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soho中国什么意思
SOHO中国有限公司(前身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由潘石屹(现SOHO中国董事长)和其妻张欣(现SOHO中国总裁)联手创建,是一家为注重生活品味的人群提供创新生活空间以及时尚生活方式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SOHO,是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头一个字母的拼写,就是[小型办公、家里办公]的意思。音译是"苏豪",SOHO是人对自由职业者的另一种称谓,同时亦代表一种自由、弹性而新型的工作方式。
⑵ SOHO中国的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理念的简约元素
这个地方群山环绕山谷,地势极好,风景绝佳,长城蜿蜒在险峻的群山上,划出一道天然的边界。但几座农舍留下的一点残存,破坏了这里的美景。此处如何设计?查看现场回来,我就想,首先,自然要素,如岩石、树木,甚至现有的人造结构,都要保留。考虑到场地足够的功能空间及斜度,大量的空间,应该放入几个部分,以留给“空”设计的余地。这是在室内和室外之间,充盈和空白之间,与自然交流的最好方式。这样一来建筑分割的各个部分,便与 其他房子和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建筑即风景”便是这一设计的追求,它包容了多元的文化和不同的功能,因此,建筑在这里不是供观赏的对象,而是具有不同背景的人们彼此之间,并与自然之间,相遇、交流的地方,凭借自然与人造的建筑,我想创造一个由人组成的新的风景,我把这叫做“文化景观”。这种文化景观是新自然、新地方、新生活。
会所处于“长城脚下的公社”中心,从各个房子可以很容易地来到这里,它靠近南面和北面山谷起源的地方。同这里向西看,长城正在眼前,能看到整个地区美好的风景。往东看,也可以看到东面的山谷,而南北两边的视野,则圈定群山之内,此地的坡度约为0—10%,从西南向东北倾斜。这个会所,是为各个房子的客人和住户提供服务,包括向个饭店,一个游泳池,一个画廊,一家杂货店,一个管理中心以及员工宿舍,各色人等在此相遇,多元文化在此碰撞,多种功能和谐共存,它应该是这样一个地方,与其他功能相比,游泳池实在很大,应该分成几块才对,中餐馆有10个包间,拥有10个私密、封闭的花园,这10个花园风格各异。若把饭店当做一个用活动隔间隔开的大厅,那些独立花园看起来一定很特别,由于房间曲折,留下一些空处,光线穿过,好像一道神秘的长廊。除了员工宿舍,其他功能区都由走廊连接,并按其场地高度决定位置。游泳池和中餐馆上面的西餐厅,是赏长城风景的好地方,日落尤其迷人。走金大堂,几株好看的绿植映入眼帘。这些会所的延伸,其中的直线元素,把建筑与道路连接起来。这里有喷泉、木饰和停车场,但有些外部空间并未利用。 1、你多次谈到SOHO中国独特的商业模式,能不能用一句话简单总结一下?
潘石屹: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是:开发商业(包括写字楼)地产,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市场销售,统一出租和管理。
2、市场上一直对SOHO模式有疑议,为什么SOHO中国不搞大量土地储备,是商业模式决定的,还是其它原因?
潘石屹:这个问题是市场上追问最多,追问时间最长的一个问题。SOHO中国不搞大规模的土地储备,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第一,出于遵守法律的考虑。中国法规明确规定:“两年不开发的土地要无偿收回。”从过去几年对这条法规的执行情况看,尽管政府每年都反复重申和强调,但一直没有真正严格实行。在中国土地管理方面,有两条年年都在讲,但一直没有真正实行的法规,一条是“两年不开发的土地要无偿收回”;另一条是违法“小产权房”的建设。中国古代有个“狼来了”的故事。一位牧羊小孩总是骗大家,喊“狼来了”,最后,大家不相信这孩子的话了,当狼真的来了的时候,没人当真,也没有去帮助他,结果狼把羊吃了。
我们看到这两项违法行为引起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一些城市甚至有十几万套违法的“小产权房”;也有些房地产商圈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近百年可供开发的土地。也许政府真的会严格执行这两项法律,狼真的会来了。
尽管这两项法规并没得到认真执行,但无论如何SOHO中国绝不冒法律上的任何风险,公司的所有行为只有在法律的保护下才是安全的,否则,将存在着巨大风险。严格执行所有法律规定,是SOHO中国最基本、不能逾越的原则。
第二,SOHO做商业地产,一定聚焦在北京、上海这样超大型城市的最繁华地段,这类地段的土地价值和一个三线城市郊区地段的土地价值是完全不可比拟的,北京前门大街上一平米的土地价值可能是内蒙古郊区一平米土地价值的几百倍几千倍,简单把SOHO的土地数量去和一个主要在边远地区圈地的开发商土地数量去比较是不恰当也不科学的。把有限的资金资源投放在圈地上,放在几十年、近百年不能开发的土地上,对公司的资金是一种浪费,对社会的土地资源很是一种浪费,与其圈了地让保安看着晒太阳,还不如让农民在土地上种粮食、蔬菜或水果呢! 3、你认为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成功吗?衡量它成功的依据是什么?
潘石屹: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是非常成功的。它的成功就在于能达到物尽其用,物有所值。有一个媒体计算过,SOHO做过的12个项目中,有6个在SOHO接手以前是空置、烂尾项目,他们对SOHO模式的总结就是,“化烂尾为利润”。这体现了SOHO中国对城市和社会的贡献。同样,在过去十年时间里,SOHO中国的7000多位客户都分享到了这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带来的物业升值和回报。他们获得的出租回报比同时期购买的物业高出许多,这也形成了老客户不断重复购买SOHO中国产品的案例。一种商业模式成功与否重要是看它能不能经受住市场波动的考验——SOHO中国商业模式经受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与考验,在同地区写字楼出租率大幅度下滑的情形下,SOHO中国开发的写字楼出租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同时SOHO中国在过去十几年的成长过程中,销售额的持续高速增长也是这种商业模式成功最好的证明。 4、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也受到一些来自同行质疑和批评,除不搞大规模的土地储备外,另一点就是为什么不整售,而是分散销售给不同的业主,是这出于什么考虑?
潘石屹:不搞大规模土地储备在上面已经讲清楚了。但为什么不整售呢?这也是我们在过去十年时间根据市场反馈做出的选择。在SOHO中国开发的65座大楼中,销售之前,总有许多机构要来洽谈,整栋购买。这种机构整栋购买常带有一些额外的、公司不能允许的附加条件。我们也看到其他公司整栋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我们的项目没有一座销售给机构。
同时,我们也看到,机构整栋购买的数量相对较少,更多具备购买力的客户仍是中小型客户,从最早的投资几百万的客户,发展到有投资几千万的客户。这反映了中国市场发展和财富积累的阶段,还远没有发达国家那样财富集中,我们的市场定位不能超越中国财富积累的历史阶段。通俗地说,把大楼看成一个西瓜,在中国的市场中,能买得起一个西瓜的人极少,但如果把这个西瓜切开来卖,能买得起的人就会呈几何数增长,能让更多人分享到我们的产品和资产的升值。
5、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SOHO中国不持有物业,而是销售?
潘石屹:从公司的股本金回报来看,物业销售比物业出租要高得多,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更高。物业的销售让SOHO随着北京和上海大规模的建设而快速地成长和壮大。销售物业使公司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具有活力和创造力,如设计、建设、市场等部门。同时,销售物业可以让公司为社会创造价值最大化,公司的利润和缴纳的税金就是这种价值的具体表现。
我们会在下一步适当地加大持有物业的比例,但这些物业一定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资源,如前门大街。 6、SOHO中国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这与文化背景有关系吗?这种集中有风险吗?
潘石屹:SOHO中国开发的物业集中在北京,而客户大多在北方。我想这与北方人对北京的向往和北京在北方的经济地位有很大的关系。绝大多数的北方人都有北京情结。我上小学时,每个小学生都会画天安门,画完天安门一定要在上面画上几道光线。我们从小就认为天安门、北京是自动会发光的地方,是带有光环的地方。
另外,北方人有购置物业的传统,在北京繁华地段拥有属于自己的物业是几代人的梦想。与江浙的客户相比,北方客户比较稳定,主要看中的是物业出租回报率和升值空间。在我们开发现代城时,有许多温州客户,一会儿全来了,一会又出手,全走了,很不稳定。
北京对北方的客户有吸引力,而上海对长江三角洲的客户更有吸引力。从我们的客户来看,相对别的开发商不是集中,而是更分散。在北方的许多省份都有我们的客户。 7、你认为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中,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潘石屹:第一,在SOHO中国商业模式中,过去统一管理的环节是通过招标的办法委托给一家高水平物业管理公司来完成物业管理,而出租和推广由我们自己去完成。下一步,为了完善SOHO的商业模式,我们准备由SOHO中国自己组建物业管理公司来管理我们开发的物业,这样,SOHO中国的机构与它的商业模式相配合,会让这种商业模式的优点得到更大的发挥。
第二,SOHO中国在过去十年时间开发的建筑产品如果说是第一代SOHO的话,今后还会不断改进,让新一代SOHO产品更适应未来网络化时代,让建筑的功能更进一步融合,网上、网下融合,功能融合等等。
8、你如何看SOHO中国商业模式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
潘石屹:首先,一家公司,一种商业模式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要看它能否承受未来市场的波动,甚至大的波动。
其次,SOHO中国在战略上要把自己永远放在进退自如的状态。市场好时我们就加快销售的速度,如2009年SOHO中国的销售额将创下新的历史记录;当市场低迷时,SOHO中国就大量进货,如2008年,SOHO中国购进大量的项目,包括成交额高达55亿元的朝阳门SOHO。
至于SOHO中国的可持续增长的空间有多大?如果房地产市场持续看好,公司将把已有的现金用于现有项目的建设,从金额上会有超过500亿元的销售额,可以保证公司保持4年以上的增长。反之,如果房地产市场不好,公司将充分利用公司的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趁低吸纳超过300亿元的土地和项目。这就是SOHO中国在2008年8月份可以进退的空间,也是SOHO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电子商务的火爆开始吸引房地产商的目光。SOHO中国董事局主席潘石屹透露,SOHO中国正在积极筹划房地产电子商务。“网络售房将成为SOHO中国一大新营销策略。”
2011年4月23日,SOHO中国携手新浪乐居举行“银河及朝阳门SOHO商铺网络竞买”。最终“朝阳门SOHO二期-122商铺”以720万元的一口价被网友“aiju_0619”竞得,“银河SOHO1-152户型”以1202万元被网友“guo188”拿下。
2011年5月15日,SOHO中国第二次推出网上售房活动。当天的网络销售上,15套房源均成功售出,总成交价超过1.36亿元。6套商铺、4套写字楼几乎都被网友一口价(最高限价)秒杀。
2011年6月11日,SOHO中国第三次网拍11套房产。
2011年9月17日,SOHO中国进行了第四次网上销售,而这也是其首次京沪两地同时无底价拍卖。
⑶ "SOHO中国"中SOHO有什么意识潘石屹这样命名他的公司是不是有啥寓意
SOHO,即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家居办公,大多指那些专门的自由职业者
⑷ soho中国是个什么公司
SOHO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由潘石屹(现SOHO中国董事长)和其妻张欣(现SOHO中国总裁)联手创建,是一家为注重生活品味的人群提供创新生活空间以及时尚生活方式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SOHO中国是北京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主要在北京和上海城市中心开发高档商业地产。公司与国际知名建筑大师合作,结合本土客户的需求,把创新的设计理念转化成引领潮流的物业。
(4)分析soho中国扩展阅读:
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是:开发商业(包括写字楼)地产,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市场销售,统一出租和管理。
SOHO中国开发的每个项目都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SOHO中国的成功源自公司在城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为注重生活品味的人群提供了创新、高品质的居住、工作和消费的空间以及时尚的生活方式。
SOHO中国在北京CBD开发商业项目的总建筑面积位居所有开发商之首。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房地产品牌,2006年至2009年,SOHO中国连续四年入选《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出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
SOHO中国在北京CBD的五个项目开发量占CBD总开发量的五分之一,其店铺数量接近2000家,规模在CBD所有商业物业中居于首位;销售额占北京CBD的39%,独占CBD三分江山。
⑸ SOHO中国的介绍
SOHO中国有限公司(前身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由潘石屹(现SOHO中国董事长)和其妻张欣(现SOHO中国总裁)联手创建,是一家为注重生活品味的人群提供创新生活空间以及时尚生活方式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北京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主要在北京和上海城市中心开发高档商业地产。公司与国际知名建筑大师合作,结合本土客户的需求,他们把创新的设计理念转化成引领潮流的物业。
⑹ soho中国 梁钧
目前,在东方文化股份,文化地产,上海、南京、扬州、福建有几个项目。
副总裁
⑺ SOHO中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SOHO中国有限公司(港交所:410),前身是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由潘石屹(现SOHO中国董事长)和其妻张欣(现SOHO中国总裁)联手创建,是一家为注重生活品味的为人群提供创新生活空间以及时尚生活方式的房地产开发公司。SOHO中国现是北京最大的房地产发展商,其主要核心理念是"只在最高端的城市开发高档物业",并且奉行独特的整套开发但散售模式,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集资超过128亿港元,当时打破了碧桂园在香港的IPO集资纪录,成为历来成功集资额最多的内房企业。2016年2月1日,公司与链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资产管理服务领域展开合作,链家为公司旗下物业的业主提供房屋出售及出租等深化服务。
⑻ SOHO中国连续三年的财务报表分析 要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 急需!!!
- -这些股份制公司会大体上有对社会上公布,若不是上市股份,这属于公司机密,哪有那么容易得到。
⑼ soho中国什么意思
SOHO,是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头一个字母的拼写,就是[小型办公、家里办公]的意思。音译是"苏豪",SOHO是人对自由职业者的另一种称谓,同时亦代表一种自由、弹性而新型的工作方式。
SOHO中国有限公司
SOHO中国有限公司(前身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由潘石屹(现SOHO中国董事长)和张欣(现SOHO中国总裁)联手创建,是一家为注重生活品味的人群提供创新生活空间以及时尚生活方式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SOHO中国在北京CBD核心地带共计开发面积超过155万平米,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项目有:47万多平米的“SOHO现代城”、68万多平米的“建外SOHO”、17万多平米的“SOHO尚都”、15万多平米的“朝外SOHO”以及近8万平米的“光华路SOHO”;同时,SOHO中国在北京长城脚下和海南博鳌分别开发建设了全球知名前卫建筑项目“长城脚下的公社”和“博鳌凯宾斯基”等。SOHO中国现正在开发的三里屯SOHO位居北京城市中心著名的三里屯酒吧街南侧,周边商业繁华,建筑面积47万平米,是SOHO中国到目前为止开发金额最大的大型综合项目。
在中国建筑时代的大环境下,SOHO中国精准地把握契机,坚持独特创新的建筑理念,建造具有中国当代风格的建筑,所开发项目均成为新北京城市建设中的里程碑建筑,并对中国的城市建设起到巨大的带动引领作用。
在张欣和潘石屹的领导下,SOHO中国开发的每个项目都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房地产品牌,SOHO中国入选2006年《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出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SOHO中国是当前北京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在北京CBD的五个项目开发量占CBD总开发量的五分之一,其店铺数量接近2000家,规模在CBD所有商业物业中居于首位;销售额占北京CBD的39%,独占CBD三分江山;自1999年以来,连续多年蝉联北京销售冠军;自2003年以来,连续三年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纳税前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