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啤酒市场的现状
从2003年开始,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加入WTO之后,进一步开放的中国市场逐渐融入到了世界经济的均衡游戏中,外资对于中国市场化的走向进一步确定。
进入2005年,外资进入中国啤酒业的步伐更为快速:
合资公司华润雪花啤酒4月11日以1.25亿人民币收购阜阳市雪地啤酒;
青岛啤酒当天也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批准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在青岛啤酒的股权比例将由原来的9.9%增加至27%,成为青岛啤酒最大的非政府股东;
4月18日,全球啤酒著名品牌“喜力”在上海签约收购了“苏啤老大”——大富豪公司40%的股份;
同期,燕京啤酒也抛出全国发展新策略:公司正瞄准华东及华南啤酒市场,今年起拟斥资3亿至5亿元人民币用作收购,预期今年落实一至两个项目。
比利时英特布鲁、英国纽卡索、荷兰喜力、丹麦嘉士伯、日本朝日等跨国啤酒巨子也通过各种形式介入了中国啤酒产业。
“随着外资收购速度的加快,中国啤酒市场的竞争正在发生变化:最初啤酒行业有1000多家企业,经过收购兼并,目前还剩下400多家,今后啤酒企业的数量还将减少。而这种竞争最终将带来更高层面的较量。”对于外资的强势进入,燕京啤酒集团副总经理毕贵索认为,“中国啤酒市场现在全球最大,而欧美多数市场已经饱和甚至萎缩,中国显然是国际资本的一个理想目标,国内啤酒企业不但要抗衡外来资本,还要应对国内市场的竞争和整合,我们任重而道远!”
资本整合:规模≠效益
整合大潮一浪胜似一浪,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兼并整合后的两家人如何实现“1+1≥2”,处在第一、第二啤酒集团之外的300多家啤酒厂如何在国际化的市场大潮中定位自己,无疑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外资就已看好中国的啤酒市场,50多家洋啤酒潮涌而至,当时国内的多数大中啤酒集团被外资控股或收购,经过几年时间的磨合最终还是因为不适应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市场环境而纷纷兵败。
经过十几年的拼杀,以青啤、燕京、雪花为代表的中国啤酒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但目前我国整体上仍有1/3的啤酒厂不具备盈利能力,靠低成本收购完成其扩张的青岛啤酒总经理金志国感触颇深:“与国际啤酒大公司相比,青啤在资产、赢利能力、创新能力、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大差距!”
啤酒行业是一个靠规模实现效益的行业,但“规模≠效益”。稍微回顾一下,我们不难发现,青岛啤酒在早期的收购过程中,过于强调扩张的低成本概念,结果背负了一大堆“小舢板式”啤酒企业,当期成本低而运营成本高,较重的历史包袱使青啤到现在为止仍没有形成真正的战斗能力。青啤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积极探索国际化合作,引入成熟的管理理念,以弥补前期的不足。
反观燕京,则采用了“强强联合”的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当期成本高,但后面的工作相对比较好开展。“强强联合”模式的难处在于双方都比较强大,个性十足,都是称雄一方的诸侯,谁都不服谁,这是问题的一面。但也正是由于都有这样的个性,他们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像燕京收购的漓泉啤酒,其总资产贡献率现在达46.7%,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单产产量、利税晋升到行业5强,双方的市场、人才、机制优势和资本、技术、品牌优势均得到了较好发挥,规模效应得到充分展现。
“规模对啤酒行业来讲是有意义的,但现在很多大厂的规模效应没有发挥出来,这跟他的整合能力或者思路有关系。好多大公司表面上是一个公司,是一个大老板,实际上还是自己管自己那一块、各自为政,规模效应没有发挥出来。啤酒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规模、布局确实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它是帮助我们实现市场占领和品牌提升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或过程,但它仅仅是一个过程,而非最终目的。”对于如何解决“1+1≥2”的问题,快速成长为行业三巨头之一的华润雪花啤酒的老总王群也深有感触。
狂欢序幕拉开
经过产业整合后的啤酒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产业整合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建立全国性品牌的价值和意义。其中南北市场资源整合成为各家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战略的工作重点。去年和今年,青岛、燕京、华润三巨头都已到或将到广东投资建厂,继华润啤酒6.8亿元在东莞建立年产30万吨啤酒的生产基地后,燕京啤酒又在佛山设下10万吨生产线,而青岛啤酒已在粤形成深圳、佛山、珠海三个生产基地。
2005年,各家企业在积极落实区域布局的同时,更是积极实施自己的差异化产品战略,纷纷争抢高端产品市场。虽然其市场较小,但利润很高。2004年燕京啤酒用占总产量20%的高端啤酒实现了50%的利润,高端啤酒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目前已有多家在2004年有重大举动的外资啤酒企业宣称,今明两年将向市场全面推出自己的高档品牌,除去塑造其品牌形象的意图而外,更是期望在高档啤酒市场中能够分得一杯羹。
另外,今年南(广州)北(北京)两个市场的动态也非常值得关注。去年和今年,青岛、燕京、华润三巨头纷纷到北京、广东投资建厂,构筑战略要塞;而青岛啤酒今年更是大举进军北京市场,高、中、低端全面进入,南北对决之势业已形成。
品牌打造上各方亦是不遗余力,华润2004年请来世界级营销大师科特勒,为其“雪花”品牌出谋划策,显示出本土啤酒品牌意识的不断深入。
燕京在2005年新年刚过,便倾力参与“世界十佳运动员”的评选活动,借势掀起了新一轮的体育营销高潮……
理性看待国际化
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场,经过一番并购和发展后,现在的青啤、燕京、华润三大啤酒集团暂居第一梯队,珠啤、重啤、哈啤、金星紧随其后。
但AB、SAB、英特布鲁、喜力这些世界啤酒行业的巨头,在经过了原始积累阶段后,还会久居人下、藏身其后吗?中国的啤酒企业如何与这些世界级选手同场竞技?结果会怎样?一二军团中仅有的两个未被外资操纵的本土啤酒企业——燕京和金星未来的命运又会如何?
“我们必须明确:国际化只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在关于国际化的问题上,燕京啤酒集团的副总经理毕贵索明确表示:“燕京啤酒国际化的最终目的必然是为了发展中国的民族啤酒工业、打造世界级的中国啤酒品牌。”
如今世界几大啤酒巨头均已在中国安家落户,面对新一轮来势汹汹的国际资本浪潮,摆在中国啤酒业面前的是鲜花还是荆棘?是坦途还是陷阱?是国际化还是被国际化?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啤酒业将走向何处?国际啤酒巨头与中国啤酒的角力谁能胜出?中国的啤酒品牌能否成功突围?
我们拭目以待……(来源:经济参考报)
『贰』 燕京啤酒所处行业概况
我国啤酒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展望摘 要:2002年我国啤酒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啤酒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珠江啤酒”、“雪花啤酒”、“燕京啤酒”。2·3 产品竞争逐步走向技术、服务和资本的综合竞争产品要提高市场
『叁』 佳木斯燕京啤酒市场怎么样
1 佳木斯人喝啤酒第一松花江11°第二佳凤第三有什么喝什么.只要你能进佳木斯啤酒市场来酒不惧
2 佳木斯是大米基地你感觉燕京啤酒比佳凤啤酒质量好就来
3 雪花 哈尔滨多是饭店赠的或没有佳木斯的啤酒才喝要不很少人喝
4 一个酒鬼的分析
『肆』 燕京啤酒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品牌知名度是优势
另外价格方面?不太清楚 市场不了解
还有文化方面是专否能做点文章属
LZ你没有具体市场调查很难做出结论
至于劣势 ,你都说了 市场已接近饱和 且作为新品牌进入 有难度
营销要分几个方面一起做
酒店 饭店的公关活动
推广宣传等等
方法有很多 关键在于你要先去市场调查 再有上面的优劣势分析 再有你们给自己在该市场有个明晰的定位和受众分析
根据自己的定位和自己受众的情况去做营销
思路清晰 创意自然来
万事要靠自己
顺祝商祺
『伍』 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哪个销量更好
北京的超市和烟酒小店里还是燕京啤酒占有率最高。燕京啤酒便宜,燕京听啤2.5对青岛4.0,同时燕京啤酒的劲大,爽口,口感好;青岛啤酒太清淡,像喝茶是的。燕京啤酒有点像百威的口感。
『陆』 燕京啤酒公司的现状如何
啤酒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酒水,基本上是居家或是外出吃饭酒水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中国的酒水市场可以说是非常好的。而燕京啤酒作为啤酒中的五巨头之一,市场和欢迎度也是非常高的。不过从2014年开始中国的啤酒行业市场就已经开始下滑,出现了不景气的情况,燕京啤酒为了寻找新的出路也是不断的在摸索和探索新的发展战略,就是为了保持燕京啤酒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所以一个企业要想能够在市场上长久的发展,一定要审时度势,并且一定要抓准自己的人群定位。虽然每个公司都会想着让自己的企业更加的全面,产品更加的多,但是也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逐步的改革,才能达到提高利润和市场的效果。
『柒』 燕京啤酒怎样做才能占领市场
1,做好产品,尽量物美价廉
2,做好宣传,打好品牌广告。
3,生产特色产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4,要创新,开辟不同的种类
『捌』 6年营收缩水20亿,燕京啤酒为何没落了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受到了董事长赵晓东违纪被查的影响。其实这几年燕京啤酒一直陷入多事之秋 ,特别是今年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很多餐饮业都无法正常开张,这样就直接影响了燕京啤酒的销量,据燕京啤酒公司统计,今年的营业收入比去年下滑了13.88%,纯利润也骤降了47.46% 。也曾有专家分析过燕京啤酒没落的原因,他们认为燕京啤酒虽然根基比较稳,但是它在研究和开发啤酒高端产品中有明显的劣势。如果燕京啤酒不改变这种生产和销售模式的话,燕京啤酒极有可能会继续没落下去。
赵晓东1998年的时候就进入燕京啤酒工厂工作,迄今为止,他在燕京啤酒已经有了22年的工龄了,其实他对燕京啤酒的贡献还是值得肯定的,只能说一失足成千古恨。燕京啤酒是一家上市公司,现在负面新闻的影响已经使燕京啤酒的股价明显下跌了,希望燕京能够度过这次难关,早日回到以前的辉煌。
『玖』 燕京啤酒市场营销策略
请个专门的人吧,在网上也没有办法说得很清楚。现在做业务的人越来越多,雪津,惠泉,青岛这些怎么做,你也跟着走就是了。一般都是很传统的东西,暂时没人做出新的模式。顺便说一句,写营销策略是要RMB的,估计不会有人专门免费做一份给你的。
『拾』 求关于燕京啤酒的营销方案的论文 5000字左右
好多 写不下,qq信箱发给你吧 燕京啤酒2008奥运营销规划(总部)策略案 传播策略 一、主题: “弘扬国家荣誉” 二、创意思路: 1.符合燕京企业特色:符合燕京品牌全国化进程,而且只有燕京啤酒拥有纯正的中国血统自豪宣称此主题。其他啤酒品牌都无法和燕京站在同一高度宣扬国家的荣誉、自豪和骄傲。这一传播主题可以有效地使燕京啤酒从众多啤酒企业中脱颖而出,同时这一主题还能在全国范围内强化燕京啤酒大气、尊贵的品牌形象。 2.切中消费者心理:对消费者而言,国家荣誉和民族自豪感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因此这一主题可以与广大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 3.符合北京奥运的特色:对于中国体育和奥运迷们而言,国家荣誉从来在他们的体育情感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Octagon提供的市场调查报告,团队热爱位居所有奥运激情的第一位。说明广大的中国奥运迷们,对于奥运的热爱源于其对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关注,源于其对中国国家荣誉的自豪和骄傲,为中国能够承办奥运这一世界最大型的综合体育盛会而骄傲,为中国奥运健儿在奥运赛场上的优异表现而骄傲,为中国国力日盛而骄傲,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 4.符合中国政策走向:奥运对国家来说不仅是一项体育盛会,而且是在世界面前对中国现代化新形象的整体展示。“中国”两个字后面承载的是政府和各级体育部门的终极目标。 5.容易围绕主题展开活动:弘扬国家荣誉并不仅是承诺,也不是只有奥运健儿才能为国争光,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积极参与其中,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为中国体育事业的繁荣和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一份贡献。所有的燕京啤酒的奥运营销都可以围绕弘扬国家荣誉展开。具体表现形式包括: 支持中国奥运健儿(特别是中国皮划艇队)在奥运赛场上勇夺金牌、银牌,并对中国水上运动项目获得金牌、银牌、铜牌的运动员,分别进行奖励和激励。 燕京通过对于北京奥运会财务以及产品的支持向世界展示中国荣誉。 通过燕京的社区活动使大家齐心合力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 宣传燕京为环保事业做出的贡献。 通过燕京在奥运期间的接待活动,与经销商、政府官员、消费者等重要宾客共同祝贺中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 三、燕京啤酒奥运口号: 1.企业形象传播口号:“感动世界,超越梦想” “感动世界,超越梦想”承载了燕京啤酒对国家、对奥运、对人民的责任与感悟,可以作为企业形象传播口号。 2.消费者传播口号:“为中国,干杯”(Cheers to China!) 创意思路: 朗朗上口,短促有力。当2008年奥运会开幕后,人们举杯畅饮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中国干杯”,这个口号说出消费者心理,非常生活化,针对消费者的情感诉求,有可能领导一个新的口号传播潮流。 “为中国干杯”体现出燕京啤酒大气、高端的品牌形象,从而使燕京啤酒站在全国的高度向广大消费者传播燕京啤酒的品牌理念和价值。 呼应由Passion Drivers(激情原动力报告)得出的团队热爱的首要激情原动力因素。 切合“弘扬国家荣誉”的主题,宣扬、鼓舞消费者和每一个中国人为国家荣誉而自豪,“干杯”。 分公司和子品牌如“惠泉”和“漓泉”都可以使用。 主创访谈 奥运会是对燕京的一次检验 本报记者 王慧 北京报道 《华夏时报》:燕京啤酒赞助北京奥运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 燕京啤酒集团副总经理毕贵索:燕京啤酒经过20多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成长为全国最大的啤酒企业集团之一。2005、2006连续两年产销量进入世界啤酒前十强。伴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将燕京啤酒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已成为燕京的下一个目标。赞助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燕京啤酒走上国际化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华夏时报》:赞助北京奥运,对燕京啤酒品牌建设将起到哪些作用? 毕贵索:奥运会和赞助企业的合作是一次品牌的强强联手,赞助企业通过奥运营销实现经济效益和品牌价值的双重提升。北京奥运会为燕京啤酒的品牌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舞台,融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华夏时报》:燕京啤酒赞助奥运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毕贵索:对于燕京啤酒来说,赞助奥运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契机,我们不仅仅是要借助奥运会来提升品牌形象、创造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经历,对自身进行一次检验,探索一条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今后形成世界级的大型啤酒企业集团做好铺垫。同时,能够得到社会的肯定,得到消费者的支持也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背景链接 方案执行 ●2005年8月15日 国际知名体育市场营销公司八方环球为燕京啤酒进行奥运品牌推广策划。 ●2005年11月18日 八方环球为燕京啤酒制定了“燕京啤酒2008奥运营销规划(总部)”。 ●2005年12月20日 燕京集团经过反复沟通探讨,选定“弘扬国家荣誉”为燕京啤酒2008年奥运宣传主题。并基于这个主题,在现有企业形象宣传口号——“感动世界 超越梦想”上,延伸出燕京啤酒营销宣传口号——“燕京啤酒,为中国,干杯!” ●2007年8月—9月 燕京啤酒针对新的宣传口号“燕京啤酒,为中国,干杯!”拍摄了两版广告宣传片。目前,第一版广告片已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各大媒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