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是哪家企业
首先您想了解的是我国的民族产业发展现状吧,因为民族企业的含义其实就是我国企业现状,下面是民族产业发展现状的介绍: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民族产业的发展。我们要肯定它的作用,最主要表现在通过全球化和信息化,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吉利汽车能够在六年的时间内比较好地完成技术的跨越,当然是利用了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特征。有后发的优势,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崛起,有利于管理创新,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国际化战略的推进,从而可以更好地发展和壮大民族产业。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全球化和信息化会对民族产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打压,除了对发展中国家带来产业安全的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个是由于全球化推进,导致大量的外资涌入对进入国主要的工业和流通产业造成了全面的资本和技术控制的格局。以中国为例,现在这个格局正在形成,否认这方面的危险是非常错误的。外资通过各种形式的购并,使民族产业的产品市场份额急剧下降,直接影响了民族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跨国公司利用各种有行和无形的优势,挟全球化和信息化之力,已经在我国若干行业,如装备制造业、商业、零售业和服务业等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份额。比如装备制造业,已经收购的民族产业有西北轴承、京西化机,正在收购的有徐工集团、厦门工程机械集团、杭州前进集团、沈阳鼓风机集团。计算机控制系统已经收购的有上海新华,正在收购的集大、北京合力士。流通企业有外资控股企业,易初莲花、家乐福、沃尔玛等等。计算机,英特尔、微软、IBM占据了主要的市场机构。在审计服务业,普华永道、毕马威等外资所占据了主要的市场。其它还有饮料、啤酒等等行业。由于外国产品大量进入,导致中国产品传统品牌的急剧下降,我国对核心产业和相应的核心技术逐步失去控制的格局,导致了国家产业安全的风险。这从长远来和深层次上都会对我国政治和社会安定带来比较重大的影响。
第三,要用科学的态度全面分析全球化和信息化对民族产业发展的影响。应该看到,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对民族产业的促进作用和打压作用都是客观存在的。肯定一个方面,否定另一个方面的存在是不正确的。一方面,我们不能只看到打压作用而质疑和否认对外开放的作用,重新闭关锁国,使用保护政策来保护我们的民族产业。因为世界经济史表明,开放带来的适度对民族产业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往往是推动产业发展和产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推行闭关锁国的产业安全观来保护民族产业,必然会带来经济的停滞和社会的落后。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只看到促进作用,一味地强调竞争,不愿意看到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对民族产业的损害。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跨国公司对我国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进行恶意的收购,导致民族产业的急剧地不正常衰败,破坏了正常产业的市场结构的市场形态,已经成为我国实现自主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巨大障碍。我们要看到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倾向在论坛上,在理论界、产业界都存在,前面一种倾向和后面一种倾向都有各自的表现,但是我现在觉得更多的倾向就是一味地强调开放,否认外资进入的负作用,对民族企业的打压,这是主要方面。今年是中国加入WTO五周年,大量报刊上的主导倾向就是这样的,包括一些知名的WTO谈判的首席代表、知名经济学家等的观点,需要我们认真、科学地分析,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最高标准进行理论分析,并且对民族产业和国家经济的安全政策进行适当地调整。
第四,如何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条件下发展中国的民族产业?我的基本看法是要从宏观、中观与微观,政府、社会和企业这些方面采取措施,促进中国民族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宏观上,政府要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外资进入的行为进行规范,最主要的现在要尽快通过和实施《反垄断法》,并且借鉴国外的经验,制定外资购并的安全港政策。国外发达国家都有严格的对产业购并、兼并的管制政策。其中有安全港政策,就是对已有市场结构的情况下,通过购并,如果达到比较高位集中度的兼并,政府管理机构会出台很多限制政策。如果市场集中度不太高,就可能比较容易通过这个项目,这就是安全港政策。我们也需要这方面的政策。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制定对外资购并相配套的产业政策和指南,区分各种情况,规定外资购并的审批程序和外资进入程度,并对民族产业给予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待遇。现在很多产业对外资开放,WTO五年过渡期过去了,开放的程度更大,但是跟外资进入相对应的民族产业在很多行业内还并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进入,它还没有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待遇。政府采购等,也是政府要给民族产业支持的重要落脚点。 从微观上看,我们的民族产业要在真正取得发言权,真正赢得市场主动权,首先要做强、做大,不断地在竞争的环境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研发能力的提高,造就在市场竞争中的环境,用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赢得话语权,赢得全国人民的尊敬。高质量的国产货出来,政府的宣传,大家再去用,这两方面是结合的,缺了一个方面,这个事情就做不成,还是让外资产品垄断中国市场。 最后,在社会层面上我们要提倡支持民族产业发展的舆论和风尚,要通过舆论引导和文化传播,使民族产业的发展,民族产业的产品达到与外资一样的认可程度,甚至很高的程度。媒体和这个研讨会在这方面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贰』 在行业竞争中处于霸主地位的企业,都有哪些
1.中国巨石:玻璃纤维业务的龙头企业
玻纤作为一种优质替代材料,应用领域覆盖国民经济多个部门,通常认为其需求增速是GDP增速的1.6倍左右。根据IMF的预计,2021年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5.2%和8.2%,全球经济复苏有利于带动玻纤需求的增长。由于中国玻纤产品出口占比约30%,双循环政策及扩大国内应用领域有利于提振玻纤长期需求。
2.华鲁恒升:煤头尿素企业的龙头
公司具有成本领先优势。公司始终坚持站在高起点进行项目建设和技术创新,从源头抓好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生产运营中,确保生产系统的长周期稳定运行,为成本降低提供根本保证,同时,对工艺流程进行持续优化整合并挖潜降耗,降低生产成本;强化管理提升,严格费用控制,努力降低各项可变费用。
『叁』 按照竞争地位的不同,可以把企业分成哪几种类型
市场地位与竞争战略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根据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把企业分为四种类型:
(一)市场主导者
(二)市场挑战者
(三)市场跟随者
(四)市场补缺者
市场主导者是指在相关产品的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企业。是市场竞争的先导者,也是其他企业挑战、效仿或者回避的对象。
市场挑战者是指那些相当于市场领先者来说在行业中处于第二、第三和以后位次的企业,处于次要地位的企业如果选择“挑战”战略,向市场领先者进行挑战,首先必须确定自己的策略目标和挑战对象,然后选择适当的进攻策略。
市场跟随者是指安于次要地位,不热衷于挑战的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更愿意采用市场跟随者战略。
市场补缺者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人们非常关注成功的企业,往往忽略每个行业中存在的小企业,却正是这些不起眼的星星之火,在大企业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后,成为燎原之势,这些小企业就是所谓的市场补缺者。
『肆』 国内和金风科技产品类似的竞争企业有哪几家
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厂、湘电风能有限公司、中山市明阳电器有限公司、浙江华仪风能开发有限公司、锋电、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中航(保定)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目前国内排名靠前的:金风科技、华锐、东汽
国外的在华建厂的:维斯塔斯、GE、苏司兰、西门子、GAMESA、Repower
『伍』 上海十大知名企业有哪些
1、上海电气集团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4月在香港H股上市,还拥有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输配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被巴菲特杂志、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周刊联合评为2010年(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名第30位。
2、浦发银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是1992年8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于1993 年1月9日正式开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2012中国上市公司最具投资价值100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排名第23。
3、宝钢集团
宝钢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世界钢铁业指南》评定宝钢股份在世界钢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前三名,认为也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钢铁企业。宝钢股份在成为中国市场主要钢材供应商的同时,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4、上汽集团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为600104)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整车上市公司。2011年,通过向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及上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独立零部件、服务贸易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相关股权和资产,上汽集团实现资产重组整体上市,总股本达到110亿股。
5、东方航空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中国上海,是中国民航第一家在香港、纽约和上海三地上市的航空公司。是中国三大国有大型骨干航空企业(其余二者是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之一。
6、复星集团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2002年,复星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
7、百联集团
百联集团于2003年4月24日成立,为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金为10亿元。百联集团现位列中国零售百强第1名,中国企业500强第16位,中国大企业集团第33位。
8、光明食品(集团)
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8日。由上海益民食品一厂(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相关资产集中组建而成,资产规模458亿元,2006年销售收入450亿元。光明品牌在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3位,品牌价值已达455.12亿元。
9、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是中国早期四大银行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发钞行之一。1986年7月24日,作为金融改革的试点,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现为中国五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一。
10、太平人寿
太平人寿历史悠久,1929年始创于上海,1956年移师海外专营寿险业务,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市场份额最多的民族保险企业之一,也是现今中国保险市场上经营时间最长和品牌历史最悠久的中资寿险公司之一。
『陆』 上海大众的竞争对手有哪些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劣势有哪些
应该有长安汽车,广州汽车,江淮汽车,北京现代,一汽,东风汽车等,上海大众给我的感觉是
较成熟稳定,但不是最先进的技术!
『柒』 企业应该怎样应对四大类竞争对手
1、认清企业相对于竞争者具有的竞争优势
2、展示企业如何与竞争者对抗,认清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的劣势
3、发现企业在哪里处于优势,哪里处于劣势
4、发现可能的进攻机会(以自己的优势攻击对手的劣势)
5、发现可行的防御措施(扭转竞争劣势)
『捌』 企业在市场上有哪四类竞争者
你说的四类竞争者,不够准确,应该是,企业在市场上面对几类竞争压力,简单帮你分析一下, 企业的竞争压力应该存在五个方面:
1.同类竞争对手——产品同质性较强、目标人员相同,那么这些企业和产品就是你的竞争对手;
2.购买者——他们会比较价格、材质、功能等等方面的选择,压价和关注质量,造成企业压力;
3.供应商压力——这个存在于实业制造企业,但如果你的销量足够大,你在原材料供货商那里是有话语权的。
4.潜在新进入者——他们初来乍到,知道消费者感兴趣什么,前期准备好了这部分成本投入,主要为了吸引眼球,尽管这不会是他们的长久之计,但是会对企业造成一定冲击;
5.替代产品——市场需求引导了行业的发展方向,比如当年的vcd机还没普及的时候就几家大品牌厂商赚钱,等到普及之后价格暴跌,随后电脑开始普及,自然而然的就替代了vcd\dvd等产品,这是一种规律也是趋势。
以上,浅薄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到你。
『玖』 企业的竞争对手有哪几个
举例:
红塔集团:竞争对手是白沙集团,上海卷烟厂,济南烟厂,玉溪~~~~等
想打入山东市场,主要竞争对手为将军集团,青州烟厂;四川市场主要竞争对手为饺子集团等。
而烟草业又有共同的竞争对手,戒烟产品,例如“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