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讯飞语音的语法识别和语义理解有什么区别
语法就是不考虑句子的含义,是一些规定死的语法结构。就像要求每个语句后面加分号,循环语句怎么写,变量怎么定义,等等都算是语法。只要编译过程检查的就是语法问题,只要不报错,语法就是正确的。但是你写了个语法正确的程序,它的语义组合起来不一定达到你预期的功能,比如你本来想引用变量i却误写错为另一个变量j,这在语法上没问题,但功能上有问题,这就算是语义错误了
Ⅱ 语义分析的三种方法是语义指向、语义特征、语义成分,这三种分析方法有什么不同
语义指向实例:
砍光了
砍累了
砍钝了
砍快了
砍疼了
砍坏了
从格式上看,以上各例都是“动+形+了”述补结构。但是,其补语成分的语义所指细分析起来会发现它们各不相同。请看:
砍光了[补语“光”在语义上指向“砍”的受事,如“树砍光了”。]
砍累了[补语“累”在语义上指向“砍”的施事,如“我砍累了”。]
砍钝了[补语“钝”在语义上指向“砍”的工具,如“这把刀砍钝了”。]
砍快了[补语“快”在语义上指向“砍”这一动作本身,如“你砍快了,得慢点儿砍”。]
砍疼了[补语“疼”在语义上有时可指向“砍”的受事,如“把他的脚砍疼了”;有时可指向“砍”的施事的隶属部分,如“砍了一下午,我的胳膊都砍疼了”。因此这是一个有歧义的结构。]
砍坏了[补语“坏”在语义上有时可指向“砍”的受事,如“别把桌子砍坏了”;有时可指向“砍”的工具,如“他那把刀砍坏了”。因此这也是一个有歧义的结构。]
以上所说的区别,就是补语语义指向的不同,即补语在语义上指向哪儿各不相同。可见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中某一成分在语义上跟哪个成分直接相关。通过分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揭示、说明、解释某一语法现象,这种分析手段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法。
语义指向分析面面观
不是所有的句法成分都有必要去考察它的语义指向,如“吃苹果”,就没有必要去考察“苹果”的语义指向。根据语法研究的需要,有下列三种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值得考察:(一)补语,如上面所举的例子。(二)修饰语,特别是状语,例如:
(1)他早早地炸了盘花生米。
(2)他喜滋滋地炸了盘花生米。
(3)他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
这三句话,就格式上看完全相同,所差只在作状语的词不同:例(1)用“早早地”,例(2)用“喜滋滋地”,例(3)用“脆脆地”。然而其语义指向各不相同:例(1)“早早地”在语义上指向谓语动词“炸”,例(2)“喜滋滋地”在语义上指向“炸”的施事“他”,例(3)“脆脆地”在语义上指向“炸”的受事“花生米”。(三)谓语,例如:
(4)他很好。
(5)昨天还很好,今天他怎么就病倒了?
例(4)谓语“很好”在语义上指向“他”;例(5)这一复句里的前一分句“昨天还很好”虽是个主谓结构,但谓语中心“很好”并不指向作主语的“昨天”,而指向其主体“他”。“他”在“很好”所在的分句里没有出现。
以上三种句法成分虽不相同,但有共同点,那就是都是“说明成分”——补语是补充性说明成分,状语是修饰性说明成分,谓语是陈述性说明成分。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但是有些词,如副词,它只能作状语,因此有时我们也可以径直说“副词的语义指向”(意即副词作状语时的语义指向)。
对于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可从以下诸方面去考察:
一、是指前还是指后,即是指向它前面的成分,还是指向它后面的成分?例如:
(1)张三和李四都只吃了一片面包。
例(1)里的“都”和“只”都是副词,都是作状语,但是,“都”指前,即“都”在语义上指向它前面的成分“张三和李四”,而“只”则指后,即“只”在语义上指向它后面的成分“一片面包”。
二、是指向句内成分还是指向句外成分?某个句法成分在语义上通常指向句内某个成分,例如:
(2)他把饼干吃光了。
例(2)谓语中心“吃”在语义上指向其施事“他”,补语“光”在语义上指向“吃”的受事“饼干”,所指都在句内。有时所指也可在句外。例如:
(3)剩下的肉随随便便地炒了盘木须肉。
例(3)状语“随随便便地”在语义上是指向“炒”的施事,而这个施事没有在句中出现。
三、是指向名词性成分,还是指向谓词性成分,还是指向数量成分?请看实例:
(4)我只看看。
(5)我没吃什么,只吃了个苹果。
(6)苹果我只吃了三个。
副词“只”在例(4)、(5)、(6)中都是作状语,但语义指向有区别:在例(4)里指向动词“看看”,在例(5)里指向名词“苹果”,在例(6)里指向数量成分“三个”。“只”的语义指向会受语境的影响而所指不同,例如:
(7)我没干什么,只玩儿电子游戏了。
(8)我没吃什么,只吃了一个面包。
(9)面包我吃得不多,只吃了一个面包。
例(7)“只”在语义上指向述宾结构“玩儿电子游戏”,由于“只”在这里指向谓词性成分,所以如果将名词性宾语“电子游戏”删去,说成(10):
(10)我没干什么,只玩儿了。
句子仍然成立,不影响基本意思的表达。例(8)“只”在语义上指向名词“面包”,只因为这样,允许将数词“一”删去,说成(11):
(11)我没吃什么,只吃了个面包。
甚至,在一定的语境下,动词性成分“吃了”都可以删去,说成(12):
(12)我没吃什么,只面包而已。
例(9)“只”在语义上指向数量成分,所以句中的数量成分“一个”不能删去,而可以删去名词“面包”,说成(13):
(13)面包我吃得不多,只吃了一个。
甚至,可以将动词性成分“吃了”删去,说成(14):
(14)面包我吃得不多,只一个。
四、如果是指向名词性成分,那么它是指向主要动词的施事,还是受事,还是工具,还是处所,还是别的什么?例如:
(15)这个坑儿挖浅了。
(16)我挖累了。
例(15)、(16)里的补语“浅”“累”都只能指向它前面的成分,也都只能指向名词性成分“坑儿”“我”,但二者又有区别,“浅”指向“挖”的受事(严格说“坑儿”是“挖”的结果,但也可看作广义的受事),而“累”则指向“挖”的施事。
Ⅲ 语义分析与文本分析有什么区别,急急急!!!!!
1,语义分析是编译过程的一个逻辑阶段, 语义分析的任务是对结构上正确的源程序进行上下文有关性质的审查,进行类型审查。语义分析是审查源程序有无语义错误,为代码生成阶段收集类型信息。比如语义分析的一个工作是进行类型审查,审查每个算符是否具有语言规范允许的运算对象,当不符合语言规范时,编译程序应报告错误。如有的编译程序要对实数用作数组下标的情况报告错误。又比如某些某些程序规定运算对象可被强制,那么当二目运算施于一整型和一实型对象时,编译程序应将整型转换为实型而不能认为是源程序的错误。
2,文本分析是指对文本的表示及其特征项的选取;文本分析是文本挖掘、信息检索的一个基本问题,它把从文本中抽取出的特征词进行量化来表示文本信息。将它们从一个无结构的原始文本转化为结构化的计算机可以识别处理的信息,即对文本进行科学的抽象,建立它的数学模型,用以描述和代替文本。使计算机能够通过对这种模型的计算和操作来实现对文本的识别。由于文本是非结构化的数据,要想从大量的文本中挖掘有用的信息就必须首先将文本转化为可处理的结构化形式。目前人们通常采用向量空间模型来描述文本向量,但是如果直接用分词算法和词频统计方法得到的特征项来表示文本向量中的各个维,那么这个向量的维度将是非常的大。这种未经处理的文本矢量不仅给后续工作带来巨大的计算开销,使整个处理过程的效率非常低下,而且会损害分类、聚类算法的精确性,从而使所得到的结果很难令人满意。因此,必须对文本向量做进一步净化处理,在保证原文含义的基础上,找出对文本特征类别最具代表性的文本特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特征选择来降维。
Ⅳ 语音分析的核心功能
语音分析系统核心功能:
1、语义解析
讯飞语义解析技术能够对用户的自然语言进行自动化挖掘、分析、归类和展现,为运营分析与决策提供支撑。
2、场景分割
场景分割技术可自动将一个通话录音中的用户语音和坐席语音分离出来,从而方便进行不同侧重、更有针对性的检察、分析,是实现高效语音分析应用的重要支撑技术。讯飞场景分割技术在业界具有最高的准确度,便于用户针对不同的角色进行统计和分析设计。
3、情绪侦测
讯飞语音分析系统可对通话中用户或坐席的情绪进行自动侦测与判断,一旦发现异常,可及时记录或预警。讯飞情绪侦测技术结合讯飞在语音及语言技术上的优势成果,可提供更高的准确率和及时性。
4、语速检测
系统可自动对分离后的坐席或坐席语音进行语速检测,如语速过快则可能用户很难听清楚,影响服务质量,而语速过慢则可能坐席技能是不够熟练、或者工作状态不佳。
5、抢插话检测
系统可自动检测通话中是否存在抢插话等问题,进行判断和统计。
6、静音检测
系统可自动检测录音文件中长时静音(冷场、用户与坐席均没有说话)的状态,静音时长可在系统中灵活设置与修改。
Ⅳ 什么是语义分析法
语义分析是编译过程的一个逻辑阶段. 语义分析的任务是对结构上正确的源程序进行上下文有关性质的审查, 进行类型审查. 例如一个C程序片断:
int arr[2],b;
b = arr * 10;
源程序的结构是正确的. 语义分析将审查类型并报告错误:不能在表达式中使用一个数组变量,赋值语句的右端和左端的类型不匹配.
Ⅵ 关于语音语义识别,请问科大讯飞 五竹 阿里 腾讯 华为 从识别准确性,收费价位等方面考虑,更推荐哪个
华为比较好 不要钱
Ⅶ 语义分析的举例
一个C程序片断
int
arr[2],b;
b
=
arr
*
10;
源程序的结构是正确的.
语义分析将审查类型并报告错误:不能在表达式中使用一个数组变量,赋值语句的右端和左端的类型不匹配.
又比如在语句sum:=first+count*10中,*的两个运算对象:count是实型,10是整型,则语义分析阶段进行类型审查之后,在语法分析所得到的分析树上增加一语义处理结点,表示整型变成实型的一目算符inttoreal.
例:id1:=id2+id3*10
经语法分析得知其是Pascal语言,表示成语法树为:
:=
/
\
id1
+
/
\
id2
*
/
\
id3
10
经语义分析得插入语义处理结点的树:
:=
/
\
id1
+
/
\
id2
*
/
\
id3
inttoreal
|
10
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翻译中,语义分析阶段的工作不与目标机器的体系结构密切相关,而目标代码生成阶段的工作与目标机器的体系结构密切相关。
Ⅷ 自然语义分析是什么自然语义理解分析技术哪家做的好
自文本提取语言知识
利用语言知识完自语言理解实现语义计算
知言语义平台 发者量身定制语义工具帮助发者快速赋予系统自语言交互能力
Ⅸ 什么是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是编译过程的一个逻辑阶段, 语义分析的任务是对结构上正确的源程序进行上下文有关性质的审查,进行类型审查。语义分析是审查源程序有无语义错误,为代码生成阶段收集类型信息。比如语义分析的一个工作是进行类型审查,审查每个算符是否具有语言规范允许的运算对象,当不符合语言规范时,编译程序应报告错误。如有的编译程序要对实数用作数组下标的情况报告错误。又比如某些某些程序规定运算对象可被强制,那么当二目运算施于一整型和一实型对象时,编译程序应将整型转换为实型而不能认为是源程序的错误。