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将成今年政策趋势
房地产市场今年开局继续保持放缓的步伐。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涨幅继续收窄,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开始全面回调。春节过后,西安、大连等更多城市楼市调控政策微调。分析人士认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将成为今年政策趋势。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58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上涨城市数量继续减少,有12个城市房价下降或持平。
从价格涨幅来看,据测算,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上涨0.6%,涨幅较上月进一步收窄,创9个月以来新低。
“全国房价涨幅继续收窄,表明市场仍在降温。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房屋交易市场就开始降温,这种降温势必会在交易价格上有所体现,预计这种降温趋势还会继续。”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统计局数据,1月份,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上涨0.6%、0.1%和0.9%,深圳下降0.1%;31个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环比涨幅均回落。
不过,1月份,70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涨幅有所扩大。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这并不能说明楼市回暖。易居研究院研究员王若辰表示,由于部分城市限价有所松动、高价地拿证开盘导致的结构性变化的影响,使得统计数据存在“部分失真”的情况,预计未来几个月70城市新房价格同比涨幅将跟随环比涨幅呈现下行走势。
更能反映真实供需的二手住宅市场价格则全面开始回调。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1%、0.3%和0.3%,上海持平;31个二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由升转降,下降0.1%。
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时隔45个月,最具房价代表意义的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从今年开始全面下调。如果后续没有明显的信贷政策变化,预计这一调整趋势将延续。
去年底以来,菏泽、广州、杭州、青岛、珠海等多地陆续微调楼市政策。今年春节过后,又有常州、西安、大连等更多城市加入微调队伍。
张大伟预计,整体来看,今年稳定房地产发展将成为政策趋势,而“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成为最关键的政策方向。
来源: 上海证券报
⑵ 上海市外环线以内商品住宅最低或均价:每平米是多少元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27日,上海全市商品住宅的销售额已达2070亿元,总共成交79744套商品住宅930.7万平方米,平均每套住宅的面积为116.7平方米,每平方米成交价格为22240元。
照此计算,平均每套住宅的成交价格达到259.6万元。
报告预计2010年全年商品住宅的销售面积将超过950万平方米,总成交金额超过2100亿元,套均成交价格达到260万元。预期全年二手房的套均成交价格达到140万元/平方米。
中外环再度领涨房价
按照上海去年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23974.9元来算,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超过32000元。也就是2010年上海三口之家的平均收入在9.6万元的样子,以此推算他们购买一套二手房不吃不喝需要15年,购买一套新房的话不吃不喝得27年,起码白领以上收入者才可能买得起房,普通的中低收入者只能依靠保障房。
分环线来看,2010年各环线新建商品住宅的套均总价分别为内环内651.6万元、内中环423.3万元、中外环317.5万元、外郊环215.9万元、郊环外171.1万元;环比分别上涨了36.4%、41.4%、58.6%、53%和55%。继去年以29.4%的涨幅引领全市之后,今年中外环再度成为全市房价的领涨者。从历史数据来看,07和08年内中环是房价涨幅最高领涨者,在此之前一直是内环内引领全市房价上涨。
报告指出,根据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城市功能配套建设的完善和区域土地稀缺后产品快速升级是带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07年之前内环以外的开发才基本成熟,所以内中环房价上涨加速,而自09年以来中外环的配套也已经基本成熟,使得该区域成为房价的领涨者。从目前上海的城市发展来看,外环以内已基本没有新增土地可开发,外郊环经过多年开发之后也基本走向成熟,预期外郊环必将会成为未来3年内房价的领涨区域。
⑶ 2013年关于粮食价格涨幅情况怎样
从现在国家出台的临时存储粮收购价格分析,目前市场价格已经偏高了。同时,现在市供需都处于谨慎状态,农民手中的粮食不急于出手,惜售心理极重,期望值也较高,但市场需求却较往年下降,入市收购主体仅有深加工企业及少数经营企业。另外,进口量仍在增加,本地粮食消化出现困难趋势。如果市场价格有所回归,将会带动供需双方的意愿,加快流通。所以价格不会上涨了。
⑷ 上海的房子是否还会有涨幅呢
从目前行抄情来说房价袭后续还会有一定涨幅空间,从宏观来看: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短期金融政策只会影响短期的房价,就比如限价、限购,中期看土地存量,目前仅剩40平方公里,土地越来越少,供需不平衡,需求大于供给,房价涨幅,长期看人口质量,上海定位全球大都市,不断引进高端人口,人口在不断更新迭代,质量越来越高,所以从中长期来看,上海房价还会有一定涨幅。
其次:上海土地拍卖越来越活跃,价格比之前也高。地价是面粉,房价是面包,最近几年上市的土地一旦上市,房价还会有一定的涨幅。
⑸ 节后热点城市楼面价创新高
房企集中一二线城市拿地
北京晨报讯(记者 杨奕)受春节影响,2月上半月虽然成交的土地数量不多,但楼面价却出现明显上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大城市2月土地成交楼面价达到8000多元/平方米,刷新了最高月度纪录。
中原地产研究部昨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日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南京、重庆、厦门、大连10大城市2月份居住类住宅土地合计签约7宗,平均楼面价高达8872.82元/平方米,环比1月份7760.64元/平方米的成交楼面均价上涨14%,同比2015年2月土地成交均价涨幅高达190%。
土地楼面价的大幅上涨,与一线城市成交占比较高有一定关系,从房企拿地的积极性来看,整体土地市场成交走高趋势明显,且房企拿地主要集中一二线城市。从2015年三季度以来,保利、万科、华润、恒大等企业拿地均表现积极,融创中国在杭州等城市也大规模补仓。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20大标杆房企合计在土地市场投入了3517.13亿元,其中在一线城市的占比高达50.74%,首次突破50%的比例。
“房地产刺激政策频繁出台,整体房地产市场升温后,土地市场开始火热。从全国楼市看,一二线城市虽然处于调整中,但需求基础庞大。三四线城市库存积压严重,部分三四线市场即使在救市的情况下,依然酝酿崩盘风险,房企拿地出现分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北京等一线城市在标杆房企争抢拿地的影响下,已经出现地价超过房价的现象,“预计在2月最后一周,一线城市依然会出现多宗地王地块。”
■新闻链接
60个顶豪项目
房价冲刺10万+
不排除有房企会为顶豪所累
北京晨报讯(记者 杨奕)2015年被业内称为北京的“顶豪元年”,每平方米超过10万+的房价或将成为顶豪“标配”。中原地产研究部数据显示,未来一年或有60个每平方米房价超过10万元的项目入市,一场血腥大战也将开始。
2013年北京开始出现地价超过房价的情况,并产生了多宗地王;随着2015年6月大兴、丰台等多宗高价地的成交,地价远超房价几乎成为土地市场的普遍现象。地价的高企催生了多个豪宅项目。根据统计数据,2015年签约单价超过8万元/平方米的项目有35至40个,预计未来一年入市的预期售价在10万+的项目至少有20个。“签约单价在8万+的项目有望问鼎10万+,叠加起来,未来一年可能将有60个项目冲刺10万+。”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高地价还会把房地产企业推到两难的境地。高地价侵蚀了利润率,使房企前期投资压力增大、投资回收期延长、周转速度减缓,“不买地,未来就没有项目可供开发;如果出手购买高价地,未来或将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拿地不仅是勇气的比拼,更是企业战略和操盘实力的对决,“不排除有房企会为顶豪所累。”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2-1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⑹ 上海市区房价多少
上海市区房价平均在8万元以上每平米
2017年第一季度挂牌均价几乎都在8万元以上,其中衡山路、常熟路破10万元,人民广场、徐家汇、老西门、嘉善路等都在9万左右。
郊区成为热点区域,涨幅空间巨大,此前,就有人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一段时间,需求向郊区转移也将成为购房市场的大趋势。而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郊区部分区域的房价也逐渐跃居高位,其中,张江高科地铁站沿线挂牌均价81684元,已经超过汉中路、中山公园等一些市区区域。
7号线终点站美兰湖,其一季度挂牌均价为50342元,环比涨幅25.79%。而川沙、华夏东路依托迪斯尼,房价也“高企”,分别为42284元、42715元,涨幅很大。而9号线七宝、九亭分别达到58521元、44184元,还处于上涨通道。11号线终点站安亭也在45711元,环比涨幅8.44%等等。
地铁线路中,郊区的最低价分别是,1号线为共康路53041元,2号线川沙42284元,3号线水产路44680元,5号线华宁路37424元,6号线港城路45785元,7号线刘行47585元,8号线联航路49278元,9号线醉白池36519元,10号线航中路52704元,11号线嘉定北34159元,12号线金京路58003元,13号线金运路45788元。整体来看,房价都不低
⑺ 求上海各个地区房屋出租从03年到07年的均价(元每平方米)和季度涨幅
上海全平均DPK房价
5年内上涨25%
平均每年5个百分点增长
⑻ 某城市2001年至2005年期间,地价逐年上涨,涨幅依次为2%、4%、3%、4%、5%、5%,与
2002年地价x
则2003年地价:x*(1+4%)
2004 x*(1+4%)(1+5%)
2005 x*(1+4%)(1+5%)(1+5%)
x*(1+4%)(1+5%)(1+5%)/x-100%=(1+4%)(1+5%)(1+5%)-100%
=1.147-100%=14.7%
⑼ 上海房价2013年2015年走向,高人回答!
13-15的基调-温和上涨!1)货币发行与日俱增,国家提出收入倍增,物价涨、收入涨,经济增长速度一直慢不下来,房价也不会降;2)地方政府卖地还债,地价太高,算上建筑成本和人力成本、营销成本、税收和开发商的利润...降价可能不大;3)上海市区住宅用地越来越少,可上海每年都新增好多的外来人口,需求持续增加而不是减少,供小于求,价格有上行压力;4)投资渠道有限,买房保值是很多人都共识;5)群众心理预期还是上升,现在还是卖家市场;6)中国经济三块宝地,人多钱多楼价贵。 综上10年内上海房价不可能走低,但是也没暴涨可能,基本温和上涨吧。但再过10几年就又不一样了,城镇化到一定程度了,地域差别没这么大了,人口红利减少,大部分刚需和改善型住房要求都得到满足了,连儿子的房子都有了。经济和房地产都比较成熟和温和增长了,那时候楼价就趋于稳定了,很大可能会下降,但肯定不会比现在低,现在还是买房的好时候,能买就买,你苦一时,未来会幸福。不过没钱买的,现在租房,只要家庭和睦那也很好的,很多经济发达体的民众都租房,因为可以有更多的钱去享受生活,不攒钱但是幸福,而且过10几年房价稳定了,大家心态都平和了,买房也就变成量力而行,而不是现在透支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