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拉斯为什么选择上海
上海市政府一直对吸引特斯拉落户持开放的态度。在2014年时,特斯拉就有机会落户上海浦东金桥。当时,特斯拉提出两个条件:独资,且登记产品类型为“电子消费类产品”而非“汽车产品”。时任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的丁磊在与特斯拉全球所有业务板块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向特斯拉提供了条件非常优厚的招商引资方案。但最终,特斯拉回复表示:“北美产能还充足,5年之后再考虑在中国建厂。”
这一错过让特斯拉错失了解决产能问题的最好途径,以及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好时间点。但如今来看,特斯拉极有可能是在“独资”的问题上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谈判。
长期以来,中国相关政策的规定,外国汽车企业在中国落地生产需要和本地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并且中方所占股比不能低于50%,而合资意味着特斯拉将分享部分技术与大部分利润,坚持独资办厂是特斯拉无法落地中国的最大原因。
2018年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汽车行业将逐步全部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具体而言,2018年将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虽然长期以来放开市场是大趋势,但这一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解读为“给特斯拉开绿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外资整车厂,将成为这一开放政策直接受益者,随后特斯拉高调宣布了在中国建立超级工厂的计划。
在5月2日的电话记者会上,马斯克表示,“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宣布允许(外资)完全拥有生产设施”。
马斯克此前曾表示,特斯拉今年将实现现金流为正。一些分析师认为,特斯拉需要通过融资来资助一些新项目,包括推出电动半挂车、皮卡车和小型SUV等。7月10日,上海市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可能在这方面对特斯拉提供帮助。该声明称,上海市政府将“全力支持特斯拉制造工厂的建设工作。”
2. 上海特斯拉普工工资待遇如何
上海特斯拉普工工资待遇基本在4000元以上;上海特斯拉员工工作是对各种汽车零件进行组装和包装,因此,其工作基本上没有危险。
转正后工作的越久工资就会越来越高,刚开始进去可能工资会低一点。其实刚开始进去工资相对于其他企业算是很较高的。上海特斯拉上班的相关说明:
1、熟悉了解上海特斯拉的经营性质、生产产品流程、生产环境。
2、熟悉上海特斯拉的岗位工种及各种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
3、学习掌握上海特斯拉的各项制度、劳动纪律,尤其是重点了解掌握自己从事的岗位必须胜任的工作任务要求及评定标准等。
(2)上海临港特拉斯建在哪里扩展阅读:
上海特斯拉上班的相关介绍:
上海特斯拉的员工技术部的工作岗位较多,是比较适合求职者提高自身能力的。上海特斯拉聘的项目建设管理岗、经济运行岗、综合管理岗等诸多岗位来看,只要同学们是所学的是相关专业,都可以在这里的广阔平台上找到属于自己适合的位置。
上海特斯拉的员工普通职位年薪大概3万-4万;而某些高待遇的岗位及沿海的汽车厂集团,到手月薪5000以上,年薪待遇高于7万;而苏州华硕电子厂的业务岗,平均待遇在5万
3. 特斯拉在中国建厂,这能否间接说明特斯拉要大力进军中国汽车市场
从2015年到年,特斯拉建厂的消息从业界瞩目到如今仿佛成了一个笑话,从广州、苏州、合肥再到6月23日爆出的特斯拉上海建厂,消息刚出现不久就被双方所否认澄清,这到底是特斯拉为了以后的“中国行”提前造势还是想待价而沽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但在中国市场特斯拉却以高出其他市场售价50%的Model S(参数|图片)和ModelX出口了4799辆,是2016年同期的350%,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额也因此达到了10亿美元,约占特斯拉全球销售额的15%。中国市场页成为了特斯拉想要盈利就不可缺少的市场之一。
希望此次特斯拉入华带给新能源市场的紧迫感可以让各大车企从现在的小打小闹变的紧张起来,在良性竞争的情况下可以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从而达到促进新能源市场发展的目的。新能源君认为,这也才是消费者和国家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4. 中国为何大为支持特拉斯在中国上海的工厂
为中国解决了大量的就业。
特斯拉来中国建厂,只是实现了中国制造,它并没有把研发中心设在中国,所以特斯拉的上海工厂是个“代工厂”,这个“代工厂”实际上是目前中美两国妥协的一个方案,美国现在严格限制新技术对中国的出口,放在以前,外国车企来中国必须是要合资,一旦合资中国就不可避免地获得一些国外的技术,比如一汽的很多自主品牌汽车跟合资品牌用的是一条生产线,在以前还有一个名词专门来形容这种现象,叫“市场换技术”。
5. 特斯拉已经确定将在上海建厂吗
美国当地时间6月5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特斯拉全球销售主管任宇翔披露了在中国上海建设美国以外首个工厂的计划,并承诺不久将披露有关中国合作伙伴和新工厂的更多细节。特斯拉CEO马斯克则将新工厂称为“Dreadnought”(无畏舰)。他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与特斯拉设立在美国的第一批制造工厂不同,新的“无畏舰”(Dreadnought)工厂将同时生产电池和组装车辆。
在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回顾了特斯拉工厂过去面临的挑战,称公司在自动化方面的运气好坏参半。马斯克表示:“我们在Model 3上犯了很多错误。我们相信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正在解决它们……我们在某些情况下采用的自动化方法没有奏效。但很明显,有些生产要素非常适合人类完成,有些部分非常适合机器人”。
在当日的股东大会中,特斯拉股东对3名董事的继任和分离首席执行官与董事长职责的股东提案进行了表决。最终,特斯拉独立董事安东尼奥-格拉西亚(Antonio Gracias)、21世纪福克斯首席执行官詹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马斯克的弟弟金巴尔-马斯克(Kimbal Musk)成功继任特斯拉董事,而分离马斯克职责的提案未能获得通过。
来源:中国证券网
6. 为什么特拉斯一定要在中国建厂
中国有最好最便宜的劳动力和资源
7. 上海市政府引进特拉斯工厂有什么好处
为我国(当然包括上海)引进国际先进的电动汽车生产技术、获得可观的投资资金、解决上海相当数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以及每年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税收收入。
8. 造车玩火箭 居然还要发电 上海临港又招来一只基建狂人
很多小伙伴都知道,特斯拉不只是造车,造火箭、造卫星也是它的一技之长,最近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特斯拉在国内又将多一项技能——“造”电。
电网业务一直以来都是国有基建项目,自5月中旬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综合能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下称行动计划)不久,特斯拉的经营范围随之发生变更,官方显示其新增发电、输电和供电业务(核电站除外),这意味着马斯克以极快的速度“响应”了行动计划,旨在实现电网“国际化”,让全国人民用上特斯拉发的电。
回头看这份行动计划,简而言之是用上海临港片区密集的厂房屋顶进行发电,实现区域自给自足、余电上网。而特拉斯果断作出经营范围变更,底气源自于它的黑科技Solar?Roof。
Solar?Roof可理解成一种既能充当房屋结构,又能光伏发电的一体化屋顶(BIPV)。日前,特斯拉中国官方新增了几条招聘信息,均与光伏储能项目开发有关。早在2016年,特斯拉合并、吸收了SolarCity公司,后者专注于发展家用BIPV项目,到了2019年冬天,特斯拉便正式发布了上面提到的全新BIPV屋顶——Solar Roof第三代。
事实证明特斯拉“造”电并非停留在PPT,其已能每周产出1000台Solar Roof,相关预测显示,考虑新建以及更新,中国年新增BIPV市场空间约36GW,对应价值2192亿元,这块“大蛋糕”马斯克早已看在眼里。
特斯拉跨界涉足国内电网,可能短期内并不会对相关企业造成冲击,但如若放心大胆地让其成长,我想这条鲇鱼变成鲨鱼,甚至繁衍出鲨鱼群也是相当有可能的,Model?3、Cybertruck便是最好的例子。
对火遍大江南北的Model 3我们不再过多讨论,而Cybertruck在国内看似不温不火,但它在国际市场却是风生水起。这台大型电动皮卡在预售阶段已狂揽超50万订单,其未在中国“火”起来其实另有原因:Cybertruck过于庞大,国内停车位放不下。想必一台精致、科幻,还很实用的电动皮卡摆在你面前,“大男孩”们很难经得住诱惑,而马斯克也表示,未来将推出一款尺寸更小、更紧凑的全新皮卡,圆国内消费者的皮卡梦。
写在最后:
曾几何时,特斯拉还是我们以为的外国PPT车企,时至今日,它不只是充当着国内车市的一条鲇鱼,更是全球火箭巨头、基建狂人的存在,染指如此广泛的领域,已能看出马斯克多领域布局的野心之大,更让人害怕的是,不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他也不会轻易下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