它是伴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对为ICP、企业、媒体和各类网站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专业化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以及ASP、EC等业务。数据中心在大型主机时代就已出现,那时是为了通过托管、外包或集中方式向企业提供大型主机的管理维护,以达到专业化管理和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IDC是对入驻(Hosting)企业、商户或网站服务器群托管的场所;是各种模式电子商务赖以安全运作的基础设施,也是支持企业及其商业联盟其分销商、供应商、客户等实施价值链管理的平台。 在网络中的位置和总的网络带宽容量,它构成了网络基础资源的一部分,就像骨干网、接入网一样,它提供了一种高端的数据传输(Data Delivery)的服务,提供高速接入的服务。
网络带宽容量
IDC起源于ICP对网络高速互联的需求,而且美国仍然处于世界领导者位置。在美国,运营商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将网络互联带宽设得很低,用户不得不在每个服务商处都放一台服务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DC应运而生,保证客户托管的服务器从各个网络访问速度都没有瓶颈。
在网络中的位置
IDC不仅是数据存储的中心,而且是数据流通的中心,它应该出现在Internet网络中数据交换最集中的地方。它是伴随着人们对主机托管和虚拟主机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的状况而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由ISP的服务器托管机房演变而来的。具体而言,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网站系统对带宽、管理维护日益增长的高要求对很多企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于是,企业开始将与网站托管服务相关的一切事物交给专门提供网络服务的IDC去做,而将精力集中在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中去。可见,IDC是Internet企业分工更加细化的产物。
Ⅳ 机房管理员面临哪些岗位风险
主要是机房运行安全风险,包括网络安全、动力安全、消防安全等。需要知识面要宽。
Ⅵ 机房升级整改有哪些风险与不确定性包括
机房升级整改由于需要利旧,故要考虑升级部分设备和老旧(还可以用的部分)设备的匹配问题(比如老电缆的利用需要考虑长度问题,现有开关利用需要考虑负载能力问题等等),还需考虑现场施工费的问题(拆除费,现场加工费等等)。最好是让升级改造的承包商到现场考察清楚再进行。
Ⅶ 计算机房火灾危险性有哪些
这个提问的分类有问题,如果放在工程技术或建筑学分类下面也许会得到更为专业的回复。
由于不知道该机房的具体配置情况,我尽量说的全面一些,如果有疑问请到网络HI上来找我吧。
一、有人对国内外发生的电子机房火灾事故做过详细调查分析,认为计算机房起火部位大多是:计算机内部的风扇、打印机、空调机、配电盘、通风管以及电度表等。
二、导致火灾危险性主要缘于:
1、为保持电子计算机房的恒温与洁净,通常建筑物内部需要用相当数量的木材、胶合板及塑料板等可燃性材料建造或装饰,从而使建筑物本身的可燃物增多,耐火性能相应降低,较易引燃成灾。
2、空调系统的通风管道使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可燃材料进行保温时,如果保温材料靠近电加热器,那么长时间受热就会起火。
3、计算机中心的电缆竖井、电缆管道及通风管道等系统未按规定独立设置或未进行防火分隔,易导致外部火灾的引入或内部火灾的蔓延。
4、机房内电气设备和电路很多,如果电气设备和电线选型不合理或安装质量差;违反规程乱拉临时电线或任意增设电气设备;电炉、电烙铁用完后不拔插头,造成长时间通电或与可燃物接触而没有采取隔热措施;日光灯镇流器和闷顶或活动地板内的电气线路缺乏检查维修;电缆线与主机柜的连接松动,造成接触电阻过大,等等。都可能引起火灾。
5、电子计算机需要长时间连续工作,由于设备质量不好或元器件故障等原因,有可能造成绝缘被击穿;稳压电源短路或高阻抗元件因接触不良,接触点过热而起火。
6、机房内工作人员穿涤纶、腈纶等服装或聚氯乙烯拖鞋,容易产生静电火花。
7、用过的纸张、清洗剂等可燃物品未能及时清理,或使用易燃清洗剂擦拭设备及地板等,遇到电气火花、静电放电火花等火源而起火。
8、没有配备轻便灭火器材,未按规范要求设计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等消防设施,或消防设施出现故障,以致在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发现和采取应急措施,致使火灾扩大蔓延。
上述回复仅供参考。
Ⅷ 通信机房的开关电源设备存在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1、开关电源严格区分一次下电二次下电,传输类设备及危害较大的直流设备成端在一次下电,其他设备成端二次下电源。否则将无法保障停电后电池的供电时间和保障重点,形成较大的网络障碍;
2、开关电源如需新增负载必须严格按照加电流程进行,且必须规定时间,规定人员,规定设备,情况下 进行加电。坚决杜绝工程事故。
3、开关电源关于浮充,均充电压以及一次二次下电的设定值一定要符合电池厂家规定,避免人为造成电池伤害;
4、开关电源各交流3相之间负载应均衡,避免单相负荷过大造成跳闸或温升造成设备损坏;交流引入需定期检查电压及线序。
5、定期用皮老虎清理模块灰尘保持良好散热,避免因机房局部温度过高而使设备脱线。
6、电池温度不应过高或低,定期查看有无趴酸现象,定期对电池进行容量测试,避免停电状态电池失效。造成网络故障!
7、保持开关电源和电池正负极柱及正、负、零线排之间的绝对独立性,杜绝短路事件发生。
开关电源和电池方面基本上就这些,看看有没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