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医疗器械行业前景怎样
医疗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使国内外资本投资中国医疗服务产业的速度加快,从而直接导致医疗器械市场需求的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的选用会越来越先进,其产品结构会不断调整,功能更加多样化,市场容量会不断扩大。医疗器械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福利的重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将会获得更快发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9-2013年医疗器械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均在15%以上; 2013年,行业实现销售收入为1888.63亿元,同比增长20.72%。
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在中、低端市场中具有天然优势:如较低生产成本带来的价格优势,享受国家政策的相对倾斜,对本地化渠道掌握的优势等。
因此国内企业占据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中低端市场的75%,目前本土企业能提供大部分的基础必备器械,其价格相比进口产品低至少30%-50%。虽然GE、飞利浦和西门子分别推出了战略计划,生产更多的产品来满足基层市场的中低端医疗器械需求,但是本土企业的价格优势和逐渐提高的技术指标仍然将在大部分的招标中拥有优势。
此外,一些细分行业已出现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较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而在低端耗材和黑白B超等低端医疗器械领域生产厂家较多,产品区分度低,行业集中度低。
B. 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如何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往互联网+发展,2015年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政策大年,扶持政策密集出台。除健康中国战略规划外,梳理发现,2015年,针对国产医疗设备的转型升级,政策方一共下发18部文件。如此巨大的政策扶持力度,足见用心良苦。这也使得医疗器械行业的地位与重要性大幅提升,进口替代成为行业发展主要趋势。这种趋势在2016年仍将延续,国家对医疗器械产业的扶持力度不会改变。
C. 医疗器械行业未来的前景怎样
要看行业细分,你说的太笼统了。
像影像类都是可以的,耗材也不错,辅料类。但是有些就不行了比方检验类,比方一些小的东西
和政策有关,也和行业曲线有关
D. 医疗器械这行业前景怎么样
现在市场上很多行业都不太乐观,对于医疗器械这个行业还是不错的,毕竟人总要生病,生病了就离不开这些器械,需要这些器械来检测我们的身体。所以前景可观。
E.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如何
前景很大,国家大力扶持医疗产业,所以现在投资建厂,应该会有较高的利润
F. 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如何
全国17.5万家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的医疗仪器和设备中,有15%左右是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这也就预示着它们需要更新换代,而在这个过程中,将会保证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
前瞻网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县及县以上医院1.3万家,乡(镇)卫生院5.2万家,医院病床数达300多万张。如果全国1.3万家县级以上的医院,都能基本达到日本1980年医院医疗仪器设备标准(每100张床位为人民币80万元),那么,我国医疗器械设备市场的增量空间超过240亿元。
根据新医改的相关方案,卫生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将投资1000亿元,支持建设全国约2000所县医院、5000所中心卫生院和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装备配置开展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工作。
基层医疗机构正在逐步加配和更新医疗器械,从而带来行业的内生性增长;除此之外,政府近几年正在大力改造和补齐基层医疗机构和设备;在这两个行业大背景下,中低端医用设备市场将实现较快速增长。
前瞻网预计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份额在3年内很难下降,主要因为:家用医疗器械和中低端医疗设备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家用市场2013-2017年复合增长率为30%-35%,中低端医用设备增长25%-30%。虽然植入性器械也处在快速增长时期,但是高端医用设备的增长仅靠产品自然更新和县级医院的部分加配,相比增速略慢。因此,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仍然是发展的主旋律,本土企业在这一行业背景下有非常大的机会。
总体来说,医疗器械行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还是有很不错的成长空间。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G.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前景
斯普曼为您解答:
近些年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巨大。医疗器械市场也正在不断的规范,竞争力正在逐步的增强。国家也加大了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投入,该行业的前景是相当可观的。选择从事医疗行业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会,也是企业实力的最好证明。是在塑料制品加工行业打破同质化竞争,迅速突围的最佳策略。
H. 你对医疗器械行业有什么看法对于医疗器械销售这个职位有什么理解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高创新、高科技发展趋势不可逆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并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发展,个别门类已经处于领跑水平。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明建议,医疗器械产业必须向高创新、高科技的方向发展。
于清明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得益于政策层面的支持,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年到1978年,产业从无到有。1952年诞生了我国第一台X光机,这也奠定了医疗器械成为大健康领域里一个分支的基础。
从1978年到2000年的第二个阶段,是医疗器械高速发展的阶段。“这期间医疗器械小到纱布耗材,大到大型设备,我们一直在跟跑,跟上国际医疗器械技术的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0年到现在,我们从跟跑向并跑发展,个别门类甚至已经领跑。
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持续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已达2556元,2015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到了2017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4450亿元,截止至2018年底,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5300亿元。预测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将达6450亿元。
2014-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医疗器械产业必须向高创新、高科技的方向发展
我国我国医疗器械与发达国家相比,市场规模并不大,特别是在国产医疗器械90%已经可以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还有10%需要进口。”于清明认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医疗器械产业必须向高创新、高科技的方向发展。
在贸易领域,到2016年底,医疗器械领域企业约为33.8万家,到2018年年底达到41万家。于清明建议,医疗器械是高科技行业,医疗器械也是特殊商品,在贸易领域要加大行业集中度。“一方面有利于监管,特别是器械质量的监管,也建议政府在监管方面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