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银行微观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
首先关于我国银行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主要两点:
1.银行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的微观环境主要包括供应商、顾客、社会公众、营销渠道等。对供应商主要从供货的稳定性与及时性、供货的价格变动、供货的质量水平来分析:对顾客主要从消费心理、消费模式、收入水平等进行分析:社会公众包括金融界、媒介公众、公民团体、内部公众等,企业应和其保持良好的关系,形成企业的有利因素。
2.银行内部环境分析。银行内部环境的分析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财务管理、研究与开发管理(R&D)、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分析的重点通常为企业的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创新程度、人力资源等,并和竞争者相比较,是表现为一种优势还是劣势。
另外就是关于当前国内银行营销环境所面临的挑战
1.房产政策及价格走势的影响。银行房贷主要包括三部分:房地产开发贷款、建筑类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根据2007年报数据,上市银行房地产相关贷款比重为28.47%,2008年中期数据为27.55%。由此看出,银行业的贷款构成中近30%受房地产政策及价格走势的影响。
统计数据表明,去年5-10月,房地产价格上升主要为银行个人按揭贷款增长推动。为拉动利润,商业银行控制企业公司贷款,增加个人房贷。随着央行出台二套房贷政策,个人房贷收缩,房价下跌,商业银行普遍担心房地产市场回落后会导致风险。
2.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还贷能力堪忧。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受雨雪冰冻地震灾害等多重因素影响,煤炭、电力供应不足,交通运输紧张,企业采购周期延长,有些企业被迫停产,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受雨雪地震灾害的地区情况更加突出。
2. 中国银行的行业地位谁能介绍下!!!
中国银行即中央银行,龙头老大就是它了
3. 中国银行业现状如何
目前中国银行业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1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众多的城市商
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以及已经进入或准备进入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此外,还有
政策性银行在特定的领域内发挥其职能。
中国银行在内部管理、资信评估能力和授信体制、风险控制能力等各方面都还
有很多缺陷,员工队伍素质和知识技能结构有待提高,管理信息系统也还远未完善。
而且,中国银行在信贷工作中还往往受到种种外在压力和行政干扰,授信决策并不
完全建立在资信因素上。扶持地方经济、帮助国营企业脱困、发展重点产业等等还
经常是影响授信决策的重要因素。
4. 中国银行卡市场分析
银行卡作为新兴的抄支付工具和信用手段,是银行业务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银行卡问世之初,仅仅是一种商业信用凭证,后逐步演进为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信用卡.信用卡是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向资信良好的个人和机构签发的一种信用凭证,持卡人可在指定的特约商户购物或获得服务.信用卡既是发卡机构发放循环信贷和提供相关服务的凭证,也是持卡人信誉的标志.信用卡集支付结算、消费信贷和储蓄汇兑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继而派生出用途各异的储蓄卡、转帐卡、借记卡、联名卡等多种形式.银行卡作为现代金融创新的重大成果,其发展过程充分体现出,与金融电子化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密切关系.
5.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银行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金融中介作用。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回《答2014-2018年中国银行理财产品行业运营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显示:在过去几年里,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银行业维持了高速扩张的势头。但是在资产质量、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许多银行面临沉重的历史包袱,如果处理不当,银行系统可能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
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中处于主体地位。按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划分,中国现阶段的银行可以分为三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整个银行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有力的支持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6. 三大国有银行基本面分析
就盈利能力来讲建设银行净资产收益率14.63%。工行银行净资产收益率12.03%,中国银专行10.16,从数据来看,建设属银行的盈利能力是最强的。
从服务上来看,很明显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银行是最好的,我也认为如此。
从国内业务竞争来看,工商银行网点多,人员多,加之在改制前的四大国有银行的职能,工商银行国内业务占居大头。不过这也是工行最大的弊端,机构臃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从银行发展的趋势来看,跨国银行是银行发展方向,现在中国银行由于改制以前的职能使其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远远在国内银行之前。且中国银行具有奥运概念。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短期投资,势必看好建设银行,从长线发展来看,中国银行最具潜力。
7. 想了解中国银行业的用户画像,在哪里可以看到行业专家的研究数据
在艾媒数据中心,可以看到专业的艾媒咨询分析师解读的各大行业的报告。其中就有行业的专家解读中国银行业的报告,有中国手机银行客户端行为数据监测报告、中国银行数字化转型深度分析与决策报告等。
此外,想研究中国银行业的用户画像,也可以找到一些数据,例如中国各银行移动客户端的用户收入水平、用户年龄分布、各线城市选择移动支付产品的考虑因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